◎ 一部為華人學子撰寫的中文普通心理學教科書!
◎ 詳細介紹心理學最新入門知識,以及國際心理學的成果及趨勢!
◎ 融入華人社會文化下的研究,達成心理學於本土文化的目標!
◎ 呼應國際心理學大勢,強調腦與心智的關係!本書是集合臺大心理系專兼任老師及系友之力,為華人學子撰寫的一本中文普通心理學教科書。內容涵蓋心理學所有重要的主題,但有別於坊間其他中英文版教科書,本書從第一章介紹心理學發展起,在各章均融入有關華人社會文化下的研究成果,使本書的讀者不僅瞭解國際心理學的成果及趨勢,也能欣賞在本地心理學者的耕耘及收穫,達成落實心理學於本土文化的目標。
作者簡介:
胡志偉/臺大心理系特聘教授
徐永豐/臺大心理系教授
葉俊毅/臺大心理系助理教授
葉素玲/臺大心理系特聘教授
陳一平/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教授暨所長
郭柏呈/臺大心理系副教授
梁庚辰/臺大心理系特聘教授
葉怡玉/臺大心理系教授
周泰立/臺大心理系教授
曹峰銘/臺大心理系副教授
連韻文/臺大心理系副教授
朱玉正/臺大心理系實驗認知組博士生
張郁雯/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系教授
陳學志/師大心輔系研究講座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卓淑玲/輔大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
葉光輝/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臺大心理系合聘教授
蘇珍頤/美國聖勞倫斯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
陳永儀/中大認知所助理教授及美國執業臨床心理師
陳淑惠/臺大心理系教授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摘錄)
胡志偉(臺大心理系特聘教授)
1.1 心理研究
1.1.1 心理學的學術淵源
心理學的英文psychology是從psyche與logos兩個字合成。前者意指靈魂,後者則是道理或學問。換言之,心理學的字面意義就是探討心靈的學問。自古以來,人類對自己的心靈活動感到好奇,哲學家與生物醫學家都曾對它如何運作提出種種的疑問並試圖解答。他們最想要知道的問題是形而下的肉體與形而上的靈魂間的關係。一元論(monism)的哲學家認為身心是一體的,至於所謂的「一體」,「唯物論」(materialsim)者認為物質肉體運作可以產生心靈活動;「唯心論」(mentalism)者則認為所謂物質世界不過是心靈活動產生的感知,實質上並不存在。二元論(dualism)者則認為身體與心靈是獨立運作的不同個體,例如法國學者笛卡兒(René Descartes)就認為肉體是透過機械式的反射(reflex)產生活動,靈魂則另外存在,但可以透過腦中松果體(pineal gland)指揮身體。這爭議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甚至吸引了許多諾貝爾獎得主的討論與研究(Sperry, 1980; Crick & Koch, 2003)。
有關心靈的另一個問題是心智能力有個別差異,先哲一再討論心智能力的內涵以及其差異究竟來自先天或後天。笛卡兒主張理性主義(rationalism),認為人是天生智慧而理性的,小孩因成長逐漸由懵懵懂懂到通情達禮,其天賦智能的發揮猶如花蕾綻放,不假外求。但是英國的經驗主義(empiricism)學者洛克(John Locke)卻認為人的智慧需靠後天學習,心智在出生時猶如一塊空白泥板(tabula rasa),依賴歲月在上面刻下的經驗痕跡而聯結成智慧。這個先天與後天的爭議,將會以不同形式頻繁出現在本書後續的章節中。
有關心智能力的第三個問題是人究竟是有個渾然一體的心靈,掌控各種彼此相關的能力?還是有分割而獨立的不同心智官能(mental faculties)?換言之,人的智慧到底是一元還是多元?聰明的人是否事事聰明,還是各擅勝場?與此相關的議題是,這個一元或多元的能力,是由身體哪一個器官負責?醫學鼻祖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認為人體中的黃膽汁、黑膽汁、血液與黏液不僅決定身體運作,也決定心靈運作,每一種體液對應一種性格形態。亞理斯多德(Aristotle)認為心智能力與血液有關,核心是在心臟,羅馬帝國的御醫賈倫(Galen)用研究證明心智活動可能與腦有關,隨後神學家與醫學家形成一套理論,認為前腦室負責感知,中腦室進行推理思考,後腦室儲存記憶,此即「功能區位化」(functional localization)主張的濫觴。直到文藝復興時代的學者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才用證據推翻這個腦室學說,認為心智能力的基礎是腦中實體組織而非腦室空腔。時至今日,在最先進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中,依然隱約可見功能區位化的痕跡。這顯示科學心理學在一個半世紀誕生前,人對心靈的興趣與探討,已經由哲學之父與生醫科學之母孕育了兩千年之久。
1.1.2 心理學的定義與研究主題
對現代人而言,心理學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一般人通常會將它與「情感與精神問題」、「親子關係」、「兒女教養」、「老師教學」、「公司人事篩選」,甚至「罪犯行為與動機」等聯結在一起。這些從「心理」這個詞彙產生的聯想,的確在心理學的研究範疇之內,不過這些較常出現在媒體報導的話題,只能涵蓋心理學的部分範疇。以臺灣各大學的心理系為例,的確有教授在醫院中進行助人工作,從事心理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也有教授與企業界合作,探索公司文化,找出最適合公司的管理與營運模式;更有教授研究如何幫助正常小學生理解語文或數學,或者幫助資優生發揮他們的天賦,甚至協助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克服他們的困難。
然而在這些心理系中,還有很多學術活動在進行。有些教授致力於探討人如何偵測、記錄、整合以及運用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經歷,他們如何產生喜、怒、哀、樂等不同的情緒,以及這些思維與情緒歷程在人類各種決策中扮演的角色。心理學家不僅研究這些共同心智歷程在成人身上的運作狀況,也探討它們由初生、成熟到老化的過程,以及它們在個體與個體間、社會與社會間以及正常與病變間的差異現象。心理學教授還進一步探討這些正常與變異行為的生理機制:例如猴子的視覺皮質在看到白底黑影或黑底白影的圖像時有什麼不同的反應,刺激或破壞大白鼠腦中的某個部位後,大白鼠的情緒與行為會產生什麼變化;改變小鼠神經系統某個基因表現,如何導致類似精神疾病的怪異行為。
上述教授研究的議題不同,他們做研究的對象和用來收集資料的研究方法也不一樣。原則上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對象是「人」,在實驗室中收集他們對特定事物的反應,或在日常環境中,用問卷、訪談、文件分析等方法收集研究資料。但是在某些無法直接用人進行研究的議題,心理學家會利用動物模型甚或電腦模擬進行研究。所以「人」並不是心理學家研究的唯一對象,大小鼠、猴子、鴿子、魚、小雞等動物,都是心理學家研究的對象,而計算模型(computational modeling)在心理學研究中也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因為心理學家研究的議題和使用的方法非常廣泛,所以心理學界會用一個涵蓋面廣卻又簡潔的句子來定義自己所探討的學問。目前,心理學的定義是「探討心智與行為,以及二者關係的科學」。
心理學家常常會強調心理學是一門「科學」,這其中雖然反映了一種類似「青少年強調自己已經成熟長大了」的心態,但也彰顯了心理學一個不同於其他科學的特性:在大多數心理學家心目中,「科學取向的心理學」有誕生的明確地點(德國萊比錫)與年代(1879),這和現今物理、化學或生物等科學的自然形成似乎不盡相同。雖然心理學只有短短的一百多歲,但在這段時間裡,心理學的定義卻發生了數次的變革;變革的原因是心理學研究主流的派典(paradigm;參見下文說明)發生變化。剛剛提到的心理學定義是在二十世紀後期才在學界形成的心理學定義;在那之前,心理學學界對心理學的主流定義並非如此,1970年前後,心理學仍被定義為「純粹研究行為的科學」,「心智」一詞在當時還是禁忌而被避免,更遑論「心靈」。本章將簡介這段心理學的發展歷史,使讀者除了瞭解心理學的發展過程外,還會知道一些重要的心理學家,以及他們所代表學派的心理思維和研究方法。
1. 2 心理學的科學取向
1.2.1 實徵科學研究與直觀
前文說到,心理學的研究議題的涵蓋面很廣,而心理學家們用來探討議題的方法也頗為歧異。但在這多樣性中,心理學有某些共通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絕大多數的心理學家都採用科學方法進行研究。從眾多有關「何謂科學」的哲學性討論中,我們可以為科學整理出下列「特質」(Clough & Kruse, https://www.
storybehindthescience.org/pdf/characteristics.pdf):
1. 科學家相信宇宙具有規律性,亦即事件的發生有其因果關係。
2. 科學的目的是在一堆看似蕪雜的現象中,找出現象之間的規律。換言之,科學研究的目的是建立理論來解釋現象,所謂理論就是研究者對規律的想法。
3. 建立理論時,研究者的根據是研究中收集到的「實徵資料」。所謂實徵資料是指研究者在研究中客觀取得的資料,而非根據自己的臆測所推斷出來的資料。常見的取得資料方法是實驗法;研究者在實驗中有系統地操弄或改變理論中的「因」,然後測量「果」,觀察「因」的改變會不會造成「果」的變化。若兩者之間的確有此關係,就支持該理論。
4. 科學理論整合與表達研究者對因果規律的想法,人對理論雖然有穩定和持久的期待,但科學理論隨時可以被新出現的證據修正甚或推翻。一個無法被推翻的理論通常不是科學理論。
5. 因為科學理論是可被修正的,所以它的建立過程必須公開,以便其他的科學家加以檢視和重複驗證。
由於科學具備上述的特質,所以應用科學方法研究會導致以下的正面結果:
1. 因為研究需要被「公開」和「重複驗證」,所以科學家認可的現象通常能夠被穩定地重複發現;透過對現象多次的觀察,科學家能夠更精確地描述目標現象。
2. 當研究者能夠精確地掌握某一現象時,他們才能提出經得起重複考驗的「理論」來解釋現象,然後再利用提出的理論來預測和控制該現象。
3. 藉著理論的引導,研究者能夠朝著一定的目標與軌跡進行研究,這使得科學界能夠快速地收集訊息,累積成豐厚的知識。
我們在生活中,其實也像科學家一樣,對周遭發生的事情產生疑問,思索原因,並形成解釋(Nisbett & Ross, 1980)。例如,當我們看到一家平常生意普通的餐廳,意外地排著長長的人龍,我們會感到興趣,甚至疑惑:為什麼忽然有這麼多人來這裡用餐?是因為餐廳換了一位新的優秀廚師?還是因為餐廳正在舉辦特賣活動,提供大折扣?於是我們詢問排隊等候的客人,尋找現象的解釋,然後根據解釋,做出後續行為―加入人龍排隊或轉身離開。
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經驗(包括透過觀察別人取得的經驗),提供了他進行各種「研究」的機會。在這些「研究」中,他觀察到許多現象(或事件)的來龍去脈。這些觀察提供他對現象(或事件)成因形成假設的機會,而現象發展(或事件結果)也提供他驗證假設與形成結論的機會。這些研究增進他對周遭人事物的瞭解。他可能學到:帶著微笑,有禮貌地問路,比較能夠獲得他人的幫助;當一個人工作、交友遭遇挫折時,他很可能會情緒低落甚至暴躁,這時最好別和他發生衝突;當一群人聚在一起時,比較可能做出平時他們不會做的事情,要小心防範。這樣形成的直觀心理學知識,常被稱為「百姓心理學」或「常民心理學」(folk psychology)。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做的非正式研究的確豐富了人們的知識,讓他們和外界互動時有所參考。可惜的是,一般人做的「日常生活研究」與科學家做的研究之間,有著關鍵性的差異,這些差異造成了一般人的「研究結論」不盡正確。這是因為人們的行為常常會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但人們卻不自覺。例如,有一學者在研究中,會一次呈現兩或三個英文字母為實驗刺激,然後讓參加實驗的人(在心理學中,習慣稱他們為「參與者」〔participants〕)自由地從其中選出一個他們比較喜歡的字母。研究發現,參與者比較傾向於選擇那些和他們的姓或名的第一個字母相同的字母;如在「B、J」中,Jane Wang比較傾向於選擇「J」。有趣的是,參與者在意識中並未察覺到這種關係(Nuttin, 1985)。
這些人們不自覺,卻會改變他們行為的因素,影響到人們「日常生活研究」的品質。例如,人們比較留意發生在眼前的生動事件;當人們對事情有了看法後,常會不自覺地只找支持自己看法的證據。這些偏差會使得一個人對事情的觀察不夠全面,而偏頗的觀察會影響他以後收集資料的客觀性。例如,A同學偶爾看到隔壁班級發生「甲生攻擊乙生」的事件,這個生動的事件會吸引A同學的注意,甚至讓他形成「甲生具有高攻擊性」的印象。在其後的日子裡,這個先入為主的印象會影響A同學;一旦「甲生與人發生衝突」就會特別容易引起A同學的注意,並將衝突事件留在記憶中。也就是說,當A同學「重複驗證」自己的結論時,他會選擇性注意,並記憶那些符合結論的觀察,同時忽略那些不符合結論的現象。
然而,A同學在觀看「甲生攻擊乙生」的事件後,形成的「甲生具有高攻擊性」的初始印象是正確的嗎?可能不盡然,因為A同學不知道「攻擊事件」發生之前,甲乙二人之間的互動,以及兩人過去的恩怨。而在這個事件發生後,A同學不自覺地在他對甲生初始印象的影響下,偏頗地收集符合該印象的資訊,所以A同學對甲生性格的推斷,其正確性是令人質疑的。這個例子說明了不符嚴謹科學論證的「百姓心理學」不足之處。
1.2.2 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人總是對「人」感到好奇,而且古今皆然。所以我們可以在荀子和孟子的論述中,找到他們對於人性的看法。荀子在〈性惡〉篇中說道「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而孟子則持不同的看法,認為人皆有「仁義禮智」的性善一面。我們也可以在西方早期的哲學家中看到他們對知識起源的爭辯和理論。這其中對人性與心智本質的智慧與論點有其值得重視之處,但是在十九世紀中葉以後,一些學者卻對這些論點產生的模式感到不滿。他們渴望以更客觀的方式探討人類心理的議題,其中代表人物馮特於1879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裡建立實驗室,企圖以科學方法探討心理議題,這被視為近代心理學研究的起點。馮特生於1832年,1856年畢業於海德堡大學;其後在該大學任職,擔任助理、教授等職。1874年,馮特曾經短暫地在蘇黎世大學教授哲學;1875年他隨即轉到萊比錫大學任教。馮特是第一位稱呼自己為「心理學家」的學者,也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建立心理學實驗室的人。一如當時其他的學者,馮特的學識是廣博的;他大學畢業時,獲得的是醫學學位,之後曾任傑出物理學家兼生理學家漢姆赫茨(Hermann von Helmholtz)的助理。
受到韋伯(Ernst H. Weber)及費區納(Gustav T. Fechner)兩位任教於萊比錫大學的知名心理物理學家的影響,馮特在1862年就開始思考如何以實驗的方法,進行心理學研究。在一本書的序言中,馮特寫道:實驗方法終將在心理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只是目前很難被人們全盤的認識到……一旦靈魂被看做是一種自然現象,心理學也將被看做是一門自然科學,而實驗方法也一定能在這門科學中更為廣泛地被使用(參見Hunt, 2000)。於是採用科學方法進行研究的心理學誕生了,下列的因素使心理學界推崇馮特為心理學之父:
1. 馮特建立了第一個研究心理學的實驗室,並身體力行地以實驗探討知覺與情緒,扭轉了心理學過去的習慣與形象。這個實驗室在1883年被萊比錫大學正式認可為大學的機構,成為當時想學習心理學人士的求學夢土。
2. 馮特桃李滿門,他指導過近二百名博士生的論文。在這些學生中,有許多成為重要心理學家或教育家,在歐美大學機構中任職。例如,詹姆士.柯鐵爾(James McKeen Cattell)任職於賓州大學,是美國第一位心理學教授。史皮爾曼(Charles E. Spearman)是智慧二元論、因素分析、等級資料相關分析法的提出者,也是英國皇家科學院的院士,他曾經指導過在英國留學的傅斯年。緹欽訥(Edward B. Titchener)是康乃爾大學的教授,也是結構學派的最重要推動者之一。霍爾(G. Stanley Hall)是早期兒童及青少年研究的最重要推動者,美國心理學學會第一任主席,也是克拉克大學的第一任校長。
3. 馮特本人著作等身,使得心理學成為科學界的一員。例如,他在1874年出版了《生理心理學原則》(Principles of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有人認為它是心理學史上最重要的一本書,因為這本書是第一本心理學課本,馮特在書中展露了他將科學方法導入心理研究,使心理學成為科學的強烈企圖。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摘錄)
胡志偉(臺大心理系特聘教授)
1.1 心理研究
1.1.1 心理學的學術淵源
心理學的英文psychology是從psyche與logos兩個字合成。前者意指靈魂,後者則是道理或學問。換言之,心理學的字面意義就是探討心靈的學問。自古以來,人類對自己的心靈活動感到好奇,哲學家與生物醫學家都曾對它如何運作提出種種的疑問並試圖解答。他們最想要知道的問題是形而下的肉體與形而上的靈魂間的關係。一元論(monism)的哲學家認為身心是一體的,至於所謂的「一體」,「唯物論」(mat...
作者序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卷頭語
梁庚辰(臺大心理系特聘教授)
一本涵蓋華人研究資料的中文普通心理學教科書,是心理知識在國內生根茁壯的指標。1971年當我還是臺大心理系新生時,普通心理學課程的老師李本華先生便一再強調,心理學教育需植基在本土研究上。雖然我們使用西爾格德(Ernest Hilgard)所寫的英文教本,但李老師不時會在課堂上介紹本系與國內老師的研究,甚至請來本尊現身說法,以補只用英文教材的缺憾。撰寫中文教科書並融入國內學者的理論觀點與研究結晶,可說是臺大心理系推動心理學教育念茲在茲的目標,多年來曾作過種種的努力。記得1983年前後,臺大心理系企圖編撰一本普心教科書,邀請系上不同老師撰寫心理學各領域的篇章並加以彙整;後因幾章稿件無法收齊而未能完成。說來慚愧,我就是少數沒有如期完工交稿的一員。當時身為心理學系新進教師,我受命撰寫「行為的生物及演化基礎」。雖然在國外學到許多行為神經科學知識,但在極端缺乏教學經驗的情況下,不知道如何將所學深入淺出地以中文呈現,讓學生既能理解菁華又不覺負擔沉重,草稿一改再改,都無法使自己滿意,至今仍躺在書篋中,成為內心的一項愧疚,深覺有負當年主持該書編撰的系主任楊國樞先生以及啟蒙老師李本華先生的期待。
幾年後,鄭昭明先生讓我接替他擔任心理系普通心理學的教學,透過二十餘年的教學相長,我才慢慢領悟到,面對剛入門的大一學生,應該如何傳授最基本的心理學知識。在這漫長的學習過程中,我如同心理系其他多數老師,依賴外國學者撰寫的英文教本。然而心理學基礎教學應納入本土研究的理念,卻始終縈繞於心。這個理念促使我大膽地變革普通心理學課程,在每學年下學期固定勻出一段時間,以大一研討課(freshmen seminar on Psychology)的形式,邀請系上老師與系友向同學們講授自身在心理學研究成果或工作經歷,補充本土資料之不足。此舉雖深受學生歡迎,但依然有所欠缺。由於講授人選與內容難以固定,學生獲得的資訊也就年年有異甚或難以完整。因此一本訴諸文字的中文普通心理學教科書絕對有其必要。當胡志偉先生擔任系主任時,在他的建議與支持之下,臺大心理系再度著手規劃這一本由老師與系友合作撰寫的中文普通心理學教科書。
首先說明本書為何訂名為「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心理學探討人類知情意的運作,發展出不同於其他學術領域的研究方法與知識內涵。然而熟悉心理學歷史的人都知道,早在現代心理學萌芽前,有關人類心靈的想法與探究,是寄身於哲學與生理學之中,後者對於心理學發展成科學尤為重要。從希臘羅馬時代起,歷經中世紀到近代心理學的開拓者,如馮特(Wilhelm Wundt)、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與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等人,曾過臆測過心靈與肉體的關係。近半世紀以來,神經科學的發展以及生理偵測與操弄技術的成熟,一步步釐清認知、情感與意圖等心理活動與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等身體系統的關係。尤其是近二十年來認知與情緒神經科學的蓬勃發展,更使得心理學研究邁入一個嶄新境界,「寓心於身(an embodied mind)」的觀點,無論在理論與實徵兩方面都受到廣泛的注意。外顯行為或內心運作和生理活動(尤其是人腦)間的關係,幾乎滲入心理學的每一主題,而非僅限於一般普心教本中「行為的生物基礎」章節所涵蓋的範圍。其中特別值得強調的是,身體與心靈在本質上似無主從之分,而是互為因果的。身體運作不但支援心靈活動,也受它的影響;神經可塑性(neural plasticity)與表觀基因學(epigenetics)的研究,在在顯示行為活動與心理感受,可衝擊神經結構的生長甚至遺傳基因的表現。這些生命科學上的進展勢必會為心理學帶來新的風貌,為有志於探究心靈現象的學子所不可不知,自然成為本書強調的重點,是以本書各章都納入有關身體或腦的相關知識。
早在馮特(Wilhelm M.Wundt)創建科學心理學之初,便意識到人類心靈受其生活情境與社會規範的影響而表現各異,他因而提出「文化心理學」的概念,並曾就語言、藝術、神話、宗教、社會、法律、文化與歷史等議題寫過十卷的著作,也曾出版過社會文化演進過程與其研究方法的論述。隨後行為主義與認知心理學相繼興起,這些學者的研究成功地歸納出一些行為與心智運作的規律,並以其放諸四海而皆準,因而使得馮特重視文化的觀點,除了在智力測驗等少數領域外,逐漸被主流心理學界所淡忘。然而強調文化概念很早便是臺大心理系研究的重要導引,並據此發展成學術傳統。早歲劉英茂先生與莊仲仁先生率領學生從計算中文字詞的頻率展開對漢語認知歷程的研究;1980年代楊國樞先生提倡「本土心理學」運動,更是強調華人心理學研究應以本土文化為依歸。約莫在同一時期,西方心理學者也意識到不同文化下心理歷程有所異同。近年來對文化影響心智的覺醒更從人格與社會領域擴展至知覺認知領域,一個跨出身體而包容環境的「延展心智(an extended mind)」概念已在認知科學中成形。因此本書許多章節都會嘗試探討相關心理歷程在華人文化氛圍下的表現。
心理學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在研究中強調文化差異已蔚然成風,一如其對身體機制的強烈關注。這兩種學術思潮若任其自由揮灑,多元性的心理學有可能發展為背道而馳的雙頭馬車撕裂成單重生理或單重文化兩個次領域,終至分道揚鑣而不相聞問。但若心理學者能兼容並蓄,協調這兩股動力使之並駕齊驅,則心理學的進展就可能「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這是我們這群志同道合的作者撰寫本書的立場。我們期待教育下一代的心理學家,勿將自身的觀點囿於本土主義或神經主義的單一取向,而能思考如何將身體運作與文化風貌透過對心靈的探索整合起來,使得心理學的知識能下立於生理機制,上達於文化思維。這呼應了當初馮特建立科學心理學時,對這新興領域的範疇構想,不僅是臺灣心理學界在普世潮流中發展獨立特色的一條出路,同時也會對探討人類心理通則的國際學術社群,做出植基於中華文化的關鍵貢獻。我們透過本書揭櫫心理學應整合身體、心靈與文化的目標,容或這一版在撰述上還未臻完善,但我們確有逐步更上層樓的自我期許。
本書在副題中使用了「心靈」一詞,這在普心教科書中相當罕見,有必要加以說明。心理學在我求學的年代被定義為「研究行為的科學」,在我教書的年代被定義為「研究心智的科學」。在這些時期,「心靈」一詞在心理學中即使不是絕對的禁忌也是盡量避免使用,原因是它在字面上容易引發對「靈魂」的聯想,此一概念於科學心理學至少是存而不論或無從探討的。本書標題大膽地使用「心靈」一詞,是希望提醒讀者有關心理運作的靈活性(flexibility),人類行為與思想的靈動性當初曾以不同的風貌,出現在馮特從文化觀點出發、拓爾門(Edward C. Tolman)從行為觀點出發、以及海伯(Donald O. Hebb)從神經觀點出發的思考與著作中,並被這些學者認為是心理學家最需處理的主題之一。此一當時無法以固定法則全然掌握的靈活心智,或許正反映出在這些學者各自觀點之外,尚有其他的因素產生了關鍵作用。果爾如此,則全面地思考身體、心靈與文化的互動,或許是尋找解決端倪的可能出路。
本書章節的安排,與一般的普心教科書大致相同,但仍有一些特異之處。許多教科書將語言、思考與智力併為一章,但本書則將其各自獨立。原因是語言涉及漢語認知歷程的研究,是臺灣心理學界長期耕耘且最有特色的一個主題,累積了許多有意義的成果,可與拼音文字的研究相互對照,比較異同。智力的研究則著眼於智慧展現與量測理論,是當今心理學中最能展現社會文化影響的一個主題,臺灣心理學界在修訂測驗與建立常模上著力甚深,智力測驗更是臺灣被應用得最廣的一項心理學工具;所以將兩者各自闢為一章處理。這也使得思考一章能有充分的篇幅討論重要的發現,並且加入創造力的重要議題。至於編排前後順序則是以心理學的發展歷史、方法邏輯與生物基礎作為全書基石(ground stone);然後依循訊息輸入經中樞表徵到應用輸出和由單一處理到複雜整合的經緯,以及由共通現象到個人特質的變異梯度,介紹種種心理歷程的內涵;最後藉由心智的正常發展、其對生活壓力的因應,以及因應失敗後的異常作為綜觀心靈整體運作的總結。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將發展心理學放在性格與社會心理學之後,就是基於發展涉及個體心靈活動所有面向,在教學上它可扮演整合各項正常運作的頂蓋石(capstone)角色,此亦為當年曾與我共事,一起教授普心的發展心理學者張欣戊先生的主張。
受邀撰寫本書的諸位老師在沉重的教學與研究負擔下,仍然全力以赴而終抵於成,書中的插圖更是臺大心理系學生精心繪製的成果。身為編者的我,對所有老師與學生無私的貢獻精神致上由衷的敬意與謝意。我更感激那些四十餘年前教導我們的師長以及二、三十餘年來受教於我們的學生;前者引領我們進入探究心靈的學術殿堂,一窺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後者則迫使我們在登堂入室之際,務必認清通幽曲徑以免引人誤入歧途。這本書可以說是臺大心理系集歷屆師生心血的結晶,承蒙鄭伯堹主任同意,由臺大心理系出版本書,就是期待它能扮演薪火相傳的角色。最後謝謝臺大出版中心耐心等待與編輯紀淑玲全力配合編製這一本教科書,以及兩位匿名審查者對本書提出種種指正;沒有他們的法眼與辛勞,本書可能會有更多的疏漏。本書初稿曾在106學年度心理系大一班上試教,並依學生回饋修正,使其較英文課本更易吸收。我們也虛心地期盼學界先進與莘莘學子,在閱讀本書後能不吝賜教。
編寫教科書,目前在臺灣似乎不被正視或認可為學術成績。面對此一見仁見智的時代觀點,我謹藉蘇軾一首自況身心際遇而烘托出文化價值的詩,與諸位付出心力撰寫本書的老師相互砥礪,作為開卷的結語: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自題金山畫像詩〉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卷頭語
梁庚辰(臺大心理系特聘教授)
一本涵蓋華人研究資料的中文普通心理學教科書,是心理知識在國內生根茁壯的指標。1971年當我還是臺大心理系新生時,普通心理學課程的老師李本華先生便一再強調,心理學教育需植基在本土研究上。雖然我們使用西爾格德(Ernest Hilgard)所寫的英文教本,但李老師不時會在課堂上介紹本系與國內老師的研究,甚至請來本尊現身說法,以補只用英文教材的缺憾。撰寫中文教科書並融入國內學者的理論觀點與研究結晶,可說是臺大心理系推動心理學教育念茲在茲的目標,...
目錄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卷頭語╱梁庚辰
作者群介紹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胡志偉
1.1 心理研究
1.2 心理學的科學取向
1.3 心理學簡史
1.4 心理學的次領域
1.5 心理學本土化
1.6 摘要與結論
1.7 參考文獻
第二章心理學方法:心理變項量化與科學探討╱徐永豐
2.1 引言
2.2 科學研究
2.3 量測心理變項
2.4 心理學實驗
2.5 摘要與結論
2.6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行為的生物基礎╱葉俊毅
3.1 引言
3.2 神經系統
3.3 神經元
3.4 腦的結構與功能
3.5 內分泌系統
3.6 基因、環境與行為
3.7 摘要與結論
3.8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感覺與知覺╱葉素玲、陳一平
4.1 引言:日常生活中感覺與知覺的例子
4.2 感覺與知覺的區分
4.3 感覺系統的運作通則
4.4 感覺系統
4.5 跨感官處理
4.6 知覺
4.7 摘要與結論
4.8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注意與意識╱郭柏呈
5.1 引言
5.2 注意的本質與運作
5.3 外在注意的選擇
5.4 外在注意的向度
5.5 內在注意的選擇
5.6 意識的內涵與功能
5.7 意識內容的研究
5.8 意識狀態的變化
5.9 摘要與結論
5.10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學習╱梁庚辰
6.1 引言
6.2 學習的定義與種類
6.3 古典條件學習
6.4 操作條件學習
6.5 認知與模仿學習
6.6 學習的生物基礎
6.7 摘要與結論
6.8 參考文獻
第七章 記憶╱葉怡玉
7.1 引言
7.2 不同時程的記憶
7.3 長期記憶的內容
7.4 記憶的三個歷程
7.5 記憶的日常運作與失誤
7.6 記憶的喪失與補救
7.7 摘要與結論
7.8 參考文獻
第八章 語言與心智表徵╱周泰立、曹峰銘
8.1 引言
8.2 語言的特性
8.3 語言的層次性
8.4 語言的發展
8.5 語言的腦側化
8.6 心智表徵
8.7 摘要與結論
8.8 參考文獻
第九章 思考與創造力╱連韻文、朱玉正
9.1 引言
9.2 思考的元素:概念
9.3 推理
9.4 判斷
9.5 決策
9.6 人是理性的嗎
9.7 思考的神經機制
9.8 問題解決與創造力
9.9 摘要與結論
9.10 參考文獻
第十章 智力╱張郁雯
10.1 引言
10.2 智力的理論
10.3 智力測驗測什麼
10.4 智力差異的來源
10.5 智力與族群差異
10.6 摘要與結論
10.7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動機與情緒╱陳學志、卓淑玲
11.1 引言
11.2 動機的定義與理論
11.3 基本動機
11.4 高層次動機
11.5 情緒的成分
11.6 情緒的類別及理論
11.7 常見的負向情緒
11.8 最受歡迎的正向情緒:幽默
11.9 情緒對認知的影響
11.10 摘要與結論
11.11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性格╱葉光輝
12.1 引言
12.2 影響性格形成的因素
12.3 心理動力論的觀點
12.4 現象學派的觀點
12.5 特質論的觀點
12.6 社會認知論的觀點
12.7 生命全程的性格發展觀點
12.8 摘要與結論
12.9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社會心理學╱蘇珍頤
13.1 引言
13.2 社會認知
13.3 社會影響
13.4 社會關係
13.5 摘要與結論
13.6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發展心理學╱曹峰銘
14.1 引言
14.2 基本議題
14.3 新生兒的能力
14.4 兒童期的認知發展:皮雅傑的階段理論及其他
14.5 性格與社會發展
14.6 青少年發展
14.7 摘要與結論
14.8 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壓力、適應與健康╱陳永儀
15.1 引言
15.2 什麼是壓力?
15.3 壓力反應
15.4 影響壓力反應的其他因素
15.5 摘要與結論
15.6 參考文獻
第十六章 心智異常:心理衡鑑、病理與治療╱陳淑惠
16.1 前言
16.2 心理衡鑑
16.3 心理疾病的類別與病理基礎
16.4 心理治療
16.5 摘要與結論
16.6 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
詞彙中英文對照
索引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卷頭語╱梁庚辰
作者群介紹
第一章 緒論:心理科學發展簡史、研究取向與學術內涵╱胡志偉
1.1 心理研究
1.2 心理學的科學取向
1.3 心理學簡史
1.4 心理學的次領域
1.5 心理學本土化
1.6 摘要與結論
1.7 參考文獻
第二章心理學方法:心理變項量化與科學探討╱徐永豐
2.1 引言
2.2 科學研究
2.3 量測心理變項
2.4 心理學實驗
2.5 摘要與結論
2.6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行為的生物基礎╱葉俊毅
3.1 引言
3.2 神經系統
3.3 神經元
3.4 腦的結構與功能
3.5 內分泌系統
3.6 基因、環...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
本商品資料由TAAZE會員提供,TAAZE並已依據現貨及一般人之認知對其進行審核;TAAZE對其正確性不負連帶責任。若對商品資料有疑義請聯絡TAAZE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