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經由創造力不斷創新、重塑新世界。
作者結合大腦科學與藝術的獨創性研究,
揭開人類大腦創造力軟體如何創新的奧祕 ......而創造力就像鑽石,
形塑了人類文明,也點亮了這世界。
作者探索人腦的運作機制,揭開創造力的源頭。
達文西、巴哈、蕭邦、愛因斯坦、愛迪生、畢卡索、賈伯斯等這些創造力很高的人是如何醞釀出他們的點子並加以執行?這本書的特別之處在於 : 書中揭露了兩百多位藝術家、科學家、作曲家、工程師的創新靈感小故事,都是你從未聽過,也說明他們如何透過「修改、打破、混合」,從舊點子發想出新點子,藉由創新重塑了人類新世界。
全書文字流暢,再加上兩百張插圖,造就一場有趣、豐盛的閱讀體驗。
作者簡介:
DavidEagleman是史丹佛大學神經科學家,其研究刊登於《科學Science》、《自然Nature》等知名期刊。他曾獲得古根漢研究獎,同時也是暢銷書《死後四十種生活》(Sum)和《躲在我腦中的陌生人》(Incognito)暢銷書的作者,另外也擔任BBC電視系列節目《探索人腦》(TheBrain)的編寫和主持人。他也經常出現在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的節目中。
AnthonyBrandt是作曲家,也是萊斯大學(RiceUniversity)音樂學院教授,同時擔任現代音樂樂團Musiqa藝術總監,作品包括兩齣室內歌劇,以及為管弦樂團、室內樂團、舞蹈、戲劇、電視創作的作品。同時,他也從事音響和藝術的裝置工作,目前和妻兒住在德州休斯頓。
譯者簡介:
丁凡
留美遺傳學碩士,由分子生物研究轉戰教育界,長期關心學習障礙與另類教育。曾任台北市學習障礙者家長協會理事長、兒童教育實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種籽學苑校長。
目前是自由文化工作者,同時學習、創作、寫作、翻譯、演講、教課,對戲劇及繪畫獨具興趣。
翻譯作品有《偏見的力量》、《QI教養,啟動幼兒大腦》、《分心不是我的錯》、《分心也有好成績》、《當你愛的人有成人過動症》、《我的天才噩夢》、《因才施教》、《瑟谷傳奇》、《如果男人有月經》和《你是我一生的願望》﹔著作《小孩萬歲》、《留級生教授》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吳靜吉 政大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名譽教授
白明奇成大老年學研究所所長、神經學教授
蔡振家 台大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
共感推薦
朱宗慶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塗至道亞洲時尚插畫藝術家 / TONER GALLERY 主理人
洪雪珍 斜槓教練
黃健敏 建築師
******
吳靜吉博士政大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強力推薦:
這是一本結合創造力、認知心理學和藝術領域的好書。
******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朱宗慶
創造力永不止息,不管藝術創作或是組織經營,皆是從「變」與「不變」間激起創意與變革,進而有所突破!本書提供大量真實示例,以淺顯易懂的的方式說明「創造力」的養成與實踐,理性、感性兼具,值得一讀,推薦給大家!
媒體推薦:
本書作者同時從藝術和科學著手檢視,探討創新——從畢卡索第一幅甘冒大不諱的畫作到賈伯斯震驚四座的iPhone——如何從原有基礎發展出來、如何仰賴大腦的三種運作:修改、打破、融合。這本書說明了藝術和科學如何打造出創造力。―《華爾街日報》(TheWallStreetJournal)
揭開藝術、神經科學、演化之間的交互作用,同時慶幸人類有創新的本事。——《創業家》Entrepreneur
生動探索人腦的運作,揭開創造力的源頭⋯⋯TheRunawaySpecies是一本精美著作,文字和圖片都是,本書透過工程、科學、產品設計、音樂和視覺藝術的例子,帶領讀者追溯創意思考的源頭:大腦的修改、打破、融合。―《自然》Nature
哪些創新最具影響力?為什麼?如何從中學會判斷哪些創新將會顛覆傳統?科學和科技又會如何改變我們接下來的生活?TheRunawaySpecies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解釋⋯⋯同時佐以討喜的圖片說明。——《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BusinessReview
TheRunawaySpecies從科學角度探討創造力,但又不失感性,觸到了根源但不拔起。——《經濟學人》TheEconomist
名人推薦:吳靜吉 政大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名譽教授
白明奇成大老年學研究所所長、神經學教授
蔡振家 台大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
共感推薦
朱宗慶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塗至道亞洲時尚插畫藝術家 / TONER GALLERY 主理人
洪雪珍 斜槓教練
黃健敏 建築師
******
吳靜吉博士政大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強力推薦:
這是一本結合創造力、認知心理學和藝術領域的好書。
******
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朱宗慶
創造力永不止息,不管藝術創作或是組織經營,皆是從「變」與「不變」間激起創意與變革,進而有所突破!本...
章節試閱
第五章
混合
混合時,腦子以新意結合兩個或更多個源頭。世界各國都有混合人類和動物的創作,來作為神話生物的形象。古希臘將人與公牛混合起來,成為彌諾陶洛斯(Minotaur,編註:希臘神話中的牛頭人,專以人為食)。埃及人則用人和獅子合成人面獅身像(Sphinx)。在非洲,女人和魚合成為人魚(mamiwata,@編註:非洲海牛,是西非美人魚傳說的由來)。我們的頭殼底下發生了什麼魔法,才會產生這些嵌合體呢?將熟悉的概念進行新的組合。
★原著P.91三張圖片
腦子也把動物和動物結合在一起,希臘的飛馬(Pegasus)就擁有馬的身體和鳥的翅膀;南亞象頭神(Gajasimha)的身體一半是大象,一半是獅子;英國盾牌紋章上出現的驢駝(Allocamelus),是由一部份駱駝及一部分驢子所混合成的神話生物。比起古代神話,現代的超級英雄也不遑多讓:蝙蝠俠、蜘蛛人、蟻人、狼人等等。
科學也有如神話。基因教授藍迪•路易斯(RandyLewis)知道蜘蛛絲有很大的商業潛力:它比鋼鐵還強壯數倍(註1)。如果可以大量生產蜘蛛絲,就可以編織出超級輕巧的防彈背心了。但是我們很難畜養蜘蛛。當蜘蛛密集養育時,牠們會把彼此當作食物吃掉。並且,從蜘蛛那裡收集蜘蛛絲是非常困難的任務:八十二個人和一百萬隻蜘蛛努力了好幾年,才獲得足夠的蜘蛛絲織出一片四十四平方英尺的布(註2)。之後,路易斯有了創新的點子:將蜘蛛負責生產蜘蛛絲的基因放進山羊身體裡。結果產生了一隻名叫雀斑(Freckles)的蜘蛛羊。雀斑看起來像山羊,但是分泌的羊奶裡有蜘蛛絲。路易斯和團隊擠出羊奶後,在實驗室提煉出蜘蛛絲(註3)。
基因工程為製造實體的嵌合體打開了大門。我們不但有了蜘蛛羊,還有產生人類胰島素的細菌,帶著水母基因而發出螢光的魚和豬,以及世界上第一隻複製狗─辣皮(Ruppy)。辣皮能在黑暗中發出螢光,其螢光基因來自一種海葵。
★原著P.92兩張圖片
(圖說)白天和黑夜裡的小狗辣皮
我們的神經網路擅長將大自然的知識編織起來。藝術家喬里斯•拉爾曼(JorisLaarman)用軟體模擬人體骨骼的發育,以建造他的「骨骼傢俱」。就像骨頭結構已經達到了最佳骨質分佈一樣,拉爾曼的傢俱在需要承載重量的地方會有更密實的材料。
★原著P.93兩張圖片
同樣地,日本工程師中津英治(EijiNakatsu)從混合大自然的設計中看到解決苦惱問題的方法。在一九九〇年代,他參與了子彈列車的設計,以節省交通時間。但是原本設計的獵車存在天生缺陷:當列車高速行進時,平頭的引擎車頭會產生震耳欲聾的噪音。中津英治閒暇時喜愛賞鳥,他觀察到翠鳥的錐形鳥喙讓牠潛入水中時幾乎不會引起任何漣漪。中津英治為子彈列車想出來的解決方法就是讓車頭像鳥喙的形狀。車頭的鳥喙降低了火車的噪音,開到時速兩百英里也沒問題了。
★原著P.94上兩張圖片(鳥跟火車)
腦子往往將看過的東西用奇異新穎的方式結合。例如,在奇特拉•哥尼許(ChitraGanesh)和西蒙•里(SimoneLeigh)的影片中,女人溫柔呼吸的軀體結合了一堆沒有生命的石頭。
★原著P.94下圖
(圖說)奇特拉•哥尼許和西蒙•里的〈我的夢和我的工作都要等到地獄之後〉(Mydreams,myworksmustwaitwillafterhell)
乍看之下,混合生命和無生命的東西似乎只適用於藝術創作,但其實也可以解決這個世界開始有裂紋的建築和道路的問題。世界上有一半的建築—道路、橋樑、高樓—都是用水泥建造,而水泥受到風吹雨打,很容易變得脆弱,非常難以修復。為了這個問題,化學家轉而向大自然求解。他們在水泥裡加入某種細菌,以及細菌最喜歡吃的食物。如果水泥沒有受損,細菌就一直保持冬眠。如果水泥有了裂縫,細菌就活了過來。細菌會吃已經準備好的食物,生長、繁殖,釋放方解石,封住裂縫。感謝這個獨特的微生物混合技術,水泥有了自癒的能力(註4)。
同樣的脈絡下,我們的神經網路也擅長混合數位世界和我們的實體世界。電腦的計算能力可能超過了人類,但是有些對人類而言很簡單的技巧,對電腦來說卻相當困難。其中之一就是辨認人臉的技巧。兒童都能夠辨認人臉,以前的電腦卻不會。
★原著P.95圖片
為什麼?對電腦而言,數位照片只不過是一堆色相不同、強度不同的像素。電腦需要學習更高階的模式,才能辨認照片內容,而且要用到幾百萬個例子才能做得到。二〇〇〇年早期,這個問題非常顯著,因為全球開始上傳幾十億的照片到網路上。谷歌公司(Google)想要找到自動標示照片的方法,但是,一試再試之後,仍然無法找出計算公式。
一位叫做路易斯•馮•安(LuisvonAhm)的學者,藉由將機器和人類連結起來而解決上述的問題。他發明了ESP遊戲,其規則如下:來自世界任何地方的兩個人上網進到網站,並看一張照片,要求他們提供描述這張照片的文字。當兩人都提出同樣的字時(例如:豹),電腦就認為這是沒有偏見的確定字眼,並將這個字用來標籤這張照片。兩人一直玩這個遊戲,可能可以得到好幾個同樣的字,於是這張照片就有一些標籤(例如:森林、動物、爪子、樹、休息)。人類負責指認,電腦負責記錄。人或電腦單方面都無法解決問題,無法幫幾百萬張照片貼標籤。但是人和電腦一起合作,成為網路上主要提供影像標籤的方法(註5)。
我們對混合的偏好,可以從啟發我們將現在與未來融合的方式中看出。電影《回到未來》(BacktotheFuture)裡,主角馬蒂•麥佛萊(MartyMcFly)時光旅行回到三十年前,意外地讓他的父母無法遇見彼此,從而干擾了他自己的出生。在馬克‧吐溫(MarkTwains)寫的《亞瑟王宮裡的康乃狄克北佬》(AConnecticutYankeeinKingArthur’sCourt)裡,漢克•摩根(HankMorgan)不經意地被傳送到中古世紀,他的先進知識被當時的人們視為巫術。在雷•布萊伯利(RayBradbury)的短篇故事〈雷聲〉(ASoundofThunder)裡,一位獵人時光旅行到了侏羅紀,那時根本還沒有人類出現呢。他意外地踩到了一隻蝴蝶,並因此改變了未來。不同時代的特質毫無違和地和我們的想像力合而為一。
腦子對混合各種不同概念的喜好反映在我們的溝通方式。語言中有很多混合不同單字的複合字,例如英文中的*彩虹*(rainbow)、*眼影*(eyeshadow)、*智囊團*(braintrust)、*迷戀對象*(heartthrob)、*報紙*(newspaper)、*凍傷*(frostbite)和*心靈伴侶*(soulmate)。有幾部描寫世界末日的電影,片名都在玩文字混合的遊戲:發生在洛杉磯的末日電影名稱為「惡煞車手」(Carmageddon)、發生在北京的稱為「絕世天劫」(Airmageddon)、發生在龍捲風地帶的世界末日電影稱為「末日襲擊」(Stormaggedon)(譯註:這裡原文的文意不清,我有多加闡釋。不過,中文電影名稱無法顯示原文想表達的文字遊戲。@)。英國倫敦工人階級使用的俚語喜歡押韻,單字可能會被熟悉的短句取代,而且還要與原來的單字押韻。例如:「小心警衛。」(Watchoutfortheguard.)變成「小心聖誕卡片。」(WatchoutfortheChristmasCard.);「我跟一位小姐有約會」(I’vegotadatewiththemissus.)變成「我和乳酪及親吻有約會。」(I’vegotadatewithcheeseandkisses.)
隱喻也是來自於我們喜愛的混合。艾略特(T.S.Eliot)曾寫到:當黃昏鋪滿天空(Whentheeveningisspreadoutagainstthesky)/像病人麻醉了躺在桌上(Likeapatientetherizeduponatable),因為他的神經網路將大自然現象和醫院景象混合在一起。馬丁路德•金恩(MartinLutherKingJr.)在〈從伯明罕監獄發出的信〉(LetterfromBirminghamJail)中,透過混合音樂、地理和氣象學的詞彙,來描繪他心目中的新社會:
現在是時候實踐民主了,把我們即將到來的國家輓歌變成有創意的兄弟聖詩。現在是時候了,從種族不平等的流沙中高舉我們的國家政策,讓它成為人類尊嚴的堅硬磐石......讓我們都懷抱希望,種族歧視的黑暗烏雲將很快地成為過去,誤解的濃霧將會從我們充滿恐懼的社區消失。在不那麼遙遠的明天,愛與兄弟之情的明亮星辰將帶著它們閃耀無比的美麗,照耀我們偉大的國家。◇
克里奧爾語(Creole)指的是不同語言混合後所創造出的語言(譯註:世界各地因為不同族群混居,而產生用數種不同語言混合而的語言)。最近,語言學家研究兒童發明的一種新的克里奧爾語。在澳洲的一個鄉下村落,成人通常會說三種語言:哇爾匹利語(Warlpiri,原本的族語)、克里奧爾語(Kriol,根據英語產生),以及英語。父母會對嬰兒自由切換地說這三種語言。兒童接收了父母的混合語言,成為他們的母語,創造屬於自己的句法。結果就是輕的哇爾匹利語(LightWarlpiri),一種新的語言,包括和原本語言不同的創新詞彙:例如,新的詞you’m指現在和過去的人,但不包括未來的人。這個詞並不存在於父母的詞彙裡。兒童的腦子根據他們的自身經驗,重新創造出新的材料,村子裡的語言不斷演化,傳統語言裡慢慢地加入了混合過的版本(註8)。
人腦經常將許多源頭混合到一起去。在中古世紀,歐洲作曲家創造歌曲時,經常讓不同的歌詞同時被唱出來,連語言都可能不同。一個有名的曲子結合了拉丁文的垂憐經(Kyrie)和兩種世俗法文的歌詞。第一人聲唱著聖詩,第二人聲唱著「五月的真愛」,第三人聲警告重婚的人:「抱怨自己吧,不要抱怨教宗」。快轉五百年後,嘻哈音樂仍然經常混合不同音樂來源—將以前歌曲的歌詞、旋律、副歌重新編排或混合在一起,創造新的歌曲。例如,一九九二年,德瑞(Dr.Dre)大受歡迎的〈讓我騎〉(LetMeRide)混合了詹姆斯•布朗(JamesBrown)的鼓聲模式、國會放克樂團(Parliament)的人聲以及金•泰(KingTee)的音效(註9)。單一的副歌旋律可以穿越音樂文化:一九六〇年代,溫斯頓樂團(TheWinstons)的一段鼓聲獨奏被混合進一千多首歌裡面,從艾美•懷絲(AmyWinehouse)到傑•斯(JayZ)都用過(註10)。
科技在幕後的混合常常可以創造跳躍式的改變。正常來說,照相是用單一的光圈設定,讓定量的光線進入相機。結果就是照片有些部分曝光不足,有些地方又過度曝光。如果你在窗前幫你的母親拍照,射進來的光線會讓她的臉部顯得晦暗。高動態範圍成像(Highdynamicrange,HDR)的攝影則可以讓照片中的一切影像都看起來有正確的對比。這是如何做到的呢?數位相機非常快速地拍一連串照片,每張的快門設定都不同,讓不同份量的光線進入相機。現在有了一整套照片,有些曝光不足,有些過度曝光,以及介於二者之間。然後,軟體會混合這些照片,讓每個部分達到最佳對比—也就是讓周圍的物件彼此看起來不同。最終產生的照片就是由不同照片混合起來的結果,顯得比真實景物還更為真實。這全要感謝我們看不見的、不同曝光的混合。
★原著P.99圖片
大數據可以導致大混合。當你在谷歌翻譯軟體打一段話,電腦並不會試著理解你打出來的內容,而是將你打的字和大數據庫中既有的翻譯文字比對,一個字一個字、一句話一句話的找出最接近的意思。因此,軟體不需要字典。翻譯成為了統計的結果。電腦對你說的話沒有感覺,只是將你的文字當作其他文字拼圖的一部分。文藝復興時期的複音音樂(polyphony)中,我們還可以聽到歌詞的混合;谷歌翻譯則發生在我們看不見的隱蔽處。
有時,兩個源頭混合得很明顯,有時則難以辨別:源頭可以混合到無法分辨的地步。明顯混合的例子就是貝聿銘(I.M.Pei)將埃及金字塔放在羅浮宮庭院裡,以及芙烈達•卡蘿(FridaKaylo)將自己的臉放在受傷的野鹿身體上。
★原著P.100上兩張圖片
混合得更徹底一點的例子則是藝術家克雷格•瓦許(CraigWalsh)將人臉投射到樹上,以及伊莉莎白•迪勒(ElizabethDiller)和理查多•史考菲迪歐(RicardoScofidio)的〈模糊的建築〉(#BlurBuilding#)—一半建築、一半雲霧,幾千個水柱產生了雲霧般的牆面。
★原著P.100下兩張圖片
在巴西海灘上,也可以看到同樣程度的混合。把足球和排球混合到一起,就會得到一項受歡迎的新運動:足排(futevolei)。在沙灘排球的場地踢足球,正如足球規則一樣,除了手之外,球員可以用身體的任何部位碰球。也如排球規則一般,球員將球打到對面,直到球落到對手方的地上,就能獲得一分。排球的扣殺被稱為「鯊魚攻擊」—一個球員將一條腿高高舉起,將球猛烈踢過網。
★原著P.101上圖
混合的另一個極端則是完全無法分辨源頭了。例如,我們很難看出賈斯伯•約翰(JasperJohn)的〈零到九〉(0Through9)裡面彼此重疊的數字。
★原著P.101下圖
徹底混合的策略導致人類文明的大躍進。幾乎一萬年前,美索布達米亞的定居者開始挖銅礦。幾千年後,他們的子孫也開始挖錫礦。兩種金屬都不硬,但是混合起來之後,成為青銅合金,比鍛鐵還硬。西元前二五〇〇年左右,出現最早刻意混合的證據:這個時期的青銅製品裡,錫的成分比例大於大自然銅礦裡的錫。青銅時代來臨:將銅和錫混合起來,成為武器、盔甲、銅幣、雕塑和罐子的最佳材料。青銅是混合的產物,卻完全看不到原來的源頭:我們很難看得出來,原本的兩種軟金屬放在一起,可以製造出耐用且亮閃閃的合金(註11)。
就像青銅合金一樣,合成物、藥酒、藥水和長生不老藥也都是完全混合的產物。一九二〇年,香水設計師恩尼斯•鮑(ErnestBeaux)混合了十幾種自然香精,包括玫瑰、茉莉、佛手柑、檸檬、香草、檀香和首度使用的人工香精—醛。他把不同比例的配方放在瓶子裡,請老闆香奈兒挑出她最喜歡的香味。她聞了一輪後選了第五瓶─世界上最有名的香水「香奈兒五號」(ChanelN°5)於焉誕生。
★原著P.102兩張圖片
腦子總是在品味著經驗倉庫裡的資料,常常從沒有關聯的事物中找出連結。美國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插畫家諾曼•洛克威爾(NormanRockwell)取材現代工業、女權日益提升的女性、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畫的先知以賽亞(Isaiah),創造了一個新的角色:鉚釘女工(RosietheRiveter)。認知科學家馬克•特納(MarkTurner)寫到:「人類思考延伸超越巨大的時間、空間、因果關係和媒介......人類思考能夠跨越這一切,看到它們之間的連結,然後加以混合。」(註12)
★原著P.102兩張圖
大部份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腦殼裡正在進行混合,但是知識一直在互相影響,形成新的技術。例如,微流控芯片技術(microlfuidics)是醫學診斷的基石:在特殊設計的容器裡,血液樣本分流到小的空腔中,在每個空腔裡測試不同的病原是否存在。很不幸的,容器的製造過程很昂貴,又很花時間。除了已開發國家之外,別的國家都沒有辦法負擔這個設備。生物醫學工程師蜜雪兒•坎(MichelleKhine)和她的團隊為了尋找負擔得起的替代品,想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解決方法:熱縮珠寶(ShrinkyDinks)。這種玩具塑膠片經過預熱而延展,兒童可以在上面畫畫。再度加熱後,塑膠片會縮回原來的大小,將畫變成很小一張。坎的團隊用雷射列印和烤土司機,在塑膠片上做出空腔,加熱,縮成可以使用的微流控芯片。一張只要幾分美金,將便宜的玩具變成了血液檢驗的設備。
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研究相對論時,他想像站在電梯裡會是什麼光景。如果電梯在地表上,地心引力會讓放手的球落到電梯地板上。如果是在無重力的外太空,而電梯正在往上升呢?球也會落在電梯地板上,因為電梯地板正在迎上前去。愛因斯坦明白了,我們其實無法分辨這兩種狀況:無法分辨球落下來是因為地心引力或電梯加速。他的「等效原理」顯示,地心引力也可以被視為某種加速。他把電梯和天堂混合到一起的時候,獲得了對於現實本質的意外洞見。
將不同的思考線用新的方式混合在一起,成為創新的強烈驅力。雖然動物界經由「性」的混合達到多元化,但仍然限於遺傳序位類似並同時都活著的夥伴。相對的,個人的腦子有非常多的記憶與感知,可以毫無限制地混合各種想法。
第五章
混合
混合時,腦子以新意結合兩個或更多個源頭。世界各國都有混合人類和動物的創作,來作為神話生物的形象。古希臘將人與公牛混合起來,成為彌諾陶洛斯(Minotaur,編註:希臘神話中的牛頭人,專以人為食)。埃及人則用人和獅子合成人面獅身像(Sphinx)。在非洲,女人和魚合成為人魚(mamiwata,@編註:非洲海牛,是西非美人魚傳說的由來)。我們的頭殼底下發生了什麼魔法,才會產生這些嵌合體呢?將熟悉的概念進行新的組合。
★原著P.91三張圖片
腦子也把動物和動物結合在一起,希臘的飛馬(Pegasus)就擁有馬的身體和...
推薦序
運用3B法則,打破常規做出創新
政大創造力講座/名譽教授、國立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吳靜吉
畢卡索的著名創作《亞維儂的少女》(妓女赤裸裸直視性的邪惡),一旦面市,對當時的藝術傳統形成了最猛烈的衝擊。作者在這本書中,羅列出各式各樣人類文化史上前所未有的創建。當藝術家、工程師和設計師等打破常規做出創新時,作者認為,這些是大腦裡的基本軟體運作的結果。
那新點子從何而來的呢?作者在書中強調:「創造力就像鑽石,要將歷史壓縮起來,成為光亮的新形式。」 2001年蘋果公司推出了 iPod,賈伯斯之後說 :「創造力其實就是把東西連結在一起。當你問有創意的人,他們怎麼能夠創造出某件事時,------。很明顯地,對他們來說,他們只是能夠連結他們的經驗,然後形成新的東西。」蘋果的產品如此,太空總署的工程師、福特和畢卡索等重塑世界時,也都是在向前人學習。
作者在本書中,提供了一個框架,將心智創新過程分為三個主要策略—3B法則 : 扭曲打破和混和。
這3B法則在腦中自由運作提供了源源不絕的新創點子和行為。瑪莎•葛蘭姆 (Martha Graham)的技巧和舞作、畢卡索的繪畫與雕塑都是運用扭曲法則,啟動創作的經典,將原始的物體或作品,透過大小、形狀等改編再創。作者認為這對扭曲 (Bending) 創新原則做了很好的詮釋。
大腦創意的第二個策略是打破 (Breaking)。
元朝管道昇的《我儂詞》就是打破策略的最佳詮釋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我們可以打破一個實體或持續不斷的物件,把他們變成可以處理和管理的碎片,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將世界分解,然後重建、重塑。畢卡索的巨畫<格爾尼卡>便是用打破的技巧,呈現了戰爭的殘酷和恐怖。
我們的大腦裡有非常多的記憶與感知,可以毫無限制地運用第三個原則--混合 (Blending)--各種想法。貝聿銘將金字塔放到了羅浮宮的庭院裡,以及芙烈達•卡蘿 (Frida Kaylo)將自己的臉放在受傷的野鹿身體上,都是將兩個熟悉的源頭混合得很明顯的例子。
這本書的兩位作者,一個是對腦部運作興致勃勃的作曲家,一個是對藝術充滿熱情的神經科學家,他們用心跨域交融,再混合而理出3B法則。
創造力的研究、教學是學者的本務,但創造力的影響深遠,甚至創新足以興國。我在《創造力是性感的》和《創造力的激發》二本書中,都強調我們得從基礎教育開始,從小培養孩子們勇於創新的精神和思維,也同時培育年輕人創業心態和所需的技能,這些技能包含創造力、創新力、獨立自主和積極開創的能力。
在企業界,領導者、管理者和團隊,需要發揮創造力領導員工和組織,以挑戰越來越互聯和複雜的世界。我們也需要運用具想像力的方法和顧客溝通連結,同時設計出可彈性變通和快速處理的組織運作方式以處變不驚。
我們可以說,是大腦裡的基本認知軟體,造就出我們今日所見的人類文明。因而,強力推薦這本結合了創造力、認知心理學和藝術建築領域的《創造力 3B法則》。
創造力的根本
成大老年學研究所所長&神經學教授◎白明奇
有聽過創新細胞嗎?果真有創造力基因、或是發明家族嗎?
創新或創造力無所不在,遊移於學界、業界、商業、藝文界與行政部門,幾乎成為當代的代名詞。大學校長大聲疾呼要求教授學術創新,老師也要學生思考創新,科技部長要主持人研究創新,公司老闆要員工服務創新,業界更是卯足全勁推出創新商品,到底創新是甚麼?
《創造力3B法則》是一本有趣的書,一則又一則的故事,讀起來毫不費力。這樣說好像也不太對,因為這本書裡涵蓋許多人名、地點、事件,宛如一本科學、藝術、時尚、建築等的發展史,讀者偶爾也需要延伸閱讀、做點功課,否則無法前進;稍具知識基礎的讀者,讀起來可能會較為順暢些。
本書作者不斷強調別為苦無創意沮喪,幾乎所有創意都來自既已存在、或是他人的點子,被稱為創意大師的人其實多少都有些罪惡感呢!這讓我想起失智病人的妄想與幻覺,在大腦皮質上演的內容看來荒謬,但是把它想成一道菜,所有食材都是自己的。早年在鄉下長大的病人視幻覺看到雞、鴨、鵝,或是牛、鳥、蝴蝶,但很少有看到金字塔或駱駝的描述;病人妄想的內容也多半是早年的人生經驗,不會跑出西洋劇情。所謂無中生有、天啟的創造,比例甚低。
作者之一DavidEagleman具有神經科學家背景,引經據典說明面對創新作品時人腦的變化,也提出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讀到海鞘找到藤壺當作住所後、就開始吸收自己的大腦當作養分成為身體的其他組織,這一段真讓人嚇一大跳!引人反思造物者給了我們一個這麼神奇的大腦的價值與意義。
本書另一位作者AnthonyBrandt是作曲家,Anthony讓音樂及繪畫藝術融入原以為是神經科學叢書的本書,並產生了神奇的效果,彷彿來到巴黎、維也納,體驗藝術之旅,破解一幅又一幅偉大創作的靈感來源。
創造力除了可以解決不便,改善生活品質,更可能帶來財富,有時還能挽救生命,這就是貫穿全書描寫阿波羅13號太空船的際遇,太空人靠著看似創造力、實則引用各種知識以為應變的過程,令人讚嘆!
《創造力3B法則》的理念十分激勵人心,也讓人了解3B的精神所在。讀者不禁想問,3B又是甚麼創新名詞嗎?3B就是扭曲(Bending)、打破(Breaking)、混合(Blending)。
想要成為創造一族,快來賞讀吧!
******
迷因與創新
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蔡振家
這是一個充斥著微影片、短旋律、小玩笑、假消息的時代,我們所接收的觀念與資訊,輕薄短小,變幻無方,或許可以稱為迷因(meme)。
四十幾年前,生物學家道金斯(Richard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書中提出迷因這個觀念,它是指文化傳遞的單位,類似於生物遺傳的基本單位:基因(gene)。我們在生活中接觸到的口頭禪、洗腦歌、儀式動作、宗教信念,全都是迷因。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模仿,迷因可以逐漸散布到群眾之中,演化出不同的型態。近年來,迷因獲得了新的意義,它是指在網路上被廣泛轉載的有趣東西,迷因不僅是被複製的文化碎片,更是網民展現創意的方式。
在這個迷因時代,《創造力3B法則》一書,無疑能讓人們更加瞭解迷因,更善於創造迷因。創造力的3B法則,是指經驗材料的扭曲(Bending)、打破(Breaking)和混合(Blending)。簡而言之,我們在探索世界時取得了一些素材,接下來可以將它變形,或是擷取其碎片,和其他的碎片混合,熔鑄為新的作品。大腦運用3B法則,便能造就科技、藝術、音樂、文學的創新。
道金斯對於迷因的闡述,在《創造力3B法則》中有許多精彩的舉例與延伸。《創造力3B法則》指出,創新通常不會憑空出現,而是衍生自前人的想法,即使是畢卡索(PauloPicasso)〈亞維農的少女〉這種高度原創的作品,也有其「家譜」可循(第22-23頁)。道金斯指出不同的迷因經常彼此合作,發揮更大效益,這就是3B法則中的「混合」。值得注意的是,3B法則中的「打破」,也是人腦的另一項傑出能力。創造力的特質之一就是能夠分析事物,取下片段,作更靈活的利用。網路上的迷因,經常以碎片的形式存在,它脫離了原本的脈絡或母體,反而更有生命力。
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是在說明創新的驅力與疆界。創新的驅力經常來自我們對於預測錯誤(predictionerror)的興趣。以音樂節奏為例,像鐘錶滴答聲一樣規律的節奏,可以完全預測,因此我們很快就會覺得無聊;另一方面,毫無規則的雜亂聲響,讓我們無法預測,而且根本懶得理它。真正動聽的音樂節奏,常常是散布在上述兩個極端之間,我們能夠掌握它的律動,但節奏中又有些聲音,稍微超前或落後拍點出現,導致令人驚喜的預測錯誤。
創新是否有疆界?本書在最後給出非常實用的答案:創新者固然要學著跟現實社會衝撞或協商,現實社會自己也要有所反省跟改變,而改變的契機就是藝術。無論是學校或企業,都應該注重藝術的創新過程,而非侷限於美感經驗、實用價值、身分象徵。這是本書帶給我的最大啟示。
蔡振家的簡介
台大物理系學士、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柏林洪堡大學音樂學博士,現為台大音樂學研究所專任教師、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成員,開設「音樂、演化與大腦」、「音樂作品中的愛」等通識課。
運用3B法則,打破常規做出創新
政大創造力講座/名譽教授、國立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吳靜吉
畢卡索的著名創作《亞維儂的少女》(妓女赤裸裸直視性的邪惡),一旦面市,對當時的藝術傳統形成了最猛烈的衝擊。作者在這本書中,羅列出各式各樣人類文化史上前所未有的創建。當藝術家、工程師和設計師等打破常規做出創新時,作者認為,這些是大腦裡的基本軟體運作的結果。
那新點子從何而來的呢?作者在書中強調:「創造力就像鑽石,要將歷史壓縮起來,成為光亮的新形式。」 2001年蘋果公司推出了 iPod,賈伯斯之後說 :「創造力其實就是把東西...
作者序
【前言】
NASA和畢卡索有什麼共同點?
好幾百個人擠在休士頓的控制中心,想要拯救三個被困在外太空的人類。那是一九七〇年,阿波羅十三號(Apollo13)的登月任務進入第二天,氧氣罐爆炸,碎片殘骸噴入太空,太空船陷入癱瘓,船上太空人傑克・斯威格特(JackSwigert)用軍人輕描淡寫的口吻向控制中心發話:「休士頓,我們有麻煩了。(Huston,we’vehadaproblem.)」
太空人遠在地球以外二十萬英里處,燃料、水、電力、空氣正一點一滴耗盡,找到解決方法的可能性近乎零,但是休士頓控制中心的指揮官吉恩・克蘭茲(GeneKranz)並沒有因此慢下腳步,他對著聚集一堂的工作人員宣布:
「你們走出這裡的時候,心裡一定要相信船上人員會安全返家,我才不鳥什麼機率問題、什麼以前沒碰過這種事等等⋯⋯,你們一定要相信,你們手下的人也一定要相信,船上所有人員都會安全回家。(註1)」
控制中心的工程師如何實現承諾讓太空人安全回家呢?他們原本已把事前演練做到一分不差,阿波羅十三號何時抵達月球軌道、登月小艇何時出動、太空人在月球表面漫步多久等等,如今卻得把那套劇本丟進碎紙機,打掉重練;此外,他們也準備了幾個中止任務的腳本,但前提是太空船的主要艙體完好無缺、登月小艇也可拋棄(註2)。可惜現在情況完全相反,服務艙已經毀壞,指揮艙氣體外洩、動力漸失,只剩下登月小艇還能正常運作,NASA事先模擬了多種可能的故障情況,但不包括這個。
工程師們很清楚,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解救三個關在密閉金屬太空艙、正以時速三千英里飛馳於無垠真空的人,而且三人的維生系統正在消逝中。先進的衛星通訊系統和桌上型電腦還要幾十年才問世,手上只有計算尺和鉛筆的工程師們,必須想出辦法拋棄指揮艙,將登月小艇變成返家救生艇。
工程師們一個一個問題開始解決:規劃返回地球的路徑、引導太空船、節省電力。但是情況仍持續惡化。危機進入三十六小時,在太空人狹小的棲身之所,二氧化碳濃度攀升到危險等級,如果不想辦法解決,太空人不到幾個小時就會窒息而死。登月小艇雖然有過濾二氧化碳的系統,但是圓筒狀的空氣濾清罐全部用完了,唯一的選擇是去棄守的指揮艙撈出未使用的過濾罐,但是那些過濾罐是方形,要怎麼放進圓形的洞裡?
控制中心的工程師利用船上可取得的物件,包括一個塑膠袋、一隻短襪、幾片硬紙板、壓力衣的一條管子,用布膠帶黏貼拼湊出一個轉接頭。他們要太空人把飛行計畫文件匣的塑膠封套拆下,充做漏斗,用來將空氣導入過濾罐。他們還要太空人從塑膠包裝袋裡取出保暖內衣(這內衣原本是等到在月球落地彈跳時穿在太空裝底下的),照著地面控制中心接力傳來的指示,太空人丟掉保暖內衣,留下塑膠袋,一件一件組裝出一個臨時的過濾裝置,並且順利安裝完成。
二氧化碳濃度終於降回正常,每個人都鬆了一口氣,但是其他問題馬上接踵而來。眼看阿波羅十三號就快要重返大氣層,指揮艙的電力卻越來越低。當初設計這艘太空船的時候,沒有人想到指揮艙的電池會需要透過登月小艇來充電——原本應該是反過來才對。在咖啡和腎上腺素的刺激之下,控制中心的工程師想出一個方法,利用登月小艇的加熱電纜來充電,及時趕在太空船進入大氣層之前完成充電。
電池一充好,工程師立刻指示太空人傑克・斯威格特點燃發動指揮艙。於是,他接上電纜、切換變流器、調整天線、切換開關、啟動遙測裝置——這套啟動程序完全超乎他所受的訓練和想像。面對事前完全沒料到的問題,工程師們臨時設計出一套全新的程序。
一九七〇年四月十七日,天將破曉(危機進入第八十小時),太空人準備做最後的降落,控制中心則在執行最後的檢查。一旦太空人進入地球大氣層,太空船的無線電就會暫時斷訊。克蘭茲描述道:
「這時一切已不可逆⋯⋯整個控制中心鴉雀無聲,只有電子設備的嗡嗡聲、空調的唧唧聲,還有Zippo打火機偶爾『啪』的開啟聲⋯⋯沒有人在走動,彷彿每個人都被拴在控制台似的。」
一分半鐘之後,控制中心收到:阿波羅十三號平安。
全場爆出歡呼聲,向來喜怒不形於色的克蘭茲也忍不住爆淚。
✦✦✦
六十三年前,巴黎一間小畫室裡,一個名叫巴布羅・畢卡索(PabloPicasso)的年輕畫家架好畫架。一向身無分文的他,用一筆意外之財買了一大張畫布,開始進行一個極具挑釁意味的創作計畫:描繪妓院裡的妓女,赤裸裸直視性的邪惡。
畢卡索先用炭筆勾勒出頭、身體、水果的草稿。最初幾個版本裡,有一個水手和一個醫學院男學生入畫,最後他決定把男性拿掉,單純以五個女子為主角。他嘗試了幾種不同的姿態和排列,大多劃掉不用。畫了幾百張草稿之後,他開始在整幅畫布上作畫,中間曾經邀請情婦和幾位友人來看半成品,眾人的反應令他沮喪到擱置畫筆,但是幾個月後又重拾畫筆,暗中進行。
畢卡索把這幅妓女肖像畫視為「驅魔」之作,驅出他過去畫風裡頭的惡魔,他投入於這幅畫的時間越多,距離以前的作品就越遠。他第二度邀人來鑑賞時,得到的反應更加不友善。他向最忠實的贊助人提議要把畫作賣給對方,對方聽了只是哈哈大笑(註3)。朋友紛紛走避,害怕他理智已失,氣餒的他只好捲起畫布,束之高閣。
畢卡索等了九年才公開畫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烽火中,這幅畫終於公開展出。策展人擔心觸怒大眾品味,於是將作品名稱從《亞維農妓院》(#LeBordeld’Avignon#)改成比較良善的《亞維農少女》(#LesDemoisellesd’Avignon#)。各界反應褒貶不一,其中一位評論家的評語很犀利:「等不及戰爭結束,立體派畫家就迫不及待重新搬出他們對常理的敵意⋯⋯」(註4)
但是這幅畫作的影響力漸長。幾十年後在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ofModernArt)展出時,《紐約時報》(NewYorkTimes)藝評家寫道:
「很少畫作的影響力能及得上這五個歪曲的裸體人像。這幅畫一舉挑戰了過去的藝術,也改變了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勢不可擋。」(註5)
藝術史學家約翰・理查森(JohnRichardson)後來提到《亞維農少女》是七百年來最具原創性的畫作,他說:
「這幅畫作讓世人得以用新的眼光、新的心態、新的意識來看待事物⋯⋯,毫無疑問它是二十世紀第一個傑作,是引爆現代運動的最重要力量,是二十世紀藝術的基石。」(註6)
畢卡索的畫作為何如此具有原創性?他改變了歐洲畫家堅守幾百年的目標:假裝忠於真實。在畢卡索的畫筆下,四肢看似扭曲,其中兩位女子的臉龐彷彿戴了面具,五個人像似乎各以不同的風格繪成。在這幅畫裡,凡夫俗子已不全然是人,畢卡索一舉打破了西方對於美麗、端莊、表象真實的概念,《亞維農少女》是對藝術傳統最猛烈的衝擊之一。
以上兩則故事有什麼共同點?乍看之下並沒有。拯救阿波羅十三號是靠通力合作,畢卡索則是一人獨自作畫;NASA工程師是在跟時間賽跑,畢卡索則是花了好幾個月才把構想呈現於畫布上,又隔了將近十年才公開示眾;工程師並不是在追求原創,找出實用的解決方法才是他們的目標,而「實用」卻是畢卡索最不在乎的一件事,他的目標是創造前所未有的作品。
然而,在NASA和畢卡索饒富創意的作為背後,有一套相同的認知模式,而且不只工程師和藝術家如此,髮型設計師、會計師、建築師、農夫、鱗翅類昆蟲學家或其他任何人,只要是做出前所未有創建的人,都是如此。當他們打破常規、做出創新時,那是他們大腦裡的基本軟體運作的結果。人腦並不像錄音機只是被動接收經驗,而是不斷處理它所接收的感官資料,這種腦力勞動的結果就會產生全新的視野。大腦裡的基本認知軟體(這套軟體會吸收四周環境,然後再自行產生新版本),造就出我們的今日:街燈、國家、交響樂、法律、十四行詩、義肢、智慧手機、吊扇、摩天高樓、船隻、風箏、筆電、番茄醬、自動駕駛車輛;同時,也造就出明日:能自己修復的混凝土、可搬移的建築物、碳纖維小提琴、可生物分解的汽車、奈米太空船以及對未來的長期改造等等。不過,就如同在筆電的電路系統默默運作的龐大電腦程式一樣,我們的創造力也是在背後默默運作,在我們的知覺之外。
人腦的這個演算法有個特殊之處。我們人類也屬於動物大家族的一支,但是為什麼牛不會編舞?為什麼松鼠不會設計電梯而要辛苦爬樹?為什麼鱷魚不會造快艇?答案是:人腦裡的演算法有個革命性的改進,讓我們得以吸收外在世界,然後產生「要是變成這樣會怎樣?」(#what-if#)的想像。這本書的重點就在講述這套創造力軟體,探討它是如何運作、為什麼我們有這樣的軟體、我們創造了什麼、這套軟體會把我們帶向何方。本書會告訴你,人類這股違反自身預期的慾望是如何造就出不可遏止的創造力。從壁毯藝術、科學、技術,我們可以一窺這股橫跨各學科的創新脈絡。
創造力是人類過去幾百年的重要動力,也將是人類未來前進的基石。不論是日常活動、學校、公司,我們都是手挽著手共同邁進一個不斷重塑世界的未來。最近幾十年,這個世界從「製造業經濟」(manufacturingeconomy)轉變為「資訊經濟」(informationeconomy),但是並沒有就此打住。隨著電腦越來越有辦法消化龐大數據,人們得以有餘裕去做其他工作,「創造力經濟」於是初露雛形,合成生物學家(syntheticbiologist)、app開發人員、自動駕駛車款設計師、量子電腦(quantumcomputer)設計師、軟體工程師⋯⋯,這些工作在我們念書的時代還不存在,現在卻是引領未來的先鋒部隊,十年後你拿著咖啡踏進公司所做的工作,可能跟現在所做的工作大不相同。基於以上原因,各大企業董事會無不爭先恐後,急欲知道如何跟上腳步,因為經營一家公司所需的技術和過程不斷在改變。
要面對這些不斷加速的變化,唯有仰賴我們大腦的認知彈性(cognitiveflexibility):人類有能力從經驗中吸納原料,然後加以處理,形成新的東西。由於我們有能力超越所學到的事實,所以,我們在張開眼睛觀察周遭世界的同時,會想像其他可能的世界樣貌。我們學習現有的事實,然後產生想像;我們精通了解現有事物,然後想像「要是變成那樣會怎樣」。
要在不斷變化的世界持盈保泰,我們必須先了解大腦在進行創新時的運作情況。先把那些觸發新點子的工具和要素挖掘出來,才能把目光放在未來數十年,而不是過去數十年。
創造力的傳授並沒有展現在學校教育裡。創造力原是驅動少年人去探索和表現的動力,卻在講求「熟練」(這是比較容易衡量、測驗的技能)的教育環境裡遭到扼殺,這種「創造力學習被邊緣化」的現象,或許正反映出整個社會的趨勢。老師通常偏愛守規矩的學生勝過有創造力的學生,後者往往被視為惹事搗蛋。最近有一項調查發現,多數美國人對小孩的期待是:敬老尊賢勝過獨立自主、謙恭有禮勝過好奇求知、守規矩勝過有創造力(註7)。
如果希望小孩有光明未來,就必須重新調整我們的期待順序。依照世界變化的速度,舊有的生存工作準則勢必會遭到淘汰,讓小孩有能力自創準則就成為必要。NASA工程師和畢卡索大腦裡的認知軟體,也存在於少年人的大腦,但是需要培養。技能和想像力兼顧的教育才是均衡不偏頗,幾十年後學子把學士帽拋向空中、踏入父母無法預見的世界時,就是這種均衡教育歡呼收割的時刻。
兩位作者中,安東尼(Anothony)是作曲家,大衛(David)是神經科學家,我們是多年好友。幾年前,安東尼以大衛所寫的《#TheFoundingMothers#》(這個故事回溯母親一系的歷史)為藍本,創作了清唱劇《#Maternity#》,此次合作開啟了兩人針對創造力的持續對話,各自從自身角度展開研究。數千年來,藝術提供了一個直接的管道,讓我們得以探究內心,也讓我們不只窺知我們的*想法*,也窺探想法*如何*形成的過程。人類歷史上,每一個文化都有自己的音樂、視覺美術和敘事。同時,大腦科學近幾十年已有大躍進,對於人類行為背後所潛藏的驅動力量已有所了解,開始明白我們看事情的角度會對創造力形成一種加乘視角,而這就是本書的重點。
本書會對人類社會的發明做個快速研究,就像古生物學家翻找化石紀錄一樣;再結合最新的大腦研究,我們將挖掘出大腦這個不可或缺的器官的許多面向。第一部會介紹我們對創造力的需求、新點子是如何想出的、創新如何受到身處時地的形塑。第二部會探討有創造力的腦袋具備哪些重要特徵,包括增生的選擇和容忍的危機等等。第三部則轉向企業和教室,探討如何為未來培育創造力,接著是探究有創造力的腦袋、表揚人類精神,以及如何重新塑造世界的觀點。
【前言】
NASA和畢卡索有什麼共同點?
好幾百個人擠在休士頓的控制中心,想要拯救三個被困在外太空的人類。那是一九七〇年,阿波羅十三號(Apollo13)的登月任務進入第二天,氧氣罐爆炸,碎片殘骸噴入太空,太空船陷入癱瘓,船上太空人傑克・斯威格特(JackSwigert)用軍人輕描淡寫的口吻向控制中心發話:「休士頓,我們有麻煩了。(Huston,we’vehadaproblem.)」
太空人遠在地球以外二十萬英里處,燃料、水、電力、空氣正一點一滴耗盡,找到解決方法的可能性近乎零,但是休士頓控制中心的指揮官吉恩・克蘭茲(GeneKranz)並沒有因此慢下...
目錄
推薦序吳靜吉/白明奇/蔡振家
前言
第一部:太陽底下的新鮮事
‧第一章:創新是人之所趨
‧第二章:大腦改變已知
‧第三章:扭曲
‧第四章:打破
‧第五章:混合
‧第六章:活在蜂窩裡
第二部:有創造力的心態
‧第七章:不要固定住
‧第八章:擴大選擇
‧第九章:探測不同的距離
‧第十章:容忍風險
第三部:培養創造力
‧第十一章:有創意的公司
‧第十二章:有創意的學校
‧第十三章:前進未來
圖片來源
注釋NOTES
推薦序吳靜吉/白明奇/蔡振家
前言
第一部:太陽底下的新鮮事
‧第一章:創新是人之所趨
‧第二章:大腦改變已知
‧第三章:扭曲
‧第四章:打破
‧第五章:混合
‧第六章:活在蜂窩裡
第二部:有創造力的心態
‧第七章:不要固定住
‧第八章:擴大選擇
‧第九章:探測不同的距離
‧第十章:容忍風險
第三部:培養創造力
‧第十一章:有創意的公司
‧第十二章:有創意的學校
‧第十三章:前進未來
圖片來源
注釋NOTES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