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嚴峻的外表下,德國人其實深藏有如海底暗流般的激情?發起慘絕人寰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者,希特勒,居然是金龜車的催生者?全世界最一板一眼的民族卻打造出孩子夢想天地的格林童話?德國,一個猶如古埃及神話中的不死鳥,締造出許多輝煌、燦爛的世界奇蹟。提起德國,每個人都會豎起大拇指誇讚它是個工業發達、科學進步的國家。「德國製」(Made in Germany)這個名詞即是「品質保證」的代名詞。問起對德國人的印象,無非是呆板、嚴謹、守紀律、樸素、勤勞及愛乾淨,似乎將他們刻畫成一個固定的模型了。說到「學德語」則會道聽塗說,並先入為主地認為這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想要了解國際態勢,非得了解每個民族的特性不可;想要前往德國旅遊,你非得先對這個民族有一番認識不可;想要了解德國人的特性,那你非得閱讀《德國人入門》不可。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在德國久居一段時間,目前為德語教授,本書從歷史、地理位置、德意志精神、職業等,帶你來看看這個奇怪的國家,究竟打造自己在世界舞臺的一席之地,開拓出令人贊嘆不已的德國精神。
作者簡介:
賴麗琇
學歷:德國特里爾大學語文學博士
經歷:教育廣播電臺「德語教學」主講、淡江大學德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現職:淡江大學德文系教授
著作:《基礎德文範本》、《中級德文範本》、《中國人學德語》、《德文作文習作範例》、《每日德語》、《德漢翻譯入門》、《德語入門》、《現代德國》、《新德國》、《德國文學評論》、《德國文化史》、《德國史》、《近代德國文學賞析》、《簡明德語》、《中國成語》、《全能德語通—發音、詞彙、文法一次掌握》
章節試閱
壹、鐵與血的國家
德國人理所當然講德語,可是奧地利人和瑞士人也講德語。這是什麼原因呢?當然是同文、同種、同族的因素。原來在這一片講德語的廣大地區裡,自從他們的老祖宗西支日耳曼人在此生息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事的遞變而形成今天三國各自鼎立的局面,然而語言仍然是語言,並沒有隨著政治局勢而改變,倒是在這些地區的政治戲碼令人眼花撩亂。原來,瑞士要在三十年宗教戰爭結束的一六四八年脫離奧地利獨立,而德國也要在一八六六年由普魯士邦國領導和奧地利打一戰,一八七一年再和法國打一戰(見「俾斯麥領導的統一大業」)才能成為一個正式名為德意志帝國的國家。
德國這個國家通常都被誤會為早就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一般都以「德國」稱呼,但這只是一個通稱而已。而在目前的這個德國,他們人民的民族意識與民族覺醒較遲,直到俾斯麥以「鐵」和「血」的意志,才領導德國人完成可歌可泣的統一。
一、從有名無實的統一國家到真正的統一國家
凡是有人問起德國這個國家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國家時,大部分的回答不是「希特勒發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慘絕人寰」,就是「德國貨讚!」,或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六十多年,大家還記憶猶新。德國貨的品質眾口鑠金,最普遍的是對號稱雙B的 Benz 及BMW的汽車投以欣羨的眼光,將它看成身分地位的表彰。但如果問起德國這個國家是不是和英國、法國一樣,早就是一個完整的統一國家時,則就會遲疑不決地回答,「是麼?啊,就是一個國家。」
其實能堂而皇之的將德國看成是一個實質性的國家,是一八七一年的一月十八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Schloss von Versailles)的「明鏡廳」(Spiegelsaal)正式即位為日耳曼皇帝,統一德國,史稱第二帝國(das Ⅱ. Kaiserreich),才是真正的德意志帝國【1】,簡稱德國。這之前,在這一塊是由說著共同語言,源自同一種族的土地上,計有王國、選帝侯國、大公侯國、公國、侯國、方伯國、自由市等名稱不一的主權國所組成虛有其名的一個聯合體,他們使用不同的幣制與不同的度、量、衡單位。這時候,約近十八世紀末期,所謂的德意志領域,林林總總算起來令人訝異不已,有大大小小的三百多個封建國家。以大文豪歌德於一七七五至八六年受威瑪(Weimar)大公爵卡爾‧奧古斯特(Karl August)之邀到威瑪大公侯國去擔任類似宰相的職位(掌管財政、礦業、軍事、教育及戲劇文學等領域)為例,那人口僅有區區六千人的一個小地方,竟然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因此,當時的德國地圖一攤開來,即被嘲笑為像一條補了五顏六色的百衲被單。那麼這種具有分立領邦乃至於分邦主義特徵的德意志政治實例是如何產生的?本節從德國的地理位置及政治因素(歷史進程)來解讀。
我們知道「國家」一詞係指有土地、人民、政府、主權的團體。德國這個姍姍來遲的民族國家,位於歐洲的中央位置,與丹麥、波蘭、捷克共和國、奧地利、瑞士、義大利、法國、盧森堡、比利時和荷蘭共十個國家為鄰(按順時鐘敘述)。它不像英國和法國早於十三、四世紀就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國家,並分別於十七、十八世紀完成了民主革命,領先世界各國,成為一個近代的進步民族國家。探討阻礙德國形成民族國家的因素可從兩方面來分析:一為地理因素,一為政治因素。地理因素是:德國的地勢係一塊北低南高的平坦丘陵地,山脈、河流縱橫交錯、與鄰國並無天然疆界以資屏障。對內山川橫亙其間不利於使用各方言的多種族人民之間的溝通,對外無法維持國土的完整性,任憑敵國的軍隊長驅直入(一六一八至一六四八年的三十年宗教戰爭其主戰場全在德國即為一例)。
另一個政治因素可說是人為因素,即德國人的特性,謹慎小心、堅持理性、特立獨行、無安全感、不易團結、自掃門前雪的行事風格,都是阻礙德國提早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德國人對於「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Heilige Romische Reich Deutscher Nation)的國名迷戀不已,這個虛有其名的國號使德國人大一統的心態表露無遺;被稱為兩次世界大戰的肇始國,其來有自。
攤開「德國史」可略窺端倪:德國人的老祖宗西支日耳曼人屬於印歐民族之一,由多種不一的民族所組成。西元初年已定居於多瑙河和萊茵河北岸了,後來慢慢向南移,他們不時地注視著對岸富庶的羅馬帝國。西元四七六年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的一個支系東哥德人所滅【2】,帝國被日耳曼各族所建立的王國瓜分了。這些新國家當中要屬法蘭克人(Franken)對德國的歷史最重要。第一個王朝梅洛溫王朝(Merowinger,西元四三一至七五一年)的名王克洛維(Chlodwing,約四六六年生,四八二至五一一年在位)頗有建樹。後被其宮相的兒子丕平三世(Pippin Ⅲ.,七一四或七一五至七六八年)篡位,傳至其子,雄才大略的查理曼大帝(Karl der Groβe,七四七年生,七六八至八一四年在位)【3】繼承王位,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聖誕節,查理曼率其部下赴聖彼得大殿參加聖誕節子夜彌撒;於祈禱後,起立時,教宗李奧三世(Leo Ⅲ.,七九五至八一六年在位)出其不意,將皇冠置於查理曼頭上,加冕他為皇帝,呼之為奧古斯都,為凱撒,民眾附和之,歡聲雷動,三呼萬歲。教宗並以拜占庭禮向查理曼行三叩首大禮,在這樣的就職儀式下,正統的西羅馬帝國又重建了。
查理曼大帝統治下的法蘭克王國,最有意義的是卡洛林王朝的版圖還包括了從未成為羅馬帝國領土的日耳曼土地──在現今德國的萊茵河與易北河之間的土地。因此,查理曼帝國的疆界北起易北河,南至西班牙的厄波羅河(Ebro),西到大西洋,東到奧地利、捷克等地【4】,幾乎恢復了以往西羅馬帝國的疆域,史稱「新奧古斯都」。待查理曼及其子虔誠路易(Ludwig des Frommen,七七八至八四○年,八一四年即帝位)逝世後,帝位傳至其孫子,三位孫子爭奪天下。當時長孫洛塔爾一世(Lothar Ⅰ.,七九五年生,八四○至八五五年在位)據中部,襲帝號,仍都於阿亨(Aachen),次子丕平一世(Pippin Ⅰ.,約八○三年生,八一七至八三八年)分得西部,地屬今日法蘭西阿奎丹一帶,即所謂西法蘭克王國,丕平去世後,他的王國轉由其同父異母弟弟禿頭查理(Karl Ⅱ., der Kahle,八四三年即位,八七七年卒)繼承。三子路易二世分得東部,原日耳曼人所居之地,地屬今日德國之巴伐利亞,故外號「日耳曼路易」(Ludwig Ⅱ.,der Deutsche,約八○五年生,八四三至八七六年),即所謂東法蘭克王國。
八四○年父虔誠路易卒,長子洛塔爾一世欲獨占帝國,兩位弟弟不滿他繼承帝國頭銜及分得大部分土地,以他曾虐待老父等多種藉口,於八四一年聯合出戰長兄於豐德乃(Fontenay),但不分勝負。而兩位弟弟因此宣誓聯盟相互保證反對長兄的野心到底。後人根據八四二年「斯特拉斯堡誓約」才得以窺見法蘭克帝國境內分化成兩大語系。禿頭查理的西法蘭克王國的人民早已接受高盧和羅馬的語言與習俗,他們使用的是變體的拉丁語及羅曼斯語(即拉丁語摻和法蘭克土語)混合而成的語言;在日耳曼路易的東法蘭克王國住著昔日講「多伊奇語」(deutsch,音譯,即今之德語)的各種日耳曼部落。當時的人以為這個詞只是語言的區別,很久以後人們才了解, Deutsch 這個詞不只是指語言,還有「民族」和「土地、國家」的意思(終於將 die Deutschen「德國人」及 Deutschland「德國」的意義定位下來)【5】。所以日耳曼路易使用的是早期日耳曼語(條頓語)。當作戰時,為讓雙方武士容易了解,彼此以對方境內的語言宣誓,查理講日耳曼語以使路易的武士能懂;而路易講羅曼斯語以便查理的人能理解。此即今天的德、法兩國語言分岐之始,並且衍變成兩個政治實體。但是現代的法國和德國並未因此就在八四二年出現。雖然「斯特拉斯堡誓約」是這兩個未來國家語文基礎的徵兆,但在當時的環境,這些國家在政治、經濟和心理上根本都還沒有基礎,而且此後不久,整個歐洲的政治和經濟更加劇地分裂。
路易和查理的聯盟終於迫使洛塔爾讓步,八四三年三兄弟在今法國濱馬斯河(Maas)的維爾登(Verdun)舉行會議,訂立「維爾登條約」,正式三分天下:禿頭查理得到西部、薛爾德河(Schelde)、馬斯河、索恩河以西的土地,號稱西法蘭克王國,日後衍變為今日的法蘭西(法國);日耳曼路易得到東部、萊茵河和易北河之間的土地,號稱東法蘭克王國,日後衍變為今日的德意志(德國)。洛塔爾分得中部,除了獲得皇帝的稱號及義大利半島的北部外,還獲得介於東、西法蘭克王國之間的一條縱約千哩,寬百多哩的狹長地帶,領有布根地、亞爾薩斯、及介於馬斯河和萊茵河之間上溯至北海岸的土地,為今日義大利的雛形。查理曼的後裔們征戰不休,分裂的帝國曾經於八八五至八八七年成功的維持了僅為時二年的短暫統一局面。
查理曼的帝國在第九世紀末逐漸崩潰時,某東部仍在卡洛林的統治者之控制下,但是這些統治者卻無力統一整個國家。邊界由於地理位置處於遙遠的邊陲地帶,受到阿拉伯人、諾曼人(Normannen)、斯拉夫人和馬札兒人(Magyaren)的入侵,於是地方勢力,即一些有戰功被受封的藩侯逐漸坐大,一些大公侯國遂日漸擴展其勢力範圍。強敵當前,薩克森人、法蘭克人、施瓦本人、巴伐利亞人和洛林人的各部落團結在他們的軍事首領,即大公爵的周圍。這些因戰功而受封的王公諸侯不是鞏固軟弱無力的國王勢力,而是設法增加自己的戰鬥力,擴大並鞏固自己的勢力,以維護他們領地內的和平與安全,一些大公侯國如薩克森、巴伐利亞、施瓦本、法蘭克與圖林根等形成政治上封建的、獨立的小邦,這些公侯國的名稱在今天德國的地方自治制度中,作為「邦」的名稱繼續存在,比如薩克森邦、巴伐利亞邦、圖林根邦等。
當日耳曼卡洛林王朝在東法蘭克最後一位皇帝幼兒路易(Ludwig Ⅳ.,das Kind,八九三至九一一年在位)去逝時,卡洛林王朝宣告終結。各獨立國紛紛而起,帝位的繼承改由這些有力的公爵討論決定。日耳曼四個最強大的公侯國薩克森、巴伐利亞、法蘭克和施瓦本推選無卡洛林血統的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Konrad Ⅰ.,九一一至九一八年在位)作為他們的國王,由此開始了「德國史」。西元九一九年薩克森公爵海英利希一世(Heinrich Ⅰ.,九一九至九三六年在位)被康拉德指定並被選為他的繼承人。海英利希一世的統治只有十七年,他藉教會之力,有效地統治日耳曼。在他去世前不久責成大公爵選他的兒子奧圖當國王,他讓公爵們選舉他多位兒子當中的一位當國王,為的是要避免像卡洛林王朝將帝國平均分配給兒子們,造成國家的分裂。奧圖一世(Otto Ⅰ.,九三六至九七三年在位)在查理曼大帝位於阿亨的行宮教堂加冕為王。九六二年他接受羅馬教皇加冕,「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從此誕生。他雄才大略,史家亦稱奧圖大帝(Otto der Groβe,九三六至九七三年);奧圖大帝重振羅馬—德意志帝國的權勢,由此開始,德意志王成為歐洲最高的權威。版圖現在雖已不包括法國了,他卻將疆界擴展到東邊一直到奧德河(Oder)。他統治時,王公諸侯擁兵自重與他作對。奧圖委託精力充沛的且有教養有文化的主教替他分擔國事,這些人對他忠貞不二。他們全力管理帝國和教會,並致力於維持和平、公理正義。查理曼大帝及奧圖大帝統治時,將政治權與宗教權掌握於手中,號稱被上帝所加冕的德國皇帝,史稱第一帝國。然而在十世紀時,法國修道院開始改革,改革項目中有一項即是教會要脫離世俗王權的控制。教皇葛列哥七世(Gregor Ⅶ.,一○七三至一○八四年在位)明示教會不是帝國的女僕,皇帝卻是被上帝加冕的教皇之僕人。教皇重申其擁有道德及政治的權力。於是衝突難以避免,政教合一被破壞了,中古世紀的歷史印記著皇帝與教皇的敵對與長年的爭執。
薩克森王朝末代皇帝去世後,公爵們選舉奧圖大帝的外曾孫法蘭克沙利爾(Salier)家族的康拉德公爵為王。號為康拉德二世(Konrad Ⅱ.,一○二四至一○三九年在位)。王位傳到他的孫子海英利希四世(Heinrich Ⅳ.,一○五六至一一○六年在位)與教宗的衝突達於顛峰。爆發了「授聖職權之論爭」。葛列哥七世認為,作為一個最高精神權威的支配者,教宗對俗事也有管轄權。他決心保障所有主教與修道院院長的正規選舉,並進一步推展教會的改革。這意味著要廢除皇帝選派和任命的制度,並廢除附帶的「世俗授職權」;但是日耳曼的皇室政府甚為重視這種由皇家任命高級教士的制度,因為這不單只是涉及「世俗授職權」,而且也涉及教會職務的出售及其他許多關於王室的利益。因此從十一世紀到十二世紀期間,即展開激烈的俗權(皇帝)與教權(教皇)之爭。一○七六年,海英利希四世宣布葛列哥七世侵占皇帝的權力,及他依靠武力當選主教無效。其後葛列哥七世莊嚴地行使由基督教授予聖彼得的「約束和赦免」的權力,將海英利希四世驅逐出教,並且宣布罷黜他的帝位,也解除那些效忠皇帝們的主教之職務。國王被革除教籍和廢黜王位立刻傳遍了全國,人們不可能接受一個不蒙受神的恩寵,被教會拋棄的人的統治。貴族們早已密謀,如果海英利希無法解決被革除教會的處分,他們就要另外選一個新的國王。
聰明的海英利希四世於一○七七年一月越過阿爾卑斯山,來到教宗臨時行轅所在地卡諾沙(Canossa)城堡之前,時值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天寒地凍,他身穿粗麻布衣的懺悔服,赤著雙足在城堡下跪了三天三夜,誠心地表示痛悔前非,祈求教宗的寬恕。葛列哥見他威嚴無存,體面掃地,身為基督教士的教宗,面對一個表示悔過的人,給予寬恕處理是既定方針,教宗不能拒絕海英利希的請求,於是赦免他了,讓他恢復教籍,重登帝位。海英利希回德國後,集中精力整理內部,用武力一一平定了不馴服的諸侯,取消了他們的爵位和封邑,使他的政令和軍令得以實施貫徹。接著一○八一年他聲討葛列哥,再次越過阿爾卑斯山,進軍義大利,一○八四年攻陷羅馬,這時葛列哥在兵臨城下的情況下,再也發揮不出教宗的威力,只好棄城逃跑,最後客死他鄉。海英利希的「卡諾沙」之行,實際是一個苦肉計,取得了教宗的同情和諒解,從而贏得了可貴的喘息時間,用以整頓軍備。最後用軍事力量打垮了教宗的勢力。此後,中古世紀的皇帝和教皇的齟語不曾間斷。
俗權與教權之爭的內亂期,使得德意志國內封建貴族勢力坐大,擁兵自重,紛紛成為一方領主,同時削弱了王權。這時諸侯們準備立一位有能力維持秩序的人來當國王,於是一一五二年選斯道佛家族的佛利德希一世(Friedrich Ⅰ.,一一五二至一一九○年在位)為王,一一五五年加冕為羅馬皇帝,史稱巴巴洛沙(Barbarossa,義大利文,紅鬍子之意)。紅鬍子力圖恢復帝國的光榮,十二世紀到十三世紀的斯道佛王朝實在是「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最光輝燦爛的時期,中世紀宮廷、騎士的文化此時大放異彩,騎士精神的確立,宮廷、騎士文學的抒情詩、敘事詩及英雄敘事詩等的創作是德國文學史上第一個高峰期。一方面也積極向東開墾擴張領土。位在東方的諸侯國如霍爾斯坦(Holstein)、布蘭登堡(Brandenburg)及薩克森(Sachsen)等均努力地經營其領地,到了十三世紀便形成了以基爾(Kiel)、呂北克(Lubeck)、漢堡(Hamburg)及布萊梅(Bremen)等都市為中心的「漢撤同盟」。根據地在東部,後來領導德意志人完成統一的普魯士,積極地經營東方,並且不斷地擴張領土,所以德意志的政治中心也逐漸向東移動。
斯道佛王朝結束後,自一二五四迄一二七三年,日耳曼的皇位一直虛懸著,長達十九年。在這一段「空位期」(Interregnum)之間,日耳曼的諸侯利用皇位的競爭者希望得到他們支持之心理,獲得了大量的承諾,藉此鞏固了他們的勢力。但是諸侯卻樂於在短時間內不要皇帝,因為他們從君主所篡奪來的權力現在成為他們堂而皇之的權力。每個諸侯皆可以起來作為日耳曼的真正統治者。從此以後,帝國的皇帝不再是世襲,而是由最有權勢的諸侯經由「選舉」的方式產生。史上共有七位有權力選舉皇帝的「選帝侯」。
一二七三年他們終於選了一位不起眼的伯爵,在奧地利的哈布斯堡(Habsburg)家族的魯道夫(Rudolf,一二七三至一二九一年在位)為國王。魯道夫的領地在波登湖(Bodensee,為現在德、奧、瑞三國之界湖)及阿勒河(Aare,萊茵河的一條支流)旁和亞爾薩斯,他兼併了位於日耳曼東南部的奧地利公國,並自任為奧地利大公。當選時,他已經很老了,沒有人會想到他以後權勢如日中天,並且打造出一個輝煌的哈布斯堡王國來。魯道夫對皇室應有的權力和帝國領土是否完整漠不關心,他想要為他的家族在日耳曼建立世襲的君主政體,加強其王族的勢力,故極力擴土占地。一些大主教與諸侯主張維護帝國領土的完整,反對強大的世襲君主政治,所以與哈布斯堡家族明爭暗鬥,使皇帝一職不再由某一家族長期獨占,而是由波爾梅(Bohmen)、盧森堡(Luxemburger)、哈布斯堡和巴伐利亞的威特爾斯巴赫(Wittelsbacher)等家族分別擔任。但是從一四三八到一八○六年止,神聖羅馬皇帝除了兩個外,其餘都是哈布斯堡王室的人。
哈布斯堡家族的卡爾五世(Karl Ⅴ.,一五一九至一五五六年在位)透過聯姻政策,他同時是西班牙的國王和日耳曼的皇帝。他統治時的版圖散布在半個地球裡:奧地利、波爾梅、義大利、布根地(Burgund,介於德、法間,從隆河延伸到北海)、荷蘭和西班牙及在美洲廣大的殖民地。他驕傲地說,在他的帝國太陽不下山。在他統治時期,西邊有法國跟他競爭;東邊受奧圖曼土耳其人的威脅。內政方面最大的事件是碰到宗教改革(曾在渥姆斯審判馬丁‧路德,見第第一六九至一七○頁),及農民戰爭。
在一切君主專制的王朝中,奧地利的哈布斯王朝可謂歷史悠久,從魯道夫一二三七年被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起,到一九一八年一戰結束,奧地利放棄帝號為止,屹立了六百八十餘年。利用外交、戰爭乃至聯姻等手段擴大疆土的哈布斯堡王朝,所實行的是高壓、專制的統治。卡爾五世於一五五六年宣布退位,帝國分成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由卡爾五世的兒子菲立普二世(Philipp Ⅱ.,一五五六至一五九八年在位)統治,及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由他的弟弟費迪南一世(Ferdinand Ⅰ.,一五五六至一五六四年在位)統治。西班牙的菲立普二世的暴政在荷蘭引起革命,荷蘭人經過八十年長期艱苦的戰爭(一五六八至一六四八年)方才獲得獨立。在他統治下,西班牙的宗教、文學及藝術活動欣欣向榮。但德國的文學家卻給予負面的評價;歌德的作品《艾格蒙特》(Egmont)描寫西班牙阿爾巴(F. A. Alba,一五○七至一五八二年)大公爵高壓的統治,受人民愛戴的艾格蒙特伯爵犧牲了。席勒的《唐‧卡洛斯》(Don Carlos)及《尼德蘭脫離宗主國之歷史》(Geschichte des Abfalls der Niederlande)則直指菲立普二世的暴政。席勒一八○四年的戲劇《威廉‧泰爾》(Wilhelm Tell),描寫神射手殺死殘暴的統治者,呼籲族人起來反抗哈布斯堡的統治。而奧地利的費迪南二世(係費迪南一世之孫,一五七八至一六三七年,一六一九年起在位)也執迷於宗教信仰,他的統治更爆發了使德國生靈塗炭的「三十年戰爭」。三十年戰爭從一六一八年開打,到一六四八年結束。歐洲的國家丹麥、瑞典、法國、西班牙皆參戰,而主戰場幾乎全在德國的土地上;這場延續三十年之久的戰爭實為一極殘酷之戰爭,大軍所過,廬舍皆成廢墟,有行數十里「不見一人,不見一牛,不見一麻雀者」,戰況之激烈可想而知;加上暴民、不法之徒的燒、殺、劫、搶等慘無人道的肆虐蹂躪,這一場浩劫結束時,德國的人口從一千七百萬銳減為八百萬,德國受此禍害之深,實無法加以形容。德意志的統一在近代史是遲至十九世紀最後三十年中的事,其落後的原因,與十七世紀初的三十年戰爭有關。
法國與瑞典在戰爭結束所簽訂的「威斯特裴里亞和約」中(Westfalische Friede)是大贏家,獲得了許多德國的土地。荷蘭與瑞士脫離帝國獲得了獨立【6】。損失最慘重的德國,政治版圖也重新畫分。在帝國境內形成了三百十四個日耳曼小邦,他們擁有主權,有權和別的國家簽訂和約,可以不經皇帝的同意而自由宣戰或媾和。布蘭登堡—普魯士(Brandenburg-Preuβen)邦國在這次戰爭中不僅國勢強大,且戰後兼併了東波美爾(Ost Pommern)以及從前天主教的主教們所統治的幾個行省,一躍而與奧地利、薩克森、巴伐利亞和漢諾威的諸強盛邦國占同等重要的地位;日後,更於下一個世紀在德國史上扮演一舉足輕重的角色。威斯特裴里亞和約的簽定徹底摧毀神聖羅馬皇帝對日耳曼的野心,和約明文規定德國王公諸侯的獨立權,使這古老帝國的統一性逐漸不具任何意義了。
一七九九年,雄霸一方的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一七六九至一八二一年)登上了法國第一執政官寶座,為了鞏固和擴大法蘭西勢力,完全按照法國傳統的反哈布斯堡王朝的政策。當時在講德意志語的地方,有領土已擴大了的普魯士,其國力也逐漸強勢起來,儼然成為繼奧地利之後,第二個德意志大國,尚有獨立的、具有生存和結盟能力的中等國家,還有一些或親奧或親普的小帝國。拿破崙不願這些中等國家或小帝國與兩個德意志大國中之一結盟,於是他對奧地利、普魯士及其他德意志諸邦國版圖有目的、有意識地進行重新畫分,其方法是廢黜了若干小公侯與小國王,使諸侯國數目減少;如出現了巴登(Baden)、烏騰貝(Wurttemberg)和巴伐利亞這樣實力雄厚的中等強大的邦國,以及漢堡、不萊梅、呂北克等漢撒貿易同盟城市。這些邦國與城市就是在這時候開始興旺起來並獲得了獨立。拿破崙的政策在一定的程度上大大的改變了德意志諸小邦國的割據局面,儘管這一版圖的重新畫分迫使四百多萬的人民更換了主人,只完全著眼於法國的利益;但從客觀上來說,它結束了自斯道佛王朝衰弱以來,帝國政治版圖四分五裂,諸小國割劇的局面。還有,德國民族思想的產生和民族主義的加速發展,也是和拿破崙的強制干預不可分的。
一八○四年拿破崙稱帝,許多住在萊茵河沿岸的德國人將他看成是查理曼大帝的繼承者,當他訪問萊茵蘭(Rheinland)時,受到熱烈的歡呼。當法國的艦隊被英國海軍名將聶爾遜(H. V. Nelson,一七五八至一八○五年)擊敗後,拿破崙嘗試癱瘓英國的經濟,實施「大陸封鎖政策」。為了這個目標,他必須占領當時屬於普魯士在北海和波羅的海沿岸的港口。一八○六年七月,不可一世的拿破崙索性把西部和南部的十六個中、小型德意志邦聯合併成「萊茵同盟」(Rheinbund),一八○六年八月一日萊茵同盟國家宣布退出神聖羅馬帝國。八月六日法蘭茲二世(Josepf Karl, Franz Ⅱ.,一七六八至一八三五年)在拿破崙的命令下摘下皇冠,只在他的一些世襲邦國領地上改稱奧地利皇帝,至此,傳承九百年的「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壽終正寢。從一八○六至一八○九年奧地利人企圖自拿破崙的壓力下爭取解放,但是慘遭失敗;哈布斯堡王室除再度割地請降之外,法蘭茲二世還被迫把最鍾愛的長公主瑪莉‧露易絲(Marie Louise)嫁給拿破崙。而普魯士的威廉三世(Friedrich Wilhelm Ⅲ.,一七九七至一八四○年在位)由於拿破崙曾答應給普魯士的漢諾威王國去換取英國占領的西西里島卻出爾反爾。一八○六年普、法開戰,普軍戰敗,被迫簽定提爾希特和約(Tilsit)。
壹、鐵與血的國家
德國人理所當然講德語,可是奧地利人和瑞士人也講德語。這是什麼原因呢?當然是同文、同種、同族的因素。原來在這一片講德語的廣大地區裡,自從他們的老祖宗西支日耳曼人在此生息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事的遞變而形成今天三國各自鼎立的局面,然而語言仍然是語言,並沒有隨著政治局勢而改變,倒是在這些地區的政治戲碼令人眼花撩亂。原來,瑞士要在三十年宗教戰爭結束的一六四八年脫離奧地利獨立,而德國也要在一八六六年由普魯士邦國領導和奧地利打一戰,一八七一年再和法國打一戰(見「俾斯麥領導的統一大業」)才...
作者序
自序
日耳曼人,這個遲到的民族,一八七一年才由「鐵血宰相」俾斯麥領導完成統一的民族國家—德國,與其他歐洲國家建國的歷史比較,堪稱是年輕的。為何遲至十九世紀才成為一個統一國家?要了解這個國家是怎麼樣從有名無實的統一狀態到真正的統一國家,又與同文同種的奧地利及瑞士有何關係?本書首先簡短地勾勒出一個來龍去脈。有人說,德國人易走極端,既是天使,又是魔鬼,並不時會出其不意地創造出奇蹟。它是怎麼樣的一個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其文化的進展軌跡除承襲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外,尚有吸收鄰國的精髓,也有由其先民許多共同的生活經驗,共同的感受而發展出來的智慧結晶,還有那深植於日耳曼民族血脈中的精神和思想的特質。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家,在兩次大戰中皆敗北,卻如出一轍地在短暫的時間猶如古埃及神話中的不死鳥,在灰燼中再生,令人刮目相看。
世人也曾提出質疑,既然有以歌德(Goethe)、貝多芬(Beethoven)及康德(Kant)等為代表的德國詩人、音樂家與哲人曾創造過嘉惠世界、光輝燦爛的文化,也有以希特勒(Hitler)為代表的民族敗類犯下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駭人聽聞、大規模的種族滅絕罪行;為何會有如此明顯、極端的對比?世人也對兩次大戰初期,德軍所創的「軍事奇蹟」,即勢如破竹的「閃電戰術」瞠目結舌,佩服「沙漠之狐」隆美爾(Rommel)變幻莫測的戰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德人在到處斷垣殘壁,幾乎已成廢墟的土地上,以不到十年時間創造了「經濟奇蹟」。九○年代末,更以不到一年的時間,迅雷不及掩耳的與另一個實行共產主義社會制度的東德完成了舉世矚目的和平統一大業,這又是一個「政治奇蹟」了。
大家對連連創造「奇蹟」的德國人不禁迷惑了,他們到底是何方神聖,有這些能耐吸引世人的目光?它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國家?它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民族性?「德國製造」(Made in Germany)這四個字本身,從一開始被嘲笑貶低,到後來一躍而成為「品質保證」的代名詞。它是怎麼做到的?這些都是令人感興趣的。
德國位於歐洲的心臟地帶,人文、地理環境自有得天獨厚的一面,有勤勉的民族特性,守紀律、服從的民族精神,亦有積極、徹底及務求實際的處事哲學。也正由於這個中流砥柱般的精神和所具有的豐富文化,推動著整個社會,使國家富裕強盛。歐洲共同體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系之一,德國在目前的歐盟居於火車頭的地位,尤其目前的歐債風波,大家都盼望著,德國能出手援助,它似乎變成歐盟唯一的救星,有能力解決歐債問題。德國的社會安全和法律制度更以完善而聞名於世。它是一個最重視維護人權的國家,甚至是各國政治受迫害的異議人士尋求庇護的王國。大家也都不否認,在世界政治舞臺上,德國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德國人的不苟言笑、拘謹、一板一眼的標準印記已深入人心,難道德國人沒有輕鬆、幽默的一面嗎?沒有德式幽默嗎?沒有機智又詼諧、令人莞爾的臨場反應嗎?本書從各個面向探討德國並了解德國人。礙於篇幅無法詳細寫就有關德國的點點滴滴,故以精簡方式,兼顧嚴謹的學術史實,參雜一些趣味性的軼事,簡單扼要地敘述,不足或謬誤之處,尚祈方家不吝指正。
賴麗琇 謹識
二○一三年九月於淡江大學
自序
日耳曼人,這個遲到的民族,一八七一年才由「鐵血宰相」俾斯麥領導完成統一的民族國家—德國,與其他歐洲國家建國的歷史比較,堪稱是年輕的。為何遲至十九世紀才成為一個統一國家?要了解這個國家是怎麼樣從有名無實的統一狀態到真正的統一國家,又與同文同種的奧地利及瑞士有何關係?本書首先簡短地勾勒出一個來龍去脈。有人說,德國人易走極端,既是天使,又是魔鬼,並不時會出其不意地創造出奇蹟。它是怎麼樣的一個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其文化的進展軌跡除承襲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外,尚有吸收鄰國的精髓,也有由其先民許多共...
目錄
自序
壹、鐵與血的國家
一、從有名無實的統一國家到真正的統一國家
二、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
三、奧地利與德意志的糾葛
四、神射手威廉‧泰爾與瑞士的建國
五、「最後一課」──從冤冤相報到精誠合作
六、薩爾邦人民自決歸屬
七、甘迺迪激勵柏林人
八、德國的國歌、國旗與國徽
貳、德國人解讀
一、典型的德國人
二、德國人怎樣使用「您」和「你」
三、德國人對「職業」一詞的看法
四、德意志精神的特性
五、維持的痛苦
六、德意志思想的特性
七、行刺希特勒的內心掙扎
八、納粹黨黨徽在臺灣
九、德國製造—從貶到褒
十、金龜車的誕生
十一、葛倫迪希的推銷術
十二、德國科學
十三、德國式的嚴謹
十四、德國式的幽默
參、德語詞源及典故探究
一、德語來源
二、可怕的德語
三、馬丁‧路德對德國的貢獻
四、千奇百怪的德國姓氏
五、德國城市名與街名探索
六、「凱撒」一詞的轉義
七、「八月」命名的由來
八、藥店的標誌
九、弗特「屠龍節」的由來
十、德國人嗜飲咖啡
十一、馬鈴薯的傳說與趣事
十二、啤酒與十月節的由來
十三、好胃口!─德國人的飲食禮儀
肆、德國的文藝饗宴
一、德國文學
二、德國音樂
註釋
自序
壹、鐵與血的國家
一、從有名無實的統一國家到真正的統一國家
二、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
三、奧地利與德意志的糾葛
四、神射手威廉‧泰爾與瑞士的建國
五、「最後一課」──從冤冤相報到精誠合作
六、薩爾邦人民自決歸屬
七、甘迺迪激勵柏林人
八、德國的國歌、國旗與國徽
貳、德國人解讀
一、典型的德國人
二、德國人怎樣使用「您」和「你」
三、德國人對「職業」一詞的看法
四、德意志精神的特性
五、維持的痛苦
六、德意志思想的特性
七、行刺希特勒的內心掙扎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