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了首爾才知道,原來陽光還得另外花錢買……
社會的「線」,究竟畫在什麼地方?那條線又是誰繪製?
為什麼底層的弱勢族群只能停留在線外?而應該停留在線外的標準又是什麼?
是否一樣依靠「金錢」與人的「用途」區分?
還是人們身上所散發出的味道……
__作者 李惠美
究竟是從何時開始?不知不覺進入「蟻居村」的生活?
59歲的洪阿某一輩子都夢想「東山再起」,但過的日子也就是周末去買樂透,等待總有一天會中獎……
64歲的李明道心理漸漸變成,只要能夠換錢,即使將「自己的尊嚴」賣給全世界也在所不惜。
他們的目標不是「向上爬」,而是期待不要被「擠下去」。韓國這個國家有法律明文規定「居住基本法」,一人家庭的最低居住標準是4.2坪。包括廚房,專用洗手間和沐浴設備。但在蟻居村,為了不被排擠,他們苦撐想延長自己的人生,然而在惡劣與不堪的環境中,下流,還有更下流的階級。
亮眼的大學村漸漸成為新的「蟻居村」?
年輕人不再是青春劇中的清新浪漫,也不是成長小說中描繪的雄心壯志,是戶頭只剩下百位數的「住房難民」,在IG上的漂亮咖啡廳,旅行照片的背後,一場「看不見的貧窮病菌」迅速蔓延,他們都說自己像《寄生上流》的基宇一樣,我都計畫好了,我人窮志不窮……但,炒房集團卻用年輕人的青春與未來做擔保,撐過去夢想實現?撐不過去落入蟻居的人生隧道?
首爾,是光鮮亮麗的世界之都?是集韓流偶像的追星之冠?
是流浪者的慾望城市?還是年輕人的無情城市?
為什麼越認真生活越貧窮,為什麼無法擺脫住在活人棺木中?
韓國首爾蟻居村的居住殘酷史,報導者之眼,給我們一面警世鏡子,探照出腥風血雨的剝削之路,無論年老、年輕的未來都心驚膽顫……
閱讀本書之前:
●蟻居房:將一個房間隔成一次能讓一、兩個人進去的空間後形成的房間。通常大小為三平方公尺,多以不需要押金、每月收取月租的方式營運。(韓國標準國語大辭典)
●地頂考:指的是「地下室」「頂樓加蓋」「考試院」三種居住的簡稱。
●貧困經濟:為了最低限度的生存、為了獲得「一小片」能夠棲身的空間掙扎著。但卻有人利用他們的「貧窮」「困頓」獲取暴利,接近剝削的租賃業堆積出一座財富高塔。
●城市貧民:雖然擁有工作能力,也是有工作意願的「經濟活動人口」,但在當前的社會結構之下,他們是只能徘徊在勞動薪資體系邊緣的一群人。(語出《貧窮時代:大韓民國城市貧民的生活》)
貧窮者究竟是從何時開始?
又為什麼變得貧窮?
1. 記者出身的作者帶來第一手資料,真人真事令人更加鼻酸
本書是2019年5月以及10月至11月於韓國日報連載之〈比地頂考更不如的蟻居房〉〈大學街新蟻居村〉等兩篇報導的背後故事
2. 揭露社會底層人們的居住現況,重新思考居住正義
用三百元購買你的悲慘人生,活人住的棺木,蟻居房
3. 完整記錄了貧困經濟最前線的生活慘況,是誰在無情的剝削他們
冷血的炒房者們,以下流的手段踩著貧窮者擠進上流
作者簡介:
李惠美 (이혜미)
大學主修中文與政治外交。
2015年於釜山日報展開記者生涯,期間曾轉任韓國日報企劃採訪組記者,現為政治組記者。曾獲韓國記者協會「年度女記者獎」、韓國記者協會「本月記者獎」「年度資料基礎探查報告獎」「韓國網路新聞獎大獎」等獎項。
將已故記者李容馬說過的「媒體最重要的功能是對權力的監視與批判,同時也必須持續不斷為社會的弱者發聲」謹記在心。
對書寫這個行為感到戒慎恐懼,成果雖總是令自己感到羞愧,但唯有寫作時才能真正地感受到自己活著。現在正為了拯救沒有被世界選擇、被遺棄的話語,而持續書寫著。
(編註:李容馬,2012年為了訴求新聞報導自由與正義,與工會成員一起策劃了為期170天的罷工活動,因而被MBC電視台以「擾亂公司內部秩序」為由解雇。出版《我相信世界可以改變》〔網路與書出版〕)
譯者簡介:
陳品芳
政大韓文系畢業,於台韓兩地職場打滾過後看破紅塵,終於決定當一個專職其實是阿宅的譯者。喜歡看韓國電影、聽韓樂,十分享受宅在家趕稿邊掛網打遊戲的時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作家 林立青專文強烈推薦】
看完這本書以後,我不斷地想起台灣的處境,同樣有著老齡租屋的困境;
在三重中永和萬華,有同樣的居住空間,甚至有同樣的火警新聞出現;
在竹科周遭,有著所謂的違建自動長大。
台灣的巢運歷時已久,卻始終沒有辦法改變房屋成為一種投資商品的現實狀況。
我所思考的是,居住權究竟是一種每個人都需要的重要權益,還是投資標的?
【短文一致推薦】(依來稿順序排列)
不只看見「地獄朝鮮」,更了解我們的當下現實。
二十一世紀的貧富差距與過往不同。往年勞工價值仍被尊敬。
而如今以消費水平來衡量人的社會,貧者等於「消失」在眾人的想像內,
因此更為辛苦寥落,讀此書不只看「地獄朝鮮」如何形成,更是要了解我們集體所處的當下現實。______作家/影評人 馬欣
繁華的背後
都市現代化的過程中,有光明也有黑暗面,特別是有歷史的城市。
首爾舊名為漢陽,成為韓國的首都,已有六百多年。蟻居村所在之處,
位於東大門,自古是商家聚落之處。透過作者實地走訪,透視了繁華東大門的另一面。______作家/YouTuber Fion
此時此刻的首爾,此時此刻的台北
作者以細膩精準的文字,記錄城市橫跨世代的窘迫租屋者群像。
雖田野地在首爾,卻與此時此刻的台北,
處境如此相似,許多段落都令人倒抽口氣。
在繁榮燈火無法照明之處,青年、社會底層,我們是沒有不同的。______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朱剛勇
潮流之都,那黑暗的貧窮縫隙
誰是剝削者?為什麼這些人的生活會跌入無間地獄,
如果連這一坪不到的空間都待不下去的話,就將流落街頭。
本書透過記者深入調查,帶領我們看見難以想像的潮流之都首爾那黑暗的貧窮縫隙,閱讀間令人悲憤熱淚的紀實文學作品。______韓國的筆記 次長
回過頭思考臺灣都市內的居住問題
這本書關注當代都市重要議題:居住正義。
從蟻居房到新蟻居房,揭示了大學生可能面臨的青年居住貧窮議題。
這本書並不純粹描繪悲慘的居住現況,而是批判性地挖掘「貧困經濟」背後的租屋結構,
房客如何慘遭剝削,相應的法規及政策又是如何助長這樣的景況。
本書藉由首爾的案例,讓台灣讀者也能夠回過頭思考台灣都市內的居住問題。______公民不下課 黃怡菁
我曾住過二坪左右的蟻居房
韓國法律規定單人家庭最低居住面積為四‧二四坪,有廚房、專用洗手間與沐浴設施,
但許多人居住環境遠不及此。在台北,我曾住過二坪左右的蟻居房,
而現在我的學生,許多仍居住在類似大小卻月租超過八千元的地方。
本書所提到的居住人權,是台灣與韓國迫切需要面對並解決的議題。______東吳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何撒娜
給了冷酷虛妄的資本主義,痛快一記直拳!
如果受教育是應受保障的國民權利,為何居住不能也是?
當住宅完全只是商品化不動產,政府也不介入,無力購買只能租賃者,便落入循環剝削的底層。
本書來自年輕記者的切身體驗與深入報導,給了冷酷虛妄的資本主義,痛快一記直拳!______社會學家/作家 李明璁
\韓國教保文庫讀者10顆星好評/
「比電影更像電影的殘酷現實!」
「社會中的有錢人,沒人性的蠻橫榨取,讓貧窮的人只能變得更貧窮。」
「不斷在承受著痛苦的年輕人耳邊打轉的警語『趁年輕要多吃點苦』,然而努力苦撐下來卻只獲得精神的勝利。」
「這本書剖開了社會中病態的一切連鎖問題。」
名人推薦:【作家 林立青專文強烈推薦】
看完這本書以後,我不斷地想起台灣的處境,同樣有著老齡租屋的困境;
在三重中永和萬華,有同樣的居住空間,甚至有同樣的火警新聞出現;
在竹科周遭,有著所謂的違建自動長大。
台灣的巢運歷時已久,卻始終沒有辦法改變房屋成為一種投資商品的現實狀況。
我所思考的是,居住權究竟是一種每個人都需要的重要權益,還是投資標的?
【短文一致推薦】(依來稿順序排列)
不只看見「地獄朝鮮」,更了解我們的當下現實。
二十一世紀的貧富差距與過往不同。往年勞工價值仍被尊敬。
而如今以消...
章節試閱
第一部 比「地頂考」更不如的蟻居房
「當代蟻族」考試院的人們
2018年11月9日,國日考試院火災
這是一棟外牆貼著老舊象牙色瓷磚的三層樓建築,最高的三樓窗戶正冒著濃濃的黑煙。國日考試院一直到2018年11月9日上午,都還「存在於」鐘路二街與鐘路三街之間,距離清溪川最近的馬路角落。
必須要勉強抬起頭才能注意到的建築物、必須低下頭才能注意到的人們,在火災那天被宣告死亡。無論是考試院本身,還是居住在那裡七人,生命都因這場火災告終。火災後兩天,2018年11月11日,警察與採訪團隊聚集在國日考試院前,還有在隆冬中僅穿著拖鞋,在家門口閒晃的考試院火災倖存者。
這些平常在城市裡像透明人一樣不會被看見的人們,彷彿不明白自己的生命會在瞬間消逝一樣,將整條街渲染成一片黃色。從人力仲介所走回來的他們、沒有餘裕籌措三萬元租屋押金的他們,為了避免流落街頭而委身於考試院,那個棲身之所的入口,如今被拉上「禁止進入-POLICE LINE-調查中」的黃色警戒線,嚴密地封鎖。入口旁有用於祭祀罹難者的桌子,上頭放著一顆可口的黃橙橘子與兩顆柿子。如同人類消逝的生命一般飄落在地面的黃色銀杏,厚實地堆疊在白色的菊花上頭,令人看不清究竟有幾束菊花放在那裡,同時也掩蓋了花朵帶來的悲戚感。七名罹難者不曾反抗過這個世界,靜靜地待在令人不敢置信的底層社會中。
唯有貼在柏油路上的追思文句所傳達出的悲傷,在告訴人們這裡許多人因火災失去性命。行人走過寫有「我們需要的不是『房地產』政策,而是『居住』政策」「敦促政府預防不斷發生在蟻居村、考試院、旅店這些貧民居住區的火災慘案」這些句子的紙張面前,短暫停下腳步並抬頭看了看這棟燒成焦黑的三層建築物。這裡距離滿是大企業辦公室招牌、摩天大樓櫛比鱗次的鐘閣一帶不過一個街區,卻有一群只能勉強避免自己流落街頭,天天領著微薄日薪的計時工人聚集。行人似乎也對此感到難以置信,只有偶然路過注意到時才小小聲地說「這裡好像就是失火的考試院」。
下午兩點,終於有人打破這片平靜。某政黨代表跟同一政黨的政治人物一起來到火災現場,坐在地板上的記者們有條不紊地起身,將政治人物所說的話一一記錄下來。咔嚓咔嚓的快門聲與敲擊鍵盤的聲音此起彼落,黨代表將代表政黨的黃色衣服穿在外套底下,默哀結束後站在記者面前大聲說:「如實展現了我國貧困階層面臨的居住問題」,並大聲表示將提出對策,沒過幾分鐘他們離開,這條街上再度只剩下倖存者與記者。
失火考試院正前方的樂透攤商店面的牆上,貼有寫著「增加『公共住宅』,改變無宅市民的生活」等空虛口號的公益廣告,如今卻顯得可笑。
327號房,李明道,64歲
「這樣不如發錢給我們。」
在旁看著的倖存者李明道(假名,64歲)不滿意地嘟囔,這是帶了點微妙敵意的挖苦。之前住在327號房的他,因為住在有窗戶的房間所以免遭祝融之災。從301號房竄起的火舌擋住整條走廊,他想也沒想就從三層樓高的考試院窗戶跳下逃生,現在只是在想,或許被燒成一片焦黑的屋內,可能還有一些東西能夠撿回來用,所以才在現場等待,居民們都是頂著初冬的寒冷,在考試院外徘徊等待開放的那一刻。
他在考試院旁地下的茶房點咖啡時,嘴裡還一邊說「其他記者請我吃了頓飯,聽我說了一些故事」,露出一副很怕自己沒飯吃的神情。李先生是個很樂於收受好處的人,也懂得利用記者,腦筋動得很快,會問記者想聽什麼樣的故事,然後在故事中參雜一些對自己有利的內容,這對沒有機會面對媒體的一般市民來說,是非常罕見的能力。
其實開始跑新聞之後,便因為工作的關係訓練出在街上遇到任何人都能親切地打招呼、在短時間內與對方拉近關係、想盡辦法套出對方私下的故事等等的技能,但我依然不太能夠用對待其他採訪對象的方式來客觀面對李先生。沒穿鞋子就光腳跳出窗外的他,很快開始說起自己「高貴的出身」,談話過程中總讓人一下對他心生同情,一下又因他的自大而感到不滿。
「別看我這樣,年輕時我也過得很好。我家原本就在鐘路,我在鐘路已經住了40年,因為家道中落所以才來到考試院,活著真是沒有意義,我常在想我為什麼要活著,以前我曾經參加三個網球俱樂部,一到夏天就會去滑水,還會去海釣,但今年到現在都還沒吃到活生生的花蟹。」
他舔了舔嘴唇,呼嚕嚕地幾口把咖啡喝光。他像是活在過去階級分明的社會裡一樣炫耀個人身分地位,並開始談起現代史以凸顯他在鐘路土生土長的背景。那些像是在炫耀一樣吐出的華麗詞彙,跟指甲縫裡的黑色髒污形成強烈對比,使這幅場景顯得更加超現實。
「過了考試院前面的清溪川就有一條工具街,以前這附近叫做『車床』『銑床』,有很多金屬相關工廠,當時這裡可是繁榮到被人們稱為『除了坦克,其他能用鐵做的東西都能做得出來的地方』。我也曾經在這裡工作,但因為景氣變差,就開始到工地上班了。」
居無定所,無法停留在一個地方太久,到工地去工作就能一次解決食宿問題,於是他便輾轉到外縣市工作,以管線工程餬口。2018年春天才來到國日考試院,沒有家人、沒有錢、沒有房子的他,將可以解決三餐又不需要繳水電費的考試院當成落腳處,怎麼看都是必然的結果。
國日考試院是最適合「求職」的地方。每當提起蟻居村、考試院、月租旅館等惡劣的居住環境時,總是會有人立刻反駁,說「不要執著於首爾,到外縣市去有一大堆空房沒人住」,但其實貧窮的他們不放棄住在首爾也是有原因的。再加上他是土生土長的鐘路人,死也要待在鐘路。看在旁人眼裡,這或許是這些沒有權力為自己辯解的社會邊緣人的固執,不過其實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對居住權的規範中,有一個條件就是「居住在熟悉文化圈的權利」。
因為沒有錢,所以不能居住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其實是韓國不斷強制拆除、遷居的都市開發政策造成的悲慘結果。
「人力仲介所就在這對面的鐘路上,如果想搶到工作,就必須一大早起來去等,所以才決定住在附近,一方面節省公車或地鐵的費用。在這裡打四天工,就能夠賺到大約一萬元。」
他的每一句話都夾雜著虛張聲勢以及對社會死心的態度,但每一個故事都同樣以「錢」作結。因為沒有錢所以沒辦法玩、沒辦法吃美食,希望我們寫報導要求政府用錢賠償等等。被情勢所逼的他,表現出只要能夠換錢,即使是將「自己的尊嚴」賣給全世界也在所不惜的態度。
「現在我全身上下的財產只有3000元,口袋裡要有錢才能飲酒作樂,以前一個星期可以玩個一、兩次,但現在都想不起來自己什麼時候去喝過酒了。每天早上起來都覺得世界一片黑暗,人家不是都說流落街頭之前的一個階段,就是住在『考試院』嗎?我對任何事情都不抱希望,唯一的願望就是安靜且安詳地死去,失火的時候如果不會燙、不會痛,能讓我覺得很舒服的話,那我應該會躺著不走。」地、頂、考(地下室、頂樓加蓋、考試院)。居住的費用逐漸飆升到令人難以承擔的程度,在貧益貧富益富且低經濟成長的城市,被「淘汰」的他們,只能靠這些空間解決吃、住的問題。經濟不景氣導致沒有工作可做,面臨露宿街頭危機的低薪計時工人和獨居老人,為了維持平凡的日常生活,只能自動自發地進入地頂考。
未完待續……
第一部 比「地頂考」更不如的蟻居房
「當代蟻族」考試院的人們
2018年11月9日,國日考試院火災
這是一棟外牆貼著老舊象牙色瓷磚的三層樓建築,最高的三樓窗戶正冒著濃濃的黑煙。國日考試院一直到2018年11月9日上午,都還「存在於」鐘路二街與鐘路三街之間,距離清溪川最近的馬路角落。
必須要勉強抬起頭才能注意到的建築物、必須低下頭才能注意到的人們,在火災那天被宣告死亡。無論是考試院本身,還是居住在那裡七人,生命都因這場火災告終。火災後兩天,2018年11月11日,警察與採訪團隊聚集在國日考試院前,還有在隆冬中僅穿著拖...
推薦序
大火燒向最弱勢的族群|《做工的人》《如此人生》作者 林立青
在電影《寄生上流》的場景中,導演用了強烈的對比來揭露韓國的居住環境,有錢人住在擁有院子的獨棟別墅,窮困的一家人則是住在地下室,不定期地忍受醉漢、噴灑殺蟲劑、暴雨的困境。電影的成功賣座帶給了觀眾強烈的貧富差距印象。
如果想要更加理解韓國居住的空間和環境,那麼就不能錯過這本書。本書是作者李惠美在調查貧窮時,親身探訪社區,走入居住空間後所寫成,她以記者之眼記錄下首爾市的情景:臨江之隔的首爾市分成兩塊,一塊是先進的住宅區,另一邊環境則是連門都沒有,僅用塑膠布分隔,隔間內做成更小面積的空間以方便出租,原先僅能提供九人住的房子,硬是隔成了三十個空間,擁有著密密麻麻的信箱和電表。
韓國有所謂的「地頂考」,「地」是《寄生上流》中大家所看到的地下室,「頂」是台灣人熟悉的頂樓加蓋,「考」則是因應過去韓國司法考試而出現的考試房。除此之外,有著所謂的「蟻居房」:在城市邊緣用浪板及帆布在半開放空間隔出來的生活環境,多人共用衛浴,或者根本不提供設施,房客有需要盥洗如廁時,則自行前往鄰近公共設施使用,作者以記者調查的角度寫下她與房子管理者的交手過程,有些人控制身障者,在補助金撥款的時候準時領出,甚至將人強押回來,作為控制手段;有些時候則是屋主減免了管理者的房租供營業,同時來達到互相控制監視的效果。這樣的房子在路邊寫上出租及電話,平均起來的租金還比其他房子來得高,房東以收到租金就好,不管房客死活及狀況,自然也不去維護照料房子。更令人難堪的是,這其實是一種「產業」,如同台灣房仲推銷時所說的以房產收租來退休。這些投資者為了避稅而置產,房屋作為投資手段,管理者甚至「繼承」這樣的管理事業,成為一種弱弱相殘的結構,不只壓榨高齡及弱勢身障者,同時剝削大學生的未來,甚至阻礙政府公權力介入更新或者新建住宅。
這些讓人聯想到的,是如同台灣的居住環境,台灣年輕人在都會區租屋時,也會發現屋主不願意房客申請租屋補助,原因在於房東為了減低稅率,多半會將房屋登記為自用,若被發現為收租房,則會調整稅率,同時因為租金納為收入,房東的所得級距將會影響所得稅金。造成台灣的房東在招收房客時總要求「不可以申請補助」「不能遷入戶籍」,這也讓台灣年輕租屋族的處境無法改善,這些「潛規則」都是為了讓房東合法避稅所設下的門檻。於是我們可以看見台灣每幾年就會發生一次大火,燒向最弱勢的群眾,例如獨居老人、移工及弱勢單親者。經濟弱勢者本來就難以取得良好的居住環境,更糟糕的是,長時間住在惡劣的環境裡,看不到希望而造成精神折磨。
說到底,這是探討人們如何看待居住的一本書,也是可以反映台灣租屋環境的書。同樣的議題在台灣其實已經多次討論過,諸如記錄北京地下居住的鼠族及台灣頂樓加蓋分割出租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但如本書抽絲剝繭地將結構以及困境分析得如此透澈,將整個結構調查詳細的,似乎也只有本書。譯者及編輯們特別將本書的數字換算成台幣,更能讓讀者在閱讀時,理解這些人的生活處境。
我不斷地想起台灣的處境,同樣有著高齡租屋的困境;在三重中永和萬華,有同樣的居住空間,甚至有同樣的火警新聞出現;在竹科周遭,有著所謂的違建自動長大。台灣的巢運歷時已久,卻始終沒有辦法改變房屋成為一種投資商品的現實狀況。
閱讀這本書以後,我所思考的是,居住權究竟是一種每個人都需要的重要權益,還是投資標的?
大火燒向最弱勢的族群|《做工的人》《如此人生》作者 林立青
在電影《寄生上流》的場景中,導演用了強烈的對比來揭露韓國的居住環境,有錢人住在擁有院子的獨棟別墅,窮困的一家人則是住在地下室,不定期地忍受醉漢、噴灑殺蟲劑、暴雨的困境。電影的成功賣座帶給了觀眾強烈的貧富差距印象。
如果想要更加理解韓國居住的空間和環境,那麼就不能錯過這本書。本書是作者李惠美在調查貧窮時,親身探訪社區,走入居住空間後所寫成,她以記者之眼記錄下首爾市的情景:臨江之隔的首爾市分成兩塊,一塊是先進的住宅區,另一邊環境則是連門都沒...
作者序
從束縛自我的貧窮解放 |作者 李惠美
「任何條件之所以存在,都是因為有人能從中獲取利益,我們能在貧民窟當中,具體看見這種剝削的型態。」(馬丁路德金恩)
貧窮究竟是從何時開始,不知不覺地進入貧窮者的生活?貧窮的他們,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又為什麼變得貧窮?是因為他們天生如此嗎?在極度追求資本主義的韓國社會,即便貧窮已是媒體最愛的題材,但有錢人剝削窮人的根本問題卻仍鮮少有人提及。
本書是2019年5月以及10月至11月於韓國日報連載之〈比地頂考更不如的蟻居房〉〈大學街新蟻居村〉等兩篇報導的背後故事。
報導中揭露在蟻居村這個「介於露宿街頭與正常居住之間」的弱勢區域當中,房東對房客掠奪式的租賃產業,同時也以實際案例,讓人們看見房東的集團利己主義,如何逼迫青年朋友用青春與未來做擔保,進而陷入居住貧窮之中。在刊出這些報導之前,我也完成了兒童居住貧窮的〈被困在單間房中的孩子〉企劃,用整整一年的時間完成「居住三部曲」,我問心無愧。
我想透過這些報導,探討我們在談論「貧困」時容易忽略的一連串剝削問題。我關注的不僅僅是巨大之惡,更是存在於我們周遭,榨取底層人口以維持個人地位的剝削問題,被歸類為最惡劣居住品質第一線蟻居村,以及陷入居住貧窮的青年朋友便是其中一個議題。
我之所以特別關注居住問題,而且著重在居住福利而非不動產問題的原因,是因為我本人在年輕時便曾經與貧困對抗。在這個認為貧窮十分羞恥的社會,過去的我時時刻刻害怕自己身上流露出貧窮的氣息,只能努力武裝起自己,但我藉著書寫貧困者的故事,感覺自己從束縛自我的貧窮中解放。因此,「居住三部曲」是以記者身分的報導,同時也是讓我終於能夠認同「自我」的轉捩點。感謝給我機會,讓我能將這段或許只對自己有意義的經歷出版成冊,對社會做出一份貢獻的字罈出版社、李恩惠總編輯及金始德老師。
從報導連載開始到書籍出版的這段時間,韓國日報企劃採訪組的前輩總是支持著我、對我照顧有加。身為組內年紀最小的我,總是提出很多大膽的主題,而楊洪柱前輩總是以「好啊,很有趣,試試看」,並全力支持、鼓勵我,真的非常感謝他。上半年我之所以能夠秉持著「想寫好新聞」的熱情繼續工作,都是因為有一群好前輩為我奠定良好的基礎。
我最感激、最敬愛的金惠英前輩,你不僅教導我面對工作的態度,更讓我了解對待人的真誠,以及該用怎樣的觀點來看待這個世界,雖然想在一旁偷偷模仿,將這一切學習起來,但現在的我還有許多不足之處。2019下半年的我非常不穩定,是李珍熙、朴尚俊、朴素英等三位前輩拉住了我,同時我也想向2018年待過的社會部警察組表達感謝之意。這些事情都不是靠我一個人完成,而是因為有前輩的支持,我才能盡力完成。即使大家都要帶領多位實習記者,但還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真的讓我十分感激。
最重要的,是有韓國日報提供報紙版面,讓年資尚淺的我盡情地實驗與挑戰,我才能有機會獲得採訪與出版書籍的機會。由於文字的力量尚嫌不足,因此也很感謝幫忙用照片記錄的洪仁基、裴佑翰、徐在勳等三位前輩。每次在做企劃報導時,總會獲得許多前後輩的支持與鼓勵,無法將每一位的名字一一列出來表達感謝,我感到十分歉疚。
最後,我想向一直相信我的家人說我愛你們。
從束縛自我的貧窮解放 |作者 李惠美
「任何條件之所以存在,都是因為有人能從中獲取利益,我們能在貧民窟當中,具體看見這種剝削的型態。」(馬丁路德金恩)
貧窮究竟是從何時開始,不知不覺地進入貧窮者的生活?貧窮的他們,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又為什麼變得貧窮?是因為他們天生如此嗎?在極度追求資本主義的韓國社會,即便貧窮已是媒體最愛的題材,但有錢人剝削窮人的根本問題卻仍鮮少有人提及。
本書是2019年5月以及10月至11月於韓國日報連載之〈比地頂考更不如的蟻居房〉〈大學街新蟻居村〉等兩篇報導的背後故事。
報導中揭...
目錄
作者序 從束縛自我的貧窮解放 015
第一部 比「地頂考」更不如的蟻居房
◆「當代蟻族」考試院的人們 020
2018年11月9日,國日考試院火災 020
327號房,李明道,64歲 022
326號房,洪阿某,59歲 027
◆「無情城市」的底層居住前線 030
用300元購買你的悲慘人生 030
活人住的棺木,蟻居房 047
朴先生的蟻居房 052
◆蟻居村的貧困經濟 062
姜氏一家 062
無法擺脫的蟻居輪迴 072
住在蟻居房 082
究竟誰在用蟻居房賺錢 095
蟻居村生態系的軸心,中間管理層 103
新聞報導「比『地頂考』更不如的蟻居房」 111
蟻居村背後……房地產大戶的「貧困經濟」 116
「最底層的住房」蟻居房的實際屋主 119
蟻居房淪落為能夠賺錢的「炒房資產」 122
顧不得像人一樣的生活……「苛捐雜稅」流進屋主口袋 124
◆「比『地頂考』更不如的蟻居房」之後 128
發送到蟻居村的報導 128
與朴先生重逢138
第二部 大學街新蟻居村
◆「住房難民」自傳故事 145
20多歲的我是「住房難民」 145
逆勢飆升的青年居住貧困問題 152
◆大學街成為新蟻居村 160
信箱與電表道盡居住現況 160
你的套房是「新蟻居房」嗎? 167
市中心的孤島,沙斤洞的秘密 171
他們反對蓋宿舍的原因 178
潛入新蟻居房採訪 182
◆首爾,流浪者的慾望城市 190
來自沙斤洞的回覆 190
對你來說「家」具有什麼意義? 197
對年輕人更無情的城市,首爾 210
「Produce 101」的縮小版,首爾 220
後記233
作者序 從束縛自我的貧窮解放 015
第一部 比「地頂考」更不如的蟻居房
◆「當代蟻族」考試院的人們 020
2018年11月9日,國日考試院火災 020
327號房,李明道,64歲 022
326號房,洪阿某,59歲 027
◆「無情城市」的底層居住前線 030
用300元購買你的悲慘人生 030
活人住的棺木,蟻居房 047
朴先生的蟻居房 052
◆蟻居村的貧困經濟 062
姜氏一家 062
無法擺脫的蟻居輪迴 072
住在蟻居房 082
究竟誰在用蟻居房賺錢 095
蟻居村生態系的軸心,中間管理層 103
新聞報導「比『地頂考』更不如的蟻居房」 111
蟻居村背後……房...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