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 a B.A. in communications and a M.A.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Pei-fen Kao now works as a freelance translator/interpreter and a full-time hip-hop music enthusiast. You can find her at kathykurious@gmail.com or her Facebook Page: I'm Kurious.
「這裡的男人不喜歡比他們聰明的女人,」一名四十多歲的日本主管圭子說。我在東京希爾頓飯店跟她見面時,她穿著個性套裝,踩著低跟高跟鞋。「他們怕妳太強勢,也怕妳在床上太強勢。所以我心想,何必呢?何必要跟一個對Xbox還比較感興趣的男人在一起?」 在目前世界上老年人人口比例最高的日本出現了詭異的現象。據說在二〇一三年,年長者和失禁患者的尿布銷售量比嬰兒尿布銷售量高。這個難堪的數據說明了一個赤裸的事實:嬰兒已經退流行了。 在日本這個家庭至上的傳統社會中,這種轉變主要來自於女性主義思潮:女性想要擺脫三從四德的家庭觀,還要男人跟著接受。「說實話我是不介意生小孩,」我在倫敦認識的一名日本學生說。「但我不知道我有沒有辦法忍受老公。」 「很難。」一位坐三望四的日本女性說。這名嫁給紐西蘭人的日本女性說著一口漂亮的英語。「我很多朋友把事業看得很重,這是屬於她們的機會,她們也不想跟無法養家的男人交往。」 現在的日本女性比以前更有理想抱負,也很瞧不起她們口中的「草食男」。草食男一詞是由《日經商業網》專欄作家深澤真紀於二〇〇六年所創。草食男不知道怎麼約女生;草食男恐女;說白了,草食男根本對女性提不起勁。《日本時報》的一份調查發現,坐二望三的男性中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表示自己對性事意興闌珊,甚至想都不會想——有些人認為這是因為工時太長導致的結果。 我們不知道這種刻板印象的真實性究竟有多高。愛情賓館依舊流行,愛情賓館是日本特有的文化,男性上班族可以於此「小憩」。日本夫婦的生育率略高於生育替代率,但是選擇單身的人更多。相親風氣不再,千千萬萬名男性不再由母親介紹結婚對象,難以適應。五十歲的日本男性中,四人中有一人從未結過婚。日本仍普遍不能接受未婚生子,這對生育率也有負面的影響。 此外,育子很花錢。相關調查顯示,二十至三十幾歲的人,不論男女,都表示沒錢是結婚的一大阻礙。越來越多的夫妻需要靠雙薪來維持家計。但是在加班文化當道的日本當一個帶職媽媽真的很難。 然而問題還不只有開銷。許多女性已經不再需要依靠男人過活,因為現在企業求才的觀念已經比以前開放了。另外還有一個有點諷刺的原因——日本人意識到要在人口減少的環境中維持經濟繁榮就必須善用所有人材。圖表上的曲線都在走下坡,專家也開始積極尋找解決方法。 「我們必須增加移民,否則便會亡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東京日本中心(UCLA Japan Center in Tokyo)的主任經濟學家齋藤純博士表示。齋藤博士認為,就算可以增加女性和年長勞動力,仍必須開放讓更多移工到日本工作。「假設明天生育率就提升至二點一,」他告訴我:「這很困難喔,但就算成功,人口也要到六、七十年後才能趨於穩定。」 日本人不歡迎移民。日本國內勞動力市場中,外籍勞動人口佔不到百分之二。雖説日本政府最近開放了新的簽證類型給營建、照護等技術門檻低的移工,也打破了移工家人要等五年才能搬來日本的規定,讓家人可以立刻跟來日本,移工人數仍是少之又少。總計只有十八名移工取得申請看護簽證的資格,其中一個原因是相關考試是以日文進行。 齋藤博士坦言:「我認為最糟的情況就是,就算日本對外門戶大開卻還是沒人要來。」
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張圖表中一窺接下來幾十年的世界地緣政治局勢。該圖表顯示,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正在減少,歐洲也一樣,美國則保持穩定。 但是美國也有黑暗面。美國人的預期壽命遠不及其他富裕國家,其中一個原因是美國肥胖人口太多,無法克服中風這個死因。而在現今,美國出生起算的預期壽命已經連續三年下滑,這是從美國愛滋病疫情大爆發以來預期壽命首度下降,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教授凱斯(Case)和迪頓(Deaton)賦名的「絕望而死」(deaths of despair)就是其中一個原因——「絕望而死」是因自殺、酗酒,或用藥過量而死亡。這是貧窮和不平等帶來的一大挑戰。 二〇一七年,美國生育率創下了四十年來新低,只有一點七六。這究竟是危機後的暫時現象還是新的趨勢,仍無從得知。二〇〇六至二〇一三年間,美國境內墨西哥人的生育率掉了三分之一,經濟壓力是原因之一——而這個狀態也尚未復原。若要靠移民魔法拯救生育率就必須要有源源不絕的新移民,因為第二或第三代移民通常會被新國家的文化同化,開始少子。所以說,提倡築牆的總統是自討苦吃,因為人口就是強大的地緣政治武器。
足球進入延長賽代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我們很多人的人生亦是如此。「拒絕退休」,重返職場的人潮開始出現。生物學與腦神經科學的進步可以延長人類年輕的歲月。然而,我們的體制、我們的社會卻仍未跟上腳步。拉特班德的外表、體能,以及抱負都顛覆了我們對六十九歲的傳統看法。他的做法比較極端,想要改掉自己的出生年月日。但我們為何不乾脆改變人們對六十九歲的看法呢? (中略) 延長賽的時代會有越來越多的百歲人瑞。英國國家統計局(The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預測,現今在英國出生的嬰兒,有三分之一可以活到一百歲。甚至有些科學家認為人類可以活到一百五十歲(詳見第六章)。 聽起來是個美好的故事。然而實際上,恐懼開始蔓延,我們就像是坐在一個「人口定時炸彈」上,等著一批批的年長者把政府吃垮,傷害國民生產總額。如果我們隨著年紀增長而失去創造力,六十歲就停止工作,經濟便會衰退,年輕的世代就必須面對壓垮人的稅率。
With a B.A. in communications and a M.A.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Pei-fen Kao now works as a freelance translator/interpreter and a full-time hip-hop music enthusiast. You can find her at kathykurious@gmail.com or her Facebook Page: I'm Kurious.
「這裡的男人不喜歡比他們聰明的女人,」一名四十多歲的日本主管圭子說。我在東京希爾頓飯店跟她見面時,她穿著個性套裝,踩著低跟高跟鞋。「他們怕妳太強勢,也怕妳在床上太強勢。所以我心想,何必呢?何必要跟一個對Xbox還比較感興趣的男人在一起?」 在目前世界上老年人人口比例最高的日本出現了詭異的現象。據說在二〇一三年,年長者和失禁患者的尿布銷售量比嬰兒尿布銷售量高。這個難堪的數據說明了一個赤裸的事實:嬰兒已經退流行了。 在日本這個家庭至上的傳統社會中,這種轉變主要來自於女性主義思潮:女性想要擺脫三從四德的家庭觀,還要男人跟著接受。「說實話我是不介意生小孩,」我在倫敦認識的一名日本學生說。「但我不知道我有沒有辦法忍受老公。」 「很難。」一位坐三望四的日本女性說。這名嫁給紐西蘭人的日本女性說著一口漂亮的英語。「我很多朋友把事業看得很重,這是屬於她們的機會,她們也不想跟無法養家的男人交往。」 現在的日本女性比以前更有理想抱負,也很瞧不起她們口中的「草食男」。草食男一詞是由《日經商業網》專欄作家深澤真紀於二〇〇六年所創。草食男不知道怎麼約女生;草食男恐女;說白了,草食男根本對女性提不起勁。《日本時報》的一份調查發現,坐二望三的男性中有百分之二十的人表示自己對性事意興闌珊,甚至想都不會想——有些人認為這是因為工時太長導致的結果。 我們不知道這種刻板印象的真實性究竟有多高。愛情賓館依舊流行,愛情賓館是日本特有的文化,男性上班族可以於此「小憩」。日本夫婦的生育率略高於生育替代率,但是選擇單身的人更多。相親風氣不再,千千萬萬名男性不再由母親介紹結婚對象,難以適應。五十歲的日本男性中,四人中有一人從未結過婚。日本仍普遍不能接受未婚生子,這對生育率也有負面的影響。 此外,育子很花錢。相關調查顯示,二十至三十幾歲的人,不論男女,都表示沒錢是結婚的一大阻礙。越來越多的夫妻需要靠雙薪來維持家計。但是在加班文化當道的日本當一個帶職媽媽真的很難。 然而問題還不只有開銷。許多女性已經不再需要依靠男人過活,因為現在企業求才的觀念已經比以前開放了。另外還有一個有點諷刺的原因——日本人意識到要在人口減少的環境中維持經濟繁榮就必須善用所有人材。圖表上的曲線都在走下坡,專家也開始積極尋找解決方法。 「我們必須增加移民,否則便會亡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東京日本中心(UCLA Japan Center in Tokyo)的主任經濟學家齋藤純博士表示。齋藤博士認為,就算可以增加女性和年長勞動力,仍必須開放讓更多移工到日本工作。「假設明天生育率就提升至二點一,」他告訴我:「這很困難喔,但就算成功,人口也要到六、七十年後才能趨於穩定。」 日本人不歡迎移民。日本國內勞動力市場中,外籍勞動人口佔不到百分之二。雖説日本政府最近開放了新的簽證類型給營建、照護等技術門檻低的移工,也打破了移工家人要等五年才能搬來日本的規定,讓家人可以立刻跟來日本,移工人數仍是少之又少。總計只有十八名移工取得申請看護簽證的資格,其中一個原因是相關考試是以日文進行。 齋藤博士坦言:「我認為最糟的情況就是,就算日本對外門戶大開卻還是沒人要來。」
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張圖表中一窺接下來幾十年的世界地緣政治局勢。該圖表顯示,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正在減少,歐洲也一樣,美國則保持穩定。 但是美國也有黑暗面。美國人的預期壽命遠不及其他富裕國家,其中一個原因是美國肥胖人口太多,無法克服中風這個死因。而在現今,美國出生起算的預期壽命已經連續三年下滑,這是從美國愛滋病疫情大爆發以來預期壽命首度下降,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教授凱斯(Case)和迪頓(Deaton)賦名的「絕望而死」(deaths of despair)就是其中一個原因——「絕望而死」是因自殺、酗酒,或用藥過量而死亡。這是貧窮和不平等帶來的一大挑戰。 二〇一七年,美國生育率創下了四十年來新低,只有一點七六。這究竟是危機後的暫時現象還是新的趨勢,仍無從得知。二〇〇六至二〇一三年間,美國境內墨西哥人的生育率掉了三分之一,經濟壓力是原因之一——而這個狀態也尚未復原。若要靠移民魔法拯救生育率就必須要有源源不絕的新移民,因為第二或第三代移民通常會被新國家的文化同化,開始少子。所以說,提倡築牆的總統是自討苦吃,因為人口就是強大的地緣政治武器。
足球進入延長賽代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我們很多人的人生亦是如此。「拒絕退休」,重返職場的人潮開始出現。生物學與腦神經科學的進步可以延長人類年輕的歲月。然而,我們的體制、我們的社會卻仍未跟上腳步。拉特班德的外表、體能,以及抱負都顛覆了我們對六十九歲的傳統看法。他的做法比較極端,想要改掉自己的出生年月日。但我們為何不乾脆改變人們對六十九歲的看法呢? (中略) 延長賽的時代會有越來越多的百歲人瑞。英國國家統計局(The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預測,現今在英國出生的嬰兒,有三分之一可以活到一百歲。甚至有些科學家認為人類可以活到一百五十歲(詳見第六章)。 聽起來是個美好的故事。然而實際上,恐懼開始蔓延,我們就像是坐在一個「人口定時炸彈」上,等著一批批的年長者把政府吃垮,傷害國民生產總額。如果我們隨著年紀增長而失去創造力,六十歲就停止工作,經濟便會衰退,年輕的世代就必須面對壓垮人的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