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孩子一份最好的禮物——良好的習慣品質。
因為,好品質是孩子贏得成功的資本。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講,孩子良好品質的養成,
是靠父母平時潛移默化式的教育來進行的。
只有在平時的日常教育中,
讓孩子從所見、所聞、所遇、所為的事情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人生觀、價值觀,才能真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質。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可以說父母是一個比一個更疼愛孩子,不管是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都給予孩子最大的滿足,可謂「可憐天下父母心」。然而,假如你是一個優秀的父母,就應該注重培養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給予孩子一份最好的禮物——良好的習慣品質。因為,好品質是孩子贏得成功的資本。
品質,從字面上理解,應當包括品格和素質兩個方面。品格更多地展現為外化的東西,而素質卻更多地展現為內在的素養。孩子良好品質的形成,既受其自身方面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家庭、社會等方面外在因素的影響。
俗話說:「一歲看小,三歲看老」,「三歲定八十」。一個人的品質如何,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其幼年時期所受的教育。所以說,一個國家國民的道德品質如何,取決於這個國家的人民對其子女的教育,也就是家庭對子女的品質教育水準。
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鏡子,家庭教育得好,孩子可以成為天使;教育得不好,孩子可能成為魔鬼。因此,對孩子的品質教育不僅關係到孩子個人的成長,甚至還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命運。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講,孩子良好品質的養成,是靠父母平時潛移默化式的教育來進行的。只有在平時的日常教育中,讓孩子從所見、所聞、所遇、所為的事情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真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質。
許多孩子受到父母的寵愛,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舒適生活,他們不知道父母勞動的艱辛,體會不到獨立生活的能力對他們的重要性,認為生活的一切都來得那麼容易,那麼自然。如是長此以往,就會使孩子滋生貪圖安逸、不思進取的思想,這樣,顯然是不利於孩子今後走向社會發展的,因此,父母應該從小對孩子嚴格要求,對孩子進行生活自理方面的培養和訓練,讓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自我料理、自我管理和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發展迅速的時代,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在這重要的歷史階段,如果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社會需要的棟樑,也是對人類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是,現在不少的父母付出了努力,卻往往和效果不成正比。原因就是許多父母不會培養好品質的孩子。其實好品質的孩子都有共同的優點,這都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注意培養他們的心理品質,特別是培養孩子學習成長中必不可缺的好習慣,遠離小孩成長中最容易出現的壞毛病。所以說,想教育好孩子,就要從小教起,他才會有一個成功的人生。
作者簡介:
國中老師,童話作家,創建自己的獨特教育理念,常常帶小朋友外出採風,瞭解民生,熱衷慈善事業。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課,也是最基本的課程,生活習慣的好壞,不僅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孩子綜合素質的展現。它包括飲食、起居、排便、衛生等習慣,做到按時睡眠、起床、安靜睡眠並有正確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細嚼慢嚥,飯前便後正確洗手、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等。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適當為孩子立規矩,如玩具玩完後必須放回原處,逐漸養成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和愛清潔、講衛生、有條理的好習慣。
一、幫助孩子糾正拖拉的壞習慣
辦事拖拉、磨磨蹭蹭是孩子常見的一種毛病。孩子辦事拖拉一般表現在:
一、因怕困難而把艱巨的任務、麻煩的事情拖到最後辦理,或尋找藉口一拖再拖。
二、不善於整理環境,臥室、書桌上亂七八糟。
三、缺乏進取精神,不願改變環境,不願接受新任務。
四、老是不肯做作業,一直拖到每天的最後一刻,甚至開夜車。
五、遇到棘手的事或考試,就裝生病、找藉口,企圖迴避。
六、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時,即使自己有理,也喜歡忍氣吞聲,以免和別人發生衝突。
七、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怨天尤人,從不從自身尋找原因。
八、說起來一套一套的,想法很多,但從來不去付諸實施……。
如果孩子在中學時期還沒有克服掉這種毛病,就有可能形成懶惰的性格,在碌碌無為中度過平庸的一生。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幫孩子改掉這一陋習。
父母要讓孩子懂得,生命是由時間積累而成的,誰將該做的事無端地向後拖延,誰就會無端地浪費生命;誰重視時間,時間就對誰慷慨;誰會利用時間,時間就會服服帖帖地為誰服務。
國三男孩小鄭十五歲,長得虎頭虎腦,除了眉宇間偶爾流露出一些憂鬱外,幾乎看不出他有什麼煩惱。但是,他的內心相當孤獨,非常苦悶。雖然他潛心學習,成績一直很不錯,但是,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他,因為他做事總是拖拖拉拉。他的作業經常不能夠按時完成,導致老師經常生氣。在生活中,同學們誰也不願意跟他合作。他辦事情像一個老太婆,和大家根本就合不上節奏。在一次晚會中,大家一起玩遊戲。他和幾個同學分在一組,結果因為他拖拖拉拉,使得他所在的那一組輸得很慘。同組的幾個同學都責怪他,不願意和他交往。慢慢地,其他同學也不願意理他了,覺得跟他合作既倒楣又沒有意思……他在學校連個好朋友都沒有,感到很壓抑。
像小鄭這樣的孩子很多,做事拖拉、慢吞吞似乎不是什麼大毛病,但融入團體,進入社會工作後,拖拉的惡習就會暴露出原本的弊端。
下面,仔細回想一下你的孩子是否有如下情況,若有則要儘早幫助孩子改正壞習慣。
一、做作業時不專心,東看看西玩玩,兩個小時可以做完的作業要用四、五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
二、從早上起床、穿衣、洗漱到出門上學的這段時間內,動作慢吞吞,不緊不忙地,經常導致遲到。
三、吃飯很慢。
孩子吃飯做事慢吞吞的,最容易令父母心急。早晨時間有限,看著孩子從起床、吃飯到準備上學,樣樣拖拖拉拉,三催四請還是慢吞吞的,讓你忍不住拉開嗓門責備他。結果大人光火了,孩子卻淚眼汪汪地站在那裏發愣,坐在那裏發呆。這樣會比較快嗎?
父母親氣急敗壞的呵責,孩子仍然慢吞吞。當心——你的氣急敗壞造成錯誤的身教,孩子長大後會變得跟你一樣脾氣不好。另一方面,孩子的挫折感和當時的驚嚇,也會帶來更多的抑鬱和適應上的困難。
脾氣壞的孩子容易與人衝突,將來親子衝突也不可避免。抑鬱的孩子容易變得低聲飲泣,抬不起頭來,碰到難題時會退卻和沮喪。
慢吞吞已經夠你心煩了,若再加上教導不當,衍生其他衝突或心智成長上的問題,那就更令人困擾了。許多孩子的問題是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隨著年齡增加,將有更多的困擾。
孩子做事慢,或者磨蹭,有的與孩子的性格有關,有的和孩子的生活習慣有關,父母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症下藥,力爭藥到病除。
父母培養孩子絕不拖延的意識,最重要的是必須讓他們學會珍惜時間,懂得「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道理。對於人的一生來說,青春是最寶貴的,也是最容易流逝的。孩子天真活潑、精力旺盛、記憶力好,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古今中外那些有所作為的偉大人物,他們無一不是惜時如金。要想孩子在未來有所成就,成為強者,父母必須讓孩子有明確的時間觀念。
今日事今日畢,當時事當時完,這是很多成功人士有關時間的自我管理理念。
一、將孩子寫作業當作「考試」,限時完成。
二、為孩子準備一個記事本,將要做的事情按重要順序分類,養成孩子做事有條不紊的習慣。
三、祛除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心理,讓孩子自己承擔做事拖拉的後果。比如要出門,提醒孩子準備妥當。若不改拖拉,就要丟下孩子,讓其獨自承擔後果。
不給孩子惰性心理留任何滋生的機會,時時提醒孩子「明朝還有明朝事」,從而杜絕其散漫拖延的不良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要讓孩子懂得,生命是由時間積累而成的,誰將該做的事無端地向後拖延,誰就會無端地浪費生命;誰重視時間,時間就對誰慷慨;誰會利用時間,時間就會服服帖帖地為誰服務。
二、糾正孩子罵人的不良習慣
孩子的心靈猶如白紙一樣純潔,既容易受真善美的薰陶,也容易受假醜惡的污染。
說髒話、罵人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是缺乏教養的表現,它直接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這種不文明的行為發生在孩子身上,不外乎以下三種情況:
一、學著說髒話沒有是非觀念,是兒童的特點。
別人罵,我也跟著罵,是孩子學罵人的一種普通心理。作為父母,要分清孩子是跟誰學的,然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一)孩子剛學說話,好奇心強,有一種情不自禁的模仿本能,偶爾聽見別人說一句髒話,他並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就跟著學了。父母切忌覺得挺好玩而故意引逗他或哄然大笑,這樣會強化他的這種行為;而應該告訴他:「這句話是罵人的話,不好聽,寶寶不學。」把不文明的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中。
(二) 有的父母平時不太檢點自己的言行,孩子受其影響,也學會了說粗話。這樣的父母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養,嚴以律己,從頭做起,為孩子營造文明、禮貌的語言環境;其次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等形式教會幼兒學用禮貌用語。如果父母偶爾再犯,那麼就應該坦誠地跟孩子檢討:「剛才是由於不高興,說出了那句話,我們是不對的,你也不要學,今後我們誰都不說這種話了。」
(三)孩子生活在社會的大環境中,難免受到各種不良言行的影響,說粗話也是如此。父母對此要採取一些相應的防範措施:一方面要儘量讓孩子避免接觸周圍不良的語言環境,讓他們聽不見髒話,學不到髒話;另一方面又要增強孩子的「免疫」力,教孩子明辨是非,告訴他們,罵人、說粗話是不文雅的行為;另外,父母要關注孩子周圍小夥伴的情況,為孩子選擇講文明、懂禮貌的夥伴,以減少相互學罵人的機會。
二、被迫罵人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小夥伴之間。
發生了矛盾,以牙還牙,受了欺負,借罵人來發洩自己的不滿……這時父母千萬不能劈頭蓋臉地訓斥一通,或袒護自己的孩子,而要耐心地進行說服教育,教孩子用謙讓的態度來解決小夥伴之間的糾紛,並應明確表態。孩子怕失去父母的愛,怕失去小夥伴的心理,會促使孩子改掉自己的不良言行。
三、習慣罵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出口成「髒」的孩子雖為數不多,但影響不好。對這樣的孩子,應採用暫時的冷漠,不理睬他,以不高興的臉色,嚴厲的語調等來對待,這些都會幫助孩子明辨是非,抑制、減少他的不良行為,從而建立良好的行為規範。不良行為一旦成了習慣,克服它是要有一定的過程的,在幫助孩子糾正罵人的壞習慣時,也可以鼓勵孩子通過努力改掉壞毛病。例如,可把「不罵人」列入「一天行為要求」中,如果孩子做到了,就一定要表揚,堅持下去,定會有成效。
當孩子說髒話後,家長要耐心勸解孩子,並堅持讓孩子檢討,向人道歉認錯,及時糾正孩子罵人的行為,讓孩子意識到罵人是錯誤的。
家住北投的李女士陪孩子在家看動畫片,當看到孫悟空打敗白骨精時,李女士七歲的女兒冒出一句令她意想不到的粗話:「我靠,真厲害!」李女士吃驚不小,詢問後才知道孩子是從同校的一個小朋友口中學到的。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現象並不少見。而當你的孩子突然說了髒話,你在吃驚之餘,教育孩子認識到罵人的壞處了嗎?你是否注意平時的生活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以及注意教導孩子文明禮貌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家住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的瑪格麗特•多蒙德女士對此深有感觸。
一次她十一歲的兒子發現妹妹在自己的房間裏使用電話,便大聲吼道:「快把我的電話放下,你這蠢貨!」接下來對妹妹破口大罵,說了一些粗魯的、難聽的話語,這些話語在多蒙德家中根本沒有出現過。
年僅七歲的女兒被嚇住了,哭著跑到媽媽身邊尋求保護。瑪格麗特•多蒙德走進兒子的房間,嚴厲地責備兒子道:「你沒有權力這麼罵你的妹妹,你的行為是很不禮貌、很沒教養的。」更讓多蒙德太太傷心的是,兒子居然不以為然地聳聳肩,慢條斯理地說他的一位朋友在和自己的妹妹爭執時也是這麼做的。多蒙德太太語氣堅定地說:「在他們家也許可以這麼做,但在我們家這樣的事情是不被允許的。」
一、教育孩子從小注意個人禮儀。
二、要幫助孩子掌握必要的文明禮貌常識。
三、幫助孩子樹立自尊以及尊重他人的意識。
要想從根本上杜絕孩子罵人的行為發生,首先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平時,家長要有意識地向孩子介紹每個親朋好友的職業、性格、優點,鼓勵孩子學習他人的優點。家長也要培養孩子謙虛謹慎的好品格,不驕傲自滿,不以自己的長處比他人的短處,讓孩子明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正確看待他人的缺點和不足,絕不拿他人的過失或不幸做笑料。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和督促孩子尊重他人。例如,上學時主動向老師同學問好;遇到熟人熱情打招呼;請人幫助要先用禮貌稱呼,再說明事由,事後要道謝,家中來客人要熱情迎送等。
三、讓孩子收起依賴的惡習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是父母的心肝寶貝,是家裏的「小太陽」。當孩子有了自己去探索未知世界的意識和行動時,父母經常以各式各樣的理由來堵塞孩子前進的步伐,什麼都不讓孩子親自動手,也不給其實踐的機會,難道這就是父母所謂疼愛孩子的方式嗎?那麼父母在付出愛的同時,有沒有想過這樣的愛會對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古代,一個孩子從小恣意妄為,而他的父母卻從不加以約束,結果孩子長大殺了人被判極刑。臨刑前孩子提出想再吸吮一次慈母的乳頭,母親就真的解開衣襟餵給他,他卻一口咬下了母親的乳頭哭道:「當初你們要是早些管教我,何至於有今日之死!」
天下父母都愛孩子,可是倒過來呢?有道是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似乎說明父母所付出的代價與得到的回報不成比例。這當然不怪孩子,世上沒有壞孩子,只有帶壞了孩子的家長,現代社會中孩子的依賴性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依賴是每個孩子必經的階段。為人父母,如果孩子對自己一點點都不依賴,那麼父母又會有所想法。所以,在某種程度上,父母對孩子也有一種情感上的依賴,那是把孩子的依賴當做是自己的一種期待,一種與孩子血肉相連的情結宣洩。問題的關鍵是,父母如何掌握孩子依賴和自立的尺度。
小鳴媽媽這個家庭主婦當得可真不輕鬆,每天下了班回家,要服侍年邁的公婆,打理一家人的衣食住行,還要照顧讀小學的兒子小鳴。每一天下來,她都只有用一個字來形容:「累」。特別是寶貝兒子小鳴,已經九歲了還什麼都不會做,事無巨細都必定要她親力親為。小鳴媽媽盡力事先替孩子做好一切,但偶有「疏忽」,就會被弄得手忙腳亂。有一天她加班回來已經很晚,忘了把小鳴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準備好,第二天小鳴醒來後就衝著正在廚房忙碌的媽媽喊:「媽媽,今天穿哪件衣服?」,「媽媽,穿哪條褲子?」,「媽媽,穿哪雙鞋?」,「過來幫我繫鞋帶」……滿頭大汗的小鳴媽媽不禁感歎,「唉,這孩子,這麼依賴大人一點都長不大!」
父母關心、愛護孩子絕不是錯,滿足孩子生理和心理正常發育的需求,也是父母的天職。但是父母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尺度,如果父母都像小鳴媽媽一樣,對孩子的任何事情都大包大攬,不僅父母累得心煩,也束縛了孩子的手腳和頭腦,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依賴心理。孩子的自立能力和生存能力得不到鍛鍊,走到社會上必將被社會淘汰。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健康成長,長大以後能夠成才。可是,當你「望子成龍」的時候,可曾想到「讓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一位女生正滿頭大汗地縫一個布袋。她在做什麼?原來,她要往家裏寄髒衣服呢!是因為學習緊張顧不上洗衣服嗎?不是。據她自己說,從小到人,衣服都是媽媽洗的,她甚至連洗衣粉怎樣用也不曾想過!
某男生打電話。他走到電話機旁,伸手就撥電話號碼:「沙啦啦,沙啦啦……」然後,拿起話筒,只聽裏面「滴……」聲,就這樣,他打了一個多小時的電話,竟沒有打通,是他不懂科學嗎?不是。讓他講起物理知識來,可以一套一套。可是,親自動手打電話,這還是第一次。
以上兩個鏡頭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這一幕幕還不能引起父母們深深的憂慮嗎?
孩子總是要長大的,他不可能與父母生活一輩子。如果父母總也不撒手、不放心,一切都包辦代替,那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由於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是家裏的「小皇帝」。許多孩子受到父母的寵愛,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舒適生活,他們不知道父母勞動的艱辛,體會不到獨立生活的能力對他們的重要性,認為生活的一切都來得那麼容易,那麼自然。如是長此以往,就會使孩子滋生貪圖安逸、不思進取的思想,這樣,顯然是不利於孩子今後走向社會發展的,因此,父母應該從小對孩子嚴格要求,對孩子進行生活自理方面的培養和訓練,讓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自我料理、自我管理和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那麼,如何讓孩子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呢?下面給父母們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不要給孩子太多的保護
孩子缺少保護自己的能力是顯而易見的,但是父母對孩子的保護也應該有一個限度。父母對孩子過分寵愛、過度保護、過多照顧、過高期望反而束縛了孩子的手腳,影響孩子的獨立。其實父母疼愛孩子、孩子眷戀父母,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的天性和本能。孩子對養育、愛護自己的人本有一種信賴感。但是若孩子對父母的依戀影響了孩子的獨立生活,使他不能跟同伴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不能正常地在學校學習和生活,這樣也會違背了父母的意願。如果是愛孩子的父母,應該先讓孩子成為獨立的人。
二、不斷強化孩子的適應能力
父母可以讓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倒垃圾、疊被子、打掃清潔、洗菜等,這樣能增強孩子的獨立做事的能力,擺脫孩子凡事都要依賴父母的習慣。千萬不要想著孩子動作太慢,就不讓他做家務,這樣更容易讓孩子喪失對家務的參與和責任感。
三、利用榜樣的作用激勵孩子
可以經常告訴孩子一些名人獨立的故事,讓他從中吸取力量,這對孩子擺脫依賴及促進其獨立自主也能產生一些積極的效果。在孩子做事的時候,父母應積極地給予鼓勵,也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做事的熱情。
四、暫時的分離
平時應該提供孩子一些與父母分開獨立的機會。父母越擔心孩子,孩子越無法獨立,甚至連穿衣都不會,非父母不行。
五、鼓勵
當發現孩子表現出獨立的行為時,父母應即刻給予鼓勵,可以採取微笑,口頭表揚,或者拍拍他的肩膀,撫摸他的頭,讓孩子感到有一種自信,相信父母們只要能夠這樣去做,孩子的過度依賴習慣,就會慢慢地消失掉了。
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矯正孩子的依賴心理,父母不要怕麻煩,或嫌孩子添亂、費時,也不要嫌他做得不好,只要他有「參與」,就應以鼓勵為主,對進步做出充分肯定,勉勵他下次做得更好,讓孩子慢慢進步。要知道父母幫得了孩子一時幫不了一世,這樣既減輕了父母的壓力,也為孩子日後獨立進入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那麼,父母應從哪些方面入手,讓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
一、引導孩子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父母一方面要改變自身對孩子包辦代替過多過細的做法,扭轉孩子的依賴心態;另一方面,要培養和強化孩子自我管理意識。要讓孩子從上學的第一天起,就認識到,自己已不是一個普通的孩子,而是一個光榮的小學生了。小學生的學習和成年人的工作同樣重要。成年人的工作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獨立完成,作為小學生也要學會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學習,不能依賴父母或其他長輩。同時,在生活中,父母應有意識地安排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要求孩子每天堅持自己穿衣、吃飯、疊被、整理學習用品等。這樣,孩子的自理意識也就能逐漸形成。
二、自立從自理開始
不要扼殺孩子的自理萌芽。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動手的慾望,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表現,比如孩子一歲多時愛甩開大人自己走路、自己去抓飯來吃、自己穿鞋子等,因為他們對這個未知世界充滿了好奇,想通過自己雙手的觸摸來探索。當孩子有這樣的表現時,父母要用笑臉來鼓勵孩子大膽去做。當然,一些安全的防範工作也要做好,對父母來說,但凡孩子有想去做一件事的慾望時,第一想到不要是危險或可不可行,而應是肯定,然後是怎樣幫助孩子去做的問題。
三、自立立人從父母做起
孩子會不自覺地模仿父母的行為,所以,父母首先要保持房間的清潔,打理好自己的個人衛生,要注意自己平時著裝整潔,只有父母先身體力行才能教育孩子,影響孩子。某教育家說:「我要兒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
四、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
有的孩子在自己穿衣服或鞋子,穿了半天沒穿好,媽媽衝到他面前,邊數落邊快手地幫孩子把鞋穿上。孩子動作都是慢的,因為這個世界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新的,看上去很簡單的東西,對他們來說則不是,都要去學,需要反覆練習才能做到。所以,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將來在面對、解決困難面前,都會表現出其缺乏自信和獨立性的一面,相比從小就已注重自理能力培養的孩子來說,他會更容易出現焦慮情緒。
五、鼓勵孩子多作嘗試
孩子想做的事情,不要隨便的禁止。比如孩子喜歡書法,父母就讓孩子寫春聯;孩喜歡音樂,父母就讓孩子寫一首「家歌」;孩子喜歡跳舞,就讓孩子嘗試各種動作;孩子喜歡研究各種電器的零件,就讓孩子大膽地去嘗試拆卸或組裝的過程。
六、讓孩子在精神上自立
滿足孩子物質生活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讓孩子在精神上自立。在家中一些小事能讓孩子做主的就要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見。比如:自己的房間自己佈置,自己為自己安排學習計畫,自己為自己制訂旅遊計畫等。
總之,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十分重要,其關鍵在於父母對孩子既要有明確要求,又要有正確的引導。
第一章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課,也是最基本的課程,生活習慣的好壞,不僅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孩子綜合素質的展現。它包括飲食、起居、排便、衛生等習慣,做到按時睡眠、起床、安靜睡眠並有正確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細嚼慢嚥,飯前便後正確洗手、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等。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適當為孩子立規矩,如玩具玩完後必須放回原處,逐漸養成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和愛清潔、講衛生、有條理的好習慣。
一、幫助孩子糾正拖拉的壞習慣
辦事拖拉、磨磨蹭蹭是孩子常見的一種毛病。孩子辦事拖...
目錄
第一章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幫助孩子糾正拖拉的壞習慣/17
二、糾正孩子罵人的不良習慣/22
三、讓孩子收起依賴的惡習/27
四、小心溺愛養成的不良習慣/35
五、培養孩子的自主習慣/40
六、培養孩子例行的作息習慣/44
七、培養孩子遵守規則的習慣/48
第二章 如何培養孩子有禮貌及道德的習慣
八、培養有禮貌的好習慣/53
九、培養仁愛之心不吃虧/57
十、培養孩子謙虛的好習慣/62
十一、讓孩子學會讚美人的習慣/66
十二、讓孩子有將心比心的習慣/70
十三、培養孩子豐富的情感/75
十四、做個樣子給孩子看/79
第三章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十五、培養他喜歡讀書的習慣 /87
十六、如何引導孩子自主學習/91
十七、教導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96
十八、養成孩子知識積累的習慣/100
十九、讓學習成為興趣的習慣/104
二十、有計劃安排學習的習慣/109
二十一、培養孩子的學習堅持力/113
第四章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習慣
二十二、如何教育孩子做一個真誠的人/121
二十三、如何教育孩子做一個守信用的人/125
二十四、培養孩子助人為樂的精神/129
二十五、摒除孩子自私自利的習慣/133
二十六、教孩子學會與人分享的習慣/138
二十七、杜絕孩子說謊的習慣/142
二十八、消除孩子的虛榮心/147
二十九、不讓孩子有嫉妒的習慣/151
第五章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思維習慣
三十、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利/157
三十一、缺乏想像會扼殺孩子探索的興趣/161
三十二、培養孩子學習思考的習慣/166
三十三、打破孩子定勢思維的習慣/169
三十四、正確應對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174
三十五、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178
三十六、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183
三十七、鼓勵孩子成為探路者/186
第六章 培養孩子良好的勞動習慣
三十八、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的習慣/193
三十九、讓孩子養成幫忙做家事的習慣/197
四十、動手,使孩子的潛能具體化/201
四十一、培養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205
四十二、給予不如自取,溺愛不是真愛/209
四十三、讓孩子重視小事,堅持從小事做起/212
四十四、培養孩子勤勞儉樸的習慣/216
第七章 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習慣 232
四十五、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223
四十六、讓孩子合理使用零用錢/229
四十七、讓你的孩子有正確消費的習慣/234
四十八、幫孩子學會制定用錢計畫/239
四十九、避免養成攀比、炫富的壞習慣/243
五十、不可用金錢獎勵孩子/249
第一章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幫助孩子糾正拖拉的壞習慣/17
二、糾正孩子罵人的不良習慣/22
三、讓孩子收起依賴的惡習/27
四、小心溺愛養成的不良習慣/35
五、培養孩子的自主習慣/40
六、培養孩子例行的作息習慣/44
七、培養孩子遵守規則的習慣/48
第二章 如何培養孩子有禮貌及道德的習慣
八、培養有禮貌的好習慣/53
九、培養仁愛之心不吃虧/57
十、培養孩子謙虛的好習慣/62
十一、讓孩子學會讚美人的習慣/66
十二、讓孩子有將心比心的習慣/70
十三、培養孩子豐富的情感/75
十四、做個樣子給孩子看/79
第三章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