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兼顧科學理性與心靈感性的完美貫通手法,闡述恐懼的起源,以及其引發的生理影響,並有實作演練,讓我們以恐懼澆灌勇氣,療癒人生。
※許宜銘老師(臺灣完形治療學派之父)、周勵志醫師(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俊霖醫師(亞東醫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等諮商領域專家共同推薦。
※暢銷作家偉恩.戴爾(Wayne W. Dyer)博士、瑪莎.貝克(Martha Beck)博士、伯尼.西格爾(Bernie Siegel)醫師、賴瑞.達西(Larry Dossey)醫師、布魯斯.利普頓(Bruce H. Lipton)博士等聯名推薦。
原來,我們都誤會了恐懼。
「這可能是我們第一次瞭解到:與情人分離、摯愛逝去,或是物理上的肢體傷害,這些實際發生的事件所產生的痛苦是「乾淨」的;若因為失戀,我們進一步顧影自憐地假設,認為己身條件不夠優秀、不值得被愛,終將以孑然一身的姿態老去,並輕易地被世界遺忘,那麼「骯髒」的痛苦便膨脹了起來,糾纏我們的靈魂――這樣的恐懼心理,若將它置之不顧,那麼其附帶的生理致病因素,將嚴重影響健康。」―麗莎.蘭金博士Dr. Lissa Rankin
本書系統性地從生理學與神經科學的角度,切入何謂「恐懼」,教導如何分辨「真實恐懼」還有「虛假恐懼」,以及前者怎樣從我們的天性遠禍避害,後者如何從我們的心中壓迫、擠逼我們成為不理性的俘虜;也談論到如何接受「內在導航燈」的指引,那是一種「純粹意識」,我們也可以叫它「自性」、「本我」或者任何關於原初自我的聯想指稱;最後,在心靈層面,恐懼終能教我們領悟到自己的真實本性。莉莎.蘭金博士帶領著我們,由科學邁向心靈,一步步教導我們繪製自己的勇氣旅程地圖,擁抱更加真實可靠的人生。
作者簡介:
麗莎.蘭金博士Dr. Lissa Rankin
麗莎.蘭金博士是《紐約時報》暢銷書《心靈更勝藥物》(Mind Over Medicine)的作者,不但兼具內科醫師、作家、演說家的身分,更創辦了全人健康醫學院(Whole Health Medicine Institute)這套專為內科醫生與其他健康護理人員提供的培訓課程。蘭金醫師熱中於使人健康的原因與容易致病的因素,研究醫療人員該如何更妥善地照料病患,以及病患該如何更妥善地照顧自己。她身負使命,要健全健康護理產業、幫助病患在療癒自己的過程中扮演更主動的角色、從固有文化中學習異常的療癒形式、鼓勵健康護理產業接納並促進而非抗拒這類奇蹟。她還熱中於探索靈性成長如何轉化成身體療癒,以及覺醒的集體意識如何療癒我們每一個人。
譯者簡介:
非語
熱愛心靈與命理的專職翻譯人,譯有:《托爾特克愛的智慧之書》、《來自長島靈媒的療癒訊息》、《夢想的顯化藝術》(生命潛能文化事業);《靈視者哈珀康納莉系列小說》(奇幻基地出版社);《床上──心理學家才懂的性愛誘惑心理學》(野人文化);《學習情緒平衡的方法2》(方智出版社)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我認為這本書之所以值得推薦,乃因為作者除了是一個心靈工作者之外,他還是一個專業的醫師,作者以醫學的角度開篇,包括神經學裡對所謂「慣性的恐懼」,是如何在生理上對一個人造成影響,甚至於對心臟、心血管以及癌症等疾病的影響力,舉例的過程非常清晰,深具說服力。」—許宜銘老師,臺灣完形治療學派之父、《擁舞生命潛能》作者、《心理諮商法》立法成員
「面臨困局最好的做法,就像作者在本書介紹中所寫的『勇氣不是無所畏懼;它是讓恐懼蛻變你,使你與不確定性建立恰當的關係、與無常講和、醒悟到你的真實本性。』」—周勵志醫師,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灣向日葵全人關懷協會創會理事長
「不論走過一回後在世俗眼光中的成敗勝負與否,突破恐懼的歷程,已經是心靈層次中極為重要的成果──免於恐懼的真正自由,這也是作者在書本前言中用雅各與天使角力的典故所想告訴讀者的。循此,戰勝恐懼的自由誠然是極大的祝福,」—陳俊霖醫師,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醫師、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
「終於,有一位來自醫學界的優秀老師,認真審視美國文化中無所不在的恐懼,視之為當代疾病的主要原因,同時提供大量具體明確的建議,讓人根除這種『致病心態』。我很喜歡蘭金博士真誠坦率、風格獨具的寫法,在這本強力著作的各章各頁表露無遺。與其說恐懼是太過靠近懸崖邊緣時內在體驗到的驚慌感,倒不如說它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此,你的潛意識心靈被早年的經驗程式化了,只求迴避任何與所有的風險。這樣的程式編排招致的疾病不僅是身體的,還包括心智的疾病,尤其是靈魂的疾病。我的朋友莉莎.蘭金創造了一本將會帶你看見如何培養勇氣以活出無畏人生的著作,它是靈魂以及身體的良藥。我好愛好愛好愛這本書。」—偉恩.戴爾(Wayne W. Dyer)博士,《紐約時報》暢銷書《我現在看得更清楚》(I Can See Clearly Now)與《意念的力量》(The Power of Intention)作者
「假使你飽受恐懼或焦慮所苦,冀望一位精力充沛、警覺謹慎、鼓舞人心的朋友幫你冷靜下來,那麼不妨隨身攜帶一冊《恐懼療癒》。莉莎.蘭金博士已去過恐懼可能帶你去到的幽暗之地,且從中脫身,不僅毫髮無傷,更帶著滿滿的建言和處方,要帶領他人進入平安。莉莎兼具記者、科學家、玄祕學家的特質,總是滿懷慈悲,她將幫助讀者找到你的存在中永不害怕的那一部分。《恐懼療癒》可以教你領悟到,如何釋放可能侷限自身喜樂的恐懼,讓最沉著、最有智慧的自己掌握你的人生。」—瑪莎.貝克(Martha Beck)博士,《紐約時報》暢銷書《在狂野新世界找到自己的路》(Finding Your Way in a Wild New World)作者
「誠如飢餓將帶領你找到滋養的食物,恐懼會促使你去滋養你的人生。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做到這點,但假使沒有指引和相信我們的人,則很難辦到。莉莎.蘭金的著作能夠造就不同。好好閱讀,將其中的智慧納入你的人生。」—伯尼.西格爾(Bernie Siegel)醫師,《紐約時報》暢銷書《愛.醫藥.奇蹟:外科醫師與特殊病人的共同見證》(Love, Medicine & Miracles)、《信仰、希望與治癒》(Faith, Hope & Healing)、《治癒的藝術》(The Art of Healing)作者
「大自然賦予了我們有益健康的恐懼,它是荒野裡的獅子,但現代生活中,大部分的恐懼是具破壞性的,使我們無法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在《恐懼療癒》裡,莉莎.蘭金博士分析了在背後拉扯我們的恐懼以及如何凌駕這些恐懼。她揭示了何以大部分的恐懼是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以及該如何消除這些恐懼。這本書等於是近距離親身接觸,精彩絕倫,因為蘭金的建言已通過她自己人生的嚴酷考驗。」—賴瑞.達西(Larry Dossey)醫師,《紐約時報》暢銷書《一體心靈》(One Mind)作者
「絕大部分人類的生活壓力重重,充斥著大量的心理恐懼:恐懼寂寞、恐懼失敗、恐懼疾病、恐懼批判,等等。這些慣性恐懼造成壓力,損害健康並導致疾病和死亡,且是高達百分之九十的病患的求診原因。莉莎.蘭金博士的新書《恐懼療癒》提供了一套寶貴的緩解法,用以對抗使人耗弱的壓力。這本為人培力的手冊,探討恐懼在心理生物學上造成的衝擊,它提出十分有效的個人管理技巧,得以轉換意識,將慣性恐懼蛻變成強化健康的行為。為了文明世界的健康,我極力推薦蘭金博士的處方,以此體會正向的無藥療癒,這會強化生命中的直覺、誠信與喜悅。」—布魯斯.利普頓(Bruce H. Lipton)博士,細胞生物學家,暢銷書《信念的力量》(The Biology of Belief)與《蜜月效應》(The Honeymoon Effect)作者,以及《自發性進化》(Spontaneous Evolution)共同作者
名人推薦:「我認為這本書之所以值得推薦,乃因為作者除了是一個心靈工作者之外,他還是一個專業的醫師,作者以醫學的角度開篇,包括神經學裡對所謂「慣性的恐懼」,是如何在生理上對一個人造成影響,甚至於對心臟、心血管以及癌症等疾病的影響力,舉例的過程非常清晰,深具說服力。」—許宜銘老師,臺灣完形治療學派之父、《擁舞生命潛能》作者、《心理諮商法》立法成員
「面臨困局最好的做法,就像作者在本書介紹中所寫的『勇氣不是無所畏懼;它是讓恐懼蛻變你,使你與不確定性建立恰當的關係、與無常講和、醒悟到你的真實本性。』」...
章節試閱
第三章
辨別恐懼
但願我們學會如何駕馭和乘騎,
而非狩獵和殺戮活在每一個人腸道內、
努力由空無中創造非凡的蝴蝶。
— 強納森.費爾茲(Jonathan Fields)
二〇一三年六月,我忙著為《心靈更勝藥物》做巡迴簽書,開著一輛借來的休旅車從芝加哥到印第安納州出席一場活動,按計劃,我要在會場上對三百名癌症病患發表演說。我以每小時六十五英里的速度驅車奔馳在高速公路上,一邊聽著音樂,感到快樂而平靜,感恩有機會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享受著當下片刻。假使有辦法監測自己的神經系統,我猜一定是登入了放鬆回應,由副交感神經系統主導,而天生的自我療癒機制正忙著該做的事。
然後,一瞬間,不知從何而來,某塊不明金屬飛離另一輛轎車,直接朝我的休旅車飛來。這塊路上意外飛來的碎片刺穿了休旅車左側的兩個輪胎,導致車身整個朝左傾斜,彷彿即將翻覆。
恐懼充斥我整個人,我的戰或逃回應被觸發了,感覺到帶電的暖意急速衝出。如果我連上監測儀,研究人員一定能夠量測到高濃度的皮質醇、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而且一定會注意到我的心跳和呼吸加快,瞳孔放大,血糖值急速上升,血液流入我的大肌肉群,賜給我氣力並激起我的能力,得以迅速將殘缺的休旅車駛離令我性命堪憂的擁擠高速公路。
高漲的能量和高度專注幫助我緊握方向盤,將車安全地開到路肩,沒有被撞,也沒有撞到別人。這時,我的身體脫離了危險,因此,在理想情況下,監測我的研究人員一定會注意到,九十秒後,我的壓力激素值會開始下降,我的生命跡象會穩定下來,而我的神經系統會回復平衡,由副交感神經系統主控。
可是,唉,事實並非如此。我坐在那裡,因腎上腺素急速流經全身而顫抖,我的想像力抓狂了,頭腦裡開始浮現此時可能會出錯的一切事項。
我頭腦裡的思緒重播如下:
我會錯過這次講座,大家會生我的氣。我將令活動策劃人和等候我出現在臺上的所有癌症病人失望。借車給我的友人一定很氣我,氣我刺穿她的輪胎,害她的車子動彈不得。大家會認為我靠不住、不可信賴。我甚至不知道該打電話給誰,因為手提包在邁阿密被偷了,連帶美國汽車協會會員卡也一併被偷。我會淪落到卡在這條公路上一整夜,在極凍的寒冷裡,沒暖氣,沒燃油,甚至可能遭到哪個瘋子利用我脆弱無助的狀態攻擊我。另外,再也沒有人會邀請我在這樣的活動中演講。
貫穿我的第一波恐懼被我定義為「真實恐懼」(true fear),因為它是那種要求行動且有助於救你一命的恐懼。汽車失控而我努力讓車子安全駛離公路,當時,我的性命的確堪憂,我的壓力回應是恰當的。但等我安全了,浮現的第二種恐懼就是我所謂的「虛假恐懼」(false fear)。這些恐懼只是我頭腦裡編造的故事,源自於虛構的擔心,擔心可能或不可能實現的事。這些虛構的恐懼有幫助嗎?它們會幫我避開負面的結果嗎?答案是否定的。我一籌莫展,無法改變被困在路邊而五十英里外有三百人預期我即將蒞臨禮堂的事實。雖然刺激我安全逃離公路的真實恐懼保護了我,但虛假恐懼思維只會害我陷在壓力回應裡。當你處在那樣的狀態時,幾乎不可能有創意地解決問題。你太忙著設法逃脫危險,無法預料未來可能出現的挑戰,無法平靜地想出經過腦力激盪的解答。何況我們已經見識過,反覆的壓力回應會以多種方式損害你的健康。
因為虛假恐懼不斷盤旋,就像我的經驗那樣,往往發生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所以起初,我甚至沒有覺察到,救我一命的一份真實恐懼到底是如何導致觸發十幾種虛假恐懼的情境。我一領悟到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立刻花些時間操練簡短的放鬆回應靜心,如此,才能讓我的神經系統平靜下來,容許它重新啟動。這樣的操練額外花了我一些時間,這代表,我更有可能錯失上臺演講的機會。但是,假使我要慎重地評估處境,讓自己的想像力專注在想出有創意的解答,而非憑空幻想出虛構的負面結果,讓我的神經系統平靜下來是完全必要的。
從這個放鬆的狀況,我才有辦法查出美國汽車協會的電話號碼,然後打電話叫拖吊車。我還領悟到,可以打電話給友人和演講活動的協調人,看看他們倆哪一位有辦法助我脫困。友人打電話給她老公,她老公跳上座車,開到印第安納州與我會面,這樣就可以由他監督汽車修理的狀況,而我專心趕赴演講會場。打完電話後,又等了一小時拖車才到達,所以我有更多時間冷靜和靜心,因為實在別無他法可以加速整個過程。只要不斷呼吸,專注在當下片刻,我就能避開虛假恐懼,可是一想到未來,就再次感到害怕。因為我知道,我已盡力完成了能夠準時趕赴演講會場的每一件事,所以需要不斷提醒自己冷靜下來。當我能夠持續觀照當下片刻,聽任比我更大的某樣東西掌控情境,我就覺得不那麼害怕。
終於,拖吊車來了。司機是位和氣、魁梧的大塊頭,他面帶微笑,眼神友善,聽我絮絮叨叨地說著剛才發生的事。「上車吧,甜姐兒。」他說。
大塊頭司機把殘缺的休旅車送到了友人老公等候的修車廠,然後說:「妳不是趕著去演講?」他面帶微笑地告訴我,他的班上完了,可以多開半小時車,繞道送我去表演藝術中心。我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趕赴演講會場的路上,被我暱稱為「拖吊車天使」的這位先生問我準備講些什麼,我告訴他,演講對象是癌症病患,談的是如何讓自己有最佳的痊癒機會。拖吊車天使突然淚眼汪汪,跟我談起他父親,他父親是他最好的朋友,他每天見到父親,直到五年前,他父親死於轉移癌為止。拖吊車天使給我看一塊剪貼板,上面貼了幾張福特野馬(Ford Mustang)車的照片,那車是他父親去世之前,他與父親一起建造的。他說:「我好愛我父親。」
他把我不偏不倚地送到表演藝術中心門口,剛好讓我來得及用手指梳梳那一頭地攤髮型,然後輕輕鬆鬆地走上臺。我的虛假恐懼沒有一個成真。最後,我把自己的故事說給現場觀眾聽,還有我如何來到會場的故事,這幫我舉例說明我試圖在演講中闡述的重點:命在旦夕時觸發的壓力回應是具保護作用的,而我的虛假恐懼觸發的一切壓力回應只會在當下帶來不必要的苦難,讓我有可能病倒路旁。不過也就是那些恐懼,指引我看到我需要療癒的事物。
真實恐懼與虛假恐懼
真實恐懼是一種求生機制,本意是要保護你。當掠奪者悄悄靠近時,動物經驗到的那種恐懼就是真實恐懼,它會觸發可以救己一命的戰或逃回應。你的休旅車在州際公路上失控時,你所經驗到的正是真實恐懼。而虛假恐懼則顯現為憂心、焦慮、以及你反覆思考著在虛構的未來可能出錯的一切人事物,它向來是那根手指,指向心靈裡需要被療癒的部分。在這種情況下,真實恐懼與虛假恐懼都能幫助你,只要你知道如何以健康的方式詮釋它們。
假使某人能揮舞魔杖,使你無所畏懼,那麼你八成活不了太久。長大後被診斷出具反社會人格障礙的人,往往在孩提時代無所畏懼,而這樣的無所畏懼使他們置身巨大的險境。恐懼對我們的安全和生存至關重要,但保護你的東西也可能發生故障。雖然虛假恐懼可以照亮人生中需要你關注的領域,但引導出適當行為的健康決定絕不是源自於虛假恐懼;健康的決定源於直覺與誠信。學習去分辨真實恐懼與虛假恐懼之間的差別讓你得以知道,可以信賴腦袋裡的哪一種聲音指引你做決定。
當你身在懸崖上方、明白踏錯一步就會致命,這時,你感覺到的就是真實恐懼。健行途中遇到山獅時,你感覺到的是真實恐懼。有人拿槍抵著你的腦袋時,你感覺到的是真實恐懼。真實恐懼也可能是你腦袋裡平靜、有節奏的聲音,說著:這傢伙很危險,或是:我需要馬上去看看寶寶怎麼了。真實恐懼的聲音意在保你安全。
你可能以為,虛假恐懼也會保你安全。或許你認為,擔憂你的財務將會使你的財務得到保障。也許你心想,恐懼孩子遭綁架促使你把孩子照顧得更好。你大概覺得,恐懼生病使你不致於投入不顧後果的行為。也許你認為,你更可能因為害怕健康受損而戒菸或食用有機食品。許多人認為,唯有恐懼才能使他們免於不顧後果的行為,而這類行為可能威脅他們的職業生涯、財務穩定、婚姻、對卓越的追求、聲譽、健康、以及摯愛的安全。
但虛假恐懼真的幫助你表現得更加負責嗎?如果你不害怕,就會揮霍金錢、丟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不斷大啖甜食嗎?難道是虛假恐懼促使你做出不錯的決定嗎?還是這類恐懼啟動的壓力回應值得你的身體為此承擔風險?答案全都是否定的!
讓光照亮需要被療癒的部分,如此,虛假恐懼可以更確切地扮演幫助你的角色,幫你正視你的金錢課題、你的壞習慣、你的教養挑戰、關係中的任何不滿。此外,當需要有創意地解決問題時,虛假恐懼也可以警告你。假使你認得它,把它當作信號,不讓壓力回應胡作非為,而是進一步以平靜、放鬆、直覺的方式探索當時的處境,那麼虛假恐懼就可以教你領悟些許道理。舉例來說,也許你害怕罹癌,儘管剛從醫生那兒拿到一份健康證明書。或許這份恐懼源自直覺的知曉,它在發信號通知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置你於罹癌的險境,即使你目前尚未罹癌。也許你的直覺正在告訴你,該停止食用那麼多的加工食品、丟棄香菸、開始靜心,如此,你的免疫系統才更能保持健康的平衡。也可能,你害怕沒錢,即使目前你的銀行帳戶裡還有許多錢。或許這是直覺給你的警訊,警告你,不顧後果的揮霍方式需要中止,如此,你才能積累更大的緩衝區,以防收入來源發生什麼料想不到的意外。
關鍵在於,明白你不需要恐懼來促成健康、負責的行為,儘管關注這類恐懼是值得的,它可以指向你需要注意的方向。當虛假恐懼主事時,你的心靈會愈縮愈小。你侷限自己的能力,無法有創意地解決問題。你麻木了,無所作為。但當你能夠讓恐懼幫助你擴展你的意識,某樣東西敞開了,而你能夠做出更好的決定。
真實恐懼的聲音
雖然虛假恐懼可以用來照亮人生中需要療癒的領域,但促成你做出負責任的決定的卻不是虛假恐懼,而是誠信與直覺。這些因素促使你好好照顧子女、在工作上表現卓越、致力於健康的關係、做出健全的理財決定、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你的直覺說話的聲音是你的一部分聲音,我稱之為你的「內在導航燈」(Inner Pilot Light)。當你接通這個內在指引系統,它就會帶領你做出與你的真實狀況相呼應的決定,而好消息是,恐懼可以指向你的「內在導航燈」,只要你學會如何搭橋銜接此二者。
舉例來說,假設你在雜貨店內撿到某人的皮夾。你對財務欠缺的恐懼可能使你認為應該私吞皮夾,但如果你學會有意識地檢視自己的恐懼,就會看見這類恐懼指向你的成長優勢。你可以領悟到,對金錢的恐懼正在引誘你違背自己的誠信,但你愈是與自己「內在導航燈」的聲音一致,就愈有可能將皮夾交給雜貨店的保全,免得失主回來尋找。話說回來,如果你與「內在導航燈」失聯,且財務欠缺的恐懼正在主導演出,那麼你可能會找藉口辯解為何你應該保留皮夾並私吞那筆錢。當你與「內在導航燈」的頻率一致,這套內在指引系統將會幫助你做出對的事。
請謹記,「對的事」不見得與社會的規矩相符。你的「內在導航燈」強制執行你的靈魂的價值觀,而非社會的價值觀。法律可能說,你不應該送錢給乞丐,但你的靈魂可能說你應該這麼做。社會可能說,你應該保持結婚狀態,至死不離,但你的「內在導航燈」可能帶領你往相反的方向走。該如何分辨是否「內在導航燈」正在指引你?因為有內在導航燈指引的感覺很好,它不是以一種短暫的、享樂的、滿足我執(ego)的方式,而是令人感到深邃的充實滿意,得到具滋養作用的靈魂食糧。你將有辦法分辨其間的差異,因為聽從「內在導航燈」的聲音使你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因為你可以信任「內在導航燈」會保護你,你的這個睿智的部分將會帶領你採取任何必要的預防措施,確保你與摯愛的安全,而好消息是,這類指引可以促進而非威脅你的健康。
但是,信任你的「內在導航燈」會指引你的同時,你一定要學會辨別這個聲音與另一個往往在你腦袋裡嗡嗡作響的聲音,那是你的「小我」(Small Self)的聲音。你可以把自己的這個部分叫做你的「小妖精」(Gremlin)、你的「內在蜥蜴」(Inner Lizard)、你的我執(ego)、或是恐懼本身的聲音。我偏愛稱它為你的「小我」,因為它就像孩子一樣,的確是小小的,不能信賴它會做出健康、有眼光、成熟的決定。當恐懼主導演出時,小我是最響亮的聲音,它使你無法採納恐懼傳達給你的有用訊息。
第三章
辨別恐懼
但願我們學會如何駕馭和乘騎,
而非狩獵和殺戮活在每一個人腸道內、
努力由空無中創造非凡的蝴蝶。
— 強納森.費爾茲(Jonathan Fields)
二〇一三年六月,我忙著為《心靈更勝藥物》做巡迴簽書,開著一輛借來的休旅車從芝加哥到印第安納州出席一場活動,按計劃,我要在會場上對三百名癌症病患發表演說。我以每小時六十五英里的速度驅車奔馳在高速公路上,一邊聽著音樂,感到快樂而平靜,感恩有機會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享受著當下片刻。假使有辦法監測自己的神經系統,我猜一定是登入了放鬆回應,由副交感神經系...
目錄
推薦序――開發你的情感自癒力 周勵志
推薦序――《假面恐懼》的助人之道 許宜銘
推薦序――挑戰恐懼,贏得祝福 陳俊霖
前言──撰寫人:瑞秋.雷門醫師
導讀
第一部:恐懼如何使你生病
第一章:恐懼的生理學
第二章:科學證明,恐懼可以使你生病
第二部:恐懼的真相
第三章:辨別恐懼
第四章:不確定性是通向可能性的途徑
第五章:失落是自然的,可以使人成長
第六章:這是一個有目的的宇宙
第七章:我們全是「一體」
第三部分:勇氣處方
第八章:讓自己自由
第九章:培養勇氣六步驟
附錄甲:轉換信念十三招
附錄乙:二十個培養勇氣的點子
附錄丙:七步驟建立族群法
附錄丁:莉莎的個人勇氣處方
致謝
參考文獻
推薦序――開發你的情感自癒力 周勵志
推薦序――《假面恐懼》的助人之道 許宜銘
推薦序――挑戰恐懼,贏得祝福 陳俊霖
前言──撰寫人:瑞秋.雷門醫師
導讀
第一部:恐懼如何使你生病
第一章:恐懼的生理學
第二章:科學證明,恐懼可以使你生病
第二部:恐懼的真相
第三章:辨別恐懼
第四章:不確定性是通向可能性的途徑
第五章:失落是自然的,可以使人成長
第六章:這是一個有目的的宇宙
第七章:我們全是「一體」
第三部分:勇氣處方
第八章:讓自己自由
第九章:培養勇氣六步驟
附錄甲:轉換信念十三招
附錄乙...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