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15分鐘的哲學大師心靈之旅★
柏拉圖、馬基維利、蒙田、笛卡兒、康德、維根斯坦、沙特、羅爾斯、德希達……
讓當代哲學家從專業的角度、精闢的現代觀點
在短短15分鐘內 替你畫一幅哲學大師速寫饕客都知道,到高級餐廳必點tasting menu才能嘗到主廚的拿手好菜
同理,怕迷失在哲學饗宴中,先聽聽當代哲學家巷子內talk
暢銷作《哲學的40堂公開課》作者沃伯頓 X 知名哲普作家大衛‧愛德蒙茲
打造全球最受歡迎、下載次數超過2000萬的哲學播客
與當代27名第一線哲學家 強強聯合
獻給所有熱愛智慧的巷子內哲學Talk
精選講題推薦:
※柏拉圖的情欲之愛:我們愛上的其實不是另一半,而是他身上的好?
※馬基維利領導學:《君主論》其實是虛張聲勢指南。
※蒙田論生活到處皆哲學,死亡尤其誘人。
※笛卡兒的U tern:把這世界清除乾淨只剩下我,再從我到全世界。
※尼采的藝術毛玻璃:這世界混亂無意義,而藝術是種對真理的暗示。
※沙特身為文青心靈導師的那些年:摘下面具的勇氣。
※羅爾斯版的站在雞蛋的那一邊:幫助弱勢得犧牲個人自由、財富嗎?
*特別收錄:桑德爾、艾倫狄波頓等64位當代哲學家,票選心中最愛哲學大師,以及他們的理由。
柏拉圖如何看待愛情?康德的先驗綜合命題是指什麼?怎樣理解黑格爾的辯證法?為什麼說薩特的存在主義是生活哲學?德希達名副其實還是名不副實?……西方哲學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思想可供我們吸取和總結。每一代人都在重新閱讀這些往昔哲學大師的著作,並重新闡釋他們的思想。
在本書中,作者以訪談的形式與當代哲學界的傑出人物,共同談論了這些偉大思想家的生平和思想。這些思想家大都耳熟能詳,有的可能也鮮為人知,但其思想無一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給後人以啟迪!
「一個不參與討論的哲學家,就像一個從不上台比賽的拳手。」
--維根斯坦
作者簡介:
奈傑爾・沃伯頓(Nigel Warburton)著
英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資深哲學講師。他從不同角度介紹西方哲學的多部入門著作一直暢銷不衰:闡釋西方哲學主要問題的《哲學入門》(Philosophy : The Basics)出版近20年來,不斷再版重印;講解32部西方哲學名著的《哲學經典的32堂公開課》(Philosophy: The Classics)一書已出版至第四版;介紹哲學思維方法的《從A想到Z》(Thinking from A-Z)一書已出版第三版。他還編寫了多部哲學教材:《哲學:基本讀本》(Philosophy:Basic Readings),《政治哲學讀本》(Reading Political Philosophy),《哲學:學習指南》( Philosophy: The Essential Study Guide)。他於2008年創辦的哲學播客網站philosophy bites,專門播放與當代哲學家和學者的訪談,成為英美最受歡迎的廣播網站之一,下載次數超過2000萬。
http://www.philosophybites.com
大衛‧愛德蒙茲(David Edmonds)著
牛津大學哲學院實用倫理學尤希羅中心資深研究員(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擁有哲學博士學位。他是《哲學會咬人》(Philosophy Bites)播客系列的共同創辦人,他於BBC廣播上的節目履履獲獎。
傑佛瑞・湯普遜(Jeffrey Thompson) 繪
畢業於美國馬里蘭藝術學院。自由插畫家,現住在美國巴爾的摩。
曾與國際地理雜誌合作,為朗費羅的著名詩作《李維爾午夜快騎》(The Midnight Ride of Paul Revere)作畫並出版成冊。為眾多書籍作畫,包括《哲學的40堂公開課》。
與約翰‧艾丁諾(John Eidinow)合著暢銷書《維根斯坦的撥火棒》(Wittgenstein's Poker: The Story of a Ten-Minute Argument Between Two Great Philosophers)、《盧梭的狗》(Rousseau's Dog: Two Great Thinkers at War in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鮑比•費雪上戰場:蘇聯輸掉世紀棋賽之始末》(Bobby Fischer Goes To War: How The Soviets Lost the Most Extraordinary Chess Match of all Time)等著作。
譯者簡介:
吳妍儀
中正哲研所碩士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小說與非小說類多本,非小說類譯作包括《白日夢的力量:抓住靈光一閃的創造力》(漫遊者文化)、《購物台專家為什麼能說服你?心理學家教你突破心防的說服術》(商周)、《我們為什麼要活著?尋找生命意義的11堂哲學必修課》(麥田)、《我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睡覺》、《為什麼是碳?》(貓頭鷹出版社)、《哲學的40堂公開課》等書。
章節試閱
聊聊蘇格拉底與蘇格拉底方法
麥加比vs 沃伯頓
大衛.愛德蒙茲引言──
根據字典,一個問題是一種徵求回應的表示。在思想史上沒有一個人物比西方哲學始祖之一的蘇格拉底,更讓人聯想到問題了。透過對話錄,他把自己的名字賦予到一種探究上:所謂的蘇格拉底方法。他的問題與對真理的尋求惹惱雅典人,以至於他因為腐化年輕心靈而受審,被判有罪。他在西元前三九九年受到的懲罰,是飲下毒胡蘿蔔汁致死。倫敦國王學院的麥加比教授,讓自己接受「哲學會咬人」的嚴密質問。
奈傑爾.沃伯頓(下面簡稱沃) 我們要來談蘇格拉底方法,那是蘇格拉底所使用的方法。不過誰是蘇格拉底呢?
麥加比(下面簡稱麥) 蘇格拉底住在西元前五世紀的雅典。他長得醜,看起來又髒髒的, 卻是個引人注目、讓人嘆服的人物,所以在他提問時,旁人會回答—他一直掌控著對話者的注意力。不過這在雅典造成一些困難,因為他問的是讓人不舒服的、深入的問題,關於人為什麼做了那些事,包括個人行為與集體行為,而雅典人不怎麼喜歡這些問題。他們認為他在某方面要為城邦內的破壞性元素負責,尤其是前五世紀末雅典人捲入的某些政治難題。所以在西元前三九九年,七十歲的蘇格拉底被處決了:以毒胡蘿蔔汁賜死。他為其餘的西方哲學留下巨大的遺產。
沃 而他的一部分遺產,是柏拉圖作品中描繪的蘇格拉底。柏拉圖是他的學生之一,而且把蘇格拉底寫得極好。
麥 沒錯。事實上蘇格拉底的生平有好幾種資料來源。有一齣亞里斯托芬尼斯(Aristophanes) 的粗俗鬧劇《雲》;還有某些由色諾芬提供,相當類似聖徒行傳的資料;還有其他蘇格拉底相關作品。不過最重要的蘇格拉底素材,是柏拉圖寫的對話錄全集,在其中蘇格拉底是主要發言者:這些作品是有關於他的生與死,還有他跟其他人的對話,在蘇格拉底叫這些人出來解釋以前,這些倒楣的人本來正試著過自己的普通小日子。
沃 不過很重要的是我們有這些作品,因為蘇格拉底沒有寫下任何東西。
麥 他什麼都沒寫;他可能太忙著講話了。他假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是,時時刻刻對別人還有我們自己提問,問我們在想什麼,問我們在做什麼,還有思考我們在做什麼,是什麼意思: 也就是說,同時問關於道德事務與知識論事務的問題。我舉個例子:有個雅典人叫做尤西弗羅, 他是宗教專家。蘇格拉底遇見他的時候,他們都在前往法庭的路上:蘇格拉底要為自己被控的罪名辯護;尤西弗羅要告發他自己的父親殺害他擁有的一名奴隸。蘇格拉底對尤西弗羅說:「等一下,你確定你知道你在做什麼嗎?」尤西弗羅說:「對啊,我當然知道我在做什麼,我是專家。」蘇格拉底的探究,有一部分是關於尤西弗羅是否有權認為他所做的事情是對的。不過關於他與尤西弗羅的討論,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他探究在你說「我知道告發我父親是正確的事」 時,有這種知識會是什麼樣,你發表的是哪種主張。所以討論總是在雙重層面上進行,既是解釋手邊的這個特定問題,也是解釋要回答這個問題有什麼樣的條件。
.對談是種合作活動,探究真相
沃 這種討論實際上是我們所謂「蘇格拉底方法」的一個範例:蘇格拉底在此遇到某人, 挑戰他們的假設,然後透過提出困難的問題,釐清他們所知的有多麼少。
麥 的確。他設法要向我們解釋的,不只是他們知道的有多麼少,還有他們對於知道某件事會是什麼樣,理解有多麼少。我們所理解的蘇格拉底方法,是這種連續質問的事務;但我們必須注意這樣變得有多複雜。一個人必須也想到蘇格拉底方法的邏輯;在他考慮到某個人在這種問答中的立場時,他看的是他們所持觀點的集合,而不是探究某個單一命題,找出來它是真的還是假的。所以蘇格拉底是設法要看出一個人相信的每一件事,是如何拼合在一起的。你看得出來,這讓蘇格拉底方法是個非常複雜又有深刻爭議的過程,因為你是在問人異常莽撞到極點的問題,問他們真正的想法是什麼,然後逼他們面對超級不舒服的念頭:他們所想的事情, 在某種程度上是不融貫或不一致的,或者可悲地不完整。
沃 而有很多人因此發現他極端惱人。
麥 嗯,他們殺了他;他們受夠了這一切,所以他們把他做掉了。
沃 致力於蘇格拉底方法的人不是圖書館裡沉思的個人:他是在市集裡仔細檢視種種觀念,跟人談話。
麥 正是如此;蘇格拉底認為你可以進行一場沒有拘束的對話,並藉著這種方式發現事物。這不是在建議我們以某種方式卡在自己腦袋裡,不能合作或集體來做事情;他並沒有從是否有其他心靈存在的懷疑論立場出發,或者假定我受限於自己的主觀經驗。蘇格拉底反而認為(或者說,柏拉圖讓我們看到一個這麼認為的蘇格拉底)這些對話真的是合作活動,其實有可能一起發現一些事物。而從現代的觀點來看,我們傾向於認為那有點誇張,認為他是在反諷。大家常常這樣講蘇格拉底:「喔,好吧,他說想跟他的朋友們談話,但他不是真那麼想,因為他知道自己是個鬼靈精,而他們真的很笨—他真正在做的事情是讓他們看個清楚。」在我看來, 這說法是假定這些討論的語氣裡,包含了某些可能並不存在的弦外之音。我想一個人應該照字面意義去讀柏拉圖要他說的話,並且認為蘇格拉底覺得這些問答過程是互相啟發的,對於手邊的問題,還有回答這問題意味著什麼,這兩方面都有啟發性。沃 這些對話錄之所以好,是因為它們導向知識,或者因為它們是對話,所以在本質上就有某種好處?
麥 在此要記得的第一件事情是,就算這些對話本身結束在僵局,在無從解決的困境中, 卻沒有敗在毫無進展:通常讀者跟對話者雙方,在這一路上對於思想、解釋與知識應該如何運作,都會有很多發現。然後第二點是,一個人可能會稍微反省一下蘇格拉底問這所有問題的時候,可能致力於什麼:為什麼值得這麼做?為什麼這種讓人不舒服的對話,是我們應該關切的事情,更不要說是要為此送命了?某些人認為,蘇格拉底對於知識的興趣是實用上的—我們想去了解事物,這樣我們就會擅長把事情做對,做精確的決定,掌握我們需要或想要的一切, 滿足我們的最佳利益。根據這種理由,蘇格拉底會認為知識值得擁有是為了工具性價值—因為知識能提供給我們的任何好處,而不是它本身可能有的任何價值。不過這樣把蘇格拉底描繪成尋求計算出最佳結果,或者要收集到最大量的善,我認為不合乎他原本給人不在乎名利的印象,也不合乎他著魔似的質問,還有他對於知識本身持續不斷的興趣。思考蘇格拉底的方式, 反而是要透過他的格言:「未經檢視的人生不值得活」。
.未經檢視的人生不值得活
沃 在蘇格拉底說「未經檢視的人生不值得活」的時候,他是什麼意思?
麥 首先要把它想成人生。蘇格拉底要我們考慮的是一整個人生,不是我們在某一天或者下一天可能收集到的善的集合。所以焦點不在於個別的實用推論片段或獲取特別的善,甚至不是積聚財富、尋求名望,而是朝向某種可能同時具備延續性與人生架構的東西,以過這個人生的這個人為中心,而不是他們在這一路上取得的東西。第二,想想什麼可能是對未經檢視人生的反論,或者要我們檢視人生的要求可能是指什麼。有兩種方式去理解這種要求:我們檢視人生;或者推崇自我檢視的人生。如果我是對的,蘇格拉底方法是對於知識與理解的條件,還有對於特定倫理學問題的答案都感興趣,那麼我們或許可以做出結論:蘇格拉底感興趣的是自我檢視的人生。所以這會是持續質問的過程—確定你的推論原則跟推論過程是誠實而一致的, 彼此嵌合,而且是你願意為之負責的事物—描繪出值得活的人生的特質,甚至是創造出這樣的人生。
沃 那麼這是否表示,我們只要時時刻刻到處提問,就可以過美好的人生?
麥 這樣可能很讓人沮喪,不是嗎?或許你到頭來會形單影隻又沒朋友(更別提毒胡蘿蔔汁了)。接著或許你會變成某種人,對你來說其他人的人生不是別的,就只是你個人反省的工具,而我們視為尋常的人生特色變得無足輕重—唯一重要的就是這種嚴峻的理智主義:那會是人生、道德與每一樣事物之中唯一的一切。這發展成傳統上的一個問題:有智慧的人(或者
有道德的人)是否受到苦難折磨也還會快樂。但從蘇格拉底對於經過檢視的人生所說的話裡, 並不會自然推論出檢視就是人生中的所有一切;經過檢視的人生可能是讓這段人生美好的核心解釋或者條件,但不是說檢視就是一切了。所以你可以擁有朋友還有愛,甚至做各種無聊瑣碎的事,人生仍然可以算是經過檢視的—如果你確實把檢視置於人生的核心。而不需要認為蘇格拉底說有智慧的人在苦難折磨中也快樂,他只要認同底下這個觀點:如果你讓兩個人上酷刑架,一個人有智慧,另一個人則沒有,有智慧的那個狀況會比較好。
沃 那真是有趣,因為有這個古老的訓諭,「認識你自己」。你可能會認為這意思是你必須內省,進入荒野,遠離其他人來思索你的人生。但對蘇格拉底來說,這是個本質上屬於社會的活動。
麥 沒錯。假設你設法要弄懂什麼是反思;你可能會想,「反思需要我漫遊到荒野之中, 憂心忡忡」。我想蘇格拉底認為反思是對你所思考的事情有一種超然的視角—從外部如實地注視、反省你思索的事物。但你能做到這件事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對話,因為對話的功能就是提供你不同觀點。而他可能會進一步認為,有心像這樣開展人生的理由之一,在於共同做些事情就是很重要,社會參與本身就很重要—對於愛與知識兩方面都如此。
聊聊蘇格拉底與蘇格拉底方法
麥加比vs 沃伯頓
大衛.愛德蒙茲引言──
根據字典,一個問題是一種徵求回應的表示。在思想史上沒有一個人物比西方哲學始祖之一的蘇格拉底,更讓人聯想到問題了。透過對話錄,他把自己的名字賦予到一種探究上:所謂的蘇格拉底方法。他的問題與對真理的尋求惹惱雅典人,以至於他因為腐化年輕心靈而受審,被判有罪。他在西元前三九九年受到的懲罰,是飲下毒胡蘿蔔汁致死。倫敦國王學院的麥加比教授,讓自己接受「哲學會咬人」的嚴密質問。
奈傑爾.沃伯頓(下面簡稱沃) 我們要來談蘇格拉底方法,那是...
作者序
前言
誰是史上最重要的哲學家?哲學家不時會被問到這個傻氣卻很有趣的民意調查題目。有幾個名字照慣例會冒出來;沒有一次點名可能排除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笛卡兒、休謨、康德或馬克斯。不過哲學正典並不是固定的:這是個爭論中的名單,容易引起論辯,偶爾還有激烈的異議。在一九九二年,劍橋大學就有過一次激烈的抗議,當時大學當局提議頒給法國思想家德希達榮譽博士學位。
接下來的訪問無意全面涵蓋所有正典。有些知名哲學家你在這本書裡不會讀到,同時還有一些哲學家,通常不會包含在任何核心課程裡。就把這張名單想成比較像是知性的品酒試吃菜單,我們希望是有哲學營養的小份量佳餚清單。參與貢獻者提供了一些建議的進階閱讀書單,會放在本書結尾。
哲學現在有超過兩千五百年的種種觀念,可以從中汲取靈感。每個世代都在重讀、重新詮釋過去的重要人物。我們很幸運,能夠跟某些當今重要的理論闡述者,談論某些昔年最重要的思想家。
「哲學會咬人」(www.philosophybites.com)的訪談是以口語形式開始的,這是一個很受歡迎的播客,在本書付梓時已經有超過一千五百萬下載次數。在「哲學會咬人」開播時,懷疑論者聲稱,在他們看來屬於圈內人話題的材料,只會引起微乎其微的興趣。不過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專注聆聽,想聽聽柏拉圖對愛情的觀點、康德的先驗綜合命題,或者沙特的存在主義。
我們極端感激這些年來訪問過的哲學家們:現在,我們有幸得到與某些非常聰明又有趣的人,共創的數百小時免費家教材料。我們尤其感謝那些出現在本書中,以及允許訪談內容被用在書面形式上的哲學家。所有訪談都已經過改編,讓內容盡可能在書面形式上有良好效果。我們也想感謝我們兩位的妻子安娜(Anna)與麗茲(Liz),我們的經紀人卡洛琳・多內(Caroline Dawnay)與維洛妮克・巴克斯特(Veronique Baxter),還有兩所研究所:倫敦大學的哲學研究所,還有牛津大學的上廣實用倫理學中心(Uehiro Centre for Practical Ethics)。哲學研究所在經費上協助我們,並且提供一個位於中倫敦的房間讓我們做其中許多次訪談。巴瑞・史密斯(Barry Smith)與沙拉爾・阿里(Shahrar Ali)持續鼓勵我們,提供受訪者情報,並且偶爾還有幾杯格外精緻的葡萄酒。我們也在牛津的上廣實用倫理學中心做過幾次訪問,很感激該中心精力充沛的主任,朱利安・薩烏萊斯(Julian Savulescu),還有該中心的行政主管,米莉安・伍德(Miriam Wood)與黛博拉・席罕(Deborah Sheehan)。
最後,多謝我們固定(而且無償)的校對者,漢娜・艾德蒙茲(Hannah Edmonds),以及牛津大學出版社的校對員賈維耶・卡爾哈特(Javier Kalhat),還有我們在牛津大學出版社的編輯們:彼得・蒙特奇洛夫(Peter Momtchiloff),他策劃本書還有我們更早的「哲學會咬人」系列書籍,以及艾莉諾・柯林斯(Eleanor Collins),她負責此書的製作過程。
我們要把這本書獻給我們的孩子:沙爾(Saul)、約書亞(Joshua)與漢娜(Hannah)。
大衛・愛德蒙茲(David Edmonds)與奈傑爾・沃伯頓(Nigel Warburton)
二〇一二年四月 www.philosophybites.com
前言
誰是史上最重要的哲學家?哲學家不時會被問到這個傻氣卻很有趣的民意調查題目。有幾個名字照慣例會冒出來;沒有一次點名可能排除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笛卡兒、休謨、康德或馬克斯。不過哲學正典並不是固定的:這是個爭論中的名單,容易引起論辯,偶爾還有激烈的異議。在一九九二年,劍橋大學就有過一次激烈的抗議,當時大學當局提議頒給法國思想家德希達榮譽博士學位。
接下來的訪問無意全面涵蓋所有正典。有些知名哲學家你在這本書裡不會讀到,同時還有一些哲學家,通常不會包含在任何核心課程裡。就把這張名單想成比較像是知性...
目錄
前言
當代哲學家心中最愛的哲學家
1 聊聊蘇格拉底與蘇格拉底方法
2 聊聊柏拉圖的情慾之愛
3 聊聊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
4 聊聊湯瑪斯・阿奎那的倫理學
5 聊聊馬基維利的《君王論》
6 聊聊蒙田
7 聊聊笛卡兒的「我思」
8 聊聊史賓諾莎的激情
9 聊聊洛克的寬容
10 聊聊巴克萊的難題
11 聊聊休謨的重要性
12 聊聊亞當・斯密論人類是什麼樣
13 聊聊盧梭的現代社會
14 聊聊艾德蒙・伯克的政治
15 聊聊康德的形上學
16 聊聊黑格爾的辯證法
17 聊聊彌爾的《論自由》
18 聊聊齊克果的《恐懼與顫慄》
19 聊聊尼采的藝術與真理
20 聊聊亨利・西吉威克的倫理學
21 聊聊實用主義與真理
22 聊聊維根斯坦
23 聊聊法蘭克・拉姆齊的真理
24 聊聊沙特的存在主義
25 聊聊海耶克與自由主義
26 聊聊羅爾斯的正義
27 聊聊德希達的寬恕
進階閱讀
推特比賽「用最多一百四十字來定義哲學」優勝作品
前言
當代哲學家心中最愛的哲學家
1 聊聊蘇格拉底與蘇格拉底方法
2 聊聊柏拉圖的情慾之愛
3 聊聊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
4 聊聊湯瑪斯・阿奎那的倫理學
5 聊聊馬基維利的《君王論》
6 聊聊蒙田
7 聊聊笛卡兒的「我思」
8 聊聊史賓諾莎的激情
9 聊聊洛克的寬容
10 聊聊巴克萊的難題
11 聊聊休謨的重要性
12 聊聊亞當・斯密論人類是什麼樣
13 聊聊盧梭的現代社會
14 聊聊艾德蒙・伯克的政治
15 聊聊康德的形上學
16 聊聊黑格爾的辯證法
17 聊聊彌爾的《論自由》
18 聊聊齊克果的《恐懼與顫慄》
19 聊聊尼采的藝術與真理
20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