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士瑩 一個從小就喜歡到世界盡頭去旅行的國際NGO工作者,專業訓練來自埃及AUC大學唸新聞,及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 2001年起計畫遍佈世界各地,七大洋五大洲只缺南極洲跟南冰洋,他很愛自己的工作。在緬甸衝突地區的和平工作,讓褚士瑩意識到發展工作的極限,因此從2015年赴英國倫敦瑞士哲學作家艾倫.狄波頓成立的「The School Of Life」(人生學校),後來在法國「Institute of Philosophical Practices」(哲學踐行學院)師事奧斯卡.柏尼菲博士,學習哲學諮商,目標是在緬甸內戰衝突地區成立一個草根哲學機構,鼓勵武裝部隊跟難民營中長大的孩子一起思考「和平為什麼比較好?」,進一步用哲學思考來面對世界上各種戰爭、貧窮、難民、移工、歧視等複雜的問題。 在台灣期間,他串連在地與國際團隊,一起關心兒童與成人的思考教育、訓練NGO領域的專業工作者、客工、新移民、部落、環境、社區營造、小農與永續農業、自閉症成人、失智症家屬的支持。中文出版品包括《在西拉雅呼喊全世界》《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實踐篇》《誰說我不夠好?》《企鵝都比你有特色》《一個旅人,在西拉雅》(大田出版)等五十多本作品。
Are you happy in your life? Or are you happy with your life? 它們看起來像是相同的英語句子,但一個字的差異很大。 許多人吃得好、穿得好、總是在光鮮亮麗的聚會出現,IG動態令人嫉羨;他們的生活充滿了享樂。但當你問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是否滿意時,他們卻往往回答「不是很滿意」。他們對自己充滿了困惑,內心充滿了矛盾,那厭世感一點都不令人羨慕。 如果可能的話,我會希望這一群人都能讀《野蠻生長》。我只說「如果可能的話」,因為當你已經很難從手機上自拔,要好好專注讀一本書更是要求甚高。但對於那些陷入了「難受的舒適圈」的人而言,這本書可能正是你所需要的。它可以輕輕推你一把,讓你開始進行改變。 我認識作者褚士瑩多年了,不算深交,但一直把他視為人生平行線上的一位弟兄。 我們倆都在同一個時代開始出書,一開始都寫遊記和散文。當他在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念公共關係時,我正在哈佛教育學校念人類發展心理學。當我暑假回台灣辦演講時,他也往往同期在做新書宣傳。但後來我們的人生途徑就差異越來越大了。我搬回台灣工作時,他去緬甸的非政府組織服務。當我選擇安頓下來、結婚生子,他選擇背著背包、拿著護照,當一個「世界公民」。有一天,我還聽說他跑去法國念哲學了,好樣的! 《野蠻生長》這本書充分展現了這多面向的褚士瑩,就像以茶樹為中心的比喻:他選擇讓自己當「野放茶」。他說,野放茶「並不是不同的品種,僅僅只是一棵平凡的茶樹,做了一個不同的決定」。相較於丘陵上整齊劃一的大茶園,如同現代教育「以愛之名,以教育之名,在我身上施放肥料或農藥、除草劑」的同化體系,他說:「野蠻才是最優雅的生長。」 話說心理學源於哲學,所以我們探討的問題大同小異。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將「野蠻生長」解讀為自我整合(ego integration)和自我實現(self actualization)的過程。但因為研究方法不同,用語也就不盡相同。像在本書第二○七頁,他說「我不相信很多人說的『成為更好的自己』」(看到這裡我心想糗了,那剛好是我新書的書名吔!)「但是」他補充:「我相信人必須要『成為一個自己喜歡的人』。」 「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這句話,出現在這本書的開場和結語,也是軸心。從一個直覺的角度淺顯易懂,但身為心理學者,我倒覺得這句話本身就是個難題。「你真正喜歡什麼?你為什麼確定這是你喜歡的?」除非做了足夠的探索和思索,否則我們很難有信心回答這個問題。 在發展心理學,一個人的自我形成,大致上可分為四個階段:一開始,我們通過模仿周圍的人(父母,然後朋友)來建立自我。在第二階段,我們探索不同的選擇和嘗試,試圖找到自己的定位。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後,我們致力於一種身分,開始樹立自己的價值。最後,我們通過傳承、孕育後代,或服務他人,把重心轉向「大我」。唯有接受了「大我」之中必然會有多重價值觀,並與內心的「小我」達成了和諧,一個人才能說是達到了自我整合,也才能真正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 在《野蠻生長》中,褚士瑩也剖析了「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的心路歷程,並整理出十個原則:願意花時間,跟熟悉的世界拉出距離,對自己提高期待,看到自己的價值,學會留白,別害怕跟人對立,做一個偏激分子,學習「無知」的態度,成為一隻安靜的老虎,決定做自己。 對我來說,這十個原則,也等同於十個步驟,以一定順序的難度漸進。就如同發展心理學的四個階段,一個人需要被開導、被期待、開始對自己建立期待,然後出去探索、找到自己的價值,甚至與主流價值系統對抗、捍衛自己的偏激,也遭受過挑戰、學會謙卑,最後才有資格「做自己」。 從書的內容和章節的排列,我可以意識到,或許表達方式不同,但褚士瑩從哲學的角度,和我用心理學的觀點,其實講的是同一個途徑。我也因此很榮幸,能夠為《野蠻生長》提供這篇讀後感和推薦。 不僅僅對於那些經過精心修剪、在舊時代同化系統生長的茶樹,我認為對於千禧世代而言,這本書也具有巨大的價值。現代生活的無奈,不再是因為無法做自己,而是往往因為「太早做自己」。對於那些看似我行我素,但內心很不定的人,甚至在半生不熟之下就靠曝光和點擊率獲得了成功的人,我認為都會在本書中找到許多寶貴的句子,點醒你對意義的追求。 我希望這本書成為你自己的「英雄之旅」上的陪伴。這並非易事,途中也會有許多痛苦的取捨和偏激的犧牲,但最終的結果絕對是值得的,當你問心無愧地選擇成為自己,成為你自己真正喜歡的樣子。
給那些很早就做自己,但還是不喜歡自己的人 知名作家╲心理導師劉軒
Are you happy in your life? Or are you happy with your life? 它們看起來像是相同的英語句子,但一個字的差異很大。 許多人吃得好、穿得好、總是在光鮮亮麗的聚會出現,IG動態令人嫉羨;他們的生活充滿了享樂。但當你問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是否滿意時,他們卻往往回答「不是很滿意」。他們對自己充滿了困惑,內心充滿了矛盾,那厭世感一點都不令人羨慕。 如果可能的話,我會希望這一群人都能讀《野蠻生長》。我只說「如果可能的話」,因為當你已經很難從手機上自...
褚士瑩 一個從小就喜歡到世界盡頭去旅行的國際NGO工作者,專業訓練來自埃及AUC大學唸新聞,及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 2001年起計畫遍佈世界各地,七大洋五大洲只缺南極洲跟南冰洋,他很愛自己的工作。在緬甸衝突地區的和平工作,讓褚士瑩意識到發展工作的極限,因此從2015年赴英國倫敦瑞士哲學作家艾倫.狄波頓成立的「The School Of Life」(人生學校),後來在法國「Institute of Philosophical Practices」(哲學踐行學院)師事奧斯卡.柏尼菲博士,學習哲學諮商,目標是在緬甸內戰衝突地區成立一個草根哲學機構,鼓勵武裝部隊跟難民營中長大的孩子一起思考「和平為什麼比較好?」,進一步用哲學思考來面對世界上各種戰爭、貧窮、難民、移工、歧視等複雜的問題。 在台灣期間,他串連在地與國際團隊,一起關心兒童與成人的思考教育、訓練NGO領域的專業工作者、客工、新移民、部落、環境、社區營造、小農與永續農業、自閉症成人、失智症家屬的支持。中文出版品包括《在西拉雅呼喊全世界》《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實踐篇》《誰說我不夠好?》《企鵝都比你有特色》《一個旅人,在西拉雅》(大田出版)等五十多本作品。
Are you happy in your life? Or are you happy with your life? 它們看起來像是相同的英語句子,但一個字的差異很大。 許多人吃得好、穿得好、總是在光鮮亮麗的聚會出現,IG動態令人嫉羨;他們的生活充滿了享樂。但當你問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是否滿意時,他們卻往往回答「不是很滿意」。他們對自己充滿了困惑,內心充滿了矛盾,那厭世感一點都不令人羨慕。 如果可能的話,我會希望這一群人都能讀《野蠻生長》。我只說「如果可能的話」,因為當你已經很難從手機上自拔,要好好專注讀一本書更是要求甚高。但對於那些陷入了「難受的舒適圈」的人而言,這本書可能正是你所需要的。它可以輕輕推你一把,讓你開始進行改變。 我認識作者褚士瑩多年了,不算深交,但一直把他視為人生平行線上的一位弟兄。 我們倆都在同一個時代開始出書,一開始都寫遊記和散文。當他在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念公共關係時,我正在哈佛教育學校念人類發展心理學。當我暑假回台灣辦演講時,他也往往同期在做新書宣傳。但後來我們的人生途徑就差異越來越大了。我搬回台灣工作時,他去緬甸的非政府組織服務。當我選擇安頓下來、結婚生子,他選擇背著背包、拿著護照,當一個「世界公民」。有一天,我還聽說他跑去法國念哲學了,好樣的! 《野蠻生長》這本書充分展現了這多面向的褚士瑩,就像以茶樹為中心的比喻:他選擇讓自己當「野放茶」。他說,野放茶「並不是不同的品種,僅僅只是一棵平凡的茶樹,做了一個不同的決定」。相較於丘陵上整齊劃一的大茶園,如同現代教育「以愛之名,以教育之名,在我身上施放肥料或農藥、除草劑」的同化體系,他說:「野蠻才是最優雅的生長。」 話說心理學源於哲學,所以我們探討的問題大同小異。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將「野蠻生長」解讀為自我整合(ego integration)和自我實現(self actualization)的過程。但因為研究方法不同,用語也就不盡相同。像在本書第二○七頁,他說「我不相信很多人說的『成為更好的自己』」(看到這裡我心想糗了,那剛好是我新書的書名吔!)「但是」他補充:「我相信人必須要『成為一個自己喜歡的人』。」 「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這句話,出現在這本書的開場和結語,也是軸心。從一個直覺的角度淺顯易懂,但身為心理學者,我倒覺得這句話本身就是個難題。「你真正喜歡什麼?你為什麼確定這是你喜歡的?」除非做了足夠的探索和思索,否則我們很難有信心回答這個問題。 在發展心理學,一個人的自我形成,大致上可分為四個階段:一開始,我們通過模仿周圍的人(父母,然後朋友)來建立自我。在第二階段,我們探索不同的選擇和嘗試,試圖找到自己的定位。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後,我們致力於一種身分,開始樹立自己的價值。最後,我們通過傳承、孕育後代,或服務他人,把重心轉向「大我」。唯有接受了「大我」之中必然會有多重價值觀,並與內心的「小我」達成了和諧,一個人才能說是達到了自我整合,也才能真正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 在《野蠻生長》中,褚士瑩也剖析了「成為自己喜歡的自己」的心路歷程,並整理出十個原則:願意花時間,跟熟悉的世界拉出距離,對自己提高期待,看到自己的價值,學會留白,別害怕跟人對立,做一個偏激分子,學習「無知」的態度,成為一隻安靜的老虎,決定做自己。 對我來說,這十個原則,也等同於十個步驟,以一定順序的難度漸進。就如同發展心理學的四個階段,一個人需要被開導、被期待、開始對自己建立期待,然後出去探索、找到自己的價值,甚至與主流價值系統對抗、捍衛自己的偏激,也遭受過挑戰、學會謙卑,最後才有資格「做自己」。 從書的內容和章節的排列,我可以意識到,或許表達方式不同,但褚士瑩從哲學的角度,和我用心理學的觀點,其實講的是同一個途徑。我也因此很榮幸,能夠為《野蠻生長》提供這篇讀後感和推薦。 不僅僅對於那些經過精心修剪、在舊時代同化系統生長的茶樹,我認為對於千禧世代而言,這本書也具有巨大的價值。現代生活的無奈,不再是因為無法做自己,而是往往因為「太早做自己」。對於那些看似我行我素,但內心很不定的人,甚至在半生不熟之下就靠曝光和點擊率獲得了成功的人,我認為都會在本書中找到許多寶貴的句子,點醒你對意義的追求。 我希望這本書成為你自己的「英雄之旅」上的陪伴。這並非易事,途中也會有許多痛苦的取捨和偏激的犧牲,但最終的結果絕對是值得的,當你問心無愧地選擇成為自己,成為你自己真正喜歡的樣子。
給那些很早就做自己,但還是不喜歡自己的人 知名作家╲心理導師劉軒
Are you happy in your life? Or are you happy with your life? 它們看起來像是相同的英語句子,但一個字的差異很大。 許多人吃得好、穿得好、總是在光鮮亮麗的聚會出現,IG動態令人嫉羨;他們的生活充滿了享樂。但當你問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是否滿意時,他們卻往往回答「不是很滿意」。他們對自己充滿了困惑,內心充滿了矛盾,那厭世感一點都不令人羨慕。 如果可能的話,我會希望這一群人都能讀《野蠻生長》。我只說「如果可能的話」,因為當你已經很難從手機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