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交報告,但還是裝沒看到;
表面上不屑對方,暗地卻偷偷模仿;
團隊凝聚力很高,卻還是經常爭吵!
口是心非的人類真的太奇怪,
就讓心理學揭露那些不能說的瘋狂告白!
孩子說謊是學壞的表現?你應該要感到欣慰!
►►►美國心理學家霍伊特(M. Hoyt)曾這樣評價兒童撒謊的現象:當子女第一次對父母撒謊的時候,就意味著他們已經從父母的絕對束縛中掙脫!
男生上廁所,為什麼絕對不挑隔壁有人的小便斗?
►►►在狹小的空間裡,男性會本能地感覺到個人空間被侵害,而變得有攻擊性。所以在男性成員較多的場合,注意留出足夠的空間,是促進集體融洽的有力手段!
都市人含淚告白,真的不是故意要冷漠、不近人情!
►►►都市人本能地與鄰居保持必要的距離、減少與同事的關係,對別人的求助採取了漠然的態度等,是為了在巨大的資訊洪流中保護自己。
只會「單面論證」的推銷員,不是一名好推銷員
►►►超市裡很多促銷員總是如錄音機一樣,反反覆覆講述著自家產品的優點,並列舉其他產品不足的地方;但之於我們消費者,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產品本身的優良品質,而是對商家「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小小鄙視。
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越拆散我們,我越愛他!
►►►在戀愛過程中,如果出現干擾雙方愛情關係的外在力量時,雙方的愛情關係反而會被強化。
抱歉了心理學,但人類就是這麼難搞!
本書精心選擇了心理學各領域,從古至今數十位大師的經典學說,全方位地詳述了認知感受、成長、人格、夢、感情、社會、交際、戀愛婚姻、疾病等一系列心理學精華內容,並輔以大量生動詼諧的插圖,讓讀者能在會心一笑中,輕鬆掌握各種實用的心理學知識!
作者簡介:
張憲鵬,心理諮商師,兼職作者。
章節試閱
第7節 會議
會議桌、百葉窗、投影機、麥克風、礦泉水,往往還伴隨著一定的人員規模和話題,沒錯,我們正在開會,銷售會議、部門會議、策略會議、團隊會議,作為一種重要的交際活動,會議同樣體現著許多心理學原理。
「方圓」有別
會議一般少不了會議桌,雖然會議桌看似會議的一個普通道具,但實際也大有玄機,或方或圓的會議桌對會議的作用並不相同。
當會議桌呈圓形(或者方形桌圍成了圓形)的時候,每個與會者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沒有尊卑之別。因為每個人都會被人矚目,所以更容易發表自己的意見。這就是意味著平等交流、意見開放的「圓桌會議」,它源於五世紀英國國王亞瑟的故事。據說當時亞瑟王在與他的騎士們討論國事時,所有人都圍坐在一張圓形的桌子周圍而不排座次。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為了體現各國平等原則和協商精神,圓桌會議的形式在全世界被大大推廣。
與圓桌相對的就是方形會議桌,它是一種體現主次地位的會議形式。在方桌會議中,特別要注意座次的安排,否則容易引起違和感而造成與會者不快。正常情況下,既容易被全體人員關注、又能縱觀全局的座位要留給高階主管。比如說右圖中,A和C就是主管位。如果想取得主管地位,就要積極地選擇A和C的位置,而如果會議已經確定了主管位,其他開會者則必須有意識地避開。值得注意的是,雖然A和C同屬主管座,但二者也是有區別的。一般說來,著眼於解決問題、控制整個會議進度的主管,比較傾向於選擇A;而選擇C的主管,則多半比較重視和與會者的人際關係。如果是類似於腦力激盪(如集體創意)的會議,主管選擇C處的效果比A處要好。
除此之外,對會議不太積極的人,經常會選擇B和D的座位。還有,在主管已經選擇A處就座的情況下,祕書、助理就應該選擇C的位置。
開會三法則
在會議中,與會者組成了一個事實上的小團體,可以說會議的過程也是團體成員交流的過程,所以也體現出了一些交際心理規律:
1.座位法則:正面相對的座位,容易滋生對抗心理,辯論大賽中如此坐法已經屢見不鮮。如果明明有其他空位,一個人卻徑直坐到了你的對面,那麼可以確定的是,對方必定對你懷有一定程度的牴觸情緒,並時刻準備好反駁你的姿態。許多統計數據證明,如果某次會議兩人發生了一次印象深刻的爭論,那麼下次會議時雙方選擇相對而坐的可能性就很大。
由此可見,在急於求得贊同的場合,我們必須隨時注意對面的動向。如果面對束手無策的對手,避免與之正面交鋒的辦法就是選擇在其旁邊坐下。因為相鄰而坐通常意味著關係親近,能有效緩和對立感。
2.緊鄰反對法則:有與會經驗的人也許已經發現了,一段發言結束後,緊隨之後的通常是反對的聲音,因為渴望被關注、求得他人尊重是人的天性。在能意識到的場合,沒有人願意輕易地受人影響,所以表現出了逆反的行為。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在發言之後,要立刻請同一戰線的「夥伴」發表贊同意見,或者在反對意見出現之前,盡可能爭取到更多支持。
3.影響力法則:會議進行時,會議主持人(一般是主管)的作用非常重要,因為其代表了會議的主題、風格、方向等,甚至直接影響到會場的氣氛。主持會議的人影響力小的時候,與會者傾向於和對面的人交流;反之,與會者則傾向於與鄰座交流。
這種現象看似平常,實則蘊含著深刻的心理學原理:大多數人潛意識中都具有挑戰權威的慾望。當主持會議的主管氣場不夠,與會者會表現出或多或少的反抗,一旦有新的意見提出,與會者馬上就隨意討論,甚至不太禮貌、明目張膽的面對面討論。在極端情況下,與會者甚至會對主管發難,直接向他提出反駁意見;而在主管非常強勢的情況下,與會者會尊重主持人的安排,而較少擅自討論。如果會議當中只是出現竊竊私語的現象,說明此位主管在團體中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
開會三法則由心理學家斯汀澤(Stinzer)提出,事實上,除了參加會議之外,在如聚會、講座中,我們也可以利用它來衡量小圈子裡的人際關係。
專欄25 會議中的小技巧
會議不但包含有明顯的團體心理規律,而且還必須實現說服另一些人的目標,是一個技巧性的社交活動。
花車與從眾心理
在舉辦嘉年華會時,常常會有花車遊行,遊人能在花車上輕鬆地享受遊行中的音樂,且不用走路就能跟隨隊伍前進,心理學上借用了這一概念,提出了樂隊花車效應(bandwagon effect,也稱從眾效應)。它是指為了避免在社會中陷於孤立,人常常做出與大多數人相同的選擇。
樂隊花車效應的背後,其實是團體迷思的深刻反映。前面提到過的心理學家阿希(Solomon Eliot Asch)就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向八名被試者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但只有一人是真正的被試者,其他七人都是「假捧場」。在七位假被試者回答之後,再請真被試者作答。結果發現:在假被試者們回答正確的情況下,真被試者也能回答正確;但在假被試者們故意回答錯誤的情況下,真被試者就有35%的可能性會選擇同樣的錯誤答案。
實驗充分地證明了,當周圍出現大範圍的相同觀點時,個人會喪失對自我意見的信心,而傾向於迎合大眾看法。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現象:處於同一團體內部(如同一公司、同一小組)的成員因為沾染了同樣的「團體氣息」,往往具有相似的思考方式或行事風格,甚至連穿衣打扮都會趨於一致。
在會議中,有計謀的人經常會使用這一效應來壓制反對聲音,他們在發言後,立刻讓自己的部下或夥伴發表贊同意見,從而使個人主張披上了「大眾意見」的外衣,給持反對意見的人造成心理壓力。而當越來越多人跳上這一「花車」的時候,發表反對意見的阻力就會越來越大,極有可能湮滅在這一片激昂的聲浪中。
第7節 會議
會議桌、百葉窗、投影機、麥克風、礦泉水,往往還伴隨著一定的人員規模和話題,沒錯,我們正在開會,銷售會議、部門會議、策略會議、團隊會議,作為一種重要的交際活動,會議同樣體現著許多心理學原理。
「方圓」有別
會議一般少不了會議桌,雖然會議桌看似會議的一個普通道具,但實際也大有玄機,或方或圓的會議桌對會議的作用並不相同。
當會議桌呈圓形(或者方形桌圍成了圓形)的時候,每個與會者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沒有尊卑之別。因為每個人都會被人矚目,所以更容易發表自己的意見。這就是意味著平等交流、意見開...
推薦序
前言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心靈是最貼近生命的地方,它包羅萬象,涵蓋了從搖籃到墳墓、從遺傳到後天、從內心到行為、從個人到社會等林林總總的內容。但正如俗語有云「知人知面不知心」,心靈同樣也難以捉摸,它不可直接觀察且變幻莫測。而古老而又年輕的心理學,就是為了探測看不見的心靈而存在、發展的學科,它的最終目的是使人類生活得更加成功、健康、幸福。不懂心理學的人,往往不瞭解自己,亦不瞭解他人,在人生漫道上歷盡挫折。
因為心理學門類眾多,市面上的心理學讀物往往著眼於某一門類,難以給讀者形成心理學的整體印象;再者,心理學研究報告多見於外文著作,加上知識本身的學術性,所以語言表達也常常與讀者喜聞樂見的風格相去甚遠。本書擯棄了以上傳統做法,精心選擇了心理學各領域從古至今數十位世界級大師的經典學說,從學科歷史出發,全方位地詳述了認知感受、成長、人格、夢、感情、社會、交際、戀愛婚姻、疾病等一系列心理學精華,是能夠一次讀完的心理學全集!不僅如此,本書還列舉了大量的心理學實驗和運用,在力爭做到文字通俗又深刻、生動又嚴謹的同時,更輔以大量生動詼諧的插圖,帶給讀者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在會心一笑中不知不覺地學會各種有用的心理學知識,在交友圈、職場、情場、成長之路上遊刃有餘,輕鬆達到自我實現的高峰!
另外,對於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學問題,本書從不企圖以教條式說教來強行改變讀者的既有視角,所以並未著力渲染所謂的「正確答案」,而是堅信讀罷此書的您完全能夠依靠書中知識的指導,發現心靈的力量,以批判的精神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決之道!
接下來,歡迎來到心理學的奇妙世界!
作者
前言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心靈是最貼近生命的地方,它包羅萬象,涵蓋了從搖籃到墳墓、從遺傳到後天、從內心到行為、從個人到社會等林林總總的內容。但正如俗語有云「知人知面不知心」,心靈同樣也難以捉摸,它不可直接觀察且變幻莫測。而古老而又年輕的心理學,就是為了探測看不見的心靈而存在、發展的學科,它的最終目的是使人類生活得更加成功、健康、幸福。不懂心理學的人,往往不瞭解自己,亦不瞭解他人,在人生漫道上歷盡挫折。
因為心理學門類眾多,市面上的心理學讀物往往著眼於某一門類,難以給讀者形成心理學的整體印象;再者...
目錄
第1章 所謂心理學
第1節 心理學的概念
第2節 各式各樣的心理學
第3節 心理學的歷史
第2章 認知、感受與心理學
第1節 大腦和心理的關係
第2節 認知是資訊處理過程
第3節 記憶的奧祕
專欄1 人是怎樣識別臉孔
第4節 被誤解的視覺
專欄2 色彩的心理學世界
專欄3 殘像與潛意識效應
第5節 聆聽的心理學
第3章 成長與心理學
第1節 搖籃到墳墓的心理旅程
第2節 嬰兒期
專欄4 依戀的原動力─ 銘印
第3節 幼兒期
專欄5 智商
專欄6 教育的本質
第4節 兒童期
專欄7 動機與行動
專欄8 發展的挫折
第5節 青春期
專欄9 不可或缺的叛逆期
第6節 成人期
專欄10 永遠的婆媳戰爭
第7節 老年期
第4章 人格與心理學
第1節 人格,演繹人生的面具
第2節 人格的分類
專欄11 體型能表現人格嗎
第3節 人格和遺傳
專欄12 兄弟姐妹的性格
第4節 性別與人格
第5節 周哈里窗
第6節 血型決定人格嗎
專欄13 人格測試
第5章 夢、感情與心理學
第1節 佛洛伊德
第2節 榮格
第3節 窺視心靈的夢
第4節 夢的解析
專欄14 一起來解夢吧
第5節 慾求不滿
第6節 情結
第7節 感情
第6章 社會、團體與心理學
第1節 資訊
第2節 他人
專欄15 匿名性催生的網路社會
第3節 團體迷思
專欄16 少數派的力量
專欄17 旁觀者與援助行為
第4節 會傳染的恐慌
第5節 群體性事件
第6節 團體結構
專欄18 選擇最佳工作團體的結構
第7節 領導人
專欄19 人力資源管理
第7章 交際與心理學
第1節 個人領域
專欄20 語言的距離
第2節 無聲的「語言」
專欄21 看心要會看眼
第3節 印象
專欄22 怎樣才能給人好印象
第4節 競爭與合作
第5節 說服
專欄23 說服的祕訣
第6節 銷售
專欄24 廣告
第7節 會議
專欄25 會議中的小技巧
第8節 霸凌
第9節 謊言
第10節 戀愛
第11節 伴侶
專欄26 婚後三年女性就沒有幸福感了嗎
第8章 心理疾病與治療
第1節 心靈和身體
第2節 適應障礙
第3節 憂鬱症
專欄27 自殺的深層心理
第4節 人格障礙
第5節 社交焦慮症(SAD)
第6節 成癮
第7節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第8節 症候群
第9節 心理治療
第1章 所謂心理學
第1節 心理學的概念
第2節 各式各樣的心理學
第3節 心理學的歷史
第2章 認知、感受與心理學
第1節 大腦和心理的關係
第2節 認知是資訊處理過程
第3節 記憶的奧祕
專欄1 人是怎樣識別臉孔
第4節 被誤解的視覺
專欄2 色彩的心理學世界
專欄3 殘像與潛意識效應
第5節 聆聽的心理學
第3章 成長與心理學
第1節 搖籃到墳墓的心理旅程
第2節 嬰兒期
專欄4 依戀的原動力─ 銘印
第3節 幼兒期
專欄...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