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踞紐約時報排行榜超過52週
童年經驗對一個人未來的形塑有什麼關鍵性影響?
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後能夠成功,有些卻不能?
我們要如何教養孩子,才能真正讓孩子未來一生受益?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克曼 + 哈佛、芝加哥大學重要研究
本書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孩子的想法!
本書作者以3年的時間,拜訪全美頂尖教育學家、經濟學家、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兒科醫生,也前去許多學校,對學生、教師、行政人員進行訪談,想為這個問題找到一個解答: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後可以有所成就,有些孩子卻是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還有,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對孩子產生正向的影響,真正幫助孩子,迎向一個快樂、成功的人生?
作者在書中試圖整理不同領域的研究成果,藉由學者的研究實驗與分析方式,找出孩童時期與未來人生之間的關聯性,以及父母如何影響孩子、孩子的能力是如何發展,由此探討我們要如何幫助孩子,教育孩子。
根據美國哈佛與芝加哥大學專家的研究成果,本書作者建議,父母師長除了發展孩童的認知能力之外,更要重視對孩子真正重要的人格特質,包括恆毅力、自我控制、熱忱、社會智能、感激、樂觀與好奇心,並且培養孩子管控功能、壓力應付與情緒管理等能力,讓孩子真正有能力主宰自己人生的方向,擁有幸福快樂的未來。
本書特點
◎根據關於兒童的最新研究,找出幫助孩子有更好發展的方式
◎探究童年經驗對未來人生發展的影響
◎父母如何培養出孩子的抗壓性、儲備自信心,讓孩子未來更能適應環境
◎闡述可以成就未來人生的七種人格特質
◎如何讓讓孩子承擔失敗的風險,培養解決困境的能力
◎教孩子學會思考
◎幫助孩子培養增加未來競爭力的5個核心特質
作者簡介:
保羅‧塔夫(Paul Tough)
著有《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孩子如何成功》與Whatever It Takes,其中《孩子如何成功》已有27國版本,在紐約時報排行榜盤踞超過一年以上。保羅‧塔夫是《紐約時報》雜誌的特約撰稿人,文章主題廣泛,包括教育、教養、貧窮問題,以及政治議題。他的文章也見於《紐約客》、《亞特蘭大》雜誌、GQ雜誌,同時也為《紐約時報》撰寫社論。
他曾任《紐約時報》雜誌與《哈潑》雜誌編輯,並擔任過「美國人生」公共廣播節目的製作人與記者,也是線上雜誌Open Letter的創辦編輯。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查爾斯‧杜希格—《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作者
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兩度獲得普立茲新聞獎、《紐約時報》記者
吳清基—台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
吳淑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副教授
吳毓瑩—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李偉文—親職教養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柯華葳—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夏惠汶—開平餐飲學校創辦人、台北市教育會會長
徐嘉賢—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
莊淇銘—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
陳美儒—建中老師、親子作家
陳鳳馨—News98 財經起床號節目主持人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黑幼龍—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
傅 娟—親子作家
謝佳勳—Super Camp超人營中文營隊創辦人
Choyce—親職部落客
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培育成功的孩子不必只靠運氣,這本書提出很有力的新觀念,告訴你如何幫助孩子成長茁壯,為孩子的未來鋪路。這個創新的觀念可以改變學校、家庭,和我們的生活。父母都應該好好讀讀這本書,決策者也是。──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作者
芝加哥大學與哈佛大學等幾十年來的精采研究都完整集結在這本重要的新書裡,這本書會長踞暢銷排行榜!──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兩度獲得普立茲新聞獎、《紐約時報》記者
媒體推薦:
丟掉死背的單字卡吧──膽識、人格特質,及好奇心都比認知技巧重要太多了。這記警鐘敲得真是有力。──《時人》雜誌書評
作者拿出讓人心服口服的案例,證實考試分數,甚至連天生的智力,都不能預測哪個孩子才會成功,而是膽識、好奇心,和毅力。所有的生活技能都是可以教的,讓人大開眼界。──《時人雜誌》2012十大好書評選
這本新書結合了論證有力的大腦研究結果……他認為孩子要成功,最重要的特質還是在人格特質──家長和學校在培養成功孩子的人格特質上則有很強的影響。──《全球郵報》書評
這本振奮人心的書為教育改革的辯論帶來令人震撼的新視角……作者集結了各行各業的精英人物──包括經濟學家、心理學家,和神經學家,他們提出了有力的研究成果,讓我們能從新的角度看待教育的問題。──《華盛頓月刊》書評
作者這本新書打算提出有關兒童教育的新論點……他訪問了許多人,在書中敘述他們的觀點,包括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學生、單親媽媽,以及科學家,他們的故事都為書中引用的科學研究提供證據,支持作者這套以人格特質為出發點的新學習方式。──《出版人週刊》書評
所有教育者都應該讀這本書,這本迷人的書解說得非常清楚,讓我們知道傳統上對兒童發展的論調完全錯誤。──學校領導人大會簡報(School Leadership Briefing)
這本文字精采的新書提出了一套改善學校架構的方法,雖然還只是初階,但很有潛力改變我們的學校。──《華盛頓郵報》
徹底扭轉對於兒童發展的傳統觀念,作者認為非認知能力(像是毅力、自制力、好奇心、良心、膽識,以及自信等)才是孩子在學校和人生中,獲得成功最重要的關鍵。──Kirkus星級書評
必讀佳作。──《紐約時報》
作者的文字中帶著同理心和理解,這不是一本手冊,而更像是提出解釋,讓你了解為什麼有些學生可以逆勢發光,但有些卻不能。──《芝加哥論壇報》
這本書能帶來希望,未來的教育一定會有更多相關研究。──《書單》雜誌書評
人格特質是可以教的嗎?作者要告訴你:當然!而且他還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研究結果,這本書資訊豐富又好讀,不只是重要的書,還是必讀的書。──《每日先驅報》
這本書濃縮了最新的教育研究,章節安排得宜,讀這本書讓我收穫良多,而且讓我充滿希望,我們可以讓每個家庭的孩子生活得更好。──Slate雜誌書評
這本新書太棒了……馬上就會成為教養書的首選,書中深入探討失敗的本質,以及失敗如何幫助塑造孩子的人格特質。──《賀芬頓郵報》
我好愛這本書,裡頭敘述那些孩子如何在幾乎不可能的環境中逆勢成功,還有幫助那些孩子的人,真是精采。……這本書的研究完整、文筆優美,能刺激讀者思考。──好奇莎凡(Siobhan Curious)/教育觀察部落格「教室就是小社會」版主
跟你說:馬上去買。這本書太精采了,輕鬆易讀又有許多故事,跟教師和家長都密切相關,讓讀者看見希望降臨。──教育資源分享網站「教育烏托邦」站長
這本書讀來輕鬆,而豐富的資訊更是吸引人」──英國《每日電訊報》
振奮人心的傑作……態度積極,文筆優美。──《經濟學人》
論述生動有力的社會議題,依據真實兒童案例的人生而寫……非常值得一讀。」─英國《獨立報》
這本書會改變你對孩子的想法,但更重要的是,你會知道我們可能擁有的未來。──艾歷克斯‧寇特羅茲(Alex Kotlowitz)/There Are No Children Here作者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作者專訪
Q. 什麼樣的機緣讓你想寫這本書?
A. 2008年我出版了第一本書Whatever It Takes,主要是談非營利組織哈林兒童區和其總裁與執行長傑佛瑞.卡納達。我為這本書花了五年時間調查、報導,但寫完這本書以後,我發現我對於人們童年的經歷還有許多疑問,於是我寫了《孩子如何成功》這本書來解答這些問題,這些在我們生活中都是關鍵又不易明白的大問題︰為什麼有些孩子成功了,有些卻沒有?為什麼一般說來出身貧困的小孩比中產階級背景的小孩更難成功?還有,更重要的是,我們該怎麼作來引導更多孩子邁向成功?
Q. 你是如何找到這些問題的解答?
A. 為了這本書的採訪調查,我跑遍全國,從舊金山貧民區的兒科診所,到俄亥俄中部的西洋棋巡迴賽、紐約私立的貴族小學,我發現關於童年與日後成敗的關係這樣的議題正引起大眾熱烈討論,這些討論新穎、有開創性,和以往的教育論壇不一樣,經濟學家、神經科學家、心理學家和醫師都正致力於這方向的工作,他們各自獨立工作,很少將彼此的努力成果整合起來,不過現在正開始找到共同點,只要結合起來,他們的研究會獲得重要而有趣的結論。
Q. 許多讀者讀了你在2011年九月份的時代雜誌發表的文章,才第一次接觸到你對品格教育的報導,那篇文章的標題是「如果獲得成功的秘訣是失敗呢﹖」,請你談談失敗如何幫助我們成功?
A. 多米尼克.蘭道夫將這個觀念詮釋得最好,他是布朗克斯區一所當地私立學校,河谷學校的校長,這間學校對品格教育進行一些有趣的實驗。蘭道夫這麼說︰「堅強與自制的性格,要透過經歷失敗來獲得,可是在美國升學至上的環境裡,沒有人要失敗。」
這個觀念獲得許多讀者迴響,我並不覺得真的是失敗幫助我們成功,事實上,反覆的失敗可能會摧毀孩子成長,我認為學會處理失敗、應付挫折才是邁向成功的關鍵,這是一項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發展的技巧,教學者、教練、良師益友、鄰居,還有許多其他的大人,都可以幫助孩子。
Q. 你自己身為家長,寫這本書對你有何影響?
A. 我剛開始為這本書進行採訪時,我有了第一個孩子,我兒子愛靈頓現在三歲了,那幾年是小孩成長的關鍵時期,我花了很多時間讀有關嬰兒大腦的資料與情感、創傷、壓力內分泌的研究報告,想辦法讓自己別太緊張。
到最後,作這些研究的效果讓我蠻訝異的︰讓我對於當爸爸這件事變得輕鬆一點。愛靈頓出生後,我一度滿腦子都是贏在起跑點的迷思--學得愈早愈快,以後考試成績就愈好,日後生活更成功;做這次調查採訪後,我不那麼在意我兒子的閱讀、算數能力了,別誤會,我當然還是要他學這些,只是我認為那些東西他遲早要學,現在我比較關心的是他的品格,或者用其他更適合指稱三歲小孩人格的字眼,我希望他能夠克服沮喪,能冷靜清醒,面對難題能持續努力不放棄,樂於分享,感覺自己是受關愛的、充滿自信、有歸屬感,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他有能力處理失敗。
對父母而言要讓自己的孩子學習失敗很難,因為我們的天性就是要保護孩子不遇上任何麻煩,不過現在我們都知道有時候保護孩子反而是在傷害他們,不給他們任何機會面對挫折、處理失敗,孩子長大後才真的是麻煩大了,克服逆境才能造就好的人格特質,人格特質比智商更能幫助孩子達成真正永遠的成功。
名人推薦:查爾斯‧杜希格—《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作者
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兩度獲得普立茲新聞獎、《紐約時報》記者
吳清基—台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
吳淑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副教授
吳毓瑩—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李偉文—親職教養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柯華葳—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夏惠汶—開平餐飲學校創辦人、台北市教育會會長
徐嘉賢—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
莊淇銘—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
陳美儒—建中老師、親子作家
陳鳳...
章節試閱
12. 要成功,必須先經歷過失敗
杜懷‧維達爾是河谷鄉村學校(該校是紐約著名的私立名校)國中與高中班級的英文老師,也是該校2001年班畢業的校友。由於他是非裔美國人,在學校教師休息室中一直是個稀有動物。我認識他的時候,他是該校高中部唯一的黑人老師。
維達爾在紐約布朗區區長大,由擔任秘書的母親獨立撫養,繼父則是電工。高中時他拿到獎學金,前往河谷鄉村學校唸書。他告訴我,雖然他喜歡這個學校的豐富資源與課程的挑戰,但也很難適應白人同學的富裕生活。九年級時,他與一位女同學被分在同一個小組進行學校作業,女同學請他到她位於曼哈頓上東城的家裡做作業。他告訴我,「我永遠忘不了那次經驗。一進她家,我瞬間怔住,怎麼有人如此有錢!」他說,這次經驗讓他開始和許多班上同學保持一點距離。他在河谷鄉村學校唸書的那幾年,從來沒有邀請白人同學到他家,因為他覺得自己的生活跟他們實在差太遠了。
直升機家長並沒有真的了解孩子情緒
維達爾現在當了老師,他的學生都來自富有家庭,差別只在於有些人家很有錢,有些人家則是超級有錢。但這也讓他能夠更細膩的觀察有錢孩子。雖然他說自己的身世很不起眼,但從小他母親就非常支持他,他需要找人講講話時,媽媽也一定會傾聽,這是他力量的來源。不過,他的學生們與父母的距離似乎比較遠,他觀察到許多學校老師口中形容的「直昇機家長」:他們永遠在孩子頭上徘徊,一看到孩子需要幫忙,立刻俯衝而下。但他說:「這樣做並不代表家長們瞭解自己孩子的情緒需求,更不代表他們願意花時間與孩子相處。」
有一天我在河谷鄉村學校採訪時,剛好是學校的「專業發展日」。校長蘭道夫安排全校老師觀賞〈力爭碰壁〉(Race to Nowhere)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描述美國一群條件最好的高中生如何面對壓力的故事,早就是許多富裕社區的地下熱門片,只要學校、教會或社區活動中心放映這部電影,成百上千憂心忡忡的家長就會出現。這部電影描繪當代美國青少年的陰鬱處境,劇情一路高潮迭起到一位資優女學生自殺。這位女學生自殺的原因,很明顯的是因為她在學校或家中面對越來越強大的成功壓力。〈力爭碰壁〉似乎有很大的感染力,許多老師感受到電影劇情的力道,散場後一位老師跟蘭道夫講話時,眼中還帶著淚水。
毀了孩子的教養方式
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認為,美國人養育與教育富裕小孩的制度與方法其實是在毀滅他們,〈力爭碰壁〉這部電影出現後,更凝聚了這股看法。電影的主要角色是北加州馬林郡的心理學家瑪德琳‧萊文(Madeline Levine)。她寫過一本暢銷書《給孩子,金錢買不到的富足》,在書中引用各種研究與調查支持她的論點,亦即有錢人家的孩子從國中起出現情緒問題的比例,高到讓人意外。瑪德琳說,這絕不是人口調查的統計異常,而是在美國富裕家庭養育孩子的方式直接造成的結果。她認為,在今天的富裕家庭中,父母與孩子的感情距離比其他家庭更遙遠,但同時卻又更堅持孩子要有更高的成就,這兩種影響可能化合成一種有毒物質,會在孩子身上產生「強烈羞愧與絕望感覺」。
《給孩子,金錢買不到的富足》書中引用了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心理學教授桑妮亞‧路薩(Suniya Luthar)的研究。桑妮亞過去10年的研究主題是富裕家庭孩子面對的心理挑戰,已經成為這方面的專家(她也曾應蘭道夫邀請,參加了2007年在勞倫斯維爾高中舉辦的研討會)。桑妮亞剛展開學術生涯時,主要興趣是低收入家庭青少年面對的問題,到了1990年代後期,她認為需要一個相對優勢的人口對照組,才能更瞭解劣勢都會地區青少年的行為模式。於是她進行了一項研究,對象是兩組十年級學生,每一組的人數約兩百人。其中一組大部分是白人,多半住在富裕的郊區;另一組多半是非裔美人,大部分住在貧窮的城市社區。
桑妮亞出乎意料地發現,富裕組青少年飲酒、抽菸、吸食大麻與更強烈的非法藥物的比例,超過貧窮組的青少年。住在富裕郊區的女孩中,有35%曾經使用過酒、菸、大麻或更強烈的非法藥物,但只有15%的市中心貧窮女孩曾經使用菸酒、大麻、禁藥。富裕女孩有憂鬱傾向的比例也較高,其中22%的女孩經診斷確定,她們明顯出現憂鬱的症狀。
這個研究出來後,另一所位於富裕社區的中學馬上跑來找桑妮亞,於是她花了好幾年追蹤研究這所學校的學生。結果發現,這些高收入家庭的學生中,有五分之一的學生出現了多重且長期的問題,包括使用菸酒等有害物質、憂鬱與焦慮程度高、學業經常遇上困難等。
依附父母程度會影響孩子行為
但這一次桑妮亞除了蒐集學生心理壓力與偏差行為的資料外,也詢問學生他們與父母的關係,結果發現對於社會經濟地位兩個極端的家庭來說,教養方式帶來的影響格外顯著。不管是很有錢或很貧窮家庭的青少年,如果他們依附母親的程度很低,經常被父母批評,放學後家裡沒大人照顧的話,就可以預測他們在學校也會適應不良。桑妮亞發現,有錢人家孩子出現沮喪現象的主因是「過度的成就壓力、與父母缺乏肢體的接觸、情感上的疏離」。
哈佛大學兒童心理學助理教授丹‧坎龍(Dan Kindlon)曾經進行一項針對富裕家庭的全國性研究,發現了更多富裕家庭孩子所承受的壓力。他的研究成果於2000年集結成書出版。坎龍的研究結論與桑妮亞接近,即出身富裕家庭的學生,焦慮與憂鬱的比例特別高,在青少年時期尤其明顯。他發現,在富裕家庭中,常見父母與子女缺乏感情的交流現象,這樣往往意味著父母會放縱孩子的不良行為。此外,若以收入多寡為指標,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父母,承認自己對待子女比較不嚴厲(和他們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相比)的比例,遠超過其他收入程度的家長。
遭遇挑戰是學習的機會
河谷鄉村學校的可恩老師告訴我,她和校內其他老師經常討論富裕對學生品格發展的潛在傷害。事實上,她曾經邀請坎龍教授到學校,對師生演講這個主題。可恩說,他們學校裡面很多學生家長要求孩子要表現優異,殊不知這種作法正好斷絕了孩子們歷練成長的機會。「我們的學生不太能忍受痛苦,其實是一點苦都受不了。他們老是被保護得好好的,只要他們覺得有一點不高興,父母就跑來學校溝通。這時我們會請父母不要擔心孩子遭遇挑戰,因為這就是學習的機會。」
溺愛孩子會付出代價
可恩說,在該校的中學部,「如果有位學生成績只拿到C,但是他的父母認為孩子該拿A的話,老師就會遭到很多質疑:『你們亂講!他明明報告就寫得很好!』還有父母打電話來說:『你們能不能多給兩天時間,讓他寫完這篇報告?』這種想要給孩子一切、想要展現愛孩子的作法,其實是溺愛,會付出代價的,代價就是犧牲了孩子的品格發展。不少家長會這樣做,這是我們學校裡的嚴重問題」。
當代教養的矛盾
當然,這個問題不僅發生在富裕家庭,也是所有家長的問題。事實上,這個問題是當代教養面臨的主要矛盾。一方面,我們為了保護孩子免於遭受任何危險和不安,為了給孩子一切,我們會急切地、幾乎像生物本能般地去滿足孩子的所需所求。在另一方面,我們多多少少知道,兒女最需要的其實是一點點困境、一些挑戰、一些他們可以克服的匱乏,甚至只是要讓他們向自己證明,他們有辦法克服困難。身為家長的,每天都為這些痛苦的問題煩惱著,但是,父母可以在家中承認自己面臨這種教養的兩難困境,因為沒有外人會知道;但如果父母花了大錢送孩子去好學校,要在學校的公開場合承認這一點,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這也正是河谷鄉村學校校長蘭道夫推動新的品格教育計畫時,所遭遇到的問題。如果你在公立學校工作,薪水是由政府發給,工作內容是把學生培養好,讓他們裝備好進入成人世界,那麼某程度上你是向社會大眾負責。若你是在河谷鄉村學校這樣的私校工作,你一定會牢牢記住,你負責的對象是那些付學費的家長。因此,蘭道夫校長想推動新計畫時,必須面對這些複雜的因素—如果這個新計畫是想要改善學生缺乏毅力、缺乏感激與自我控制等重要的特質,你等於是在拐彎抹角批評家長教養子女的方式,也就是說,你是在批評僱用你的老闆。
有錢的家長把子女送進河谷鄉村這樣的學校讀書,多多少少是有用意的(不過這些家長一定不會這樣承認)。該校校友中有很多令人難忘的成功人士:著名音樂家、演員、知名媒體記者、州長、聯邦參議員等。但是,河谷鄉村學校已有104年歷史,門下出過無數有錢學生,卻很少出現能夠改變世界的人物(抱歉了,傑出校友們)。這種富貴學校的辦學宗旨向來就不是鼓勵學生追求更高的成就,而是讓學生更早站上起跑點,讓學生在學校中發展人脈關係、建立網絡,將來才不會從上層階級掉下來。也就是說,這個學校販售給家長的商品是:保證他們的子女未來幾乎不可能失敗。
唯有經歷挫折失敗,才能培養成功特質
蘭道夫明白,想讓年輕人培養出品格,最好的方式是讓他做一件非常可能失敗的事情。有些事情先天上風險就很高,例如做生意、運動比賽或藝術工作,很可能會碰到慘敗—但是卻更能夠藉此達到真正的、原創的成功。蘭道夫解釋:「唯有經歷失敗,才能培養毅力與自我控制。但在美國大部份注重課業表現的學校裡,沒有人會失敗。」
在河谷鄉村學校負責低年級品格教育的學習專家凱倫觀察到,大部分該校的學生都看得到成功的大道就在眼前,差別只在各自成功的道路不一樣而已。他們以後都會上大學,都會畢業,都會有高薪工作。如果他們不幸偏離了成功大道,他們的家庭幾乎都一定會抓住他們,帶他們回來;就算他們已經20多歲、30多歲,遭遇失敗時他們的家庭也有可能帶他們回到「正」途。
《學習樂觀,樂觀學習》作者塞利格曼與密西根大學教授彼得森主張,優良品格能夠成就一個快樂、有意義、多采多姿的生活。但是蘭道夫知道,雖然他的學生有這麼多優勢,但他們從學校受到的教育或者家裡給他們的幫助,未必能讓他們學習到那些能幫助他們走上快樂、有意義、多采多姿的終極成功道路的技能。蘭道夫當然希望他的學生能夠成功,他只是認為,他們要成功,就必須先學會如何失敗。
這個跨領域聯盟的靈魂人物,是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教授詹姆士‧赫克曼(James Heckman)。他是一位標準的學術知識分子,戴著厚片眼鏡,智商超高,襯衫口袋裡面永遠插著好幾枝自動鉛筆。從外表來看,他不像是會帶頭挑戰「認知能力」理論霸權的人。赫克曼於1940年到1950年代在芝加哥長大,父親是一家肉品公司的中階主管。他的父母雖然沒有念過大學,但是很早就看出來他們的兒子有著早熟的思想。赫克曼8歲那年讀了他父親書櫃裡一本名為《30天增強字彙》的暢銷自學書。9歲時,他在一本漫畫書背後看見一則宣傳《實用數學》書籍的廣告,就把零用錢一點一滴省下來訂書。赫克曼發現自己擁有數學方面的天賦,比起做其他事情或和其他人相處,他寧可在家練習數學方程式。到了青少年時期,赫克曼純粹出於有趣而養成了一種習慣:每當他看到一長串數字,就立刻在腦子裡將這串數字拆解成各個質數的乘積(數學家將這種運算方式稱為「質數分解」)。赫克曼教授告訴我,16歲那年當他收到社會安全卡時,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社會安全號碼分解為質數。
赫克曼後來成了經濟學教授,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和芝加哥大學任教。他於2000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的成就便是他在1970年代發明的複雜統計法。在經濟學家的圈子中,赫克曼以計量經濟學見長。計量經濟學是一門深奧的統計分析學,通常只有計量經濟學家才聽得懂彼此的語言。我曾多次旁聽赫克曼教授針對研究生所開的課程,但是像我這種凡夫俗子就算再怎麼努力也聽不懂他到底在講什麼。因為上課內容要不就是難解的方程式,要不就是「一般化李昂鐵夫函數」、「希克斯—斯勒茨基替代彈性」這類讓我昏昏欲睡的專有名詞。
什麼樣的技能與人格特質能讓人成功?
赫克曼教授的計量經濟學論點令人費解,但是他關注的其他領域卻十分平易近人。獲得諾貝爾獎之後,赫克曼沒有藉此鞏固自己在計量經濟學的地位,反而將他的影響力伸展到他所知不多、甚至完全不明白的新研究領域。例如人格心理學、醫學、基因學(他辦公室的書架上真的放有一本《白痴也懂基因學》,夾在兩本厚厚的經濟學史之間)。自2008年起,赫克曼定期與特定對象開會,與會人士之中經濟學家與心理學家各半。他們的討論內容只鎖定下列問題:什麼樣的技能與人格特質能讓人走向成功之道?孩童時期如何發展出這些技能與特質?什麼樣的外部影響能幫忙孩子有更好的發展?
赫克曼的研究團隊有24個人,成員是來自芝加哥大學各系所的外籍研究生與研究員。這群人半開玩笑地說他們是「赫克曼國」,他們手上總是有好幾個計畫同步進行。赫克曼談到他的工作時,經常會從某個主題跳到另一個主題,不論是在馬里蘭州進行的猴子研究、在中國大陸進行的雙胞胎研究,或是與哲學家合作的性格本質研究,赫克曼都是那麼興致勃勃、全心投入。(有一次,我訪問赫克曼教授,請他說明這些性質相異的研究如何整合為一。訪問結束後,他的助理送我離開時對我說:「如果你有答案的話,請務必與我們分享。」)
4.人生方向的真正主宰
1990年代晚期,赫克曼針對美國「通識教育發展計畫」(簡稱GED計畫)進行研究,這項研究後來影響了他的學術生涯。GED計畫是幫助高中輟學生取得同等學歷的方案,在美國越來越受歡迎。大家認為這個計畫有助於促進就學機會均等,能讓環境貧困與少數族裔的學生(這兩個族群是高中輟學率最高的)透過其他管道申請進入大學。
GED計畫的發展乃是立足於某種形式的「認知理論」:學校的功能是幫助學生開發認知能力,高中文憑所證明的也是認知能力。因此,如果哪個孩子已經擁有足以從高中畢業的才智,他就不必浪費時間把高中讀完,只需通過一項衡量知識與能力的測驗,州政府就會在法律上承認他已具備高中畢業生的資格,讓他就與其他高中畢業生一樣,得以申請進入大學或到其他專上教育單位進修。
這個計畫相當吸引人,尤其吸引那些無法忍受高中生活的年輕人。GED計畫自1950年代開始推行後就快速發展,在2001年達到最高峰,共有百萬名年輕人參加GED測驗,當時美國擁有高中文憑的人,平均每5位就有一位是透過GED認證取得的。(目前則是每7位擁有高中文憑的人當中,就有一位是以GED認證方式的。)
認知能力能主宰人生發展?
赫克曼的研究,是檢視透過GED認證取得高中文憑的年輕人,是否也具備一般高中畢業生的能力,足以進入更高學府就讀。他分析了幾個全國性的大型資料庫,發現許多重要的指標都顯示GED計畫是正確的:在與智商高低有密切關聯性的成就測驗方面,GED認證生的聰明程度與高中畢業生不分軒輊。
但是赫克曼也發現,GED認證生與高中畢業生在更高教育程度的表現上卻有南轅北轍的差別。他發現,GED認證生在22歲時只有3%進入四年制的大學就讀或是已修習完某種專上教育,但22歲的高中畢業生則有46%。
赫克曼還發現,如果把各種成就的指標都納入考慮,例如年薪、失業率、離婚率、是否嗑藥等,則GED認證生的表現與高中輟學生沒有兩樣,差別只在於他們比高中輟學生多了一份看似有用的學歷證明,以及GED認證生平均而言比高中輟學生聰明得多。
從政策的角度來看,赫克曼的研究結果非常有用,但也令人失望。長遠看來,GED計畫並不能改善人們的生活,甚至還可能產生負面的影響,誘使更多年輕人從高中輟學。對赫克曼而言,這項研究的結果呈現出令人困惑的謎團。赫克曼與大部分經濟學家一樣,一直深信認知能力是主宰人生方向的關鍵因素,但現在卻發現,對於透過GED取得學歷認證的學生,測驗成績並未產生正面的影響。
人生≠成績
赫克曼的結論是,在GED認證生的「人生與成績方程式」中,缺少了堅持完成學業的心理特質。這些心理特質包含,在無趣且缺乏成就感的環境中堅持不懈的毅力、不因眼前的成就而滿足的遠見,以及確實執行並完成計畫的決心等。這些心理特質在求學、求職與未來人生中也都是相當重要的特質。赫克曼在一篇論文中指出:「沒想到,GED測驗變成了區分兩種人的考試,一種人是聰明但是缺少毅力和自律的輟學生,另一種人則是資質普通的輟學生。」他說,通過GED測驗的認證生都很聰明,但是卻缺乏遠見、毅力及適應環境的能力。」
5.對孩子真正重要的人格特質
從這個GED研究中,赫克曼無法得知是否能幫助學生發展出前述的人格特質,亦即所謂的「軟性能力」。大約10年前,赫克曼發現一項在密西根州伊普西藍蒂鎮(位於底特律市西邊的一個老工業鎮)所進行的研究。1960年代中期,當時美國剛開始實施「向貧窮宣戰」政策。一群兒童心理學家與教育研究人士在該鎮進行了一個研究計畫:他們前往當地的黑人社區,鎖定父母智商不高而且環境貧困的家庭,然後安排這些家庭裡的3到4歲的孩童參加「裴利學前研究計畫」。科學家們將小朋友隨機分配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的小朋友進入兩年制的裴利學前班就讀,控制組的小朋友則任其自由發展,然後追蹤兩組孩童的表現。
追蹤的時間長達數十年,一直到受試者走完人生路。這群受試者目前已經40多歲,也就是說,研究人員如今已可追蹤到裴利計畫對受試者成年之後的影響。
裴利學前計畫
「裴利學前研究計畫」在社會科學圈中非常有名,赫克曼也曾數次瀏覽這項研究,但是學者們一直把這個實驗當成介入孩童早期學習的失敗案例。實驗組孩童的認知能力測驗,在學前班期間以及從學前班畢業後的一、兩年間,的確比較出色,而且優異程度顯著。但是他們的表現無法持續。等到實驗組孩童上了小學三年級時,他們在智商測驗的成績已經和控制組的孩子相差無幾。
不過赫克曼與其他研究者也發現,經過長期觀察,裴利研究計畫的數據似乎透露出一些希望。就讀裴利學前班的孩童雖然無法維持較為優異的智商成績,但是他們在學前班就讀期間發生了某些重要的事,並且對他們產生了長達數十年的正面影響。
與控制組的孩童相比,就讀學前班的孩童取得高中文憑的人數、27歲時有工作的人數、40歲時年薪達2萬5千美金的人數都較多。另一方面,這些孩子因犯罪而遭到逮捕的人數以及靠社會福利金過活的人數都較少。
非認知能力對人生的正面影響
於是赫克曼開始深入研究裴利計畫。他發現1960年與1970年代的學者,曾經蒐集了一些與這群受試者相關但是從未被拿出來分析的資料。這些資料包括,小學老師對於實驗組與控制組孩童在「個人行為」與「社會發展」方面的評註。第一學期的資料包括這些孩子是否會說髒話、說謊、偷竊、缺席或遲到,第二學期的資料則記錄他們的好奇程度以及與師長、同學相處的情形。這些資料所反映的能力與智商完全不同,赫克曼稱之為「非認知技能」。赫克曼與他的研究團隊花費了3年的時間仔細分析這些資料,最後終於確定參與裴利學前班的孩子們所獲得的助益,約有三分之二是屬於好奇心的培養、自我控制的學習與社交人際往來等非認知技能的建立。
換言之,「裴利學前研究計畫」運作的方式出人意料。那些善良的教育工作者於1960年代成立這個計畫時,是希望藉此提升低收入家庭孩童的智商。當初那些學者和一般人相同,他們也深信這才是幫助貧窮孩童趕上其他孩子的方法。那些學者沒有料到的是:第一,這個計畫沒有辦法長期提升孩童的智商,但是卻改善了孩童的行為與社會能力。第二,這個計畫終究還是幫助了伊普西藍蒂鎮的孩子。對那些孩子來說,他們學得的技能以及其所反映的人格特質,其實是非常具有價值的。
6.哪些孩子會成功?
為了寫這本書,我花了很多時間與經濟學家、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討論「成功」和「技能」。這些學者當中,許多人認識詹姆士‧赫克曼教授,或是和他有共同的朋友。然而,我是藉由其他的訪談過程,才真正明白了這些學者的研究成果。也是藉由這些訪談,才讓學者們的研究成果具有生命和意義。在我接觸那些學者的同時,有機會也會在公立學校、小兒科診所和速食餐廳找年輕人聊天。那些年輕人的經歷,就是「哪些孩子會成功」以及「孩子如何成功」的最佳例證。
孩子轉變成功的例證
以凱瓦娜‧拉爾瑪為例。我在2010年的冬天認識她,當時她住在芝加哥市南區,與赫克曼教授任教並從事研究的芝加哥大學校區相距不遠。凱瓦娜17年前出生在芝加哥南區一個貧困的家庭,在家中排行老二。她的母親生下第一胎時,還是個未滿二十歲的少女。凱瓦娜童年時居無定所,當她還在襁褓之中,就跟母親從芝加哥搬到密西西比州,接著又移居至明尼蘇達州,然後再回到芝加哥。搬家的原因,都不外乎是母親換男朋友,或是惹上麻煩。情況糟糕的時候,她們全家還待過街友庇護所,或者不斷在朋友家借住。凱瓦娜的曾祖母有時候會幫忙照顧兩個孩子,讓凱瓦娜的母親自己想辦法釐清人生的頭緒。
我第一次和凱瓦娜聊天時,她表示:「我從來沒有『家』的感覺。」我們當時坐在芝加哥的一間咖啡店裡,時節正值寒冷的冬季,咖啡店的玻璃窗上結著白色的霧氣。凱瓦娜有著黝黑的肌膚、明亮而和善的雙眼,以及一頭黑色的直髮。她將身體往前傾,雙手握在裝有熱巧克力的馬克杯上取暖。熱巧克力上頭覆蓋著一層香濃的鮮奶油。凱瓦娜說:「我們的日子過得漂浮不定。我沒有父親,有時候得和外婆住一段時間。我覺得我的人生亂七八糟,沒有方向。」
亂七八糟的人生
凱瓦娜說,她從開始上學之後就非常討厭學校,而且也沒有好好學習,不僅閱讀能力很差,在小學時期的課業表現更是一年比一年糟糕,常常惹事生非、蹺課逃學,還經常跟老師頂嘴。六年級的時候,凱瓦娜住在明尼亞波利市的郊區,學年才過了一半,她就因為行為不良而被學校警告了72次,最後還被送進放牛班。在學年結束前幾個星期,凱瓦娜因為打架而遭到退學處分。
在認識凱瓦娜之前,我已經有多年採訪弱勢貧童的經驗,聽過不少類似凱瓦娜的故事。雖然每個問題家庭背後都有不同的原因,但是連續幾代無法擺脫貧困的家庭,情況卻十分雷同。
他們多半父母缺席或是不關心子女、學校未能發揮功能、人生的決定一錯再錯。以上這些因素不斷循環發生,令人沮喪。就算凱瓦娜不說,我也知道她接下來的故事。像她這樣的女孩,就算再怎麼有心向上,最後還是擺脫不了從高中輟學的命運,並且年紀輕輕就不小心懷孕,被迫獨力賺錢養小孩。不久之後,她的孩子也會步上同樣失敗的不歸路。
人生道路的轉彎處
然而,凱瓦娜的人生道路卻在某處轉了個彎。在升上高二之前,她因為與警察發生肢體衝突而首度遭到逮捕。事後她的母親找她談話,凱瓦娜知道這次她母親是認真的,因為她的曾祖母──她唯一尊敬的家庭成員──也出席了。
凱瓦娜的母親和曾祖母要凱瓦娜先坐下,然後她的母親說了一句任何父母都難以啟口的肺腑之言:「我不希望妳步上我的後塵。」她們3人聊了好幾個小時,談論她們的過去和未來,並且翻出一些埋藏在心中已久的祕密。凱瓦娜的母親表示,她知道凱瓦娜此刻的人生會通往何處,因為她自己在青少年時期也曾被退學,而且也曾因為與警察扭打而遭到逮捕。但是她接著又說,凱瓦娜還有機會走出一條不同的人生道路,只要凱瓦娜不要像她一樣隨隨便便就大了肚子,仍然有機會去念大學,並且開創自己的職涯,不必像她一樣。
凱瓦娜的媽媽邊說邊哭,眼淚幾乎沒停過,但是凱瓦娜一滴眼淚也沒流。她只是靜靜聽著。她不知道該怎麼辦,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扭轉命運,甚至不知道自己願不願意改變。不過開學之後,凱瓦娜開始專心上課。高一的時候,她整天和一群壞朋友鬼混,女生混幫派,男生猛嗑藥,大家一起翹課逃學。但是高二開始,她和那群人保持距離,把時間花在寫功課和思考未來上頭。她高一的平均成績只有1.8,但是高二才過了一半,她的平均成績就已經攀升到3.4了。
到了2月的時候,她的英文老師鼓勵她申請學校剛成立的大學入學輔導計畫,這套計畫為期3年,課程相當繁重。凱瓦娜的申請獲得核可,但是她必須面對的課業壓力就變得更沉重了。我和她見面的時候,她的高三學年已經過了一半,當時她的平均成績高達4.2,心裡最關心的事情就是應該申請哪一所大學。
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轉變?如果你在凱瓦娜高二開學那天認識她,並且當下認定這孩子前途無望,絕對不會有人因此批判你的想法,因為凱瓦娜的未來似乎早已成定局。然而,她變了。這種轉變真的是因為和母親促膝長談而產生的嗎?就這麼簡單嗎?還是因為她的曾祖母帶給她正面的影響?抑或是因為她的英文老師給她鼓勵?或者,是因為凱瓦娜的性格深處有一股努力向上、追求成功的力量,幫助她克服重重難關,戰勝自己過去所犯下的錯誤?
7.童年經驗如何影響人生發展
我們童年時期的經驗如何影響未來的發展?這是人類最想弄懂的問題之一,也是許多小說、傳記和回憶錄的創作主題,更是數百年來哲學與心理學論文的研究對象。成長過程中的種種經歷,有些很制式化,是我們能夠輕易掌握的,但有些卻變幻莫測,讓人捉摸不定。我們都遇過那些無法擺脫童年宿命的人,但也有些人能夠奇蹟般扭轉自己的命運。
這麼多年來,沒有人試圖以科學的方法去揭開童年經歷的奧秘,也沒有人嘗試以實驗和分析等方式來破解童年經驗影響人生發展的關聯性。不過,在新生代學者的努力下,現在開始有了轉機。這些學者的研究內容看似激進,其實相當單純:過去人們一直無法解開謎團,是因為大家一直朝著錯誤的方向去尋找答案。如果我們想要提升孩童未來成功的勝算,尤其是那些環境窮苦的孩子,那麼我們必須重新檢視所謂的童年經驗,去瞭解下列這些基本問題:父母如何影響孩子、人類的能力如何發展,以及人格特質如何形成。
這本書的核心重點,是一個雄心萬丈、影響深遠的構想,目的在於解決人生中最難解的奧秘:為什麼有些孩子會成功,有些不能?為什麼有些孩童長大後會有成就,而有些孩童卻迷失方向?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個別的孩童,或是說整個世代的孩子們,遠離失敗、迎向成功?
12. 要成功,必須先經歷過失敗
杜懷‧維達爾是河谷鄉村學校(該校是紐約著名的私立名校)國中與高中班級的英文老師,也是該校2001年班畢業的校友。由於他是非裔美國人,在學校教師休息室中一直是個稀有動物。我認識他的時候,他是該校高中部唯一的黑人老師。
維達爾在紐約布朗區區長大,由擔任秘書的母親獨立撫養,繼父則是電工。高中時他拿到獎學金,前往河谷鄉村學校唸書。他告訴我,雖然他喜歡這個學校的豐富資源與課程的挑戰,但也很難適應白人同學的富裕生活。九年級時,他與一位女同學被分在同一個小組進行學校作業,女同學請他...
推薦序
專文推薦一
陪孩子創造成功未來 陳美儒∕建國中學教師、親子作家
為了《孩子如何成功》這本書的採訪調查,作者保羅.塔夫(Paul Tough),從舊金山貧民窟的兒科診所,到紐約私立貴族學校,到俄亥俄州中部正在舉行的西洋棋巡迴賽,他幾乎跑遍了整個美國。
他拜訪了許多當代的教育改革者、心理學家、經濟學家、腦神經科專家和醫師,探討、追蹤,為什麼有些孩子容易「成功」?而有些卻沒有?為什麼出身貧困家庭的小孩往往比來自中產階級背景的小孩更難獲得「成功」?
他花了兩年的時間對公立學校、特殊學校、資優學校與各式課後加強輔導方案的學童、老師與行政人員進行訪談。保羅驚奇的發現,唯有開發這些孩子的勇氣、認真、正直、自我控制、樂觀和好奇心,才是幫助這些孩子扭轉劣勢,邁步成功的關鍵鑰匙。
而這種「非認知技巧」的養成,也就是所謂的「品格」養成;品格產生的正向力量,遠遠超過強調讀寫學習的「前認知技巧」。
◆十二年國教沒有教的事
台灣將從明年(2014年)夏天,自九年國民教育正式邁向十二年國教里程碑。在教育史上大變革的當際,不論是打開報紙、電視或網路媒體,我們看到的仍是家長、學者、學生、各路名嘴;從早到晚,從晚到早;各持己見大鳴大放,紛紛擾擾沒完沒了。
有人說,十二年國教的施行,其終極目的就是要殲滅建中、北一女這種充滿明星式光環的學校。又有人道,免試、不得看國中三年學業成績,而通通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理想學校的入學方式,不就等於把PR99的跟PR30、50的孩子擺在同一間教室上課,豈不又成了另類的平頭主義、假平等?雖是「有教無類」卻也難以「因材施教」吧?
吵吵吵,不論是在電視上的辯論或各式公聽會裡的吶喊,可以清楚看見,不管男女老少總是從自己利益的角度在爭取發聲,卻始終聽不到如何教育出有「品格」的孩子的聲音。
原來,大家最在乎的還是「認知能力」的研習養成,名校情結、漂亮的畢業證書,依然是許多人心底的最終追求。
偏偏保羅在《孩子如何成功》一書,卻大量引用了許多學者專家的研究、明確的實驗數據、真實的人物案例,認為形塑品格的技巧是可以經由後天學習而成,要養出成功的子女是可以不必憑藉天生好命、不必依靠運氣機緣。保羅認為:投資教育,才是讓國力真正強大的良方;培養孩子美好的品格,正是教育最大的目的。
為什麼有人總是遭遇失敗?如何找出失敗的原因以及避免失敗?什麼是壓力創傷?為什麼歷經愛心教養的孩子長大會更聰明、更能擁有面對逆境失敗的韌性和勇氣?為人父母,你真的可以改變孩子的命運嗎?最痛苦的人生故事,是否可以透過品格的改造而走向最有希望的未來前途?弱勢、低收入家庭孩童最有效的抗貧武器是什麼?要成功,就必須先經歷失敗?好習慣養成,會很困難嗎?智商高低與是否能成為西洋棋高手,是可以劃等號的嗎?
作者在書裡特別提到:一個學生能否從一所好的大學畢業,不一定與這個學生本人的聰明才智完全相關;他認為學生能否順利畢業,其真正的關鍵是國、高中成績單背後的「品格」能力。
◆讓總統學學老鼠吧!
2012年,美國民主黨的歐巴馬和共和黨的羅姆尼,兩位總統候選人在電視上激辯怎樣才能使美國更強大。知名的政論評論家紀思道(Nicholas Donabet Kristof)竟語出驚人的表示:「也許他們應該向老鼠學習。」啊──要兩位美國總統候選人向老鼠學習?學什麼?
在《孩子如何成功》一書裡,詳細地記載了這個在老鼠身上找到的「品格」力量。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神經學專家麥可.米尼(Michael Meeney)研究實驗發現:他實驗中的一些老鼠媽媽會花很多時間舔舐小老鼠、為牠們梳理毛髮,而另外的一些母鼠對小鼠兒女卻是不理不睬;這種強烈差異帶來長期的後果,讓米尼實驗室研究小組驚奇不已。他們發現:當小鼠長大後,那些經常被媽媽舔舐、梳毛的老鼠,在迷宮中能更快速的找到出路;牠們比起那些不被媽媽理睬的老鼠,顯得比較喜歡社交、活潑、好奇心強,甚至可以活得更長久。
米尼研究小組對成年鼠進行解剖後,發現撫愛舔舐會改變老鼠大腦的DNA結構,而這樣的結構改變會使得小鼠因此更能控制壓力反應。
對照母鼠對小鼠的舔舐梳毛的行為,人類父母對孩子的擁抱、親吻、讀故事給孩子聽、和孩子促膝相談等溫馨親密行為,是不是也會無形的讓我們的後代,乃至整個社會更強大?
◆身為老師,我最在乎的其實是……
物換星移,流光嬗遞之際,來到建中任教已逾三十年,除了教授國文課程,我始終堅持站在第一陣線,親自帶班擔任導師,陪這群青春的大男孩勇渡波濤洶湧、激流潛伏不斷的少年十五、二十時。
對這群來自台灣各地「代表隊」、PR99的菁英少年,學業功課絕不是我的重點,我最在乎的、最想栽培的是,每個孩子都能擁有一顆善良、能珍愛自己也能疼惜他人的心;開朗、樂觀的哲理思維,有禮貌、能感激的人格特質。
而我以為,這才是給予孩子成長路上,最美好的資源;唯有美好的品格養成,才是陪孩子邁步光明,創造成功未來的最重要基石。
我願全力推薦遠流出版的《孩子如何成功》一書給所有期待兒女成功、快樂的爸爸媽媽和師長們,以及所有的成年人,一起來探索好品格正向的力量與陽光磁場。
專文推薦二
讓孩子享受「被愛滿的經驗」 夏惠汶∕開平餐飲學校創辦人、台北市教育會會長
看到《孩子如何成功》這本書,馬上就有一份心有戚戚焉的感動。
本書的核心目的是,要解決生命中最難解的奧祕……讓我們知道,大人到底可以做什麼,來引導一個孩子或以一整個世代的孩子,讓他們遠離失敗,走向成功。書中提到,我們一直無法解決某些問題(例如教養問題),因為我們一直在錯誤的地方找答案(我們一直努力培養孩子的數學、語文等認知技能),同時卻忽略了:軟性能力(也就是非認知技能)才是成功快樂的關鍵。
閱讀的過程中,腦海中不斷比對我過去這二十多年來的辦學歷程……
◆用「愛」來克服不利的因素
作者用獨特的觀察者角度來看孩子如何成功。例如他所提到美國高中生取得學位的GED管道(通識課程發展計劃),這個措施證明了:成績好,並沒有對人產生正面影響。他也從幾個個別案例中一一說明了「人格特質的培養比成績更重要」的實際效果。
家庭是孩子另一個成功的關鍵。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極大,孩子的表現行為與家庭息息相關,只要理解家庭生活對孩子更深層盤根錯節的影響,就能夠消融孩子目前的困境。從老鼠的實驗中看到,鼠媽媽不停的舔撫小老鼠,小老鼠闖迷宮的表現就優於沒有被鼠媽媽舔撫的那一組。
這點應證了我的信念:「孩子享受過被愛滿的經驗,未來就有能力去愛別人。」在家庭中愛的能量流動,能夠讓孩子擁有正向的人格特質;就算是生長在看似高風險家庭中的孩子,也能夠剪斷關係中平行位移的循環糾結,讓孩子跳出糾結,用自己的方式走自己的路。
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每個孩子的特質不一樣,需要的學習和學習方法也不一樣。但現實中,每個人都要花好長的一段時間來讀相同的教科書,學一樣的學科,接著考試、產生分數、然後做比較,最後到了社會,還要花好多的時間來建立自己的特色,在職場中出類拔萃。這樣不是很奇怪嗎?
◆用「合作、對話」為孩子打下最有用的人際關係基礎
本書提出了好奇心、自我控制、社會流動(能力)等多種「非認知技能」,這些與智商完全不同。十多年前,我思考了許久,決定在校內放棄統一教科書,尊重每個生命有不同的學習模式。落實到課程設計上,是實施主題式活動的教學模式,分組進行專案學習,藉著專案的進行培養孩子們的非認知技能,而這些也就是品格力。以我們學校一年級的主題「台灣美食地圖」為例,孩子分為幾個小組,分頭到台灣各地探訪美食特色,最後對全年級的同學做公開簡報。
在進行專案主題的過程中,孩子們要學習如何規畫、分組、討論、衝突、合作,也必須磨練提問、解決問題、資料彙整、上台報告等的技巧。當然常常會有衝突,但必須學習衝突後如何合作。我們在這個課程中,刻意營造出能夠與人對話以及合作的學習環境,那是孩子們未來非常重要的能力。
親子、師生之間的融洽關係,其實是在對話中建立的,只要開始聊天對話,困境就消融在無形之間。我在十多年前即導入了敘事對話的師資培訓,讓老師不再只是教書者,而是能夠傾聽、陪伴及陪伴者,這樣的陪伴者,可以問出一個會讓人反思多時的好問題,幫助孩子長出力量。當師生可以自在的對話,就可以一起合作,讓學習發生。
這些教學實務經驗,可以從本書中得到印證。作者提到,兒時逆境經驗」的研究證實了兒時的逆境經驗和成年負向表現有直接的關連。不過,父母可以克服自己的創傷歷史與不良依附經驗,改變自己養兒育女的方式,拋棄那種會產生焦慮依附的育兒方式,轉而採取能夠促進安全依附與健康的育兒方式。父母們都擔心害怕不清楚孩子的狀況,但只要「我們坐下來開始談的時候,才知道根本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動機,認真,堅持的成功三部曲
本書還提到,「動機」是重要的,但有了動機還要「認真」,最後還要「堅持」。因此,教養的第一步,就是如何幫助學生產生動機。其實,每個孩子成長的背後都有故事,就連家長的原生家庭經驗也是有絕大影響力的。為了讓孩子能夠快樂學習有成就,身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與家長成為教育合夥人,一起為孩子的未來努力。
於是,近十年前,我們開始對家長展開工作:在每位新生要報到之前,家長都要先到校上課三個整天,然後每學期再回來複訓一天。課程中陪伴家長學習如何與孩子對話,如何讓家庭中的愛能夠流動。我們希望孩子們三年後從開平餐飲學校畢業的時候,能充滿自信,有清楚的夢想,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夢想,這些也就是本書中作者整理出的、可以讓孩子成功的五項非認知技能:足智多謀(自信)、適應力強(自信)、雄心壯志(夢想)、學有專精(自信)、人格正直(勇敢)。
書中提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赫克曼(James Heckman)的看法作,實在值得反覆體會:「過去數十年來,關於兒童發展的傳統觀念走錯了路,我們在孩童身上一直關注的其實是錯誤的技能(認知能力),我們也一直使用錯誤的方式培養、傳授這些技能。」最後,誠懇推薦《孩子如何成功》這一本以科學論述為基礎、最顛覆傳統思想的好書。
專文推薦三
讓孩子成功的大人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孩子如何成功》一書的作者蒐集資料認真,辯證紮實,文筆流暢。身為讀者,閱讀經驗相當痛快,特別其中引用許多讓我感覺熟悉的心理學研究。
心理學一百多年來,嘗試擺脫晦澀、主觀的印象,企圖使用量化、實證的方法,作為建立知識的途徑。到底人類的內在經驗,能否使用量化研究去逼近,有不同看法。但是,科學化的心理學,在鍛鍊心理系學生有清晰的思考方法上,用嚴謹的邏輯去檢視,研究結果與推論之間的關係,功不可沒。
作者引用許多研究來說明立論的根據,又不會讓一般讀者覺得難懂,這個平衡點拿捏得十分巧妙。在詮釋研究結果的過程中,步步踏實,讓人感到安心。在最後總結的時候,作者回歸自己的內在經驗,自傳式地爬梳,對應前文嚴謹的論理,讀來感到親切。
◆父母可以選擇參考的另一種教養方式
作者對於美國教育的感嘆,回到台灣來看,一點都不奇怪。過度重視「認知能力」的教育制度,台灣亦然,近廿年來的教改聲浪,常有重量級學者出面抨擊教育現況。品格教育的失落,是一般社會的共識,卻又苦無努力的方向。
作者強調的品格力量,正是當今父母,在對教育制度的失望下,可以參考的另一種選擇。品格養成落實在教育方面,不論是家庭、學校或社會教育,可以從「道德」與「習慣」兩點來談。如果只是著力在道德層面,像是正直、勇敢、認真、負責……等傳統價值的了解,眼界落在雲端,恐怕效果不佳。某種程度上,一般而言的道德或美德,都可以化約為種種的好習慣,讓人在生活中執行。用行為改變技術的語彙,可以「規則」的講法來理解。
規則,是透過口語或書寫,說明特定情境,表現出什麼行為,會獲得獎賞或處罰的描述。譬如,我們對孩子說:「如果你在老師講課時,仔細聽且保持安靜,全班在下課前都可以有五分鐘的自由時間。」作者提到:「當你自訂規則的時候,等於召喚前額葉皮質當你的夥伴,共同對抗腦袋中控制反射反應、由慾望驅使的部分。」
文中提及另一種「心智對比」的介入方式,讓孩子同時專注在「正面結果」以及「可能遭遇的障礙」之上,把障礙以及克服障礙的方法串聯起來,能建立起點行為與目標之間的強力連結。譬如,教孩子自我對話,「如果我放學後因為想看電視而分心,那麼,我就要等到做完功課才看電視。」
◆有創意的切入點
「……老師的工作之一,是教學生學會如何使用各種認知行為療法來幫助自己」,這樣有創意的切入點,讓我茅塞頓開。作者進一步提到,套用「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讓孩子不斷整理自己的想法,多「想想自己的想法」。
那麼,就該回到「覺察」的層次來談,也就是自主改變的開始。容許孩子有犯錯的機會,然後我們不厭其煩,時時討論,天天陪伴,讓孩子清楚體驗,慢慢提升成功機率的過程。最怕是用打罵來稀釋孩子的內省深度,或者過度保護讓孩子沒有跌倒的機會。
事實上,當孩子最可貴的,就是可以經歷許多失敗的經驗。作者這樣說:「孩子往往需要的,其實是一點點困境,一些挑戰,一些他們可以克服的匱乏,甚至只是一個機會,要讓他們可以向自己證明:他們有辦法克服困難。」
「想讓年輕人發展出品格,最好的方式是讓他做一件非常可能失敗的事情。」在大人的監督保護下,孩子能面對自己的困境,透過良好習慣的逐步培養,邁向他自己定義的「成功」。
「嬰兒如果想發展出堅持與專注的能力,就需要照顧者提供高度的溫情與呵護。」然後,當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作者說明,要給他們一種經驗,「有人認真對待他們,相信他們的能力」,然後鼓勵孩子自我挑戰。
我看著這本書,一字一句,不時發出驚嘆,感覺相見恨晚。我的臨床經驗,在作者的解構分析之下,常得到印證,然後,再幫我指出著力的新方向。
我幫助的孩子不管功課好不好,我從來就是鼓勵孩子為自己更好而努力,而非聚焦在考試成績本身。我提醒孩子如何思考,讓自己能更平靜,更有效率地面對自己的人際關係。我讚嘆孩子面對失敗的勇氣,我總是分析每一個行為所帶來的結果,以及後續衍生的各種可能,像指導西洋棋一般。
我請託家長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提供正面的身教。我強調非認知技能的重要性,把「成功」的時間點從當下放眼未來。
在我能跟老師溝通的場合裡,我強調用愛來凝聚孩子的心。作者敘述了一個最佳的範例,
「走廊上有一個品格佈告板,標題是『品格很重要』,板上用大頭針釘著一張張表揚卡。學生只要看到其他同學出現良好品格的行為,就可以將事蹟寫在表揚卡上公告(某甲表揚某乙展現出熱忱性格,因為某乙上數學課時,老師每次問問題,他都舉手回答。)」
誠心祝福各位讀者,能像我一樣,在這本書上獲益良多。在作者營造的世界裡,隨時感受突如其來的衝擊感動,以及因為藏在字裡行間的經典佳句,驚喜莫名。
專文推薦一
陪孩子創造成功未來 陳美儒∕建國中學教師、親子作家
為了《孩子如何成功》這本書的採訪調查,作者保羅.塔夫(Paul Tough),從舊金山貧民窟的兒科診所,到紐約私立貴族學校,到俄亥俄州中部正在舉行的西洋棋巡迴賽,他幾乎跑遍了整個美國。
他拜訪了許多當代的教育改革者、心理學家、經濟學家、腦神經科專家和醫師,探討、追蹤,為什麼有些孩子容易「成功」?而有些卻沒有?為什麼出身貧困家庭的小孩往往比來自中產階級背景的小孩更難獲得「成功」?
他花了兩年的時間對公立學校、特殊學校、資優學校與各式課後加強...
目錄
序幕 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有更好的發展?
第一章 無法邁向成功的原因,以及問題在哪裡?
第二章 如何培養成功的人格特質
第三章 學會如何思考
第四章 如何幫助孩子成功
第五章 更美好的未來
序幕 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有更好的發展?
第一章 無法邁向成功的原因,以及問題在哪裡?
第二章 如何培養成功的人格特質
第三章 學會如何思考
第四章 如何幫助孩子成功
第五章 更美好的未來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