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兩種人:有一種人很在乎「誰對誰錯?」(Who is right and who is wrong),在日常生活中,常會因各種不如意而耿耿於懷,說話常有攻擊傾向,跟這樣的人共處往往動輒得咎,老是在爭吵、鬥氣、冷戰的情緒低谷中掙扎。
另一種人則不那麼重視對與錯,他們追求的是美好人生,只關心該做什麼、說什麼,讓自己的人生更美好(How can I make life more wonderful)?他們知道,人生的好運、福氣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是必須認真用心經營的,也因此他們心靈更平靜、更樂於學習、更常傾聽、更誠懇表達自己、與家人更緊密。
我們都有愛,學著釋放我們的溝通本能 本書的第一堂課,從溝通談起。希望這一堂課能有助於大家放下成見,釐清溝通的迷思。我們要知道,溝通不是告知,更非目的,而是一把開啟人與人之間連結的鑰匙。我們都有彼此了解的需要,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我會邀請各領域的學員們來到我的工作室,共同探討親子、夫妻、婆媳及職場上的相處難題,分享彼此的故事,當然也是一個讓大家可以大吐苦水的好機會(笑)。 接下來的四堂課分別探討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及請求,依序進行。說出觀察的過程,往往是不舒服對話的引爆點,了解常犯的錯誤並謹記在心,才不會在對話過程中無意間埋下地雷。 第六堂課要討論的主題是「同理心」。在理解四項要素之後,再運用它們來同理自己。面對別人的攻擊,我們要如何同理自己的感受,例如:接受自己討厭這個人的念頭,或是如何用轉身離開現場來化解。至於在同理他人方面,則把注意力放在猜想對方的感受及需求上,這樣一來,就比較不容易受到對方負面語言的影響。接下來我們才能試著幫對方整理出感受及需求,並與其核對,情況就會有很大的不同。重點不在於猜對或猜錯,重點在於建立一個具有建設性的友善溝通管道。 我在分享會上也透過非暴力溝通的案例,帶領大家練習。除了運用書中這套模式拆解問題,也會觸及其他心理學理論,例如有些父母跟孩子之間的拉扯,是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自主性的需求;而親密的夫妻關係,也可能摻雜了權力鬥爭在裡頭,再加上每個人在各個時間點上的感受及需求都不同,使得這些案例的解答也不盡相同。因此,相同的情境套到不同的人身上,隨著個體性的差異,運用時就得換個說法。 因為這本書而展開的分享會時光,現場氣氛未必全然是愉悅的,更多時候甚至是凝重的,時不時會有人帶著無助或難受的心情,提出難解的問題。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我看到了母親對孩子深深的關愛,也看到妻子多麼在乎自己的另一半。這是因為我們都有愛,都想要好好溝通、想要與他人建立連結,只不過不知道該用什麼合適的方法來解套。 因此,別把自己鎖在悲傷、寂寞、孤獨的空間裡,有很多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找回人生原本就屬於我們的共情與快樂,只要學會善用這些工具,就能看到燦爛的人生,並且發現我們其實遠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富饒。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李欣怡小姐,因為她的費心安排、記錄與整理文稿,這本書才有機會順利誕生。 盧森堡博士曾經說過,全世界──無論哪個種族、哪種文化──都有兩種不同的人。一種人很在乎「誰對誰錯?」(Who is right and who is wrong),在人際相處上,這種人常因生活中的不如意而耿耿於懷、容易有攻擊傾向。另一種人則不那麼重視對與錯,他們追求的是更美好的人生,關心的是該做什麼、說什麼,能讓自己的人生更美好(How can I make life more wonderful)? 你,是哪一種人呢?
世界上有兩種人:有一種人很在乎「誰對誰錯?」(Who is right and who is wrong),在日常生活中,常會因各種不如意而耿耿於懷,說話常有攻擊傾向,跟這樣的人共處往往動輒得咎,老是在爭吵、鬥氣、冷戰的情緒低谷中掙扎。
另一種人則不那麼重視對與錯,他們追求的是美好人生,只關心該做什麼、說什麼,讓自己的人生更美好(How can I make life more wonderful)?他們知道,人生的好運、福氣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是必須認真用心經營的,也因此他們心靈更平靜、更樂於學習、更常傾聽、更誠懇表達自己、與家人更緊密。
我們都有愛,學著釋放我們的溝通本能 本書的第一堂課,從溝通談起。希望這一堂課能有助於大家放下成見,釐清溝通的迷思。我們要知道,溝通不是告知,更非目的,而是一把開啟人與人之間連結的鑰匙。我們都有彼此了解的需要,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我會邀請各領域的學員們來到我的工作室,共同探討親子、夫妻、婆媳及職場上的相處難題,分享彼此的故事,當然也是一個讓大家可以大吐苦水的好機會(笑)。 接下來的四堂課分別探討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及請求,依序進行。說出觀察的過程,往往是不舒服對話的引爆點,了解常犯的錯誤並謹記在心,才不會在對話過程中無意間埋下地雷。 第六堂課要討論的主題是「同理心」。在理解四項要素之後,再運用它們來同理自己。面對別人的攻擊,我們要如何同理自己的感受,例如:接受自己討厭這個人的念頭,或是如何用轉身離開現場來化解。至於在同理他人方面,則把注意力放在猜想對方的感受及需求上,這樣一來,就比較不容易受到對方負面語言的影響。接下來我們才能試著幫對方整理出感受及需求,並與其核對,情況就會有很大的不同。重點不在於猜對或猜錯,重點在於建立一個具有建設性的友善溝通管道。 我在分享會上也透過非暴力溝通的案例,帶領大家練習。除了運用書中這套模式拆解問題,也會觸及其他心理學理論,例如有些父母跟孩子之間的拉扯,是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自主性的需求;而親密的夫妻關係,也可能摻雜了權力鬥爭在裡頭,再加上每個人在各個時間點上的感受及需求都不同,使得這些案例的解答也不盡相同。因此,相同的情境套到不同的人身上,隨著個體性的差異,運用時就得換個說法。 因為這本書而展開的分享會時光,現場氣氛未必全然是愉悅的,更多時候甚至是凝重的,時不時會有人帶著無助或難受的心情,提出難解的問題。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我看到了母親對孩子深深的關愛,也看到妻子多麼在乎自己的另一半。這是因為我們都有愛,都想要好好溝通、想要與他人建立連結,只不過不知道該用什麼合適的方法來解套。 因此,別把自己鎖在悲傷、寂寞、孤獨的空間裡,有很多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找回人生原本就屬於我們的共情與快樂,只要學會善用這些工具,就能看到燦爛的人生,並且發現我們其實遠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富饒。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李欣怡小姐,因為她的費心安排、記錄與整理文稿,這本書才有機會順利誕生。 盧森堡博士曾經說過,全世界──無論哪個種族、哪種文化──都有兩種不同的人。一種人很在乎「誰對誰錯?」(Who is right and who is wrong),在人際相處上,這種人常因生活中的不如意而耿耿於懷、容易有攻擊傾向。另一種人則不那麼重視對與錯,他們追求的是更美好的人生,關心的是該做什麼、說什麼,能讓自己的人生更美好(How can I make life more wonderful)? 你,是哪一種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