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特色
●ㄧ讀就懂的教育社會學理論入門知識
●文字敘述簡單、易懂、觀念清晰完整
●一文一圖表方式快速理解、加強記憶
●附歷屆考題,適合教甄、教檢之考用
「教育社會學」一直是教師、家長、學者等所關心的議題,而坊間所出版有關教育社學之書籍琳瑯滿目,也幾乎皆以「文字敘述」為主要方式呈現,通常僅限當作大專教科用書或教學研究之用。
本書再次突破此限制,兼採「一頁文、一頁圖」的方式呈現,其目的即在於讓艱深難懂的教育社會學原理之概念,以「專業、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所有階層的普羅大眾更能接受與更方便閱讀,以將教育社會學的概念逐漸推廣之,並深植於普羅大眾的內心。
作者簡介:
蔡啓達
學歷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博士(課程與教學)
經歷
國小教師、主任共17年
國小校長15年
國立嘉義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教育部綜合活動教科書審查委員(2003-2006)
雲林縣國教輔導團綜合團副召集人(2005-2011)
雲林縣國教輔導團性平團副召集人(2011-2019)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概念篇
自古以來,學者們即曾主張「學校即社會之縮影」、「教育即社會化」等概念,將教育視為社會的重要一環,並主張運用社會學的原理原則,來引導我們了解教育是如何在社會中實施與運作,甚至指出未來的研究的方向。此外,教育社會學要成為科學之學門,則必須以科學化的研究方法,探究教育如何在社會制度中實施與運作,以增加教育的穩定性,減少教育社會行動的隨意性,提高對教育的預測性。
1-1 教育社會學是什麼
一、前言
社會學乃自十八世紀西方工業革命後所興起的學門,探討社會、文化、制度的變遷及人際互動的發展。而教育社會學的發展,乃繼社會學之後,結合教育學的理論與實務為基礎,所延續及探究其與社會之間關係的另一學門。
不過,由於時空背景的變遷及研究取向的差異,學者對教育社會學的概念有不同的詮釋。然而,一般比較普遍及共通性的看法,即將「教育社會學」(Sociology of Education)視為研究「教育」與「社會」之間「交互作用」的科學(林清江,1972)。換言之,教育社會學在教育學術研究領域中,屬於一門較為新興起的學門,其乃介於教育學與社會學之間一門的學科。
二、教育社會學的目的
教育社會學為何會興起?其主要之目的為何?從法國涂爾幹(E. Durkheim)曾說:「社會先於個人」(society is prior to individual)(引自戴曉霞,2005)的看法得知,社會先於個人而存在,個人經由教育與社會化的過程中,即在默默之中學到社會所認可的價值或規範,並扮演適當的角色、行為與建立關係等。
從Brookover(1950)的哲學分析取向,教育社會學之研究目的,可包括:「促使社會發展的工具」、「決定教育目標的基礎」、「應用社會學來解決教育問題」、「分析社會化過程」、「訓練教育學人員」、「分析教育在社會中的地位」、「分析學校內及與社區的互動」等。
因此,教育社會學企圖要探討的主要目的,即在於引導我們瞭解其與社會、家庭、政治、經濟、文化等之間的關係為何?其係是如何運作的?為何如此運作?等並指出研究的方向。
三、教育社會學的性質
無論是初學或專家學者,皆非常關心和想要釐清「教育社會學」(Sociology of Education)的發展為何?教育社會學是什麼?其對教育具有何價值?其與教育學及社會學之間又可能存在何種關係?
陳奎熹(1995)指出,教育社會學乃依據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來研究教育的一門學科。其他學者亦將教育社會學視為教育學的基礎學科之一,分別與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或教育史學等,共同組成教育學的理論基礎(林清江,1972;林生傳,1990;沈姍姍,2005;陳奎熹,1995)。換言之,教育社會學主要係運用社會學的觀點與概念,來分析教育制度,以充實社會學與教育學理論,並藉以改善教育,促成社會之進步。
教育社會學乃應用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去描述、認知、分析、詮釋有關的教育制度、教育實施、教育活動及教育場域中的各種社會行為,除強調教育學的規範性外,更彰顯教育學的科學性,因而其可說是一門「方法的」學門。
1-2 教育與社會學之關係
一、前言
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與社會學存有重要的關聯性,社會學家將教育視為一種社會制度,並認為教育乃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途徑,因而聚焦於社會存在、社會過程和社會行為等之研究。此外,要有效地實施學校教育,則應採取社會學的觀點來決定教育目標與課程,並利用社會學知識來幫助解決學校衍生的各種教育問題。因此,教育社會學發展與人類知識的演變,彼此之間存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二、人類知識的演進
教育與社會的發展跟人類知識的演進,息息相關。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乃「教育社會學」的萌芽期,法國孔德(A.Comte)首創「社會學」一詞,並將人類思想知識的演進,分為「神學或設想」、「玄學(哲學)或抽象」、「科學或實證」等三個演變時期(陳奎熹,1995;蔡啓達,2015),此亦暗示著,無論人類知識、社會學或教育社會學等知識的發展,必須邁入科學化。
(一)神學或設想階段(theological or fictive):即人類用超自然的、不可見的神或靈魂來解釋自然事物。如西方的基督教或東方教派的教義即屬之。
(二)玄學(哲學)或抽象階段(metaphysical or abstract):又稱「形上學」階段,即人類使用「抽象」或「無法觀察」的原因來解釋自然,以追尋真實原因及取代神靈的解釋。
(三)科學或實證階段(scienrific or positive):即人類不再以解釋自然為滿足,而進一步企圖去描述、預測、解釋與控制自然。
三、教育與社會學之關係
教育與社會之關係,一言以蔽之,即探討教育與外在社會環境之間,諸如教育與社會變遷、社會階層、族群、性別、文化、政治、經濟等之間的關係為何?從課程的「社會重建觀」取向而言,啟發學生自覺並付諸實踐行動,即不可忽視其對教育發展所造成的影響?
1899年美國杜威(J. Dewey)發表《學校與社會》(School and Society)一書,被公認是研究教育社會學的開端(沈姍姍,2005)。而教育社會學既然應用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來研究教育實施過程,是否達到社會化之目的、功能及其相關行為,甚至探討如何改進教育的實施,以促進社會進步。因此,其可視為一門「應用的」社會學,同時也屬於一門「專門的」社會學。
此外,另有其他學者對其有不同之看法。某些認為其具有「溝通」教育學與社會學之功能,將其認定為「中介」學門;有些主張其早期過於強調「規範性」與「應用性」,被教育學與社會學所忽略,將其視為「邊緣的」學門;部分則認為其係教育學與社會學之組合體,而視其為「邊際的」學門(林清江,1972;陳奎熹,1995;沈姍姍,2005)。總之,釐清教育社會學的本質與價值,了解教育學、社會學與教育社會學之間的辯證關係,才是對教育社會學的最佳詮釋。
第一章 概念篇
自古以來,學者們即曾主張「學校即社會之縮影」、「教育即社會化」等概念,將教育視為社會的重要一環,並主張運用社會學的原理原則,來引導我們了解教育是如何在社會中實施與運作,甚至指出未來的研究的方向。此外,教育社會學要成為科學之學門,則必須以科學化的研究方法,探究教育如何在社會制度中實施與運作,以增加教育的穩定性,減少教育社會行動的隨意性,提高對教育的預測性。
1-1 教育社會學是什麼
一、前言
社會學乃自十八世紀西方工業革命後所興起的學門,探討社會、文化、制度的變遷及人際...
目錄
第一章 概念篇
第二章 重要人物的思想
第三章 重要理論篇
第四章 學校教育篇
第五章 教育制度篇
第六章 各國的教育制度
第七章 性別議題篇
第八章 教育社會學的重要議題
附錄 牛刀小試
第一章 概念篇
第二章 重要人物的思想
第三章 重要理論篇
第四章 學校教育篇
第五章 教育制度篇
第六章 各國的教育制度
第七章 性別議題篇
第八章 教育社會學的重要議題
附錄 牛刀小試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