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網路書店讀者9.7星評,蟬聯家庭類書TOP 100 四週
知名兒童精神健康醫學科教授,以發展理論結合諮商經驗,
全面解答父母關於幼兒&兒童的情緒、心理、社會性、行為等問題,
紓解育兒困境,讓孩子在安穩的家庭關係中健康成長!
・面對「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情況,應該觀察到什麼時候?
・孩子總是黏著媽媽,正常嗎?
・面對固執與耍賴的孩子,我應該要等多久?
・一說去幼兒園,孩子就大哭大鬧,我該不該堅持送他上學呢?
・要如何減少自己發脾氣的情況?也讓孩子學會情緒調節?
◎運用發展理論×教養原則,掌握孩子的成長節奏,在教養光譜中尋找專屬育兒解答!
「為什麼我的孩子會這樣?」、「我能成為好父母嗎?」⋯⋯在教養這趟漫長的旅程中,憂心的家長總是不停地叩問,質疑自己的同時,也對孩子失去信心。首爾大學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專家崔治鉉教授,為了幫助有心理、情緒和行為問題的兒童與青少年,在本書中指出,讓父母感到棘手、親子間發生矛盾的問題,大多是因為缺乏對孩子成長過程的理解所致。崔教授以長年的諮商經驗,結合科學客觀的「發展理論」框架,將依附、心理社會發展、認知發展、分離與個體化⋯⋯等理論化繁為簡,圖解各階段的語言、運動等行為特徵與發展里程碑,協助父母掌握成長訊號,多角度理解幼兒的經驗與發展課題,培養孩子的信任感、自律、想像力與人際關係!
・發展不只有前進,也可能有倒退的情形?
・針對各成長階段,父母要怎麼掌握相應的態度與行動,才能讓孩子好好成長?
・育兒不是非黑即白!如何考量孩子不配合的原因、父母的反應,找到最適合的解答?
◎教養三核心:給予×調整×管理,培養「教養效能感」,養出獨特的孩子
教養不是考試,不能死背習題,而是必須按照原則、階段找出解決方法,才能採取適當對策,提高教養效能感!崔治鉉教授在書中列舉許多諮商實例,提出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與情況危急程度,謹慎地平衡「給予」與「調整」,並反思、管理自身、家庭關係與對孩子的期待,站在親子雙方的立場思考,克服教養過程中可能面對的困境,良性調整親子關係!
・從嬰兒期、學步期至青春期,什麼情況應該介入、說明?何時應該勸導、靜觀?
・如何給予孩子適當的挫折,讓他們養成延遲欲望與滿足的能力?
・不同階段的語言晚熟、拒學、聽不懂指令⋯⋯等情況,應該採取什麼對應方式?
・父母可以對孩子發脾氣嗎?是誤解孩子,還是內心有所不安呢?
不想老是對孩子怒吼、憂心忡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確實理解孩子。本書以科學根據為基礎,結合多樣化情境,幫助父母熟悉孩子的成長過程──最重要的是,讓父母在遇到問題時,能夠不憂鬱、不疲憊地理解孩子的情況,自主思考、找到「自家」適用的各種情況、時機的解決方法。
|誠摯推薦|
李崇建老師/親子教育家
李佳燕/家庭醫師
何翩翩/牧村親子共學教室負責人
金在元/首爾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精神科教授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黃暐恬(恬兒)/職能治療師、KidPro醫學級兒童發展教育團隊創辦人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世上沒有簡單的教養。原本以為照顧過第一個孩子後,照顧第二個孩子會變得輕鬆許多,事實卻不然,因為每個孩子都非常獨特。即便如此,兒童精神科醫師依然能為大家提供育兒指南,原因就像作者所言般,在於醫師從培訓過程中學習了發展理論與教養原則。為什麼父母就不能學習醫師學過的東西呢?為了配合父母,本書將艾利克森、皮亞傑、馬勒的發展理論化繁為簡;同時,除了理論之外,也搭配了運用於實戰的方法,是一本完全呈現作者聰慧與熱情的書籍。推薦下定決心成為好父母的每個人,將這本書放在身邊並時常拿起來翻閱、細讀。」──金在元/首爾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精神科教授
【本書特色】
1.以心理角度佐以艾利克森、皮亞傑、馬勒等發展理論,並針對兒童心理、行為及情緒討論,讓父母從發展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問題。
2.因應不同發展階段,列出不同的重點調整方法,確認&思考孩子的發展課題。
作者簡介:
崔治鉉
首爾特別市獵鷹醫院精神健康醫學科、兒童精神科教授。畢業於首爾大學醫學系後,於首爾大學附屬醫院的精神健康醫學科擔任實習醫師與專任醫師。目前任職於首爾特別市獵鷹醫院精神健康醫學科,診治心理、行為、情緒出現問題的兒童與青少年。自二○一八年起,擔任首爾消防心理支援團副團長,除了為消防員提供心理治療外,也在精神健康中心、教育廳等政府機關為父母們舉辦主題多樣的教養演講。共著有《事實核查:孩子精神健康》、《專為青少年設計的控制攻擊性與憤怒方案》,以及共譯《噗通噗通,不安不安》。本書藉由簡單、輕鬆的方式,說明「父母須知的發展過程」,與如何實際應用的三種教養方法:給予、調整、管理,幫助初次為人父母者也能自信實踐的「健康教養」。
譯者簡介:
王品涵
專職翻譯,相信文字有改變世界的力量;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現居台北。譯有《走路的人,河正宇》、《善良的歧視主義者》、《從此好好過生活》等。
章節試閱
◎致經常對孩子發脾氣的你
育兒前輩們總說:「無論你預想中的教養孩子是什麼模樣,結果絕對都會超乎想像。」
世上沒有一出生就知道如何當父母的人,而且對大部分的父母而言,與孩子的初次見面,都滿載陌生與無可避免的手足無措。為了那些身為父母必須完成、承受的一切而感到沉重壓力,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最重要的是,置身在一再強調「孩子能否好好長大,百分之百取決於父母的能力」,以及「孩子被視為父母努力的結晶」一事的社會氛圍中,感受到的責任感與負擔也越發龐大。儘管在人類的歷史上,早已經歷數萬年的時間將「團體」視作「育兒的主體」,卻在近來的數十年間,將這個角色完全寄託在父母身上,父母理所當然會覺得育兒是件難事。
實際育兒後,無條件愛孩子的決心與務必要成為好父母的醒悟,經常出現動搖。過去模模糊糊描繪過的育兒理想圖,開始與自己漸行漸遠,而父母們也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重複經歷一天又一天喜怒哀樂的高潮迭起。因為孩子露出燦爛微笑說的一句「我愛你」而成為世上最幸福的人;卻也在孩子大哭耍賴、任性行動時大發雷霆,甚至怨恨孩子。諸如此類的憤怒與怨恨,不停衍生成自己無法成為好父母的自責。這一切,即是教養孩子時最該警惕的惡性循環。
「我能成為好父母嗎?」
「我們家的孩子到底為什麼會這樣?」
在這些煩惱中,父母往往會將自己感受到的無力、挫敗、恐懼,表達成對孩子的「憤怒」情緒。其實,每個人都會發脾氣,只是程度與頻率有所不同罷了。父母也可以對孩子生氣,問題在於向孩子表達的是「未經過濾的憤怒」。生氣和發脾氣是截然不同的事,既然如此,有沒有即使生氣也不會發脾氣的方法?不對,應該是有沒有可以從根本減少生氣的方法?
多數父母在誤會孩子或心有餘而力不足時,被瞬間襲捲而來的無助、恐懼、焦急吞噬後,便不由自主地發脾氣,事後又感到後悔。如果能理解孩子的處境,如果心理能從容些,是否就能減少對孩子發脾氣的情況呢?
舉個例子好了,有對父母帶著24個月大的孩子,參加文化中心的嬰幼兒課程。父母認為這項課程有助於孩子的認知與情緒發展,想必對孩子會是個很好的經驗。再加上,這又是育兒前輩的推薦,家長自然是興致勃勃。面對這場名額先搶先贏的人氣演講,好不容易贏過無數競爭者等各種不利條件後,終於順利報名成功。
然而,實際到了課程現場後,孩子僅是遠遠地窺看教室內的情況,完全不打算入內。即便父母對眼前始料未及的情況感到慌張,卻依然先耐心安撫著孩子,嘗試理解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只是,內心也同時為了孩子似乎不懂自己的苦心而鬱悶,一想到過去投入的努力與時間、金錢都白費了,最終大發雷霆。
一旦父母認為這一切是「孩子不知道在鬧什麼」、「都是為了吸引注意」時,自然就會對此感到厭煩;另一方面也會因為覺得「是不是自己做錯些什麼?」、「孩子以後長大還是這副德性怎麼辦?」而產生不安感。在融合了厭煩與不安的狀態下,父母往往會不自主地對孩子發脾氣,最後使孩子滿腹委屈。明明是為了幫助孩子才抽空參加課程,結果父母卻只能心情沉重地帶著又哭又累的孩子回家。
如果父母能以稍微不同的視角看孩子,結果又會是如何呢?就算無法完全理解孩子,至少也不要誤會孩子的行為,自然能減少父母發脾氣的頻率。如果能用「是不是遇上什麼困難才會這樣」取代「不知道在鬧什麼」的想法,會減少孩子感受父母那些源於誤會的負面情緒。此外,若能理解「孩子此刻的模樣會繼續在成長過程中自然顯現」的話,也會對孩子更加寬容些。
不對孩子發脾氣的最有效方法是:確實理解孩子。如同一般的人際關係般,孩子與父母的關係也唯有在互相理解的情況下,才能健康、持續地發展。尤其是父母「理解孩子」一事,正是教養過程不發脾氣的起點。
◎教養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光學頻譜
「24個月大的孩子嚴重怕生,究竟該怎麼辦?」
這是許多父母提出的問題之一。為了找到「只要這麼做就好了!」之類的明確答案,不停上網搜尋,或是向相熟的育兒前輩詢問。雖然聽完「我家孩子這麼做完後,狀況就改善了」的說法後,便立刻跟著做,自己孩子怕生的情況卻沒有太大改變,因此感到相當失望。
請重新思考一次前文提及不願進入文化中心的孩子,這種情況的答案是什麼?是「無論如何都硬要把孩子帶進去上課」嗎?或者是「安撫孩子,等到孩子做好準備為止」呢?不少父母都很好奇,兩者間究竟哪一個才是正確答案。其實,「A或B兩個選擇究竟哪一個才是正確答案?」的提問,是身為兒童精神科醫師的我最常聽見的五大問題之一。
有別於父母的期待,其實,關於多數教養問題的答案都「不只一個」。這麼說來,難道就沒有正確答案嗎?不是的,正確來說,答案就存在「光學頻譜」的某處──在非A即B的兩個極端方法之間,其實存在著無數的選項。舉例來說,帶孩子進去上課,以及安撫孩子、等到他願意上課,即存在著「等待多久後再進去上課」的選項;而在這個選項裡,又可根據如何定義「多久」,繼續進行細分。
假如只有兩個選項,隨選擇而來的副作用便會很大。把孩子強迫拖進去上課的話,即是不尊重孩子的情緒與意志;束手無策地無止境等待的話,即無法給予孩子改變的機會。猶如就算是描繪黑白圖畫也需要藉由多樣的明亮度表現,才能完成生動的圖畫般,教養不是二選一,而是必須考量多樣的選項。
◎有適用各種情況與時機的方法嗎?
那麼,該如何創造多樣的選項呢?換個方法問吧,為什麼只有先浮現兩種選擇呢?原因在於,父母沒有充分理解情況。在父母的眼中,只看見孩子不願意進入文化中心的表面,所以也單純地演變成「孩子不進去上課,要不強迫帶他進去,要不在原地等待」的邏輯。
發生問題時,必須先了解原因才能解決。唯有釐清隱藏在孩子外在行為之下的內在原因與思考過程,才有辦法擬定對策。當父母能多樣化理解情況時,應對的方法自然也會變得多樣。換句話說,獲得答案前,首先得要分析問題。
讓我們重新思考一次。孩子不肯進入文化中心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假如能找出孩子不願入內上課的多樣原因,父母也能針對不同原因擬定適當的對策吧?父母面對孩子行為的反應,對孩子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在這個情況裡,關於孩子表現出拒絕反應的原因,以及父母的數種反應如下:
◆孩子不肯配合的原因與父母的反應
孩子的原因1:對於與父母分開一事仍感到害怕,很難與陌生人待在一起。
孩子的原因2:天生性格使然。相較於其他孩子,需要更多時間才能與人變熟。
孩子的原因3:曾有過「只要鬧脾氣,父母就會給糖」的經驗,所以今天也來鬧脾氣一下。
孩子的原因4:曾經去過類似的地方,留下被某人凶狠教訓的記憶。
父母的反應1:特地為了孩子才來這裡,於是生氣。
父母的反應2:不滿孩子看起來畏縮的模樣,認為必須將他教育得更強悍,於是硬把孩子拖進去。
父母的反應3:聽說這種時候應該讀一讀孩子的心理才行,於是不停安撫。
父母的反應4:讓孩子哭不停的話,擔心他會因此留下創傷。
光是將孩子的四種原因搭配父母的四種反應,都能得出四乘四的十六種組合了。其實,除此之外仍有難以數計的理由與反應,因此能搭配出的組合遠比想像多出許多;再加上,孩子的行為也可能不只有一個原因,而是基於數種原因,鬧脾氣可能是出於害怕的心理,同時也可能是因為想遠離當下的處境。父母的反應也不是只有一種;發脾氣的同時可能也在安撫孩子,硬把孩子拖進教室的同時,也會在孩子想要離開時索性將他帶離現場⋯⋯
因此,面對「24個月大的孩子不肯進入文化中心上課,究竟該怎麼辦?」的問題,不可能只有一種答案。先明確了解孩子為什麼會這樣,以及父母通常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後,才看得見適合父母與孩子的解決方法。如果父母能先好好釐清問題、理解孩子當下情況的過程,便能像專家般找出多樣的方法。
很多人說「解數學題時,重要的是過程」,原因在於,如果僅是按照題目類型一味追求快速找出答案的話,只要稍微改變問題形式,便完全解不出來了。不過,若能理解推論答案的過程,無論何時都能自在應用。因此,好的老師並不是告訴學生如何快速找出答案,而是教導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教養專家的角色也不是根據不同情況給予父母答案,而是該教懂父母如何像個專家觀察與解決問題。意即必須從根本培養父母擁有獨立自主、找出適用各種情況與時機的方法之能力。
沒有永遠適用的標準答案。唯有當父母能自行思考各種情況發生的原因,才能找出多樣的解決方法,並從過程中更加理解孩子,不再對孩子產生誤會。父母最終需要的,不是被動地接受「在這種情況時,請這麼做」,而是有辦法主動地找出「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這種時候該考量些什麼?」、「又該如何處理?」的能力。各位也都已經是專家了,只要能「更意識到過程」就更好了。
◎關於孩子好好成長一事
所有父母都很清楚,「照顧」是讓孩子好好成長的必需品。於是,父母們傾盡全力投入這件事──為了照顧半夜隨時醒來的孩子,搞得自己睡眠不足;為了定時替孩子洗澡與哺餵、調整孩子的事,搞得自己錯過用餐時間等,皆是家常便飯。
只是,「好好成長」究竟意味著什麼?面對這個問題,所有父母的想法都不盡相同。有些父母認為的好好成長是孩子學業表現優異,有些父母則認為是孩子能擁有許多朋友。
在定義何謂「好好成長」時,「希望孩子能快樂成長」是所有父母一致的期盼。既然如此,快樂是什麼?如果想要快樂,又需要些什麼?金錢?外貌?成績?朋友?無疑是個越想越難回答的問題。再加上,父母與孩子認為的快樂標準或條件可能也有所不同。當所有父母與所有孩子的願望都不相同時,實在很難針對「好好成長」的意思,給予單一答案。
我們一起回頭檢視前文提及關於栽培植物的篇幅。「植物好好成長」指的是什麼?是綻放美麗的花朵嗎?是擁有挺直且堅固的枝幹嗎?或是結成茂密的果實呢?關於這個問題,每個人的想法都有些不同。
重點在於栽培植物時,必須盡力突顯植物獨有的特性。如果栽種的是仙人掌,自然就會長成仙人掌吧?如果栽種的是向日葵,長出來的當然就是向日葵吧?仙人掌會長出枝椏與刺,向日葵會盛開黃色的花朵,想必沒人會在種完仙人掌後,期望最後長出來的是向日葵吧?
因此,詢問「仙人掌與向日葵,何者比較優秀、比較好?」本身並無意義。因為兩者皆擁有各自的特色與魅力。然而,有時卻會遇到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提出了類似「仙人掌與向日葵,哪個比較好?」的問題。「我的孩子比較優秀嗎?那個孩子比較優秀嗎?」藉由比較自己的孩子與他人的孩子,從中得到時而得意,時而失望的感受。
「究竟什麼才是孩子好好成長?」是個相當艱難的問題。不過,在定義何謂「好好成長」時,永遠不變的重要事實是:必須尊重孩子擁有的特性。
每個孩子都擁有各自不同的才能與特色,因此無法劃一地用「如果成績好的話」、「如果外貌出眾的話」、「如果能健健康康、沒病沒痛的話」⋯⋯定論什麼是「孩子好好成長」。依照孩子原有的模樣給予照顧,並且幫助孩子本身理解與接受自己原有的模樣,才是父母應該扮演的角色。
如同近年流行的「提升自尊感的方法」,其核心即是接受自己原有的模樣。當孩子能自主、自覺地接受自己時,孩子便會感到快樂。如果期望孩子能提升自尊感、期望孩子能快樂的話,請尊重孩子原有的模樣。孩子擅長的事,便接受他繼續擅長;孩子不擅長的事,便接受他繼續不擅長。只要協助孩子能突顯自己的優點,並且認同孩子的缺點,讓他嘗試改善即可。
所謂「好的教養」,是好好觀察孩子並發掘他們的潛力後,協助孩子盡可能發揮自身長處。好,現在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們的孩子究竟是什麼樣的孩子呢?他的才能與特性又是什麼呢?
◎致經常對孩子發脾氣的你
育兒前輩們總說:「無論你預想中的教養孩子是什麼模樣,結果絕對都會超乎想像。」
世上沒有一出生就知道如何當父母的人,而且對大部分的父母而言,與孩子的初次見面,都滿載陌生與無可避免的手足無措。為了那些身為父母必須完成、承受的一切而感到沉重壓力,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最重要的是,置身在一再強調「孩子能否好好長大,百分之百取決於父母的能力」,以及「孩子被視為父母努力的結晶」一事的社會氛圍中,感受到的責任感與負擔也越發龐大。儘管在人類的歷史上,早已經歷數萬年的時間將「團體」視作「...
作者序
序/最了解孩子的人,是父母
我是兒童精神科專科醫師。某天,一對父母找上我的診間,一臉憂慮地問道:
「我們的孩子已經18個月了,卻還是不會說話。看起來好像聽得懂別人說話,但不太確定……而且有夠固執,什麼事都要按他自己的想法做。這個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該怎麼辦才好?」
每天我都能見到父母憂心忡忡地敲門,為了孩子太晚開始說話、為了孩子脾氣太拗、為了孩子沒辦法與媽媽(或爸爸)分開片刻……為人父母的他們,反而向這輩子初次見面的我詢問「為什麼我的孩子會這樣?」、「父母究竟該怎麼做?」
而我通常都是如此答道:
「不好意思,其實我無法單憑聽一聽家屬的說法,然後看一看孩子就能釐清一切。不過,我會試著和家屬們一起思考看看,孩子究竟遇上了什麼困難,之後再來尋找解決方法。」
身為精神科醫師,這種情況並不陌生──出現在診間的家屬們,總是期望醫師能果斷讀懂孩子的心,給予乾脆的解答。像是「每次和精神科醫師待在一起時,都很擔心自己的心思會被看穿」這種話,勢必也是源於相同的思維。很遺憾的是,精神科醫師根本沒有能在第一眼讀懂、掌握他人心思的讀心術。有時,我也希望自己能一眼就清楚狀況、給予答案,但這已是超乎現實能力以外的領域了。
站在一個毫無神通的平凡精神科醫師的立場,我會這麼解釋──首先,我是在完全沒有任何背景資訊的狀態下,初次見到父母與孩子。在短則十分鐘,長則二十分鐘的期間,我能藉由傾聽父母的說法、觀察孩子的行動獲得些許資訊。身為醫師的我,基於曾經努力鑽研與累積諮商經驗後,確實能比其他人更快速、更熟練地掌握情況,卻不可能因此立刻清楚孩子的一切。身為醫師,能盡力做到的最好方式,是「與熟悉孩子最多資訊的人」一起討論與思考。
誰是最了解孩子的人?當然是和孩子一起相處最多時間,並且最常接觸與觀察孩子的父母。當父母已觀察了滿周歲的孩子一年的時間,專家卻只見過孩子十至二十分鐘的情況下,父母理應更清楚孩子才對。尤其是關於孩子獨有的傾向,以及父母與孩子特別的互動方式,都是唯有父母才知道的事。
「嗯?我最清楚?不,我完全不明白也無法理解這個孩子,更不知道究竟該怎麼做才對。」有些人會這樣反問。其實,父母本身想必也很納悶。正是因為自己最接近孩子,也共度了最多時間,卻依然完全無法理解他們,才會找上我;抑或是好想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一窺他們究竟在想些什麼,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
父母明明最懂孩子,卻難以理解他們的原因是什麼呢?答案就在教養原則裡。
◆為什麼精神科醫師能在初次見面就提供諮商?
教養專家為初次見面的孩子、父母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並非千篇一律、甚至是能適用各種情況的做法,真的有可能嗎?
舉例來說,有位修理手機的專家,會面臨各式各樣的受損物件,無論是螢幕破裂的手機、沒有聲音的手機等,每部機器都有各自的問題。再加上,手機的種類是何其多樣化?每家公司製造的產品,是以數十、數百種計算──然而,手機專家卻總能輕而易舉地解決問題。原因在於,就算每部手機的模樣與零件位置都不同,但專家早已清楚「原則」。專家非常明白訊號如何顯示在螢幕、負責調整聲音的零件該擺在哪個位置等,因此只要確認造成接觸不良或異物的問題並將其移除,或是換掉出現問題的電子零件即可。只要具備基本知識,無論遇上哪款手機都不會過於驚慌。
精神科醫師也是如此。恰如修理專家因為清楚手機基本設計圖與電流原理,而能順利修理多樣的手機般,兒童精神科專科醫師也是基於對兒童基本發展過程與教養原則的理解,而得以為各式各樣的孩子與父母進行諮商。此處提及的「發展過程」,指的是孩子身體與精神層面的成長過程,而「教養原則」指的則是在孩子發展過程中,教養者因材施教的基本態度。教養原則不只是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該與不該做些什麼,更包含了父母對待孩子的心態。專家最終即是憑藉這兩個基本知識,而能在面對不同孩子性格與情況時,皆能進行教養諮商。
◆無法獨力找到解決方法的父母
這不代表兒童精神科醫師或教養專家就能知道所有答案。專家為了提供適合、有效的解決方法,必須依靠從父母的眼睛、耳朵獲得的資訊。這也是為什麼以教養為主題的電視節目,必須讓專家與父母一起觀察、討論事前替孩子拍攝的影片。
父母是與孩子相依相伴的存在。因此,對專家而言,與父母聊天一事的重要性,並不亞於直接觀察孩子。以這些對話為基礎,能協助專家對孩子做出更為準確的判斷,所以我經常向來到診間的父母強調:
最了解「我家孩子」的人就是「我」本人,也就是父母。
不過,前提是父母得先了解教養原則!
發展理論與教養原則是理解孩子的「框架」,當父母了解教養原則與發展理論後,便能找出適合孩子的解決方法。意即不是單純跟隨他人介紹的方法,而是能適當應用於各種情況與時機的方法。因為只有父母才知道孩子的特性,以及實際與他們建立關係的過程。
這本書沒有關於「遇到這種情況時,請這麼做、請那麼做」之類的內容,諸如此類的資訊已經太多了。死背專家為各種情況提出的解答並不要緊,重要的不是背誦解決方法,而是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當父母經過冷靜、仔細思考後,按照教養原則找出解決方法時,即可有效培養「教養效能感」(自信)。所謂的教養效能感,意味的是為人父母者在教養的過程中,對於自己有能力做出適當選擇、行動的期待與信念。效能感越高,越能細膩觀察孩子的變化,並對其做出適切的行為。
◆名為「教養」的旅程
「教養孩子」,與前往從未去過的陌生地方、展開一趟漫長的旅程相同。向西航行的哥倫布,即使無從得知跨過地平線的未知世界存在什麼,卻始終沒有失去「西行」這個大方向,也因此,他的航行才沒有以失敗收場,並在最後發現新大陸。
父母亦是踏上了一趟教養孩子的旅程。這趟旅程同樣存在大方向,而這個方向必須朝著能讓孩子獲得身體、心理、精神層面的成長前行。身體層面的成長,只要為孩子提供充足的營養,即可自然達成。至於心理與精神層面的成長,則須由父母引導孩子,朝著能靠自己培養獨立判斷與毅力的方向而行。恰如哥倫布從來不知道目的地般,沒有任何人能預知孩子究竟會長成什麼模樣,因此比起追求具體的目標,其實只要能掌握大方向,便足以面對這趟旅程。根據孩子的特性與能力,以及父母的哲學與社會、文化的背景,每個孩子都能長成獨特的存在。只是,如果想讓孩子的心理與精神層面成熟,父母至少必須做到的事,就是不要妨礙孩子成長。
為了不失去大方向,我們需要些什麼?首先,需要的是能指引大概方向的指南針與地圖。只要有了這兩樣東西,當在途中遇見難行的小路或障礙物時,就算得稍微繞路,也不會迷路。如果在陌生之境旅行時少了張地圖,不是總覺得有些不安嗎?原因在於無法得知自己究竟置身何處,又該前往什麼方向。於是,我們只能詢問路人,然後不假思索按照對方指引的方向前行,卻極有可能抵達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我們終究需要指南針與地圖,以及讀懂它們的能力。
教養孩子的指南針與地圖,正是發展理論與教養原則。這兩項東西,將成為協助你我不被過量資訊與不安感淹沒的力量。希望各位能在理解這本書與教養的基本原則後,將其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拿起教養的指南針與地圖,一起踏上遙遠的旅行吧!
序/最了解孩子的人,是父母
我是兒童精神科專科醫師。某天,一對父母找上我的診間,一臉憂慮地問道:
「我們的孩子已經18個月了,卻還是不會說話。看起來好像聽得懂別人說話,但不太確定……而且有夠固執,什麼事都要按他自己的想法做。這個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該怎麼辦才好?」
每天我都能見到父母憂心忡忡地敲門,為了孩子太晚開始說話、為了孩子脾氣太拗、為了孩子沒辦法與媽媽(或爸爸)分開片刻……為人父母的他們,反而向這輩子初次見面的我詢問「為什麼我的孩子會這樣?」、「父母究竟該怎麼做?」
而我通常都是如此答道...
目錄
目錄
序/最了解孩子的人,是父母
導讀/本書的特徵與使用方法
第一章 父母必須知道的事
致經常對孩子發脾氣的你
教養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光學頻譜
如果想找到適用各種情況與時機的方法
教養孩子的三個必要元素
關於孩子好好成長一事
第二章 發展理論,只要簡單掌握核心
學習發展理論前,父母必須知道的兩件事
0~3歲的發展理論,只要知道這件事就好
1歲,第一步與第一句話
孩子都在學習什麼?
孩子都是如何學習?
孩子如何遠離父母?
發展理論對所有孩子都很重要的原因
了解理論後,才能看清楚的實戰教養方法
第三章 教養的核心1──給予
光是存在本身就很珍貴的父母
「不想離開媽媽」正常嗎?
「不想離開媽媽」該怎麼辦才好?
為什麼孩子需要依附關係?
依附關係不會使孩子產生依賴性嗎?
接觸,精神層面的營養
請根據情況與時機給予適當反應
你已經是夠好的父母了
第四章 教養的核心2──調整
何時開始進行約束?
適當的挫折不是選擇,而是必要
長得越大,越需要等待
孩子假裝聽不懂的原因
愛鬧脾氣又抓著不放,沒關係嗎?
孩子到底「為什麼」會這樣?
孩子為什麼「一直」這樣
為了成為更好的父母的調整方法
真的需要調整嗎?
第五章 教養的核心3──管理
不安、憂鬱、疲憊的父母
寄託在孩子身上的期待越來越大
為了工作,無法整天待在孩子身邊
夫妻關係不睦
不得已才讓孩子使用手機
第六章 藉由實例學習教養
實例1. 當孩子睡到一半醒來哭時,是否該抱抱他?
實例2. 太晚開始說話了
實例3. 太害怕去幼兒園了
實例4. 面對太愛鬧脾氣的孩子,究竟該怎麼辦?
結語/當看得出昨天的孩子與今天的孩子有所不同時
附錄/適合一併閱讀的書籍
目錄
序/最了解孩子的人,是父母
導讀/本書的特徵與使用方法
第一章 父母必須知道的事
致經常對孩子發脾氣的你
教養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光學頻譜
如果想找到適用各種情況與時機的方法
教養孩子的三個必要元素
關於孩子好好成長一事
第二章 發展理論,只要簡單掌握核心
學習發展理論前,父母必須知道的兩件事
0~3歲的發展理論,只要知道這件事就好
1歲,第一步與第一句話
孩子都在學習什麼?
孩子都是如何學習?
孩子如何遠離父母?
發展理論對所有孩子都很重要的原因
了解理論後,才能看清楚的實戰教養方法
第...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