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精神科醫師鄧惠文╳金獎編劇吳洛纓
以心理視角探討台灣首部心靈宗教犯罪影集《我願意》
從戲劇出入真實人生,直視群體的動力與瘋狂
「每一個願意的背後,都藏著一個不願意。」──鄧惠文
沒說出口的傷痛,
背負內疚的生活,
無人理解的寂寞,
在那些表面平靜、卻舉步維艱的走索人心中,
不相信一點什麼,怎麼活得下去?
而這樣的療癒,又是何時變成了一種陷阱?
●精神科醫師作家鄧惠文,首度針對「心靈療癒」議題發聲
一齣寫實的群像戲,是讓我們檢視自己,也正視每個人的困難。當失意人們走入心靈成長團體,甚至將之視為浮木、交付身心……若我們從旁走過,是否能真的看見那失落、渴求?是否願伸出溫暖的手,真正說聲「我了解」?
●從戲劇到人生,我們是如何一步步走入「療癒陷阱」的?
人在飛黃騰達時,對靈性和自我探索興趣缺缺,當困境來臨,有某個外力支援,的確好過些,而別人能夠輕易跨越的問題,很可能卡住我們一輩子。這些困境都可能讓我們「願意」投身一個組織,無條件奉獻,甚至被控制。本書透過精神科醫師之眼,溫柔揭開這「願意」的背後、每個人都可能有的心靈缺口。
●透過心理對話,剝除一層層異色標籤
人都有自我安頓的需求,但每個人要走的路徑極不相同。家庭的崩解、婚姻的消磨、人際關係的失落,還有誰都無法理解的寂寞,書中廣納各式生命議題,從社會文化到深層心理,爬梳人們步入「療癒陷阱」的背後機制,層層遞進,也讓我們直視內心,更能以此同理旁人,找到出路。
●交換生命歷練,陪你走一趟尋回自我的旅程
人們確實會「相信一點什麼」,化寄託為生活下去的動力。但當「對未知的好奇」反客為主,成為你我的生命主宰時,又要怎麼自處?一名編劇與心理專家在書裡交換生命歷練,共修對於人性的見解,更點出真正的療癒與成長,是要「承擔」與「行動」。
「奔向什麼不重要,只要是往離開現在的方向跑,都值得嘗試。這是絕望之人的最後希望。」鄧惠文醫師說。但願這本無私之書,也能接住每一個需要的走索人。
作者簡介:
吳洛纓
知名編劇、劇場導演。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製作舞臺劇十多齣,發表於報刊雜誌戲劇評論上百篇,翻譯著作數種,完成的電視劇時數逾三百小時,同時關心人文、社會、教育等議題,從事編劇、表演、生命書寫等教學。
以《白色巨塔》榮獲第四十二屆金鐘獎戲劇節目最佳編劇獎,並以《痞子英雄》入圍第四十四屆金鐘獎戲劇節目最佳編劇獎。其他編劇作品包含《給愛麗絲的奇蹟》、《我在1949,等你》、《滾石愛情故事──愛情/最後一次溫柔》、《深藍與月光》、《哇!陳怡君》。著有散文集《人間散策》。
鄧惠文
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作家、廣播主持人。參與戲劇演出和製作,為不同的對象譯解深層心理,並持續書寫分享這些探索。
畢業於臺北醫學院醫學系、醫學人文研究所。現職臺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兼任副教授。專長榮格取向的個人與伴侶心理治療。著有《我想看妳變老的樣子》、《媽媽變成鴨》、《我不想說對不起》、《婚內失戀》、《愛情非童話》、《不夠好也可以》、《有你,更能做自己》、《學習,在一起的幸福》、《直說無妨》、《別來無恙》、《非常關係》、《還想遇到我嗎》、《寂寞收據》。
Podcast:《鄧惠文不想說》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溫柔推薦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家
周慕姿|諮商心理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張國洋|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黃鵬仁|資深媒體人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療癒陷阱》透過編劇吳洛纓和精神科醫師作家鄧惠文的對談,讓我們更能領略故事的精巧,也能夠洞悉人性的複雜……進而投射至自身,或有著類似處境的親友們。──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家
本書內容極有深度,一層一層地帶領我們進入關於社會、自我的深層心理……翻開這本書,或許,你我都會從中找到一部分的自己。──周慕姿/諮商心理師
生命總有幽暗……洛纓和惠文的對話,不但為劇中的每個人物和故事做出更豐厚的詮釋,也為那一個又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找到可能的答案。──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作者與心理專家的對話,讓我們可以深入理解每個人到底匱乏了什麼,理解他們的焦慮與孤寂感……若更明白人的心理機制,或許能避免自己陷入類似的狀況,也能以此同理,幫助身邊有類似困擾的人。──張國洋/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我不會保證讀者看完後,可以「一夕開悟,清涼解脫」。這書冊和《我願意》的戲劇一樣,都不是心靈雞湯,更不是處方箋,毋寧是一個提供你傾聽與訴說的樹洞。──黃鵬仁/資深媒體人
原本以為的「笨」,其實是一連串傷痛的連鎖……閱讀兩人的對談,直面內心的脆弱,也跟著劇中人物從錯誤與挫折中,獲得了一些成長。──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名人推薦:溫柔推薦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家
周慕姿|諮商心理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張國洋|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黃鵬仁|資深媒體人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療癒陷阱》透過編劇吳洛纓和精神科醫師作家鄧惠文的對談,讓我們更能領略故事的精巧,也能夠洞悉人性的複雜……進而投射至自身,或有著類似處境的親友們。──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家
本書內容極有深度,一層一層地帶領我們進入關於社會、自我的深層心理……翻開這本書,或許,你我都會從中找到一部分的自己...
推薦序
推薦文在故事中看見自己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家
如果有個人告訴你,世上每個人都有個檔案,載明了生命的意義與使命,但只有「幸福慈光動力會」可以帶你一窺玄祕,而代價是所費不貲的課程費用、被嚴格審視的隱私祕密,甚至可能危及自身和所愛之人的生命……
你,願意嗎?
我們在看了以心靈宗教為題的犯罪台劇《我願意》之後,覺得它的節奏俐落、角色立體、調性神祕、情節辛辣。如果你喜歡看真實犯罪紀錄片,或探討社會議題、家庭倫理類型的相關作品,就一定會喜歡!
這部劇透過調查一名經紀人之死,逐步揭露系統性的邪教手法,描繪可憐可恨的一眾信徒,更直指「我願意」之後的代價。不僅讓我們深受感動和啟發,也聯想到存在主義中「存在先於本質」、「自由的詛咒」和「他人即地獄」等等哲學思辨。如果你只用獵奇的視角來追劇,那就很可惜了。
而當我們發現這部劇正在籌劃本書時,便覺得一定要大力推薦!有別於以往台劇會做的影視出版品,《療癒陷阱》透過編劇吳洛纓和精神科醫師作家鄧惠文的對談,讓我們更能領略故事的精巧,也能洞悉人性的複雜,實在是含金量十足。
這本書以議題探討為主,劇情角色解析為輔,透過故事發想者和精神科醫師分享各自的觀點,也以互相提問的方式,讓讀者同理角色,進而投射至自身,或有著類似處境的親友們。
如果有時間,我們建議可以先追劇享受故事,再來閱讀本書,相信就能獲得最完整的體驗。
推薦文當生活的不如意,讓你說出「我願意」
周慕姿/諮商心理師
先講結論──《療癒陷阱》非常好看,任何對於洗腦、宗教,甚至是對人生有所疑惑、有所好奇的人,都該來讀讀這本書。
這本書是由我很敬佩的兩個人,吳洛纓編劇與鄧惠文醫師對談集結而成。講到對談,或許會以為內容架構較為鬆散,但本書內容極有深度,一層一層地帶領我們進入關於社會、自我的深層心理,企圖去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人會願意放棄自己的判斷,說出「我願意」,將自己的一切「交出去」?
這本書的對談,是從影集《我願意》的文本開始延伸。影集的大綱介紹,讓我想到很多宗教洗腦的案例,這也是我很關心的主題:在什麼情況下,人會願意放棄自我的決定權,把自己交給另外一個力量、團體或人,讓自己服膺在他們的規則與思考之下?
本書的對談,精確地回答了這些問題。
當對自我的期待、需求沒有被滿足,例如遭受社會的壓力、霸凌,經歷失敗的關係、人生的挫折、掉到谷底時,我們發現,原來再怎麼努力,都沒有辦法得到理想的幸福、愛與歸屬感,甚至覺得寂寞、空虛、自己沒有用。而今天有一個地方,可以感受到自己是被肯定的,可以獲得愛與歸屬,可以擁有那些我窮其一生努力而不可得的東西,好疲累的我,終於可以什麼都不用想、不用判斷地把自己交出去,讓別人照顧。這是多麽幸福的事。
這就像是回到未出生的幼兒在子宮的狀態,是被完全保護,被餵養,不需要害怕傷害,也不用擔心寂寞。因為我就生長在一個人的體內,永遠不用擔心被拋下、丟棄,這個人與我永遠連結。
類似這樣的心靈成長團體,就提供了這樣的功能──不用思考、沉溺式的心靈餵養與規則,以及強烈的連結性。
但這些看似連結強烈的歸屬感與規則,換個方式,就變成了控制與傷害──你不按照我的方式去做,我就會傷害你,而且還會收回給你的資源與愛。
這樣的互動,又是許多人習以為常、也是權威最常展現的傷害性互動。因為已經把自己交給了權威,失去了自我定義與獨立的生存能力,因此,即使受傷、覺得不對勁,仍然因為罪惡感、失能感與害怕被拋棄感等複雜的情緒走不了,只好留在原地,繼續承受這些苦痛。
而且,說出「我願意」,是買一個「希望」;若我撐不下去,這個「希望」似乎也沒了。我要怎麼願意承認,原來我花如此多力氣投注的,是一場騙局?做出這個選擇的我,自我的價值與意義又是什麼?
這種為了「擁有希望」的「絕望感」,是我在讀這本書、看這部影集時很深的感受。當然,鄧醫師與吳洛纓編劇談了許多關於親子關係、青少年與成人的自我認同、女性所背負的社會期待等等,非常全面且豐富。礙於篇幅無法一一細數,翻開這本書,或許,你我都會從中找到一部分的自己。
推薦文脆弱的時候,要小心照下來的那道光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生命總有幽暗。當你愛的人不愛你、你想珍惜的人離你而去、你曾經當作生命中心的人去找了別人,或者是你依靠的人摧毁了你的信任,那些藏匿在你靈魂深處的黑暗就會湧現,並且抓住你,讓那些你原本不想面對的醜陋和脆弱,占據你人生的主控台。
影集《我願意》所描述的,其實就是一個又一個歷經幽微的生命,在他們日子過得最辛苦的時候,不約而同遇見了一位「導師」,並且徹底「改變」他們人生的故事。
看完之後,你會為這些主角感到惋惜、憤怒,甚至不勝唏噓,這一切是那麼虛幻,又是那麼真實。為什麼「邪教」的教主可以如此洗腦、操控人心?為什麼許多信徒願意為這些教主們奉獻自己畢生的財富,甚至其中還不乏一些高知識分子?又為什麼有些女性信徒願意和教主「雙修」,追求靈魂的更高層次?
這本《療癒陷阱》採用對話錄的方式,記錄洛纓和惠文的對話,不但為劇中的每個人物和故事做出更豐厚的詮釋,也為那一個又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找到可能的答案。
綜觀這本書中所有的信徒,你會發現他們心中都有一個柔軟的縫隙,邪教教主從這縫隙悄悄地擁抱、籠罩、最後用盡全力「捏爆」,甚至榨乾他們僅剩的一點遺產。他們原先希冀的是救贖,最後等待他們的卻是一條末路。
有趣的是,每一個走上末路的人,都曾經以為自己走的是坦途。《療癒陷阱》讓我覺得最精闢的分析,就在於把「以為」當成寄託。這些信徒當中,有些人也許突然醒悟,有些人即使到了最後一刻,還是活在自己的謊言裡,因為對他們來說,清醒比睡著更痛苦。
脆弱的心靈,往往禁不起惡意的光明。願我們在生命的低谷裡,都能夠保有智慧,信靠那些真正愛我們的人,而不是為了執著,出賣自己的靈魂。
推薦文人到底是怎麼一步一步加入邪教的?
張國洋/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我自己過去一直有段時間很好奇,人到底是怎麼一步一步加入邪教的?
大家一起大聲吶喊、做誇張的動作膜拜教主、進行虔誠的儀式,甚至拿出很多錢供養,為何信徒都這麼確信不疑?為何都能這麼熱切投入呢?就算是透過紀錄片的鏡頭,都會覺得這類緊密感很不可思議。
尤其,教主一開始多半只是一個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人,突然宣稱自己可以看透靈魂、解讀前世今生、帶著教眾修仙修法長生不老,這到底都怎麼取信於大家?很多邪教的紀錄片或是書籍,其中有些文獻、法器,或是教主的神蹟照片,你事後去看,根本就假的,而且教主的末世救贖的說法也常頭尾兜不攏,為何他們還能騙到人呢?難道加入者就只是笨蛋?顯然又不是如此,因為很多邪教浮現於檯面時,你會發現成員不乏高知識分子。難道這些人真只會讀書,但沒有任何生活常識?人們怎麼一步一步被吸引的?這真是我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的疑惑。
後來我自己做了些研究,才發現邪教並不是教主多神通廣大,甚至也與教義或論述毫無關係,真正的關鍵是邪教帶來的「情感支援體系」。
這也是為何我拿到《療癒陷阱》翻看時,覺得這麼有趣。許多人以為加入邪教的人是笨蛋,其實他們未必笨,但他們肯定帶著創傷與寂寞。他們期待的不是教主法力,而是想在此取得重生。
編劇吳洛纓小姐與鄧惠文醫師在這本書的觀劇對談中,深入這些人的內心,探討了《我願意》這齣劇裡每個角色走入邪教的心路歷程。我得說,這部分採取對談形式,讓這本書變得非常有意思。因為從戲劇角色的切入,加上作者與心理專家的對話,讓我們可以深入理解每個人到底匱乏什麼,理解他們的焦慮與孤寂感,又分別在人生中尋求什麼東西。
這些人其實也沒在找什麼很不尋常的東西──婚姻失落、子女反叛、財務困境、自我懷疑、自信不足、找不到生存價值、霸凌與敵對等等,真的不外乎是你我都會碰到的事情。或許我們運氣好,但並不表示哪一天遭遇到某種深刻的生存打擊時,我們不會想逃入、依賴一個類似的「情感支援體系」。
大部分的人都花太多時間去理解外在,舉凡天文地理、數學英文、經濟大勢、還有工作的專業知識,卻對於自己內心的渴望與需求接近無知。
正因為不懂自己,碰到創傷、焦慮與孤獨時,就會嘗試各種情感上的替代方案來自我療癒。對很多人而言,處理問題本身太艱鉅,逃避又不可能,只好把希望往外寄託。前面提到,邪教其實與其說是一個宗教,不如說是一個讓失去希望的人感覺被承接住的支持團體。在那組織中,透過大家互相取暖、互相揭露脆弱來獲取認同,也取得在原本生活得不到的關心與照料。
這時候,教主搞不好根本是附加的好處?因為加入邪教的人,真正的目的說不定也非真心相信,而是「就算是假的,那又有什麼關係」,既然這裡的大家這麼照顧我,我可以獲得外面沒有的肯定與包容,教主「似乎」還懂些神祕力量,或許真的可以給我一些額外的救贖。
他們也許是這麼想的:「反正我也已經這樣了,就算被騙一下又如何呢?還能更差嗎?而且,搞不好教主真的有點什麼,那我不把握這人生最後的機會嗎?我若轉頭走,就算沒被騙,但回去也沒有比較好啊……」
就如同鄧醫師在書中說到:「奔向什麼不重要,只要是往離開現在的方向跑,都值得嘗試。這是絕望之人的最後希望。」
所以,我邊看邊覺得這本書的各場對談真是太棒了,因為透過別人的故事,你會更了解自己、身邊的人,以及那些加入邪教的人到底在想什麼。沒有人天生想受騙,多半是真的跨不過,自己騙了自己。且世界上想騙我們的又何止邪教?也可能是糟糕的戀人、糟糕的關懷團體、政治團體,或是其他想利用我們的組織。
人生在世,我們總需要有方法療癒自己,而療癒的過程,多是嘗試從劇中人的傷,看出自己的需要。畢竟人人都有脆弱、過不去的時候,但你若更明白人的心理機制,或許能避免自己陷入類似的狀況,也能以此同理,幫助身邊有類似困擾的人。
這本書,我覺得很受用,推薦給大家。
推薦文寧可繼續忍受已知的痛,也不敢迎向未知的幸福?
黃鵬仁/資深媒體人
一連串的機緣巧合,我認識了兩位猶如本生燈般的專業者──鄧醫師與吳導演。與兩位過從中涉及的言語思想,一直迴盪在我生活中,雖不頻繁,但總像鋼琴節拍器、空谷跫音般,與我自己的生命歷程來回激盪,姑且稱之為漱石──我有顆頑石般的心。
這些對話約莫是人我距離、等價交易,以及於我自已的掙脫沉溺等老生常談。也因為是老生常談,兩位常常顧全我的面子,多半是點到為止。
《我願意》這部戲給了我一個充分且必要的理由,促成兩位回答我一連串的問題──人們為何總是「寧可繼續忍受已知的痛,也不敢迎向未知的幸福」致不可自拔?可能於此同時,像明燈般的人出現,同情於你,甚至聲稱「同理於你」,你信靠他,就此成了被操弄的對象。
尤其在這個時代,我更想了解集體行為中的法西斯傾向從何而來?在兩位的對話中,旁觀地置入了我自己的叩問,試圖拆解我們內心複雜的零件。「陷溺」、「不想脫離」、「決心說出我願意或我不願意」到底為何?「陪伴者」、「老師」的合理角色是什麼?擁抱「人我距離」而不產生依附的關係可能存在嗎?當然,這裡有太多關於名位、權勢與利益交易等等變項。
我不會保證讀者看完後,可以「一夕開悟,清涼解脫」。這書冊和《我願意》的戲劇一樣,都不是心靈雞湯,更不是處方箋,毋寧是一個提供你傾聽與訴說的樹洞。
最後,衷心感謝鄧醫師及吳導演在百忙之中認真嚴肅地參與對話,更不厭其煩地將這般對話寫下。
推薦文是療癒救贖?還是以愛為名的止痛劑?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每當社會上報導迷信或是詐騙相關案件時,很多人會以「這些人就是笨」來簡單結論,但真的是這樣嗎?這些受害者無論性別、富有或貧窮、博士或不識字、年幼到年長,可說是遍布所有社會階層。追溯其心理,「匱乏」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對於愛、人際、家庭、成就等的匱乏,然而匱乏並不見得一定會迷信或被詐騙,還需要考量因成長經驗、個體差異、人際支持等脈絡。
《我願意》一劇就把許多人陷入迷信的生命經驗都演出來了,透過劇情的起承轉合,會發現原本以為的「笨」,其實是一連串傷痛的連鎖。《療癒陷阱》則是透過編劇吳洛纓與鄧惠文醫師的對談,將當中那些連鎖加以解析,看清楚這些悲劇的齒輪是如何咬合轉動。
劇中有一段令我印象深刻,飽受霸凌的學生尋求輔導老師協助,老師無條件地包容關愛,並引導學生到其所屬的成長團體,認為這樣可以獲得更多的愛與包容,結果是下一個悲劇。身為心理人的我心想:「這樣是對的嗎?有什麼更好的方式嗎?以愛為名的行為,該怎麼界定那條線是合適的?」
我很認同鄧醫師在書中談的概念,心理諮商的目標並不是無條件地給予止痛劑,甚至強到使人愉悅,而是正視疼痛的原因,並能選擇自我調節的方法。
閱讀兩人的對談,直面內心的脆弱,也跟著劇中人物從錯誤與挫折中,獲得了一些成長。
推薦文在故事中看見自己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作家
如果有個人告訴你,世上每個人都有個檔案,載明了生命的意義與使命,但只有「幸福慈光動力會」可以帶你一窺玄祕,而代價是所費不貲的課程費用、被嚴格審視的隱私祕密,甚至可能危及自身和所愛之人的生命……
你,願意嗎?
我們在看了以心靈宗教為題的犯罪台劇《我願意》之後,覺得它的節奏俐落、角色立體、調性神祕、情節辛辣。如果你喜歡看真實犯罪紀錄片,或探討社會議題、家庭倫理類型的相關作品,就一定會喜歡!
這部劇透過調查一名經紀人之死,逐步揭露系統性的邪教手法,描繪可...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