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總統任內,他以獨到而周延的觀點,探索了總統權的範圍與侷限,也以獨特見解,剖析美國涇渭分明的政黨政治以及國際外交上的折衝。歐巴馬帶領讀者深入白宮橢圓形辦公室以及戰情室,進入莫斯科、開羅、北京等地。透過本書,我們能一窺其思路,包括他籌組內閣時的全盤考量、苦思如何解決全球金融危機、忖度俄羅斯總統普丁的盤算、克服看似無法踰越的逆境讓〈平價醫療法〉(Affordable Care Act)在國會闖關、為了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略與將領起衝突、落實華爾街改革、因應災難性的墨西哥灣油井爆炸、授權狙擊賓拉登的「海神之矛行動」等等。
◎◎◎ 我們到中國的第一站是上海,似乎是吃了禁藥版本的新加坡。上海看起來正如傳聞中的形象,是擁有兩千萬居民的現代大都會,高樓林立,每寸土地都充滿了商業、車流與建築起重機的喧囂。黃浦江上,巨大的輪船和駁船裝載著運往全球市場的貨物,在江面來來去去。熙熙攘攘的人群沿著寬闊的濱江大道漫步,不時停下腳步欣賞向四面八方延伸的未來風摩天大樓,夜晚華燈如同拉斯維加斯大道般明亮。在一座華麗的宴會廳內,上海市市長韓正(共產黨後起之秀,身著剪裁得宜的西裝,談吐風趣老練,不知為何讓我想起了狄恩.馬汀〔Dean Martin〕)替我們代表團與美中企業界大老準備了豐盛午宴,淨是珍饈佳餚與搭配的酒款,簡直媲美在麗思飯店舉行的高級婚禮。一直擔任我個人助理的雷吉印象最深的是,在場服務生全部是身著飄逸白色禮服的年輕女性,個個都像伸展台模特兒般纖細高。 他邊搖頭邊說:「誰料得到共產黨員長這個樣子。」 ※※※ 中國官方意識形態與炫富之間的矛盾,並未出現於我當天與數百名大學生面對面的市民大會上。中國當局對我慣性脫稿的風格十分警惕,精心挑選了上海頂尖大學學生參與—儘管他們彬彬有禮、熱情洋溢,提問卻缺乏其他國家學子打破沙鍋與桀驁不恭的精神(「那您會採取什麼措施加深中美城市之間的密切關係?」最尖銳的問題不過爾爾)。我不曉得是共產黨官員事先過濾所有問題,還是大學生深知不能說錯話以免惹上麻煩。 市民大會結束前我與部分學生握手聊天,從中得到一項結論:他們熱忱的愛國心至少不全都是裝模作樣。這些孩子年紀還太小,沒有經歷過文革的恐怖,也沒有目睹過天安門廣場的鎮壓;學校內沒有教過這段歷史,我猜他們的父母也避而不談。若部分學生不滿中國政府封鎖網站,很可能無法具體感受到國家機器的打壓,這對他們人生經驗之遙遠,好比美國刑事司法系統之於中產階級郊區的白人孩子。他們活到現在,中國體制讓自己與家人的生活不斷改善,而歐美民主國家似乎原地踏步,充斥公民社會的雜音與低落的經濟效率,至少遠看確實如此。 我們很容易以為,這些學生的態度會隨著時間而改變,若非因為中國經濟成長放緩重挫其物質欲望,就是因為經濟上安全無虞後會開始想要GDP無法衡量的事物。但這點難以保證。實際上,中國經濟崛起讓其招牌的專制資本主義在年輕人眼中,可以合理取代歐美自由主義,不僅上海的年輕人如此認為,許多開發中國家的年輕人也抱持此種看法。他們最終願意擁抱的願景,有助於決定下世紀的地緣政治;我離開市民大會時,意識到想贏得新世代年輕人的支持,取決於我是否有能力證明,美國以人權為基礎的多元民主制度,仍能實踐更加美好的生活。 ※※※ 北京並不像上海那樣浮華,不過從機場出發後,我們開車經過了似乎連綿二十英里的新建高樓大廈,彷彿一夜之間蓋好了十座曼哈頓。我們一抵達市中心,商業區與住宅區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大樓與宏偉紀念碑。一如往常,我與胡錦濤主席的會晤是令人昏昏欲睡。無論主題為何,他老愛從厚厚一疊講稿中朗讀出來,不時停下來等口譯員翻譯成英語,而且似乎都是事先譯好,不知為何往往比原話說得更久。輪到我發言時,他就會翻閱手邊文件,查找幕僚準備好的回答。我設法利用個人小故事或偶爾的說笑打破單調乏味的氣氛(我一得知廊柱環列的雄偉人民大會堂僅花不到一年建成,便故意打趣地對他說:「快把承包商的名字給我」),卻往往只見他一臉茫然。我不止一次想提議,我們不妨交換文件有空再讀就好,以免浪費雙方的時間。 儘管如此,我與胡錦濤的會晤仍讓我有機會就美國優先事務,列出明確的目標:管控經濟危機與北韓核子計畫、務必和平解決南海爭端、中國異議人士的處境以及推動對伊朗的新一輪制裁。有關最後一項,我以中國自身利益來說理,提醒若不採取實質外交行動,我們或以色列便可能不得不打擊伊朗的核子設施,這會對中國的石油供給造成更嚴重的後果。一如所料,胡主席在制裁問題上不置可否,但從他肢體語言的改變與其部長們振筆疾書研判,我們針對伊朗問題的嚴肅態度引起他的關注。 隔天,我與溫家寶總理會面時,也針對貿易問題採取直截了當的態度。儘管溫家寶的頭銜較低,仍是中國主要經濟決策者。與胡主席不同的是,溫家寶似乎很樂意即席交換意見,還直接為中國貿易政策辯護,他說:「總統先生,您得明白,無論上海與北京有多繁華,我們仍然是開發中國家,全國有三分之一的赤貧人口……這比美國的人口還要多。您不能指望我們採取相同的政策,因為那只適用於貴國等高度發達的經濟體。」 他所言不無道理。儘管中國經濟出現顯著成長,一般家庭——尤其是大城市以外的家庭——收入僅高於美國最貧窮家庭。我努力站在溫家寶的立場思考:不僅要整合橫跨資訊時代與封建主義的經濟體,還得創造足夠工作機會,滿足南北美洲人口總和的需求。若非我知道溫家寶等中共高官習於把國家合約與特許執照轉讓給家族成員,還把數十億美元資金存入海外帳戶,我可能會更同情他。 當時,我告訴溫家寶,有鑑於我們兩國之間龐大的貿易不平衡,美國無法再忽視中國操縱貨幣等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中國若不開始改弦易轍,我們就必須採取報復手段。聽了這番話,溫家寶便換了個方法,建議我只要給他一份清單,列出我們希望中國多加採購的美國產品,他會再想想辦法(他特別有興趣納入軍事與高科技產品,但美國基於國安理由,自然禁止向中國出口)。我表示,我們需要整體結構上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東一點西一點的讓步,而在我們一來一往的交鋒中,我覺得自己好像在市場攤位針對雞隻價格討價還價,而不是在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談判貿易政策。我再度體認到,對於溫家寶等中國高層而言,外交政策依然純屬一場交易。他們的讓利與獲利多寡,並不取決於抽象的國際法原則,而是取決於對談判方實力與籌碼的評估。只要沒有遇到阻力,他們就會予取予求。 ※※※ 我們在北京的第一天以國宴畫下句點,其中文化節目包括經典的中國京劇,以及藏族、維吾爾族與蒙古族舞團的綜合表演(司儀好心指出,所有少數民族在中國都受到尊重,這對數千名藏族與維吾爾族政治犯而言想必前所未聞),還有人民解放軍管弦樂團為我演奏的史提夫.汪達〈電話訴衷情〉(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胡主席靠過來跟我說:「我們知道你最愛他的歌」)。在生理時鐘被打亂整整五天後,我們整個團隊快撐不下去了;隔壁桌的賴瑞.薩默斯早已熟睡,嘴巴大開、頭向後歪,讓法夫斯發了封電子郵件給全團隊:「看來某人需要二度紓『睏』嘍。」 大夥(包括賴瑞)雖昏昏欲睡但意志堅定,隔天早上頂著時差參觀附近一段長城。當天很冷、寒風刺骨,太陽在灰濛濛天空中成了黯淡的浮水印。我們辛苦爬上沿著山脊蜿蜒的陡峭石牆時,都沒怎麼吭聲。根據我們嚮導的說明,自從西元前兩百年以來,多段長城都歷經修繕,不過我們所站的那段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紀,當初是明朝為了抵禦蒙古與滿族入侵而修築。數百年來,牆體屹立不搖。雷吉於是問我,明朝最後為何會滅亡。 「內亂嘍,」我說,「權力鬥爭、貪污腐敗、農人挨餓,因為有錢人不是太貪婪,就是完全不在乎……」 「老樣子嘛。」雷吉說。 我點了點頭。「確實是老樣子。」
歐巴馬總統任期結束之後,美國有不少專書與文章探討他的執政績效,有人認為歐巴馬長於政策、拙於政治;亦有人強調他精神遺產不少、政治突破不多。作為一個媒體工作者與大學傳播科系教師,歐巴馬競選總統時所高呼的「是的,我們做得到」(Yes we can),迄今猶在耳畔迴盪。但歐巴馬的八年總統任期過去了,推翻諸多歐氏政策的川普,亦在紛亂之中結束四年任期,美國民主卻已呈現歐巴馬口中的危機,何以致之?
無論外界評價如何,這位原本無意從政的社會工作者、民權律師,早在二○○○年參選聯邦眾議員失敗時就曾虛心檢討:「我已經成為政治人物,但我並不是優秀的政治家」。以政客及政治家的反思作為日後從政的新起點,無論是否同意歐巴馬卸任總統時所宣稱的「改變,我們做到了!」(Change, we did it!) 相信不少人可以同意,歐巴馬不僅開啟非裔美國人的從政新里程,亦為面臨劇烈衝擊中的「美國理想」做出新詮釋。
經由個人的社會實踐,歐巴馬認為,許多推動改革的美國人已形成一種「信念共同體」,相信「我們可以懷疑,可以質問,而且仍然可以尋求超越此時此地的偉大抱負」。憑藉此種強大的行動信念,歐巴馬於總統任內確實打開了諸多「可能之門」(the door of possibilities),激勵不少美國民眾重新思考:「這個國家是什麼,它可能成為什麼模樣。」儘管不少努力只是開啟了小小的門窗,甚至有些政策最終亦淪為幻影,但努力的過程終究彌足珍貴,飽含啟示。
他當選總統後,同樣堅持「深入群眾」路線。「每次出國參訪期間,我都特意舉行市民大會(town hall meeting)與年輕人互動。事前,我們不大確定會遇到何種狀況。會不會遭嗆聲?在毫無腳本的大會中,還有人來虧我。」靠著這些接觸,歐巴馬深切掌握民心。二〇一七年一月他離開白宮時,民意支持率高達六三%,史上僅次於柯林頓(六六%)與雷根(六四%)。這絕非憑空而來。
前言 PART1‧下注The Bet PART2‧是的,我們做得到Yes We Can PART3‧叛徒Renegade PART4‧傲骨之戰The Good Fight PART5‧世事就是如此The World as It Is PART6‧險些丟飯碗In the Barrel PART7‧高空鋼索On the High Wire 致謝 照片來源
前言 PART1‧下注The Bet PART2‧是的,我們做得到Yes We Can PART3‧叛徒Renegade PART4‧傲骨之戰The Good Fight PART5‧世事就是如此The World as It Is PART6‧險些丟飯碗In the Barrel PART7‧高空鋼索On the High Wire 致謝 照片來源
回顧總統任內,他以獨到而周延的觀點,探索了總統權的範圍與侷限,也以獨特見解,剖析美國涇渭分明的政黨政治以及國際外交上的折衝。歐巴馬帶領讀者深入白宮橢圓形辦公室以及戰情室,進入莫斯科、開羅、北京等地。透過本書,我們能一窺其思路,包括他籌組內閣時的全盤考量、苦思如何解決全球金融危機、忖度俄羅斯總統普丁的盤算、克服看似無法踰越的逆境讓〈平價醫療法〉(Affordable Care Act)在國會闖關、為了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略與將領起衝突、落實華爾街改革、因應災難性的墨西哥灣油井爆炸、授權狙擊賓拉登的「海神之矛行動」等等。
◎◎◎ 我們到中國的第一站是上海,似乎是吃了禁藥版本的新加坡。上海看起來正如傳聞中的形象,是擁有兩千萬居民的現代大都會,高樓林立,每寸土地都充滿了商業、車流與建築起重機的喧囂。黃浦江上,巨大的輪船和駁船裝載著運往全球市場的貨物,在江面來來去去。熙熙攘攘的人群沿著寬闊的濱江大道漫步,不時停下腳步欣賞向四面八方延伸的未來風摩天大樓,夜晚華燈如同拉斯維加斯大道般明亮。在一座華麗的宴會廳內,上海市市長韓正(共產黨後起之秀,身著剪裁得宜的西裝,談吐風趣老練,不知為何讓我想起了狄恩.馬汀〔Dean Martin〕)替我們代表團與美中企業界大老準備了豐盛午宴,淨是珍饈佳餚與搭配的酒款,簡直媲美在麗思飯店舉行的高級婚禮。一直擔任我個人助理的雷吉印象最深的是,在場服務生全部是身著飄逸白色禮服的年輕女性,個個都像伸展台模特兒般纖細高。 他邊搖頭邊說:「誰料得到共產黨員長這個樣子。」 ※※※ 中國官方意識形態與炫富之間的矛盾,並未出現於我當天與數百名大學生面對面的市民大會上。中國當局對我慣性脫稿的風格十分警惕,精心挑選了上海頂尖大學學生參與—儘管他們彬彬有禮、熱情洋溢,提問卻缺乏其他國家學子打破沙鍋與桀驁不恭的精神(「那您會採取什麼措施加深中美城市之間的密切關係?」最尖銳的問題不過爾爾)。我不曉得是共產黨官員事先過濾所有問題,還是大學生深知不能說錯話以免惹上麻煩。 市民大會結束前我與部分學生握手聊天,從中得到一項結論:他們熱忱的愛國心至少不全都是裝模作樣。這些孩子年紀還太小,沒有經歷過文革的恐怖,也沒有目睹過天安門廣場的鎮壓;學校內沒有教過這段歷史,我猜他們的父母也避而不談。若部分學生不滿中國政府封鎖網站,很可能無法具體感受到國家機器的打壓,這對他們人生經驗之遙遠,好比美國刑事司法系統之於中產階級郊區的白人孩子。他們活到現在,中國體制讓自己與家人的生活不斷改善,而歐美民主國家似乎原地踏步,充斥公民社會的雜音與低落的經濟效率,至少遠看確實如此。 我們很容易以為,這些學生的態度會隨著時間而改變,若非因為中國經濟成長放緩重挫其物質欲望,就是因為經濟上安全無虞後會開始想要GDP無法衡量的事物。但這點難以保證。實際上,中國經濟崛起讓其招牌的專制資本主義在年輕人眼中,可以合理取代歐美自由主義,不僅上海的年輕人如此認為,許多開發中國家的年輕人也抱持此種看法。他們最終願意擁抱的願景,有助於決定下世紀的地緣政治;我離開市民大會時,意識到想贏得新世代年輕人的支持,取決於我是否有能力證明,美國以人權為基礎的多元民主制度,仍能實踐更加美好的生活。 ※※※ 北京並不像上海那樣浮華,不過從機場出發後,我們開車經過了似乎連綿二十英里的新建高樓大廈,彷彿一夜之間蓋好了十座曼哈頓。我們一抵達市中心,商業區與住宅區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大樓與宏偉紀念碑。一如往常,我與胡錦濤主席的會晤是令人昏昏欲睡。無論主題為何,他老愛從厚厚一疊講稿中朗讀出來,不時停下來等口譯員翻譯成英語,而且似乎都是事先譯好,不知為何往往比原話說得更久。輪到我發言時,他就會翻閱手邊文件,查找幕僚準備好的回答。我設法利用個人小故事或偶爾的說笑打破單調乏味的氣氛(我一得知廊柱環列的雄偉人民大會堂僅花不到一年建成,便故意打趣地對他說:「快把承包商的名字給我」),卻往往只見他一臉茫然。我不止一次想提議,我們不妨交換文件有空再讀就好,以免浪費雙方的時間。 儘管如此,我與胡錦濤的會晤仍讓我有機會就美國優先事務,列出明確的目標:管控經濟危機與北韓核子計畫、務必和平解決南海爭端、中國異議人士的處境以及推動對伊朗的新一輪制裁。有關最後一項,我以中國自身利益來說理,提醒若不採取實質外交行動,我們或以色列便可能不得不打擊伊朗的核子設施,這會對中國的石油供給造成更嚴重的後果。一如所料,胡主席在制裁問題上不置可否,但從他肢體語言的改變與其部長們振筆疾書研判,我們針對伊朗問題的嚴肅態度引起他的關注。 隔天,我與溫家寶總理會面時,也針對貿易問題採取直截了當的態度。儘管溫家寶的頭銜較低,仍是中國主要經濟決策者。與胡主席不同的是,溫家寶似乎很樂意即席交換意見,還直接為中國貿易政策辯護,他說:「總統先生,您得明白,無論上海與北京有多繁華,我們仍然是開發中國家,全國有三分之一的赤貧人口……這比美國的人口還要多。您不能指望我們採取相同的政策,因為那只適用於貴國等高度發達的經濟體。」 他所言不無道理。儘管中國經濟出現顯著成長,一般家庭——尤其是大城市以外的家庭——收入僅高於美國最貧窮家庭。我努力站在溫家寶的立場思考:不僅要整合橫跨資訊時代與封建主義的經濟體,還得創造足夠工作機會,滿足南北美洲人口總和的需求。若非我知道溫家寶等中共高官習於把國家合約與特許執照轉讓給家族成員,還把數十億美元資金存入海外帳戶,我可能會更同情他。 當時,我告訴溫家寶,有鑑於我們兩國之間龐大的貿易不平衡,美國無法再忽視中國操縱貨幣等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中國若不開始改弦易轍,我們就必須採取報復手段。聽了這番話,溫家寶便換了個方法,建議我只要給他一份清單,列出我們希望中國多加採購的美國產品,他會再想想辦法(他特別有興趣納入軍事與高科技產品,但美國基於國安理由,自然禁止向中國出口)。我表示,我們需要整體結構上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東一點西一點的讓步,而在我們一來一往的交鋒中,我覺得自己好像在市場攤位針對雞隻價格討價還價,而不是在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談判貿易政策。我再度體認到,對於溫家寶等中國高層而言,外交政策依然純屬一場交易。他們的讓利與獲利多寡,並不取決於抽象的國際法原則,而是取決於對談判方實力與籌碼的評估。只要沒有遇到阻力,他們就會予取予求。 ※※※ 我們在北京的第一天以國宴畫下句點,其中文化節目包括經典的中國京劇,以及藏族、維吾爾族與蒙古族舞團的綜合表演(司儀好心指出,所有少數民族在中國都受到尊重,這對數千名藏族與維吾爾族政治犯而言想必前所未聞),還有人民解放軍管弦樂團為我演奏的史提夫.汪達〈電話訴衷情〉(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胡主席靠過來跟我說:「我們知道你最愛他的歌」)。在生理時鐘被打亂整整五天後,我們整個團隊快撐不下去了;隔壁桌的賴瑞.薩默斯早已熟睡,嘴巴大開、頭向後歪,讓法夫斯發了封電子郵件給全團隊:「看來某人需要二度紓『睏』嘍。」 大夥(包括賴瑞)雖昏昏欲睡但意志堅定,隔天早上頂著時差參觀附近一段長城。當天很冷、寒風刺骨,太陽在灰濛濛天空中成了黯淡的浮水印。我們辛苦爬上沿著山脊蜿蜒的陡峭石牆時,都沒怎麼吭聲。根據我們嚮導的說明,自從西元前兩百年以來,多段長城都歷經修繕,不過我們所站的那段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紀,當初是明朝為了抵禦蒙古與滿族入侵而修築。數百年來,牆體屹立不搖。雷吉於是問我,明朝最後為何會滅亡。 「內亂嘍,」我說,「權力鬥爭、貪污腐敗、農人挨餓,因為有錢人不是太貪婪,就是完全不在乎……」 「老樣子嘛。」雷吉說。 我點了點頭。「確實是老樣子。」
歐巴馬總統任期結束之後,美國有不少專書與文章探討他的執政績效,有人認為歐巴馬長於政策、拙於政治;亦有人強調他精神遺產不少、政治突破不多。作為一個媒體工作者與大學傳播科系教師,歐巴馬競選總統時所高呼的「是的,我們做得到」(Yes we can),迄今猶在耳畔迴盪。但歐巴馬的八年總統任期過去了,推翻諸多歐氏政策的川普,亦在紛亂之中結束四年任期,美國民主卻已呈現歐巴馬口中的危機,何以致之?
無論外界評價如何,這位原本無意從政的社會工作者、民權律師,早在二○○○年參選聯邦眾議員失敗時就曾虛心檢討:「我已經成為政治人物,但我並不是優秀的政治家」。以政客及政治家的反思作為日後從政的新起點,無論是否同意歐巴馬卸任總統時所宣稱的「改變,我們做到了!」(Change, we did it!) 相信不少人可以同意,歐巴馬不僅開啟非裔美國人的從政新里程,亦為面臨劇烈衝擊中的「美國理想」做出新詮釋。
經由個人的社會實踐,歐巴馬認為,許多推動改革的美國人已形成一種「信念共同體」,相信「我們可以懷疑,可以質問,而且仍然可以尋求超越此時此地的偉大抱負」。憑藉此種強大的行動信念,歐巴馬於總統任內確實打開了諸多「可能之門」(the door of possibilities),激勵不少美國民眾重新思考:「這個國家是什麼,它可能成為什麼模樣。」儘管不少努力只是開啟了小小的門窗,甚至有些政策最終亦淪為幻影,但努力的過程終究彌足珍貴,飽含啟示。
他當選總統後,同樣堅持「深入群眾」路線。「每次出國參訪期間,我都特意舉行市民大會(town hall meeting)與年輕人互動。事前,我們不大確定會遇到何種狀況。會不會遭嗆聲?在毫無腳本的大會中,還有人來虧我。」靠著這些接觸,歐巴馬深切掌握民心。二〇一七年一月他離開白宮時,民意支持率高達六三%,史上僅次於柯林頓(六六%)與雷根(六四%)。這絕非憑空而來。
前言 PART1‧下注The Bet PART2‧是的,我們做得到Yes We Can PART3‧叛徒Renegade PART4‧傲骨之戰The Good Fight PART5‧世事就是如此The World as It Is PART6‧險些丟飯碗In the Barrel PART7‧高空鋼索On the High Wire 致謝 照片來源
前言 PART1‧下注The Bet PART2‧是的,我們做得到Yes We Can PART3‧叛徒Renegade PART4‧傲骨之戰The Good Fight PART5‧世事就是如此The World as It Is PART6‧險些丟飯碗In the Barrel PART7‧高空鋼索On the High Wire 致謝 照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