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建國」的統一戰爭◀
以薩長討幕派為首 對江戶幕府發動討伐
從京都南郊的鳥羽‧伏見、今日東京的上野、東北地區到北海道
成功將「天皇」權威推展至日本每一寸土地本書《戊辰戰爭:還原被隱藏的真實》係暢銷歷史書作家洪維揚前作《幕末:日本近代化的黎明前》之接續作品。內容上起慶應三年十二月九日(格列高里曆1868年1月3日)小御所會議之後,下迄明治二年五月十八日(格列高里曆1869年6月27日)蝦夷政權總裁榎本武揚以下所有官員在蝦夷地向新政府軍陸軍總裁黑田清隆、海軍總裁增田虎之助等人降伏為止,前後歷時一年五個多月、共計五百四十二天。
本書以「戊辰戰爭」為題,即以這歷時一年多的一連串戰爭為主題,於第一、三、六、七、九、十、十二各章中,分別撰述戊辰戰爭中有名的個別戰役,而這些戰役甚少或幾乎未曾在以往的中文書籍中提及。除了第六、七兩章因配合敘述上的需要而調換章次外,大抵上按照時間發生的順序(或是多場戰役約略在同時進行)撰寫。
戊辰戰爭期間並非總是處在戰火之下,這一年多也發生不少外交、政治上以及區域性的事件,諸如神戶事件.堺事件、『五條御誓文』.『五榜揭示』.『政體書』的頒布、一般大眾耳熟能詳的江戶無血開城、奧羽越列藩同盟的締結以及蝦夷政權的建立,本書在個別的戰爭與戰爭之間穿插上述事件,除了這些事件對於明治時代的日本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外,更希望提供讀者多元的閱讀樂趣。
⊙是東軍vs.西軍,還是官軍vs. 賊軍?為戊辰戰爭中對立的兩方正名
在本書中除了引用的史料原文外,對於效命朝廷的薩長等西國諸藩不以「官軍」或「西軍」稱之,而代之以「新政府軍」。若以「官軍」稱之,則與之相對立場的就必須以「賊軍」稱之,這種二分法明顯帶有歧視意味,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不應沿用這種帶有歧視的字眼。在鳥羽.伏見之戰加入新政府陣營的大致上位在京都以西的諸藩,以「西軍」稱之並無不當。鳥羽.伏見之戰以後不少譜代或關東諸藩也加入新政府軍,此時再使用「西軍」這一名稱不僅不恰當,也會對讀者造成誤解,讓讀者誤以為新政府成員始終只有西國諸藩,作者認為「新政府軍」應該是比較適合的稱呼。
同理,除了引用的史料原文外,對於幕府勢力作者也不以「賊軍」稱之,而代之以「幕府軍」。不過,與新政府軍敵對的「幕府軍」成員較為複雜,一律稱為「幕府軍」顯然不符實際情況,因此作者在前述的第一階段稱為「幕府軍」,因為這階段與新政府軍作戰的勢力以幕府軍諸隊為主;第二階段與新政府軍作戰的勢力主要為奧羽越諸藩,由於此時已締結奧羽越列藩同盟,故以「同盟軍」稱之;奧羽越列藩同盟在第二階段結束前已向新政府降伏,「同盟軍」不適合用在第三階段,改以「蝦夷政權」或「幕府諸隊」稱之。
以下就請讀者諸君跟著這部著作,進入戊辰戰爭的年代吧!
作者簡介:
洪維揚
彰化縣人,東海大學歷史系、輔仁大學日本文學研究所畢業,博士班中退,目前於中部科大任教,不求聞達於各方,過著教書讀書寫書的愜意日子。
學生時代沉迷於【信長之野望】系列,從第一代到最新一代「創造」皆有涉獵,多數皆能沉浸其中,怡然自得。對日本歷史、文學、文化等領域頗有心得,偏愛司馬遼太郎、井上靖、吉川英治、津本陽、山本兼一、島崎藤村、志賀直哉、橫溝正史、高木彬光、內田康夫、綾辻行人等作家的作品。
著作有《日本戰國風雲錄.天下大勢》、《日本戰國風雲錄.群雄紛起》、《日本戰國風雲錄.歸於一統》、《日本戰國梟雄錄.西國篇》、《日本戰國梟雄錄.東國篇》(以上為遠流出版)、《一本就懂日本史》、《日本神話故事》(以上為好讀出版)等。
FB粉絲專頁:洪維揚
部落格:matsu0610.pixnet.net/blog
章節試閱
小御所會議之後
筆者在前作第二部最後,談到慶應三(一八六七)年十二月九日「王政復古大號令」和小御所會議做出結論:已在該年十月十四日奉還大政於朝廷的慶喜必須辭官納地。「辭官」指的是辭去內大臣(征夷大將軍已在大政奉還時辭去)及右近衛大將,納地則是向朝廷歸還多達四百萬石的天領。
十二月十日晝四時,前前任尾張藩主德川慶恕以及前任越前藩主松平春嶽二人以朝廷的敕使身分,前往二條城向德川慶喜轉述小御所會議的結果,亦即要慶喜辭官納地。筆者在前作提到慶恕、春嶽二人轉述小御所會議的訊息造成二條城內的旗本、會津及桑名藩士陷入混亂、恐慌、憤怒之中,混亂、恐慌、憤怒的原因不在於慶喜必須辭官納地,而是慶恕、春嶽二人竟成為背後有薩長撐腰的朝廷代表前來勸說主君。
慶喜的反應倒沒有這些旗本、藩士來得激烈,因為慶喜並不把不具實力的朝廷召開的會議結果當一回事,即便朝廷背後有薩、長、藝等討幕諸藩為後盾,慶喜也有恃無恐。慶喜自去年十二月五日就任將軍以來推動的慶應改革頗具成效,法皇拿破崙三世派出的軍事顧問團來日一年訓練完成的一萬餘人近代陸軍是慶喜有恃無恐的主因。
儘管慶喜對於法國軍事顧問團親手調教出的近代陸軍深具信心,不過鑒於京都勤王氣息過於濃厚,一旦在此開戰將不利於幕府。慶喜在不與任何幕僚商議下,獨自沉思,於十二日暮六時帶領京都守護職松平容保、京都所司代松平定敬、老中首座板倉勝靜悄悄離開二條城,翌日晝八時抵達大坂城,二條城則由慶喜的心腹梅澤孫太郎坐鎮。
梅澤孫太郎與原市之進是慶喜成為將軍後最重要的心腹,他們兩人都出身水戶藩,弘化四(一八四七)年慶喜過繼為一橋家養子時奉齊昭之命前往一橋家成為其家臣。原市之進於安政二(一八四九)年進入藩校弘道館就讀,接受會澤正志齋、藤田東湖兩大當代水戶學龍頭的薰陶,成績優異的原被任命為弘道館舍長,在會澤、藤田的推薦下於安政六年轉往幕府官學校昌平坂學問所深造。
慶喜於文久二年七月六日被任命為將軍後見職時,兩人被延攬為慶喜的側近,此時慶喜的智囊是一橋家的家老並、旗本出身的平岡圓四郎。慶喜之所以由攘夷轉向公武一合,有一說是受到平岡巧妙操控(實際上並非如此),因此在水戶藩士看來,平岡成為蠱惑慶喜的佞臣,他的下場也就不難想像了。元治元(一八六四)年六月十六日,水戶藩士江幡貞七郎(廣光)、林忠五郎埋伏在京都町奉行所與力長屋(都市中下層民眾居住的大雜院)旁暗殺平岡,享年四十三歲。江幡、林二人得手後,旋即為傾巢而出的町奉行所與力殺害。
平岡死後,梅澤和原成為慶喜的左右手而受重用,較為年長的梅澤被慶喜任命為大坂警備而駐守大坂城。慶應二年底慶喜就任將軍後任命兩人為目付,正式從一橋家臣躍升為幕臣。慶喜任用有弘道館、昌平坂學問所資歷的原市之進取代平岡圓四郎,成為慶喜的新智囊主導慶應改革,此舉讓原步上平岡的後塵。慶應三年八月十四日原市之進在京都板倉老中首座宅邸門前遭到同樣前來拜訪的幕臣鈴木豐次郎、依田雄太郎二人殺害,整起事件幾乎與三年前平岡遇刺如出一轍。平岡和原遇刺後,慶喜身邊再也沒有能上得了檯面的智囊。雖同樣隨侍在慶喜身旁超過二十年,但是梅澤充其量只有忠誠而已。在面臨據守二條城與薩長軍作戰與否的抉擇時,梅澤只能忠實接受慶喜下達坐鎮大坂城約束按捺不住的會津及桑名藩兵的指令而不能為主子出謀劃策。
如果平岡或原還在的話,必能為我分析利害得失,但是梅澤的話就……
慶喜一生大概再也沒有比這時候更渴望身邊有個可以出謀劃策的智囊吧!
慶喜決心開戰
撤出二條城的慶喜一行人,在十三日夕七時進入大坂城。慶喜略作休息後於翌日先接見立場親近幕府的法國公使侯許(Michel Jules Marie Léon Roches),前作已有提過法皇拿破崙三世除了借貸鉅款給幕府外,更派出軍事顧問團為幕府訓練近代陸軍。英國公使巴夏禮(Harry Smith Parkes)無意間聽聞此消息後,認為大英帝國的駐日使節理應享有日本外交的優先權,豈能落在法國之後?12月14日是格列高里曆1868年1月8日,兵庫已經正式開港,巴夏禮緊急喚來使館通譯官薩道義(Ernest Mason Satow),冒著傾盆大雨趕赴大坂城。有讀過筆者前作的讀者,對這兩位公使以及薩道義想必並不陌生。
由於巴夏禮臨時亂入,慶喜因而擱置原先和侯許的話題,改向侯許和巴夏禮述說五日前「王政復古大號令」的經過。由於慶喜並未參與政變過程,很多細節他無法清楚交代,只能敘述已知的部分。慶喜說完之後,詢問兩位公使該如何因應接下來的政局。兩位公使先是講了漂亮的場面話安慰慶喜,接著話鋒一轉,質疑慶喜撤出京都、轉進大坂的目的。如前文所述,兵庫在格列高里曆1868年1月1日(日本曆為慶應三年十二月七日)正式開港,慶喜卻在開港後數日離開京都,來到大坂,是否有以政治力阻撓兵庫開港的意圖呢?
在薩道義看來,慶喜並未表現出絲毫想要重新奪回權力的樣子(從之後的歷史看來,薩道義的觀察有誤),對於巴夏禮和侯許的質疑,慶喜也無心回覆,彷彿因為一連串的打擊而顯得意興闌珊。
最後,慶喜說道自己疲累至極,結束與兩位公使的會面。不過慶喜又補充道,將擇日再做安排會面。據薩道義《明治維新親歷記》一書記載,慶喜離去後,外國奉行遞交書面告知:
慶喜已辭去將軍職(十月廿四日主動向朝廷辭職),今後請以「上樣」稱之。
十二月十六日晝八時半,慶喜在大坂城御白書院正式接見英、法、美、荷、義大利、普魯士六國公使,親自說明自大政奉還以來兩個月間日本政局的演變。過程中痛訴岩倉具視和薩摩主導數名諸侯、帶兵突入禁門的凶暴舉動,重申王政復古是場不合法的政變。慶喜的演說打動六國公使,一致表態支持幕府,對慶喜而言,無疑是場外交上的重大勝利。
只要能獲得列強支持,不當將軍又有何妨!
當然,打動六國公使內心的並非這場演說,而是慶喜允諾會繼續承認以往簽下的修好通商條約並保障各國在先前取得的種種利益,這才是六國公使最為關心的事項。
慶喜決定乘勝追擊。翌十七日,慶喜以自己的名義命右筆起草為己辯護的《舉正退奸之表》,於十八日命大目付戶川伊豆守安愛帶往京都遞交新政府總裁有栖川宮熾仁親王。戶川找上若年寄兼山陵奉行(文久二年新成立的幕府職務,負責山陵的管理和修補,雖說是幕府的職務卻必須由朝廷任命及同意)戶田大和守忠至在當日晚上將此表上呈給總裁有栖川宮熾仁親王過目。
慶喜在《舉正退奸之表》強烈要求清君側(指岩倉具視、正親町三條實愛、中御門經之等人),以激烈的語氣提到「要向幼少的天子進諫,火速聚集天下列藩的眾議,以舉正退奸」。並以「薩賊」稱呼薩摩藩。此外,慶喜在該表還提到會命諸藩率兵前來大坂以防萬一,等於在暗示有栖川宮若不自行清君側,他將率領諸藩藩兵攻入京都親自執行。
諸藩是否願意聽從慶喜之命率兵前去大坂不得而知,不過板倉老中首座早在十一日寫信給江戶的稻葉美濃守正邦、松平周防守康直、小笠原壹岐守長行、松平縫殿頭乘謨四位老中,提到近期之內將會發生戰事,要求盡快調派步兵四大隊、騎兵兩小隊、大砲兩門以及軍艦數艘至大坂灣。
板倉老中首座一定有向慶喜提及此事,慶喜撤出京都想來應與板倉老中首座此舉不無關係,可見慶喜撤出京都並非全然無謀之舉,他在下令撤出京都的同時應該已有一段時間後將與討幕派作戰的念頭,六國公使的表態支持加強他與討幕派開戰的決心。
小御所會議之後
筆者在前作第二部最後,談到慶應三(一八六七)年十二月九日「王政復古大號令」和小御所會議做出結論:已在該年十月十四日奉還大政於朝廷的慶喜必須辭官納地。「辭官」指的是辭去內大臣(征夷大將軍已在大政奉還時辭去)及右近衛大將,納地則是向朝廷歸還多達四百萬石的天領。
十二月十日晝四時,前前任尾張藩主德川慶恕以及前任越前藩主松平春嶽二人以朝廷的敕使身分,前往二條城向德川慶喜轉述小御所會議的結果,亦即要慶喜辭官納地。筆者在前作提到慶恕、春嶽二人轉述小御所會議的訊息造成二條城內的旗本、會津及桑名...
目錄
鳥羽.伏見之戰之卷
寫在前面
序章 開戰前夕(續)
――慶應三年十二月十日〜慶應四年一月四日――
1 小御所會議之後
2 慶喜決心開戰
3 近藤勇遇襲
4 江戶薩摩藩邸燒毀事件
豆知識 相樂總三及赤報隊的悲劇
第一章 鳥羽.伏見之戰
――慶應三年十二月廿八日〜慶應四年一月十日――
1 向朝廷提出『討薩之表』
2 阿波沖海戰
3 開戰前新政府軍及幕府軍的人員編制
4 小枝橋.城南宮、御香宮.伏見奉行所兩地開戰
5 征討大將軍出陣及錦之御旗
6 富之森與千兩松激戰
7 淀藩的倒戈
8 橋本.八幡之戰
9 陣前逃亡的慶喜
10大坂城炎上
豆知識 日本最早的軍歌『宮さん宮さん』
第二章 與外國人員的衝突事件
――慶應四年一月十一日〜二月廿五日――
1 神戶事件始末
2 堺事件始末
豆知識 觀看日本人切腹的外國公使
第三章 新選組的末日
――慶應四年一月六日〜三月十一日
1 近藤與甲陽鎮撫隊
2 迅衝隊的成立及其戰功
3 東征總督府的成立東海.東山.北陸三道鎮撫總督派任
4 甲斐勝沼之戰
5 新選組分裂
豆知識 板垣退助的誕生
第四章 新政府的基本國策『五條御誓文』、『五榜揭示』及『政體書』
――慶應四年二月三十日〜閏四月廿一日――
1 紫宸殿前向天地神祇宣誓
2 『五條御誓文』的由來及演變
3 反動的『五榜揭示』
4 制定明治新政府政治體制的『政體書』及太政官制
豆知識 大坂遷都論及大坂行幸
第五章 江戶無血開城
――慶應四年一月十一日〜四月十五日――
1 回到江戶後的慶喜
2 新政府軍開出的條件
3 西鄉與山岡鐵舟的會面
4 輪王寺宮公現入道親王、天璋院與靜寬院宮的救援
5 西鄉與勝海舟會面的真相
6 江戶無血開城的背後
7 新政府軍接收江戶城
豆知識 第十六代德川宗家當主德川家達
第六章 上野戰爭及彰義隊的覆滅
――慶應四年二月十一日〜五月廿四日――
1 彰義隊的成立及聚集淺草
2 開戰前的分裂
3 德川宗家移封靜岡
4 大村益次郎指揮下的上野戰爭
5 幕府殘餘勢力北遁
豆知識 適塾前後任塾頭大村益次郎、福澤諭吉
奧羽越列藩同盟之卷
第七章 宇都宮.今市之戰
――慶應四年三月十三日〜五月六日――
1 近藤勇斬首
2 市川.船橋及其後續的八幡.姉崎之戰
3 第一回宇都宮城攻防戰
4 第二回宇都宮城攻防戰
5 今市之戰
6 前進會津
豆知識 沖田總司的一生
第八章 成立奧羽越列藩同盟
――慶應四年一月十七日〜六月十六日――
1 玉蟲左大夫與萬延元年遣美使節團
2 奧羽鎮撫總督進入仙台
3 白石列藩會議
4 會津藩的軍制改革
5 奧羽鎮撫總督參謀世良修藏暗殺事件
6 會庄同盟到奧羽越列藩同盟
7 盟主輪王寺宮公現入道親王
豆知識 江戶改名東京
第九章 北越戰爭.庄內戰爭
――慶應四年四月十九日〜明治元年九月廿六日――
1 新政府軍進軍越後
2 小千谷會談
3 朝日山爭奪戰
4 西鄉吉二郎、河井繼之助戰死
5 庄內戰爭
豆知識 越後長岡藩家老河井繼之助
第十章 會津戰爭
――慶應四年閏四月廿日〜明治元年九月廿二日――
1 攻下白河城
2 鄰近諸藩的降伏
3 二本松少年隊的奮戰
4 佔領母成峠陣地
5 飯盛山上的悲劇
6 祐宮即位及改元明治
7 國破山河在……
豆知識 「北斗以南皆帝州」的斗南藩
第十一章 蝦夷政權
――慶應四年八月十九日〜明治元年十二月十五日――
1 榎本武揚艦隊北上
2 攻克五稜郭
3 平定松前藩
4 難以置信的意外
5 蝦夷政權成立
豆知識 蝦夷政權核心地五稜郭及建造者武田斐三郎其人
第十二章 箱館戰爭
――明治元年十月廿九日〜明治二年五月十七日――
1 列強撤除「局外中立」的過程
2 宮古灣海戰
3 箱館戰爭
4 制海權的喪失
5 一本木關門之戰
6 箱館總攻擊
豆知識 倖存至明治時代的新選組隊士們
結束語 戊辰戰爭結束後的處置
參考書目
鳥羽.伏見之戰之卷
寫在前面
序章 開戰前夕(續)
――慶應三年十二月十日〜慶應四年一月四日――
1 小御所會議之後
2 慶喜決心開戰
3 近藤勇遇襲
4 江戶薩摩藩邸燒毀事件
豆知識 相樂總三及赤報隊的悲劇
第一章 鳥羽.伏見之戰
――慶應三年十二月廿八日〜慶應四年一月十日――
1 向朝廷提出『討薩之表』
2 阿波沖海戰
3 開戰前新政府軍及幕府軍的人員編制
4 小枝橋.城南宮、御香宮.伏見奉行所兩地開戰
5 征討大將軍出陣及錦之御旗
6 富之森與千兩松激戰
7 淀藩的倒戈
8 橋本.八幡之戰
9 陣前逃亡的慶喜
10大坂城炎...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