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架構建立→培養讀者迅速分析案例能力
•以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及憲法法庭裁判作為案例分析主軸→確保案例分析不偏倚方向
•完整模擬解答→提供讀者作答鋪陳的訓練參考
作者簡介:
張陳弘
學歷:
美國美利堅大學華盛頓法律學院法學博士
美國美利堅大學華盛頓法律學院法學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法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士
現職:
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專業經歷:
輔仁大學人體研究倫理委員會委員(109年~)
國防部法規會委員(109年~)
國家發展委員會個人資料保護專案辦公室諮詢委員(108年~110年)
台北市政府法務局法規委員(109年)
國家文官學院講座(行政程序法)
中華民國律師
作者序
三版序
本版次主要增補部分如下:
一、因應111年度憲判字第6號判決【萊劑殘留標準之權限爭議案】之作成,增補垂直權力分立制衡之論述;
二、因應司法院於111年8月11日提出之憲法訴訟法草案,增補第三部分之憲法訴訟相關論述;
三、其他則是相應於新近憲法法庭裁判見解所為之內容修正、調整,以及新近考題之收錄。
張陳弘
三版序
本版次主要增補部分如下:
一、因應111年度憲判字第6號判決【萊劑殘留標準之權限爭議案】之作成,增補垂直權力分立制衡之論述;
二、因應司法院於111年8月11日提出之憲法訴訟法草案,增補第三部分之憲法訴訟相關論述;
三、其他則是相應於新近憲法法庭裁判見解所為之內容修正、調整,以及新近考題之收錄。
張陳弘
目錄
三版序
二版序
寫在前頭—作答練習之提醒
第一部分 基本權利題型
第一章 基本權利解題架構建立
第一節 一般性解題架構建立 5
壹、步驟一:判斷「誰」的「何種」基本權利受到限制 5
貳、步驟二:找出「誰」作成基本權利限制行為→對應不同解題架構 20
第二節 針對國家公權力行為限制基本權之解題架構的進一步說明 23
壹、違憲審查密度之說明 23
貳、審查密度決定後之違憲審查標準操作要求—以比例原則為例 26
參、基本權解題架構套用於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之對照觀察 31
第三節 依各個基本權利建立「解題模本」架構 38
壹、一般性架構說明 38
貳、個別基本權利之「解題模本」架構 38
第二章 國家公權力行為限制基本權利題型
第一節 平等權§7 41
壹、平等權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41
貳、性別平等案例 45
參、性傾向平等案例 48
肆、種族平等案例 51
伍、國籍平等案例 55
陸、工作權平等案例 57
柒、國家資源使用之平等 59
第二節 人身自由§8 63
壹、人身自由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63
貳、「24小時內移送」與「法官保留原則」適用要求之轉變 67
參、人身自由限制之正當法律程序要求 74
肆、憲法第23條之比例原則要求 84
第三節 居住遷徙自由§10 87
壹、居住遷徙自由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87
貳、遷徙自由之限制 89
第四節 言論自由§11 92
壹、言論自由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92
貳、言論的事前審查 98
參、政治性言論之限制 102
肆、商業性言論之限制 110
伍、猥褻性言論之限制 113
陸、誹謗性言論之限制 117
第五節 新聞自由§11 123
壹、新聞自由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123
貳、新聞自由之內涵與得主張之主體 125
參、案例 127
第六節 學術自由(講學自由)§11 130
壹、學術自由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130
貳、大學入學許可規則之合憲性 134
參、大學退學學則之合憲性 136
肆、大學補考學則之合憲性 141
第七節 宗教自由§13 144
壹、宗教自由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144
貳、信教自由之限制 146
參、政教分離原則 149
肆、宗教團體自治 151
第八節 集會自由§14 156
壹、集會自由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156
貳、集會自由保護範圍之界定 161
參、集會自由之事前許可管制 162
肆、集會內容之管制 166
第九節 結社自由§14 169
壹、結社自由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169
貳、結社設立許可之限制 171
第十節 生存權、工作權§15 177
壹、生存權、工作權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177
貳、社會權性質面向之生存權、工作權 182
參、職業自由之限制 184
肆、營業自由之限制 187
第十一節 財產權§15 191
壹、財產權保障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191
貳、財產權限制與否之判斷 194
參、財產權限制之損失補償 195
第十二節 參政權§17 197
壹、參政權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197
貳、選舉權(含被選舉權)之限制 198
第十三節 應考試、服公職權§18 201
壹、應考試、服公職權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201
貳、應考試權之資格限制 202
第十四節 受國民教育權§21 206
壹、學習權 206
貳、學習自由 207
參、受教育權 207
第十五節 基本權概括條款§22 210
壹、基本權概括條款之意義 210
貳、一般行為自由 211
參、名譽權(vs.言論自由) 216
肆、隱私權 216
伍、性行為自由 225
陸、環境權 229
柒、健康權 232
捌、免於身心傷害之身體權 233
玖、原住民文化權 234
第十六節 訴訟權§16 238
壹、訴訟權之意義與解題架構之建立 238
貳、案例解析 239
第三章 第三人行為侵害基本權利題型
第一節 基本權對第三人效力理論 247
壹、直接效力說 247
貳、間接效力說—目前通說 247
參、基本權利衝突衡量 248
第二節 案例操作 250
壹、言論自由vs.名譽權 250
貳、新聞自由vs.隱私權 264
參、契約自由vs.平等權 266
肆、居住自由vs.平等權 269
第二部分 權力分立題型
第一章 權力如何分立(權限如何劃分)
第一節 如何分權的思考 277
第二節 功能論之權力分立的解釋取向 278
第三節 案例解析 281
壹、憲法第63條「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之解讀 281
貳、獨立機關之概念與人事任命權限 282
第二章 中央政府體制運作(中央水平權力分立制衡)
第一節 權力尊重(機關忠誠)法理 289
第二節 中央政府體制設計 291
壹、我國中央政府體制類型 291
貳、總統與行政院院長之分權關係 293
參、總統、副總統兼任行政院院長的合憲性 296
肆、行政院院長於現行中央政府體制下的去職原因 298
第三節 中央政府體制下之行政權與立法權的互動關係 300
壹、概論 300
貳、總統的人事提名權與立法院的人事同意權 302
參、總統的緊急命令權與立法院的十日追認權 304
肆、行政院之覆議與立法院之審議 306
伍、行政組織權限與法律保留適用關係 308
陸、立法委員選舉制度 310
柒、立法院決議之效力 313
捌、立法院之預算案審議權 315
玖、立法院之質詢權 317
拾、立法院之不信任案提出權與行政院之解散國會制衡權 324
拾壹、立法院之文件調閱權與國會調查權 326
拾貳、總統、副總統彈劾案提出權 332
拾參、立法委員之言論免責權 333
第四節 中央政府體制下之司法權與其他權力的互動關係 336
壹、司法規則發布權與法律保留原則之適用 336
貳、審判獨立保障 340
第五節 中央政府體制下之監察權與其他權力的互動關係 344
第三章 地方自治運作(垂直權力分立制衡)
第一節 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理論 349
第二節 地方立法權對於地方住民權利之限制 359
第三節 中央與地方自治團體間爭議解決機制 360
第三部分 憲法訴訟題型
第一章 憲法訴訟的提起
第一節 選擇正確憲法訴訟類型 369
壹、概觀 369
貳、憲法審查類型 371
參、統一解釋法令 383
肆、特殊憲法訴訟:總統、副總統彈劾訴訟及政黨違憲解散訴訟 383
伍、案例解析 384
第二節 暫時處分 398
第二章 三人審查庭與憲法法庭之審理
第一節 三人審查庭決定不受理 407
壹、審查庭之組織 407
貳、審查庭的權限 407
第二節 憲法法庭的審理與裁判 410
壹、審理程序 410
貳、裁判 410
第三章 裁判效力
第一節 裁判本身之效力 417
壹、對世(全面)拘束力 417
貳、確定力 418
參、禁止聲請變更判決之效力→任何人 418
第二節 裁判效力之擴張 424
第三節 各類型憲法訴訟之裁判效果 427
壹、國家機關、立法委員、法院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之裁判效果 427
貳、人民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及裁判憲法審查之裁判效果 430
參、機關爭議憲法審查之裁判效果 439
肆、地方自治保障憲法審查之裁判效果 439
伍、統一解釋法令之裁判效果 440
陸、總統、副總統彈劾與政黨違憲解散之裁判效果 440
三版序
二版序
寫在前頭—作答練習之提醒
第一部分 基本權利題型
第一章 基本權利解題架構建立
第一節 一般性解題架構建立 5
壹、步驟一:判斷「誰」的「何種」基本權利受到限制 5
貳、步驟二:找出「誰」作成基本權利限制行為→對應不同解題架構 20
第二節 針對國家公權力行為限制基本權之解題架構的進一步說明 23
壹、違憲審查密度之說明 23
貳、審查密度決定後之違憲審查標準操作要求—以比例原則為例 26
參、基本權解題架構套用於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之對照觀察 31
第三節 依各個基本權利建立「解題模本」架構 38
壹...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