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困惑而找尋修行道路的人啊!
阿毗達摩是佛陀揭示的一條清晰道路,
導向世間和出世間的安樂,遵循它吧!◆「阿毗達摩」是南傳大藏經中的「論藏」,一切世俗概念在此都過濾盡淨,純粹探討修道證果的目標:心、心所、色、涅槃四種究竟真實法。
◆阿毗達摩是佛陀的高深教法,奠基於真理和實證經驗,系統性說明並引導認真的禪修者如實知見,終至證悟。
◆心離我們那麼近,卻又那麼遙遠。揭開人類身心的奧祕,看似一樁極端巨大的工作,正因如此,阿毗達摩是一條管用、又有系統的道路,效果立見。
◆心與降落傘一樣,只有張開才能運作。這要靠人人把佛陀所說的法當做修行,而不是當成理論。持續研讀、反問、尋找解決方案,你會從本書得到最大的利益。
◆本書的目的,是從阿毗達摩廣泛而複雜的文本中,抽出精華,然後與日常生活橋接起來,俾使大多數人能夠從中發現意義,書中還包括止禪和觀禪的指導,以結合理論與修行。
◆南傳佛教泰斗長老帕奧禪師強力推薦:
本書作者從阿毗達摩的觀點──最深刻說明佛法的方法,又引用各種角度的實際例證,來呈現四聖諦,非常清晰,一般人很容易了解,同時也讓我們用另一種觀點來了解佛陀的教法。無論我們來自哪一個宗派傳統,本書敘述並連結起我們的生命經驗、禪修體驗、對法的知識性理解,並提供基本理念。
我強力推薦本書給有意廣泛了解阿毗達摩及其利益的人士,這些利益不僅在禪修、人生方向,還在日常生活中。作者交代了哪些行為是善,哪些是不善,讀者將會受到潛移默化。
作者簡介:
善戒禪師
馬來西亞檳城「正勤樂住禪林」的創立者和現任住持。於1963年生於馬來西亞彭亨,1988年畢業於當地理科大學 (University of Science, Malaysia)。在大學期間便對觀禪產生熱切的興趣,畢業後,在高中教了一年半的書,愈加對世間事物感到厭離,嚮往修行,於是辭職,幾年間都全力修行,28歲在馬來西亞佛教禪修中心 (Malaysian Buddhist Meditation Centre -- MBMC) 上座部傳統剃度出家。出家後的半年,也就是1991年,前往緬甸,在班迪達禪修中心追隨班迪達禪師(U Paṇḍita Sayadaw)密集修行近三年。
1994年,她為培育止禪,移至緬甸帕奧禪林,追隨知名的帕奧禪師(Pa- Auk Sayadaw)修學,待了十四年。除了勤奮不懈地學習禪修,也學習阿毗達摩、古聖教和巴利文,同時成為帕奧禪師在緬甸和海外英文翻中文的譯者。
在緬甸期間,她亦學習不同傳承的禪法,如雪烏敏禪師(Shwe Oo Min Sayadaw)、莫哥禪師(Mogok Sayadaw)、烏巴慶老師(Sayagyi U Ba Khin)和葛印卡老師(S. N. Goenka),因此她成為非常優秀的老師,能夠以簡單直接的方式,來教導佛陀教法中深細的部分。尤其她教授甚深的阿毗達摩時,並非以學究式的哲學,而是根據實際禪修體驗,來清晰呈現法義。
禪師弘法足跡遍及美國、加拿大、中國、澳洲、台灣、拉脫維亞、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講授阿毗達摩,並帶領四念處的禪修。
禪師的其他著作有《朝向快樂之道》(中英文)、《從此岸到彼岸》。
譯者簡介:
雷叔雲
台大畢業,赴美取得碩士,曾任職於圖書館界與教育界,現旅居加州。多年研習上座部與大乘經論,包括阿毗達摩,並曾受教於帕奧禪師、性空法師、開照長老、開印比丘、吉祥尊者、燃燈禪師等大德修習止禪及慈心禪;隨班迪達禪師、蘇薩那禪師、慈濟瓦禪師等大德修習馬哈希觀禪。譯有十餘種心理、宗教、禪法領域的著作,在台灣、中國大陸、馬來西亞等地出版,其中《生命不再等待》一書榮獲台灣第33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
推薦序
前言 帕奧禪師
「比丘們!我說諸煩惱的滅盡是屬於知者、見者的,非不知者、不見者。比丘們!知、見什麼者有諸煩惱的滅盡呢?
比丘們!知、見『這是苦』者有諸煩惱的滅盡,知、見『這是苦集』者有諸煩惱的滅盡,知、見『這是苦滅』者有諸煩惱的滅盡,知、見『這是導向苦滅道跡』者有諸煩惱的滅盡。比丘們!這麼知、這麼見者有諸煩惱的滅盡。
比丘們!因此,在這裡,『這是苦』應該作努力,『這是苦集』應該作努力,『這是苦滅』應該作努力,『這是導向苦滅道跡』應該作努力。」
這段話引自《煩惱的滅盡經》(相應部56:25經),本經中佛陀教導我們,如沒有體證四聖諦,煩惱不可能滅盡;只有體證四聖諦,煩惱才可能滅盡。
如果禪修者想滅盡煩惱,成為聖者(ariya),他首須體證四聖諦,其中苦聖諦(dukkhasacca)和苦集聖諦(samudayasacca)是觀禪(vipassanā)的目標。
首先,禪修者應努力體證苦聖諦,什麼是苦聖諦呢?在《法輪轉起經》(相應部56:11經)中,佛陀簡單說明五取蘊是苦。在《念住大經》(中部10經)中,他說:
「比丘們!簡而言之,什麼是五取蘊?即: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
本書作者爬梳整理巴利聖典,幫助讀者了解五蘊。五蘊其實等同心、心所和色,這樣便建立起了解阿毗達摩的基礎。另一方面,阿毗達摩的功用是從究竟名法和究竟色法 的觀點,對五蘊提供統一而細密的圖像或「地圖」。若缺了這張地圖來引導進程,我們很容易墮入邪見的陷阱,不能正確了解苦諦。
在體證第三聖諦涅槃之前,我們不但需要對第一聖諦有知有見,還要對第二聖諦──苦集──具備知見。在《宗派教義等等經》(增支部3:62經)中,佛陀這樣說明第二聖諦:
「比丘們!而什麼是苦集聖諦?以無明為緣而有行,以行為緣而有識,以識為緣而有名色,以名色為緣而有六處,以六處為緣而有觸,以觸為緣而有受,以受為緣而有愛,以愛為緣而有取,以取為緣而有有,以有為緣而有生,以生為緣而有老、死、愁、悲、苦、憂、絕望生起,這樣是這整個苦諦的集,這被稱為苦集聖諦。」
當四聖諦、八支聖道使我們的觀智成熟,我們便對無為界(asañkhata-dhātu)──涅槃──有了知見。於是我們證悟了第三聖諦,道智有四層,一階段一階段摧破煩惱。在每一階段,禪修者對四聖諦的智慧越來越清晰,逐漸去除多生多世把心覆蓋於黑暗中的無明暗雲。
本書作者從阿毗達摩的觀點──最深刻說明佛法的方法,並引用各種角度的實際例證,來呈現四聖諦,異常清晰,一般人很容易了解,同時也讓我們用另一種觀點來了解佛陀的教法。無論我們來自哪一個宗派傳統,本書敘述並連結起我們的生命經驗、禪修體驗、對法的知識性理解,並提供基本理念。
我強力推薦本書給有意廣泛了解阿毗達摩及其利益的人士,這些利益不僅在禪修、人生方向,還在日常生活中。作者交代了哪些行為是善(kusala),哪些是不善(akusala),讀者將會受到潛移默化。而且她還說明了造作這些活動的果報。
佛教徒應了解哪些行為是善,哪些是惡,這樣才能為自己和他人的利益來累積善業,避免不善業。
在本書描述的善法中,戒(sīla)、定(samādhi)、慧(paññā)三學是最重要的。沒有三學,就沒有道;沒有道,就沒有道智;沒有道智,就沒有苦滅,也就無法解脫生死輪迴。因此,三學其實是證得涅槃最重要的法。
願一切眾生都有機會承擔這三學的訓練,願眾生感受到永續的安詳和涅槃的安樂。
帕奧 於緬甸帕奧禪林
前言 帕奧禪師
「比丘們!我說諸煩惱的滅盡是屬於知者、見者的,非不知者、不見者。比丘們!知、見什麼者有諸煩惱的滅盡呢?
比丘們!知、見『這是苦』者有諸煩惱的滅盡,知、見『這是苦集』者有諸煩惱的滅盡,知、見『這是苦滅』者有諸煩惱的滅盡,知、見『這是導向苦滅道跡』者有諸煩惱的滅盡。比丘們!這麼知、這麼見者有諸煩惱的滅盡。
比丘們!因此,在這裡,『這是苦』應該作努力,『這是苦集』應該作努力,『這是苦滅』應該作努力,『這是導向苦滅道跡』應該作努力。」
這段話引自《煩惱的滅盡經》(相應部56:25經),本經中...
作者序
自序 善戒禪師
本書的緣起,可溯自2002年我在美國和加拿大所作的一系列阿毗達摩開示。由於有人向我表示,這些開示對他們非常有助益,我於是有了動力,謄寫下來,然後結集成書。過去七年來,我陸續感到需要再添加一些材料和細節,因此有了這本第二版。
人們第一次接觸阿毗達摩時,往往覺得繁複難懂,感到乏味,或者事不關己,難怪阿毗達摩經常不為人重視。我的目標則一直是用直接而具體的語言、簡單的比喻、禪修者親身經歷的趣聞,讓阿毗達摩好讀好懂。
本書的目的,是從阿毗達摩廣泛而複雜的文本中,抽出精華,然後與日常生活橋接起來,俾使大多數人能夠從中發現意義,書中還包括止禪和觀禪的指導,以結合理論與修行。這樣一來,分析性的知識便可在禪修當中進行了解、經驗並體證。
我希望本書能送到許多因為困惑而找尋修行道路的人手上。期望修行者看了清晰的說明之後,會得到這樣的知見:阿毗達摩是佛陀揭示的道路,遵循阿毗達摩修行並體證,會導向世間和出世間的安樂。
我願將本書所採取的阿毗達摩實際教法歸功於阿希那(U Āciṇṇa)尊者,他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帕奧禪師(Pa-Auk Sayadaw),本書是從他多年在緬甸帕奧禪林的教學經驗而來。我多年追隨禪師,他教導我阿毗達摩與禪法,而且持續耐心地傳授知識給我。但願本書能小小回饋禪師所傳授的殊勝法禮。
感謝並禮敬佛陀,我能廣泛引用佛陀在巴利聖典的教示、故事和比喻,來支持並闡述阿毗達摩。
也向我所引用的許多英文書目致謝,尤其是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的《阿毗達摩概要》(A Comprehensive Manual of Abhidhamma)和帕奧禪師極具深度的著作。
特別感謝定稿的編輯Yogi Seven花時間看稿並使文字更易讀。感謝Bhante Moneyya編輯2010年的初版,Ben Zhang提供寶貴意見並使本書更有組織。感謝Kitty Johnson, Maureen Bodenbach, Marcie Barth三位的校對,感謝Fran Oropeza, Tan Ai Poh以及許多不及提到名字的人士各種的幫助。
這樣規模的一本大書,我雖然不斷改正並編排一些難免的錯誤和曲解,無疑一定還有錯誤留在書中,又因為我持續增添內容,可能有些錯誤又出現了。我願對此負上全責。願這項出版計畫所生起的功德,利益我的老師、父母、親戚、朋友、供養支持者、讀者,以及貢獻於此書的全體人士。
願一切眾生健康安樂。
願一切眾生找到止息痛苦的道路。
願他們在這供養中得到功德。
善哉!善哉!善哉!
善戒 2011年 於美國
譯序 雷叔雲
論藏是三藏之一,根據巴利語發音,又稱為阿毗達摩,漢語舊譯為阿毗曇,玄奘法師譯為阿毗達磨。三藏即經藏、律藏、論藏,是佛陀的「正法、律」。「律」自然指「律藏」,「法」則包括「經藏」和「論藏」。巴利三藏(Tipiṭaka)是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聖典,佛陀入滅之後,佛弟子不忍聖教衰微,於是遵循嚴謹的程序,將佛陀一生的教示背誦結集下來。首次結集在佛滅後三個月內,第二次在一百年後,後來尚有各方看法不一的歷次結集。現存巴利三藏各典籍成立的年代不一,最遲的被推定為西元前二至一世紀。
經、律、論既然都是佛所說法,那麼「論藏」跟「經藏」、「律藏」有什麼不同之處呢?其一,佛陀說法總是契理契機,根據時節因緣和聞者根機而因材施教,因此,「經藏」和「律藏」都是詳實的記載,儘管栩栩如生,卻不是系統式的呈現;「論藏」則是把法義統整、分類、架構,並加以精密的詮釋。其二,「經藏」中究竟諦與世俗諦並陳,譬如說,常見的序分往往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及類似的定型句,其中充滿「我」、「時」、「佛」、「國」、「園」、「尊者」、「比丘」等世俗假名,「律藏」中也同樣充滿「汝莫破和合僧」、「汝應如法悔過,汝當發露」等世俗語言,而這一切世俗概念在「論藏」中都過濾盡淨,純粹探討修道證果的目標:心、心所、色、涅槃四種究竟真實法。
溯源巴利經藏,已可見佛弟子論說阿毗達摩的證據,如《牛角大經》(中部32經)。佛世亦有「持論母者」(mātikādhara),專事背誦阿毗達摩綱要。上座部的七部論 是阿毗達摩形諸於文獻的型態,即巴利論藏的全部內容,又稱「上座部七論」或「南傳七論」。
七部論加上其註釋書及復註,卷帙浩繁,幾有不知從何下手之嘆。所幸西元十一世紀末、十二世紀上半之交的阿耨樓陀(Anuruddha)尊者著有《攝阿毗達摩義論》(Abhidhammatthasaṅgaha)一書,文簡義賅,為修學阿毗達摩打造了一把鑰匙,現已成為上座部佛教國家修學阿毗達摩的主要入門書。中譯本方面,就筆者所知,曾有法舫法師的《阿毗達摩攝義論》(1947年)及葉均居士的《攝阿毗達摩義論》(1985年)。另又有那拉達大長老(Mahāthera Nārada)的英譯本(1979年),再經菩提比丘加以整編(1992年),尋法比丘又據此譯成中文(1999年),書名為《阿毗達摩概要精解》,這些都是歷來大德傳承佛法的成果。本書的詞彙,大抵師法這些現代的中譯本。
禮敬佛陀,筆者有幸翻譯本書,再次複習「論教法」的精要。禮敬寫序的帕奧禪師和作者善戒禪師,我也有幸向兩位老師習禪和聞法。同時要向莊春江老師致謝並致敬,本書所引述的巴利聖典,絕大部分採用莊老師的譯文。最後還要感謝法友鍾聞瑜、湯華俊、簡嘉宏、李玲珠、陳民英、鄭麗香、劉仕英、尹明潭諸位師兄師姊提供意見!
若有人因本書而獲益,一切功德均屬歷來弘揚闡述阿毗達摩的大德;若有譯不到位、粗窳疏漏之處,一切過失皆歸譯者;只要有絲毫功德,願迴向眾生普皆覺醒!
自序 善戒禪師
本書的緣起,可溯自2002年我在美國和加拿大所作的一系列阿毗達摩開示。由於有人向我表示,這些開示對他們非常有助益,我於是有了動力,謄寫下來,然後結集成書。過去七年來,我陸續感到需要再添加一些材料和細節,因此有了這本第二版。
人們第一次接觸阿毗達摩時,往往覺得繁複難懂,感到乏味,或者事不關己,難怪阿毗達摩經常不為人重視。我的目標則一直是用直接而具體的語言、簡單的比喻、禪修者親身經歷的趣聞,讓阿毗達摩好讀好懂。
本書的目的,是從阿毗達摩廣泛而複雜的文本中,抽出精華,然後與日常生活橋接起來...
目錄
前言 帕奧禪師
自序 善戒禪師
譯序 雷叔雲
導論
第一部分四聖諦
第一章心
一、心是什麼?
二、心,依種類分
1. 不善心
2. 善心
3. 果報心
4. 唯作心
三、心,依界或地分
1. 欲界心
2. 色界心
3. 無色界心
4. 出世間心
四、結論
五、禪修練習
第二章心路過程和離心路過程
一、心路過程和離心路過程
二、五門心路過程
三、有分心
四、眼門心路過程
五、目標的四種呈現方式
六、意門心路過程
七、速行心的業力
八、善和不善的身、語、意速行心行
九、心不是我
第三章業報
一、業,依成熟時間
1. 現生受業
2. 次生受業
3. 無盡業
4. 無效業
二、四正勤
1. 未生惡令不生
2. 已生惡令斷滅
3. 未生善令生起
4. 已生善令增長
三、結論
第四章心所
一、心所與心同生,形成「名法」
二、心所四特相
三、五十二心所
四、七遍一切心心所
五、六雜心所
六、十四不善心所
1. 四通一切不善心心所
2. 十不善雜心所
七、二十五美心所
1. 十九通一切美心心所
2. 三離心所
3. 二無量心所
4. 一無癡心所
八、心所釋疑
1. 心所如何在進食的過程中運作
2. 貪根速行心的十九相應心所
3. 瞋根速行心的十七相應心所
4. 修行正念正知
5. 與善速行心相應的三十三心所
九、「我」的邪見如何生起
十、結論
第五章色
一、色法
二、一切色法皆由四大元素所造
三、四大元素
四、純八法聚
五、十八種完成色
1. 元素色
2. 淨色
3. 境色
4. 性根色
5. 心色
6. 命色
7. 食色
六、十種不完成色
1. 限制色
2. 表色
3. 變化色
4. 相色
七、色法的分別
八、色法生起之源
1. 業
2. 心
3. 時節或熱能
4. 食素
九、色法轉起的次第
1. 業生色
2. 心生色
3. 時節生色
4. 食生色
十、死亡時刻
十一、名法和色法的關係
十二、色不是「我」
十三、結論
第六章涅槃
一、兩類涅槃
二、觀智的階次
三、須陀洹道心
1. 須陀洹出世間道心心路過程
2. 須陀洹道心根除的煩惱
3. 須陀洹道心四種功能
四、道心和果心的分別
五、須陀洹道心生起的三十六心所
六、出世間心
1. 四出世間善心
2. 四出世間果心
七、果定
第二部分生死輪迴
第七章死亡和投生的過程
臨終心路過程部分
一、死亡之相
1. 業
2. 業相
3. 趣相
二、果報成熟的順序
1. 重業
2. 臨死業
3. 慣行業
4. 已作業
三、臨終心路過程
結生部分
四、當今對前生後世的三種見解
五、若沒有靈魂的流轉,生死如何發生
六、結生之因
七、結生人趣
八、結生色界地
九、我見的產生
第八章緣起
一、緣起法的理則
二、緣起支
三、緣起的連繫
四、三時的緣起
五、三輪轉
六、一再結生的旅程
第三部分出離
第九章八支聖道
一、八支聖道
二、三學
1. 慧學
正見
正思惟
2. 戒學
正語
正業
正命
3. 定學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第十章止禪
一、定的利益
二、各種禪修方法
1. 慈心禪
2. 死隨念
三、入出息念
1. 修行入出息念
2. 令正念持續
3. 從疼痛中學習
四、五蓋
1. 貪欲蓋
2. 瞋恚蓋
3. 昏沉睡眠蓋
4. 掉舉惡作蓋
5. 疑蓋
五、近行定
六、禪相出現
七、得到禪定
八、五禪支
九、安止心路過程
十、修行觀禪
十一、五自在
十二、證得二禪
十三、證得三禪
十四、證得四禪
十五、什麼是禪相
第十一章四界分別觀
一、四界分別觀
二、運用三十二身分來修四界分別觀
三、帕奧叢林道場所教授的四界分別觀
第十二章觀禪:剎那剎那之修行
一、正念
二、智慧
R – 認識它
A – 接受它
D –不視為「我」
I – 探討抉擇它
C – 思惟無常
L – 放下吧!
附錄一十二不善心
附錄二八欲界善心
附錄三十三欲界果報心
附錄四十一欲界唯作心
附錄五五色界果報心
附錄六五色界唯作心
附錄七四無色界果報心
附錄八四無色界唯作心
前言 帕奧禪師
自序 善戒禪師
譯序 雷叔雲
導論
第一部分四聖諦
第一章心
一、心是什麼?
二、心,依種類分
1. 不善心
2. 善心
3. 果報心
4. 唯作心
三、心,依界或地分
1. 欲界心
2. 色界心
3. 無色界心
4. 出世間心
四、結論
五、禪修練習
第二章心路過程和離心路過程
一、心路過程和離心路過程
二、五門心路過程
三、有分心
四、眼門心路過程
五、目標的四種呈現方式
六、意門心路過程
七、速行心的業力
八、善和不善的身、語、意速行心行
九、心不是我
第三章業報
一、業,依成熟時間
1. 現生...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