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過歷史上所有貨幣與信用週期後,我發現了長期債務與資本市場週期(通常延續大約五十至一百年),而這項發現讓我大開眼界,從此徹底改變了我看待眼前各種事態的方式。舉個例子,各國中央銀行為了回應2008年金融危機而將利率降至0%,同時還大量印鈔並購買金融資產。由於我先前已研究過1930年代的狀況,所以我了解中央銀行在九十年前大量印製鈔票與創造信用/債務的行動,如何與為何會推高金融資產價格,也了解當時大漲的金融資產促使財富鴻溝擴大,從而開啟了一個民粹主義與衝突的時代。我們發現,相同的動力已在後2008年期間再次施展它們的威力。 ■2014年時,我為了制定我們的投資決策而打算預測許多國家的經濟成長率。那時我用同一個方法來研究許多個案,希望能找出驅動經濟成長的共同因素,並進而歸納出可恆久有效預測各國的十年期經濟成長率的通用指標。透過這個流程,我更深入了解為何某些國家表現優異,某些國家則表現不佳。我將這些指標結合為幾項量尺和方程式,並用這些量尺和方程式來歸納二十大經濟體的十年期經濟成長預估值(目前我們還是繼續使用這套量尺和方程式)。這份研究對我們助益良多,不僅如此,我認為這份研究也幫得上經濟政策制訂者,因為他們能透過這份研究,清楚體察這些恆久有效且放諸四海皆準的因果關係,從而得以知曉若他們改變X,將在未來發生Y影響。我也透過這個研究發現,美國的這些十年期重要經濟指標(例如教育品質與債務水準)相對中國與印度等大型新興國家正持續惡化。我們將這份研究稱為〈生產力與結構性改革:國家成功與失敗的原因,而失敗的國家又該採取什麼做為才能反敗為勝〉(“Productivity and Structural Reform: Why Countries Succeed and Fail, and What Should Be Done So Failing Countries Succeed.”請上economicprinciples.org取得這份研究報告以及上述其他所有研究報告)。 ■川普在2016年當選後不久,由於已開發國家的民粹主義氛圍變得愈來愈顯而易見,我展開一份名為「民粹主義現象」(Populism: The Phenomenon)的研究。那一份研究讓我注意到,貧富與價值觀差距曾在1930年代引發和當前非常類似的嚴重社會及政治衝突。我也透過這份研究發現,左派民粹主義者及右派民粹主義者如何與為何變得更加民族主義、更軍國主義、更保護主義與更針鋒相對;我從中了解到這類處事方法會招致什麼樣的結果。這份研究讓我體察到,經濟/政治左派與右派份子之間的衝突有可能變得非常激烈,並對經濟體系、市場、財富和勢力造成巨大的衝擊,而這份體悟也讓我更了解當時乃至今日的種種事件發展。 ■透過這些研究的進行,配合對周遭無數事態的觀察,我發現美國民眾之間的經濟狀況已有極大的落差,如果只看經濟平均值,根本無從得知這些鴻溝的存在。於是,我將經濟體系劃分為五等分--先是觀察頂層20%的所得者、接下來是其次的20%所得者等,依此類推,直至底層20%所得者的情況-並個別深入檢視這些人口的狀況。這催生了兩份研究,我透過〈我國最大的經濟、社會及政治議題:雙經濟體--頂層40%與底層60%〉(Our Biggest Economic, Social, and Political Issue: The Two Economies—The Top 40% and the Bottom 60%)研究,發現「富人」和「窮人」的景況已有巨大差異,這個發現幫助我理解兩極化與民粹主義(當時我認為者兩個現象正日益嚴重)為何會愈來愈嚴重。那些研究結果以及我和內人透過她在康乃迪克州的社區與當地學校的慈善工作所密切接觸到的現實面財富與機會鴻溝,又促使我進行第二份研究,我稱之為〈為何資本主義需要改革?如何改革資本主義?〉(Why and How Capitalism Needs to Be Reformed)研究。 ■ 與此同時,透過多年來在其他國家從事國際投資業務的經驗以及我對其他國家的研究,我發現,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情勢正發生巨大的變遷,尤其是中國。過去三十七年來,我經常造訪中國,而且我很幸運地相當熟知中國最高政策制訂者的思維。這些直接的接觸讓我得以近距離體會他們採取各種行動的背景理由,而那些行動也確實創造了驚人的進步。這些人與他們採用的方法,確實已帶領中國成為美國在生產、貿易、技術、地緣政治與世界資本市場等方面的強大競爭者,所以,我們必須屏棄偏見,以中性的立場來檢視並理解他們如何實現這些成就。 我最新的一份研究-也就是本書的根本議題-緣起於我需要了解我一生當中從未發生過的三股巨大動力以及這些動力所引發的疑問。 1.長期債務與資本市場週期:在我們一生當中,從未有過那麼高額債務的利率降到像我撰寫本書之際那麼低的水準(或達到那麼大的負值水準)。貨幣與債務型資產的供給與需求狀況,已導致世人對貨幣與債務型資產的價值產生質疑。在2021年,以負利率計息的債務已超過16兆美元,而且為了取得彌補赤字所需的財源,有異常鉅額的額外新債務即將發行。而就在負債水準已極度堪憂之際,偏偏又有鉅額退休金與醫療債務必須因應。這些情境讓我產生一些有趣的疑問。我當然想知道,為什麼會有人願意持有負利率的債務?利率又可能繼續降到多低的水準?我還想知道,當利率已降無可降,經濟體系和市場將會發生什麼狀況?而當下一波景氣衰退不可避免到來,各國中央銀行還能再能提供多少提振力量?各國中央銀行會印更多通貨,最終導致通貨的價值下跌嗎?如果這些債務的計價通貨在利率如此低的情況下貶值,又會發生什麼狀況?這一連串疑問又進一步促使我產生另一個疑問:如果投資人逃離以世界主要準備通貨(也就是美元、歐元和日圓)計價的債務,各國中央銀行將會採取什麼行動?(如果那些投資人未來將回收的貨幣持續貶值,且他們可透過這些貨幣獲得的利率又那麼低,可以想見,他們遲早會逃離這些債務)。 2.準備通貨是指世界各地公認的交易與儲蓄用通貨。可印製世界首要通貨的國家(目前是美國,但誠如我們將討論的,在歷史上,享受這個優勢的國家不只一次改變)坐擁極度強大的地位,而以這項世界準備通貨計價的債務(也就是目前的美元計價債務),更是世界各地資本市場與經濟體系的最基本組成結構。不過,過去的所有準備通貨,最終都失去準備通貨的地位,而且這樣的變化一旦發生,經常導致原本享受這項特殊權力的國家遭受極大的損傷。有鑑於此,我也想知道,作為當前世界主要準備通貨的美元,是否會有跌落神壇的一天?那一天將在何時到來?會是什麼原因導致它淪落?哪一項通貨可能會取代它?而一旦美元跌落神壇,又會對我們所知道的世界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3.內部有序與混亂週期:此時此刻的貧富、價值觀與政治差距,已遠大於我一生當中的所有時刻。研究過兩極化程度也相當嚴重的一九三〇年代與其他早期年代後,我領悟到哪一方(即左派或右派)勝出一定會對經濟體系與市場造成極大的衝擊。於是,我自然而然想要知道,今日的鴻溝將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在仔細檢視歷史後,我搞懂一個道理:●當貧富與價值觀鴻溝非常大,且經濟又不巧陷入衰退期,便很可能會衍生很多和經濟資源分配方式有關的激烈衝突。當經濟不可避免地再次衰退,民眾和政策制訂者之間將如何互動?由於各國中央銀行充分降息以提振經濟的能力終究是有極限的,因此,我對這個問題特別感到憂慮。除了這些傳統工具缺乏效率,印鈔票與購買金融資產(目前稱為「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也使財富鴻溝擴大,因為中央銀行購買金融資產的行為會推高金融資產價格,並使持有較多金融資產的有錢人獲得比窮人更多的利益。未來那又將會如何發展? 4.外部有序與混亂週期:美國正面臨一個真正勢均力敵的強權,這個狀況是我一生首見(蘇聯只是軍事上與美國勢均力敵的對手,但在經濟上,它從來不是美國的對手)。中國在多數方面已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更重要的是,在多數方面,中國正以比美國更快的速度變得更加強大。如果現有的趨勢延續,中國將在能使一個帝國掌握支配地位的多數最重要領域勝過美國;或者就最低限度來說,中國至少將成為一個值得美國敬畏的競爭對手。我一生的多數時間都是用來近距離觀察這兩個國家,而我認為目前這兩國的衝突正在加速,尤其是在貿易、技術、地緣政治、資本等領域,還有與經濟/政治/社會意識型態上的衝突。因此,我不由自主地想知道,未來幾年這些衝突將會如何發展?世界秩序又會因這些衝突而產生什麼變化?而這一切的一切,又會對每一個人產生什麼影響?
■研究過歷史上所有貨幣與信用週期後,我發現了長期債務與資本市場週期(通常延續大約五十至一百年),而這項發現讓我大開眼界,從此徹底改變了我看待眼前各種事態的方式。舉個例子,各國中央銀行為了回應2008年金融危機而將利率降至0%,同時還大量印鈔並購買金融資產。由於我先前已研究過1930年代的狀況,所以我了解中央銀行在九十年前大量印製鈔票與創造信用/債務的行動,如何與為何會推高金融資產價格,也了解當時大漲的金融資產促使財富鴻溝擴大,從而開啟了一個民粹主義與衝突的時代。我們發現,相同的動力已在後2008年期間再次施展它們的威力。 ■2014年時,我為了制定我們的投資決策而打算預測許多國家的經濟成長率。那時我用同一個方法來研究許多個案,希望能找出驅動經濟成長的共同因素,並進而歸納出可恆久有效預測各國的十年期經濟成長率的通用指標。透過這個流程,我更深入了解為何某些國家表現優異,某些國家則表現不佳。我將這些指標結合為幾項量尺和方程式,並用這些量尺和方程式來歸納二十大經濟體的十年期經濟成長預估值(目前我們還是繼續使用這套量尺和方程式)。這份研究對我們助益良多,不僅如此,我認為這份研究也幫得上經濟政策制訂者,因為他們能透過這份研究,清楚體察這些恆久有效且放諸四海皆準的因果關係,從而得以知曉若他們改變X,將在未來發生Y影響。我也透過這個研究發現,美國的這些十年期重要經濟指標(例如教育品質與債務水準)相對中國與印度等大型新興國家正持續惡化。我們將這份研究稱為〈生產力與結構性改革:國家成功與失敗的原因,而失敗的國家又該採取什麼做為才能反敗為勝〉(“Productivity and Structural Reform: Why Countries Succeed and Fail, and What Should Be Done So Failing Countries Succeed.”請上economicprinciples.org取得這份研究報告以及上述其他所有研究報告)。 ■川普在2016年當選後不久,由於已開發國家的民粹主義氛圍變得愈來愈顯而易見,我展開一份名為「民粹主義現象」(Populism: The Phenomenon)的研究。那一份研究讓我注意到,貧富與價值觀差距曾在1930年代引發和當前非常類似的嚴重社會及政治衝突。我也透過這份研究發現,左派民粹主義者及右派民粹主義者如何與為何變得更加民族主義、更軍國主義、更保護主義與更針鋒相對;我從中了解到這類處事方法會招致什麼樣的結果。這份研究讓我體察到,經濟/政治左派與右派份子之間的衝突有可能變得非常激烈,並對經濟體系、市場、財富和勢力造成巨大的衝擊,而這份體悟也讓我更了解當時乃至今日的種種事件發展。 ■透過這些研究的進行,配合對周遭無數事態的觀察,我發現美國民眾之間的經濟狀況已有極大的落差,如果只看經濟平均值,根本無從得知這些鴻溝的存在。於是,我將經濟體系劃分為五等分--先是觀察頂層20%的所得者、接下來是其次的20%所得者等,依此類推,直至底層20%所得者的情況-並個別深入檢視這些人口的狀況。這催生了兩份研究,我透過〈我國最大的經濟、社會及政治議題:雙經濟體--頂層40%與底層60%〉(Our Biggest Economic, Social, and Political Issue: The Two Economies—The Top 40% and the Bottom 60%)研究,發現「富人」和「窮人」的景況已有巨大差異,這個發現幫助我理解兩極化與民粹主義(當時我認為者兩個現象正日益嚴重)為何會愈來愈嚴重。那些研究結果以及我和內人透過她在康乃迪克州的社區與當地學校的慈善工作所密切接觸到的現實面財富與機會鴻溝,又促使我進行第二份研究,我稱之為〈為何資本主義需要改革?如何改革資本主義?〉(Why and How Capitalism Needs to Be Reformed)研究。 ■ 與此同時,透過多年來在其他國家從事國際投資業務的經驗以及我對其他國家的研究,我發現,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情勢正發生巨大的變遷,尤其是中國。過去三十七年來,我經常造訪中國,而且我很幸運地相當熟知中國最高政策制訂者的思維。這些直接的接觸讓我得以近距離體會他們採取各種行動的背景理由,而那些行動也確實創造了驚人的進步。這些人與他們採用的方法,確實已帶領中國成為美國在生產、貿易、技術、地緣政治與世界資本市場等方面的強大競爭者,所以,我們必須屏棄偏見,以中性的立場來檢視並理解他們如何實現這些成就。 我最新的一份研究-也就是本書的根本議題-緣起於我需要了解我一生當中從未發生過的三股巨大動力以及這些動力所引發的疑問。 1.長期債務與資本市場週期:在我們一生當中,從未有過那麼高額債務的利率降到像我撰寫本書之際那麼低的水準(或達到那麼大的負值水準)。貨幣與債務型資產的供給與需求狀況,已導致世人對貨幣與債務型資產的價值產生質疑。在2021年,以負利率計息的債務已超過16兆美元,而且為了取得彌補赤字所需的財源,有異常鉅額的額外新債務即將發行。而就在負債水準已極度堪憂之際,偏偏又有鉅額退休金與醫療債務必須因應。這些情境讓我產生一些有趣的疑問。我當然想知道,為什麼會有人願意持有負利率的債務?利率又可能繼續降到多低的水準?我還想知道,當利率已降無可降,經濟體系和市場將會發生什麼狀況?而當下一波景氣衰退不可避免到來,各國中央銀行還能再能提供多少提振力量?各國中央銀行會印更多通貨,最終導致通貨的價值下跌嗎?如果這些債務的計價通貨在利率如此低的情況下貶值,又會發生什麼狀況?這一連串疑問又進一步促使我產生另一個疑問:如果投資人逃離以世界主要準備通貨(也就是美元、歐元和日圓)計價的債務,各國中央銀行將會採取什麼行動?(如果那些投資人未來將回收的貨幣持續貶值,且他們可透過這些貨幣獲得的利率又那麼低,可以想見,他們遲早會逃離這些債務)。 2.準備通貨是指世界各地公認的交易與儲蓄用通貨。可印製世界首要通貨的國家(目前是美國,但誠如我們將討論的,在歷史上,享受這個優勢的國家不只一次改變)坐擁極度強大的地位,而以這項世界準備通貨計價的債務(也就是目前的美元計價債務),更是世界各地資本市場與經濟體系的最基本組成結構。不過,過去的所有準備通貨,最終都失去準備通貨的地位,而且這樣的變化一旦發生,經常導致原本享受這項特殊權力的國家遭受極大的損傷。有鑑於此,我也想知道,作為當前世界主要準備通貨的美元,是否會有跌落神壇的一天?那一天將在何時到來?會是什麼原因導致它淪落?哪一項通貨可能會取代它?而一旦美元跌落神壇,又會對我們所知道的世界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3.內部有序與混亂週期:此時此刻的貧富、價值觀與政治差距,已遠大於我一生當中的所有時刻。研究過兩極化程度也相當嚴重的一九三〇年代與其他早期年代後,我領悟到哪一方(即左派或右派)勝出一定會對經濟體系與市場造成極大的衝擊。於是,我自然而然想要知道,今日的鴻溝將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在仔細檢視歷史後,我搞懂一個道理:●當貧富與價值觀鴻溝非常大,且經濟又不巧陷入衰退期,便很可能會衍生很多和經濟資源分配方式有關的激烈衝突。當經濟不可避免地再次衰退,民眾和政策制訂者之間將如何互動?由於各國中央銀行充分降息以提振經濟的能力終究是有極限的,因此,我對這個問題特別感到憂慮。除了這些傳統工具缺乏效率,印鈔票與購買金融資產(目前稱為「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也使財富鴻溝擴大,因為中央銀行購買金融資產的行為會推高金融資產價格,並使持有較多金融資產的有錢人獲得比窮人更多的利益。未來那又將會如何發展? 4.外部有序與混亂週期:美國正面臨一個真正勢均力敵的強權,這個狀況是我一生首見(蘇聯只是軍事上與美國勢均力敵的對手,但在經濟上,它從來不是美國的對手)。中國在多數方面已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更重要的是,在多數方面,中國正以比美國更快的速度變得更加強大。如果現有的趨勢延續,中國將在能使一個帝國掌握支配地位的多數最重要領域勝過美國;或者就最低限度來說,中國至少將成為一個值得美國敬畏的競爭對手。我一生的多數時間都是用來近距離觀察這兩個國家,而我認為目前這兩國的衝突正在加速,尤其是在貿易、技術、地緣政治、資本等領域,還有與經濟/政治/社會意識型態上的衝突。因此,我不由自主地想知道,未來幾年這些衝突將會如何發展?世界秩序又會因這些衝突而產生什麼變化?而這一切的一切,又會對每一個人產生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