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靈源老和尚(1902~1988年)
1902年生於浙江臨海縣,幼年多病,母親誠心誦念觀音菩薩聖號,奇蹟式自癒,自此在母親教導下,開始學習念誦佛號。1932年,赴福建鼓山湧泉寺,依止虛雲老和尚披剃出家。翌年受具足戒,後入法界學院,親近慈舟法師,聽八十卷《華嚴經》,研四分大律等。
1947年,奉虛雲老和尚之召至廣州南華寺,翌年任住持,復住江西雲門寺。1949年,駐錫香港大嶼山寶蓮寺。1953年秋,前往臺灣,住基隆佛教講堂,次年於基隆市郊興建十方大覺禪寺。1964年春,傳授三壇大戒,嗣辦大覺佛學院,親授《梵網經》、《五教儀開蒙》、《大乘起信論》、《八識規矩頌》。1988年,圓寂於十方大覺禪寺。
老和尚儉樸持身,行履謹嚴,恆將念佛為參禪工夫,畢生專志,精勤不倦。佛學、文學兼優,亦善書畫藝術,尤其工於人物,不論佛像、菩薩像、羅漢、高僧像,無不栩栩如生,風格別樹。著作有《山居雜語》、《淨業綱要》、《靈源夢話集》、《梵網經集義句解》、《心經集註》,以及《佛菩薩聖像畫集》等。
推薦序
漢傳佛教菩薩道的修行次第
在漢傳佛教中的學佛人,不管新學或老參都會問:修行菩薩道有沒有次第?如果有,要看哪一部經論?或學習哪一個宗派的道次第?其實大經大論很多,在漢傳佛教諸宗派中,也都有提出修行的道次第,只是初學佛者不易貫通博大精深的義理。而備受諸宗共同推崇重視,且提出菩薩戒與菩薩道之修學次第的經典,則是《梵網經.菩薩心地品》。關於此經,諸宗也有很多註疏。
禪宗虛雲老和尚的傳人,靈源長老(一九○二─一九八八)教觀並重,年輕時參學於華嚴座主應慈法師門下,後於十方大覺禪寺傳戒時,集諸家《梵網經》之註疏,包含:律宗寂光大師之《梵網經直解》、淨土宗蕅益大師之《梵網經合註》、天台宗智者大師之《菩薩戒義疏》等等之所長,形成白話文的《佛說梵網經集義句解》。誠如靈源長老所言:「此《梵網經》上卷〈心地道〉,下卷〈心地戒〉,乘、戒俱急,乃頓超直入的大菩薩境界。」由此可知,《梵網經.菩薩心地品》所闡述的內容,主要在於「心地道」、「心地戒」。
雖然《梵網經》只有一品流傳於中國,但此一品實乃統貫全經,彌足珍貴,如蕅益大師(一五九九─一六五五)於《梵網經合註》〈緣起〉所說:「大哉!《梵網經.心地品》之為教也,指點真性淵源,確示妙修終始。……文雖僅傳一品,義實統貫全經。」由蕅益大師的這段序言,可得知《梵網經.菩薩心地品》的特色,在於指點眾生的佛性,且明確地指示吾人如何由始至終的修行妙道,而此修行之道,即是心地道、心地戒。
因此,可知「心地」兩字,實乃貫穿《梵網經》之全部經文,是整部《梵網經》的宗旨所在,亦是具足解、行的妙典,無怪乎蕅益大師如此讚歎此妙典,如其所言:「大哉!《梵網經.心地品》之為教也,……戒與乘而並急,頓與漸而同收。約本?,則橫豎俱開,兼華嚴法華之奧旨。約觀行,則事理俱備,攬五時八教之大綱。」此段「戒與乘而並急」,其意是指《梵網經》行(戒)、解(乘)並重。不僅如此,且《梵網經》包含了頓漸法門,兼具《華嚴經》、《法華經》之奧旨,在觀行上則事理俱備。因此,佛陀一代時教,無不濃縮於此妙典中。
由於《梵網經》上卷所述「心地道」,經文涵義甚深,文約義廣,實不易理解,雖有寂光大師《梵網經直解》及蕅益大師《梵網經合註》做了較詳細之疏解,但對一般大眾而言,恐仍不容易了解。因此,靈源長老發大願以白話解說,此從原書名《佛說梵網經集義句解》之「句解」兩字,可得知此書的特色,是採直接於《梵網經》的經文每字每句之下,直接標示其意思或加以解釋之,以便讀者對於經文的了解,列舉如下:(粗黑字體為經文,其餘為靈源長老之解釋)
爾時,時成就。
釋迦牟尼佛,主成就。
在第四禪地中捨念清淨地,摩醯首羅大自在天王宮,處成就。
從上述這段文字,可看出靈源長老於《句解》中,直接於經文之下,標示經文每字每句之意思,如:於經文「爾時」之下,標示「時成就」。又如「釋迦牟尼佛」之下,標示「主成就」。「在第四禪地中」之下,標示「捨念清淨地」,此說明第四禪之意思,是指捨念清淨地,又於「摩醯首羅」 之下,標示「大自在」,即是以大自在說明「摩醯首羅」之意思,且於「天王宮」之後,標示「處成就」。因此,對於「處成就」這段經文,是先採分開來個別解釋,但最後需整句連起來理解,如「在第四禪地中捨念清淨地摩醯首羅大自在天王宮,處成就」,其意是指「在第四禪地中摩醯首羅天王宮」為「處成就」。
《梵網經菩薩道》一書,原書名《梵網經集義句解》,乃靈源長老有感於《梵網經》上卷〈心地道〉,文略義深,不易理解,因而於傳戒之後,撰寫而成。法鼓文化將此書重新排版,名為《梵網經菩薩道》,以彰顯菩薩〈心地道〉之特色。本書編排之特色,以菩薩心地、「心」修三賢、「地」行十聖,這三部分來貫串全經文,皆扣緊著「心地」兩字來做章節標題。另外,編輯小組進行了三項改善:(一)將複雜的傳統科判,簡化為大綱,並轉成目錄。(二)在內文原義下,加強段落之分明,及標逗斷句。(三)附錄中,前三個附表為編輯小組所增添,最後亦附上《梵網經.菩薩心地品》上卷的新標逗本,提供讀者參照。
此書問世之緣起,原是果興法師發願整理靈源老和尚舊著時,發現到一本很難讀懂的好書,除了可考驗老學佛人的學養深度之外,法師在編輯期間對菩薩道的修行亦有所感,故特別強調:因為菩薩從初發心起,便發起成佛的信願,所以對每一賢聖階位的內容,都要視為指導心地修行的起因,而不是代表菩薩證得的結果。最後,在編輯群們努力下,前後投入兩年的心血編輯,期間亦得到致力於天台教學的大常法師之指點,我個人則是在教授華嚴學菩薩道之餘,略盡綿薄之力。
陳英善
春時於法鼓文理學院
二○一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漢傳佛教菩薩道的修行次第
在漢傳佛教中的學佛人,不管新學或老參都會問:修行菩薩道有沒有次第?如果有,要看哪一部經論?或學習哪一個宗派的道次第?其實大經大論很多,在漢傳佛教諸宗派中,也都有提出修行的道次第,只是初學佛者不易貫通博大精深的義理。而備受諸宗共同推崇重視,且提出菩薩戒與菩薩道之修學次第的經典,則是《梵網經.菩薩心地品》。關於此經,諸宗也有很多註疏。
禪宗虛雲老和尚的傳人,靈源長老(一九○二─一九八八)教觀並重,年輕時參學於華嚴座主應慈法師門下,後於十方大覺禪寺傳戒時,集諸家《梵網經》之...
作者序
緣起序
文字是代表語言的,語言的筆記,即是文字。用文字記載聖賢名人的言行,留傳於後世,名曰經典。在當時本來是直說直記,沒有一些彎曲,毫無難解之處,人人可以看得懂聽得懂的。但我國有數千年的歷史,在時代上從古至今的變遷,環境上東西南北的不同,各地方言有所別異。文字組織簡略,語言用意的複雜,古人的文字學說,在今人讀之,有許多費解。讀的人若無高深的學問,自不能解,而聞者更不明了。因此對於古人的書籍,各種經典,非再加註解不可。於是有註疏,釋文解義等書出焉。用淺近的文法,詳明古人的用意,使讀者了解文義。
佛經寓意最深,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境界。佛說般若法門,非大智慧人不能明了。況《華嚴》、《梵網》圓頓法門,更超過於般若之上,所謂「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此《梵網經》上卷〈心地道〉,下卷〈心地戒〉,乘、戒俱急,乃頓超直入的大菩薩境界,非一般人所能行得。若下卷對人間之機,說心地戒法,註疏尚多,可以了解。而上卷佛在色究竟天,對天人所說的心地道,含意甚深,文字尤略,雖有《梵網經直解》、《梵網經合註》的解釋,因羅什法師的原譯,沒有固定的標點,以致上、下句的圈點,各有不同,不能斷定誰是誰非,讀法亦當然各異了。今但求義理契合,取其長處而釋之,將直解改作句解。
靈源在民國二十三年具戒後,即隨上應下慈老法師學《梵網經》,依《直解》為本,聞而錄其大概,於今三十年矣,常以此經為根本修學,隨身不離。民國二十八年朝五台回滬三月安居期中,在慈修禪院與四眾等,講完上、下卷。前年在本寺安居時又與諸新學講解一遍。以《梵網》上卷,文略義深,聽者過耳即忘,成績極少。今春傳戒之後,又欲開講此經,以初學者多,對上卷〈心地道〉,多不相應,於是採《直解》、《合註》之所長,加三十年前,隨應慈老法師所聞的筆記,以《直解》之分科為準,集成《梵網經句解》講義,勉學者同心研究,既無註解正文對照的麻煩,又無名相難懂的費神。今則每字每句,分釋而後合釋,一目了然,不須法師講解,亦可明白。
由是舍那心地法門,不傳之心印,一旦了了於指掌,人人可以發心用功修學,因心地戒而入心地道,人人有分。則吾人雖在五濁惡世,亦同四禪天清淨境界,親聞佛說無異。發菩提心,得佛大戒者,應當從戒生定,法門普及,宜人人手各一本,加以研究讀誦受持,則佛日初照高山,圓頓法門,了了於各人心目之間,從因至果究竟菩提的大道路,其中經過的境界,所修所學,雖未到達,已宛然無疑。是即靈源的本願,作此句解的緣起,是為序。
(靈源老和尚序,原收錄於《佛說梵網經集義句解》)
第一篇 菩薩心地
梵網經五重玄義 大覺寺僧靈源集
《梵網經》大部有一百十二卷六十一品,全文未至此方,茲本乃六十一品中〈菩薩心地品〉第十,專明菩薩行地。
此一品之文,分為二卷,上卷曰〈菩薩心地品〉之上,下卷曰〈菩薩心地品〉之下。上卷明菩薩理智觀行修證階級,開為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四十心之次第。下卷明菩薩心地戒法,行相開遮,止作持犯,即心地戒之體,心地戒之相。
天上說道,人間說戒,為對眾生之機故。
四十心者,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信悟之後,則安住是中,發起趣往。以趣往之心,長養成熟,行熟堅固,猶如金剛;金剛堅成,不動如地。若約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則三賢十聖總以不動智為體。初發心便成正覺,四十位總名為心地,未始不相通也。正如梵天赤珠,雖珠珠不同,孔孔各異,而光光未嘗不相入也。
此《梵網經》上卷明三十心十地,為入佛果之根源。下卷明十重四十八輕,為行菩薩道之根本。性修因果,義理齊周。
此經與《華嚴》同時,同為圓頓一乘法門,三世諸佛皆如是說,三世菩薩同如是修,同如是學。
經文雖僅一品,讀一品而知一部之指歸,即一部而通一代時教之儀法,觀一佛而遍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楷模。紹先哲之芳規,補前賢之未備。將釋此經,先陳五重玄義。(以下依《梵網經玄義》簡述釋名、顯體、明宗、辨用、教相)
一、釋名
(一)先釋經題 佛說梵網經
佛即娑婆說法之教主。說者,悅也,四辯應機,暢所說懷,謂之自悅。聞者頓明佛性,得受佛戒,即入佛位,心悅所聞,謂之他悅。佛說者,以心地戒法,佛口親宣,非菩薩聲聞天仙化人所說故。又佛有法報化三身,此經屬何佛所說耶?乃依佛根本智,起後得智,現報身為說法主,化千釋迦、千百億釋迦為聽眾,舍那復敕千釋迦、千百億釋迦,於諸世界為說法主,人天凡夫等為聽眾。其本佛、跡佛,隨時、隨地、隨機所說,傳無異詞。是知三身應機有異,其體本同,此經乃三身佛同說也。
約喻說,梵網者,言大梵天王宮中之網羅幢,名「因陀羅網」,唐言「天赤珠」。此網有千重,而有千光,其光各各相攝,不相妨礙。由此天王因中修梵行,果感梵天寄位,因中修眾德,果感梵網莊嚴。時佛於彼天說法,欲標題流布,一觀此網光色重重,有似法門理事互攝之象,故以無量網孔,喻無量世界、喻無量眾生心、喻無量佛教門、喻無量菩薩差別階級、喻無量諸佛受用境界。以此一喻而攝多義,故從喻立題。經云:「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言世界法門,正攝眾生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故無量世界,由眾生無量心行所成。佛說無量教門,無量賢聖階級,皆隨眾生心垢輕重方便施設。如是則四聖六凡,皆因緣所生之法,無有實體。由眾生不了自性故,勞舍那千釋迦千百億釋迦,出廣長舌相,橫說豎說,塵說剎說,熾然說;謂之心藏、地藏、戒藏、無量行願藏,因果佛性常住藏。與奪橫施,皆本眾生心,不出一梵網喻也。
約法說,梵網二字,即吾心性,乃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乘諸佛子之根本也。自性本淨名「梵」,塵介含攝名「網」。由此心性,建立無量世界眾生之法,及設無量教門諸佛之法,故曰「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而此心性,體絕染淨,遍能出生染淨諸法。正染淨時,仍非染淨,染亦法界,淨亦法界,染淨俱不思議,乃名為「梵」。所謂佛界清淨,乃至地獄界清淨,即此心性,體非同異,遍能出現同異諸相。正同異時,仍非同異,異亦法界,同亦法界,同異俱不思議,乃名為「網」。略而言之,夫此心性,不起則已,介爾有心,三千具足。謂一念心中,必具十界,於一一界,必各互含,便成百界。各具性相,乃至本末究竟等,十如共有千如。實法一千,假名一千,國土一千,則成三千。實法者,地獄五陰,乃至佛界五陰。假名者,地獄假名乃至佛界假名。國土者,地獄依報,乃至佛界依報。隨指一法,隨舉一名,隨拈一塵,無非法界。理事頓足,無欠無餘。
介爾有心,三千具足者,以眾生太廣,佛法太高,且令觀心,庶易悟入。只此介爾極微劣心,三千性相,炳然頓具,非前非後,不減不增。何以故?一念體圓,名為理具,隨起念時,即名事造。良由介爾,所起之心,於十界中,必落一界,一界既現,九界同彰,必攬全法界以為其體。此介爾之心,既全具法界之理,必全具法界之事,攝一切法,罄無不盡,並無一事,如微塵許能出法界外者。故此事理兩重三千,皆即一念心中圓具;如帝網珠,光光融攝,重重無盡,難思難議。昏迷倒惑,此理常如梵網,迷此理心,妄受生死,而成世界種種差別。諸佛愍之,隨機設教,廣化眾生,令歸本際。梵網教也,從無量門,通一實境。梵網行也,由理起教,因教發行,藉行契理。理非心外,教行亦然,理即法身,教即般若,行即解脫。迷成三障,悟顯三身,自悟名佛,悟他名說,自他不二,名為梵網。
又佛說二字,乃果人所具之才辯。梵網二字,乃因人所具之莊嚴。若能回真向俗,始知佛佛說梵網以度人。若能回因向果,始知人人持梵網以成佛。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如是即以海墨書文,不盡題意。但撮其要,只欲吾人,初從凡夫持心地戒中,而寄位梵天。此天上鄰四空,下接六凡,菩薩居此天中,上弘下化,萬劫修因,後成佛果。三身圓現,寄位此天,說《梵網經》也。
經,即契經,上契佛理,下契群機,故名為契。為法為則,今古常然,故名為經。法者軌持義,軌生物解,任持自性。常者不壞義。軌持即契機,常即契理。具有教、行、理三:法界同遵,故名為經,「教也」;一行、五行、萬行、微塵數行,三乘聖眾之所共由,決無異趣,故名為經,「行也」;有佛無佛,性相常住,魔外不能壞,大聖不能有所作,豎窮橫遍,體極真如,故名為經,「理也」。
又文字即教,契機即行,契理即理經也。又此方以文字為教體,故指卷帙為經。於卷帙中,能令眾生解其所詮即教、依此生善滅惡即行、依此證入法性即理。當知卷帙只是色法,於色塵中既具三經,餘塵亦爾。如佛在世時,以音聲為教體,隨聞生善滅惡,隨聞證入,於一音中,三經圓具。或從善知識及說法人邊聞言得益,亦復如是。香積佛國以香飯為佛事,是味塵為教體。或有佛國以天衣作佛事,是觸塵為教體。以要言之,六塵體是法界,故一一無非教經、行經、理經。但隨根有利鈍,故使迷悟不同耳。
伍、釋十住義
〈一〉總標問詞
爾時盧舍那佛言:「千佛諦聽,汝先言云何義者?發趣中。」以十波羅蜜,心心開發,趣向真道,名十發趣。前因千佛問而答其綱,茲因大智明問而答千佛,以悉其目。但告千佛者,此如來本所修行無上法門,故令千佛轉相傳授也。
〈二〉別解其義
一、釋捨心位
十發趣以空觀為首,故所修十度悉皆無相。別則一心分對一住,圓則住住修行此心,乃至妙覺圓滿此心。別經名發心住,謂於諸劫中行十信心,不作邪見,廣求智慧,而行捨心,捨有十種,總即唯三,謂財、法、竭盡施。
若佛子,標能修之人,紹佛家業當踐佛位,故名佛子。捨心者,一切捨,標所修之法,捨內外物及我法二執也。國土、城邑、田宅、金銀、明珠、男女、己身、有為諸物,一切捨。以上捨內外物,下捨我法二執。無為無相,我人知見,假會合成,假借眾緣會合而成,因緣和合虛妄有生。主者造作我見,外道不知是假,妄計自然、時、微塵、冥諦等為主者,造作諸物。不知主者及神我、上帝、基督,皆是所造,非是能造。
上外道,下二乘。十二因緣無合、無散、無受者。二乘不解,妄計十二因緣展轉相生,不知緣生無性,以本非緣合而生,亦非緣散而滅,亦無有人受生滅者,何以故?以十二入、十八界、五陰,一切諸法皆是真空一合相,本無有我,亦無有法、我所相。本來無為無相,不由假合而成,故曰一切一合相。一合二字正說無為無相之處,與上假會合成之合字不同,既曰無相,又曰一合相者,總無相中而妙言之。
無我則誰為主者?無我所相,誰為我所受用者?故知一切諸法,都是因緣和合,假成諸法,實則因緣、自然二俱虛妄,如《楞嚴》所明。若內一切法五蘊身心等,外一切法國城男女等,一一皆如來藏,不捨一切法(雙照)。不受一切法(雙遮),永離二邊契會中道。故雖一切捨,覓捨相不可得。雖受,覓受相不可得。雖捨,不見有我,為能捨之人,亦不見有物,為我所捨之法。二性空故,亦不見有受施者,以三輪體空故,即合「初住佛家」之理。
上捨我法二執竟,下結承捨觀之益。菩薩爾時知如假會,觀現前故,了知諸法,皆從真如隨緣假會而有。此十住菩薩修習空觀,蕩一切法,無所有相。今既於假法上而修捨心,似同假觀,故名如假會觀現前。此觀現前,任運入空三昧矣,故云捨心證入真空三昧。
玖、結讚法門
一、本土主伴讚
初、本土佛與記。
此明究竟圓滿證入妙覺果海,以顯解脫心。爾時坐寶蓮華上盧舍那佛,及千華臺上千釋迦、千百億釋迦佛,一切與此地菩薩授記歡喜,同以法身手而摩其頂。
後、本土伴讚歎。
同見,同一見解,即同見真如法身實相理。同學菩薩,同一師學菩薩道,同受灌頂職。異口同音,讚歎無二。
二、他方主伴讚
初、請轉法輪。
又有百千億世界中,一切佛、一切菩薩,一時雲集,請轉不可說法輪,虛空藏化導法門。
後、讚勝功德。
總結,顯當地功德微妙難思,奇特殊勝。是地更有不可說奇妙法門品,奇妙三明、三昧門、陀羅尼門,非下地凡夫心識所知,唯佛佛無量身、口、心意,可盡其源。十方國土碎為塵,亦於一念知其數,毫末度空可知量,億劫說此不可盡。所謂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如〈光音天品〉中說十無畏,與佛道同。
佛果十種通號
(一)如來:倣同先德號,三世諸佛,同一如如,佛佛皆從真如中來。
(二)應供:堪為福田號,應九界供,堪為九界眾生福田。
(三)正遍知:遍知法界號,正是根本智,遍是差別智,根後不二,遍知十方法界。
(四)明行足:果顯因德號,明三明,圓萬行,佛果滿足。
(五)善逝:妙住菩提號,逝是入去義,或示入涅槃為去,或示生人世為來,無不契機契理。
(六)世間解:達偽通真號,達九界之偽,通佛性之真。
(七)無上士:攝化從道號,攝化眾生,具從佛道。
(八)調御丈夫:攝化從道號,攝化眾生,具從佛道。
(九)天人師:應機授法號,應化天人之機,傳授真善之法。
(十)佛:覺悟歸真號,覺悟煩惱無明,全歸真性。世尊:三界獨尊號,獨一無侶,秋月圓淨。
【補註】
「善逝三世佛法」,逝是入義。「法同先佛法」者,謂雖應化無方,而其儀式軌則,皆與先佛法身無二,或示入涅槃為去,或示生人世為來,無不契理契機,是故善而又善。
問:理無來去,來去隨機,但可契機,哪云契理?答:理無來去,亦無不來不去,但令契機,即是契理。又示現來去,故契機。來無來相,去無去相,故契理也。若權教菩薩,唯能來度眾生,不能去至涅槃,縱令契機,終不契理。若二乘之人,唯能去至涅槃,不能來度眾生,縱令契理,終不契機,唯證偏空,不盡理性故。
又權教菩薩,雖能遍示去來,但出假須起空,入空雖棄假,亦不得名善善。今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四威儀中,心常在定。如明月之在天,水清影現而非來,水濁影亡而非去,乃名去來皆善善也。
《摩訶止觀》觀如來十號:意止觀者,端坐正念,蠲除惡覺,捨諸亂想,莫雜思惟,不取相貌,但專繫緣法界。信一切法皆是佛法,住無所住,如諸佛住。此法界亦名菩提,亦名不可思議境界,亦名般若,亦名不生不滅。如是等一切法,與法界無二無別,能如是觀者,是觀如來十號。
乘無二智,來契正覺,故名如來。以無二理,遍入諸法,名為應供。了不二智,智體無偏,名正遍知。知無二法,互通法界,雖無來往,遍入三世,名明行足。無二之法,性冥三德,名為善逝。理遍一切,具三世間,解此理故,名世間解。能解此理,無惑不斷,無復過上,名無上士。解此理故,能調難調,調十法界,名為調御。了法界法,名為丈夫。契此理故,一切宗仰,過於三界,人天之上,名天人師。覺此理故,名之為佛。達此理故,名三世間之所宗仰,名為世尊。
智契法身,具法界號,故能垂示應身十號。法應十號,一體無二。觀如來時,不謂如來為如來,亦無如來智,能知如來者。如來及如來智,無二相,無動相,不作相,不在方,不離方,非三世,非不三世,非二相,非不二相,非垢相,非淨相。
此觀如來甚為希有,猶如虛空,無有過失,增長正念。見佛相好,如照水鏡,自見其形,初見一佛,次見十方佛,不用神通往見佛,唯住此處見諸佛,聞佛說法,得如實義。
《梵網經.菩薩心地品》 上卷(終)
緣起序
文字是代表語言的,語言的筆記,即是文字。用文字記載聖賢名人的言行,留傳於後世,名曰經典。在當時本來是直說直記,沒有一些彎曲,毫無難解之處,人人可以看得懂聽得懂的。但我國有數千年的歷史,在時代上從古至今的變遷,環境上東西南北的不同,各地方言有所別異。文字組織簡略,語言用意的複雜,古人的文字學說,在今人讀之,有許多費解。讀的人若無高深的學問,自不能解,而聞者更不明了。因此對於古人的書籍,各種經典,非再加註解不可。於是有註疏,釋文解義等書出焉。用淺近的文法,詳明古人的用意,使讀者了解文義。
...
目錄
【導言】漢傳佛教菩薩道的修行次第 陳英善
緣起序
第一篇 菩薩心地
梵網經五重玄義
一、釋名
二、顯體
三、明宗
四、辦用
五、教相
壹、放光發起
一、化佛說法
二、放光現瑞
三、覩光生疑
四、玄主集問
貳、化佛代請
一、攝生還本
二、正請決疑
參、舍那酬答
〈一〉總答心地
一、顯示定相
二、誡聽思修
三、陳自因行
四、舉自果相
〈二〉廣答因相
一、總標問詞
二、釋心地名
三、結答問意
肆、華光請釋
一、總標報化
二、別明當機
第二篇 心修三賢
伍、釋十住義
〈一〉總標問詞
〈二〉別解其義
一、釋捨心位
二、釋戒心位
三、釋忍心位
四、釋進心位
五、釋定心位
六、釋慧心位
七、釋願心位
八、釋護心位
九、釋喜心位
十、釋頂心位
陸、釋十行義
〈一〉總標問詞
〈二〉別解其義
一、釋慈心位
二、釋悲心位
三、釋喜心位
四、釋捨心位
五、釋施心位
六、釋好語心位
七、釋益心位
八、釋同心位
九、釋定心位
十、釋慧心位
柒、釋十向義
〈一〉總標問詞
〈二〉別解其義
一、信心位
二、念心位
三、深心位
四、達心位
五、直心位
六、不退心位
七、大乘心位
八、無相心位
九、如慧心位
十、不壞心位
第三篇 地行十聖
捌、釋十地義
〈一〉總標問詞
〈二〉別解其義
一、體性平等地
二、體性善慧地
三、體性光明地
四、體性爾燄地
五、體性慧照地
六、體性華光地
七、體性滿足地
八、體性佛吼地
九、體性華嚴地
十、體性入佛界地
玖、結讚法門
一、本土主伴讚
二、他方主伴讚
附錄
[附表一]菩薩道諸經凡聖.階位名字表
〔附表二〕梵網經三賢位.觀伏慧用表
[附表三]梵網經十聖位.斷證寄顯表
〔附表四〕瓔珞經菩薩道.學觀次第表
〔經文〕梵網經菩薩心地品.上卷
【導言】漢傳佛教菩薩道的修行次第 陳英善
緣起序
第一篇 菩薩心地
梵網經五重玄義
一、釋名
二、顯體
三、明宗
四、辦用
五、教相
壹、放光發起
一、化佛說法
二、放光現瑞
三、覩光生疑
四、玄主集問
貳、化佛代請
一、攝生還本
二、正請決疑
參、舍那酬答
〈一〉總答心地
一、顯示定相
二、誡聽思修
三、陳自因行
四、舉自果相
〈二〉廣答因相
一、總標問詞
二、釋心地名
三、結答問意
肆、華光請釋
一、總標報化
二、別明當機
第二篇 心修三賢
伍、釋十...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