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自由恩田陸靈媒媽媽節稅長女病最透明的故事民防納瓦爾寶典陳思宏吳明益安寧照護兒童文學季暢銷5折起幸福文化66折起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是鴨子還是兔子 : 當腦神經學遇上哲學,探討記憶如何更新連結未來的樣貌(二手書)

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作者:漢娜‧蒙耶、馬丁‧蓋斯曼

評價
17收藏
79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二手價:34 NT$ 110 NT$ 320

賣家:冰山
書況(讀冊判定):良好
備註(賣家自填):無畫線註記
商品備註與退貨說明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台灣本島和離島

絕版商品,即時庫存=1

購買新書
320
其他二手價
53 170元起
圖書館借閱
#先蝦上市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大腦如何利用我們的過去創造未來?

我們總是毫不遲疑地認為,記憶或回憶能夠原封不動地記錄曾經發生的事情。然而,大腦是個器官,它並非像個檔案夾般收集著往事,因此我們的記憶與回憶不會一成不變,它們其實時常被改寫或更新。

不過,記憶或回憶被改寫的用處到底為何呢?若記憶只將過往的事情毫無變化地保存,便會失去演化生物學的意義;相反地,生物會因為未來的需要而調整記憶與回憶。換句話說,記憶與回憶不只是影響當下,它們甚至可以形塑自我的形象、控制夢境以及左右我們的未來,因此,失去記憶等於失去對自己的身分認同。

記憶與回憶除了影響個體之外,也與群體生活有著密切關係;所謂文化,是大家共同生活的累積與回憶的保存,藉著許多記憶或回憶在腦中不斷地改寫,而衍伸出大家認同的生活模式。

本書以神經學、生理學和哲學的角度,檢視記憶對人的影響,以及探討記憶在複雜的大腦中如何運作,先由記憶形成的機制談起,之後將主題帶至夢的領域,接著談論到人類對夢境的控制,以及記憶的真偽。例如,第一次的回憶總是鮮明的,而為何有關氣味的記憶特別容易被記住?作者同時舉出許多實例令讀者了解夢境,以及夢對於回憶與記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並特別解釋三者如何影響我們的未來。

作者簡介:

漢娜‧蒙耶Hannah Monyer
腦神經學者,1957年出生於羅馬尼亞,並於德國海德堡攻讀醫學。此外她也曾在德國曼海姆、呂北克及美國史丹佛等地進行研究。自1994年起,蒙耶在海德堡大學醫學系擔任教授一職,2010年起亦在德意志癌症研究中心任職,並於2004年獲得萊布尼茲獎的殊榮。

馬丁‧蓋斯曼Martin Gessmann
哲學家,出生於1962年,主要研究現代文化。大學於德國杜賓根、法國南特及美國華盛頓就讀,之後便以人文線記者的身分活躍於新聞界。2010年他被聘為海德堡大學哲學教授,2011年起則任職於歐芬巴赫設計學院,教授文化及科技理論和美學。

譯者簡介:

薛宇桐

輔大德語系畢,倫敦亞非學院(SOAS)翻譯碩士課程修畢,曾執教於國立基隆高中。興趣:旅行、游泳、寵物(貓)。
謹將此書獻給基中的各位同仁及曾任教之學生。

章節試閱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二手書版本、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呈現為準,若影片內未有附件或贈品
呈現即表示此二手商品無提供附件或贈品。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