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伶李香蘭的戰爭、電影與歌
傳奇背後的少女歌手,她的親情、友情與愛情
山口淑子揮別童年玩伴,舉家從撫順遷往奉天。此時沒有人知道,這位日籍工人的長女,將一步步成為那個為人熟知的傳奇,李香蘭。
李香蘭這個名字,來自將她收為義女的滿籍將軍。她的天籟歌聲,習自友伴介紹的俄籍聲樂家。在一場音樂會嶄露頭角之後,她成為奉天廣播女歌手,又被新京滿映網羅為女演員,與日本東寶、松竹合作拍片,主演多部電影。她數度赴日舉辦演唱會,轟動一時。之後轉籍上海華影,在大光明大戲院開演唱會,亦是盛況空前。
她曾與貴公子松岡謙一郎熱戀。又於24歲辭離滿映之際,與護衛兒玉英水死別前夕擦出戀花。
戰後,年方25歲的她,歷經漢奸審判,一度面臨死刑威脅,幸得舊友協助取得戶籍謄本,方獲判無罪。在那場可以說是時代造就的審判之後,她被迫搭上客輪,揮別這片她生長、熟悉的土地。
作者簡介:
大荒
本名林國隆,苗栗縣頭份客家人,1951年生,成功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中學國文教師、工廠作業員、報社、出版社校對、編輯,現任職《客家》雜誌。早年以筆名雪眸寫作,著有短篇小說集《明天》、《有情》、《擱淺在君懷》、《離愁》和長篇小說《惡淵荒渡》、《悲劇台灣》、《坦克車下》等書,另以本名譯有《手相開運術》一書。停筆20年後,2014年春開始蒐集《亂世麗人李香蘭》資料,2015年3月動筆,2022年4月文稿底定,決以新筆名「大荒」發表。
章節試閱
戶籍有影 審判轉向
香蘭的焦慮持續著,第二天依舊沒有柳芭的消息。香蘭悶在心裡,沒再提這件事。又次日,川喜多到她的小房間小坐,提到戶籍謄本的事。她聽見有人敲大門,和川喜多從房間出來,野口剛好開門,竹若松和屋內人打了個照面。竹若松捧著一個小小的長方形木盒:
「這是有人拿來要送給李小姐的。」
香蘭接下木盒:
「郵差送來的?」
「一個自稱是傭人的男子送來的。」
香蘭感覺奇怪,她一心期待戶籍證明,感覺這個來路不明的木盒有些亂入。
「打開來看。」川喜多看了還沒走的竹若松一眼,「竹同學基於職責,必須看看裡面是什麼東西。」
「沒事沒事。」竹若松有些尷尬,「知道一下,上頭問了也比較好回答。」
香蘭試著打開木盒,還是野口手快,把木盒打開,取出一個用報紙和牛皮紙混著包起來,外面繫著細繩的包裹。香蘭解開細繩,野口和小出合力扯開包裝紙,露出一個漂亮的人偶。香蘭:
「這是我最喜歡的人偶,應該是家母特地從北平託人帶過來的。」
「那太好了。」
竹若松說著轉身走出大門。小出把門關上後,香蘭看著舍友一臉悠然:
「這個人偶叫藤娘,記得是小時候我住撫順時媽媽回日本特地買來送我,一路跟著我到奉天,再到北京,一直放在我的衣櫥上面,是我最喜歡的娃娃。」
「這不用說,一定是柳芭帶來的,而且只是一個掩護。」
川喜多說著查看箱子,大家共同翻查藤娘的衣服、袖子和斗笠,都看不到文書或信件。「難不成媽媽拿這個來安慰我?」香蘭想著一再端詳人偶,不意發現藤娘身上和服的腰帶有點不自在的膨脹,解開一看,裡頭果然有一條紙片,但腰帶兩端被縫住了,為了不傷害紙條,小出拿來小剪刀把線剪斷。腰帶取出後,香蘭小心翼翼地把紙條抽出來,攤平一看,果然是山口文雄一家的戶籍謄本。
「戶籍謄本原來長這樣。我好像是第一次看到。」香蘭兩眼移向最後一欄,「山口弘成是最小的弟弟,很小就走了。我一直都把他忘了。」
川喜多從香蘭手中接過來看了一下:
「昭和三年,那時妳才八歲……最後的註記欄還寫著:以上所記屬實無誤。還有杵島郡北方村村長的捺印和簽名。」
戶籍謄本太薄了,川喜多看著時,小出和野口在旁瞄了幾眼,深怕弄壞了,並沒有拿過來看,只是東問西問一番。
「如果是柳芭帶過來,但又故做神秘不現身,委託人偽稱傭人送過來,好像是電影情節。」
小出說著,大家都往這個方向想,心中的謎團難解。野口:
「戶籍謄本的夾帶方式也一樣,很詭異,柳芭人不在,到底是小蘭的父母把謄本縫進衣帶,還是柳芭動的手腳,費猜疑。」
「我猜應該是我媽媽這樣做,或許也沒告訴柳芭。」香蘭。
「本來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只要把戶籍謄本放進防水信封,小心攜帶即可,結果搞得這麼複雜,好像在運送什麼機密文件,一件這麼大的東西轉來轉去,沒有出一點差池,算是萬幸。」川喜多冷卻心裡的些微激動,開始推敲,「既然帶來了戶籍謄本,一定是柳芭去了一趟北平。謄本縫在娃娃的衣服上,一定是媽媽的謹慎和用心。柳芭好不容易把娃娃帶來上海,人一定也到了興業坊,但某種原因或顧慮未能進來,才託領事館的雇員帶進來。」
「柳芭自己說過,總領事館的人老是被人視為準間諜,她大概為了保護我,做事才有點拐彎摸角吧。」
香蘭說著,心思還在推理狀態的川喜多也認為很有可能:
「或許她上次來我們這兒後,被上級警告。不管怎樣,關鍵證物到了,我要趕快行動,現在就趕到留日的黃進榮那兒,一起到憲令部。中飯在外面吃。」
川喜多開始詢問有關這個謄本申請的時間、背景,但香蘭答得很模糊,不管怎樣,有了一張紙,川喜多好像穿上了鎧甲,勇往直前,野口和小出高興,香蘭更是表現出遲來的樂觀。
川喜多騎車到了黃宅,黃建榮正在做室內運動,川喜多和黃父黃母打過招呼後,隨即被引入二樓黃建榮的房間。
「李香蘭的救命符來了。」
「哦。」
川喜多打開隨身攜帶的雜誌,取出夾在裡頭的山口文雄一家的戶籍謄本,黃建榮看著那張泛黃、薄得有些透明的紙,想拿過來看,躊躇了一下,從櫃子裡取出Nikon相機:
「裡面還有幾張底片,拍一下存底。」
戶籍謄本無法固定在牆上,只好放在茶几上,黃金榮站在矮凳上拍攝,謄本全部和局部都拍了幾張,但也花了不少時間。川喜多:
「先不用洗,有需要時再來。」
「我們現在要到憲令部?」
「我跟那邊的副司令管上校見過幾次面。」
「找他也可以。那就一起去了。」
川喜多小心翼翼地把戶籍謄本夾在雜誌裡,把雜誌放進公事包後,將加裝帶子的公事包背在身上。
兩人騎著單車一路南下,春節過了十來天,元宵將至,大樓或小戶人家春節前掛的燈籠還高掛門牆,天氣冷,路上行人不多,偶爾可見幾位兒童在路邊玩爆竹。兩人從南京路轉河南路時,已近中午,只好就近找個餐館用餐,在公園休息了片刻才前往憲令部,依規把證件押在警衛室後被帶到會客室。
同樣領到外賓證,黃進榮像是識途老馬,直接在大樓走動,不認識他的軍官還以為他是文職人員。川喜多等了十來分鐘,屏風隔著的另一邊的賓客剛剛離去,管副司令和黃進榮進來了,彼此於是相互寒暄握手致意。
「你還在為李香蘭的事奔波,感受到你對屬下的那種暖意,就非常舒服。」
管恩慶上校說著心底升起香蘭無辜的形影,但一個聲音隨即在耳畔響起:別感情用事,糊塗了,冷靜一點,根據實情辦事。管上校繼續說:
「好在現在輿論對李小姐的批判沒這麼強烈了,社會的氛圍開始對她有利。」
「關於李香蘭的國籍問題,我現在拿到了她的戶籍謄本。」
川喜多說著打開雜誌,把謄本呈給管恩慶。管恩慶看著時,川喜多繼續說:
「記得李香蘭以前接受審訊時有上交一份她們家全家福的照片。」
「全家福!嗯,資料都在金少校那兒。」
管上校說著撥了一通電話,隨後神秘地笑開,看了黃進榮一眼:
「你們兩個怎麼認識的?」
「匯豐銀行副董陳家強介紹的。」
川喜多說著,彼此聊了一下。金少校進來了,向川喜多和黃進榮打過招呼後坐了下來,然後把紙袋裡的相片取了出來。管恩慶看了一下山口文雄一家的全家福和香蘭、父親的合照,再給黃進榮過目。管恩慶取回照片,開始將照片中人比對謄本的名字,同時瞬向川喜多:
「謄本裡頭的戶長山口文雄、母親山口愛就是照片後面的兩位大人?」
「對。」
「李香蘭,山口淑子,聽你們說是長女,就是前面一排小孩最左邊的這一位?」
「正是。」
「現在問題是:沒有相片或指紋可資比對,隨便取來一紙謄本,說那個什麼子的女子就是李香蘭,審訊官或法官還是很難採信。」
「這是從日本發出的正式文件,以前李香蘭由滿洲政府發出的身分證,附有照片,但你們說是偽滿的證件,不能採信,現在好不容易取得了日本的正式文件,你又在挑毛病。事情真的很難辦。」
川喜多說著,黃金榮拿著一大一小的全家福和父女照,看了好一會。
「真是女大十八變,小朋友的山口淑子和少女時代的,不過過了六七年,就完全像不同一個人,做父親的山口文雄也一樣,面貌丕變。」黃金榮放下照片,「戶籍謄本如須附上照片,也必須時常更新,會造成戶政人員工作負擔和作業的紊亂,身分證附照即可。現在滿洲國已經滅亡,政治的敏感已經消失,山口淑子用舊的身分證表明身分即可,戶籍謄本可用作佐證。」
「就算我們認可了她的偽滿身分證。這張戶籍謄本的佐證價值在那裡?」
被管上校這一問,黃進榮興起了吊人胃口的想法:
「如果我手邊有一百個家庭的全家福照,戶籍謄本就這一份,能夠吻合這張謄本的照片會很多,還是很少?」
「應該很少,甚至可能沒有。」
黃金榮收納管上校的解答,瞬了川喜多一眼。川喜多:
「這就好像對彩票一樣。第一,謄本註記一位老人石橋近次郎,全家福裡頭也有一位老人,『文圖』對照無誤,一千張全家福,看看裡頭有沒有一位老先生,很可能一下就700張出局了。男女主人就不說了,謄本裡頭的小朋友有六位,符合的照片可能只剩50張,而小朋友是四女二男,符合的可能只有20張。這六位小朋友的長幼排序是:女男女女女男,符合的可能就只剩三張,最後逐一細心比對,照片中人完全符合謄本人名的,就只剩一張,也就是中大獎的。」
管恩慶笑得身體後仰,不住地點頭:
「確有佐證的功能。聽你說來,好像是偵探辦案。」
川喜多接著把謄本中的人名和照片中人逐一比對說明。管副司令不住地頷首:
「那父親抱著的是么兒弘成?」
「正是,但不瞞您說,沒活多久,早夭。」
「但謄本沒有註記。」
「必須回到日本佐賀縣杵島郡才能註銷。」川喜多笑了一下,把謄本照原樣折好,夾進雜誌內,「這也說明了,當初家長山口文雄一定拍完這張全家福後,1928年,也就是昭和三年,帶著照片和每個小孩的出生證明回到故鄉佐賀辦理戶口,並申請戶籍謄本。」
「你如何知道她父親山口文雄回日本辦理戶口?」
「戶口的申報都是家長誠實提出。也必須家長親自到戶政單位。」川喜多點了幾下頭,示意管副司令留意聽,「山口淑子當時八歲,她印象裡頭並沒有回日本,她直到18歲到日本演出才第一次到日本。既然小孩都沒回日本,媽媽當然也留在撫順。」
「所以山口文雄回日本是你的推測。」
「也是山口淑子的推測。現在山口文雄遠在北平,你們都不願意花一點物力、人力把他當證人帶過來證明。不然我們也不用在這裡多費唇舌。」
管恩慶把手伸向茶几上的雜誌,川喜多知道他想再看謄本,於是把謄本直接取出給他。管恩慶對謄本瞄了一眼:
「這個謄本太乾淨了,不能反映住戶居住的現況,比如戶籍人口搬遷、亡故、職業變化,應該隨時向居住地的郡役所申報、補正。」
川喜多一時語塞,正想著說詞時,黃進榮:
「山口文雄先生一家當時住在撫順,後來搬到瀋陽,最後又搬到北平,戶籍內容的註記或補充,當時日本應該有一套佔領區的作法,登錄到當地發的文件內。」
「沒有錯。」川喜多指著管上校前面的謄本,「如果在那張紙上註記、補資料,那張謄本很快就偽滿化了,你們豈會認帳?」
管副司令臉紅了起來:
「好,我相信你。」
「謝謝。」
「與其相信你和進榮今天的辯解,倒不如相信你長久培養出來的信譽。戰爭時期,你對待中國人的寬厚和你現在營救李香蘭的心是一致的。現在李香蘭還卡在軍法審判這一關,軍審是軍政處主持,我會建議那邊的軍法司長葉上校趕快審判,說你們有了關鍵證物。」
管恩慶的這番話,川喜多感覺十分受用。他漸漸覺察出一些有見識的中國人知曉,也欣賞他過去的作為,但是基於民族自尊,或是一時的利害,不輕易表露出來。現在拜戰勝之賜,他們的自尊慢慢恢復,也就開始接受並讚賞他過去友華的行止了。
軍事審判很快展開,川喜多和香蘭同搭軍方的吉普車前往軍政處,法庭設在二樓,和當初她被審訊的偵訊室似乎在不同方位。香蘭難得現出比較輕鬆的樣子。進入第一審判庭,旁聽席依舊空蕩蕩,也沒有辯護律師,她和川喜多坐在被告席上,隔了一道欄杆,三四名身著軍服的法官一字排開坐在高位上,後面是一對斜交的國旗和黨旗,黨國權威高懸,對被告有一定震懾力。一位便衣書記獨立坐在較矮的座位上,比較靠近香蘭,依然在欄杆內。法庭四個角落各站著一名憲兵,十分刺眼。
戶籍有影 審判轉向
香蘭的焦慮持續著,第二天依舊沒有柳芭的消息。香蘭悶在心裡,沒再提這件事。又次日,川喜多到她的小房間小坐,提到戶籍謄本的事。她聽見有人敲大門,和川喜多從房間出來,野口剛好開門,竹若松和屋內人打了個照面。竹若松捧著一個小小的長方形木盒:
「這是有人拿來要送給李小姐的。」
香蘭接下木盒:
「郵差送來的?」
「一個自稱是傭人的男子送來的。」
香蘭感覺奇怪,她一心期待戶籍證明,感覺這個來路不明的木盒有些亂入。
「打開來看。」川喜多看了還沒走的竹若松一眼,「竹同學基於職責,必須看看裡面是什...
作者序
後記
知曉我在寫《亂世麗人李香蘭》(以下簡稱《亂世麗人》),冷眼旁觀者多,潑冷水的也不少,移居日本埼玉縣的前北京大學教授劉錦雲倒很認真看待這件事,也給了實質的幫助。其實,我自己也不怎麼看好這本著作,但出於一種責任,還是克服萬難完成了。
1991年5月我有事赴北京,受《客家》雜誌總編之託將劉教授的稿酬轉給她,開啟了友誼之路。後來我數度前往北京,都與她見面敘誼,1994年秋我在北京住了近兩個月,更常造訪她家,承她和夫婿黃書雄教授熱誠接待,也承她幼弟的介紹,認識了遠在她家鄉廣東大埔縣的女子,進而結成連理。有了這層關係,和他們的關係就比其他在大陸認識的友人維繫得久遠些。
2003年夏天,劉錦雲教授蒞臺,在臺灣師範大學發表論文,也關心拙荊的現況,結果和我一家大小都見了面。再兩三年,記得是我剛接編《客家》雜誌不久,她先生黃書雄教授來臺,約我參加臺北大埔同鄉會的歡迎宴。在南京東路一家餐館開懷暢飲,一場簡單的宴席展現了大埔同鄉會不小的能量。
隔了幾年,劉錦雲把她的近作《百侯往事》寄給我,我們開始e mail聯繫,她除了寄來該書的電子檔,方便《客家》雜誌擇宜發表外,也讓我得知她的一雙留學日本的兒女,分別在日本和新加坡工作,愛子且已結婚生子;她從每年到日本探親半年,到最後在日本和愛子同住。臺日之間交流頻繁,e-mail往來順暢,這給我們往後的交流提供更好的渠道。
2015年年初,我開始書寫《亂世麗人》,她得知我書寫該書資料收集辛苦後,在賣場取得《東京百年一瞥》(目で見る東京百年,東京都政史料館,1968年9月)、《關東大震災》(世論時報社,1993年9月)兩本圖文並茂的精裝巨冊,和東京地圖出版社發行的〈最新東京全圖〉。為了寫《亂世麗人》,透過三民書局購買了不少北京和上海二戰前後出版舊地圖的複印版。她買給我的這張東京地圖未註明出版年月,出版社電話四碼,整體街道繪製和印刷風格看起來老氣,地圖內闢有電車路線小圖,未繪製60年代成形的地鐵網,再細看地圖內的地鐵線路和從閱讀中得知的二戰時期的地鐵路線相吻合,故拙作敘述李香蘭前往東京訪友、工作和遊歷時,該舊地圖起了很好的參考作用。再說《東京百年一瞥》一書,〈從復興到廢墟〉這一篇記載東京在關東大地震災後努力重建,且成果輝煌,但不幸又在二戰中再次淪為廢墟。這一段時期的東京剛好迎來李香蘭的拍片和演歌,該書的雜煮食堂、國民酒場、日章旗便當……文圖正是當時戰時艱困生活的寫照,凡此都融入拙作的篇章裡頭。《關東大地震》這本參考性較少,但整本斷垣殘壁堆疊出來的時代荒涼一直橫亙在寫作的心情中,裡頭甘粕正彥和同僚受審的照片一般網路找不到,給拙作有關甘粕的敘述提供一個很好的基點。
2017年年尾,劉錦雲教授偕愛女、日籍女婿搭乘遊輪來臺。她先生黃書雄教授本欲同行,臨出發前摔了一跤,終究沒來。我和內人前往基隆迎接,彼此相見歡,隨後她愛女與夫婿夜遊士林夜市,她本人與我在一家小店共餐。她對於所送的書給我寫作幫助甚大,十分高興,也十分高興拙作經過近四年的經營,終於寫到尾聲-李香蘭脫離滿映,來到上海華影。當晚相談甚歡,臨別前小漫步,看見了燈火熠熠的臺北101,開心地向我道別。
她返回日本後,我們照例通了幾封信,最後她更表示:小女心想事成,來了一趟臺北,終於有喜,足見參拜松山慈祐宮,有拜有保庇。
時間形成記憶,也造成失憶。三四年了,一直沒有她們的消息,向們夫妻報告拙作已完成,也沒有回音,想來應是貴人多忘事。《亂世麗人》完成後,諸多不順。這是其一。不過想到那一年她的協助,還是十分感謝。
後記
知曉我在寫《亂世麗人李香蘭》(以下簡稱《亂世麗人》),冷眼旁觀者多,潑冷水的也不少,移居日本埼玉縣的前北京大學教授劉錦雲倒很認真看待這件事,也給了實質的幫助。其實,我自己也不怎麼看好這本著作,但出於一種責任,還是克服萬難完成了。
1991年5月我有事赴北京,受《客家》雜誌總編之託將劉教授的稿酬轉給她,開啟了友誼之路。後來我數度前往北京,都與她見面敘誼,1994年秋我在北京住了近兩個月,更常造訪她家,承她和夫婿黃書雄教授熱誠接待,也承她幼弟的介紹,認識了遠在她家鄉廣東大埔縣的女子,進而結成連理。有了...
目錄
1943年
1.香蘭軋戲 馬不停蹄 8
2.追尋莎韻 深入霧社 16
3.慰傷演藝 台北演出 26
4.遠征霧社 山路崎嶇 34
5.入鄉問俗 事件再探 41
6.探視泰木 移住櫻社 51
7.部落迎賓 圍顱歡慶 60
8.抓豬趕豬 與蕃童樂 67
9.蕃青出征 村民送行 75
10.送別武田 莎韻墜溪81
11.傷兵舞會 遇川喜多89
12.上海錄歌 返家惆悵100
13.貴華憔悴 彈琴惜別106
14.記者會後 漫步太廟117
15.鶯劇續拍 戲中有戲126
16.夏戲歌畢 連戲出錯135
17.湖畔歌詠 兩師相逢146
18.訪山家家 慰其老母154
19.牧野宴蘭 山家判刑164
20.同仁被捕 風聲鶴唳176
21.送粥甘粕 情傷落淚184
1944年
22.割捨至愛 狄米猝死196
23.鶯劇拍竣 暗影幢幢202
24.籌拍新戲 劇組熱議209
25.野戰上戲 戲外互動216
26.重逢川島 夜半飛鴻226
27.劇組進駐 大佐接風237
28.拍完戲頭 乘舟小遊246
29.百代錄歌 意外加錄256
30.偏村上戲 香蘭告白266
31.生活困頓 開始有感279
32.兒玉出征 香蘭難捨289
33.會川喜多 協商岩崎300
34.辭職返日 菲島緊張309
1945年
35.惜別雅子 上海走春320
36.善琨被抓 長政相救328
37.眾星遊園 新戲初動335
38.訪周璇宅 四人聊開343
39.東京挨炸 會議頻開350
40.戰雲密布 等待鶯啼358
41.籌歌唱會 師徒攜手369
42.加緊演練 唱前小聚378
43.夜來香詠 重逢柳芭389
44.夜訪柳芭 共話滄桑401
45.兒玉來信 唱歌遇襲409
46.天邊原爆 樂會熱鬧419
47.最後一課 管家失嬰428
48.末日盛宴 最後勞軍438
49.日本投降 淚灑街頭449
50.楚囚相對 相濡以沫457
51.最後大會 華影移交468
52.四人同命 共赴營地477
53.住收容所 販售維生485
54.壓力紛至 閒話衰星496
55.一週三審 香蘭接招507
56.斡旋軍方 阻卻少將516
57.槍決預報 一夕數驚527
58.壓驚晚宴 四人涕零535
59.營舍遇搶 柳芭來訪545
1946年
60.鴻門驚宴 審訊轉晴556
61.戶籍有影 審判轉向564
62.無罪開釋 登船遇阻574
63.回興業坊 友人濟助583
64.最後一程 訣別上海592
後記 601
1943年
1.香蘭軋戲 馬不停蹄 8
2.追尋莎韻 深入霧社 16
3.慰傷演藝 台北演出 26
4.遠征霧社 山路崎嶇 34
5.入鄉問俗 事件再探 41
6.探視泰木 移住櫻社 51
7.部落迎賓 圍顱歡慶 60
8.抓豬趕豬 與蕃童樂 67
9.蕃青出征 村民送行 75
10.送別武田 莎韻墜溪81
11.傷兵舞會 遇川喜多89
12.上海錄歌 返家惆悵100
13.貴華憔悴 彈琴惜別106
14.記者會後 漫步太廟117
15.鶯劇續拍 戲中有戲126
16.夏戲歌畢 連戲出錯135
17.湖畔歌詠 兩師相逢146
18.訪山家家 慰其老母154
19.牧野宴蘭 山家判刑164
20.同仁被捕 風聲鶴唳176
21.送...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