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最迷人的哲學家,唯一全面探討愛情的哲學作品
長踞德國亞馬遜書店、明鏡週刊暢銷排行榜
讀完本書你將睜開被愛蒙蔽的雙眼,以另一種目光看待愛情
知名作家 卜大中
作家、評論家 平路
創意人、作家 李欣頻
作家、評論家、媒體人 蔡詩萍
台北大學中文系教授 賴賢宗
強力推薦
你的愛情從哪裡來?將往何處去?
哲學是對人生的睿智思考,
愛情的哲學則是對愛情的睿智思考。
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愛情,是人類永無止盡的話題。無數的小說刻畫它,令人沉迷,沒有一部電影能捨棄它,音樂若是沒有了它,根本不忍卒聽。沒有一件事能像它一樣撼動人心,讓人神魂顛倒、萬物失序。然而,我們對它的了解實在是少之又少。愛情到底是什麼?人類何時發展出愛情的?猿猴也會因愛而結合嗎?愛情的本質是什麼,繁衍後代、心靈交流、促進社會福祉、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大自然的一切清楚明白,是文化才讓愛情變得曖昧不明的嗎?男人與女人的性欲為何如此不同?「大胸部」的女人果真在演化上占盡優勢?大自然為什麼創造兩性?愛情是為了兩性的結合而「設想」出來的嗎?今天,誰會認真的說:「我愛你。」這樣說的人,真正的意思是什麼?我們是否對愛情要求太多了?
無以數計的自我成長書籍曾對愛情進行描述,並從不同的片斷面向切入,彷彿為愛情帶來一絲曙光。從中我們似乎知道,如何讓愛情永不褪色,如何成為熱情如火的戀人,同時也理解到原來男女來自不同的星球!但是,這一切有什麼實質效應呢?讀到正確的那一本書,就能在愛情的道路上走得稱心如意嗎?
本書作者理察‧大衛‧普列希特企圖在愛情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中,整理出些許頭緒來。他運用各種科學研究,打造一把哲學思考的利器,爬梳愛情、解析人類感情,從人類基因的生物學觀點,到愛情的心理因素,以及現代愛情中個人與社會的種種糾葛。
閱讀本書,在作者的導引下,我們彷彿走進一棟愛情的博物館,穿梭在生物學、大腦科學、心理學、社會學、歷史的樓層之間,悠遊於各種思想流派,參觀「男人與女人」、「愛情本身」與「今日愛情」的展間,隨著知性與感性的導覽,一一躍過愛情的跨欄障礙。讀完本書,你將再度睜開雙眼,以另一種目光觀看待愛情(沒有比較新或比較舊),對於愛情的「剪不亂、理還亂」,更有一番深刻體認點滴在心頭!
作者簡介:
理察‧大衛‧普列希特(Richard David Precht)
哲學家、政論家、作家、媒體出版人。一九六四年出生於德國索林根市(Solingen)。一九九四年於科隆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其後幾乎任職過德國各大報與電台,並曾獲美國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記者獎學金。
二○○○年榮獲生物醫學大獎。創作有兩本小說、三六本非文學類著作。童年回憶《列寧只來到盧登夏德》(Lenin kam nur bis Lüdenscheid)已拍成電影。哲普著作《我是誰?》一鳴驚人,榮登《明鏡週刊》非文學類排行榜冠軍,德國amazon不分類冠軍,長踞不墜,令讀者大眾與評論家驚豔不已。居住在科隆和盧森堡兩地。與前妻育有一子。目前與太太(較其年長)共同撫養她的三個小孩。
中文翻譯作品包括:《我是誰》(Wer Bin Ich?und wenn ja, wie viele?)、《奧斯卡與我:普列希特給兒子的 20 堂哲學課》(Warum gibt es alles und nicht nichts:Ein Ausflug in die Philosophie)、《無私的藝術》(Die Kunst, kein Egoist zu sein)。
譯者簡介:
闕旭玲
政大哲學系畢業,留學德國六年,於特里爾大學主修德文。現專事德文翻譯,譯有《丈量世界》、《我與康明斯基》、《窮得有品味》、《午間女人》、《綿羊偵探團》等書。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一筆不明究理的遺產
愛情與生物學到底何干?
絕妙的好點子
生物學家都知道:女人喜歡富有、健康、高大、身材對稱、肩膀寬大且腹部結實的男人;男人喜歡年輕、苗條、乳房豐滿、屁股大、會生小孩,且皮膚光滑、細嫩的女人。對呀,整個星球都淪陷了,所有人都這麼想,唯有一小撮勇敢的人拒絕了這種想法,至今仍頑強抵抗。
如果事情真有這麼簡單,我們的性偏好如此單純,為什麼實際生活會那麼複雜、狀況百出?為什麼有男人專挑不符合這些標準的女人?為什麼有許多成年人不但不想跟外表最美的異性談戀愛,還不願意跟他們結婚?為什麼有男人就愛大噸位的女人,有女人就迷戀弱不經風、多愁善感的男人?如果所謂的生物學標準如此受歡迎,真能為我們帶來演化上的優勢,那麼演化至今,人類社會為何不是滿街的俊男美女?最後再問一句,最美麗、最富有、最優秀的那些人怎麼沒有生出最多的小孩?
多年來生物學家不斷強調,我們的性偏好是什麼,又會對我們造成多大的影響;這些性偏好儼然清楚自己所具有的演化功能。我們覺得誰美麗,會為誰傾倒,會想跟誰做愛,想與誰廝守,全都遵循自然法則,可納入環環相扣的生物學三大領域裡解釋清楚,此三大領域為:生物化學、遺傳學、演化生物學。
生物學的解釋能力堪稱無遠弗屆。所有的一切都是(沒有靈魂的)演化力量在背後推動。所以收拾起我們紊亂不明的愛情,看清楚隱藏在永不理性背後的方正邏輯,掌握住人類怪異行為背後的客觀道理吧!無數學者陷入這樣的邏輯中無法自拔,科學新知的記者們也前仆後繼以此為準繩,為市場打造出一本本叫好又叫座的暢銷書。專業期刊、正派雜誌紛紛以「愛情密碼」、「愛情公式」為主題大肆探討。二○○五年《明鏡》週刊以「會愛的猿猴」(der liebende Affe)為題,刊出了這樣一段文字,「受演化遺產的制約,受基因及荷爾蒙的操控,人類在既定的本能生活中瞎忙瞎闖。」於是,愛情作為日報或周報的一項主題,它不再主打軟調性的藝文版面,而是專攻冷硬的科技新知。原來被自然科學界視為旁門左道的研究,如今反倒成了主流。每天都有演化生物學、大腦科學或內分泌研究的最新成果出爐,為愛情專家提供更具實證的基礎。生物學三大領域,上千個科學研究中心的人員孜孜不倦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愛情密碼解出來了嗎?
有一門學科集以上之大成,自稱為「演化心理學」,它嘗試解釋:龐雜的人類天性和人類文化如何以符合演化史的方式逐步開展。那些告訴我們男人不擅長傾聽,女人不擅長停車的暢銷書正是這種演化心理學的娛樂版。較嚴肅的版本則是美國科學新知記者的報導或專書(如今也有不少德國記者跟進),例如《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News & World Report)的資深記者威廉‧奧爾曼(William F. Allman)就以《都會中的猛犬馬象獵人:演化遺產如何塑造我們的思想和行為》(Mammutjäger in der Metro. Wie das Erbe der Evolution unser Denken und Verhalten prägt)為名寫了本暢銷書,跟據他的看法你我大衣下都藏著一隻剛獵來的馴鹿。所以,人類的性和愛都只是化學作用的結果,目的僅在於繁衍後代。躲在背後操控一切、讓我們無能為力的就是基因,及其所具有的神祕作用。
這樣的宣稱確實吸引人。人類的所有行為得到一個明確的解釋,或至少可以納入一個適合的範圍內,真是太好了,不是嗎?但也可能並非如此。某人覺得親眼見證到的靈魂,很可能是別人眼中的鬼魅!如果一切全納入自然科學的範圍內,那人文科學和文化呢?愛情的哲學、心理學或社會學,這下子全都要束諸高閣了嗎?我們從中獲得的智慧珍寶,真的是演化心理學所能取代的?
美國演化心理學家同時也是愛情與伴侶關係專家的大衛‧巴斯(David Buss)說過,演化心理學為「科學革命劃下了完美的句點」,為「未來千年的心理學發展提供了穩固基礎」。從前我們視之為文化的,例如魅力、忌妒、性、熱情或結為伴侶等,原來都只是動物世界中諸多特殊行為的一種。尼日河裡象鼻魚的求偶秀和世界各大都會裡年輕人的追逐異性,原來都該用同一種詞彙和方式來描述。人類學家以民族學觀點看到了民族與文化特色,而演化心理學家則是抬出大衛‧巴斯,輕而易舉打破了「多元文化的神話」,以證明全球人類的「性欲和愛情行為都是一樣的」。
發明「演化心理學」一詞的是目前任職於美國加州科學院(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的生物學家麥可‧季瑟林(Michael T. Ghiselin)。一九七三年,季瑟林在他發表於《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一篇論文首先使用了「演化心理學」的名稱,當時他任教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季瑟林堅信,用演化生物學的方法和工具絕對可以解釋整個人類心理,此想法承襲自達爾文。
現代演化論之父達爾文在他的第二本著作《人類起源》(The Descent of Man,一八七一)裡,不僅以生物學角度解釋了人類的起源,也解釋了文化的起源。於是道德、美學、宗教和愛情有了大自然的根據與清楚的意義。許多與達爾文同時代的人以及後世的信徒欣然接受了這樣的觀念,並且把演化論中的「適者生存」延伸到社會及政治領域。「社會達爾文主義」興起並迅速竄紅,尤其是在英國和德國。從生物學的「適者生存」到法律上的「強者權利」(Recht des Stärkeren)其實僅一步之遙。後來發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這樣的意識形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儼然成為「自然法」(Naturrecht),但大家似乎仍覺得不夠,種族理論應運而生,出現了集中營與大屠殺,為貫徹納粹的優生政策「不值得活的人」全都得死。
這樣的災難當然會有後遺症。長達二十年以上的學術停滯;與文化有關的生物學論述全然沉寂。直到一九六○年代中期,英國演化生物學家朱利安‧赫胥黎(Julian Huxley)才在一片死寂中將英國人再度搖醒。至於德國和奧地利則以前種族主義理論家兼國家社會主義者康拉德‧勞倫茲(Konrad Lorenz)為首捲土重來。六○年代末,生物學終於等到了重新出發的最佳時機。到處可見認同過去以生物學觀點解釋社會現象的生物學家,只不過這次沒人敢再碰敏感的種族議題。至於政治,在見證過戰爭的可恥暴行後,人人敬而遠之。就在此時,季瑟林適時提出了「演化心理學」的名稱。演化生物學家艾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則喊出了「社會生物學」的講法。威爾森的社會生物學風行於七○和八○年代。到了九○年代便換成季瑟林那聽起來比較不敏感且更為現代的「演化心理學」。
社會生物學和演化心理學的基本思想是:至今為止解釋生存競爭與生物演化的最佳法則是「適者生存」,適者是最能適應環境變遷的生物。最能適應環境的物種將他們珍貴的生物特徵遺傳給下一代,藉此贏過其他適應力較差的物種,獲得生存優勢。
這樣的論調,如今已被廣泛接受且視為毫無爭議,成為演化論的主流闡述。演化心理學據此更近一步的延伸出:所以人類身體的各項重要特徵,過去一如現在,必能為我們帶來演化優勢。然而,不只身體特徵如此,連心理特徵也是。我們的心理之所以是目前這樣,一定也是因為它能為我們帶來生存優勢。我們的知覺、記憶、解決問題的策略、學習方式一定都能為我們帶來生存優勢,增加生存機會。若非如此,我們不會是現在這樣,或早就滅亡了。既然情況不是那樣,我們大可推出結論:目前我們所擁有的精神特徵一定是最好的。我們的心理一定是最適合這個環境的。但「這個環境」,此處顯然有點跳躍,可不是指我們目前所處的環境,而是指現代人生物特徵形成的時期,也就是:石器時代!
現代人的出現和我們目前所擁有的環境,形成時間都很短,還來不及影響人類的「心理生物發展」。我們腦中足以左右我們行為的「運作模式(Module)」存在已久,雖然古老,但它功能齊全。面對男女明顯的差異,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會認為,這是學習所致,或文化造就,或社會化的結果。但演化心理學家認為所有性別差異,連同思想上的,都是我們繼承自人類祖先的演化遺產。他們會說,其實只要把形成於演化過程中的各種「思想機械配備」搞清楚,就能理解為什麼會有這些基本差異(例如性觀念的差異)。威廉‧奧爾曼因此主張,兩性差異就像車子,比方說「計程車和跑車」,只要「搞清楚這兩款車的基本配備,如引擎和避震器」,就能理解它們為什麼會有差異。
好吧,我們確實看到了好多款車,亦即出現在我們這個環境裡形形色色的現代男女。但我們真的有辦法搞清楚我們承襲自石器時代的古董配備──引擎和避震器嗎?
人類動物學
馬爾他(Malta)是地中海上一個很美但有點荒涼的島。如果你到風景如畫的丁格麗斷崖(Dingli Cliff)健行,也許會在山頂上遇到一個八十幾歲、光頭上戴著一頂棕色帽子的老翁;他極可能是那個二十世紀時響譽全球,讓許多人相信人類行為無異於動物的動物學大師。
德斯蒙德‧莫里斯(Desmond John Morris),一九二八年出生於英國。先後在伯明罕及牛津攻讀動物學,他對於自己到底要成為動物學家還是藝術家一直拿不定主意。他應該是想兩者兼顧吧,不過結果或許是:樣樣通樣樣鬆。博士論文研究的是淡水刺魚的求偶儀式。三十歲以黑猩猩為主題進行油畫創作,並在倫敦當代美術館)展出。曾為電視節目製作過一系列有關動物行為的影片。一九五九年接下倫敦動物園哺乳動物館館長之職,並在任內寫出了讓他成為動物學權威的代表作。
《裸猿》(The Naked Ape)出版的正是時候。英文初版的封面先一步用了柏林K2公社(Kommune 2)那張知名照片,三個背部全裸的人:一男、一女和一個小孩。至於德國封面則增加了一隻人猿。這種照片在一九六七年幾乎算是色情照。無怪乎《裸猿》會迅速竄紅,成為眾人爭相拜讀的經典,尤其是當時的年輕人。理由很簡單,誠如印在封面上的簡介:「這本具革命意義的書籍將徹底顛覆你的思想。讀完這本書,你看所有人的方式將徹底改觀:無論是鄰居、朋友、女人、小孩或你自己。所有你原本習以為常或想不通的事,將因為這本書而頓時豁然開朗且忍不住會心一笑。」
一夕之間,莫里斯和他那位時髦的妻子雷夢娜(Ramona)成了搖滾文化的天王巨星。我們這位以動物學享譽國際的藝術家,或說以藝術成就聞名當代的動物學家,他那本《裸猿》全球熱賣超過一千萬冊,可謂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書之一。莫里斯大肆鼓吹性解放,聲望扶搖直上。一九六九年《人類動物園》(The Human Zoo)出版。莫里斯認為,人類被自己的文化所限,行為能力退化到像是動物園裡的動物一樣。唯有掙脫枷鎖,以充滿創造性的方式回歸生物本性才能阻止人類文明的徹底凋零。
莫里斯給人的第一印象似乎是個新潮的革命家;《裸猿》一舉推翻了一九六○年代保守的性道德。《人類動物園》堪稱是綠色和平運動的先驅。但仔細探究,在此開明作風與充滿創意的形象下隱藏的其實是一種最古老的意識形態:人類的生物本性乃天生的、既定的。你的確可以拿著莫里斯那些令人興奮的書去對抗僵化的宗教規範或推翻市民階級的假道學。但是,人類的生物本性乃天生的、既定的,這種想法不僅不樂觀,還可以說毫無進步:莫里斯認為根據人的「本性」,人類充滿野心、貪婪、好色、權力欲重、殘酷、自私且完全為本能所控制。
根據莫里斯的看法,所有人類的重要行為:一是天生的,二是一筆繼承自石器時代的遺產。自此莫里斯成了極端生物學世界觀的代言人。一九七三年為找出行為天生的理論基礎,莫里斯再次回到牛津從事研究。他的老師荷蘭籍教授尼可拉斯‧汀伯根(Nikolaas Tinbergen)是當時赫赫有名的行為學家。莫里斯回到牛津的這段期間,也是「動物行為學」(Ethology)發展得最蓬勃的一段時期。一九七三年汀伯根獲頒諾貝爾獎,共同獲獎的還有康拉德‧勞倫茲。一如莫里斯,勞倫茲也把自己的創見付諸文字,他所撰寫的《鏡子的反面》(Die Rückseite des Spiegels)同樣企圖以生物學觀點來說明和闡述人類文化。如果勞倫茲的觀點沒錯,那麼適用於生物學的法則同樣適用於人類文化。如此一來,所有人類的行為就都可以用本能或生物學習過程來解釋了。末了勞倫茲還大膽但非常悲觀的預言,人類文化勢必遭逢新一波演化衝擊(他這麼說實無助於讀者相信他那些既獨斷又大膽的論點)。莫里斯至少還對裸猿的命運充滿信心,勞倫茲卻認為人類文明終將走向滅亡──不會是因為太多女孩子穿了傷風敗俗的迷你裙吧。
那些針對人類天性,乍看之下既超越時代限制又犀利的分析常是轟動一時卻壽命極短。原因很簡單,既然要論斷人類的「天性」,就必須對人類天性有充分了解。但無論是羅倫茲或莫里斯,他們想掌握的那個人、那份人類天性,都不是奠基於現代,而是遠古。他們認為,人類的許多特徵都是源自於石器時代,性方面如此,社會方面亦如此,我們的攻擊性、愛好、充滿創造力的好奇心,我們的飲食習慣和衛生習慣,甚至我們的宗教觀都是承襲自石器時代。但我們對石器時代的真實狀況了解不多,於是各種藝術家的想像力與不切實際的穿鑿附會,全都可以毫無節制的大肆發揮。莫里斯對更新世(Pleistocene)的勾勒堪稱是超現實主義的曠世傑作。
女性乳房絕對是人類演化史上的一大謎團。相較於其他哺乳動物和猿類,許多女人所擁有的乳房真是大得出奇。對乳汁豐沛而言大乳房並非必要,我們甚至可以說乳房大小跟乳汁分泌並沒有絕對關係,這一點莫里斯知之甚詳。然而莫里斯發揮精湛想像力,勾勒出這樣的觀點:女性乳房和嘴脣負責從正面放送性感訊號!原先生活在森林裡的人類祖先主要從背後接收性訊息,女性「半球形渾圓的屁股和兩片紅通通的陰脣」讓男性忍不住要騎上去。但是遷徙到草原之後,人類站了起來。莫里斯認為,直立讓人類釋放性訊息的最主要部位從原本的背後轉移到正面,並開啟了正面交配的姿勢。此推論鐵證如山:因為女性所擁有的「乳房和嘴脣根本就是屁股和陰脣的複製品」,由正面釋放性訊息的結果就是正面交配。莫里斯進一步推論出,正面交配讓男女在心靈上更加親近,因為望著彼此的眼睛有助於「成為一對」,並從此結為一夫一妻。
這則有關石器時代的美好故事當然是胡說八道。要質疑莫里斯這種「鐵證如山」的動物學,我們甚至不必追問:為什麼有些男人也有性感豐脣?我們只需問:為什麼猿類裡唯一行一夫一妻的長臂猿(約有十五個亞種)乳房都相當乾癟?還有,倭黑猩猩喜歡玩遍各種交配體位,包括男上女下且正面的「傳教士體位」,為什麼倭黑猩猩沒有發展出一夫一妻制。牠們不但雜交,也沒有所謂的伴侶關係,雖有正面交配但母倭黑猩猩的乳房卻不大。
第一章 一筆不明究理的遺產
愛情與生物學到底何干?
絕妙的好點子
生物學家都知道:女人喜歡富有、健康、高大、身材對稱、肩膀寬大且腹部結實的男人;男人喜歡年輕、苗條、乳房豐滿、屁股大、會生小孩,且皮膚光滑、細嫩的女人。對呀,整個星球都淪陷了,所有人都這麼想,唯有一小撮勇敢的人拒絕了這種想法,至今仍頑強抵抗。
如果事情真有這麼簡單,我們的性偏好如此單純,為什麼實際生活會那麼複雜、狀況百出?為什麼有男人專挑不符合這些標準的女人?為什麼有許多成年人不但不想跟外表最美的異性談戀愛,還不願意跟他...
推薦序
〈導讀〉
性、愛、婚姻的生命倫理 / 賴賢宗
此書(《愛情的哲學》,Liebe: ein unordentliches Gefühl)作者理察‧大衛‧普列希特(Richard David Precht)從德斯蒙德‧莫里斯(Desmond John Morris)的《裸猿》(The Naked Ape)與《人類動物園》(The Human Zoo)的觀點開始講述此書,以物質基礎的「科學」研究出發,他闡明新近的生物學、人類學、心理學關於愛情現象的研究成果,對於過分強調追求「真我」、「真愛」的愛情的心理分析的形上理論加以批評。此中的論述策略有如莫里斯早已提出的,認為人類被自己的文化所限,行為能力退化到像是動物園裡的動物一樣。人類唯有掙脫枷鎖,以充滿創造性的方式回歸生物本性才能阻止人類文明的徹底凋零。普列希特將此處的愛情的「生物本能」超越於「情緒」的範疇,而擴大到「抉擇」與「詮釋」的向度。因此,愛情的「生物本能」必須包含身、心、靈三個層面,不可將任何一個元素加以化約。
普列希特也從這樣的觀點出發,對於關於愛情的精神哲學與心理詮釋加以批評,例如對於佛洛姆著名的《愛的藝術》一書。佛洛姆認為愛不只是命運,還得靠經營與藝術的點化,引發目前這種以自我療癒(Selbsttherapie)為宗旨的婚姻諮商風潮。「藝術」這個詞將戀人提升到藝術家的層次。人類在愛情之中的原本自然需求,比方說想要在愛情裡被喜歡、被讚美或被認同,這下子全成了心理扭曲或人格不成熟,戀人的可塑性在心理治療師、諮商師的分析下成了心理殘障。祭出弗洛伊德之「受害理論」後,心理治療師、諮商師的功力如虎添翼,「眞愛」成為一個謎語,婚姻之中的問題乃因為「眞愛」沒有得到實現,所以問題乃是出在別人身上。佛洛姆《愛的藝術》一書「以存在代替擁有」,以真實存在的形上真實取代現實生活中的實際生存,此說的危機乃是在於以作者通俗的話來說,夫妻中只要有一方覺得自己不被理解,便一股腦的鑽進那個伴侶根本不懂的「真我」(das wahre Ich)之中來取暖。所有的過錯都是「真我」在不當關係之中已經遭到異化的錯,都是對方沒有體會到我的「真我」。這個「真我」成為我內在深處最珍貴的核心,佛洛姆著名的《愛的藝術》一書以這樣的理論製造了不良婚姻關係之中的「受損害意識」,然而對於解決真正問題卻於事無補。
又,本書對於當前大行其道的伴侶治療或婚姻治療之理論盲點加以批評。在西方世界,越來越多夫妻求助於心理諮商,但是效果頗為有限。幾年前,婚姻諮商仍以促進婚姻合諧為宗旨,諮商師最大的目標就是穩定伴侶關係。然而,只能短暫達到效果而已。前一代婚姻諮商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不認為愛情是伴侶關係的目標。此書作者則對此加以修正。
那麼,以愛情是伴侶關係的目標之婚姻諮商,如何真正能夠完成呢。性、愛與婚姻之中都有其生命倫理,回到生命感通與「恩情」、「恩義」與「緣分」之體會,「愛」是「性」的基礎,「倫理」是「愛」的規範、動力與終極目標。
此書作者普列希特引用沙特在《自我的超越性》一書的說法,認為吾人的心理絕不等同於純粹的生理反應。因為心理乃是永遠與所知的情緒,和所知的感情密切相關。例如,當我說「我想家」的心理反應,那麼在此中我必須知道:一、自己正在想家;二、什麼是想家。否則我只會覺得心情不好,而不會產生「我想家」的覺察。在這個說明之中,沙特批評了科學研究的化約論,但是此書作者也藉此而指出了沙特這裡所說的「我的感受」和「我對這項感受的解釋」永遠不可能是同一的。因此,若是「愛情」是建立在「好新」、「探索」之上,就像西方哲學建立於「驚訝」(surprise)之上,那麼到底什麼是「真愛」,什麼是我真實自我的真實愛情的愛慕對象,便會變動不居。我們的意識性思考(bewusstes Denken)會解釋身體反應並賦予它一個形式。然而令人困惱的是,在描述自身感受時,我一定得先回想和反思。這又意味著,我必須與我的感受保持距離。因此,「我的感受」和「我對這項感受的解釋」永遠不可能是同一的。在西方傳統哲學之中,這個保持距離的觀察著的我也是變動不居。
此書作者普列希特主張情緒、感情和行為,三者共同作用,便形成我們稱之為「愛」的東西。「愛」不只是情緒而已,感情和行為乃是涉及到「抉擇」與「詮釋」的問題。科學說明無法完全解釋「愛」是什麼。因為藉由電腦螢幕的影像來說明「愛」,這種作法無異於指著「開關」解釋「光」。事實上,「愛」這個過程涉及情緒、感情和行為三個層面:某人對我造成強烈的感官刺激(不一定是性方面),引起我的強烈好感」,這是一種情緒。接著,我察覺到自己的心理內在變化,於是進入感情的層面,這裡所說的「察覺」乃是一種認同與投射。最後,我不只對那個人發出的訊號有自發性的反應,我還會思考讓我產生反應的真正原因,進行反思活動,這乃是一種「詮釋」活動。我可以清楚分辨自己的狀態,是墜入情網就是墜入情網,若是深愛就是深愛,通過這樣的「抉擇」與「詮釋」,進而發展其人生意義。在第三個階段,我會根據對方的期望和需求而有意識的與對方進行互動,也就是進行愛情的交往,所以愛情乃是包含了反思的行為,包含了「抉擇」與「詮釋」。這個過程不只在剛墜入愛河時發生,它會持續出現在我們的愛情的整個關係之中。
對於「維持愛情」、「如何挽救婚姻」的問題,重要的不是「挽救外表形式」,而是「維持具有真正動力的愛情」、「如何挽救婚姻之中的愛情」。關於「如何挽救婚姻之中的愛情」,此書作者批評坊間流行的各種婚姻心理諮商理論。「愛」不只是情緒而已,感情和行為乃是涉及到「抉擇」與「詮釋」的問題,所以,「愛」乃是一種「生命體驗的詮釋學」。科學說明無法完全解釋「愛」是什麼。因此,在婚姻之中,夫妻之間乃是「愛情」,更是「恩情」、「恩義」與「緣分」。因此,我們會為對方設想,為家庭設想,對自己加以調整,相信那是對彼此都好,而不是追求虛無縹緲的「真我」、「真愛」。「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性、愛與婚姻之中都有其生命倫理,回到生命感通與「恩情」、「恩義」與「緣分」之體會,回到「無名天地之始」的無以名之的真實感動,才能抉擇與詮釋出愛情與婚姻關係之中的意義,重新創造,進行「有名萬物之母」的價值創造活動與人生罪過的修補。
關於「維持具有真正動力的愛情」、「如何挽救婚姻之中的愛情」,答案應該說是:「愛」是「性」的基礎,「倫理」是「愛」的規範、動力與終極目標。然而如何的「愛」才是「性」的基礎?「性」其實也潤澤了「愛」,甚至是生養了「愛」。又,「倫理」如何是「愛」的規範、動力與終極目標。此中的解答,必須展開作為「生命意義與價值實踐的生命倫理關懷」的「生命倫理學」,分為五個部分探討「性、愛與婚姻之生命倫理」的種種問題:「本眞倫理學」(ethics of authenticity)、「價值現象學」(Phenomenology of Value)、「關懷倫理學」(ethics of care)、「溝通倫理學」(communicative ethics)、「苦難神學」,這五個部分整合而觀就是「實存詮釋學」意義的生命倫理學。
在希臘以來的哲學傳統之中,愛情(Eros) 是起源於缺乏的滿足,此中所謂的「缺乏的滿足」,一者是肉欲的,二者是靈性的。此外,基督宗教所說的上帝對人的愛是 Agape,Agape是一種上帝真善美之滿溢而出的餽贈,是一種由上而下的救贖,而不是 Eros之為缺乏的滿足的由下而上的求索。東亞文化傳統的「愛情觀」與「婚姻觀」重視「緣」、「緣分」。一方面,是我們在世間遭遇一位情侶,這是「緣」。有緣而經過存在的抉擇就有了「分」(本分,責任),結髮為夫妻,共同生育子女,經營家庭,這些都是「緣分」。擴大了我們世間存在的橫向的空間性的,向世界開放,「緣分」所透顯的是夫妻「恩情」與「恩愛」。在此之中,愛與敬構成了一個「圓」,Eros 與Agape 構成了一個「圓」,縱與橫的生命存在的兩種向度構成了一個「圓」。
有「緣」斯有「分」,對「緣分」向內體會,盡到一份倫理責任,就能夠創造生命的「圓」。人生總有些讓人無聲以對的時候!婚姻的不和乃是當代人的生命問題。就此捨棄,另求真愛嗎?然而如何保證真愛,而非相同問題的輪迴呢?圓缺了一角而有了殘缺,雖然有這樣殘缺也仍然可以是美的,但是只要我們把圓周縮小,仍然能在殘缺的內部也畫出一個圓。也就是「接納」自己和對方的過去,在生活現實的磨練之中,如何克服各種障礙?仍然成就一個圓,或許對於以往的自我執著而言乃是一個小圓,然而成就了生命的夥伴、圓滿了家庭,豈不是成就了一個真正的大圓。在愛情關係之中,在家庭之中,有「緣」斯有「分」,向內體會,對「緣分」盡到一份倫理責任。再者,存在在吾人的心裡的真正的圓是無限大的,因為每一個點就是一個無限大的圓,所以真正的關鍵是我們能不能體會每一個當下的點都是一個無限大的圓,每一個當下的緣都是一種無限大的圓滿。內心若能縮小到無限小,就能體會到世界的無盡寬廣,不僅是在一已的「緣分」之中盡到一份倫理責任,而且從此在世界之中,到處隨緣犧牲奉獻,海闊天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本文作者現為台北大學中文系教授)
〈導讀〉
性、愛、婚姻的生命倫理 / 賴賢宗
此書(《愛情的哲學》,Liebe: ein unordentliches Gefühl)作者理察‧大衛‧普列希特(Richard David Precht)從德斯蒙德‧莫里斯(Desmond John Morris)的《裸猿》(The Naked Ape)與《人類動物園》(The Human Zoo)的觀點開始講述此書,以物質基礎的「科學」研究出發,他闡明新近的生物學、人類學、心理學關於愛情現象的研究成果,對於過分強調追求「真我」、「真愛」的愛情的心理分析的形上理論加以批評。此中的論述策略有如莫里斯早已提出的,認為人類被自己的文化所限,行為能力退化到...
目錄
導論
火星上的男人,金星上的女人
寫本探討「愛情」的書,有這麼困難嗎?
第一部 男人與女人
第一章 一筆不明就裡的遺產──愛情與生物學有何關係?
●幾乎堪稱絕妙的點子
●人類動物學
●愛情與更新世
●迷霧中的橋
第二章 基於經濟考量的性?──為什麼基因不是自私的?
●斷手天才
●基因神話
●資本主義式的繁殖
第三章 勢力的伯勞,不動如山的蛙──男人與女人想要什麼?
●投資
●男人的願望
●女人的願望
●非理性的文化
●文化如何塑造我們?
第四章 我看見的,你看不見──男女想法真的大不同嗎?
●娛樂效果絕佳,內容大有問題
●性別與腦
●荷爾蒙
第五章 性別與性格──我們的第二天性
●社會性別
●薩摩亞
●自我概念
第二部 愛情是什麼?
第六章 達爾文的疑慮──是什麼將愛與性分開?
●為什麼有男人與女人?
●達爾文談情說「愛」
●「愛」是為了利己?
●愛情的誕生
●浪漫的三角地帶
第七章 一個複雜的觀念──為什麼愛情不是情緒?
●性欲、戀愛和愛
●田鼠敎我們的一課
●情緒和感情
●愛是一種本能?
●話說「愛」和「桌子」
第八章 間腦與我──想愛就能愛?
●「文化生物」之愛
●他人眼中的我
●你的手臂擁抱著,我之所以為我
●愛情地圖
●讓人昏頭的吊橋
●愛情是一種特殊性
第九章 經營命運──愛情是一種藝術嗎?
●佛洛姆、縣長與愛情的藝術
●無私的愛?
●幸福愛情的必勝法則?
●最後的絕招:愛自己
●愛情的藝術
第十章 再平凡不過的不可思議──愛情與「期待」有何關係?
●愛情只是一種「發明」
●愛情與西方
●遭受損害的「主體」
●相同的情緒,不同的想法
●行政專家的愛情
●對期待的期待
●結論
第二部 今日愛情
第十一章 愛上愛情?──為什麼越是尋覓愛情,越是遍尋不著?
●愛情作為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不好嗎?
●回歸傳統
●追求愛情
●愛情教
第十二章 購買愛情──浪漫作為一種消費
●與眾不同
●大眾化的浪漫
●性氾濫及欲振乏力
●走出洞穴
第十三章 甜蜜的家庭──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家庭是一種意願與觀念
●前所未見的家庭
●爸爸和媽媽
●大象家族
第十四章 真實意義與可能意義──為什麼愛情對我們依然如此重要?
●史賓塞的夢想
●生活中與愛情打交道的方式
●四方型的鱷魚
●甲板上的微笑
導論
火星上的男人,金星上的女人
寫本探討「愛情」的書,有這麼困難嗎?
第一部 男人與女人
第一章 一筆不明就裡的遺產──愛情與生物學有何關係?
●幾乎堪稱絕妙的點子
●人類動物學
●愛情與更新世
●迷霧中的橋
第二章 基於經濟考量的性?──為什麼基因不是自私的?
●斷手天才
●基因神話
●資本主義式的繁殖
第三章 勢力的伯勞,不動如山的蛙──男人與女人想要什麼?
●投資
●男人的願望
●女人的願望
●非理性的文化
●文化如何塑造我們?
第四章 我看見的,你看不見──男女想法真的大不同嗎?...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