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專業性諮商師寫給父母與師長的獻作,一本以依附關係為主體的性教育書。
◎25年專業心理/性諮商師所打造的性教育專書,系統性地整合性諮商與教育訓練。
◎分齡介紹從0歲到成年孩子會面臨的性議題,並詳加說明親師們應如何因應與對待。
◎以實際案例、情境模擬介紹各種性問題,加強讀者的印象或可從中獲得共鳴和啟發。
社會快速發展下,孩子儼然已經浸泡在性的環境下長大,
如果家長缺席,讓孩子在性上面自學,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但是,「性教育」要不要教?幾歲教?教什麼?怎麼教?
請記得,親子關係的日常互動,就是性教育最重要的現場,
同時我們應該讓孩子在有愛的關係中,學習各種能力
~「依附關係為主體的親職性教育」是最好的性教育方式!
性教育絕不只是教生理構造和器官、杜絕性侵害、克制自己和對方的慾望……
更要讓孩子能夠尊重自己的感覺、愛自己的身體、愛自己的性別、
愛他自己這一個人,且知道有人(最好是家長)會愛他
~本書強調全人性教育,是家長送給自己與孩子最好的禮物!
0~6歲性發展萌芽期,
如何陪伴孩子經驗對性的好奇與探索?
6~10歲性發展懵懂期,
如何與孩子討論身體界限、性嬉戲語言?
11~16歲性發展摸索期,
如何安頓自己、支撐孩子度過青春風暴?
16歲後性發展體驗期,
如何預備放手、給子女傳承與祝福?
作者將11堂課主題重點放在「親職性教育生涯規劃」。「生涯規劃」的意思是希望在這些課堂當中,逐步打開讀者思考「性教育」、「性發展」、「性行為」、「性溝通」與「親子間談性的關係」這些議題的角度;進一步了解性教育從來都不只是生理知識教育,而是關係教育,更是全人教育;它關係著希望教養出怎樣的孩子,希望孩子未來如何看待自己的性、親密與關係。
因此,在給孩子施行性教育或任何介入之前,作者希望身為「家長」的您,先開始思考自己的性發展、性價值觀、伴侶關係及性生活狀態,因為這絕對攸關您想傳遞怎樣的性價值觀與對生命的哲學。
「我也想著,如果我是孩子,我好希望我父母、師長與社會,在我面對自我、情、慾、性、愛與關係,那麼青澀無措的年紀,給我的不只是惶恐、困惑與罪惡,而是,愛與能力。」──呂嘉惠
★★★聯合推薦★★★
鄭婉琪(之道學習創辦人)/王嘉琪、楊舒聿(幼兒親職性諮商師)/龍冠華、江欣怡、黃怡禎(青少年性諮商師)/李竹薇、李翊平(成人性諮商師)/邱雅沂、陳姿曄(伴侶性諮商師)/郝柏瑋(心理師 台灣職能治療性健康團隊發起人)/郭晏汝(心理師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冒險治療委員會委員)/邱似齡(慈恩心理治療所所長)/王芯婷(兒少婦家專科社工師)/張菀馨、薛卉芝、戴筱涵、簡苑玲、林沛辰(心理師)
作者簡介:
呂嘉惠
心理師/性諮商師
專精性心理諮商工作25年,足跡遍佈全台灣都市、偏鄉角落。
開設性諮商專業訓練14年,培育人才讓性諮商專業能在台灣深耕。
現任荷光性諮商專業訓練中心執行長旗下有芸光兒童與青少年性諮商中心、荷光成人性諮商中心,兩所諮商所為全人性健康努力。
嘉惠執行長創立能力建構取向性諮商治療概念,帶領荷光性諮商心理師團隊實踐心願──「期盼成人在孩子性發展旅途中不缺席,致力讓每個族群都享有幸福的權利而努力。」
章節試閱
寫給未來女兒的家書
我想寫在一切還沒有發生之前,
我看著你逐漸長出自己、邁向你的人生,
我心中充滿著祝福與對你的肯定,
還有身為家長必然有的擔心,
那擔心源自於對你的愛,
那個愛,有時候單純、簡單到就只是捨不得看到你受苦。
即便我深深明白,也在自己的生命中實踐~「生命的每一個經歷都是成長的養分。能讓你在其中看見自己的力量、與讓你決定自己是誰。」
但想到在你生命中,你即將體驗到那些會讓你離開孩童時期純真笑容、或傷心、痛苦、心碎的時刻,仍然讓我揪心。
我想寫在一切發生之前讓你知道,
我保證我會好好照顧自己,學習身為家長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
但,
如果在那些時刻到來~你看到我使用家長的權力、禁止、阻攔、想要拉住你,
別往危險、受傷的地方去,
然而當那一天到來,無論衝突的痛苦如何阻隔了我們,讓你、我停止了真誠分享的連結~
我想要寫在一切發生之前,
我想要你記得、也會讓自己記得~
這一切出自於愛。
我期盼我的愛有足夠成熟的智慧來容納你、我的不同
我期盼我們的愛有足夠的力量,
來支撐我們從我的時代跨向你的時代,
我已做好與你一起前進的決心。
但,我想寫在一切還沒有發生之前,
與其說是讓你知道,
更多的是讓我在未來我們衝突或為你擔心痛苦時,
提醒我自己記得,
相信你、相信愛、相信生命。
關於性,
你媽的書庫,你一直是可以自由進出的,
裡面有~人們對於慾望的各種樣貌的書籍,其中記載著許多人面對性的各種想法。
無論你幾歲,對身體、慾望、性有什麼好奇、想法,你知道你隨時可以跟我討論、分享。
在愛情、在性上面經歷到的各種經驗與各種情緒,我很樂意傾聽,
當你困惑不知如何面對自己或對方,我可以跟你一起激盪一百種方法,
就如同你小時候面對人際困擾時,我們一起激盪,然後你去嘗試去實驗後,慢慢的找到你在人際間安頓自己的方法與位置一樣。
關於性,
我想讓你知道,
身體是奇妙的,對自己的身體保持著發現,
對自己的感受保持著好奇、探索而非固著,
如果你有一起經歷性探索、性行為的對象,
請你保持著對自己身體是奇妙的、感受是值得探索的相信!
也帶著這樣的好奇與相信探索對方。
好奇、探索、創意、體驗是身體與心靈的本質。
性也該是如此。
任何抹煞這個本質的狀態出現,
都是你該照顧自己的時刻。
我已將我所知道與能做到的最好的愛給你。
你知道我在你心裡。需要我時,呼喚我。
無論我在哪裡。
‧‧‧ ‧‧‧ ‧‧‧
第三課|從愛出發 0~6歲孩子性發展的萌芽期
我隻身踏進叢林
分不清蟲鳴鳥叫
看不清豺狼虎豹
多少個日晒雨淋 夜黑風高
數了一圈又一圈年輪
走著 跑著
尋覓著
讓心重生的地圖
‧‧‧ ‧‧‧ ‧‧‧
為性教育暖身,傾聽自己與孩子的聲音
到這裡我想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孩子被家長支撐著、家長被老師支撐著、老師被專業人員支撐著,老師有專業人員支撐而能涵容家長的焦慮,不添加焦慮給家長,家長被老師支撐著能涵容自己的情緒,不添加焦慮給孩子。
我們才能還給孩子一個有養分的空間。讓孩子的發展回到發展的本身,協助孩子拿掉那些阻攔他發展的重擔的壓力,孩子自然會長。關於,孩子觸摸生殖器官的行為,在這樣的支持下會還原出發展中屬於這個孩子該呈現的自然的樣貌。
在幼兒性發展的萌芽期,人格的建構勝過於教性的任何知識,心理專業的目標是協助當事人建構缺乏的能力、提升涵容能力讓發展回到發展的本身,孩子自然會長。而在其中每個人都被自己願意付出的愛滋養,也就是體現在為孩子花下的時間與心神,願意完全的了解他,就是「愛」~滋養。
而孩子在0到6歲萌芽期所發生的與性相關的行為,不論是好奇別人的身體、好奇自己的身體、摸自己的生殖器官、摸別人的生殖器官、喜歡依附胸部、觸摸胸部,對於屎尿很著迷、或是要非常多的時間去經驗屎尿排泄的過程,或是對於性行為本身的好奇比如說我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這是發展當中自然會出現的,代表孩子在探索自己身體與認識他的功能與帶來的感覺這單純的行為,他刺激到的是家長對於性的焦慮,往往我們為了處理自己的焦慮,就無法理解孩子正在經驗的是
什麼。
但你無法灌輸家長「這是正常的不要焦慮,要大方的回應」,有困難的家長,他焦慮的感受說明著他以前被對待的方式與被灌輸的經驗,這樣的家長需要被支持著使用資源、協助自己能回頭療癒自己,愛自己的「不能」,才能慢慢找出「能」的方法。
因此我的主題是「從愛出發」,以依附關係為主題的性教育,0到6歲是依附關係的起始,任何事情會傷害到你、或你與孩子的依附關係,就必須深刻的去思考你所需要的照顧,與你的教養哲學與親子教養的能力是否需要增進。這個部分我把它稱為親職性教育生涯規劃的暖身期。因為這樣的柔軟、這樣的彈性、這樣的願意低下頭來、蹲下身來、傾聽自己與傾聽孩子的能力,在孩子幼兒時期,家長最容易建立,從孩子身上得到愛的回饋與滋養也最快,這個能力如果沒有在幼兒時期建構好,孩子越來越大,家長會越來越困難傾聽到孩子,因為性的焦慮太過逼近更無法如幼兒時期這樣被家長接納,也就是如果你習慣家長的權力是大於孩子,習慣一切以標定問題、解決問題為處理親子關係的方法,習慣簡單的以對錯來標籤、來分類、來說應該與不應該、來評斷他人。那麼可以預測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你將會發現你腦神經斷線的機率會越來越高,而應對那個狀況通常都是激烈的情緒衝突,那其實只是說,你並沒有習慣蹲馬步而已,蹲下身來聽到自己、聽到孩子。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還小或是還沒出生呢,恭喜你希望你抓到這樣的精髓在幼兒時期練習你自尊身段的柔軟度吧。各位知道有一種養身法,叫「筋長一寸壽延十年」,只是拉筋要充分的暖身與正確的方法喔,不能強拉蠻幹的。
幼兒性教育的例子,大家有這樣的概念之後,你可以清楚看到積極的療癒自己跟教育孩子是一樣重要的。和孩子一同開始學習一同成長,讓他的性發展歷程不必是孤單一個人面對所有的困惑、緊張、不知所措,讓他在面對每一個挑戰時理解自己的感受,擁有適度的準備和因應能力,更重要的是,有他願意求助、能夠相信、真正可以提供支持的成人在身邊,當那些重要時刻到來,你示範的不僅僅是性教育,而是個人成長能力、是人際互動能力、更是親密連結能力,而這些都是我們最希望孩子能在生命中擁有的核心能力。以此祝福所有家長,在成為孩子的家長前,先成為自己父母。
有了依附關係為主體的親職性教育概念的底子,下一課,我們將進入愛的鍛鍊~6―10歲,孩子性發展的懵懂期,親職性教育能力與知識的儲備期,會以6―10歲性發展的例子,來說明基礎原則操作的運用。
寫給未來女兒的家書
我想寫在一切還沒有發生之前,
我看著你逐漸長出自己、邁向你的人生,
我心中充滿著祝福與對你的肯定,
還有身為家長必然有的擔心,
那擔心源自於對你的愛,
那個愛,有時候單純、簡單到就只是捨不得看到你受苦。
即便我深深明白,也在自己的生命中實踐~「生命的每一個經歷都是成長的養分。能讓你在其中看見自己的力量、與讓你決定自己是誰。」
但想到在你生命中,你即將體驗到那些會讓你離開孩童時期純真笑容、或傷心、痛苦、心碎的時刻,仍然讓我揪心。
我想寫在一切發生之前讓你知道,
我保證我會...
推薦序
■ 親子關係的日常互動,是性教育最重要的現場
「性教育」,幾歲教?要不要教?教什麼?怎麼教?
這是很多家長關心卻又希望延緩面對的親職課題,總覺得孩子只要不接觸到性,成長中就不會受傷。然而,社會快速發展下,孩子儼然已經浸泡在性的環境下長大,例如:航海王裡面主要女性角色羅賓、娜美身形都以細腰、胸大,穿著性感樣子呈現、以及網路發達的年代,色情書刊、情色媒體容易取得的情狀下,孩子一旦開始感受到性意識,周圍這些與性有關的訊息,孩子會開始鮮明的感受原本就存在周圍的這些刺激,在性好奇、性探索的驅使下,若性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缺席,孩子自然用自己的方式去解答自己的困惑。讓孩子在性上面自學,往往也不是家長所期望的。
然而,家長若要教,怎麼教,目前坊間有關性教育書籍,多在闡述孩子性生理發展,有些書會多點闡述孩子出現性好奇、性嬉戲、性探索怎麼看待與因應,家長因了解可以正常化孩子性嬉戲、性探索,例如:2-3歲時,玩自己的性器官。幾乎沒有性教育書籍是用親職性教育的位置撰寫,協助家長了解如何一步步建構親職性教育的能力,很推薦《愛與放手:親職性教育生涯規劃11堂課》這本書,對有心想要跟孩子談性的家長之最佳的性教育寶典。
性教育,教什麼?
近十年跟嘉惠老師學習性諮商的過程,拓展了我對性教育的視野與內涵,也讓我了解「依附關係為主體的親職性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當我用這理念在與家長、老師工作經驗時,從家長、老師因知道原來性教育是人格教育、關係教育、愛的教育,性教育可以在關係中,經由互動在關係中自在的建構相關能力給孩子,「依附關係為主體的親職性教育」理念讓很多家長、老師感到安心,深深覺得每個家長都應該好好認識「依附關係為主體的親職性教育」,將大大增能「親職」效能。
一直盼著嘉惠老師可以把她在性領域上面耕耘的經驗集結出書,已經是鐵粉的我,早已經計劃當頭號書迷,沒想到先收到我在性諮商、性教育、親職性諮商專業學習路上最重要的導師「荷光性諮商訓練中心執行長呂嘉惠」邀請寫本書的推薦序,真是又驚又喜。在看完整本書後,很敬佩嘉惠老師有系統的將她幾十年在性諮商工作經歷與學習,用溫柔、流暢的文字將「親職性教育的內涵與概念」緩緩帶著家長去感受、理解,並運用大量故事、實務案例、及與女兒互動時身為家長的各種心情與內在糾結,女兒到青春期時,練習放手的難,規劃成《愛與放手:親職性教育生涯規劃11堂課》,這本書絕對與孩子進行性教育家長的最佳武功秘笈,還沒準備好跟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家長,也可以先買一本放在家裡,只要您有未成年孩子,有一天你會需要它。
而「依附關係為主體的親職性教育」對很多人來說,是很陌生的概念,甚至沒有聽過,但是當你了解之後,你會發現本書是在教你怎麼樣愛孩子,跟著嘉惠老師在親職性教育的生涯規劃課一起前進,你也會深刻感受到性教育就是「關係教育」,保持親子關係溝通管道的暢通,永遠是性教育最重要的基礎,親子間的對話與互動,就是性教育最重要的日常。
孩子在有愛的關係中,學習各種能力
親子的依附關係品質好,孩子可以在這關係中學習到各種能力,像是,覺察感受、安頓情緒、傾聽他人、表達需求、接受設限、溝通想法……等。這些關係中的能力並非年紀到幾歲,自然就會,是在關係中一點一滴陪伴來子練習學習來的,當父母可以傾聽孩子聲音時,孩子藉由被父母傾聽而學會傾聽自己,進而有能力去傾聽他人;當孩子有情緒時,父母可以協助孩子調節情緒,幫助孩子了解情緒來源,並回應孩子情緒,孩子會學會覺察情緒與安頓情緒。
這個世代的很多家長的位置是「最願意尊重孩子,卻也最怕孩子受傷的時代」,這往往讓家長很矛盾,怎麼拿捏親子關係的界線,「尊重自己的感受」是性教育當中重要的意涵。
不管您孩子是嬰幼兒、學齡前、學齡或是青少年,本書撰寫是搭配性發展順序,都有專屬於您的篇幅,家長透過閱讀歷程也自然會跟自己教養理念、價值觀、哲學觀有著大量對話,讓這些對話成為你了解自己親職界線,在您的親職教養中,可以找到自已親子關係的界線。性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已經缺席太久了,我覺得《愛與放手:親職性教育生涯規劃11堂課》這本書,不單單對家長有幫助以外,對於每個想要跟孩子進行性教育的成年人,都會是您可以依附的性教育專業書籍。
讀到嘉惠老師〈寫給未來女兒的家書〉,看的時候超級感動,眼角泛著淚,我感受深刻的愛與到被信任的力量。想著當我小時候,如果我母親也可以寫給我這樣一封家書,告訴我長大過程總有很多新事物、新發展任務要開始自己面對、做決定,告訴我他支持我做我自己,以及說媽媽這裡會是最佳情感後盾,我想,青春期的我,會帶著媽媽「祝福與愛」前進,祝福每個家長也可以當孩子生命中最美的力量,支持孩子成為他自己。
王嘉琪
心理師/性諮商師/性教育師
芸光兒童與青少年性諮商中心經理
台灣性諮商學會理事長
‧‧‧ ‧‧‧ ‧‧‧
■ 有性健康的大人,才有性健康的孩子
嘉惠與我
2007年暮春,還是新手諮商師的我,積極的想讓自己培養心理諮商的次專長,在眼花且迷路於各式諮商理論與技術的訓練課程宣傳時,令我眼睛為之一亮的,是嘉惠首度開設、為期九天的助人工作者性議題訓練。
當時性別平等教育法才剛通過沒幾年,國內對於性別平等的意識、在性侵害/性騷擾防治的倡議正盛、研習之多,而我彼時好想知道:「在性這個題目上,除了『防治教育』,在諮商過程裡還有哪些看待性的觀點?究竟還能為性做些什麼?」我雖心懷惴惴但也毅然決然的報名了當時對我來說算是很昂貴的訓練課程,然人生至此,也證明了這是我做過最值得的投資——完全開啟了我對性的全新視野,至今亦如是。
十三年來向嘉惠學習且共事的這些時光裡,嘉惠不僅是我在性諮商專業訓練的恩師,更是專業工作上超有創意和美妙點子的老闆、人生旅途裡的好夥伴與時刻提醒我靜心以對的摯友~每每一個點評或分享,總是能讓我茅塞頓開,在以全人性健康為基礎意識、根據全人性發展階段所設計的性諮商訓練課程裡,更是能親見嘉惠實踐以依附關係為主體來修復人格脊椎的觀點,如何支持一個人乃至家庭、甚至系統在社會上的生存與生活。
因此特別高興嘉惠第一本以親職性教育為主題的書終於誕生!本書將上述理念化為深入淺出的文字、與讀者對話的演講文稿,以饗更多關心性、有興趣的夥伴們,而能為本書撰寫推薦序文實屬我畢生莫大榮幸。
拜讀本書過程裡,實不相瞞,我因著被觸動、感動或者激勵而數度淚如雨下,為什麼呢?
誠如第二課嘉惠談及甚麼是「性教育」?性教育絕不只是教生理構造和器官、杜絕性侵害、克制自己和對方的慾望……
「讓孩子能夠尊重自己的感覺、愛自己的身體、愛自己的性別、愛他自己這一個人,且知道有人(最好是家長)會愛他,有人會放下權威放下面子去傾聽他的感覺、在意他的感受,協助他理解自己的感受,願意跟他協商討論,並找到針對他的感受所可以執行的人際應對的方法,是讓他有信心且在這個混亂什麼事都有可能會發生的世界上,知道他無論經過了什麼他都是被愛的。」
愛需要能力
我相信每個人都值得被愛,而愛的方式需要被支持的學習與鍛鍊。
在這本書中,我充分感受到嘉惠所說:性教育是奠基在好的依附關係之上,讓一個人了解自己、愛自己、身體、心理、性別,在其中學習理解慾望、性的界線與人際互動的一個歷程,也學會做他自己、修復自己的人格脊椎包含五大面向~依附能力、情緒能力、人際能力、資源使用能力及人生哲學,這五大面向也是人生的重大支撐。書中嘉惠所舉出的各式各樣案例裡,都不斷的在印證這五大能力如何評估與被實踐。
因此我非常折服於嘉惠所說的性教育~這不但是愛的教育,也是全人教育啊!當孩子的這些能力因著在有人陪伴而被建構而成時,同樣的,大人也需要被理解、陪伴和支撐。
我~作為一個與青少年的家長歲數約略相仿的「大人」,能夠體會在成長階段裡這世界還不足以支撐對性的好奇、還沒準備好面對性,因此成長彼時無多少性資訊但只能靠自己摸索成長,這過程裡有意識的各種性規範/性價值觀或無意識的性態度所刻下恐懼與害怕性的傷痕,而往往在孩子出現超過家長所能想像的情況下舊傷被喚起、形成新傷,而在這樣性議題的傷重時刻,傷被忽略卻要求家長要像個成人要愛他的孩子、要理性以待,不能生氣、憤怒甚至還要他接受,這實在太強人所難了。
系統合作讓家長、師長在被專業支撐下更有能力面對孩子的性發展
我~作為一個從事性議題且與學校和機構合作的心理師/性諮商師,系統合作的共識實在太重要了!我看見嘉惠在第七課提醒著:孩子性議題不只是家長或一個老師的事,而是在團隊中找到共識合作幫助彼此安頓,當家長與孩子間因著性議題而衝撞得頭破血流時、當家長或老師只焦急著孩子性議題的改善時,我知道要能先讀懂那些曾受過的傷;當成人覺得自己困頓且無力可施時,優先需要的不是再被要求增能,而是能被支撐度過這些慌亂且心傷時刻。
因為深受嘉惠系統合作觀點的影響,當我有機會如執行2015年新北市政府「國中知性青春最花漾」計畫以及在各個機構裡帶領「青少年性議題增能式體驗方案」時,更明白單向式的演講已經無以滿足成人所面臨的處境,因此當成人有機會藉由體驗型工作坊來探索自己的價值觀、釐清自己的觀點,吸收知識、鍛鍊與孩子互動性議題的技巧,逐漸建構自己的能力。也影響了我不論是跟孩子工作時,看見他被轉介而來的原因不是性問題,而是缺乏能力;當我與家長工作時,我會盡力去讀懂家長身上的傷、看見他們已經擁有的潛能和資源,再據此作為進一步增能的根基,回到能力建構取向來增能;陪伴學校或機構在面對性議題的危機時,以專業人員的角色連結以支撐他們度過這些時刻,當他們的能力被建構起來時,也就更有自信與自己的團隊夥伴共同激盪創造屬於系統文化的處遇方式。這些眼光都在說明所有在系統中的關聯者,包括孩子、家長、教師或有關的人,都是生命共同體,也是一起成長的。
有性健康的大人,才會有性健康的孩子啊!
嘉惠最擅長的是,看見在系統中每個人的潛能,給予所需要的養分,建構所需的能力,讓他煥發出本該有的光彩!當整個系統的性健康意識共同提升、有越來越多應對的能力,自然也就有更好的自癒力來面對一切。
本書傳達嘉惠對世界的愛、對人的關懷,而愛的力量如何穩當結實的成長與鍛煉,我作為一個性諮商專業工作者以及作為一個人,同感因著閱讀此書也被深深的被支撐著。
邱雅沂
心理師/性諮商師/性教育師
荷光成人性諮商中心心理師
曾任台灣性諮商學會理事長
‧‧‧ ‧‧‧ ‧‧‧
■ 未來很長,性教育這條路,我們繼續一起走
從曾經為性所苦的人的角度,我們向你推薦這一本書
性,是理解人經歷與發展的一種脈絡。
而關於如何幫助一個人了解在自己的生命當中,性是什麼、發生什麼、又讓人變成了什麼?
如果說,有誰可以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我們認為,那個人非呂嘉惠莫屬。
我們是荷光性諮商專業訓練中心-青少年性諮商團隊的心理師群,如果目前為止你還不算認識嘉惠,請容許我們向你簡單地介紹這個人.原本,我們散落在台灣的各個地方,各自在不同的城市從事心理師的工作,花蓮、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直到我們各自在不同的時間、因為不同的事件認識了嘉惠.現在回想起來,那樣的相遇或許該稱為一種命定的契機吧.由於成長的過程中,隱晦、禁忌、羞恥與關於性的種種在我們身上加上了層層束縛,限制了我們正向看待自己的方式,我們不僅對抗著自己,也對抗著世俗.於是在遇見她的那年,我們多多少少都在原本的生命當中,因為性而經歷了深淺不一的苦;而那樣的辛苦,在遇見她之後,有機會漸.漸.漸.漸.不再是一種自己和自己的爭執。
嘉惠對我們來說,亦師.亦友。
而今即將邁入第一個十年,身為荷光青少年性諮商團隊的一員,我們和其他分支的兒童、親職、以及成人性諮商團隊得以在性議題的專業工作上頭角崢嶸以至於遍地開花.這一切的開展,其實,是從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改變與療癒開始的。
這本書的主體不是問題化的性,是人如何看見並且安頓自己,你會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目前或曾經遭遇的磨難,其實是我們共同經歷的困難;或許你會因此感受到些許寬慰,並且窺見安頓自己的一種方向。
從青少年性議題專家的角度,我們向你推薦這一本書
由於在多數人的成長過程當中,關於性的一切很少有機會被提及、被述說、或者被討論,所以在學習環境極度匱乏的現實情況下,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那便是無論今天我們的角色是成人、父母、教師、或者專業助人領域當中的職業工作者,幾乎沒有人在一開始就準備好要和孩子談論關於性的種種。
有人說,性這回事兒,牙一咬豁出去不就談上了?
我們敢賭上專業名聲打包票,在各種性議題當中,要能照顧自己,以至於照顧對方,從來就不是一種抉擇,而是需要反覆練習之後才能逐漸掌握與熟練的能力.而父母無法教導孩子那些連我們自己都不會的東西,所以,毫無疑問地,父母必須先熟練如何照顧自己,才有可能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輔助他們也培養出照顧自己的能力。
有人對父母說,身教是也。
可是,身為助人工作者,只要仔細想想並不難發現,這種曉以大義的說法並沒有辦法照顧到正因為孩子性議題而感到焦慮而無力的父母;因為他們需要的是具體的建議,而不是意見。引述嘉惠的用詞,如果希望父母成為可以支撐孩子去經歷改變和成長的人,身為助人工作者的我們,就必須先成為可以支撐父母在當下穩住陣腳並且經歷改變的人。
怎麼做?從照顧眼前受苦的人開始.問題是,眼前受苦的人是誰?
在第六課的例子中,提到社工師難以教導家長用包容與陪伴的角度看待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性問題,「而這些讓你覺得難以調整的家長,你必須知道他們現在正嚴重的受到創傷,受到孩子不符合期待的傷……」
怎麼照顧在孩子的性議題當中同時經驗創傷的家長?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你會看見具體的建議與做法,同時看見身為助人工作者,自己目前尚有不足的地方。
「然後,可能性其實不只一種。」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各式各樣的衝擊與變化,而面對青少年階段的孩子,成人經常發現很難在一對一的互動形式中進行有效能的對話。
原因之一:發展階段
青少年處在與同儕互動的過程中建立自我認同的階段,此時他們關注的重點經常不是成人,而是身邊的夥伴。於是,其中一種事半功倍的做法,是為孩子創造一個可以和同儕一起經驗和學習的環境;好比說,青少年性教育夏令營。我們發現在縝密設計各項學習活動的營隊當中,透過多名性諮商師的引導與帶領,能讓數十名青少年在為期一到三日不等的過程中,充分體會在安全的氛圍當中吸收知識、解答疑惑、並且充分表達內在感受的經驗。
而身為助人工作者,如何將孩子在營隊當中經驗到的美好,轉化為親子之間更多對話與溝通的契機,自是更多需要掌握與熟練的能力。
原因之二:互動方式
這麼說吧,身為孩子的那些年,我們都有點逃避跟大人坐著面對面說話,無論如何,正式的場合總是讓人覺得有點緊張對吧?如果不想嚴肅地說話,那麼,來玩遊戲如何?
我們為青少年開發了一套談論身體變化、愛、與性專用的桌上型遊戲,名喚《塞可斯》,讓孩子們能在參與桌遊的同時,聽、說、分享、並且學習。
我們說的孩子,包含現在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和他們父母心中,當初那個沒有機會好好經歷青春期的孩子。
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你會發現運用資源並且適時求助,也是成人熟練之後才能帶給孩子的能力。
我們心裡必須明白
所做的這一切努力
不是為了預防某種問題的產生
而是為了帶給孩子我們未曾有過的美好
龍冠華
心理師/性諮商師/性教育師
芸光兒童與青少年性諮商中心心理師
‧‧‧ ‧‧‧ ‧‧‧
■ 學習如何陪伴孩子談性說愛,從理論到實務
如何陪伴孩子談性說愛,是我們文化下大家大都很生疏的一件事。呂嘉惠性諮商師用其長年經驗,為家長整理出簡單精準的角度,讓家長可以秒懂。我認為這非常有價值。
通常我們這文化下的人們,對於性是隱晦的。雖然時代較過去更為開放,但是若要問父母如何跟孩子談性說愛,大家還是會拿不定方法。閱畢此書,我能看到我女兒可能因為有個有好觀念的媽媽,而有更多的幸福感。
鄭婉琪
台灣羽白群學計畫主持人
※ ※ ※
這是一本,值得家長擁抱的書,是你與伴侶因關心性教育,而開始討論性的媒材;也讓你知道如何在孩子成長中持續陪孩子面對性。
它帶來的不只是孩子的性健康,而是你與孩子在關係中無價的愛,感受性的議題,帶來生命的禮物。
這是一本,親職性教育專業工作者,值得看的好書。讓你面對孩子性的題目,有一個更宏觀的視野。
在諮商或教育的現場,能得著更多施力的方向。
邀請你,一起來細細閱讀這本書!打開生命靠近性的契機,那會是意想不到的發展,更多是貼近自己,貼近孩子。
陳姿曄
心理師/伴侶性諮商師
※ ※ ※
養孩子,是一場巨大的社會實驗。每個階段的孩子,需要養出的能力,截然不同。嗷嗷待哺的奶娃,與內心成長速度追趕不上身材抽高的青少年,要養出的是對關係的信賴感,抑或,「知道自己可以」的我能感。 在不同階段養出每種能力,父母的位置都不同。本書不同於坊間傳遞理論的教養書,你會經驗本書的閱讀歷程,像是將龐雜來自多方的思緒流過聚焦的漏斗,客製化濃縮出你與孩子的教養觀點。一起來找到專屬於你們的實驗配方吧!
楊舒聿
心理師/親職性諮商師
‧‧‧ ‧‧‧ ‧‧‧
■ 放手去愛,回應大衛的召喚
我是在2018年3月的性自我探索課程中認識嘉惠的,與其說認識,不如說是嘉惠開啟了我認識性諮商、性教育的契機,是我的銘印經驗。
真正認識嘉惠,是透過參與本書每一章前的詩稿創作的歷程。記得嘉惠邀約我為本書寫詩的時刻,我讀完了整本草稿時,第一個反應是「Hi~大衛!」。
我經驗到,與書對話的過程中,不斷地被啟發、被看見的自己,彷彿有個知己陪著我再次經歷了孩提到成人時期對於性的困惑與好奇、興奮與恐懼。所以,我希冀自己協助演講集的出版,將如同米開朗基羅雕刻大理石一樣,將大衛帶到人們面前,被它啟發。
雖然身為諮商心理師,親職性教育生涯規劃這個主題,對我來說既陌生又新穎。多數時間,我並不是站在專業助人者的角色讀稿和寫詩,而是站在內在小孩母親的位置,彷彿嘉惠對著我說話,我一字一句地讀,一字一句地反芻,理解內容、探索自己的感覺,最後才將內容和感覺揉合為詩句。
這個過程,帶給我的啟發是,嘉惠的意圖不是在指導讀者要怎麼做,而是分享她在實務上多年經驗的整理,讓每個人在看這本書時,與自己的、父母的、孩子的生命經驗對話,這樣的對話,能引領我們在探索幽微神祕的性與愛的旅途中,回應自己與重要他人內心真實的渴望。
很榮幸能參與《愛與放手:親職性教育生涯規劃11堂課》的誕生,謹以〈我與大衛〉一詩獻給讀者們,願我們能穿越性的迷霧,創造出自己的大衛。(詳見內文)
張菀馨
心理師
■ 親子關係的日常互動,是性教育最重要的現場
「性教育」,幾歲教?要不要教?教什麼?怎麼教?
這是很多家長關心卻又希望延緩面對的親職課題,總覺得孩子只要不接觸到性,成長中就不會受傷。然而,社會快速發展下,孩子儼然已經浸泡在性的環境下長大,例如:航海王裡面主要女性角色羅賓、娜美身形都以細腰、胸大,穿著性感樣子呈現、以及網路發達的年代,色情書刊、情色媒體容易取得的情狀下,孩子一旦開始感受到性意識,周圍這些與性有關的訊息,孩子會開始鮮明的感受原本就存在周圍的這些刺激,在性好奇、性探索的驅使下,若性教...
作者序
性,是身心親密與健康的禮讚
2018年4月4日兒童節到5月母親節前夕,我開了十一堂「親職性教育生涯規劃」的線上課程。
當時特別選這樣的日子,是因為覺得這個時間段,從兒童到母親/家長,實在別具意義。
在這一個多月中,我用很多故事,帶著聽眾模擬著,陪伴著孩子性發展成長的家長該建構什麼能力。
我們一起~
從愛出發~學習以依附關係為主體的親職性教育。在孩子性發展的萌芽期,在親職性教育能力建構的暖身期,我們學習重視性教育意味著重視依附關係,並清楚的理解性教育是全人教育。
之後我們進入愛的鍛鍊~在孩子性發展的懵懂期,親職性教育能力建構與知識儲備期,我們學習著如何以日常生活隨手可得的性發展的例子,練習跟孩子談人際關係、人際界線與面對青春期的準備。
到了青春期,愛與設限~在孩子性發展的青春/摸索期,孩子發生與經歷的事很容易撞擊著每個家長面對性價值觀衝擊下的設限與涵容能力。青春期孩子的家長,除了要面對孩子青春期時與你的依附關係即將要有調整的心理準備,更要在青春期性發展的爆發期,學習如何面對與孩子的性議題或性價值觀衝突時,如何化解彼此關係產生變化時的困難處境。
度過了青春期的風暴,真心希望孩子仍願意與我們同在,一起攜手前進。
邁向成人期,愛與放手~而當青年/成年的孩子開始體驗性時,身為家長的你知道,這是孩子前18年你以依附關係為主體的全人性教育累積的實踐。
孩子開始進入愛情、進入性,如何實踐傾聽自己的感覺、有能力能表達自己、傾聽別人的感覺有能力與對方協商,在愛情在性上面不因為文化性別刻板印象而受傷,學習真誠的理解自己與對方與關係,這不是口號而是一生的修行。
「親職性教育生涯規劃」,我的設計是建構成為家長的你或你們,對於如何看待孩子性發展上,一路跟隨著孩子的發展一起學習成長,具備身為學習型家長所需具備的視野,「性教育是一生關心自己的學習」。
如果你與孩子仍在如何建立你們都滿意且適合的關係,那麼希望這系列課程,能給你一些靈感,在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調整關係互動的模式,鍛鍊轉變自己的心態與抓緊關係中你認為最重要的方向,跟著孩子的成長,攀山越嶺,一路辛苦修煉,但也不忘回首品味,享受成為你的孩子的家長這段很重要的人生旅程。
如果你曾與孩子無話不談,這系列課程是建構家長能力,能持續跟孩子無話不談,不因為性的尷尬、禁忌或價值觀衝突,而放棄了與孩子一同成長的機會,因為我認真的盼望家長在孩子性發展的路上不缺席,更誠心的希望,當孩子成年,你們都是成人時,一樣都會面臨愛情的困惑、性的苦惱,希望面對性,就如其他任何生命中你們會想跟對方分享的議題一樣,讓無話不談的你們可以一起面對的性/幸福與難題,在生命中學習與參透。
這十一堂課中,就好像縮時攝影,快速的讓我們模擬的陪著孩子成長,去預見自己想成為的家長,想傳遞的信念與對生命的哲學。
最後,我們一起在課程中思考,當孩子成年,家長想送給孩子怎樣的成年禮。
而家長陪伴孩子性發展成長,在孩子即將踏入性的領域時,家長想傳遞給孩子對於性的理解又是什麼?
依著這樣的發想,我寫了一封信,預備在我孩子青年期即將成年時,送給他當成紀念。
我也想著,如果我是孩子,我好希望我父母、師長與社會,在我面對自我、情、慾、性、愛與關係,那麼青澀無措的年紀,給我的不只是惶恐、困惑與罪惡,而是,愛與能力。
呂嘉惠
心理師/性諮商師
性,是身心親密與健康的禮讚
2018年4月4日兒童節到5月母親節前夕,我開了十一堂「親職性教育生涯規劃」的線上課程。
當時特別選這樣的日子,是因為覺得這個時間段,從兒童到母親/家長,實在別具意義。
在這一個多月中,我用很多故事,帶著聽眾模擬著,陪伴著孩子性發展成長的家長該建構什麼能力。
我們一起~
從愛出發~學習以依附關係為主體的親職性教育。在孩子性發展的萌芽期,在親職性教育能力建構的暖身期,我們學習重視性教育意味著重視依附關係,並清楚的理解性教育是全人教育。
之後我們進入愛的鍛鍊~在孩子性發展的懵懂期...
目錄
推薦序
親子關係的日常互動,是性教育最重要的現場/王嘉琪
有性健康的大人,才有性健康的孩子/邱雅沂
未來很長,性教育這條路,我們繼續一起走/龍冠華
學習如何陪伴孩子談性說愛,從理論到實務/鄭婉琪、陳姿曄、楊舒聿
放手去愛,回應大衛的召喚/張菀馨
作者序
性,是身心親密與健康的禮讚
寫給未來女兒的家書
第一課|親職性教育 與孩子一起成長學習的全人教育
啟程,成為為自己賦能的家長
性諮商與我
性,不只是性
親職性教育生涯規劃的概念
第二課|性教育的主角是家長 孩子在關係中體驗性教育
親子關係是性教育的基礎
我們想給孩子什麼樣的性教育
第三課|從愛出發 0~6歲孩子性發展的萌芽期
先療癒家長的傷
人格脊椎與能力建構取向
撫觸自己生殖器官的三歲男孩
家長和孩子需要培養哪些能力?
為性教育暖身,傾聽自己與孩子的聲音
第四課|愛的鍛煉 6~10歲孩子性發展的懵懂期(上)
尊重孩子的感覺和現實行為之間的平衡
孩子幾歲必須和家長分房睡?
看見孩子自慰怎麼辦?
六歲孩子在家裸露身體怎麼辦?
為性教育儲備知識,認識孩子的性發展
第五課|愛的鍛煉 6~10歲孩子性發展的懵懂期(下)
青少年性語言與嬉戲
家長的心情與困惑
解決孩子問題之前的心理預備
為性教育儲備能力,學習如何和孩子談性
第六課|愛的設限 11~16歲孩子性發展的青春期/摸索期(上)
失序的青春,失序的家庭
青春期家長的傷痛
未成年孩子發生性行為怎麼辦?
第七課|愛的設限 11~16歲孩子性發展的青春期/摸索期(中)
青少年與家長面臨的考驗
家長需要培養哪些能力?
建立性教育依附的支架
傾聽瞭解孩子的性
涵容衝擊,支撐孩子度過青春風暴
第八課|愛的設限 11~16歲孩子性發展的青春期/摸索期(下)
為孩子設限的意義
性,青少年為什麼不想告訴爸媽?
保持溝通,怎麼跟青春期孩子談性?
第九課|愛與放手 16歲以上孩子性發展的體驗期(上)
愛情與關係的四階段
蜜月期的親職難題
自我坦露期的親職考驗
如何陪伴孩子修煉愛情?
暗戀的學習
第十課|愛與放手 16歲以上孩子性發展的體驗期(下)
衝擊!性價值觀與情慾感覺的角力
怎麼設定性的界限?
性別刻板印象與潛規則
參透性,學會尊重學會愛
第十一課|愛的傳承 成年期孩子性發展的實踐期
給助人者的練習
陪伴孩子一生的性教育
性教育生涯規劃的傳承與祝福
後記
推薦序
親子關係的日常互動,是性教育最重要的現場/王嘉琪
有性健康的大人,才有性健康的孩子/邱雅沂
未來很長,性教育這條路,我們繼續一起走/龍冠華
學習如何陪伴孩子談性說愛,從理論到實務/鄭婉琪、陳姿曄、楊舒聿
放手去愛,回應大衛的召喚/張菀馨
作者序
性,是身心親密與健康的禮讚
寫給未來女兒的家書
第一課|親職性教育 與孩子一起成長學習的全人教育
啟程,成為為自己賦能的家長
性諮商與我
性,不只是性
親職性教育生涯規劃的概念
第二課|性教育的主角是家長 孩子在關係中體驗性教育
親子關係是...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