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什麼?從古至今,哲學家們沒有一定的共識,甚至可以說,有多少位哲學家就有多少種哲學的定義。我們常說,「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學」,藉以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理念與想法;財經也有自己的「財經哲學」、吃飯也能衍生一套「吃飯哲學」,為了說明那項學科或活動背後的想法、理念或預設。然而,眾說紛紜的學說,卻也因此讓世人明白,對哲學而言「哲學是什麼?」,就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根本問題。
本書共分為十個篇章,第一章「哲學是什麼?」,探討哲學這一基本問題,以及哲學的架構與概念;第二章「哲學的發展」,簡略說明西方與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讓讀者更加了解哲學背景;第三章「哲學思考與邏輯推論」,敘述「哲學思考」作為一種思考技術,有助於表達與溝通,爭取認同,有效率的行動;第四章「知識論」,描述形上學與知識論在哲學領域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第五章「倫理學」,是將人類道德生活的內容作為哲學思考的對象;第六章「歷史哲學」,第七章「科學哲學」,第八、九章「政治哲學」以及第十章「戰爭哲學」,皆說明用哲學的角度來觀看這些領域,均自成一套獨特的思維系統,唯有深刻閱讀,才能領略其中的哲學奧妙。
作者簡介:
尤淑如
學歷:輔仁大學哲研所博士
現職:陸軍官校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經歷:陸軍官校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輔仁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張文杰
學歷: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博士
現職:陸軍官校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經歷:陸軍官校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康經彪
學歷: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政治學博士
現職:陸軍官校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經歷:陸軍部隊排長、連長、營長、陸軍官校助理教授
章節試閱
第一節 定義與效用
一、哲學的定義
(一)「哲學是什麼?」是重要的哲學問題,哲學家們對此沒有共識
哲學是什麼?哲學給人的初步印象多半是難以理解、是一種空談的「玄學」、很不實用。如果對哲學好奇,上網進入google或yahoo尋找哲學的定義,或者進入博客來、金石堂等網路書店去搜尋介紹哲學的書籍,可以發現,「何謂哲學」眾說紛紜。哲學家們對於「哲學是什麼」並沒有共識,很少有學問像哲學一樣,對於這學門學些什麼?研究哪些對象?都沒有共同的答案,甚至可以說,有多少哲學家,就有多少種哲學的定
義。古希臘人認為哲學是指人生智慧,多半以箴言的樣貌呈現,例如: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 106∼43 B.C.)認為:「哲學是人生之導師,至善之良友,罪惡之強敵,如果沒有哲學,人生便沒有什麼是有價值的」(傅佩榮,2005)。中世紀以信仰理解哲學,例如:聖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認為「哲學是神學婢女」(趙敦華,2002)。近代哲學家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 1872∼1970)則是認為:「哲學是介於科學與神學的中間地帶」。當代分析哲學認為哲學與語言息息相關,例如:維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1889∼1951)認為一切哲學問題來自語言的誤用,因此,哲學不是某種
理論,而是某種澄清語句的活動。當代現象學家胡塞爾(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 1859∼1938)認為哲學是一門最嚴格的學問,為所有知識提供一個鞏固的基礎。雖然這些哲學家對於「哲學是什麼」沒有共識,但也因此讓世人明白,對哲學而言,「哲學是什麼?」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眾人從不同立場、觀點來回應這個問題,才形成哲學的不同學派。然而,一般人面對哲學莫衷一是的現象,常常是越看越困惑。
(二)「哲學」要求以理性與批判性的觀點思考事物的根本與整全
許多大學裡面都有哲學這門學科,就算沒有設立哲學系,也會在通識課裡面開設哲學相關課程。許多學門,由於它的架構與內容以西方哲學為理論基礎,而哲學本身就是西方文化傳統的源頭,無論是在概念或理論各方面,哲學理論以及哲學的思辨訓練都比較清晰、系統、完整;故,在大學裡,許多專業學科的博士也都稱為「哲學博士」。雖然「哲學」這門學科目前在臺灣是上大學之後才有的學科,但是,我們偶爾會在各種傳媒上看見「哲學」二字。例如:人們喜歡在各種活動的後面加上「哲學」,比較常見的,像是:將某些名人對生活的看法稱為「某某名人的人生哲學」,當談論到每個人對人生或自己生活的看法時,就會說:每個人都各自有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學」之類;有些命理師會被稱為「哲學博士」,好像哲學多少都與算命有關。有些學科也會在該學科後面加上哲學二字,例如:管理學類有「管理哲學」,論及人們理財背後的想法會稱為「理財哲學」;教育活動所預設的理念稱為「教育哲學」,甚至賣炒飯的店也以「炒飯哲學」為名,由此強調廚師炒飯背後的理念。這樣看來,某些學科或活動的後面加上「哲學」二字,似乎是為了說明那項學科或活動背後的想法、理念或預設,但另一方面,也是指,強調以該學科或活動為對象,進行有系統思考的意思。由此可知,「哲學」與思考活動或思考的產物(理念或想法)相關,是一門以理性與批判性的觀點思考事物的根本與整全的學問。
(三)哲學的字義是愛智慧
就字義來加以分析,哲學源於希臘文φιλοσοφία,是由φιλοσ和σοφία二字組合而成的。φιλοσ是「愛」的意思,σοφία是「智」的意思;所以在西方,哲學的原義是「愛智」,意旨追求智慧者所表現出來的實際行動,而不只是發動追求智慧的熱情。換言之,哲學的原意是指追究根源的求知精神,以及由這種精神所展現出來關注事物本質與追根究柢、探究最終原因的求知行動,而不僅為了解決問題而已。因此,哲學的活動是「追問和反思」,大部分的哲學活動都需要運用理性,試圖解答宇宙人生等屬於根本的問題,運用理性來質疑和挑戰一切被視為理所當然的預設和信念。在古代希臘,哲學這一名詞的出現,是在「愛智者」這一名詞之後,換句話說,是先有「愛智者」,然後才有「愛智」的概念。哲學這一名詞的由來,一般學者都認定是始自古代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570∼469 B.C.)。首倡此一說法的乃是羅馬政論家兼哲學家西塞羅(TulliusCicero, 106∼43 B.C.)。這時期學者多半用「愛智者」、「哲學家」來說明哲學,例如: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8 B.C.)說:「我固知之愚,但我愛求智;我非智者,愛智者也」。因此,也有人說,蘇格拉底乃西方哲學史上首先把哲學明白界說為「愛慕智慧」(love of wisdom)的偉大思想家。此一時期,哲學為「愛智之學」,具有喜歡尋求智慧的本質。
「愛智之學」大抵成為哲學的本質要素,後世許多哲學家各自依此詮釋哲學的定義。例如:當代哲人沃夫(Robert Paul Wolff, 1933∼)就指出:「哲學意謂愛智,系統性、批判性的檢查吾人判斷、評價與行動的方式,目的在於使人更有智慧、更能自我反省,成為更好的人」。從哲學的定義可以了解,哲學家從事的活動包括:檢視信念、評價和判斷。哲學嚴謹地檢證諸種學科的研究方法是否能保證獲得真理,檢視各種研究方法的合理性,關心每一學科建構出來的知識的真確性,任何一門專業的學科,學到最後所抵達的境界都是哲學的層次。
二、哲學的效用
哲學的涵義經過數千年的變化,其核心仍不離愛智之義。哲學具有基礎性和整合性,既能為一切知識奠基,又能統合所有的知識。由此而來,哲學的效用在於,為吾人的信念和行動提供合理化的論點,使吾人增長智慧、提升反省能力,成為更好的人;進而在拓展知識的層面上,能夠促使其他學科的研究者進行更為嚴謹的研究,建立更為合理的方法論。如果「效用」的判斷標準是指「帶來現實利益」,像是:功、名、利、祿;那麼,哲學恐怕是無法滿足這些目的。
若依據諸位哲人對哲學的定義來看,哲學的效用不外乎與思考有關。邏輯增益檢視、批判等獨立思考的能力。知識論幫助人們反省知識,確立知識的客觀與合理;並有助於人們建立正確認知的思維方法。哲思後的知識內容,影響吾人的情感與行動。不過,有些哲學家只注重思考歷程本身,不寄望得到確定的答案。對他們而言,哲學思維的主要價值在於運用智力和想像力來思考新的可能性,以及,反省日常生活方式和各種習俗,幫助人追求真理。有些哲學家認為,哲學的效用,在於刺激思維與獲得知識。有些哲學家認為,哲學的效用在於檢視人生、釐清欲求、獲得幸福。
由此可知,「哲學的效用」很難有普遍公認的答案。哲學是否有用?哲學有什麼用?回答這樣的問題,當取決於個人對哲學的期待,因此需要釐清自己期待從哲學中獲取什麼樣的助益?而這樣的助益是否為哲學所能提供?由此才能判斷哲學對個人的效用。
若以此脈絡思維哲學對軍人教育的效用,首先要釐清的,即是政府對軍人學習哲學的期待為何?明白這些期待的內容,才能依此檢視軍人學習哲學有什麼用。學生需要各自釐清對哲學的期待,檢視這些期待,才能以更為合適的態度來學習哲學,並且獲得更佳的學習效果。若從哲學的本質言之,哲學作為一種理性思維的活動,可以為人生提供定位的作用。無論政府或個人對哲學的期待為何,哲學對軍人教育的貢獻都必然包括:透過理性思維軍人的角色定位,藉以堅定從軍的信念和意志。
第一節 定義與效用
一、哲學的定義
(一)「哲學是什麼?」是重要的哲學問題,哲學家們對此沒有共識
哲學是什麼?哲學給人的初步印象多半是難以理解、是一種空談的「玄學」、很不實用。如果對哲學好奇,上網進入google或yahoo尋找哲學的定義,或者進入博客來、金石堂等網路書店去搜尋介紹哲學的書籍,可以發現,「何謂哲學」眾說紛紜。哲學家們對於「哲學是什麼」並沒有共識,很少有學問像哲學一樣,對於這學門學些什麼?研究哪些對象?都沒有共同的答案,甚至可以說,有多少哲學家,就有多少種哲學的定
義。古希臘人認為...
作者序
本書是一本為軍事教育體系量身打造的哲學概論教科書。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為培養「允文允武、術德兼備」之軍事領導人才,教育重點為哲學、科學、兵學三者兼修,實施內容分為大學教育、軍事訓練、體能訓練以及品德教育四大部分。軍事院校不同於一般民間大學,「大學教育」屬於軍校教育的部分而非全部;其中,通識教育屬於大學教育一環。本校一年級不分系,以修習通識課程為主,二至四年級為「分學系」的專業學系課程。為因應「哲學、科學、兵學三者兼修」的教育重點,並且為二至四年級的專業學習奠定基礎,國防部將哲學列為軍校的校訂必修課,期勉哲學教育能以思考訓練、強化軍官理性、思辨與推理能力為目標,間接地為學習科學、兵學或者是其他學科所需能力作準備。
通識中心的必修課除了哲學之外,還有國文、孫子兵法、中國現代史、世界史、心理學與軍事倫理學等相關課程。這些課程多半在一年級實施,目的是為未來三年的專業學科教育、政治教育、社會科學教育與自然科學教育奠定基礎。由此可知,哲學在軍事教育體系中,不但負有培育思辨能力之責,亦負有整合其他通識核心課程(史學、孫子兵法、戰爭哲學),並為其他學科(政治、自然科學相關學系)奠基之責,其定位在於配合軍校通識教育與其他專業學系的整體架構,為通識中心整體課程與其他學系課程奠定基礎。
為符合上述需求,本書在章程架構的編排上作了一番調整。全書共分為兩大部分:基礎哲學課程、連結與整合的哲學課程。這兩大部分的章節分別由通識中心內三位老師執筆。期中考之前為基礎哲學課程,講述「哲學簡介、中西哲學發展史概觀、邏輯、知識論、倫理學」等哲學基本概要,由尤淑如撰寫。期中考後的重點為連結與整合的哲學課程,一方面以歷史哲學橫向連結通識中心內的史學課程(例如:中國現代史、世界史、戰爭史),以戰爭哲學橫向連結通識中心內的軍事專業課程(例如:孫子兵法),為這些課程的學習提供思辨能力的奠基,幫助學生以哲學思維歷史事件與戰事,善用思辨於戰爭決策與軍人領導統御之中。一方面以科學哲學與政治哲學共三章的篇幅,縱向連結本校其他專業學系,試圖以科學哲學作為機械系、土木系、化學系、物理系等自然科學的奠基,以政治哲學作為政治系專業課程的奠基。
歷史哲學與科學哲學由張文杰老師負責,政治哲學與戰爭哲學由康經彪老師執筆。透過這些課程,將基礎思辨能力的思考方向帶往隔年所要學習的專業學系,進行基礎性的、整全性的與預作性的思考。故而,藉由哲學概論教科書的編撰以及所帶出教學策略,促使本校的通識教育能與各學系課程保持緊密的交流,並以此為基礎,持續建構更為完善的教學機制,以確保通識教學品質的優化與整全。由於本書是為軍校學生而寫,因此無論是撰寫方式或者是內容,盡量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呈現,目的是要增進全書的可讀性與學生的學習意願,屬於能兼顧軍校通識教育需求與哲學概論的入門書。但願學生讀了本書之後,能夠鳥瞰哲學全貌,提昇思辨能力,並有助於學習歷史、戰爭史、孫子兵法、自然科學與政治學。
本書是一本為軍事教育體系量身打造的哲學概論教科書。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為培養「允文允武、術德兼備」之軍事領導人才,教育重點為哲學、科學、兵學三者兼修,實施內容分為大學教育、軍事訓練、體能訓練以及品德教育四大部分。軍事院校不同於一般民間大學,「大學教育」屬於軍校教育的部分而非全部;其中,通識教育屬於大學教育一環。本校一年級不分系,以修習通識課程為主,二至四年級為「分學系」的專業學系課程。為因應「哲學、科學、兵學三者兼修」的教育重點,並且為二至四年級的專業學習奠定基礎,國防部將哲學列為軍校的校訂...
目錄
第一章 哲學是什麼?
第一節 定義與效用
第二節 哲學的思考模式
第三節 哲學研究的領域
第二章 哲學的發展
第一節 西方哲學的發展
第二節 中國哲學的發展
第三章 哲學思考與邏輯推論
第一節 「哲學思考」是一種合乎邏輯的思考
第二節 邏輯推論
第三節 邏輯推論的謬誤
第四章 知識論
第一節 「知識論」簡介
第二節 從古希臘到中世紀知識論的發展
第三節 近代知識論的演變
第四節 當代知識論
第五章 倫理學
第一節 倫理學與倫理思辨
第二節 倫理學理論的發展
第三節 規範倫理學的分支
第六章 歷史哲學
第一節 歷史、歷史學與歷史哲學
第二節 歷史進程與文明型態
第三節 歷史事實與歷史知識
第七章 科學哲學
第一節 科學、自然哲學與科學哲學
第二節 科學哲學興起的背景
第三節 科學哲學中的三個理論
第八章 政治哲學(一)政治義務的基礎
第一節 何謂政治哲學
第二節 政治哲學研究的範疇與重要議題
第三節 政治義務的基礎:為何服從政府
第九章 政治哲學:如何分配自由、平等與公正
第一節 自由主義
第二節 社會主義思想
第十章 戰爭哲學
第一節 何謂戰爭哲學
第二節 研究戰爭哲學的重要性與目的
第三節 戰爭本質與要素
第四節 戰爭哲學的基本理念
第五節 戰爭哲學修養之體現─軍人武德
第一章 哲學是什麼?
第一節 定義與效用
第二節 哲學的思考模式
第三節 哲學研究的領域
第二章 哲學的發展
第一節 西方哲學的發展
第二節 中國哲學的發展
第三章 哲學思考與邏輯推論
第一節 「哲學思考」是一種合乎邏輯的思考
第二節 邏輯推論
第三節 邏輯推論的謬誤
第四章 知識論
第一節 「知識論」簡介
第二節 從古希臘到中世紀知識論的發展
第三節 近代知識論的演變
第四節 當代知識論
第五章 倫理學
第一節 倫理學與倫理思辨
第二節 倫理學理論的發展
第三節 規範倫理學的分支
第六章...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