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暢銷全球的《打造第二大腦》推出實踐版!
矽谷知識一哥手把手教你PARA:
將混亂資訊有系統的輸入、分類、同步,
最重要的是——超高效輸出!
●全球讀者敲碗的《打造第二大腦》實踐版來了
手邊有太多數位資料要整理、分類,讓人毫無頭緒還畫錯重點,腦力不夠、壓力好大……怎麼辦?
救星來了!曾因腦傷而短期失憶、腦力退化的提亞戈.佛特,在《打造第二大腦》(Building a Second Brain)教讀者在原有的生理大腦(第一大腦)之外建立「第二大腦」(數位知識庫,可能是檔案、資料夾或雲端硬碟,由你決定),有效率的搜索、組織和同步資訊,當需要時直接搜索,就能調出來用。
《打造第二大腦》問世後暢銷全球,授權二十一種語言版本,廣獲好評之後作者接到成千上萬的感謝,還有實作時的疑問:「第二大腦」到底怎麼分類、如何整理最快?團隊怎麼用最有效?因此……這本實踐版誕生了。
提亞戈透過《打造第二大腦 實踐手冊》更進一步解析建構第二大腦的PARA系統,從每個人的現實需求出發,用最常見的實例一步步示範,幫助每個讀者(以及需要合作、共創內容的伙伴)管理好數位生活中海量繁複的資料。
●PARA有「行動力」——每一次用它,就離目標更進一步
PARA能將數位生活中的每一筆資訊(每一份文件、檔案、卡片盒筆記、議程、大綱和研究片段)依據使用它的目的來收納整齊,讓你知道必要時到哪裡找,還能互相激盪、組合出你想要的內容,最終達成目標。
PARA用四大類別囊括每個人、每種職業或生活方式的一切資訊:
P專案(projects):職涯或人生中正努力進行的短期任務;例如:辦一場活動、架一座網站或翻新浴室;
A領域(areas):想要逐步掌理的長期責任範圍;例如:教養、健身、理財等;
R資源(resources):你感興趣、好奇的新知,未來可能用得上;例如:想了解一下常聽說的人工智慧、最近對烘焙感興趣等;
A檔案庫(archives):來自其他三大類以外、備而不用事項。
●PARA為什麼好用?
✓它很方便:只需要60秒就能建立,維護也很簡單。
✓它很靈活:既能根據你在人生各階段的需求進行調整,又能在各個平台同步使用。
✓它很全面:職場工作,專案管理、找工作、學技能、創業、整理家務……所有的事都用得上。
✓它有行動性:針對你的未來目標來分類資訊,每次應用它,都更接近你期望的成果。
✓它適合團隊:在多人合作、共享資訊的項目最好用,不再因資料太多、太雜而失焦。
●萬人實證的五大保證
資訊社會的海量訊息遠超生理大腦所能負荷,就讓PARA幫你系統化管理。已有逾萬學員實證的PARA系統,有五大保證——
#1:你會停止浪費時間尋找資訊
#2:你會更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3:你會達到成果
#4:創造力和生產力會飆升
#5:克服資訊超載和錯失恐懼症(FOMO)
馬上動手吧!
◎本書特色 1.千呼萬喚!生產力冠軍書《打造第二大腦》圖解實踐版
《打造第二大腦》全球熱銷,作者在這本實踐版以一貫的好讀、好懂的風格,輔以圖解,解說最佳落實方式及技巧。並深入探討維持有組織性的好習慣,以及提升專注力等生產力飆升的眉角。
2. 幫你邁向目標的知識管理術,最具行動力與激勵性!
用PARA四類目標來篩選、分類資料,從根本解決囤積無用資訊的問題,整理的同時,也將資料轉化成具體行動和創意,一步步接近你的目標。
3. 馬上動手,雜亂即刻一掃而空
萬人實證、60秒就能建立的PARA,幫助你全方位地管理海量數位資訊,將雜亂變得有條有理。
4.每個人、每種角色都好用,方方面面改善工作和生活
每個人都能PARA系統用提高生產力,舉凡工作、創業、財務、健康、管家,大小事都井然有序,助你更有輕鬆自在的因應事業和生活中的挑戰。
5.結合個人與團隊共創內容,職場合作變順暢!
將許多人參與的合作項目搬進共享的PARA資料夾,確保每個人只會接觸到工作所需的關鍵資訊,大家可以在無雜訊、無障礙的環境裡創造並分享知識。
作者簡介:
提亞戈.佛特(Tiago Forte),數位知識管理一哥 全球頂尖的生產力專家之一,已教授超過兩萬名知識工作者更有效率的整理、運用日常吸收的知識。2017年開授的「打造第二大腦」(Building a Second Brain)線上課程已累積來自百餘國、超過五千名學生。該課程借鑑資訊科學、用戶體驗設計等學門,以及與矽谷領導人和組織合作的專業經驗。他曾在基因泰克公司、豐田汽車公司和美洲開發銀行服務,並在《紐約時報》、《大西洋》、《哈佛商業評論》等刊物發表過許多文章。你可以在Fortelabs.co 網站找到有關佛特的更多資訊。
譯者簡介:
黃佳瑜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企管碩士。現為自由譯者,作品有《Jack》、《但求無傷》、《敦克爾克大撤退》、《成為這樣的我》《我們身上有光》(合譯)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 薑餅資(知識型YouTuber) 雷浩斯(財經作家、價值投資者) 瓦基(「閱讀前哨站」站長)
名人推薦:◎專業推薦 薑餅資(知識型YouTuber) 雷浩斯(財經作家、價值投資者) 瓦基(「閱讀前哨站」站長)
章節試閱
【摘錄1】第1章_介紹PARA 花點時間想像一個完美的組織系統。 這個系統能告訴你把數位生活中的每一筆資訊──每一份文件、檔案、筆記、議程、大綱和研究片段──放在哪個確切位置,以及必要時具體到哪裡找到資訊。 這樣的系統得要容易建立,而且得更容易維護。畢竟,只有最簡單、最不費力的習慣才能夠持久。 這個系統得既靈活又全面,既能根據你在人生不同季節的需求進行調整,又能讓你在儲存資訊的眾多地方使用它;例如你電腦上的資料夾、雲端儲存平台,或是數位筆記應用程式。 但最重要的是,理想的組織系統能夠直接為你的事業和人生帶來實際好處。它大幅加快你完成專案的速度,實現你心目中最重要的目標。 換句話說,這個使你的生活井井有條的終極系統,可以讓你動起來。 這個系統不會在你的道路上設立更多障礙、推遲那些能帶來改變的行動,反而會縮短你和行動的距離,更容易開始與完成。 歷經十多年的個人實驗、訓練了數千名學生,並輔導了世界級的專業人士之後,我開發出這樣一套系統。如今,它被從小到小學生一直大到跨國企業以及這兩端之間的每個人所使用。 它叫作PARA──一個簡單、全面而靈活的系統,用來組織任何一個數位平台上的任何一種資訊。 無論你想要保存的是你正在閱讀的書的摘要、關於一個有趣新構想的語音備忘錄、播客訪談中啟迪人心的金句、指向實用的線上資源的網路書籤、重要會議或工作電話的筆記、讓你想起珍貴回憶的照片,或你的個人日記,這個系統將為你準備一套工具,幫助你將任何資訊保存到遙遠的未來。而且不僅保存,還要巧妙地運用它來實現你決心達成的任何目標。 ●涵蓋全面生活的四大類別 PARA以一個簡單的觀察為基礎:僅僅四個類別就能囊括生活中的一切資訊。 P 專案 你的工作或生活中正在進行的短期任務 A 領域 你想要逐步掌理的長期責任 R 資源 未來可能派得上用場的題材或旨趣 A 檔案庫 來自其他三大類別的備而不用事項 你有你正在積極推進的專案──你心中帶著特定目標從事的短期任務(不論是在工作或個人生活中)。例如: • 完成網頁設計 • 買新電腦 • 撰寫研究報告 • 翻修浴室 • 完成西班牙語課程 • 歸置新的客廳家具 你有你的責任領域──工作或生活中需要更廣泛地持續關注的重要部分。其中或許包括: • 工作職責,例如行銷、人力資源、產品管理、研發、直屬部下或軟體開發。 • 個人責任,例如健康、理財、子女、寫作、車子或房子 然後還有關於你感興趣或正在學習的各種主題的資源,例如: • 平面設計 • 有機園藝 • 網頁設計 • 日本料理 • 攝影 • 行銷資產 這樣就好了!四個頂層資料夾──專案、領域、資源和檔案庫──各自包含專門用來存放生活中各項特定專案、責任領域、資源和檔案庫的子資料夾。 或許很難相信,你過的這種複雜的現代人類生活,竟然可以濃縮成僅僅四個類別。你也許覺得你要應付的事情遠遠超出這樣一個簡單系統所能涵蓋的範圍。但那正是重點所在:假如你的組織系統跟你的生活一樣複雜,那麼要維護好系統最終會剝奪你享受生活所需的時間與精力。 你用來組織資訊的系統必須簡單到足以讓你騰出注意力,而不是佔走你更多注意力。你的系統必須賦予你時間,而不是奪走時間。 ●關鍵原則──根據專案與目標來組織資訊 原本大多數人都在學校學會組織資訊。我們被教導將課堂筆記、講義和學習資料按學科──例如數學、歷史或化學──分門別類。 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將同一套方法帶進成人世界,持續按照極其廣泛的主題──例如「行銷」、「心理學」、「業務」或「點子」──來對我們的文件與檔案進行分類。 這種做法對你踏出校園後的職涯一點意義也沒有。職場上沒有課堂、沒有考試、不打分數,也不給文憑。沒有老師告訴你期末考該寫些什麼,因為根本沒有期末考這回事。 不論在工作中或生活上,你確實擁有的是你試著實現的成果。你正在努力推出一款新產品、做出一項關鍵決定,或者達成季度銷售目標。你正在盡最大努力規劃一次有趣的家庭旅行、發表一篇個人文章,或在住家附近找到一間負擔得起的托兒所。 在繁忙的日子裡,當你努力完成這些事情,你絕對沒有時間在「心理學」這樣大而泛泛的類別翻找你六個月前存下來的文章。 與其如同在校期間那樣按照大科目分門別類,我建議你根據此刻正全心投入的專案與目標來組織資訊。 這就是「為行動而組織」的意思,本書將反覆提到這句口號。 好比說,當你坐下來進行一個平面設計的專案,你會需要把案子相關的所有筆記、文件、資產和其他材料集中在同一個地方,供你隨時使用。 這或許顯得理所當然,但我發現大多數人不是這樣做。大多數人往往把專案所需的所有相關材料分散在十幾個不同地方,這表示在開始工作之前他們得先花上半個小時尋找材料。 該怎麼確保與各個專案或目標相關的所有材料集中在同一地方?你一開始就得這樣來整理資訊。如此一來,你會確切知道應該把每一樣東西放在什麼地方,以及去哪裡找到它們。 如果達成目標所需的所有資訊都在伸手可及的範圍,你離實現目標就近得多了。讓我們來看看,當阻礙夢想的障礙消失不見,你能達到怎樣的成就。 【摘錄2】第3章_六十秒建構PARA指南 你可能以為實行PARA的第一步驟,是精心建立你在這四大類別所需的每一個資料夾,然後將現有檔案一一搬進去。 以前,我會花很多時間陪客戶這麼做,但反覆摸索之後,我發現這恰恰是錯誤的展開方式。創造任何新事物之前,你必須先清掉舊東西。 這一章將為你示範我建議你在任何數位平台採用PARA的三個步驟: 步驟1:封存現有檔案 步驟2:建立專案資料夾 步驟3:視需要建立其他資料夾 我建議你先從單一平台開始,例如電腦裡的文件資料夾,因為它通常是大多數人最陳舊、最龐大的資訊庫。 ●步驟1:封存現有檔案 在現實世界中,每一張紙、每一份卷宗、每一個物件都佔據了寶貴空間。因此,你必須決定如何處理每一樣東西,即便最終決定乾脆扔掉。 但是數位世界就不同了。數位物件不佔據任何實體空間;它們佔據的是數位空間,而時至今日,數位空間可謂浩瀚無垠。這意味著你永遠不必真的丟掉任何東西。你可以全部保留。 這或許看似一樁幸事,但其實是個詛咒。 保留所有東西的問題是,它很快就開始消耗一項甚至比實體空間更稀有的資源:你的注意力。你每次看見雜亂無章地散落在電腦桌面、文件資料夾、雲端硬碟或筆記應用程式上的檔案,有部分精力就會被耗損掉。 你或許認為自己大可以關上筆記型電腦,不理它就好。但大腦的一小部分會持續煩惱數位環境的混亂狀態,直到你讓它恢復整整齊齊。從大腦的角度來看,你的資訊環境跟你的實體環境一樣重要,只要環境似乎含混不明並充滿險惡,大腦就放鬆不下來。 你確實可以保留一切,但不能把所有東西都放在最佔你注意力的地方。它需要一個地方來妥善保存──一個安全、但在你不需要它的時候可以「眼不見為淨」的地方。 那地方就是檔案庫。不妨把它想像成數位生活的「冰庫」。東西一旦放進去,就會在時光裡「凍結」,保留住你最後放下它的狀態,確保你日後可以再度取用,同時不必繼續為它操心。 我要你做的是:選取文件資料夾中的所有現存檔案、文件、資料夾、筆記等等(可能有數百個、數千個或甚至更多),一股腦地搬進一個名為「檔案庫[今天日期]」的新資料夾。 把這個資料夾想像成一個時空膠囊,它把你此時此刻發生的每件事保存下來,同時把今天以前存下來的內容跟今後存下來的內容區分開來。 然後,把這個新的帶有日期的檔案庫資料夾,放進另一個更大的資料夾,資料夾的名字就叫作「檔案庫」。這個資料夾將是日後所有檔案庫的大本營。 就是這樣!你已經完成了第一步。 ●步驟2:建立專案資料夾 現在,你的文件資料夾既已清空,是時候重新開始了。你已創造一面漂亮的空白背板,現在,讓我們添加一點架構來儲存你即將存放進去的新事物。 在第二步中,先建立一個名為「專案」的新資料夾。這將是今後與專案(具有明確目標的短期任務)相關的所有資訊的大本營。在這個新資料夾裡為每一個現行專案建立一個子資料夾,並各自以專案的名稱命名。 我們接下來希望聚焦在專案上,是因為它們是你現在正積極從事的項目。因此,它們當然更可能具有及時性和緊迫性。你可以開始動手把正在使用的任何文件、筆記或檔案挪到適當的專案資料夾,但不必自以為得預先或一口氣完成這個步驟。 舉例來說,在浴室翻修專案上,你可能有: • 浴室的尺寸資料 • 你打算使用的磁磚花色的照片 • 你談過的幾家承包商給的估價單 • 雀屏中選的標書細節與簽署的合約 • 用來追蹤花費的預算試算表 就算是交給別人執行的專案,仍有大量資訊需要追蹤! ●步驟3:視需要建立其他資料夾 以前,我會建議處於這個階段的人也想像自己日後可能用得上的每一個領域和資源建立新的資料夾。我以為先把這些資料夾準備就緒,會更方便日後儲存新的資訊,但後來發現我錯了。 我頓悟的一刻,出現在受聘於矽谷一家軟體開發公司,幫助他們整理全公司共享的雲端硬碟時。 我們集思廣益,討論出他們也許會用到的所有PARA資料夾,並在一天之內建立了他們的整個PARA系統。痛快極了!但在接下來的幾星期和幾個月裡,我聽到了完全不同版本。工程師每次想要尋找什麼,總會遇到一個名稱完美貼合的資料夾,似乎恰恰是他們正在尋找的東西,然而點擊兩次之後卻發現裡頭空無一物。我們創造了一個引人入勝的入口迴廊,通往空蕩蕩的房間,到頭來只引來了沮喪與失望,因為他們一次又一次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次經驗引導我建構一條新規則:在你有東西放進去之前,永遠不要建立空的資料夾(或標籤、目錄或其他容器)。 因此,對於你的領域和資源,我建議暫時不要建立任何「推測性」的資料夾,直到你確定要在其中放置什麼內容為止。反正建立新的資料夾只需彈指的時間,所以沒有理由預先這麼做。這兩個類別的行動性比較低,因此重要性也比較低,沒必要一開始就建立完善。 等你準備好了,把上述三個步驟運用在你的雲端硬碟、筆記應用程式,或者你儲存資訊的其他任何地方,你的數位世界將會變成一個簡單而高效的PARA天堂(懂了嗎?)。 現在,你已擁有一個功能完善的PARA系統! 在你重新組織數位生活之際,我建議你利用這個機會想想你希望如何改變自己對待資訊的態度。別胡亂把新東西扔進簇新的PARA資料夾,否則你很快就會發現自己再次陷入最本的混亂狀態。 仔細思索在PARA的四大類別中,你分別想要保存什麼。什麼是真正獨特或有用的?當你坐下來投入一個專案或領域,你需要什麼擺在你面前?哪些是真正寶貴的資源,哪些又是你可以輕易透過谷歌再次搜尋到的? 這是你從零開始,根據經典的組織法則重啟數位生活的機會。 你要如何運用由此釋放出來的所有時間和注意力?
【摘錄1】第1章_介紹PARA 花點時間想像一個完美的組織系統。 這個系統能告訴你把數位生活中的每一筆資訊──每一份文件、檔案、筆記、議程、大綱和研究片段──放在哪個確切位置,以及必要時具體到哪裡找到資訊。 這樣的系統得要容易建立,而且得更容易維護。畢竟,只有最簡單、最不費力的習慣才能夠持久。 這個系統得既靈活又全面,既能根據你在人生不同季節的需求進行調整,又能讓你在儲存資訊的眾多地方使用它;例如你電腦上的資料夾、雲端儲存平台,或是數位筆記應用程式。 但最重要的是,理想的組織系統能夠直接為你的事業和人...
推薦序
【推薦序】針對未來的目標來篩選和組織筆記 薑餅資(知識型YouTuber) 繼之前為《打造第二大腦》撰寫推薦序,這次我很榮幸能為其實踐指南《打造第二大腦實踐手冊》再次分享我的觀點。 作為一位熱衷於學習、自我成長的YouTube創作者,我每天都需要處理大量的資訊。在過去,我最大的困擾來自於花費很多時間做筆記,卻經常在需要時找不到它們,或是不記得它們的存放位置。這不僅消耗了我的時間,也讓我感到,儘管我不斷學習,卻未能從中獲得實質的成長與進步。 然而,當我首次接觸《打造第二大腦》中的PARA筆記法時,這一切都改變了。我意識到以往筆記方式的低效與缺乏組織性。因為以前我習慣按照「主題」來分類筆記,如時間管理、心理學和市場行銷等,但這些筆記很少被我重新拿出來複習,更不用說實際應用於生活中。而作者提倡的「以行動為導向組織筆記的方式」為我帶來了全新的視角。我們做筆記的最終目的都是希望解決一個問題,如提升顧客滿意度、提高工作效率,或規劃一次旅行。當我們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來收集資訊時,我們會更著重於尋找能夠促成行動的資料,而不僅是記錄那些看似有道理或引起共鳴的內容。 儘管我對PARA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一開始將其融入日常生活的階段仍遇到挑戰。我逐漸意識到,在這個資訊充斥的時代,我們面臨的挑戰不是知識的缺乏,而是如何有效地運用這些知識。幸運的是,Tiago在《打造第二大腦實踐手冊》一書中分享他的經驗,通過具體案例展示了如何應用這些策略,讓我看到了這些方法在實踐中的真正效果。 起初,我還很擔心自己不夠有條理,無法堅持使用PARA筆記法,且覺得維持這個架構會帶來壓力。但這本書詳盡地介紹了每一步驟,不僅激起了我的學習熱情,也讓我在閱讀過程中充滿實踐的動力,並滿懷期待地希望這些新方法能為我帶來正面的改變。依循Tiago的指引,我逐步將這些策略融入我的日常生活,並在我的YouTube頻道(薑餅資)中詳細記錄了這一過程。 在實踐過程中,我漸漸領悟到PARA架構的核心精神:做筆記時,我們不應過度投入精力整理,而是要關注一個更關鍵的問題——這些資訊下一次什麼時候會用到,從而有效篩選資訊。許多人在管理數位資訊的時候,容易掉入「為了整理而整理」的陷阱,雖然筆記看似井然有序,但如果它們無法幫助達成實際目標,其存在就失去了價值。畢竟,我們最終的目標不是成為善於整理筆記的人,而是要成為高效能且知識豐富的個體。 因此,當我們能夠針對未來的目標來篩選和組織筆記,並把這些資訊轉化成具體行動和創意時,我們才能更接近實現期望的成果,進而邁向理想的人生。 【推薦序】能讓你「採取行動」的知識管理書 雷浩斯 (價值投資者╱財經作家) 距離《打造第二大腦》出版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在當時的推薦序中說:現代人有一種病叫「手機癡呆症」,會讓你因為資訊超載而讓大腦疲乏勞累,導致大腦提早老化,你會經常忘記一些事情,感覺就像得了老年痴呆症一樣。 隨著時間過去,手機癡呆症的病情越來越普及,影響也越來越嚴重,因為我們每天要處理的訊息總量實在太多了。 我周圍每一個人幾乎未讀訊息都超過九十九則。而且要處理和要記憶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這種情況下你很難對自己的生活滿意度提高。所以每一個人都需要一些具體的行為法則來協助改善生活品質。 這時候,這本《打造第二大腦實踐手冊」肯定可以派上用場。 本書是實踐手冊,和前一本書不同的點,就在於他手把手的教你如何實作。 本書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PARA基本原理,簡單介紹PARA四個項目,就是專案(P)領域(A)資源(R)檔案庫(A)。這個組織分類是為了讓你提高注意力,而不是消耗你更多注意力,你的運作系統必須讓你有更充沛的時間可以運用,而不是佔你更多時間。 第二部:PARA操作手冊,詳細的教你如何區分每個項目的差異,例如: 專案(P):是有期限可以完成的目標,可以標注你一個完成的日期 領域(A):是需要維持的「標準」,幾乎沒有期限的終止日,是個人的責任 資源(R):是有興趣的項目,並且可以分享給其他人。 檔案(A):一個存放區,如同冰箱的冷凍櫃一樣,你平常不會用的都放到裡面。 第三部:PARA深度探索,有更多的執行細節,例如:如何建立你的專案清單?如何避免你忘記本書講的內容?還有,在執行的過程中,卡關了怎麼辦? 以上是本書的三大部分,我想看了這些介紹之後,每一個熱愛知識管理的人都還會問一句話:「這本實踐手冊和其他的知識管理書籍有什麼差別?」 我認為最大的差別,就在於能夠讓你「採取行動」。 知識管理的目的在於提高決策的能力,決策無誤自然就會行動,採取正確行動就能讓你有正確的成果。 這些論點雖然簡單,但是也有許多障礙,最大的障礙就在尋找自己以前搜集的資料太花時間、開始執行任務的時候不知道會花多少時間,還有眼前的任務和未來的長期目標無法一致。而我們最需要的就是時間和注意力。 本書的重點在於解決上述的難題,我看了第一版的《打造第二大腦》時,修正了我在日常資料庫的使用方式,提高了我的行動力。這本《打造第二大腦實踐手冊》有更多的細節等待你實際運用,希望你我都能一起提高我們的知識生產力。
【推薦序】針對未來的目標來篩選和組織筆記 薑餅資(知識型YouTuber) 繼之前為《打造第二大腦》撰寫推薦序,這次我很榮幸能為其實踐指南《打造第二大腦實踐手冊》再次分享我的觀點。 作為一位熱衷於學習、自我成長的YouTube創作者,我每天都需要處理大量的資訊。在過去,我最大的困擾來自於花費很多時間做筆記,卻經常在需要時找不到它們,或是不記得它們的存放位置。這不僅消耗了我的時間,也讓我感到,儘管我不斷學習,卻未能從中獲得實質的成長與進步。 然而,當我首次接觸《打造第二大腦》中的PARA筆記法時,這一切都改變了...
目錄
推薦序‧針對未來的目標來篩選和組織筆記(薑餅資) 推薦序‧能讓你「採取行動」的知識管理書(雷浩斯) 引言:如何閱讀這本書 第一部:PARA基本原理 第1章‧介紹PARA 第2章‧依專案組織資訊的力量 第3章‧六十秒建構PARA指南 第4章‧把整理變簡單的五大訣竅 第5章‧怎麼維護PARA系統 第二部:PARA操作手冊 第6章‧如何區分專案與領域 第7章‧如何區分領域與資源 第8章‧將PARA延伸到多重平台 第9章‧保持資訊流動 第10章‧與團隊一起使用PARA 第三部:深度探索 第11章‧建立專案清單 第12章‧維持條理的三大習慣 第13章‧用PARA來提升專注力、創造力和大局觀 第14章‧一覺得不對,就重新開始 第15章‧為了個人成長而維持條理 附錄‧PARA的二十個常見問題
推薦序‧針對未來的目標來篩選和組織筆記(薑餅資) 推薦序‧能讓你「採取行動」的知識管理書(雷浩斯) 引言:如何閱讀這本書 第一部:PARA基本原理 第1章‧介紹PARA 第2章‧依專案組織資訊的力量 第3章‧六十秒建構PARA指南 第4章‧把整理變簡單的五大訣竅 第5章‧怎麼維護PARA系統 第二部:PARA操作手冊 第6章‧如何區分專案與領域 第7章‧如何區分領域與資源 第8章‧將PARA延伸到多重平台 第9章‧保持資訊流動 第10章‧與團隊一起使用PARA 第三部:深度探索 第11章‧建立專案清單 第12章‧維持條理的三大習慣 第13章‧用PAR...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 ,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 ,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