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存在世界各民族中,至少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目前卻成為全球華人最常用的民俗療法之一。一般人對拔罐的了解,多困在技術操作的層面,對拔罐的學理和人體組織的變化,却所知有限;對拔罐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更是無法充分解讀,遂讓拔罐始終淪為不入流的醫療技術。
本書以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揭開拔罐的真正面目,讓大家的疑問都能夠有個具有科學,或醫學上根據的合理解答。
作者簡介:
謝麗貞醫師於1969年台灣大學商學系畢業,1994年高雄醫學大學學士後醫學系畢業,2001年取得台灣大學預防醫學碩士學位,2005年取得台灣大學預防醫學博士學位。
她曾任職數家在台外商銀行高級主管前後20年。因對生命的再認識,拜道學高人為師,學習氣與氣功及其在臨床醫學上的應用,致力於中國傳統醫學的研究,迄今逾25載。目前她除執行醫療業務及研究中國傳統醫學外,並在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以整合中西醫學為終生志業。
作者序
拔罐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已存在數千年之久的治療技術,迄今仍流傳在民間,成為一種民俗的治病方法。拔罐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醫學理論和操作模式,所用來治療的病症也不盡相同。在古代歐洲和中東地區的人相信「四體液學說」:人若發生有病症時,是四種體液不平衡所造成,如給予拔罐放血,讓四種體液再平衡,就可恢復健康。而在古時候的中國,最先利用獸角來拔取體表的癰疽,是一種外科治療方法。後來逐漸演變成為緩解疼痛、及內科上的症狀,成為一種中國傳統醫學上重要的治病醫術之一。中國的拔罐方法,和世界各地區所採用的拔罐放血方法,即為現代拔罐法的先驅。
在20世紀時期,由於海陸空交通方便,中西文化交流頻繁,拔罐的工具和方法也漸漸因流通而相似起來;治療的適應病症也因互相學習而更為擴增。近代由於科技與製造業的發展,拔罐的工具有了嶄新的進步,由原先的竹罐、陶罐、瓷罐,變成透明的玻璃罐,或不易破碎的強化玻璃罐、塑膠罐以至於壓克力罐。拔罐的方法也自原先需要引火在罐內燃燒,以減低罐內壓力的減壓法,改成手動抽氣法。這種簡易使用手動來抽取罐內氣體而減壓的方法,既方便又可避免用火的危險,非常受到一般民眾的歡迎。再加上近年來網路資訊傳播方便,新興拔罐工具製造廠商的推廣介紹,拔罐工具幾乎人人可得,拔罐方法也人人可學,人人的身體也都可以作為試驗的對象,拔罐就這樣在世界各地興盛起來。
拔罐的工具和方法,以及適應病症,也在書籍和網路的推波助瀾下,漸漸趨於相同,成為世界各地一種極普遍的民俗治療技術。另外,雖然現代西醫學已經非常進步,且為世界醫療的主流,對於各種疾病都有標準的診斷治療方法;但是對部分慢性疾病,特別是疼痛症狀,西醫藥物的治療效益,仍舊不能讓病人滿意。許多病人為了要解除自身的病痛,遂回頭去尋求尚存在,且仍舊在使用中的古老醫療技術來嘗試,拔罐就是其中的一種,遂而又受到世界性廣泛的關注。
由於電腦網路的發達,各種知識視訊隨手可得,加以民眾對自我保健概念的覺醒,越來越多人得以去尋求古老的醫療方法,來自行增強健康和治療疾病。於是近幾十年來,有了全球性「輔助性替代療法」的快速興起;不但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給予大力的推廣,大部分世界著名的醫學護理大學院校,也成立了相關研究的課程和學位,甚至各種專業的替代療法學校或團體,也紛紛成立起來。
而在輔助性替代療法中,中國傳統醫療法包括:中醫學、穴壓、針灸、中藥、氣功等等,都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當然拔罐也不例外,也是屬於其中之一。雖然世界衛生組織鼓吹各醫療先進會員國,去研究各種輔助性替代療法,將所得相關醫學訊息,供給醫療健康照護人員及機構參考使用;但是各醫療研究機構,對拔罐一法並沒有什麼興趣。
所以有關拔罐的實證醫學研究,可以說是少之又少;不但沒有嚴謹高品質的臨床試驗去證明,拔罐是否真正在某些病症上,具有實際的療效?其在操作技術上,是否真正安全?所拔罐的部位,是否恰當無誤?以及拔罐是否有急性或慢性的不良副作用?更別說是去研究有關拔罐對人體生理的影響,和操作原理上的科學基礎。
拔罐的醫療科學根據是這樣的貧乏,難怪美國癌症學會曾公開聲明說:「現有的科學資料,無法證明拔罐對癌症,或任何疾病有治療上的效果。拔罐還會在皮膚上留下明顯的印記,以及有被燒灼的危險。」又說:「雖然有很多人強調,拔罐後可以讓人感覺舒暢和有力,它的吸拔可以舒緩病症,類似於按摩或指壓一般,所不同的,僅僅只是使用一個杯子,自皮膚表面強力地往外吸取而已。」負面的意見溢於言表,可見一般正統主流西醫界,對拔罐的蔑視看法。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曾經是人類使用了數千年之久,迄今仍舊能夠流傳在民間的治療技術,是多麼不受正統醫療學界的接受和重視,是有其道理的。換句話說,有關拔罐的原理、方法和適應症,是需要進一步的澄清和整合;拔罐在臨床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需要去證明的。然而更重要的事是:拔罐的醫療原理和科學根據,必須要去探究和釐清究竟我們人類的祖先,是為何種目的要使用拔罐?究竟是什麼道理讓拔罐有療效?自現代醫學觀點來看,究竟在醫療技術中,拔罐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中、外拔罐在過去數千年的傳承中,有兩個疑點值得我們去深思:
1. 為什麼現代的資訊中,只有關於拔罐的工具──各式各樣的「罐子」及其演變,有較明確的資料流傳下來,其背後所根據的醫療理論卻闕如?為什麼要採用「拔罐」這種方法呢?其所根據的醫療理論是什麼呢?在古時候的西方及中東地區,有「四體液學說」的醫學信仰,來支持拔罐放血,直到第18、19世紀,才因為現代醫學的崛起而停止。數千年來,西方除了罐子的材質和罐內減壓法有改善進步外,可以進行拔罐放血的位置,仍舊侷限是在某些特定的部位上,其餘並無重大的改變。反觀東方的中國,傳統的中國醫學理論,又給予拔罐什麼樣的醫學根據?以及作為拔罐工具改變的理論基礎?在唐朝時代,朝廷習醫者需要兩年去學習「角法」,其內容絕對不會只有學習拔罐工具──獸角的使用(相信獸角罐子是由工匠製作,不必由醫家或習醫者,自行費時去截取和磨製),一定也還包括許多醫學的理論,和治療操作的原理,也就是中國人最常說的「口訣心法」,或是醫療理論上的「辨證論治」。這些智慧和知識,可能也和某些醫書一般,在千年書籍流傳中喪失或損壞了。有關這方面的答案,我們已經無法自中醫學典籍中去尋找得到,我們只好以現代的思維,去做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給拔罐一個有科學根據的解釋。
2. 為什麼在數千年拔罐的流傳中,不管中國或是外國的歷史資料,都僅僅提到,在罐子內要引火燃燒,或抽氣以減低罐內的壓力,使罐子得以吸附在皮膚上,那麼罐內的壓力要減低多少呢?壓力的大小對拔罐的效果有影響嗎?壓力的大小須依照拔罐的部位而調整嗎?壓力對皮膚以及皮膚以下的組織、血管有什麼影響呢?有潛在長期性的不良副作用嗎?當時人類可能沒有壓力計,如何去決定罐內的壓力?有關這一連串的問題,我們更無法自文獻中,尋找得到答案,我們也只好以現代的方法,去做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給拔罐另一個科學根據。
目前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台灣及中國地區,拔罐非常地流行,特別是在沒有法令的規範下,幾乎人人可為。又因為缺乏相關的資訊,民眾就難免會有兩極化的態度:拒絕接受拔罐,或是盲目地接受拔罐。後者的風險特別是在:由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自學者來操作,或是被一般初學者當作試驗的對象時,容易發生沒有預期的危險,輕者是讓拔罐成為無治療效果,變成是心理安慰的花招之一;重者是造成拔罐的不良反應,包括立即產生的皮膚傷害,如燒灼、表皮損傷、暈罐、昏厥、燒灼感和體力虛弱感等等,嚴重者甚至於有死亡個案的報導。另外尚有對於氣、血慢性傷害的副作用,和對人體內凝血機制的影響,由於該不良反應若是慢慢地演變發生,對身體的負面影響就經常被忽略;甚至很少被聯想發現,其實是由於不正確的拔罐所導致。
會發生這些種種不良的反應,除了由於拔罐操作技術的不純熟或失誤所引起外,主要還是忽略了拔罐所應有的「學理原則」和「辨證論治」的態度,尤其是拔罐的部位和手法,幾乎是人人隨意而為,缺乏醫學生理學上的根據,應該是最重要的原因。
時下所流行有關拔罐的書籍,或是網路的資訊中,大多僅敘述拔罐的工具和操作方法,以及對某些病症所要採取拔罐的部位。雖然有些書籍或資訊,也會提及拔罐時,應該要注意的事項和禁忌;但是一般人普遍缺乏知識和經驗,如何去事先正確地診斷疾病,辨識症狀,評估病人的健康條件,和如何去決定拔罐的部位,以及拔罐的方法?另外尚有一些重要的決定,像是需要拔多少罐?拔多久?要不要放血?如何放血?在何處放血?放多少的血?個別病人拔罐或放血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和副作用又是如何?如何去預防?
有關這些方面,會隨著病人個別狀況而產生差異,需要給予事先不同的注意,和臨場決策的應變。然而一般書籍手冊不是略而不談,就是不知如何去談,或是僅僅以注意事項來表列,沒有考慮到一般人在執行拔罐時,有沒有去做這些判斷的能力。因此拔罐種種急、慢性的不良反應,難免因而發生,造成被拔罐者有顯著的,或隱藏的危險和受傷害的可能。
因此,對拔罐進行多方面科學的研究是必要的,一來提供大眾有關拔罐效益和安全性的資訊;再來將拔罐的適應症,以及操作技術和部位,依病人的疾病、症狀和條件逐一釐清,必要時建立起標準化的作業程序,以提高拔罐的效益,減少不必要的傷害和不良反應,使大眾得以因拔罐這種技術,而緩解病痛並恢復健康。
雖然說執行拔罐的臨床實驗,可以去證明其是否具有臨床上的醫療效益,可是我們需要先去闡明拔罐背後的醫學理論,以及了解其生理機轉和作用,才能使臨床實驗得以有意義,有關的研究結果和訊息,方能為相關醫療人員所信服及採用。研究探討所得的醫學根據,和標準化的操作技術和方法,適應病症的判定和選擇,以及在身體上的哪些部位可以進行何種拔罐等等,有了明確的資訊,才能提供人們有效且安全的臨床應用,給予具千年歷史的拔罐,有現代醫療學的意義,真正嘉惠全世界人類的健康。
在本書的附篇中,將特地介紹「點穴拔罐法」。這套特殊的「點穴拔罐法」,不但可以加速氣功穴壓治療法的治療效果,還有非侵入性自然人體內調節淤血的功效。另外「點穴拔罐法」除了具有數種獨特的優點外,尚可以概略量化拔罐在氣、血上的治療成效和反應,以及其所影響的程度,不但可以作為簡略測量的工具,還可以作為診斷辨證,以及未來預防追蹤的參考。為了解「點穴拔罐法」中,罐內壓力的變化,利用特別設計裝置有壓力計和溫度感知器的瓷罐,當作罐子來研究壓力和溫度的變化,以及和瓷罐的關係,以期作為未來繼續進行實驗,研究探索醫療作用的理論基礎。
作者在這十數年間,以物理學的方法,和利用醫學生理病理學的理論,進行無數次拔罐的觀察分析和研究。在種種實驗結果的表現中,終於領悟到拔罐只是一種技術而已,就像是現代治療學中的「打針」或是「血管注射」的技術一般,只是拔罐是將體內的物質,自內往體外吸取排除;而打針或血管注射是將體外的物質,自外向體內輸送的不同罷了!就如「打針」或是「血管注射」也需要有各種醫學理論、治療原理、原則作為根據,以決定到底是要靜脈注射?還是要動脈注射?在哪個部位注射?注射什麼?劑量多少?速度多少?用什麼款式的針頭或針器注射?等等,牽涉到許許多多病人主觀和客觀的條件、身體疾病的狀況,以及醫學治療上的根據。「打針」或是「血管注射」是一件重要的醫療行為,雖然說可以經過正式學習自行注射,像糖尿病患者自己施打胰島素;也可以不經過學習擅自注射,像毒癮患者自己施打毒品,其中的危險,自然不言而喻!
拔罐不也就是有相似的情況嗎?需要先有醫學理論、治療原理、原則作為根據,去決定到底要在哪個部位上拔罐?拔多少罐?拔多久?用什麼拔罐的工具?也是牽涉到許許多多病患主觀和客觀的條件、身體疾病的狀況,和醫學治療的根據。能夠不慎重待之嗎?
此次將書付梓的目的,一方面是提出研究古今中外拔罐的沿革,比較各時期拔罐作為技術工具的目的,時下拔罐使用的狀況,以及比較分析討論拔罐的利與害;另一方面則是公開作者具十數年心血經驗的「點穴拔罐法」。謹將該法簡要說明:包括操作技術、在身體上所使用穴道部位、適應症狀的判定,以及禁忌等等,讓學習拔罐者有多一種的參考資料。希望對拔罐有興趣的人士,以及曾經或將要被拔罐的病患,或是好奇的健康者,在操作或接受拔罐的同時,能夠了解拔罐所依據的醫學,或治療學上的理論、原理及原則,以確定拔罐操作各項細節的安全性和正確性。
拔罐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已存在數千年之久的治療技術,迄今仍流傳在民間,成為一種民俗的治病方法。拔罐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醫學理論和操作模式,所用來治療的病症也不盡相同。在古代歐洲和中東地區的人相信「四體液學說」:人若發生有病症時,是四種體液不平衡所造成,如給予拔罐放血,讓四種體液再平衡,就可恢復健康。而在古時候的中國,最先利用獸角來拔取體表的癰疽,是一種外科治療方法。後來逐漸演變成為緩解疼痛、及內科上的症狀,成為一種中國傳統醫學上重要的治病醫術之一。中國的拔罐方法,和世界各地區...
目錄
代序 ── 拔罐與我
前言
第一章 拔罐的歷史沿革
第一節 中國傳統拔罐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 世界各國拔罐的歷史沿革
第二章 拔罐的現代發展
第一節 拔罐的工具及操作方法
第二節 拔罐方法的運用
第三節 拔罐的部位與適應症
第四節 拔罐的注意事項和禁忌
第五節 反對拔罐的意見
第六節 醫學原理和治療學的根據
第三章 拔罐的利害及其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中、外拔罐的差別
一、醫學的根據
二、拔罐的工具
三、拔罐的執行
第二節 拔罐方法的利害、分析與討論
一、是否以放血為目的
二、皮膚表面有無切口
三、乾式拔罐法或濕式拔罐法
四、罐子的材質
五、罐內減壓的方法
六、罐內溫度、容積與壓力的關係
七、留置罐子時間的長短
八、皮膚表面上的保護措施
第四章 拔罐的科學研究(Ⅰ)── 物理現象
第一節 研究的目的
第2節 研究的步驟、材料、操作方法與測量記錄
1、研究的步驟
2、材料
3、操作方法
4、測量及記錄
第三節 研究結果及討論
一、火罐法在不同的基材上進行拔罐時,顯現出的各種物理特性
(一)罐內的溫度
1. 罐內溫度對壓力的影響
2. 引火燃燒時造成火燄的溫度
(二)影響罐內減壓值的因素
1.基材軟硬的質地
2. 基材的毛細孔
3.罐子和基材的密合度
4.界面的性質
(三)界面凹陷的深度
二、火罐法及抽氣罐法在身體不同部位上進行拔罐時,顯現出
的各種物理特性
(一)罐內的溫度
(二)罐內的壓力
(三)人體不同的部位上拔罐後的物理特性
1. 麵皮墊的保護效果──體表有無傷口
2. 皮膚呈現的顏色的意義
3. 麵皮墊呈現不同深度的意義
三、拔罐的質性研究
第四節 拔罐物理現象的討論
一、決定罐內減壓物理現象的因素
二、溫度與壓力對拔罐的影響
三、人體組織對拔罐作用的反應
四、壓力對人體組織的作用和可能的不良反應
五、最理想的罐內壓力值
第五章 拔罐的科學研究(Ⅱ)── 醫學原理
第一節 身體組織對拔罐的生理、病理學上的反應
一、正常人體組織對拔罐的反應
二、有病症時人體組織對拔罐的反應
(一) 人體皮膚表淺部的膿包、癰疽
(二)皮膚、骨骼、肌肉、軟組織等的斷裂、腫脹和傷害
(三)內部組織器官的功能損壞、蓄積體液、遲滯萎縮
(四)病症沒有腫脹的現象,像疼痛、無力、麻痺等
第二節 拔罐的真相──拔罐只是一種技術!
一、拔罐相似於抽痰
二、拔罐相對於打針
第三節 以中國傳統醫學理論解釋拔罐的作用
一、氣血論:人體生命組織的結構成分
二、經絡系統:身體中緻密網狀的交換運行管道
三、 海論:十二經水者,皆注於修復代謝控制中樞的四海
四、原氣的別使:三焦、心主別脈與海論的關係
五、致中和:人體陰陽五行生剋合作無間
第四節 拔罐醫學原理的討論
第六章 拔罐科學研究結論的臨床應用暨案例分析討論
第一節 決定罐內壓力值的能力
一、熟悉身體各部位所能承受的減壓值
二、認識人體個別的差異性,並有能力分辨病人的屬性
三、有技術去控制罐內的壓力值
第二節 決定拔罐醫療根據的能力
一、分辨病人的症狀和疾病,以及選擇正確拔罐部位的能力
二、對致病原因具有廣泛的認識,以及分辨緩急的能力
三、了解人體組織對拔罐的作用和可能的不良反應
第三節 案例分析討論
一、案例分析討論──Ⅰ
二、案例分析討論──Ⅱ
附:點穴拔罐法
第一節 點穴拔罐法的理論根據
一、中國傳統醫學理論方面
二、人體功能的控制紐──穴道
三、醫療點穴的功能與作用
第二節 點穴拔罐法的治療步驟
一、穴道所代表的器官或組織及其功能的認識──制動點的認識
二、確定身體功能失常,或器官組織病變的位置,以及病因
三、以穴道調控器官組織,啟動人體自我修補機制
四、調控穴道以影響器官組織結構的變化
5、進行拔罐,將病變組織優先吸取出來
6、利用正常組織協助病灶組織的更新及修復
第三節 點穴拔罐法的操作
一、點穴的操作
二、拔罐的操作
第四節 點穴拔罐法的臨床適應症、注意事項及禁忌
結論與展望
致謝
參考書目
代序 ── 拔罐與我
前言
第一章 拔罐的歷史沿革
第一節 中國傳統拔罐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 世界各國拔罐的歷史沿革
第二章 拔罐的現代發展
第一節 拔罐的工具及操作方法
第二節 拔罐方法的運用
第三節 拔罐的部位與適應症
第四節 拔罐的注意事項和禁忌
第五節 反對拔罐的意見
第六節 醫學原理和治療學的根據
第三章 拔罐的利害及其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中、外拔罐的差別
一、醫學的根據
二、拔罐的工具
三、拔罐的執行
第二節 拔罐方法的利害、分析...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