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嘩巨變的時代,
楊照招魂那位講故事的人,
重整金庸筆下的山河歲月。
希望這樣的時代終將來臨──大家願意回歸金庸的文本,
尊重地探索小說藝術的高段演示。──楊照
「小說如同創造迷宮」,楊照從技藝本位立場,檢驗金庸到底寫了什麼樣的小說。結論是:金庸寫了絕對上乘的小說傑作。
《倚天屠龍記》所有憋氣式的線索,只為「六大派圍攻光明頂」?要將《雪山飛狐》和《飛狐外傳》放在一起讀,對胡斐那一刀劈或不劈,會有更多依據?《鴛鴦刀》是金庸拿整個武俠小說傳統來開玩笑?《白馬嘯西風》隱藏了強人從己的諷喻?《連城訣》裡人性的荒誕加上武俠的荒誕,反而更靠近現實?
「俠」,是韓非子法家觀點的「五蠹」之一,是司馬遷《史記.游俠列傳》的理想型生命情調,是中唐亂世劍俠刺客的華麗身影,是清末「俠即是儒」的尚勇精神。重然諾、秉持正義、為堅守原則願付出生命代價,但同時,俠也具備了曖昧性。對照金庸筆下,我們越能品讀出「俠」的樣貌是何等多元。
李安為何要拍《臥虎藏龍》,王家衛為何要拍《一代宗師》,侯孝賢為何要拍《刺客聶隱娘》?因為,他們都懷有武俠夢。金庸沒有放掉種種武功打鬥熱鬧奇想描述,忠於「俠」的價值觀信念,寫出了不落入任何俗套中,不斷開發例外的小說。在武俠小說系譜中,金庸無疑是最燦然的一道光!
【經典重讀.四大看點】
◎從金庸的生平 探看金庸小說的創作背景
◎從武俠小說系譜 探看金庸寫作技法的突破與新意
◎從「俠」文化的歷史源流 探看金庸的人物創造
◎一種 既在金庸之內又在金庸之外 的閱讀樂趣
「金庸的武林」系列──《曾經江湖》《流轉江湖》《再會江湖》
◎繼倪匡之後,完整評析金庸十四部小說的誠意之作
◎歷史的、文學的切入視角,帶你讀「懂」金庸
◎封面視覺出自香港知名畫家李志清水墨金庸繪作
◎2024為「金庸百年」,重讀金庸的起點
──新世代認識金庸的起點,可能是影視作品、改編漫畫,甚至手機遊戲,但文字仍是「起點的起點」。透過文本的帶領重讀,探索「武俠」對當代華人的情感意義,揭密金庸小說足以創造下一個百年的技藝內涵。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
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分子的形象與標竿。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文化基金會」董事長,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臺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冊。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知音推薦
宇文正 作家
宋偉杰 學者、美國羅格斯大學亞洲語言文化系
祁立峰 《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
邱健恩 金學研究者
張大春 作家
陳怡蓁 趨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執行長
馮翊綱 相聲瓦舍創辦人
詩,可以興,觀,群,怨,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讀金庸小說也可以的。年輕時,它甚至是我的交友寶典,辨識人格、性情,確認「理想型」男友的測驗題庫。重讀金庸,似乎隨時隨地,可從任一冊、任一段落開始。但是楊照的重讀金庸,是沿著著作的時間軸,有脈絡的,慢讀金庸。對於江湖新鮮人,這是一部極好的金庸導讀;而對於早已熟讀金庸者,更是一部可默默與之對話、切磋,不時擊節,啊,茅塞頓開!或很想要擊掌的知音之書。
──作家宇文正
金庸百年,江湖再現。楊照新著重讀金庸武俠作品,不忘回首青少年時快速、隨意的亂翻書,此際更現身說法,逐章示範如何平心靜氣讀金庸——全面、系統、反思、比較式的細察慢讀。作者融會貫通文本分析,歷史地理,人物傳記,報業傳奇,影視改編,考據評論。在儼然構架、精妙文字中,全書再訪江湖武林,細說人情世故,辨析敘事譜系,探詢經典形成。在喧嘩巨變的時代,楊照招魂那位講故事的人,重整金庸筆下的山河歲月。
──學者、美國羅格斯大學亞洲語言文化系宋偉杰
什麼叫俠?「群」、「我」之辨。
那些為了自身武功、地位、名聲、財富而去騙、爭、搶、奪的人,不俠。
蕭峯願以一人之死換取眾人之生,這般決斷叫「俠」。
郭靖畢竟為堅守襄陽而死,這回終局叫「俠」。
張無忌為調解明教與各派舊隙,將殺親之仇撇到一旁,這個判別叫「俠」。
令狐冲對尼姑避之唯恐不及,卻能在困難中扛起恆山掌門,這樣挺身叫「俠」。
韋小寶明辨小玄子能行王道,能為群體謀福,這片認知叫「俠」。
謝遜、鳩摩智、金輪法王終究覺醒悔改,這場徹悟叫「俠」。
楊照老師傳遞俠情,這套書寫叫「俠」。
──相聲瓦舍創辦人馮翊綱
名人推薦:知音推薦
宇文正 作家
宋偉杰 學者、美國羅格斯大學亞洲語言文化系
祁立峰 《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
邱健恩 金學研究者
張大春 作家
陳怡蓁 趨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執行長
馮翊綱 相聲瓦舍創辦人
詩,可以興,觀,群,怨,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讀金庸小說也可以的。年輕時,它甚至是我的交友寶典,辨識人格、性情,確認「理想型」男友的測驗題庫。重讀金庸,似乎隨時隨地,可從任一冊、任一段落開始。但是楊照的重讀金庸,是沿著著作的時間軸,有脈絡的,慢讀金庸。對於江湖新鮮人,這是一部極好的金庸導讀;而...
作者序
〈真正「讀」金庸小說〉
書寫《金庸的武林》這套書時,我一直在心中擺放一個從讀者角度合理的質疑:金庸的小說需要解讀嗎?有誰不知道金庸武俠小說?更重要的,任何想要讀金庸小說、讀了金庸小說的人,會覺得自己讀不懂、讀不夠,因而需要別人來多囉嗦解釋說明嗎?
回應這個問題,我給自己一個嚴格的標準,源自於一項簡單的事實,以及要給讀者的一個簡單的提醒。簡單的事實是:「金庸寫的是小說。」給讀者的簡單提醒是:「你有沒有讀過金庸小說?讀過就是讀過,沒讀過就是沒讀過。」
好吧,我承認這兩句聽起來都像廢話,但還真不是。容我解釋:第二句主要針對金庸小說太成功帶來的特殊情況,很多人接觸金庸,自認為知道金庸、瞭解金庸、甚至熱衷於對金庸作品侃侃而談,但實際上從來沒有讀過文字版的金庸小說。他們的認識、印象,都來自影視改編作品。
據統計,從金庸武俠小說問世以來,至今有了八十一部改編電影,另外還有至少八十五部電視劇,將近一百六十部的改編漫畫,甚至還有黃輔棠老師改編的《神鵰俠侶交響樂》。
我要強調的是,影視改編非但不等於金庸武俠小說,而且往往嚴重阻礙了人們真正去體會、欣賞金庸小說的成就。這不牽涉到如何進行影視改編,影視劇有多忠實於金庸原著,演員選得好不好、演得好不好,或用什麼方式設計鏡頭、畫面呈現等等。而是更根本的,歸結到文字刻劃描述虛構的人物情節,與影視再現形式間的必然、無可彌縫的巨大落差。
由此連結到那簡單的事實,金庸寫的,真正的金庸作品是用文字寫成的小說。要談論金庸、要評價金庸,我們必須正視、回歸、聚焦到這個事實原點,看看金庸究竟寫了什麼樣的小說──從小說、尤其是類型小說的基本性質上看,他怎麼寫,又寫到了什麼等級、什麼狀態。
要在這個理路上,我的解讀才能成立。我是一個寫小說的人,當然更是一個長期幾十年未中斷不懈地讀小說的人,而且至少有三十年時間,我努力打造自己分析、解釋小說的能力,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課堂上,分析、解釋過各種不同的小說。
小說大概是人間最被誤解的一樣東西。寫小說牽涉到許多技法、設計、思考,如此艱難,然而大部分讀者卻完全無感、無視於小說的道理,將小說視為很簡單,人人能讀也似乎人人能寫。
容我舉兩個例子說明小說之艱難。我的老友,專業的讀書人、寫作者,博聞強記而且總不憚於挑戰難寫題材的唐諾,當年先舉重若輕地寫了《文字的故事》,之後又舉重若重地寫了沉甸甸分量的《閱讀的故事》,本來他設定的,接著要寫《小說的故事》。然而遍查唐諾的著作書目,你找不到叫做《小說的故事》這本書。會查到的,是他在出版《閱讀的故事》之後,寫了《讀者時代》、《在咖啡館遇到十四個作家》、《世間的名字》、《盡頭》等書。而依照唐諾自己的告白,他寫不出預定的那本《小說的故事》,而將原本該寫入《小說的故事》裡的許多內容,散放到後來的這幾本書中。
也就是《讀者時代》到《盡頭》這幾本書,都可以算是《小說的故事》的副產品,然而終究計畫中那本直指小說本質,一本到位告訴我們小說是什麼的著作,先是難產,後來被放棄了。
這也是唐諾的自我告白:寫不出《小說的故事》最主要的理由,是小說似乎有一種拒絕被歸納、被描述的個性,每當筆下用全稱方式訴說小說如何如何,熟讀太多小說的唐諾馬上在心中想起了例外,某一本好小說就不是如此的。小說抗拒所有的規律、規則。
另一個例子來自傑出的小說家米蘭.昆德拉。他用對比的方式呈現小說的特性,站在小說與小說家對面的是那種人,「他們相信真理是清晰的,他們相信所有人的想法都應該相同,他們相信自己和心裡所想的自己一模一樣。然而人之所以成為個人,恰恰是因為他失去了對於真理的確信以及其他人的一致共識。小說,是屬於個人的想像天堂,沒有人是真理的占有者……」(《小說的藝術》〈耶路撒冷演講:小說與歐洲〉)
因為金庸的作品好讀,甚至容易讓人沉迷,於是很多人從閱讀經驗不經思考反推,以為這樣的小說也就很好寫。絕對不是如此。二○一八年金庸去世後所開啟的重讀旅程中,我不斷自覺地從小說如同走迷宮、或是如同創造迷宮的複雜技藝本位立場,檢驗金庸到底寫了什麼樣的小說。
容我毫不誇張地說:金庸寫了絕對上乘的小說傑作,將這樣的小說單純當作影視劇的故事腳本,實在太浪費了。只是要拍影視劇,說真的,不需要像金庸那麼好的小說拿來當基底。而金庸小說成就之高,一部分正因為他創意運作的空間,比一般小說作者要來得小,他寫的是類型小說,必須照顧類型規則,還要符合類型小說的內在精神。金庸沒有放掉種種武功打鬥熱鬧奇想描述,沒有違背由門派構成的武林邏輯,而且還忠於「俠」的價值觀信念。在如此層層限制下,金庸服膺唐諾和昆德拉所揭示的小說根本追求,寫出了不落入任何俗套中,不斷開發例外的小說;寫出了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的各種複雜想法,人與人之間介於真實與虛幻的曖昧情感。這裡沒有簡單的真理,只有不斷刺激讀者去思考、去感受角色的個別處境、個別經驗。
希望這樣的時代終將來臨──大家願意拋開那些影劇改編,回歸金庸的文本,真正讀金庸小說,尊重地探索其中小說藝術的高段演示。
《流轉江湖》接續前一本《曾經江湖》,依照金庸創作時間順序,解讀《倚天屠龍記》、《雪山飛狐》、《飛狐外傳》、《白馬嘯西風》、《連城訣》諸作品,然後將金庸小說放回到「俠」的傳統中,進行了詳盡完整的歷史考察比對。
〈真正「讀」金庸小說〉
書寫《金庸的武林》這套書時,我一直在心中擺放一個從讀者角度合理的質疑:金庸的小說需要解讀嗎?有誰不知道金庸武俠小說?更重要的,任何想要讀金庸小說、讀了金庸小說的人,會覺得自己讀不懂、讀不夠,因而需要別人來多囉嗦解釋說明嗎?
回應這個問題,我給自己一個嚴格的標準,源自於一項簡單的事實,以及要給讀者的一個簡單的提醒。簡單的事實是:「金庸寫的是小說。」給讀者的簡單提醒是:「你有沒有讀過金庸小說?讀過就是讀過,沒讀過就是沒讀過。」
好吧,我承認這兩句聽起來都像廢話,但還真不是。...
目錄
序言:真正「讀」金庸小說
第一章《倚天屠龍記》:悠長的大佈局
01所有線索,只為「六大派圍攻光明頂」
02正邪同在,是張無忌的宿命
03失蹤的角色,必然帶著故事回來
04憋氣式的伏筆
05「唯偏執狂得以倖存」
06不被作者喜歡的男主角
07楊過是理想,無忌乃金庸
第二章《雪山飛狐》《飛狐外傳》:現代性的二連作
01正派的敵人,就活該被殺嗎?
02奇特的二連作
03獨一無二的舞臺劇手法
04再思考雪山飛狐那一刀
05武功的完成和俠的完成
06能解無藥可救之毒的人
第三章《鴛鴦刀》:咒語一般的「江湖上有言道」
01江湖的經驗法則有用嗎?
02開了自己玩笑的夫妻刀法
第四章《白馬嘯西風》:強人從己之惡
01以女性作為主角的武俠小說
02愛情是勉強不來的
第五章《連城訣》:以荒誕靠近現實
01模糊的主角,主題的彰顯
02被冤枉到極致的人
03東方版《基度山恩仇記》
04關於相信的故事
05荒誕加荒誕,是不是就不荒誕?
第六章俠:想像一個另類世界
01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02《史記》隱含的「俠」精神
03〈游俠列傳〉的理想型生命情調
04俠的曖昧性和唐傳奇的「劍俠」
05「儒俠」與「武士道」
06身懷武功者,才能成為俠?
07武林:為新秩序而生
08英雄的想像
09「俠」內在的道德矛盾
10俠傳統:集體高過個人
11俠的現實難題:逼上梁山之後呢?
12俠與自由
13《俠隱》《城邦暴力團》:另一個武俠的黃昏末日
序言:真正「讀」金庸小說
第一章《倚天屠龍記》:悠長的大佈局
01所有線索,只為「六大派圍攻光明頂」
02正邪同在,是張無忌的宿命
03失蹤的角色,必然帶著故事回來
04憋氣式的伏筆
05「唯偏執狂得以倖存」
06不被作者喜歡的男主角
07楊過是理想,無忌乃金庸
第二章《雪山飛狐》《飛狐外傳》:現代性的二連作
01正派的敵人,就活該被殺嗎?
02奇特的二連作
03獨一無二的舞臺劇手法
04再思考雪山飛狐那一刀
05武功的完成和俠的完成
06能解無藥可救之毒的人
第三章《鴛鴦刀》:咒語一般的「江湖上有言道」
01江湖...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