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重新認識言語的真實力量,說出更有質感的人生!
你有多久沒注意過自己日常的說話習慣呢?
言語表達常被當作獲取工作、名聲、利益的工具,
我們擅長針對特定目的進行交談,
生活中的對話卻少了待人的溫柔與耐心,往往造成隱形的傷害而不自知。 我們每天所說出去的話,和聽到的話,超乎想像得多,日積月累的影響力更是不容小覷。如果我們的話語,可以帶給人溫暖,注入鼓勵、療癒、善意等利他的心意,無論對象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或是最親密的家人,將是一份最棒的禮物。
擁有22年主持和教學經驗的月琪老師,在書中歸納出邁向質感談吐的四大修練:
˙探索你的口語表達習慣
˙聰明建立連結
˙對話的藝術
˙建立個人的言談風格
這些不可多得的硬技術和軟技巧,能幫助你把話說得更精準、談吐更細緻,在與人交談時,言詞能夠舒服得體,又不至於失去個人的界限。
事實上,「質感說話」最大的受惠者,將是我們自己。你會獲得包括以下五項在內的諸多益處:
˙提升自我價值感
˙加深原有關係的連結
˙開創事業及人生新契機,增加幸運的機率
˙更懂得保護自己珍貴的言語能量
˙遇到事情,採取更和平的「非暴力溝通」
在眾聲喧譁的年代,言語的影響力來到新高峰,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串起此生的軌跡,期許我們都能熟習這門「表達愛的藝術」,以嶄新的心情與眼光,重新看待並享受「說話」這件事,讓每一次開口,都說出心中溫柔的話語,說出更有質感的人生!
作者簡介:
潘月琪(Mia Pan)
資深媒體主持人、口語表達訓練講師、TEDx講者。
畢業於清大中文系,完成英國牛津大學正念中心「正念認知療法(MBCT)」第四階段師資專訓,從事主持及教學工作逾22年,廣播金鐘獎三度入圍,專訪對象高達數千人,訪談功力深獲各界讚譽。
常應邀到各政府單位、企業機構及大專院校授課演講,主題涵蓋質感表達、人際溝通、風格主持及公眾演說。近年在知名美育機構「學學」(Xue Xue)開設「人物訪談力」課程,亦在線上學習平台「Hahow 好學校」開設「質感說話課」。
2017年受邀TEDxSuzhou年度大會發表演說,是當屆唯一台灣講者,講題「言語的溫柔力量」廣受好評。
熱愛生活,習舞多年,熱衷行旅,對人們如何透過「言談」、「文字」及「肢體神情」表達內心情感,有極細膩的觀察感受,期許自己為世界傳遞有價值的知識、思想、愛與溫暖。
臉書專頁:www.facebook.com/miapan0721/
聯繫請洽:cutemoon0721@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吳東龍(設計觀察作家、《遇見設計》主持人)
林隆璇(知名音樂人、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副教授)
施易男(影視名人、甜點王子)
陳星合(前太陽馬戲團表演者、星合有限公司創辦人)
劉中薇(知名編劇、作家)
鄭宗龍(雲門舞集藝術總監)
魏世芬(聲音詮釋指導)──感動推薦 (依姓名筆畫排序)
我極力推薦給想增進自己表達能力、公眾演說能力的專業人士,還有想要促進良好溝通、人際關係的朋友,以及純粹只想把話說好的每一個你。──林隆璇/知名音樂人、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副教授
溫柔說話的力量有時會拳拳到肉抑或充滿啟發,而這位以說話為業的俠女,其文字功力不亞於她的說話專業,十年磨一劍的精彩待您發現。──吳東龍/設計觀察作家、《遇見設計》主持人
月琪的書千呼萬喚,總算等到了。翻開《質感說話課》,你會不想下課!──劉中薇/知名編劇、作家
月琪的提問,總是溫暖地捧著你,讓你的言語可以任意飛翔,問題的前後安排又讓聽眾可以輕易領會,這就是她聲音質感的功力跟涵養。──魏世芬/聲音詮釋指導
名人推薦:吳東龍(設計觀察作家、《遇見設計》主持人)
林隆璇(知名音樂人、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副教授)
施易男(影視名人、甜點王子)
陳星合(前太陽馬戲團表演者、星合有限公司創辦人)
劉中薇(知名編劇、作家)
鄭宗龍(雲門舞集藝術總監)
魏世芬(聲音詮釋指導)──感動推薦 (依姓名筆畫排序)
我極力推薦給想增進自己表達能力、公眾演說能力的專業人士,還有想要促進良好溝通、人際關係的朋友,以及純粹只想把話說好的每一個你。──林隆璇/知名音樂人、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副教授
溫柔說話的力量有時會拳拳到肉抑或充滿...
章節試閱
清理你的廢語贅詞,言語更熠熠發光
日本「收納整理專家」近藤麻理惠以「若眼前的物件無法再使你怦然心動,就勇敢丟棄它吧!」的收納心法,帶動一股「斷捨離」風潮。我有朋友嘗試每天丟一樣不再需要或不適合自己的東西,才短短幾週,家裡從原本的雜物堆滿天,變成如禪修聖地般的清雅空間。
看得見的物件,容易評估,你大可以站在物品面前,一樣一樣拿起來仔細端詳,有疑惑的,先放進「待處理」的箱子裡,確定要丟棄的,扔進另一個箱子裡。不過,我們在說話時,語句中出現不必要的字詞,自己卻不容易發現。若想呈現有質感的談吐,必須認出自己最常講哪些贅詞,在什麼情況下特別容易出現?以及該如何改善?才能施以「斷捨離」魔法,幫助更重要的內容顯露出來。
首先,我想安慰各位,每個人或多或少講話都會夾雜一些贅詞,只是數量、頻率多寡,以及有沒有被發現的差異。
特別常見的贅詞有:「然後」、「而且」、「再來」、「這個」、「那個」、「嗯」、「啊」、「ㄜ」。另外,把「老實說」、「我覺得」、「我個人認為」當作開場白;也常聽到有人把「你懂我意思嗎?」當作結尾,每隔幾句話就出現一次。
為什麼會出現廢話贅詞呢?我喜歡用「開車」做比喻,人在講話時,就像駕駛一輛知識列車,行進間,駕駛人會想保持一致的速度,而車速就形同你的語速。倘若對接下來要表達的內容不夠熟悉、腦內字彙量不夠豐富,或者昨晚沒睡飽精神不佳,以至於突然忘記要講的話。為了不讓聽眾察覺這輛知識列車出狀況,腦子便會立刻「調兵遣將」,指揮你的嘴巴填一些字進去,好讓整體聽起來依舊平穩流暢,而這些幫忙「粉飾太平」的字句,往往就是沒必要的廢語贅詞。
每個人「偏愛」的贅詞各有千秋,再打個比方,我如果太忙,會不假思索從衣櫃撈出幾件常穿的衣服套上;飢腸轆轆的時候,大腦總先浮現那幾家熟悉的店、常吃的料理,下一步就會直奔那間店,點相同的餐點。贅詞也是如此,有人特別常說「而且」,有人喜歡用「然後」來連結上一句和下一句話,有些來賓在接受專訪時,會無意識在最後多說一個「對」字。
「請問您成立這間公司多少年了?」
「我成立這間公司已經十五年了。對!」
似乎多講「對」這個字,可以增加說服力,也為自己打一劑強心針。其實這麼做絲毫沒有幫助,反而容易讓人聽出你的緊張。
還有一種贅詞,彷彿是「橫空出世」的病毒,很多人都被傳染,對語法比較講究的人,一定很想殲滅它,那就是「的動作」這三個字。
「不好意思,現在為您做一個加湯的動作。」曾有人抱怨某間知名餐飲品牌的服務台詞太冗長,據說該品牌很認真做了改善,我仍然陸續從其他服務業聽到類似的說法,甚至從記者口中聽到這樣的語句結構。
字句越長,聽起來越委婉禮貌,但建議架構在合理的文法基礎上。「加湯」已經是一個動作,「現在為您加湯」就足以清楚表達,不需要再加上「的動作」來做補充,除非進行某種表演形式的演說,想刻意玩一些語言趣味,那也應該經過縝密設計,而非無意識地脫口而出。
贅詞太多還有一個缺點,人們的記憶力和注意力有限,贅詞頻頻,會讓聽眾忘記真正的重點在哪裡,如同美麗的花朵被一堆雜草所淹沒。更糟的是,假使你贅詞出現的頻率被聽眾抓出來,接下來對方會一直被那些反覆出現的「配角」瓜分注意力,偷數你一段話裡到底出現幾個「然後」,那就大大不妙了。
若想知道自己常說哪些贅詞,常互動的家人、好友、同事可以提供最真實的回饋。誠懇提出請求:「我想多了解自己的說話習慣,平常我講話有哪些贅詞常出現嗎?」上台演說或做簡報時,請人幫忙錄下來,你可能會訝異自己的贅詞竟然如此活躍!
講話快的人,比較容易有贅詞,也比較容易被發現。試想,開車時速一百公里,如果突然踩剎車,是不是比時速六十公里的車輛,更容易被發現有異狀?駕駛人的反應時間也比較不足。當你搜尋腦內資料庫的時間不夠,情急之下,就會冒出多餘的話。同理可證,偶爾忘詞時,把語速放慢很有幫助,便可爭取多一點時間思考,有餘韻修剪和挑選所要表述的詞句。
這些擔任「遞補角色」的字詞們,如果越來越常使用,就算你對要講的內容已經很熟悉,身心狀況也穩定,它們也可能變成不受歡迎的忠實隨從。廢話贅語如同野草除不盡,春風吹又生。如果沒有充實自己的詞彙量、豐富談吐內容、多演練要說的話、放慢語速、保持頭腦清明,那麼好不容易拿掉一個贅詞,很可能會再來一個,就算你改掉「而且」,下次就會變成「然後」,這就是言語的慣性。
別緊張,在日常對話出現一點贅詞無傷大雅,反而拉近彼此的關係,太乾淨俐落、太工整,反而有種距離感。鄰居阿姨見到我:「哎呦,月琪啊!那個好久沒看到妳了,啊妳現在都在忙什麼啊?」聽起來是不是很親切呢?至於上台簡報、主持會議、播報新聞、TED演講這類需要呈現高度專業的場合,加上有時間限制,贅詞就要越少越好。
容我開個小玩笑,想要研究廢話贅詞,多看記者連線報導,尤其是新手記者,通常不會失望。舉凡小貓卡在水管裡、民眾放天燈不小心燒起來,辛苦的記者們常得趕到現場,在資訊量不足或經驗不夠的情況下,只好反覆同樣的敘述,此時贅詞就會特別多。另外,近年網路直播興起,跟主持Live節目一樣,非常挑戰臨場反應,這些都是贅詞容易上身的高危險族群。
多年前,有部很受歡迎的日劇《美女或野獸》,松嶋菜菜子飾演一位受聘挽救《Evening News》收視頹勢的節目製作人。在某集劇情中,作風強勢的她,決定不再續聘年紀已長的資深主播櫻木,改用一位播報風格浮誇的年輕主播。結果情人節當天,也就是櫻木主播將告別觀眾的最後一集,突然發生銀行劫匪狹持人質事件!
晚間新聞馬上要開始了,櫻木主播卻只拿到寥寥幾行新聞稿,內容非常空洞。憑藉長年厚植的實力,櫻木對過去的新聞事件如數家珍,他沉穩放下新聞稿,專心看著棚內播放的銀行直播影片,開始同步播報現場實況,並隨口舉出多年前曾有一起類似的搶劫案件,作為對照說明。等警察破門而入、順利攻堅的那一剎那,他漂亮做結尾,整個播報過程條理分明,沒有絲毫贅詞。
女主角深受撼動,終於了解資深主播的價值,她誠心道歉,慰留櫻木主播繼續在節目崗位服務,歡喜落幕,這是我很喜歡的一集。
有實力的主持人和新聞主播,有點像開飛機的機長或掌舵的船長,風平浪靜時,大家以為任何一個人來接手也沒什麼差別。殊不知,遇到亂流、機械故障等危機,才是考驗真功夫的時刻。雖然櫻木沒有年輕主播的光鮮帥氣,然而歲月累積的知識內涵、危機處理能力,是最珍貴的資產。所有口語表達基本功絕非一朝一夕可練成,好好儲備實力,在重要時刻,你的價值將更有機會被看見。
再次檢視自己的談吐習慣,別讓多餘的贅詞削弱你的專業形象,無法使自己和他人怦然心動的詞句,請勇敢捨棄它吧!
如何禮貌打斷他人的談話,優雅脫身
沒人喜歡被打斷談話,但有時我們必須如此,遇到以下狀況,別猶豫,就是優雅轉身的合理時機。
比方,面前這位仁兄,滔滔不絕講了三個鐘頭,有如唐僧碎念孫悟空。又比方,你必須趕赴下一場聚會,拜見未來的岳父岳母。常見的心聲是,大家相處時間有限,但你有其他更重要的話題想聊。更或者,對方談論的觀點內容、語氣措辭,引發你身心極大的不適。這時候,是該禮貌揮舞「言語之刃」,勇敢切斷目前的談話了。
有次教完課,一位年輕男學員分享他的苦惱。他是一位攝影記者,如果早在三十年前入行,他只要掌握好相機,捕捉最適合的影像畫面,不需要說太多話。然而,近年媒體生態丕變,攝影記者也開始被要求發想專題、身兼採訪工作,務必在最短時間製作出吸睛的內容。於是,我的「人物訪談力」課程陸續出現好幾位攝影記者,他們想趕緊補強口語表達能力,包括如何進行人物採訪、架構訪綱、採訪過程如何開啟對話,以及更多溝通技巧。只是沒想到,面臨最棘手的挑戰竟然是「該如何打斷對方說話」。
「我知道要有耐心,盡量讓受訪者多講一點。通常講一陣子,會出現一、兩句特別精彩的句子,可是有時候對方講了好久,完全沒有值得採用的內容,真的很無奈。」
這位學員的困擾我非常感同身受。二十多年來,我製播過十多個節目及迷你單元,以一小時的預錄專訪來說,事後反覆聆聽,修剪受訪者咬字發音失誤及多餘的贅詞,還有偏離主題、不那麼精彩的發言,再進行後製配樂。完成後,我習慣重聽完整版的音檔一到兩次,檢查說話和音樂的音量比例是否和諧?整集節目是否順耳?全部加起來往往花費比預錄多出兩、三倍,甚至更久的時間。
我的學員很用心,願意讓受訪者好好闡述,這點太值得嘉許。但錄得越多,後製的時間就需要越久,如果懂得拋出「好問題」,當對方講話太冗長,知道該如何應對,就能把時間留給其他也很值得投入的人事物上了。
「首先,你必須專注聆聽。」我認真看著學員的眼睛,說出這句肺腑之言。
聽到我的回答,他難掩失望,幽怨地說:「就是對方講太久,講著講著,我都恍神放空了啊!」
「如果想顧及禮貌,你就必須專心聽對方說了什麼,才知道哪裡是最適當的插話點。」我耐心告訴他,這是最重要的步驟。聽對方說話的內容,注意對方呼吸換氣的節奏,再趁他換氣的毫秒之間,切入適合的話。
「庖丁解牛」這句成語大家應該不陌生,厲害的廚師對牛隻的身體結構很熟悉,順著肌肉骨骼的關節紋理,可以輕易把一大頭牛拆切成不同部位。至今已摘下十六顆米其林星星的「地獄廚神」高登.拉姆齊(Gordon Ramsay)曾示範閉眼拆切一隻雞,也是如此。吸氣與吐氣之間,就形同動物最脆弱的關節空隙,想要截斷談話,從這裡下手,就會乾淨俐落,不帶血水。
我曾經主持某場記者會,主辦單位很有心,在貴賓致詞前,安排了很特別的表演橋段。他們邀請一位表演藝術家,以身體為筆墨,在現場進行一場書畫展演。活動正式開始,我簡單講完開場白,歡迎表演者出場。伴隨著現場古琴錚錚,表演者優雅舞動,墨汁緩緩從衣服機關流溢而出,落在一大片宣紙上,渲染出美麗的字畫。
那件衣服內藏特殊裝置,無法事先彩排,因此,原本表定的演出時間約八分鐘,卻發生意料之外的狀況。起初,現場所有人都沉浸在靜謐又充滿美感的氛圍中,但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表演者卻絲毫沒有停止的意思,還在繼續悠然舞動著。
過了十分鐘,現場開始出現騷動,其中一位致詞嘉賓是部長級的政治人物,必須趕赴下一個行程,他的幕僚頻頻向我催促:「到底什麼時候會結束啊?」我也很焦急,許多時候,活動主持人必須得到主辦單位的許可,方能調動記者會流程。尤其藝術家在表演時一直閉著眼睛,投入內在的小宇宙,無法看見任何人的暗示,這怎麼辦呢?
時間又過了五分鐘,實在不能再拖,我深吸一口氣,靜下心,決定找適合的點切入。
回想主持廣播時,我會在兩首歌曲之間的「間奏」講些話,並且在間奏旋律結束前,講完該講的內容。加上我長年習舞,也看過不少表演,對音樂節奏和身體律動還算敏銳,這些經驗在此刻全派上用場。
我仔細聽現場古琴演奏,到了某個停頓點,音樂家還沒彈出下一顆音符,表演者的身形又剛好落在一個美麗的姿態,我趕緊說:「非常謝謝○○老師帶來精彩的演出。」儘管內心焦急,一開口的語調還是要不疾不徐,力求平穩。表演者非常有經驗,聽到我的聲音,他緩緩起身,優雅向大家行禮,翩然退場。大家內心都鬆了一口氣,全場掌聲四起,記者會總算可以繼續進行下去。
聆聽對方的話語,隨著呼吸節奏伺機介入,就不會顯得突兀粗魯。為了能夠留意對方換氣停頓的那一毫秒,我們必須專心聆聽,同時觀察對方的動作。
找到介入的呼吸頓點,接下來該說什麼呢?如果是媒體訪談,你可以說:「剛剛您提到的這段故事,非常精彩,我還很好奇另外一個問題,可否請您聊聊……」引導對方到你希望對方回答的另一個議題。
若在社交場合,你可以說:「好想跟你繼續聊,不過真不好意思,今天有幾個很久不見的朋友也來了,我去跟他們打聲招呼,你好好享受今晚的派對喔!」如果不打算再回來,就別輕言給承諾,結尾不妨說:「你平常習慣用哪種通訊軟體?我們交換一下聯絡方式,再找一天繼續聊。」讓對方知道你對他還是很有興趣,只是在這個場合裡,你也有其他需要關照互動的新舊朋友,這樣的中斷離場,就不會顯得失禮。
同理可證,如果你的眼神一直深情看著對方,又點頭又微笑追問:「然後呢?」「真是太有意思了!」對方自然會深受鼓舞,繼續講到天荒地老。暫時收斂「鼓勵」的肢體語言,但眼神也不要一直飄移,頻頻看錶,這樣就太明顯了。看錶或是瞄手機上的時間,只要一、兩次就好,對方通常會接收得到這些暗示。
最後,不妨思索一下,如果沒有時間限制,為什麼想打斷對方的談話?是對方聲調太沉悶?不知所云?太自吹自擂,大言不慚?講的內容「含金量」不足,不符合我們的期待?還是對方的論點嚴重牴觸我們長期信奉的價值觀?並非每個人都是說故事高手,一開口就讓人沉浸其中;也很難每個人都像劉德華,妙語如珠又讓人舒服。多給彼此機會,聽聽對方怎麼說,試著從裡面淘金,說不定會有新的啟發與收穫喔!
清理你的廢語贅詞,言語更熠熠發光
日本「收納整理專家」近藤麻理惠以「若眼前的物件無法再使你怦然心動,就勇敢丟棄它吧!」的收納心法,帶動一股「斷捨離」風潮。我有朋友嘗試每天丟一樣不再需要或不適合自己的東西,才短短幾週,家裡從原本的雜物堆滿天,變成如禪修聖地般的清雅空間。
看得見的物件,容易評估,你大可以站在物品面前,一樣一樣拿起來仔細端詳,有疑惑的,先放進「待處理」的箱子裡,確定要丟棄的,扔進另一個箱子裡。不過,我們在說話時,語句中出現不必要的字詞,自己卻不容易發現。若想呈現有質感的談吐,必須認出...
作者序
用言語呈現真實、美好又有質感的自己
因為工作緣故,「與人交談」佔據我人生極大的一部分,這樣的狀態從職場延伸到日常生活。比方,我的髮型師會揮舞著剪刀說:「每次都好期待幫妳剪頭髮,跟妳聊天可以增廣見聞,還可以學到怎麼跟客人應對,這樣說來,應該我要付妳錢才對吧?哈哈哈!」
我的牙醫則說:「潘小姐,跟妳約診時間太短了,都不夠聊天。」
非常感謝他們這麼說,當下我只能點頭表示認同,因為頭一晃動,髮型可能會剪歪,而牙醫塞在我嘴裡的固定器還沒拿出來。
我想起一位朋友是金融界高階主管,身材高䠷,輪廓深邃,年收入令我難以望其項背。某天,她苦惱地說:「月琪,不知為何,大家好像都很怕我。下了班,想找人喝酒聊聊天,公司同事都說有事;好想交個男朋友,去了幾次相親飯局都沒有下文。妳說說看,問題究竟出在哪啊?」
人際關係和感情緣分很難說得準,不過我發現她在說話時,聲音線條十分僵硬,感覺很嚴肅,每句話都很快收尾,隨時像上司對下屬發號施令。對話時,無論聊什麼話題,很難從她的臉部表情看出情緒。當她講完想說的話,便毫不眷戀地掛斷電話,很少關心朋友最近過得如何。我想,只要從這些環節調整一二,她期待的友誼和感情可望翩然而至。
我不是心理師或情感專家,我只是曾經主持廣播節目十七年,發表過TEDx演說,主持過上百場活動,也是一位口語表達訓練講師,專門引導大家縮短心和大腦到嘴巴的距離,以及探索「說話」之於各種情境關係的謎團。
在外界眼中,我看似自信又有活力,彷彿扭開水龍頭,得體機智的話語就會源源不絕。其實我和正在閱讀此書的你一樣,面對職場環境、社交生活與親密關係,常在波濤洶湧的「言語之海」載浮載沉,得靠經驗和智慧判斷天候海況,以求安全航向未知的彼岸。
生活有時風和日麗,聽到一句真誠的讚美,心裡就開出一朵花。有時烏雲密佈,因為一句體貼安慰,在黑暗隧道裡看見微光,又有勇氣往前行。遇到粗糙尖銳的言語,像被突來的狂風暴雨襲擊,也會遍體鱗傷,驚魂未定。
二○一七年,我受邀前往中國蘇州發表TEDx年會演說,策展人提出邀請後,我的內心常浮現「言語的溫柔力量」這句話,成功說服策展團隊接受這個乍聽之下「有點抽象」的講題。演講當天我感冒未癒,覺得自己表現不盡理想,沒想到這個主題引起比預期更大的迴響和共鳴,回到台灣,我與不少朋友及學員分享這個理念,很驚喜獲得許多認同。原來大家都知道口語表達很重要,只是不清楚該從哪些地方改善。還有,言語究竟可以發揮哪些正向力量,該如何好好使用它。
二○一九年,我進修牛津大學正念中心(OMC)來台舉辦的「正念認知療法(MBCT)」第四階段師資培訓,每到午休時間,來自兩岸四地的夥伴們熱切交流,討論未來該如何運用所學結合自己的專業,讓大家的身心更健康。如果要說哪裡可以聽到充滿溫暖、正向又有質感的話語,莫過於這樣集結一群有心助人又上進的學習場合了。
午休時間,我扒著便當,隔壁一位資深心理師突然問我:「MBCT是為了預防憂鬱症復發,MBSR(正念減壓療法)起初是為了失眠問題而出現。妳投入口語表達教學是希望解決社會什麼問題呢?」
真是很棒的提問!願意花大量時間投入某件事,通常隱含更深刻的意義與需求。有時我們太專注於日常任務而忘記初衷,若有人提出清晰且善意的問題,可以刺激我們再度思考。
我想了想,回答對方:「我發現大多數人只把言語表達當作獲取工作、名聲、促成交涉目標的利器;透過交談,只想從對方身上得到些什麼,少了待人的溫柔與耐心。有些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措辭和口吻令人不舒服,往往成為傷害他人的武器。我們每天說那麼多話,如果能了解自己說話的狀態,讓吐出來的言語更有質感、更有溫度,注入鼓勵、療癒、陪伴、善意這些利他的心意,會從中更了解自己,更同理他人。當人際關係和諧,身心健康也會獲得改善,整個世界就會更加和平安樂。這樣算是有解決社會問題嗎?」
「當然算!這個立意太棒了,希望妳繼續堅持下去,改天我也要來上妳的課。」
隨著生命歷經轉折,我對口語表達的興趣越來越熱切,我發現自己並非想教出更多「口才更好」的人,而是願意「用言語表達愛」的人。口語表達若只停留獲取知識資訊、人脈資源、事業成功的層次,十分可惜。有了這層體悟,我的工作內容也有了截然不同的開展。
多年前,我在學學文創(Xue Xue)開設「打造你的風格主持力」課程,協助學員找出個人的說話習慣及主持風格。後來規劃「人物訪談力」主題,針對高品質的人際對話及媒體訪談,進行案例分析與提問演練。去年起,我進一步推出「質感說話課」,希望透過傳遞更優雅細緻的談吐,幫助大家呈現真實、美好又有質感的自己。不久的未來,我會花更多時間分享言語表達與身心之間的關聯,這將是一門終身受用、越陳越香的學問。
若想更快樂,內心更平靜,社會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需要喚醒大家與生俱有、只是很少被提及的言語溫柔力量,而我們可以先從學習「有質感的說話」開始。
何謂有質感的談吐?我相信裡面一定蘊藏了某種「優雅」。知名導演李安曾說:「我覺得任何一樣東西,做到比較好的層次,都是很儒雅的,至少我們講究它有一種儒雅的氣質。」無論優雅或儒雅,都呈現出一種細緻的質地,一種講究,一種較為圓潤、讓人覺得舒服自在的說話方式。每當學員問我該如何淬鍊說話能力,我常回答:「言語是最終的外顯成果,就像樹上的果實。想要得到香甜可口的果子,先得用心灌溉,給予土壤豐富優質的養分。」而撰寫這本書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夠提供這樣的養分,至於會結出什麼樣的果實,我與你同樣期待。
為了提升學習信心,以下我列出學會「質感說話」能夠獲得的益處,歡迎你在生活實踐之後,自行補充更多體會和優點。
培養「質感說話」的好處包括:
• 加深原有關係的連結
• 開創事業及人生新契機,增加幸運的機率
• 提升自我價值感
• 言行更優雅
• 更能看到他人的優點
• 為自己發聲
• 為有意義的理念及族群發聲
• 更懂得透過言語,付出愛與支持
• 把時間拿來說更有意義的話
• 更懂得保護自己珍貴的言語能量
• 培養仁慈的心
• 遇到事情,採取更和平的「非暴力溝通」
關於「質感說話」的迷思,可能有以下幾項,請不用擔心,本書中會協助大家撥開迷霧與擔憂。
• 講話只能輕聲細語
• 咬文嚼字,掉書袋
• 沒有「人我」界限
• 需要偽裝真實的自己
• 只能對外呈現最好的一面
•不能罵髒話
• 聲音不夠好聽,別人就沒興趣聽我說話
• 遇到衝突情境,為了和諧,放棄為自己喉舌
我在本書中,歸納出邁向質感談吐的四大修練,包括探索你的口語表達習慣、聰明建立連結、對話的藝術,最終建立你個人的言談風格。你可以循序漸進,依照順序閱讀本書,或直接選擇你比較有興趣、或正面臨挑戰的篇章來閱讀。看完書,在生活感受一段時間,再回頭做驗證。
①探索你的口語表達習慣
②聰明建立連結
③對話的藝術
④建立自己的言談風格
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在登月計畫發表的演講曾說:「我們選擇在這個年代登月,不是因為它簡單,而是因為它困難。」要實踐「質感說話」在生活中的各個情境,坦白說,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有一顆堅強又溫柔的心、成熟的態度、對自己誠實,並有勇氣展現真實的自己;要有能力觀察他人與周遭環境,還要有尊重他人、愛惜他人的意願。不過,所有困難的事情,有其珍貴的價值,拉長到一輩子的時間長河,值得我們用心學習。
我們在這世界與他人緊密相連,息息相關,在眾聲喧譁的年代,開口時,多注入一些言語的質感,讓整個環境的氛圍更有美感,人際關係更融合。
最終,質感說話,是一門如何表達愛的藝術,包括愛自己、愛他人,愛我們所處的世界。本書提供一個起點,好好出發吧!祝福你盡情享受這門說話藝術,用言語呈現真實、美好,又有質感的你!
用言語呈現真實、美好又有質感的自己
因為工作緣故,「與人交談」佔據我人生極大的一部分,這樣的狀態從職場延伸到日常生活。比方,我的髮型師會揮舞著剪刀說:「每次都好期待幫妳剪頭髮,跟妳聊天可以增廣見聞,還可以學到怎麼跟客人應對,這樣說來,應該我要付妳錢才對吧?哈哈哈!」
我的牙醫則說:「潘小姐,跟妳約診時間太短了,都不夠聊天。」
非常感謝他們這麼說,當下我只能點頭表示認同,因為頭一晃動,髮型可能會剪歪,而牙醫塞在我嘴裡的固定器還沒拿出來。
我想起一位朋友是金融界高階主管,身材高䠷,輪廓深邃,年收入令我...
目錄
前言用言語呈現真實、美好又有質感的自己
Chapter1 探索你的口語表達習慣
控制自己的說話音量
想要咬字發音漂亮,別讓舌頭躺在沙灘度假
掌握語速節奏,效法茶葉在壺中自在旋舞
專業術語太苦澀,請烹調成好入口的美味佳餚
清理你的廢語贅詞,言語更熠熠發光
溝通表達沒有「完美比例」
Chapter2 聰明建立連結
建立「好感度」,讓人想和你繼續交談
你的眼神可以創造奇蹟
笑容,放心靠近的綠燈訊號
合宜的肢體接觸,舒適溫暖的擁抱
克服公眾演說焦慮,先滿足大腦對未知的想像
Chapter3 對話的藝術
高品質的閒聊,讓相處時光更有價值
樸實無華的讚美,也可以很動人
否定、質疑、命令句,將人推向千里之外
面對咄咄逼人,內向者的應對之道
如何禮貌打斷他人的談話,優雅脫身
發揮對陌生人的好奇心,參加家族聚會
度過困境低潮的安慰力量
聆聽,最有力量的語言
多學一門外語,豐富旅行的無限可能
勇敢走出日常,我與英國BBC電視台的面試經驗
Chapter4 建立自己的言談風格
用字遣詞,形塑你的外在形象
別擔心言談風格,真實做自己
說話有始有終,並記得感謝
給自己一段舒服的止語時光
獻給完美主義的你
擴大言語影響力,TED演說教我的事
遭逢天災人禍,讓言語成為最安定人心的禮物
讓聲音更動聽的重要提醒(上):飲食篇
讓聲音更動聽的重要提醒(下):生活習慣篇
附錄一有質感的談吐,你可以這樣練習
(一)身體感知練習
(二)清晰度練習
(三)發聲練習
(四)呼吸練習
(五)焦慮減壓練習
附錄二 TEDxSuzhou年度大會講稿
致謝
前言用言語呈現真實、美好又有質感的自己
Chapter1 探索你的口語表達習慣
控制自己的說話音量
想要咬字發音漂亮,別讓舌頭躺在沙灘度假
掌握語速節奏,效法茶葉在壺中自在旋舞
專業術語太苦澀,請烹調成好入口的美味佳餚
清理你的廢語贅詞,言語更熠熠發光
溝通表達沒有「完美比例」
Chapter2 聰明建立連結
建立「好感度」,讓人想和你繼續交談
你的眼神可以創造奇蹟
笑容,放心靠近的綠燈訊號
合宜的肢體接觸,舒適溫暖的擁抱
克服公眾演說焦慮,先滿足大腦對未知的想像
Chapter3 對話的藝術
高品質的閒聊,讓相處...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