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做一樣的事情,為什麼有些孩子表現特別出色?
關鍵不在智商,而是「非認知能力」!
十二年國教必備、全球企業主最看重的品格指標!
把握可塑性強的國小黃金期,給家長最具體的養成提案!
國小資深教師、閱讀推廣人 / 林怡辰‧親職作家、教師 / 洛洛老師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 陳志恆‧親職教育講師 / 魏瑋志,真摯推薦!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報告,在AI崛起、瞬息萬變的時代中,
未來人才需要的能力,超過半數屬於「非認知能力」!
也就是積極、主動、自律、復原力等,無關智力與學術的品格優勢!
作者擔任國小教師超過20年,同時也是兩個小孩的母親,
她透過陪伴上千名小學生成長的經驗,以實際觀察告訴家長,
不要陷入「成績好=成功」的迷思!比起注重現階段的成績,
更應該把握學習力最高的國小時期,引導孩子培養非認知正向習慣:
▶「積極性」:帶孩子學會處理負面情緒,培養正向積極的學習習慣。
▶「主動性」:給予選擇機會、技巧性減少干涉,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
▶「自律性」:了解專注力與注意力的差別,找到持續學習的動機與毅力。
▶「復原力」:透過適當給予的信賴感,為孩子打造面對挫折的心理韌性。
書中根據孩子不同個性、氣質,以生動的情境案例,
將實證研究結合家庭教育方法,提供一套實用的系統化方案!
不只闡述概念,更讓父母有實際且有效的具體技巧協助孩子,
藉由生活中的練習,為孩子建立面對未來的最強軟實力!
◎本書特色特色1、真正實用!針對不同個性的孩子及案例分享,為家長提供具體的養成方法!
不論你的孩子是懶散依賴,或是調皮好動、內向不善交際,作者透過多年教職經歷,提供一系列引導方法,幫助家長依循孩子的個性解決問題,並學會欣賞自己,提升自信心和動力。
特色2、趨勢教育!「非認知能力」素養是當前最重要的人才指標,勝過學科專業!
面對多元、易變的未來需求,具備非認知能力才能無可取代!本書強調透過日常親子互動、親師溝通,逐步培養自主學習和生活能力,讓孩子在日常中建立積極、主動、自律以及復原力等,奠基成功的關鍵特質。
特色3、實戰豐富!資深教師親自制定確實可行的計畫與方法,全面提升孩子能力!
本書作者為韓國著名的教育專家,書中不僅提供了理論指導,還包含了大量的實踐活動和目標,幫助教師、家長和孩子一起探索和成長。從家庭環境建置、利用學校課程、父母身教等多方面配合,可以更好了解孩子的需求和進步,並及時調整教育方法。
作者簡介:
河楡丁
兩個孩子的母親,也是一名現任小學教師,在課堂上與孩子們一起成長了20年。開設YouTube頻道「Anywhere School」,與大家分享從結識新孩子和家長中學到的擔憂、經歷和資訊。在Anywhere School中,可以觀看超過200多場關於小學學習、生活方式、學校生活和父母成長的講座影片。
★YouTube:Anywhere School
★Instagram@h.aa.y.uu
譯者簡介:
彭翊鈞
曾任韓文翻譯與韓文編輯。出於對文字的熱愛和執著,希望透過翻譯這扇窗看見不同領域的世界。接觸的領域涵蓋心理勵志、親子教養、生活風格、商業理財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若想為孩子打造生命中長久的續航力,這些特質正是關鍵的元素。」
── 親職作家、教師 / 洛洛老師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養成好習慣,你重視的好習慣有哪些呢?這本書的作者告訴你,『積極性』、『自主性』、『自律性』和『復原力』是最重要的項目,也是攸關一生的幸福的關鍵能力。趁著孩子學齡黃金成長階段,及早幫助孩子培養出來。」
──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 陳志恆
◎讀者推薦
「我認為這是一本作者根據實際經驗,為所有小學生家長的擔心提出解決方案的書。為了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推薦大家在孩子進入小學前或低年級時閱讀這本書。」──a********n
「我向所有家有小學生的人推薦它。我喜歡這本書,它的結構很紮實,可以透過具體的例子輕鬆了解孩子的特質。身為小二生的家長,能夠知道如何為未來學習真是太好了,非常實用!」── s******1
「我讀這本書,是因為我想改變兒子認為學習就是為了課業的習慣!和所有父母一樣,我也希望我的兒子成為一個堅強的人。」──a*****2
「我發現這是一本真正像聖經的書。我讀過很多兒童教育書籍,我擔心自己無法了解所有的事情,但這本書給了我不一樣的、詳細的觀念。其實,真正投入學習的時間是在國高中,但小學最重要的是培養習慣。」──h******j
「我抱持很高的期待讀這本書,沒想到它還超出了我的預期!這是養育小學生的必備指南!」── h******7
名人推薦:「若想為孩子打造生命中長久的續航力,這些特質正是關鍵的元素。」
── 親職作家、教師 / 洛洛老師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養成好習慣,你重視的好習慣有哪些呢?這本書的作者告訴你,『積極性』、『自主性』、『自律性』和『復原力』是最重要的項目,也是攸關一生的幸福的關鍵能力。趁著孩子學齡黃金成長階段,及早幫助孩子培養出來。」
──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 陳志恆
◎讀者推薦
「我認為這是一本作者根據實際經驗,為所有小學生家長的擔心提出解決方案的書。為了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推薦大家在孩子進入小...
章節試閱
培養正確習慣的力量○1積極性
【提高積極性的四種訓練】
◎ABCD訓練
三月一日,即將開學的熙珠憂心忡忡,跟媽媽哭鬧著希望明天不要來。
「到了新學期,就要跟新的同學、新的老師一起在新的教室上課,真是糟糕透了。老師一定很可怕。沒有人會跟我交朋友。如果我找不到新教室,開學第一天就很慌張該怎麼辦?」熙珠這樣哭鬧,令媽媽也跟著不安。
‧‧‧
像熙珠一樣有「開學症候群」的孩子相當多。如果孩子敏感且容易焦慮,面對環境變化時會更加敏感。能消除引發焦慮的外在刺激當然最好,但要為孩子消除所有環境刺激是不可能的。我們終究還是必須透過內在的力量,找到降低焦慮的方法。這裡所說的內在力量,指的就是「積極性」。
積極性不是一味只看事情好的一面。積極性是指「客觀」且「如實」地解讀事實,而不誇大或縮小事實的存在。冷靜判斷自己所處的現況,但也願意為了一切可能性而努力,這樣的態度便是積極性。幸運的是,積極性可以透過練習培養。
接下來介紹一套名為「ABCD訓練」的方法,有助於將偏頗的思維轉換成客觀角度。
‧A(adversity,不幸事件)
在這個A階段中,要先找出引發壓力或擔憂的原因。對於熙珠來說,諸如新學年、新朋友、新老師、新教室等變化,都屬於不幸事件。根據孩子的狀況,不幸事件還可能包括上台報告、與父母分離、考試等等。
‧B(belief,莫名信念)
如果對事件抱持否定態度,有時會陷入莫名其妙的信念中。因此在B階段,我們要以上階段掌握的客觀原因為基礎,辨識出不合理的信念。熙珠將新的環境視為不幸事件,並為此害怕擔憂。
「到了新學年,就要面對新同學、新老師、新教室……太糟糕了!」
父母首先要認同孩子面對變化時的恐懼。
「要重新適應一定很害怕吧?害怕和擔心是正常的。媽媽以前上學時也有過這種感覺。」
‧C(consequence,錯誤結論)
如果只停留在認同,就無法進入下一階段。因為在B階段產生的莫名信念,會導致錯誤的結論,反覆招致負面的自我預言。
就像熙珠,她所設想的情況根本還沒發生,但她已經篤定預告了自己下場。新的年級和班級糟不糟糕尚且不得而知,新老師是誰還不知道,新的朋友關係也尚未建立。孩子所下的錯誤結論,需要在下一階段進行修正。
‧D(disputation,反駁導正)
D階段是最重要的一步。若要改變C階段產生的錯誤結論,必須找出不合理的地方加以反駁。
「到了新學年,就要跟新的同學、新的老師一起在新的教室裡上課,
真是糟糕透了①。老師一定很可怕②。沒有人會跟我交朋友③。
如果我找不到新教室,開學第一天就很慌張該怎麼辦?」④
讓我們與孩子一起找出尚未發生、不合理的斷論。「①真是糟糕透了」這種說法是情緒性的言論,應該根據客觀事實調整為「不知道會很有趣、還是很辛苦,我好緊張」之類的描述方式。
「②老師一定很可怕」也是一樣。還沒有跟新老師見面或相處,便直接斷定老師很可怕,這是不合理的。「雖然擔心老師很可怕,但不知道相處過後怎麼樣」改為這樣的說法更適宜。
「③沒有人會跟我交朋友。」預設同班同學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把自己當朋友,這種邏輯太跳躍了。實際上,有些人可以建立良好關係,有些人則是泛泛之交。用「大家、所有人、全部」的詞彙並不恰當。「沒有人會跟我交朋友」這句話中,也可以看出孩子看待人際關係的被動態度。就像在蘋果樹下張嘴等蘋果掉下來,坐等別人伸手並不利於建立新關係。
最後,「④如果我找不到新教室,開學第一天就很慌張」也是未知數。因為是開學日,學校通常會張貼班級位置圖,安排老師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班級。即使沒有位置圖,也沒有人帶路而驚慌失措,但只要最後有找到教室就可以了,一度在校園徘徊也不要緊。總之一定能找到教室的。如果實在擔心,可以先上學校網站瀏覽校園圖,提前熟悉教室的位置,或者在開學前先去學校看看。
ABCD訓練是一套培養積極思維的技巧,有助於將「找出不合理想法」的過程視覺化。把孩子的負面想法寫出來,然後一起討論,用底線標示出不合理處並進行修改。比起口述和聆聽,更能幫助孩子客觀理解現況。儘管有些繁瑣和麻煩,但持續練習就能看到變化。
◎克服障礙訓練三階段
積極的孩子在執行任務時會想像獎勵。比如,在這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後,一定可以得到父母的禮物或稱讚。這種想像會帶來一種彷彿已經到達未來的愉悅感,但也就僅止於此,與實際的成果無關。
消極的孩子也希望在考試中得到好成績。然而,比起想像成功,他們通常會更先想到:「上次我考得不好……」、「我讀書的地方太亂了,很難集中注意力」、「弟弟一定會故意在我旁邊看好看的卡通」這種想像同樣與實際的成果無關。
想要取得期望的成果,不能光停留在想像,這點無論是獎勵或障礙都一樣。必須同時想像積極的結果和可能的障礙。但是,無論孩子具有怎樣的性格傾向,都難以同時想像結果和障礙。這時,父母的一句話可以幫助孩子自己找到答案。例如:
‧第一階段:想像積極的結果
可以想像「數學考試進步十分」的結果。如果已經談論完關於結果的話題,父母可以繼續提出下一個話題,例如:「當你唸書的時候,有什麼事情會干擾你嗎?」
‧第二階段:想像可能出現的障礙
讓孩子想一想可能干擾學習的因素,可能是「手機」或者「YouTube」之類的娛樂,也可能是「學習環境雜亂」的環境,又或者「弟弟妹妹在旁邊看電視,害我無法專心」之類的行為。這時,父母可以提出消除干擾因素的方法,例如:「你覺得在你念書的時候,手機要放在哪裡比較好?」或者「你希望媽媽怎麼幫助你?」
‧第三階段:制訂克服障礙的方法
當孩子自己想出阻礙時,接著就可以一起制訂各種克服的方法,例如限制「讀完書才可以使用手機,每天十分鐘」、「讀書時把手機放在客廳抽屜」,或者改變學習環境,營造出「適合讀書的地方」,又或者制訂規則,如「家人在我讀書時不看電視」等。
◎寫感謝日記
培養積極性的強效方法之一,就是「感謝」。對小事也懂得感謝的孩子,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失去積極性。為了讓孩子在處於黑暗時,也能聚焦於微小的感謝之光,建議可以每天寫感謝日記。
根據實驗結果顯示,讓經常憂鬱的人寫三個月感謝日記,再透過影片展示他們平凡的日常生活,結果發現他們大腦中情感調節的區域變得更活化。「對小事也心懷感激」的情感迴路可以透過練習來培養。感謝日記是一種培養感恩而非抱怨的好方法。
每天在上午第一節課開始之前,我都會與學生們共同度過「開啟一天的時間」。大家一起回想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中,值得感謝的事情,接著進行輕鬆的分享。
‧‧‧
「想想今天早上睜開眼睛第一眼見到的人。請握緊那個人的手,感受一下溫暖的觸感。讓我們帶著愛與感謝的心情,緊緊擁抱他吧!媽媽溫柔撫摸我們的髮絲,在早晨喚醒我們,為我們做出香噴噴的早餐,爸爸提醒我上學要帶的東西,弟弟妹妹在上學途中緊握我的手,微風輕輕拂過我的鼻尖,指揮交通的義工爺爺守護大家過馬路,同學在教室裡親切打招呼……在我們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感謝的事情!」
這時,孩子們靜靜地閉上眼睛,回想起感謝的人。
「非常感謝媽媽在忙碌的早晨還煎雞蛋捲給我吃。」
「謝謝智妍幫我撿掉下去的橡皮擦。」
「感謝在上學的路上,有好漂亮的櫻花掉在我頭上。」
「奶奶想讓我再多吃一口飯,拿湯匙餵我,可是我發了好大的脾氣。現在我覺得很抱歉也很後悔。」
‧‧‧
我們班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會在聯絡簿上寫下「今天的感謝」。即使是一開始抱怨「沒有一件事情值得感謝」的孩子,也不知不覺從某一刻起發現欄位不夠寫。原本就連小事也愛發牢騷的孩子,現在只要感受到小小的善意就會說謝謝。對瑣事的感謝增加,不滿就減少了,感謝和不滿也遵循著能量守恆定律。
孩子們通常會感謝家人、朋友、親戚和鄰居,透過向周圍的人表達感謝,自然而然培養出溝通和共情的能力。就像孩子表示「對不起奶奶」一樣,抱歉和後悔也是從感謝延伸出來的情感分支。就是因為感謝奶奶,才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並對奶奶感到抱歉。這種抱歉的情感也值得記錄下來。感受過這種情感的孩子,明天會對更小的事情充滿更多感激。
在寧靜的夜晚,在為明天做準備之前,先與孩子一起寫感謝日記吧!無論是讓人會心一笑的事情、令人內心溫暖的事情、一起吃的飯菜,甚至是被風吹落的樹葉,都可以寫下來。每天寫感謝日記,是用文字記錄內心積極性的過程。孩子們不會輕視自己寫下的東西。他們會隨時翻看過去的感謝,然後想到「原來當時我很感激這件事」、「那天我真的很幸福」。透過回顧寫過的內容,或透過寫下感謝的事情,能幫助孩子培養心靈,成為一個懂得仔細觀察小事來反思情緒的孩子。
如果當天沒能寫感謝日記,躺在床上透過對話交流彼此的感謝也很好。讓孩子在滿心感激的情感中蓋上溫暖的被子,暖暖地入睡。
今天的感謝,將化為明天的能量。對小事也懂得感謝的態度正是積極的態度。不要為了尋找「幸運」的四葉草,而拂過遍地無數的三葉草。三葉草的花語是「幸福」。在每天反覆的日常生活中,哪怕是再小或再吃力的事情,只要能帶著積極的態度迎接,就會發現周遭充滿了無數的幸福。不要因為找不到那唯一、甚至不存在的幸運而悲觀,因為今天的生活依然值得感謝。
◎透過肢體接觸減輕壓力
壓力對培養積極性沒有幫助。想要培養孩子的積極性,就必須減輕他們的壓力。當孩子承受壓力而感到身體不適時,有一種可以藉由外力調節的方法,那就是肢體接觸。肢體接觸不僅有助於減輕壓力,還能有效提高情緒。
有些孩子壓力一大就會嚷嚷肚子痛或頭痛。心理學上將這種情況稱為「體化症」,也可能伴隨實際的生理症狀。在這種情況下,能有效緩解症狀的方法就是肢體接觸。你是否曾經有過「媽媽的手治百病」的經歷?在肚子痛的時候,被媽媽輕輕按摩後很快就痊癒了,這就是肢體接觸的神奇之處。當孩子因緊張或焦慮而感受到壓力時,父母給予的擁抱或撫摸,能更降低孩子的不安感,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分泌也會減少。
肢體接觸對情緒發展相當有幫助,所以最好從小就多多進行。實驗發現,得到母鼠許多肢體接觸的幼鼠,自我控制能力和社會性很高,甚至更健康、長壽。肢體接觸不僅能帶來心理上的積極效果,甚至能帶來生理上的積極效果。
即使不是像嬰兒時期那樣又親又咬,也要多撫摸、多擁抱孩子。甚至只要孩子不拒絕,抱著孩子又親又咬,又有何不可?讓我們感受孩子的溫暖,用指尖傳遞愛和信任吧!不要將「我愛你」藏在心底,而是要表達出來,才能快速準確地傳達出去。有時候比起言語,肢體表達更能讓人感受到心意。
有一次,我在路上遇到一位相熟的老師,老師的兒子在一旁親密挽著她的胳膊。能夠與上高中的兒子手挽著手一起走路的老師,無疑是育兒方面的高手。於是第二天,我便去找那位老師討教如何與孩子手挽著手的祕訣。祕訣就是「每天進行肢體接觸」。
假如某一天突然說要改善關係,一上來就擁抱或親臉頰,這樣彼此都很尷尬。孩子會拒絕媽媽伸出的手,被拒絕的媽媽也會不知所措。因此,最好是從現在開始進行適度的肢體接觸。如果擁抱和親吻太尷尬,就改為拍拍肩膀或者摸摸頭。關鍵是要堅持下去。為對方的臉擦乳液也是有效的肢體接觸,所以從今天起,盡量採取可行的方式實踐吧!
‧肢體接觸也需要成為例行公事
雖然肢體接觸不分時間和地點,多多益善,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不知為何就尷尬了起來。這時,不妨有意識地將「每天做的事」與「肢體接觸」結合,成為一件例行公事。
早安例行公事:早上醒來時(每天做的事) 在床上(地點) 緊緊擁抱(肢體接觸)
焦急地大聲叫醒孩子,或是在吵鬧的鬧鐘聲中迎接早晨,會讓本來平靜的心律加快。沒有必要從一大早就提高身體的緊張度,與其用高分貝和高音調大喊「趕快起床!」,不如悄悄走近,緊緊擁抱孩子,開啟一個寧靜的早晨。
上學例行公事:上學前(每天都做的事)在家門口(地點)緊緊擁抱(肢體接觸)
就讓我們每天早上擁抱即將上學的孩子吧!擁抱的時候要「緊緊」擁抱。「緊緊」擁抱到什麼程度呢?就是用盡所有的力量,甚至快要壓斷肋骨的地步。緊緊抱著孩子這樣說吧!
「度過閃閃發光的一天吧!我的女兒像星星一樣閃耀。」
「度過樂於助人的一天吧!我的兒子就像春雨一樣貼心。」
「感謝你成為媽媽的女兒。我愛你。」
全身都感受到愛與信任的孩子,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也能釋放出開朗的能量。請記住,比起把營養補給品送入孩子嘴裡,肢體接觸更能為孩子帶來強大的力量。
晚安例行公事:睡前(每天做的事)在床上(地點) 緊緊擁抱(肢體接觸)
在孩子入睡前緊緊擁抱孩子,為一天畫下溫暖的句點吧!在孩子的耳邊輕聲說:「今天的煩惱都交給媽媽吧!媽媽會幫你扔進垃圾桶。我親愛的孩子,晚安。」
培養正確習慣的力量○1積極性
【提高積極性的四種訓練】
◎ABCD訓練
三月一日,即將開學的熙珠憂心忡忡,跟媽媽哭鬧著希望明天不要來。
「到了新學期,就要跟新的同學、新的老師一起在新的教室上課,真是糟糕透了。老師一定很可怕。沒有人會跟我交朋友。如果我找不到新教室,開學第一天就很慌張該怎麼辦?」熙珠這樣哭鬧,令媽媽也跟著不安。
‧‧‧
像熙珠一樣有「開學症候群」的孩子相當多。如果孩子敏感且容易焦慮,面對環境變化時會更加敏感。能消除引發焦慮的外在刺激當然最好,但要為孩子消除所有環境刺激是不可能的。我們終究...
作者序
明明做一樣的事情,
為什麼有些孩子表現特別出色?
我永遠不會忘記孩子誕生那一刻的感覺。不是因為分娩的痛楚,而是因為看到了那張努力想出生到這個世界上、略帶血色的小臉,還有那第一聲宣告著生命的啼哭,都讓我感動萬分。我立志成為最好的父母,無論處在什麼樣的困難中都要竭盡我的知識給孩子最好的教養。我無限重複播放據說能刺激智商發展的古典音樂;夜以繼日地播放英語CD,希望他能像母語者一樣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也搜尋了一些昂貴的教學工具和有名的補習班。
「當孩子到四歲時,應該培養他們小肌肉的精細動作,像是使用剪刀的能力」、「五歲時應該要認識並懂得分辨字母」、「在上國小之前應該要能大致讀寫一些數字和字母」。我把這些教養的觀念當作標準,努力地培養我的孩子。
偶爾看到孩子達不到這些標準時,我心裡都會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深陷在罪惡感之中。等孩子入睡後便躲在棉被裡翻找大量的資料,日復一日地被資訊的海浪淹沒、迷失方向,身心俱疲。是的,我也曾經是一個平凡的父母和家長。
還記得我剛開始當老師的時候,對一些每個科目都接近滿分、學習很出色的孩子印象特別深刻。面對教科書程度的問題,他們可以閉著眼睛輕鬆寫出答案;也可以像是把整本課本背得滾瓜爛熟一樣,毫不猶豫地回答我的提問。當結束一天的課程、看著他們搭上黃色的校車時,我多麼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像他們一樣那麼會念書。
有時候隔了幾年,我會再次成為之前學生的班導師。儘管每次和學生的重逢都令我感到高興,但有時也會感到訝異。曾經看似永遠都是優等生的孩子,現在的成績卻表現平平,甚至低於平均的水準。「他們小時候明明學得很好,怎麼會變成這樣?」當我不斷反覆經歷這樣的狀況之後,我突然意識到:「念書並不是萬能的。」不僅是在學業成績方面,要讓孩子在所有生活領域中成長,關鍵不在於智商。
在每天和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有時能清楚看見某些孩子身上散發著「這孩子無論做什麼都能成功」的光芒。這裡的「成功」是指可以想像得到,未來他們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且熱愛的事情全力以赴,獲得和自己能力相符的地位、得到應有的報酬,並度過由自己掌握的人生。一個光明的未來(或是相對暗淡的未來)不是基於像「國語九十分、英文八十五分、數學九十五分」這樣的成績單來預測的,而是根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表現出來的態度。而這樣的預感往往都很準確。有些孩子即使原本成績不好、或是不具備高智商,後來的表現卻可以非常出色,我教過的學生就是最好的證明。
當我看到這些成熟的學生時,突然意識到作為母親的我太過專注於孩子外在的枝微末節,卻沒有看見他們真正的潛力和根本。這讓我感到無比自責,作為教育者的我更是滿臉羞愧、眼眶泛淚。我所做的一切,無疑都是基於對孩子深深的愛,但同時我也明白,在孩子的幸福和成功的人生路上,其實有時候最大的阻礙就是用錯誤的愛和奉獻武裝自己的父母。
人們通常只憑藉智力測驗得到的智商來預測孩子的學業表現,而忽視了他們真正的成長潛力。我們就是在如此充斥著傳統觀念的世界裡養育我們的孩子。面對那些教育機構的廣告,他們大聲宣揚「要讓孩子的智力得到發展,至少要做這項投資」,很少有父母能不被動搖。在「投資孩子的未來」這句口號面前,父母的判斷力往往會變得模糊不清。也許正因如此,那些能刺激父母焦慮的廣告,像是教具、題庫、套裝書都賣得特別好,而這些教育機構也總是擠滿了急於報名的學生。
有的人認為,必須比其他人更早開始、學習更多。例如射擊靶心的練習,每天練習一百次比每天練習十次對提升技能更有幫助。每個月讀三十本書的學生可能比起讀三本書的學生具備更強的文字理解能力。這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觀點,因為練習量對於技能的掌握確實很有幫助。但僅僅是提早開始和大量的練習,並不代表一定能獲得更好的成果。不論是射擊還是閱讀,「帶著正面的情緒、不輕易放棄、堅持到底、自主自律」才是更重要的。
近二十年來,我遇到了很多孩子,每一個都是如此可愛又珍貴。而且,他們帶給我一個無法用任何東西來衡量的珍貴領悟,那就是孩子的心態和行為會左右他們成長多少,而父母的心態、行為和一句話也會左右孩子能成長多少。這是我親身經歷的深刻體會。
「你明明頭腦很好,成績為什麼這麼差?」
「我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願意主動學習呢?」
「怎麼培養出一個樂觀又正向的孩子呢?」
「我想培養孩子的領導能力,該怎麼做?」
「如何讓孩子具備持續學習的毅力?」
「孩子因為失敗而哭泣的時候,我該怎麼辦?」
「如果要提振孩子的學習情緒,我該告訴他什麼?」
從孩子無法隱瞞的眼神、表情以及他們真摯分享的故事中,我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也就是四種能力。雖然這四種能力並不能像成績或IQ一樣可以測量並轉化為數據,卻對培養學習習慣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這四種是指非認知能力,也就是「積極性、自主性、自律性和復原力」。這四個要素是讓普通孩子可以蛻變為非凡大人所需的心態,也是我將最新的學習科學數據帶入接觸到的無數孩子身上之後所得出的結論。
積極性、自主性、自律性和復原力不是用昂貴的教具或有名的題庫培養出來的,也不是由父母遺傳的天賦。這些是後天學習而來的能力,所以父母不需要因此感到愧疚,即使孩子現在看起來有些不足,也沒有理由限制他的潛能。
我們在這名為「COVID-19」的這條漆黑又漫長的隧道中度過了將近兩年的時間。當我們覺得可以看到曙光的時候,春天已經到來,世界也發生了變化。我們真切地體驗到「一睜開眼睛就突然進入了未來社會」這句話。或許也因為如此,大家都急於掌握可以讓自己邁入未來社會的先進技術。心裡出現了一種危機感,好像不教孩子寫代碼和寫程式,他們就會世界被淘汰。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需要平心靜氣。如果只是追著世界變化的速度,做各式各樣的嘗試,就沒辦法讓孩子紮根。想培養出擅長學習的孩子,就應該專注於根基。
幫助孩子成長,意味著我們需要一步步準備讓孩子能離開父母身旁、學習獨立。為此,父母需要逐漸擴大環繞著孩子的「圍欄」,最終完全移除它。擔心孩子跑出圍欄嗎?害怕把孩子放進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嗎?別太過擔心。從現在開始循序漸進培養孩子的積極性、自主性、自律性和復原力,孩子就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能夠運用自己的力量去適應環境。如此一來,孩子也會成長為一個出色的青少年,最終成為一個出色的大人。
正因為深深愛著孩子,所以我們會有很多的擔憂和煩惱。我將這本書獻給現在此刻依然為了成為好爸爸、好媽媽而努力的父母們。真心希望,我作為一位母親和國小教師所積累的十七年經驗,以及我所愛的學生帶給我的領悟,能夠稍稍緩解並減少父母的擔憂。
河楡丁 致上
明明做一樣的事情,
為什麼有些孩子表現特別出色?
我永遠不會忘記孩子誕生那一刻的感覺。不是因為分娩的痛楚,而是因為看到了那張努力想出生到這個世界上、略帶血色的小臉,還有那第一聲宣告著生命的啼哭,都讓我感動萬分。我立志成為最好的父母,無論處在什麼樣的困難中都要竭盡我的知識給孩子最好的教養。我無限重複播放據說能刺激智商發展的古典音樂;夜以繼日地播放英語CD,希望他能像母語者一樣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也搜尋了一些昂貴的教學工具和有名的補習班。
「當孩子到四歲時,應該培養他們小肌肉的精細動作,像是使用剪...
目錄
【作者序】明明做一樣的事情,為什麼有些孩子表現特別出色?
Chapter1‧別掉入高智商的陷阱
我們應該關注孩子的非認知能力,而不是IQ
◎IQ不能決定孩子的成就,學習態度才是一生的寶藏!
曾經擁有耀眼成績的孩子,怎麼變了?
智商普通的孩子,是如何得到好成績呢?
IQ只是孩子潛能的一小部分
原來可以成為全校第一,並不是高IQ
相信智商可以增長時,學業成績就會提升
成功是由態度和習慣決定的
◎被稱為「菁英」的束縛和假象
「資優生」想甄選什麼樣的孩子?
看似完美的孩子,也會有叛逆的時候
孩子就像正在努力塑型的瓷器
我們該傳承給孩子的價值
學習成果優異的孩子,具有跟別人不同的態度和習慣
預測學業成就的關鍵在於「非認知能力」
讓人充滿期待的孩子,有四大共通點
我們應該傳承給孩子的正確態度和習慣
Chapter2‧養成正向習慣的力量 ○1積極性
相信「我能做好!」的信念,學習就變得輕鬆了
◎首先,教孩子學會處理負面情緒
孩子總是問,為什麼沒有同學要跟我玩?
會導致負面想法的三種思考方式
情緒的種子是由父母播下的
首先要檢視父母的情緒
處理負面情緒的正確態度
不要將負面情緒歸因於人
◎要成長就必須要有,相信孩子「我能做到」的習慣
當父母相信自己的孩子時,將會帶來變化
面對內向謹慎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面對喜歡獨處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面對經常跟朋友發生衝突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對每件事情都持否定態度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面對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面對總是怪罪別人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面對愛比較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多給予正面的回應,比負面的回應多五倍
◎提高孩子積極性的四種訓練
ABCD訓練
克服障礙訓練三階段
寫感謝日記
透過肢體接觸減輕壓力
◎抱持「相信自己能做得好」的信念,有效帶動學習!
積極性決定學習情緒
「自我效能感」是衡量積極程度的標準
我能做到 vs 我好像做不到
培養自我效能感的四種方法
空泛的稱讚比不稱讚更糟糕
Chapter3‧養成正向習慣的力量 ○2主動性
「自己想要嘗試」的事情越多,越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什麼?聽話的孩子才危險!
總是聽話的孩子,暗藏什麼問題?
完美的父母會剝奪孩子的自動性
面對什麼都要媽媽做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面對不知道如何自理生活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
連瑣碎的小事,也請徵得同意的孩子
面對任性且愛耍賴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面對不願意被指使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面對不主動去做,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面對在穿著方面堅持己見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自主性會帶動自主學習
數位化時代極需自主性
今後應該要擺脫父母的主導
需要制訂學習主導權轉移計畫
面對不愛念書的孩子,該如何從旁協助?
旅行是制訂自主計畫的最佳機會
Chapter4‧養成正向習慣的力量 ○3自律性
在學習方面也要「不斷嘗試直到學會」,才能累積成功經驗
◎人生不可能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老師,這些一定要做完嗎?
普通孩子與全校第一的差別
◎如何培養出能夠堅持到底的孩子
面對無法靜下心來學習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面對老是拖拖拉拉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面對不務正業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面對缺乏耐心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如何引導孩子戰勝誘惑?
面對蠻橫耍賴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面對沒有志向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面對容易放棄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面對只會妄想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學習也需要累積成功經驗,才能做得好
必須讓自律性成為習慣,才能每天堅持下去
如何培養學習的自律性
讓自律性成為習慣的方法
打造最好的學習環境
用學習訊號來分塊
聰明的制訂獎勵規則
交友關係的重要性
教育環境的重要性
Chapter5‧養成正向習慣的力量 ○4復原力
必須知道「就算跌倒了也要重新站起來」,才能完成學習。
◎復原力的根基,在於失敗經驗
能夠重新站起來的原因
我們應該欣然接受跌倒的機會
間接的失敗經驗也是必要的
面對不喜歡輸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復原力的支柱,來自於願意信任的父母
孩子需要一個信賴並支持他的人
有些孩子即使處在惡劣的環境下也成長得很好
為什麼應該由父母成為支柱的原因
面對不願意告訴家長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面對不喜歡玩伴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復原力需要休息才能充電
稍微休息一下也沒關係
面對動不動就道歉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面對什麼都不想做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復原力是學習的集大成
學習是最安全的失敗經驗
超前學習是復原力的敵人
面對因為成績而倍感挫折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未來,培養孩子職涯彈性的關鍵
為了應對自由學期制和高中學分制的職涯彈性
【後記】子女是父母的鏡子
【作者序】明明做一樣的事情,為什麼有些孩子表現特別出色?
Chapter1‧別掉入高智商的陷阱
我們應該關注孩子的非認知能力,而不是IQ
◎IQ不能決定孩子的成就,學習態度才是一生的寶藏!
曾經擁有耀眼成績的孩子,怎麼變了?
智商普通的孩子,是如何得到好成績呢?
IQ只是孩子潛能的一小部分
原來可以成為全校第一,並不是高IQ
相信智商可以增長時,學業成績就會提升
成功是由態度和習慣決定的
◎被稱為「菁英」的束縛和假象
「資優生」想甄選什麼樣的孩子?
看似完美的孩子,也會有叛逆的時候
孩子就像正在努力塑型的...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