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
蘇碩斌/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誠摯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王惠珍/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王聰威/小說家
呂美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李瑞騰/國立中央大學人文藝術中心主任、國立臺灣文學館前館長
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陳萬益/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黃崇凱/小說家
楊佳嫻/作家、學者
楊 翠/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廖振富/國立臺灣文學館前館長
鄭順聰/作家
定價:NT$ 460
二手價:72 折,NT$ 33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限量商品,即時庫存=1
典藏島與文學的故事,
探索臺灣文學藏品無可取代的價值
國立臺灣文學館創立至今20年,典藏超過13萬件文學文物,涵蓋作家手稿與書籍、各個年代的報刊雜誌與照片,以及作家所使用的各種器物,每一件藏品都富於歷史意義、學術價值與文化記憶,也都有它值得被訴說與認識的故事,更是臺灣文學百餘年來發展的見證。
本書共精選35件館藏文物,以33篇文學轉譯故事搭配百張圖片,分別從「手稿篇」、「書籍篇」、「報刊篇」、「寫真篇」與「器物篇」切入,將透過生動的敘事,娓娓道出每件藏品背後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
作者簡介:
策劃/國立臺灣文學館
設立於2003年,座落於1916年建造的古蹟「臺南州廳」,是國家級的文學專業博物館。臺文館典藏有臺灣多元族群的文學文物,並發揮研究、展示的能量,傳遞過去的豐富文學史、串聯當代的繽紛創作力。臺文館也是臺灣最重要的文學政策執行機構,擔負臺灣文學外譯、國內館舍結盟、專業紙類修復、跨域媒體轉譯等任務。
作者/轉譯研發團
集結臺灣文學界傑出青年寫手,以感性與知性兼具、虛構與非虛構交織的創意,書寫臺灣文學的故事。轉譯對象除臺文館藏品,也擴及館內展覽、遊戲、走讀及各種文學相關素材,期讓臺灣文學觸及多元族群,藉由此書寫平臺,激發開闊的想像、打造豐碩的成果。
轉譯研發團團員簡介(依姓名筆畫排序)
王品涵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臺灣推理作家協會成員、城南水岸協會理事,曾任《疑案辦》副主編,現任臺灣大學慶明文學講座博士後研究員。合著有《圖解台灣史》、《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等。
朱宥勳
1988年生,清大臺文所碩士,現為專職作家。已出版短篇小說集《誤遞》、《堊觀》、《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長篇小說《暗影》、《湖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與黃崇凱共同主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非虛構寫作《學校不敢教的小說》、《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作家生存攻略》、《文壇生態導覽》、《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並與朱家安合著《作文超進化》。個人網站:https://chuckchu.com.tw/。
吳映彤
清大臺文所畢業,著有碩士論文《解嚴世代身體意識的轉變與實踐:劇場演員詹慧玲的案例》、台積TSMC綠繪本《綠奇蹟/台積森林的誕生》、《綠管家/環境特攻隊》。
呂珮綾
1997年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文所在讀。曾獲中興湖文學獎、葉紅女性詩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新詩組首獎等。詩集《破綻》創作計畫獲國藝會補助。
李筱涵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現代華文小說、臺灣文學、香港文學、女性文學;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文學作品、書評與採訪文章散見多家報紙副刊與文學雜誌,著有散文集《貓蕨漫生掌紋》,本書入圍臺灣文學獎金典獎。
邱映寰
鹽分地帶少女。上升是百變怪、太陽是伊布,但月亮是基拉祈,喜歡聽和製造(有在品管的)諧音哏。曾獲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獎。作品散見於《幼獅文藝》、《鹽分地帶文學》、《文訊》等。
林巧棠
臺大外文系學士,臺大臺文所碩士,曾獲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時報文學獎書簡組優選、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獎、臺大文學獎。參與合輯《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著有《假如我是一隻海燕:從日治到解嚴,臺灣現代舞的故事》,入圍2020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
林廷璋
作家,私人圖書館「櫞椛文庫」館長。熱愛各種形式的閱讀,相信文字的力量,同時也懷疑所有的真理與真實。著有《東洋惡女十二名錄:殺人者的鮮紅掌心》。
林鈺凱
筆名木凱。臺大中文系、臺文所畢。視創作為畢生職志,作品有新詩、小說、繪本插圖。《城市燈塔》新詩集獲國藝會補助。我都在「木凱創作道」出沒,有臉書、IG、網站,歡迎來串門子。
馬翊航
1982年生,臺東卑南族人,池上成長,父親來自Kasavakan建和部落。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曾任《幼獅文藝》主編。著有詩集《細軟》,合著有《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
徐淑賢
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古典文學、書畫商業。著有專書《臺灣士紳的三京書寫:以1930-1940年代《風月報》、《南方》、《詩報》為中心》(2013),博士論文《1920年代至1930年代北臺灣傳統文人的書畫鑑賞、推廣與商業活動》(2022)。
盛浩偉
1988年生,臺灣大學日文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畢業,曾任衛城出版主編。著作有《名為我之物》,合著有《華麗島軼聞:鍵》、《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等。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合著《終戰那一天》獲Openbook年度好書獎,作品並曾被選入《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九歌一○六年散文選》、《我的日本:當代台灣作家日本紀遊散文選》(日文版由日本白水社出版,臺灣版由有方文化出版)等。
許宸碩
筆名石頭書,宜蘭人,現任編輯。曾拿過國藝會、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喜好科幻、詩、文具、鍵盤,作品收錄在《3.5:幽微升級》、《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等。
許雅婷
1991年生,臺大園藝系研究所畢業,現為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平常用青悠這個名字走跳。《唯妖論》、《尋妖誌》、《給孩子的臺灣妖怪故事》的共同作者之一,曾獲時報文學獎小品文獎。
陳允元
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所博士。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學術關鍵字為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臺灣現代詩、戰前東亞現代主義文學、跨語世代文學、臺灣文史轉譯等。著有詩集《孔雀獸》(2011),並有合著《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2018)、《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2020),合編《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2016)、《文豪曾經來過:佐藤春夫與百年前的臺灣》(2020)、《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新精神的跨界域流動》(2020)。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臺北國際書展編輯大獎等。
陳令洋
1991年生於臺北,清大臺文所碩士。現就讀於臺大臺文所博士班,同時是雜誌編輯。研究關注臺灣傳統文人及文化,碩士論文為《殖民地書法家的多重跨越:曹秋圃的書業經營與思想探析》。曾為紀錄片導演傅榆口述傳記《我的青春,在台灣》(2019)採訪撰文,並合著有二二八非虛構寫作《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2019)、《一百年前,我們的冒險:臺灣日語世代的文學跨界故事》(2023)。
陳冠宏
1996年生,專職文字接案與活動策劃,長篇小說創作計畫《東宮行啟》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曾擔任百人線上營隊《想像文藝營》總召、獨立書店線上聯合展《雲端漫遊》企劃召集、文學市集《南島嶼族》企劃召集等。
傅芃瑞
1992年生,高雄岡山人。臺大社會系畢業。
黃震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文系碩士,藏書人、說書人、拿著藏書說書之人。與黃哲永合編教材《讀冊識臺灣》、與吳福助教授合編《臺灣傳統漢語文學書目新編》,著有論文《取書包上學校:臺灣傳統啟蒙教材》、散文《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散文《藏書之家:我與我爸,有時還有我媽》等。
楚然
主責「拾藏:臺灣文學物語」、「轉譯研發團」(2020~2022)的文學轉譯業務,執行粉專經營、活動企劃與商品發想。參與發想的文學商品有「一桿秤仔」球棒、雅量筆電包、雨傘「暖陽」等。
熊一蘋
本名熊信淵,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大學時期開始發表文學作品,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研究所時期嘗試自主發行作品,並接觸非虛構寫作,先後參與《暴民画報:島國青年俱樂部》、《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沉舟記:消逝的字典》、《親像鳳梨心:鳳山代誌》等,並獨立發行《超夢》、《#雲端發行》、《結束一天的方式》、《廖鵬傑》等,著有《華美的跫音:1960年代美軍文化影響下的臺中生活》,2020年以《我們的搖滾樂》入圍臺灣文學獎金典獎。現居臺南。
廖崇倫
1997牛尾溜,彰化縣溪州鄉人。臺中一中、中興環工系畢業。現為「田中大學」實習生,種過土豆、蒜頭等作物。愛聽陳一郎。
蔡易澄
畢業於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現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曾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打狗鳳邑文學獎、後生文學獎首獎、臺大文學獎首獎、高雄青年文學獎首獎。論文曾獲楊牧文學獎「研究論著獎」、文化研究學會「博碩士論文獎」。合著有《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冷不防》導讀別冊。個人小說集《福島漂流記》。
鄭清鴻
現任前衛出版社主編、台灣共生青年協會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文系碩士。曾任永和社區大學臺灣文學課程講師,學術興趣為臺灣文學本土論、文學史、本土語文、文學博物館、文學轉譯與文創開發等。
劉承欣
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現為臺師大臺灣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包含臺灣現當代文學、文史轉譯、老年長照書寫等領域。曾獲得後生文學獎、東華奇萊文學獎,並參與《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臺灣文學館「轉譯研發團」(原「拾藏:臺灣文學物語」)等寫作計畫。
劉怡臻
明治大學教養設計研究科博士候選人,研究日治時期臺灣文學。撰有日本近代詩、現代詩譯介約三十餘篇,刊載於《幼獅文藝》、《笠》、《圈外》等雜誌。合著:《Taiwanese Literature as World Literature》、《旅する日本語:方法としての外地巡礼》。合譯:《原爆詩集》(2023全新翻譯文庫本)。
蕭詒徽
生於1991。作品《一千七百種靠近 ─免付費文學罐頭輯Ⅰ─》、《晦澀的蘋果 VOL.1》、《蘇菲旋轉》(合著)、《鼻音少女賈桂琳》、《Wrinkles──BIOS monthly專訪選集 2021》(合著)。網誌:輕易的蝴蝶。網站:iifays.com。
謝宜安
1992年生,鹿港人。臺大中文所碩士,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著有非虛構《特搜!臺灣都市傳說》、小說《蛇郎君:蠔鏡窗的新娘》,合著《臺灣都市傳說百科》。對都市傳說進行考證與分析,關注怪談與民俗的現代性、性別議題,希望藉由傳說解讀人心。
瀟湘神
本名羅傳樵,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共同創辦人,推理小說家、奇幻小說家、臺灣妖怪研究者、實境遊戲設計師。著有《臺北城裡妖魔跋扈》、《帝國大學赤雨騷亂》、《都市傳說冒險團:謎樣的作家》、《魔神仔:被牽走的巨人》、《殖民地之旅》、《金魅殺人魔術》等作品,目前熱衷於尋找在地創作的各種跨領域可能。曾入選文訊「21世紀上升星座」、入圍2021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入圍2022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2023年以《廢線彼端的人造神明》入選文策院第十六期Books from Taiwan(BFT)計畫「成人冊」書單,並入圍2023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
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
蘇碩斌/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誠摯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王惠珍/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王聰威/小說家
呂美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李瑞騰/國立中央大學人文藝術中心主任、國立臺灣文學館前館長
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陳萬益/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黃崇凱/小說家
楊佳嫻/作家、學者
楊 翠/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廖振富/國立臺灣文學館前館長
鄭順聰/作家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
二手價:72 折,NT$ 330 NT$ 46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限量商品,即時庫存=1
典藏島與文學的故事,
探索臺灣文學藏品無可取代的價值
國立臺灣文學館創立至今20年,典藏超過13萬件文學文物,涵蓋作家手稿與書籍、各個年代的報刊雜誌與照片,以及作家所使用的各種器物,每一件藏品都富於歷史意義、學術價值與文化記憶,也都有它值得被訴說與認識的故事,更是臺灣文學百餘年來發展的見證。
本書共精選35件館藏文物,以33篇文學轉譯故事搭配百張圖片,分別從「手稿篇」、「書籍篇」、「報刊篇」、「寫真篇」與「器物篇」切入,將透過生動的敘事,娓娓道出每件藏品背後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
作者簡介:
策劃/國立臺灣文學館
設立於2003年,座落於1916年建造的古蹟「臺南州廳」,是國家級的文學專業博物館。臺文館典藏有臺灣多元族群的文學文物,並發揮研究、展示的能量,傳遞過去的豐富文學史、串聯當代的繽紛創作力。臺文館也是臺灣最重要的文學政策執行機構,擔負臺灣文學外譯、國內館舍結盟、專業紙類修復、跨域媒體轉譯等任務。
作者/轉譯研發團
集結臺灣文學界傑出青年寫手,以感性與知性兼具、虛構與非虛構交織的創意,書寫臺灣文學的故事。轉譯對象除臺文館藏品,也擴及館內展覽、遊戲、走讀及各種文學相關素材,期讓臺灣文學觸及多元族群,藉由此書寫平臺,激發開闊的想像、打造豐碩的成果。
轉譯研發團團員簡介(依姓名筆畫排序)
王品涵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臺灣推理作家協會成員、城南水岸協會理事,曾任《疑案辦》副主編,現任臺灣大學慶明文學講座博士後研究員。合著有《圖解台灣史》、《電影裡的人權關鍵字》等。
朱宥勳
1988年生,清大臺文所碩士,現為專職作家。已出版短篇小說集《誤遞》、《堊觀》、《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長篇小說《暗影》、《湖上的鴨子都到哪裡去了》。與黃崇凱共同主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非虛構寫作《學校不敢教的小說》、《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作家生存攻略》、《文壇生態導覽》、《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並與朱家安合著《作文超進化》。個人網站:https://chuckchu.com.tw/。
吳映彤
清大臺文所畢業,著有碩士論文《解嚴世代身體意識的轉變與實踐:劇場演員詹慧玲的案例》、台積TSMC綠繪本《綠奇蹟/台積森林的誕生》、《綠管家/環境特攻隊》。
呂珮綾
1997年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文所在讀。曾獲中興湖文學獎、葉紅女性詩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新詩組首獎等。詩集《破綻》創作計畫獲國藝會補助。
李筱涵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現代華文小說、臺灣文學、香港文學、女性文學;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國藝會創作補助。文學作品、書評與採訪文章散見多家報紙副刊與文學雜誌,著有散文集《貓蕨漫生掌紋》,本書入圍臺灣文學獎金典獎。
邱映寰
鹽分地帶少女。上升是百變怪、太陽是伊布,但月亮是基拉祈,喜歡聽和製造(有在品管的)諧音哏。曾獲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獎。作品散見於《幼獅文藝》、《鹽分地帶文學》、《文訊》等。
林巧棠
臺大外文系學士,臺大臺文所碩士,曾獲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時報文學獎書簡組優選、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獎、臺大文學獎。參與合輯《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著有《假如我是一隻海燕:從日治到解嚴,臺灣現代舞的故事》,入圍2020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
林廷璋
作家,私人圖書館「櫞椛文庫」館長。熱愛各種形式的閱讀,相信文字的力量,同時也懷疑所有的真理與真實。著有《東洋惡女十二名錄:殺人者的鮮紅掌心》。
林鈺凱
筆名木凱。臺大中文系、臺文所畢。視創作為畢生職志,作品有新詩、小說、繪本插圖。《城市燈塔》新詩集獲國藝會補助。我都在「木凱創作道」出沒,有臉書、IG、網站,歡迎來串門子。
馬翊航
1982年生,臺東卑南族人,池上成長,父親來自Kasavakan建和部落。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曾任《幼獅文藝》主編。著有詩集《細軟》,合著有《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
徐淑賢
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古典文學、書畫商業。著有專書《臺灣士紳的三京書寫:以1930-1940年代《風月報》、《南方》、《詩報》為中心》(2013),博士論文《1920年代至1930年代北臺灣傳統文人的書畫鑑賞、推廣與商業活動》(2022)。
盛浩偉
1988年生,臺灣大學日文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畢業,曾任衛城出版主編。著作有《名為我之物》,合著有《華麗島軼聞:鍵》、《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等。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合著《終戰那一天》獲Openbook年度好書獎,作品並曾被選入《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九歌一○六年散文選》、《我的日本:當代台灣作家日本紀遊散文選》(日文版由日本白水社出版,臺灣版由有方文化出版)等。
許宸碩
筆名石頭書,宜蘭人,現任編輯。曾拿過國藝會、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喜好科幻、詩、文具、鍵盤,作品收錄在《3.5:幽微升級》、《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等。
許雅婷
1991年生,臺大園藝系研究所畢業,現為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平常用青悠這個名字走跳。《唯妖論》、《尋妖誌》、《給孩子的臺灣妖怪故事》的共同作者之一,曾獲時報文學獎小品文獎。
陳允元
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所博士。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學術關鍵字為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臺灣現代詩、戰前東亞現代主義文學、跨語世代文學、臺灣文史轉譯等。著有詩集《孔雀獸》(2011),並有合著《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2018)、《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2020),合編《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2016)、《文豪曾經來過:佐藤春夫與百年前的臺灣》(2020)、《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新精神的跨界域流動》(2020)。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臺北國際書展編輯大獎等。
陳令洋
1991年生於臺北,清大臺文所碩士。現就讀於臺大臺文所博士班,同時是雜誌編輯。研究關注臺灣傳統文人及文化,碩士論文為《殖民地書法家的多重跨越:曹秋圃的書業經營與思想探析》。曾為紀錄片導演傅榆口述傳記《我的青春,在台灣》(2019)採訪撰文,並合著有二二八非虛構寫作《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2019)、《一百年前,我們的冒險:臺灣日語世代的文學跨界故事》(2023)。
陳冠宏
1996年生,專職文字接案與活動策劃,長篇小說創作計畫《東宮行啟》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曾擔任百人線上營隊《想像文藝營》總召、獨立書店線上聯合展《雲端漫遊》企劃召集、文學市集《南島嶼族》企劃召集等。
傅芃瑞
1992年生,高雄岡山人。臺大社會系畢業。
黃震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文系碩士,藏書人、說書人、拿著藏書說書之人。與黃哲永合編教材《讀冊識臺灣》、與吳福助教授合編《臺灣傳統漢語文學書目新編》,著有論文《取書包上學校:臺灣傳統啟蒙教材》、散文《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散文《藏書之家:我與我爸,有時還有我媽》等。
楚然
主責「拾藏:臺灣文學物語」、「轉譯研發團」(2020~2022)的文學轉譯業務,執行粉專經營、活動企劃與商品發想。參與發想的文學商品有「一桿秤仔」球棒、雅量筆電包、雨傘「暖陽」等。
熊一蘋
本名熊信淵,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大學時期開始發表文學作品,曾獲林榮三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研究所時期嘗試自主發行作品,並接觸非虛構寫作,先後參與《暴民画報:島國青年俱樂部》、《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沉舟記:消逝的字典》、《親像鳳梨心:鳳山代誌》等,並獨立發行《超夢》、《#雲端發行》、《結束一天的方式》、《廖鵬傑》等,著有《華美的跫音:1960年代美軍文化影響下的臺中生活》,2020年以《我們的搖滾樂》入圍臺灣文學獎金典獎。現居臺南。
廖崇倫
1997牛尾溜,彰化縣溪州鄉人。臺中一中、中興環工系畢業。現為「田中大學」實習生,種過土豆、蒜頭等作物。愛聽陳一郎。
蔡易澄
畢業於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現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曾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打狗鳳邑文學獎、後生文學獎首獎、臺大文學獎首獎、高雄青年文學獎首獎。論文曾獲楊牧文學獎「研究論著獎」、文化研究學會「博碩士論文獎」。合著有《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冷不防》導讀別冊。個人小說集《福島漂流記》。
鄭清鴻
現任前衛出版社主編、台灣共生青年協會理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文系碩士。曾任永和社區大學臺灣文學課程講師,學術興趣為臺灣文學本土論、文學史、本土語文、文學博物館、文學轉譯與文創開發等。
劉承欣
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現為臺師大臺灣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包含臺灣現當代文學、文史轉譯、老年長照書寫等領域。曾獲得後生文學獎、東華奇萊文學獎,並參與《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臺灣文學館「轉譯研發團」(原「拾藏:臺灣文學物語」)等寫作計畫。
劉怡臻
明治大學教養設計研究科博士候選人,研究日治時期臺灣文學。撰有日本近代詩、現代詩譯介約三十餘篇,刊載於《幼獅文藝》、《笠》、《圈外》等雜誌。合著:《Taiwanese Literature as World Literature》、《旅する日本語:方法としての外地巡礼》。合譯:《原爆詩集》(2023全新翻譯文庫本)。
蕭詒徽
生於1991。作品《一千七百種靠近 ─免付費文學罐頭輯Ⅰ─》、《晦澀的蘋果 VOL.1》、《蘇菲旋轉》(合著)、《鼻音少女賈桂琳》、《Wrinkles──BIOS monthly專訪選集 2021》(合著)。網誌:輕易的蝴蝶。網站:iifays.com。
謝宜安
1992年生,鹿港人。臺大中文所碩士,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著有非虛構《特搜!臺灣都市傳說》、小說《蛇郎君:蠔鏡窗的新娘》,合著《臺灣都市傳說百科》。對都市傳說進行考證與分析,關注怪談與民俗的現代性、性別議題,希望藉由傳說解讀人心。
瀟湘神
本名羅傳樵,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共同創辦人,推理小說家、奇幻小說家、臺灣妖怪研究者、實境遊戲設計師。著有《臺北城裡妖魔跋扈》、《帝國大學赤雨騷亂》、《都市傳說冒險團:謎樣的作家》、《魔神仔:被牽走的巨人》、《殖民地之旅》、《金魅殺人魔術》等作品,目前熱衷於尋找在地創作的各種跨領域可能。曾入選文訊「21世紀上升星座」、入圍2021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入圍2022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2023年以《廢線彼端的人造神明》入選文策院第十六期Books from Taiwan(BFT)計畫「成人冊」書單,並入圍2023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
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
蘇碩斌/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誠摯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王惠珍/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王聰威/小說家
呂美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李瑞騰/國立中央大學人文藝術中心主任、國立臺灣文學館前館長
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陳萬益/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黃崇凱/小說家
楊佳嫻/作家、學者
楊 翠/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廖振富/國立臺灣文學館前館長
鄭順聰/作家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