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是上帝的宣教史!
過去,我們往往覺得宣教是從使徒行傳才開始的,來自復活的耶穌基督對於門徒所發出的命令:「……直到地極,做我的見證」,因此,門徒們開始了向萬國傳揚福音的腳步。
直到近代,隨著聖經學者與宣教學者的認真探究,人們才慢慢發覺,原來除了使徒行傳之外,整本聖經其實都和宣教息息相關。從創世記開始,上帝創造天地萬物與人類,這一切全都頌揚上帝的榮美,上帝的道遍滿全地,這就是上帝的宣教。到申命記、詩篇、以賽亞書等,舊約訴說上帝如何努力不懈地要喚回祂的子民和天地萬物。在公元第一世紀,上帝甚至派祂的愛子耶穌降生,向世人宣揚祂的名;後來,門徒接續耶穌的工作,向萬民做見證,直到啟示錄中描寫的新天新地,成為上帝宣教大業的最高展現。
本書就是從整本聖經的宏大敘事來闡明上帝的宣教,顛覆了「宣教屬於使徒或宣教士」的刻板印象。本書的兩位作者,白思傑與雷馬強佐,一為出生於中國的白人,宣教與神學院教學經驗豐富,另一位是斯里蘭卡的宣教士,他們如此多元的背景,造就本書得以萬國萬族的多元性,看待整本聖經中的宣教,大大開展我們的視野。宣教再也不僅僅是宣教士的工作,而是上帝在整本聖經中的心意,更是研讀聖經的每一位基督徒,改變生命的核心動力。
作者簡介:
雷馬強佐(Vinoth Ramachandra)
雷馬強佐為斯里蘭卡人,他關心這世代的基督徒要明白並運用聖經。在寫本書之前,他廣泛閱讀,以幫助他與許多不同背景與傳統的思想家互動。他十分了解其他宗教,對宗教多元主義的議題十分關注。在任職國際學生福音團契的「宗教對話與社會參與」的秘書期間,他旅行超過二十年,在亞洲及西方都是位備受尊敬的講員與作者。
白思傑(Howard Peskett)
白思傑出生於中國,父母為宣教士。曾在劍橋研究神學,並在耶路撒冷學習希伯來文。之後,加入海外基督使團(OMF)、接任艾得理(David Adeney)在新加坡門徒訓練中心(DTC)的職務。後來成為海外基督使團的研究主任。回英國後,任教於布里斯托的三一學院。離開大學教職後,他仍深入參與各種宣教事工,其中包括參與由斯托得(John Stott)所創立的國際靈風合作夥伴事工(the Langham Partnership International)。他經常受邀主講和督導宣教議題和基督門徒訓練事工。
推薦序
推薦序
本書由兩位富有跨文化經驗的作者寫成。雷馬強佐出生於斯里蘭卡,曾花很多時間在各地宣教,且娶了一位丹麥籍的妻子。另外一位是出生於中國的英國人,白思傑。
來自東方及西方的兩位作者都是優秀的聖經教師,他們輪流探討十五處聖經節。他們從宣教的觀點來看聖經,並幫助今日的讀者發現神話語中豐富的宣教信息。
他們所採用的經文散佈在舊約和新約中,顯出神革命性的目的(祂的宣教)是要創造和選擇「一群為神而活的人,他們能在普世中榮耀神。」
這本書顯示他們多年反省聖經的結果,並且應用在普世許多不同的情況中。他們也運用自身的經驗和真實的生活實例刻畫書中的很多主題。
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宣教的策略性書籍,而是誠實地觀看整全的宣教應當包括哪些層面。例如需要具備文化的敏感度和個人受苦的心理準備。本書告訴我們什麼是十字架的道路。它挑戰我們以全新的觀點看待神的作為,並挑戰我們仔細聆聽神要向我們這世代所說的話。
本書不適合懦弱膽怯的人,而是一本寫給對神是誰和神想要做什麼能嚴肅以對的讀者。它談及神的公義,也論到祂的憐憫。本書是為那些順服神正如亞伯拉罕順服神的人所寫的,也是為那些委身基督,並跟隨祂腳蹤而行的人所寫的。它告訴我們:宣教並非馬太福音末尾所提及的大使命,或是和使徒行傳中的一些宣教經節,神宣教的目的乃是植根於三一真神:聖父為我們差遣祂的兒子,聖子差遣聖靈住在我們裡面,聖靈使我們成聖並幫助我們為真理作見證。
讀這本書時,要打開你的聖經。要研究你的聖經,正如這兩位作者所做的。無論在何處,只要你在神的世界中有所領受,就當效法作者,分享福音。你也將成為世上的光,因持守生命的話語,而像明星般照耀周圍的人。
白德禮
中華福音神學院宣教與差傳副教授、宣教中心主任
推薦序
本書由兩位富有跨文化經驗的作者寫成。雷馬強佐出生於斯里蘭卡,曾花很多時間在各地宣教,且娶了一位丹麥籍的妻子。另外一位是出生於中國的英國人,白思傑。
來自東方及西方的兩位作者都是優秀的聖經教師,他們輪流探討十五處聖經節。他們從宣教的觀點來看聖經,並幫助今日的讀者發現神話語中豐富的宣教信息。
他們所採用的經文散佈在舊約和新約中,顯出神革命性的目的(祂的宣教)是要創造和選擇「一群為神而活的人,他們能在普世中榮耀神。」
這本書顯示他們多年反省聖經的結果,並且應用在普世許多不同的情況中。他們也...
作者序
作者序
所有基督教宣教皆源於我們敬拜的上帝,即聖經所揭示的父、子、聖靈。在差遣任何人出去之前(「宣教」一詞的字根原有「差遣」之意),我們先要在上帝面前驚歎、感謝,因祂差遣了子,子也將聖靈差給我們。是那位主耶和華、那位與以色列立約的上帝,親自召喚列國到祂的面前來:「地極的人都當仰望我,就必得救;因為我是神,再沒有別神。」(賽四十五22)。再者,教會的特權和責任,是以生命和見證來證實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獨生子,在十架上受死,復活,升天,且應驗了舊約的記載。最後,教會惟有在聖靈─上帝能力的同在─活潑的動力之下才能履行宣教;當教會信眾持續與賜生命的靈緊密相連,且將與聖靈相遇的經驗融合在教會生活中時, 就是教會宣教最有果效的時刻。因教會分享了差遣者上帝神聖的生命,因此,就其本質而言,教會乃宣教的教會。
本書的基本心願,是讓耶穌基督在教會和世界中得著更多、更大的榮耀;我們亦熱切企盼,有朝一日,整個受造世界都在基督裡完滿終全,並得見上帝成為萬有之有。
本書另一個基本信念,是相信聖經的宏大敘事(grand narrative)可恰當地歸結為:「上帝創造、揀選自己的子民, 使祂可在全地得著榮耀。」因此,與本系列的設計一樣,我們從聖經擇取十五段信息與本主題相關的經文,實無任何不妥之處。故此,我們不接受懷疑宏大敘事存在的論點,也反對將「道」當成一席野餐,任君挑選自己喜愛的意義。我們不否認每一位讀者都會帶著恰當,或不恰當的預設來閱讀經文,但我們假定讀者相信經文除了反照出讀者自己的面孔以外,仍有更多其他的意義。
本書結構相當簡單。第一部的四章勾勒出本書主題的視域。兩段至為重要的舊約經文,嵌置在兩個討論新約經文的章節中;這兩段新約經文都在思想耶穌基督的卓越性:他是不可見之上帝的形像,是創造的媒介與目的,是新創造的根源及開端,也是他的身體─教會─的頭。
第二部以四段舊約的經文來勾畫上帝對萬國的心意,以及祂如何雕塑被呼召的子民成為實現這心意的器皿。這幾章也展示了歷世歷代回應上帝呼召的各種不同模式。這些模式反覆在歷史中交替出現。這幾章會討論幾個關鍵的神學議題,如:宣教及文化認同、上帝子民與眾不同的特質、貧窮的問題、國家民族主義的問題、以色列領土的棘手問題,以及上帝惹人不快又難以預測的公義等。
第三部探究五段新約經文,反思耶穌所帶來的自由(根據所謂「拿撒勒的宣告」〔Nazareth Manifesto〕)、反思復活後交付門徒的著名的大使命、反思五旬節的意義,並反思使徒行傳一個宣教實踐的案例。
第四部共有兩章,共同將本書帶向一切神學和科學研究的盡頭─驚嘆和讚美。我們將思想創造之歌的終全,及世界末了上帝聖城的降臨。到那時,上帝和人類的宣教將在義人居住的新天新地中,圓滿功成。
雷馬強佐在家鄉斯里蘭卡和許多南亞、東南亞地區事奉超過二十年的時間,白思傑也曾在新加坡與來自東亞各國的男男女女相偕服事。讀者很容易就能從字裡行間發現風格上的差異,而我們覺得毋須抹平這些差異、統一各章的風格,因為我們相信,真理除了要被清楚闡明,也需要想像的創造力來增色!我們間或會以第一人稱的「我」來講述個人的經歷,因此,讓讀者了解我們分別撰寫哪些部分,應當是有助益的:雷馬強佐負責第一、二、四、六、九、十一、十三、十五章,白思傑則主筆第三、五、七、八、十、十二、十四章。讀者不妨將本書視為東西夥伴共同探討宣教的著作。我們多使用英文新修訂標準版聖經(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NRSV);有時我們會悉數引用討論的經文,有時候,為了凸顯經文的結構或闡釋某些特別的意義,我們則使用自己的翻譯。我們盼望, 讀者在閱讀我們的釋義之前和過程中,都能先行和同時閱讀聖經的經文。
宣教並非讓少數「喜歡這玩意兒」的志願者自由選擇的「附屬品」。爭戰的教會是上帝的子民、基督在地上的身體,受召成為上帝的使者和代表,受命必須成長、增殖,好讓耶穌基督得著更多更大的榮耀。我們也必須強調,宣教一次又一次地把我們拉回十架的跟前:所有的宣教,都當被十架所模造。我們絕不能把十架丟在背後,而是時刻將之放在我們面前。正因如此,我們再三強調宣教是出自底層,強調宣教出於軟弱者, 強調宣教與受苦─甚至殉道─的關聯。在教會歷史上,絕大部分的宣教行動都是透過這些方式來進行的。
本書是聖經的釋義,不是宣教策略的資料。宣教部門的主管將無法從本書找到詳細的行動計畫,但我們仍與「有效的宣教」這古老議題密切互動,例如:文化認同和對文化保持敏銳的重要、大城市對上帝的需要、整全宣教的重要性、宣教及倫理學的關聯,以及本地方言在溝通福音信息上的力量。我們在神學上雖未採多元論,但我們必須再強調仔細認識、用心同理信仰其他宗教的人,並透徹了解他/她們的信仰。
我們也從更寬廣的角度來詮釋「宣教」這個詞─比某些宣教或佈道機構能接受的理解更寬,以致可能讓他/她們稍感不適。我們之所以採取這麼寬的詮釋,是基於對聖經經文忠實的反思。所以,我們會討論人權及人類的價值,討論社會平等和人類工作的價值,討論照管大地及創造的整合,討論以色列的領土,討論教會內膚色和階級的隔閡,也討論福音普世主義(evangelical ecumenism)。
最重要的是,我們期望走在兩種危險之間的窄路上。第一種危險是傲慢的肯定─自以為我們是未來的主宰,可以控制達到那未來的方法和時程。另一個危險則是喪志的絕望─ 因遭受各種壓力、困難、失望,而懷疑期盼中的未來,是否真會來到。為抵抗這些危險,我們一方面需要謙卑─因上帝是我們、也是全地未來的主;另一方面,我們需要一個更廣闊的上帝觀─這位伸出膀臂的上帝,是一位從不教我們失望的上帝,因為祂所應許的一切,終必實現。
我們的盼望在乎期待上帝的城。生命泉的水要從這城流出,生命樹也要在這城生長,按時候結果子,葉子能醫治萬邦。城的中心是上帝和羔羊的寶座,所有上帝的僕人都將在那裡群聚敬拜。這城「不再有黑夜;他們也不用燈光、日光,因為主上帝要光照他們。他們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二十二5)。感謝上帝,當我們在世界各國家、各群體介紹分享這城時,我們已預嚐了這國度的滋味。我們邀請讀者加入這未完的旅程,因本書所討論的經文,既是我們的導航圖,也是對我們發出的挑戰。
白思傑
雷馬強佐
作者序
所有基督教宣教皆源於我們敬拜的上帝,即聖經所揭示的父、子、聖靈。在差遣任何人出去之前(「宣教」一詞的字根原有「差遣」之意),我們先要在上帝面前驚歎、感謝,因祂差遣了子,子也將聖靈差給我們。是那位主耶和華、那位與以色列立約的上帝,親自召喚列國到祂的面前來:「地極的人都當仰望我,就必得救;因為我是神,再沒有別神。」(賽四十五22)。再者,教會的特權和責任,是以生命和見證來證實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獨生子,在十架上受死,復活,升天,且應驗了舊約的記載。最後,教會惟有在聖靈─上帝能力的同在─活潑的動力之...
目錄
中文總序 i
英文總序 iii
推薦序 v
作者簡介 vii
作者序 ix
第一部 視域:宣教的意義 001
第一章 基督的榮耀:歌羅西書一章15~23節 003
第二章 生命與治理:創世記一章26~31節、二章15~20節 023
第三章 無與倫比的上帝:以賽亞書四十四章24節~四十五章25節 051
第四章 道成了肉身:約翰福音一章1~18節 073
第二部 上帝對萬國的心意:舊約中的宣教 097
第五章 被揀選賜福:創世記十二章1~4節 099
第六章 與眾不同的子民:申命記十章12~20節 121
第七章 忿恨的僕人:約拿書一~四章 145
第八章 備妥的僕人:以賽亞書四十九章1~26節 165
第三部 三一的宣教:新約中的宣教 183
第九章 耶穌帶來的自由:路加福音四章16~30節 185
第十章 耶穌交付的命令: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6~20節 205
第十一章 耶穌指示的道路:約翰福音十二章20~26節、十三章34~35節 231
第十二章 宣教的聖靈:使徒行傳二章1~47節 253
第十三章 宣教的典範:使徒行傳十九章8~41節 275
第四部 頌榮:宣教的完成 297
第十四章 創造之歌的終全:詩篇第一○四篇 299
第十五章 新的約必要實現:啟示錄二十一章1節~二十二章5節 321
研讀指引 343
注釋 359
中文總序 i
英文總序 iii
推薦序 v
作者簡介 vii
作者序 ix
第一部 視域:宣教的意義 001
第一章 基督的榮耀:歌羅西書一章15~23節 003
第二章 生命與治理:創世記一章26~31節、二章15~20節 023
第三章 無與倫比的上帝:以賽亞書四十四章24節~四十五章25節 051
第四章 道成了肉身:約翰福音一章1~18節 073
第二部 上帝對萬國的心意:舊約中的宣教 097
第五章 被揀選賜福:創世記十二章1~4節 099
第六章 與眾不同的子民:申命記十章12~20節 121
第七章 忿恨的僕人:約拿書一~四章 145
第八...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