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四千年來努力摸索
創造這個文化的所有人們人類的演進是由於好奇心、求知欲及敏銳的觀察力,不論日之升落、月之盈虧、星的轉移、四季寒暖,都有週期性規律的變化,漸而萌生物候曆,成為生活遵從的規範。
從夏朝的二至(冬至、夏至)發展成二十四節氣,是經過了約二千年左右的摸索與努力。二十四節氣反映出精確的播種日期、雨水多少與霜期長短。先民體認環境、艱苦奮鬥適應環境,形塑農業社會重要的節氣觀念,成為與生活相關的一環,所創造出的正是文化與文明。
然而,不論二十四節氣或七十二候,現代人皆已十分陌生。民間雖仍留存一些歲時節慶的祭典儀式,但缺少了對其形成意識的認知。希望藉著本書,能建立一個生命終而復始、生生不息的自然觀,使現代人在遼闊的宇宙時空浩瀚中,經由這種「節與氣的度過儀式」找到有限生命的憑依,並將這種經驗傳承下去。
名家推薦
余範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黃一農(中央研究院院士)
簡靜惠(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誠摯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由「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搶救「林安泰古厝」,追尋三百年前郁永河採硫故事,完成《幾番踏出阡陌路》。輾轉數十載過盡千帆,以工志學初衷不變。近年來,面對極端氣候頻現,更就大自然深入觀察,以天地運行有常,回歸中國歲時節氣的古往今生,著墨於長年關注的氣候變化與歷史興替,滙聚「交節換氣」的奥妙,記取「趨吉避凶」的常民智慧。
崇尚風雅、眷戀珍奇,以工掇拾舊夢探古求今,遍搜散佚的畫冊書簡、精選收集儀式、典章、圖片,為忙碌眾生融入自然,譜下歸途,值得細細體會,擁為珍藏。
——余範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受天人感應說影響,古代的觀象、授時、治曆、星占與擇日等行為,皆與社會互動密切,《歲時律動》即努力呈現這數千年的智慧。
——黃一農(中央研究院院士)
每當我走在淡水紅樹林步道,就會想起老友馬以工,這是當年她在文建會工作時,在陳奇祿主委的支持下修建的步道。一大片的紅樹林沿著淡水河從竹圍到淡水站,綠意盎然充滿生機!而三十餘年前《中國人傳承的歲時》印製是以工當年任職文建會的功績之一。我有幸得到一本愛不釋手,一直期待重印分享大家,今天終於如願。
以工才學淵博,記性悟性超人,重編的為《歲時律動:智慧四千年的二十四節氣》,呈現古老的智慧與當代藝術結合的美感!帶領我們在生活中體會節氣觀念,也梳理文化的演變!值得大家學習閱讀!
——簡靜惠(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作者簡介:
馬以工
原籍金陵、戊子年生於台北市。現任中華大學特聘講座教授,歷任第三、四屆監察委員,中華大學景觀建築系系主任,清華大學、東海大學兼任副教授,文化建設委員會委員、環保署環評委員、台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著有《尋找老台灣》、《幾番踏出阡陌路》、《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環境科學入門》、《石頭記的虛幻與真實》、《絣織紅縷》等書。
曾獲金鼎獎、時報文學獎、吳三連文藝獎。
章節試閱
新正
新正或稱新春,正月初一「元旦」開始,到正月初五「隔開」結束。農業社會時新正有到十五上元為止,或整個正月都是假日。
初一:元旦。元日。
初二:做客。回門。
初三:小年朝。老鼠嫁女兒。
初四:接神。
初五:隔開。迎財神。
初七:人日。
初八:順星。
初九:天公生。
十五:上元。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六朝《荊楚歲時記》記載山中傳說有所謂山㺐鬼,人以竹著火中烞熚有聲,使山臊驚憚遠去。過去以竹子點火竹節爆裂發出巨聲,稱之為爆竹。火藥發明後聲音更響,煙火更大。宋朝時已經有加入煙火,夜間放煙火的年景是「火樹銀花」。
過去節慶爆竹是不可缺的,近年因噪音及煙火污染空氣而有限制,沒有幾聲爆竹,還真覺得不像過年。
《荊楚歲時記》記載元旦日:「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避邪。」漢代傳說草庵人每年除夕都在井中投入一布包的藥,到元旦時村人取井水,每人喝一杯,則一年瘟疫不入,這種泡過藥的井水就是屠蘇水酒。《本草綱目》載有製作屠蘇酒方子:「赤木桂心、防風、菝葜、蜀椒、桔梗、大黃、烏頭、
赤小豆以角絳囊盛之,除夕夜懸井底元旦取出,置酒中煎煮沸,舉家東向從少至長次第飲之。」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正的吉祥物今日較普遍的包括:
年糕:取年年高陞的吉兆。
餃子:又稱餑餑。其形似元寶,吃了可以招財進寶。
發粿:以再來米粉蒸的粿。重點在「發」字,期望發達好運。
椪柑:橘音近「吉」,顏色金黃十分討喜。
花生:又叫長生果,與糖果、紅棗、瓜子等是過年不可缺乏的零食。
鯉魚:「魚」音同「餘」,過年吃魚是「吉慶有餘」或「年年有餘」的意思;鯉魚躍龍門,更是吉祥的象徵。
歲菜:取「碎」同「歲」的音,歲菜就是將十樣蔬菜,切成碎絲炒成一大盤。「十」是十全十美,「碎」是歲歲平安。歲菜的材料各地不同,但似如意的黃豆芽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冬天才有的時鮮薺菜與冬筍也是考究的歲菜必備。
春花:歲朝清供總是少不了春花,過去以水仙、梅、杏這些花為應景春花。
桃木在中國傳統習俗中,是重要的避邪物。傳說后羿是被桃木大杖打死,因此惡鬼怕桃木。另一個神話傳說是東海度朔山上,一株大桃樹下住了神荼與鬱壘二人,能食百鬼。
《本草綱目》曰:「桃乃西方之木,五木之精仙木也,味辛氣惡,故能厭伏邪氣,制百鬼。」
春秋時即有記載楚人用桃木杷掃帚袪鬼。而後傳說包括桃木劍能斬妖,桃湯灑在屋門或飲桃湯能去邪。漢代還有插桃木印於門戶上的習俗,不過是選在夏至日,因為那時「陰氣萌作恐物不茂」。後演變為掛桃符,再簡化成為書寫春聯。
六朝的記載,在元旦日門上貼神荼與鬱壘兩人的畫像,再在其旁插上桃枝,可使百鬼畏之。也有人將門神畫在桃木板上,就稱之為桃符。唐朝以後,門神改畫唐太宗大將秦叔寶與尉遲敬德兩人者。
明太祖認為桃符袪災而春聯迎福,除了在宮殿大門題「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亦命群臣元旦日都要貼春聯,而成為今天仍非常流行的習俗。
元旦
世界各民族均有慶祝一年開始的儀式,中國有很長一段時間都過歲首冬至,過年的習俗兩漢時才在民間慢慢形成。六朝時,正月初一早上雞鳴時全家起來,先燃放爆竹以辟山臊惡鬼,然後換上新衣相互拜年,並且喝椒柏酒、飲桃湯或屠蘇酒以為慶祝。
秦漢以前中國人是過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及冬至這八節。記錄周朝百姓歲時的《詩經》〈七月〉,最後以「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述說人民忙過一年後歲末歡飲,但此時尚無過年的儀式。
「元」是開始,而「旦」為一日之始,原指天明日出時,「元旦」即是一年之始。周以後就改子正,以午夜為一日之始,元旦則改稱元日。
漢武帝改用夏正,元旦是正月初一;二千餘年後改用陽曆,陽曆的一月一日變成元旦;西元一九二九年政府始訂定陰曆正月初一為「春節」。
回門
中國北方在大年初二,以公雞及鯉魚祭拜財神,並且要吃形似元寶的餛飩,稱為「元寶湯」。財神是少數過去未列入國家祭祀的神明(關帝、媽祖、城隍都列入),但不減民間拜財神之熱情。
長江以南是在正月初五迎財神。閩南習俗初二這一天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稱之為「做客」或是「回門」。如果是新婚,就必須要由先生陪著一起回門拜會親友。台灣民間年諺「初一場、初二場」,從宋《東京夢華錄》看來千年都不變的一件事,就是初一與初二是大家都可賭錢試手氣的時分,也是大人做莊給小孩贏錢機會。
小年朝
有些地方大年初三稱為「小年朝」,這一天不出門拜年,在家中祭祀天地神祇及祖先家神。也有認這天是出門不吉利的赤狗日。
民俗傳說初三是老鼠嫁女兒的日子,因此大家都要早早熄燈睡覺,讓老鼠沒有燈光,無法辦喜事,免得這一年又生下一大堆的鼠子鼠孫,造反為患。
不論赤狗日或老鼠嫁女兒,都表示經過除夕以來年節的歡慶,到了初三要收收心了,不要出門且早早休息,以免累壞了身體。
接神
十二月二十四日送家宅中的神明昇天,向天廷敘述人間之善惡,並向玉皇大帝朝賀,到正月初四眾神下界,回到人間。
一般送神在黎明,俗諺「送神早,接神遲」,接神可在午時後。供品有豬雞魚三牲,及柑橘、蘋果、梨、香瓜等四果,還要加上酒及甜品如花生糖、紅棗、冬瓜糖等。
迎接天神下凡除了要燒金銀紙,唐宋以來還有燒甲馬及類似的神馬與天兵(如雲馬總馬)的習俗。此舉是派天兵神馬請神,並護駕眾神下界回來。
過年的節慶到初五告一段落,這天又稱「隔開」,有分隔的意思,也是撤供的日子,有客人來也不再招待「甜」食。自初五起恢復到過去正常的日子,新正到此結束。
新正期間不得掃地、倒垃圾,初五這天即可把積了幾天的垃圾倒掉。許多在年前休市的店鋪商號,也開始在初五以後選擇一個黃道吉日開張。
江南「五路財源五日求」以正月初五為五路財神生日,一大早燃爆竹及擺供接財神。人人想發橫財,使拜財神者越來越多。
人日
正月初七稱為人日。如同《舊約聖經•創世紀》一般,根據道家傳說也有老天爺創造生物之順序:初一雞、初二狗、初三豬、初四羊、初五牛、初六馬、初七人、初八穀。
這時春草已發,將春草的嫩芽採回來吃,傳說可以袪病強身。《夏小正》正月篇有多種野菜可供採食,是七草雛形。
漢以後初七選七種青蔬包括芹菜、薺菜、菠菜、青葱、茴香、香堇、大蒜等煮粥。
唐朝演變成五辛盤,選五種有辛辣味的生菜如葱、蒜、薤、芥、芫荽切細絲來吃,明清以後是各式各樣的潤餅、春捲。
日本七草粥迄今仍有儀典,其七草是芹、薺菜、五行、田豐子、佛手、須須禾、蕙巴。前一天晚上先把菜洗淨準備好,清晨六點開始煮七草粥,主持者一邊唱念一邊做。
人日在兩漢魏晉時盛行用彩紙或金箔紙剪成人形,貼在屏風上可保人口平安,也有人戴在髮間,既是裝飾也可祈福避邪。
日本正倉院所藏盛唐寶物「人勝」,即僅存可一窺人日物件。一是用雙絲絹帛剪成的小幡,另一為金箔刻的複雜的邊飾殘存,明治年間將兩殘幡拼湊稱「人勝殘欠雜張」,上有「令節佳辰,福慶惟新,曼和萬載,壽保千春」文字,以此用典似更符合二○一九年起的新年號「令和」。
順星
正月初八過去北京有拜星君「順星」的獨特風俗,相傳初八時眾星下凡,人們如能當日拜祭,可帶來好運。
順星有人是在自己家庭院中燃燈祭拜,也有到廟中祭拜。白雲觀有元辰殿,供六十甲子神像,可去拜自己生年甲子及值年太歲。西北角有星神殿,供奉二十八宿及七星,又稱順星殿。除燃燈祭本命星君來祓除不祥,可在此點燈順星,燈很小但點的燈數很多,有四十九盞、八十一盞或一百零八盞。
不論東、西方皆相信,某個人的命運與天上某些星宿有關,畢竟我們都源自星塵。
天公生
道教中「天公」指天界最高的神─—玉皇大帝,又稱元始天尊。天公是萬物的創造者,也是眾神之神,掌管人類出生、養成、賞罰等等大權。
正月初九為天公的生日,又稱「天誕」。天誕當日會設道場或設醮祀玉皇大帝,台灣稱「天公生」。
祭祀的時間由子夜開始到凌晨四點,前一夜通宵不眠等候這重要的一刻,一過午夜各地爆竹響起,開始拜天公。
家中的天公祭祀要在正廳舉行,除神誕日皆必備的紮紅紙的麵線塔,天公生還要用上閹雞、五果、六齋,十分隆重。燒的金箔紙也比一般金紙大一倍以上,稱大壽金紙。
供桌也有上桌及下桌的區分,上桌供的是玉皇大帝用的供品,下桌則供其臣僚所用。
拜天公由長者開始上香,如果家中有十六歲以下男孩,還要燒以紙做成的燈座,有時會用燈座版印畫代替,或僅焚印有「叩答恩光」的金紙,感謝天公賜生男孩。
上元
上元時年節已近尾聲,燈節是最後的盛景。
上元起自唐朝,觀念來自道教,正月十五祀天官為上元、七月十五祀地官為中元、十月十五祀水官稱下元,合稱三官大帝。
上元在太平盛世紮花燈以為慶祝,漢朝起就有正月十五夜不宵禁的傳統,宵禁由劉秀所羨「仕宦當作執金吾」的執金吾主管,上元可通宵歡樂,而有「元宵」之稱。
唐以後花燈種類繁多、千變萬化,深入民間。宋《東京夢華錄》記載了汴京城內百戲雜陳「花市燈如晝」。宋代花燈有如玻璃球者,也有用五色蠟紙、菩提葉、羊皮、玳瑁等製作,華麗精巧可謂空前。
唐代燈市三夜、宋代五夜,明增為十夜,傳統花燈以竹、木、籐或麥桿為燈架,糊裱紙絹或其他布料,造型生動,有狗、魚、蝦或各式各樣的人物。一般十三為上燈、十四為試燈、十五為正燈,到了正月十八落燈。
除了花燈,燈節還有燈謎。自春秋時代就有以間接迂迴且掩飾的句子做成「隱語」,到漢魏始稱之為「謎」,南宋後才有人將謎語寫在燈上,在上元節讓人猜春燈謎。引用猜謎有所謂「射覆」,稱之為「射燈謎」。
《紅樓夢》中有射覆,全書實是一個近百年來大家都愛猜的大謎。書中亦明亦暗地用了許多謎語,包括迄今無人猜透的「一從二令三人木」。《紅樓夢》中最長的謎題是一首七言律詩,最短的僅一字:
朝罷誰攜兩袖煙,琴邊衾裡總無緣,
曉籌不用人雞報,五夜無煩侍女添。
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
光陰荏苒需當惜,風雨陰晴任變遷。
謎底—更香
謎題—花
謎底—螢(腐草化為螢,花字由草化組成)
上元的時食是元宵,許多節慶都有吃湯圓來象徵團圓的吉兆,上元亦不例外。不同於湯圓是包了饀的,元宵則將饀揉好放在糯米粉中搖滾做成,適合用油炸來食。
吃元宵象徵圓滿,屬於「通過禮儀」中祈求願望的實現,許多節慶中都有此習俗。
新正
新正或稱新春,正月初一「元旦」開始,到正月初五「隔開」結束。農業社會時新正有到十五上元為止,或整個正月都是假日。
初一:元旦。元日。
初二:做客。回門。
初三:小年朝。老鼠嫁女兒。
初四:接神。
初五:隔開。迎財神。
初七:人日。
初八:順星。
初九:天公生。
十五:上元。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六朝《荊楚歲時記》記載山中傳說有所謂山㺐鬼,人以竹著火中烞熚有聲,使山臊驚憚遠去。過去以竹子點火竹節爆裂發出巨聲,稱之為爆竹。火藥發明後聲音更響,煙火更大。宋朝時已經有加入煙火,夜間...
目錄
歲時律動
欽若昊天:智慧四千年
〈堯典〉——傳說之曆
《夏小正》——最早的物候曆
殷——四方風
西周——月相陰曆
春秋——觀象授時的最後階段.
戰國——文明的躍升
漢——節氣即節慶
六朝、隋、唐——歲時節慶
宋元明清——神誕及泛政治節日
新正
元旦
回門
小年朝
接神
隔開
人日
順星
天公生
上元
春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夏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後記
歲時律動
欽若昊天:智慧四千年
〈堯典〉——傳說之曆
《夏小正》——最早的物候曆
殷——四方風
西周——月相陰曆
春秋——觀象授時的最後階段.
戰國——文明的躍升
漢——節氣即節慶
六朝、隋、唐——歲時節慶
宋元明清——神誕及泛政治節日
新正
元旦
回門
小年朝
接神
隔開
人日
順星
天公生
上元
春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夏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後記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