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沉默不語」時,即是鼓勵讀者發聲、想像、交流經驗、分享感受與建立關係。
*重新定義無字圖畫書、繪本的圖像語言特色和圖像敘事價值──是啟發讀者對圖像反思、革新觀看方式的美感教育工具書。
*書中舉例論述的無字圖畫書和繪本,皆為世界經典之作,可作為提供圖像教育、研究、創作參考等需求的長銷書籍。
波隆那童書展資深顧問的
「無文字繪本」研究與閱讀提案
「以眼睛傾聽──觸動語言之外的感受,令人達致藝術體驗。」藍劍虹(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專序推薦
各方推薦 依姓名筆劃序
海狗房東(繪本工作者)
「在此理論情感兼備的著作中,我們因此能夠跟著走進無字書的世界。作者讓我們更加相信,無字書也能說出最豐富的故事。跟著作者的選書,翻閱無字書,不論你是讀者還是創作者,一定都能獲得滿滿的閱讀樂趣。」陳培瑜(立法委員)
「對希望使用連續圖像敘事的創作者來說,了解如何藉由有限元素建立能被他者進入的空間,為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而本書不只提供給專業人士,更從不同面向細談無字書的趣味,當讀者從毫無頭緒到逐漸感受文本之外,還有另一個世界,無字書,是擴展這特殊閱讀體驗的起點。」黃一文(繪本作家)
「當『無字繪本』被置換成『安靜的書』——義大利研究者瑪伽拉・特魯斯翻轉了我們對繪本的分析角度,讓我們發現過往在無字繪本中未曾相遇的詩意與美。」游珮芸(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通常別人問我為什麼我畫的書沒有字,我會說:因為沒有需要,所以就不加了。看完這本書裡面不同的例子,覺得無字書有很多可能性。
無字書可以向前讀,向後讀。無字書可以讓讀者變成發聲的那一位。無字書不會灌輸資訊給我們,反而可能令我們更加迷惘,但這可以鍛鍊我們的腦筋和想像。」廖倍恩(插畫家)
「當一本繪本裡只有圖畫存在時,其實它說得更多。」薛慧瑩(插畫家)
「從1932年Ruth Carroll創作的第一本無字書《What Whiskers Did》,無字圖畫書從單純以圖敘事的『默片』,至今成為創作者引領讀者發揮想像和創意,突破框架的閱讀遊樂場。這本書的作者瑪伽拉.特魯斯宛如熱情精熟的導遊,透過層層抽絲剝繭的解析,引領我們走進這個安靜的閱讀奇境,無論是讀者或創作者,都能在其中盡情的享樂與拾穗!」 劉清彥(童書作家與金鐘獎兒童節目主持人)
「我很常聽到成人說:『我不知道要怎麼讀沒有字的繪本。』或是因為『無字』,而刻意將某些書排拒於購買的名單之外。但我卻不曾聽過有小孩說『這沒有字我看不懂』,他們總是生猛地跳進圖畫之中,嘰哩呱啦,或指認或詮釋,賦予圖像意義。本書以純圖像的作品為主題,不只帶領讀者聆聽安靜中的眾聲喧譁,更看見文字之外的各種可能性與魅力。請帶著你對無字書的不安與期待同行,一同踏入書中,看看作者瑪伽拉.特魯斯如何以文字解析『無字』這塊新鮮陌生的奇妙天地。」藍依勤(繪本星球212-7版主)
───共同推薦
「當書寫文字保持靜默,思索、遊戲、源源不絕的創意、凝視和驚奇就會出現。」
沒有文字的圖畫書——安靜之書(silent book),是出版人、作家和藝術家們為孩子們提供新的閱讀可能性的勇氣果實;它們集結了插圖、繪畫、漫畫、攝影、電影、文學、默劇、音樂等各種形式的藝術,匯流為圖像書籍的敘事語言,調校我們的目光,邀請我們體驗奇蹟和迷失方向,深潛於自由想像中,重新測定與「語言/文字」間的微妙關係。
本書試圖以開創性的批判角度進行書寫,透過豐富的多國繪本研究,大小讀者回饋,並藉由詳細且優美地闡述作品圖像帶來的啟發與反思,可作為觸及一般大眾在美感和詩意教育的工具書,也是台灣出版市場與兒文學術圈目前相當難得的無字圖畫書專門論著。
這本《無字奇境》是擔任波隆那童書展顧問多年的特魯斯對無字書的全面觀察與鑽研成果,字裡行間也傳達她在關注過程累積的幸福感,更是熱情導遊──儘管相較於文字作品、有字繪本,無字書的閱讀路徑,似乎有些曲折難測,卻像在充滿這世界各種聲音、詩意與感性的迷宮中展開未知探險和優游,趣味盎然地與等待指認的人類文明、智慧、幽默與無盡大自然邂逅,而得以從容體驗、回味妙不可言的童稚之美。
本書分為三部分:
一、「論述」:說明「無字書/無聲書」此一研究主題相關的爭議,也從「無字書說了什麼」這個基本提問展開思考,進而探究「如何讀無字書」(且不同於閱讀文字書、有字繪本),其敘述模式如何作用、「與讀者一起」?
二、「歷程」:勾勒與這類作品相關的發展歷史脈絡,對創作者、出版者以及讀者的啟發,以及評家、作家們如何討論,有哪些至今仍值得注意的觀點?
三、「發展路線」:以探索兒童文學的想像議題的方法,討論多部無聲文學繪本佳作的創作核心與美學,例如驚喜、變形、靜謐、空白、小與大、循環、關係、記憶、茫然、野性、歡樂等;藉此探索作家們如何透過視覺設計,幫助讀者在無字書中「看見」、喚起那些無法或不易以文字言說的,看不見的情感、祕密、心事、夢想。也提出許多給教育者、創作者參考的,引導小讀者們閱讀無字書的眉角。
作者簡介:
瑪伽拉・特魯斯 Marcella Terrusi
義大利波隆納大學生命質量科學系助理教,教育學博士。長期擔任波隆那童書展的科學顧問,參與表彰國際知名的藝術家、插畫家和出版商,並策畫相關計畫與展覽。曾於波隆那的Giannino Stoppani兒童書店接受書商培訓,在Accademia Drosselmeier學會擔任策展人和教師,在烏爾比諾(Urbino)的高等藝術產業學院(Istituto Superiore Industrie Artistiche, ISIA)教授繪本歷史。曾擔任2009年BIB(布拉迪斯拉發雙年展)與2024年Premio Strega Ragazze e Ragazzi 等國際評審團成員。
主要研究專長包括兒童文化、文學史和兒童國際出版領域,已出版兩本專著以及許多關於圖畫書和兒童生活的文章,領域涵括戶外教育、時尚和服裝、視覺敘事、兒童閱讀權……等。
她對無字書的研究面向,跨及許多不同層面,除了關注作品與創作者,還包括對移民兒童和各年齡段讀者的實地研究,並對出版業進行深入了解。集大成的著作《無字奇境》(2017)是義大利第一部完全致力於無字書籍的跨地域研究論述,巧妙結合了扎實調查與詩意筆調,更於2018年在義大利獲得了年度最佳教育專著獎。
譯者簡介:
倪安宇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畢業,威尼斯大學義大利文學研究所肄業。旅居義大利威尼斯近十年,曾任威尼斯大學中文系口筆譯組、輔仁大學義大利文系專任講師,現專職文字工作。譯有《魔法外套》、《馬可瓦多》、《白天的貓頭鷹/一個簡單的故事》、《虛構的筆記本》、《玫瑰的名字》、《巴黎隱士》、《在你說「喂」之前》、《在美洲虎太陽下》、《困難的愛故事集》、《收藏沙子的人》、《最後來的是烏鴉》、《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等多部。
章節試閱
(選文一)
無字書之藝
「藝術家建構的無非是以想像為牆垣的一座輕盈建築,裡面只有少許裝飾品,等待陌生的訪客到來。」
陳志勇
原籍馬來西亞的澳洲當代作家陳志勇在〈這些書為誰而寫?〉(Per chi sono questi libri? )一文中討論無字書的藝術時如是說。這篇文章是以四個國家(包括義大利)孩童為研究對象的一本國際論文合集的前言,針對大家面對無字書最常提出的問題,著有《抵岸》一書的陳志勇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先簡短回答了他最常被問到的問題:「這些書為誰而寫?為所有可能的讀者,為大不相同、天差地別的所有可能讀者而寫。」之後他陳述自身經驗,說他經歷過兩種截然不同類型的閱讀見證,也就是說兩種不同類型的讀者,不過他先用一幅美麗的建築圖像勾勒出作者和讀者協力體會感受 的畫面。他認為無字書如同一門佈置會客空間的藝術,也是一門經過規劃、能夠同時照顧讀者和敘事者的藝術:
「藝術家建構的無非是以想像為牆垣的一座輕盈建築,裡面只有少許裝飾品,等待陌生訪客到來。唯有接受邀請的人會用他的心和內在資源讓此處活化,用感覺填滿空白。(……)請敘事者和讀者在想像的客廳裡坐下,一起看看裡面有什麼,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準備展開討論。這不是考古工作,不需要挖掘出任何既定的、一成不變的感覺,所有詮釋都是鮮活的、正確的,而且不斷變化。我的書有兩種讀者給了我最難忘、最出乎意料的回饋:一種讀者是孩子,一種讀者是其他文化背景的人(跟我這個在郊區長大、只會說一種語言的澳洲人不一樣的人)。孩子有什麼說什麼,詮釋時自由自在,而且天生就有觀察細微處的能力;大人則忙於擷取意涵,追逐偉大概念、意識形態、教條和各種主義。」
難道這是因為孩子習慣於在陌生體制內感受事物,對詮釋時的侷促不安已經能夠做到泰然處之?其實小孩投入繪本的方式不一樣,更直觀,也更有自信。如果一個故事馬虎草率、前後不一致、虛有其表或冗長囉嗦,他們能一眼就認出來。如果一個故事不如遊戲正確、好看、有趣或困難,很可能會被棄之不理。
孩子不管年紀多小,都有可能跟無字書作者培養出一種默契,成為世界的探索者,不畏艱難,也不畏懼開放空間裡的種種意料之外,他們的態度是不放過任何一條線索,毋須言語,就能在或許不對稱或無意義的世界裡優遊自在,準備好隨時可以出發尋寶,可以迷失方向,也可以開始玩理解意義的遊戲。
大家一起閱讀一本無字書,打破讀者之間的階級隔閡,讓孩子負責扮演第一詮釋者的角色,讓那些只關心認知層面,因而簡化或無視故事想像力主軸的人提出的問題有時看起來莫名所以、偏離主題。陳志勇寫道:
「我們必須不斷提醒自己,世界的意義是由我們每一個人自己建構的,意義由人主動賦予,不是被動由外界接收。孩子和外來移民對這一點很清楚,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這牽涉到兩個先決條件,童稚和遷徙,是阻礙,也是優點:他們因為年紀或語言的緣故無法看懂周遭世界,感官變得更加敏銳。也就是說,他們不受強制認同的桎梏,也不受約定俗成現實框架的禁錮,而我們卻受困其中,無法看見事情真正的樣貌。」
這些書為誰而寫,能不能跟詩一樣拂去長年累月覆蓋在事物上的塵埃?「專為兒童出版」不足以回答這個問題。早在17世紀,摩拉維亞(今捷克)教育家康米紐斯(Johann Amos Comenius)就在他編寫的圖文教科書《世界圖繪》(Orbis sensualium pictus)中寫道,孩子並不會自然而然被圖像吸引,圖像也不必然能讓書與讀者有所交流,這其實是有待進一步討論的與美學和教育經驗相關的文化議題:
「與無字書創作有關的特定問題之一是,讀者打開書的第一個反應很可能會覺得這本書太過安靜。老實說,就連孩子也常常鄙視繪本,我指的是比較年長的孩子。他們覺得自己已經能夠閱讀文章,更遑論沒有圖的散文(彷彿這些等級劃分乃理所當然,與文化無關,實則不然)。其實一個人看書的時候,在他心中出現的想法和情感本就是悄然無聲,需要足夠時間才能在內在範疇中慢慢浮現,也無須大聲召喚,需要的是堅持按圖索驥的個人態度。」
該如何教導他人與無字書的內在建立關係呢?自然得透過經驗,接觸世界上最美的書,並分享自身有所發現時的喜悅。陳志勇鼓勵所有為守護或激發想像力投注心力的人,並稱他們為教育工作者:
「這時候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不可或缺,他們不需要做教條式的說明,或解讀那本書,只需要分享閱讀經驗,請大家集中注意力,觀察很可能會被忽略的所有細節,提出開放式問題讓大家一起討論就好。」
「一起」是關鍵字,跟之前說到閱讀的個人、私人或深層面向並無衝突,就教育角度而言,反而有助於或確保大家進入書和文化的世界。「一起」的目的是包容,透過誠摯溝通、交談和對照,讓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建構自己的養成歷程,並且在感受的網絡中找到位置,正視自己的感受並全然接受。這麼做是為了呵護並捍衛書「抵岸」 的權利,因為書就像是允許書的持有人在集體想像世界裡自由進出的護照。而書之「抵岸」,是指讓所有孩子變成文字和圖像讀者的同時,也走進能夠建立關係的視覺作品裡:
「究其實,對一位藝術家和像我這樣的作家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讓故事或人物具體成形,而是讓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得以做思想交流,作經驗交換。看到某樣東西覺得十分喜歡或受到驚嚇,以至於慌亂無措或得到啟發的時候,我們都渴望身邊有人作伴,以確認自己不是孤單一人。我們乍看之下雖然大不相同,其實骨子裡並無二致。」
--------------------------------
(選文二)
無字書說些什麼?
「所有好書(……)都是用陌生語言書寫而成,我們可以說,那個語言強迫讀者進入完全疏離狀態。所有讀者都必須自行打造這樣一個語言,戒掉對約定俗成的依賴,打破一個又一個的既定迴路。」
馬力歐.拉瓦傑托
無字書說的無非是圖像構築的生活、圖像之間的相似性,以及圖像的不斷循環、揉合及相互關聯。無字繪本是專門為視覺養成進程準備的歡迎儀式,是視覺敘事的入門辭典,而視覺敘事所言是圖像語彙之大成,讓讀者、圖像和故事得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彼此溝通無礙,讓讀者在感到愉悅之餘還能有新的發現。無字繪本是假想的美學辭典,遊走在兒童建構的完美三角形三個端點之間。三個端點分別是美學驅動和內在驅動、形式(視覺藝術),及這個世界的故事。
看著在某些書店或圖書館內設置的無字書區,以及國際兒童讀物聯盟彙整的無字書書單,想問的問題不會只是閱讀的經驗和模式,或讀者的角色和參與,或作者沿用集體想像形式與結構加入的藝術及文學參涉,想問的問題還有那些故事之間的關聯性、詩意由何而來,才能釐清無字書是怎麼回事,同時自問那樣的敘事有何共通之處?哪些故事沒有文字能說得更好?為什麼那些作家選擇用圖像說故事?總而言之,到底無字書說了什麼?或是換個方式來問:純圖像繪本會局限看世界的觀點和視野嗎?這麼問不是為了把焦點轉移到書的主題,或書中隱含了哪些了不起的訊息。文學作品,包括繪本文學,不是翻譯原本已經存在的論述,它自身即是論述。在談及推廣閱讀時,波隆那薩拉博沙兒童圖書館(Biblioteca Salaborsa Ragazzi a Bologna)館長妮可雷塔.格拉曼提耶利特別提出近年來為了呼應「發展課題」,也就是幼兒成長的特殊階段或因素,如何針對不同主題及議題的書執行「篩選」或整理,並清楚說明如何避免落入簡化的謬誤之中:
「可以想見,家長和老師都傾向搜尋有明確主題的書。不過我會建議大人從書出發來尋找主題,而不是從主題出發去找書。我會向他們示範,一本悉心建構、各方面都兼顧,而且就敘事角度而言故事合情合理的書,你想要什麼主題幾乎都找得到。」
不可能,也不建議強將無字書(任何藝術形式皆然)套進如出一轍的既定框架裡,掛上叫人安心的標籤,明確指出裡面裝了什麼,用泡在福馬林裡面的圖像跟小讀者們說了什麼,以及怎麼說。無字書理應各自從不同立基出發,以不同方法用繪本的圖像語彙和語法要素為許許多多讀者說許許多多不同的故事。如此做難免有風險,跟《海底來的秘密》主角手中那個匣子一樣,我們會看到可怕的觸鬚從所有縫隙中爭先恐後往外擠。當代繪本群像有點像馬西莫.卡恰(Massimo Caccia)以現代筆觸改寫經典諾亞方舟故事的那個圖像作品,他很篤定,並透過各種形式變化告訴我們:《大家都有位子》(C’è posto per tutti)。對這些反璞歸真或加入個人特色與愛好,足以被視為某種類型(簡短、充滿詩意和視覺感)的文學母題或敘事結構,我們可以做出各種假設。若從敘事結構角度切入思考,無字書的架構就像是在圖像裡面玩尋寶遊戲:有的書視覺感強烈,需要讀者睜大眼睛看清楚,隱晦的情節半藏半露;有的書則以漸進式猜謎的邏輯為本,預告最後會揭曉謎底,或者會有驚喜;有的書邀請讀者觀看的是純粹形式,以及同一個主題的連續變形;有的書敘述四季變遷,跟隨遊戲的千變萬化,以全新觀點或從旅行及空中俯瞰的間接角度切入圖像,自由聯想引人入勝,彷彿睜著眼睛作夢。這些書要求讀者填補意義上的空白,填補距離和缺憾。這些書喚醒建構故事的欲望,在混亂中看出秩序。這些書促使你讓所有渺小跟所有偉大產生連結,例如書本、書頁和廣袤的世界。
這個再現遊戲中所呈現的核心價值,從未能暢所欲言。但繪本因為沒有文字,每一種文學形式皆有的空白得以被突顯,在玩捉迷藏、躲貓貓、邏輯跳躍這些需要在書頁間尋找關聯線索、解讀圖像論述內在意涵並代為發聲的遊戲時,低調地發揮作用。準備就緒的讀者,通常是小朋友,會以高度好奇心回應遊戲,接受邀請加入遊戲開始摸索,在書頁間穿梭如同身處花園和森林中,同時被和諧及怪誕吸引,隨時可能開口詢問書中種種細節的發展路徑,也有可能在看似遙遠的點和點之間創造連結。讀者是渴望新視野的探索者,只要美學和詩意能彌補意義的空缺,就甘於接受無意義。準備就緒的讀者知道一本好書是一場絕妙的遊戲,好玩,開心,能創造關係、律動、情緒、理解和歷險,讓看似自相矛盾或無意義的練習產生意義,引導另一個人的想像,笑著迎接世界的不對稱。一本沒有文字的書是一片寂靜之地,讀者可以在那裡無拘無束大聲喧嘩;一本沒有文字的書是一個恬靜的空間,可以竊竊私語,可以耐心冥想,可以在等待後發現奇蹟或呆若木雞,像南義進入夏季後的午後小憩,有人睡午覺,有人在一小方陰影裡玩牌、聊天和嘻笑。
圖像敘事這種類型的作品除了具備義大利小說家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所說的快速、簡短、顯見和多樣這幾種特性外,我們還要加上「留白」,這是所有文學的共同點,也是陳志勇用圖像呈現的「輕盈建築」。一般而言文字是我們預期會在書中看到的元素,沒有文字並不代表欲言又止。事實上有些敘事作品沒有文字但夸夸而談,有些經過設計規劃的教學用書會一步步帶領讀者理解預設的文本,但是讀者卻很少會以閱讀其他書的好奇心或喜悅重複閱讀這類文本,除非有其他原因。當然,我們還是有可能會打開一本圖像過於工整呆板、文字八股說教,以至於意義被放大或扭曲、特別滑稽可笑的書,就像有人對飛機上的緊急逃生須知大發議論一樣,頗有喜感。一本純教科書若是採用新的準則,接受邏輯跳躍和留白,說不定也能搖身一變成為文學作品。
從以上簡略描述的種種要素來看,無字書是與文學和藝術建立關係的基石,開宗明義就表明作者不書寫、不說話,不會一次展現全部,但是會帶領視線、思維和情感去建構獨一無二的閱讀模式,既借助讀者自身所知,也借助讀者的直覺、假設和新觀點。無字書很快就向小讀者吐露一個秘密:文學本來就是「留白」的,那是所有可能場域、論述和觀察的沉默軌跡,是供讀者這個創意體遊走的空間。從教育意涵來說,重要的是每一個人從一開始就是主角,無論你是小男孩、小女孩、外國人、移民、女性、瘖啞人士或識字不多的人,都可以擔起這個古老的說故事任務。而在純圖像敘事林間漫步的同時,讀者的故事也熱鬧登場。
每一個讀者、每一個思維、每一個觀點都是人類的共同資產,也是全物種和全文化的資源。以實質和抽象行動在人與物之間(如荷蘭繪本作家妮可.徳寇可〔Nicole De Cock〕的《彼岸》〔Aan De Overkant〕)、真實與預設之間、具象世界和想像世界裡的假設、幻像、夢想、希望及恐懼之間,在我們和他人之間搭建橋樑並建立關係,乃是人類存在之本。
研究兒童心理發展的美國學者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在《哲學寶貝》(The Philosophical Baby)書中寫道,因為對所有新鮮、意料之外事物的好奇進而了解世界,因為圖像而將自身情感與他人情感作連結進而發掘自身和他人的某樣東西,建構關於真實的替代性假設,同時比較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需要知識,也需要愛」,而所有這些心理及哲學行為都與個人生活和成長環境有關,也跟閱讀、視野和集體想像有關。我們在優秀的無字書中會看到這些情感上的歷險奇遇,讀者受邀加入意義練習的遊戲,其中有高風險,也有讀者和繪本作者的付出和投入。通常無字書不會說意圖明確的故事或眾所周知的事實,讓文字退位,也不對美學的實用性評分,只有故事與讀者的交會……
(選文一)
無字書之藝
「藝術家建構的無非是以想像為牆垣的一座輕盈建築,裡面只有少許裝飾品,等待陌生的訪客到來。」
陳志勇
原籍馬來西亞的澳洲當代作家陳志勇在〈這些書為誰而寫?〉(Per chi sono questi libri? )一文中討論無字書的藝術時如是說。這篇文章是以四個國家(包括義大利)孩童為研究對象的一本國際論文合集的前言,針對大家面對無字書最常提出的問題,著有《抵岸》一書的陳志勇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先簡短回答了他最常被問到的問題:「這些書為誰而寫?為所有可能的讀者,為大不相同、天差地別的所有可能讀者而寫...
推薦序
【推薦序】
以眼傾聽
文/藍劍虹 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這是一本令人驚喜和引人期待之書。台灣圖畫書不管在本土出版和翻譯引介上都日趨多元,對圖像的閱讀和視覺語言的關切日增,其中常被稱為「無文字圖畫書」日益成為關注熱點。此類型圖畫書在引發大、小讀者著迷驚艷的同時,也不無令人困惑的部分:該如何閱讀完全沒有文字的圖畫書呢?而《無字奇境》專題論述此類型圖畫書,分別由美學獨特性、發展歷程脈絡和各種表現形式與分析,給出幾乎全面性的說明和賞析的多重入徑。此書的出版可為恰逢其時,相信除了能為我們揭開迷霧之外,更能引領進入一個美妙無聲的視覺世界。
此書令人驚喜之處在於,將無文字圖畫書稱為:“Silent book”(無聲之書)。事實上,「無文字圖畫書」這個指稱首先就是有所錯失的。因為,此類型作品,就是以視覺語言來推動敘事,因此它根本上就不需要文字,或是僅需要極少文字。以「無文字」來指稱,是以傳統文字書的觀點來看,「無文字」才會變成其「特點」。也正因如此,才造成欣賞這類型圖畫書的障礙或困惑。課堂上就曾有一位台大畢業的研究生,請他報告約克・米勒(Jorg Müller)的《發現小錫兵》。心裡想說此書畫風寫實,理應沒有任何閱讀問題。然而他報告時第一句話,卻是:「此書讓他感到害怕,因為此書竟然完全沒有文字。」
這次經驗讓我感到相當吃驚,隨後也發現到,這樣狀況其實發生在我們長期以來過於偏重文字閱讀傳統的讀者身上。事實上,視覺圖像的閱讀是最初的經驗,任何小孩都可以向我們驗證此事。好多年前就有一位媽媽跟我說,她怎麼教她女兒看圖畫書。她不是把故事讀給小孩聽,而是讓還不識字的孩子自己先一頁頁看圖,然後依據所看到的,說故事給媽媽聽。為什麼如此?她說,因為圖畫書本來首先就是圖像,是要用眼睛去細看的,而且她女兒總是能看到更多細節,依據其想像力,說出比文字陳述來得更豐富有趣的故事來。
相信這樣的案例,也是眾多小孩的經驗。作者瑪伽拉・特魯斯也在此書中也列舉許多類似案例,指出小讀者可以藉由想像力說出自己看到的故事。如《出門度假》的「作者對小讀者深具信心(……)萬一小讀者的爸爸媽媽理解遇到困難,她乾脆建議讓小朋友把自己的故事說出來。」對此,特魯斯在書中引述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指出閱讀無聲之書,是「練習閱讀圖像及想像力創造的一間『說故事學校』(……)是一種美學訓練,也是賦予故事意義且讓意義完整的基本練習。」事實上,卡爾維諾從小時候就這樣閱讀圖像。那時作家還小,他的母親就為他訂購了許多《兒童郵報》,上面有很多漫畫,作家回憶:「由於我還不識字,反而輕易地略過文字,只看圖畫就夠了(……)我會花上好幾個小時(……)在腦海中講故事給自己聽,用不同的方式來解釋圖畫場景——我為同一個故事創造不同的變體版本,將個別的插曲片段串連起來,成為一個更大範圍的故事(……)讓一系列故事和另一個不同系列的故事混合,發明出新的系列故事,使其中的次要角色變成主角(……)看無字的圖畫無疑是一種寓言塑造、風格表現和意象組合的訓練。」
以無聲圖畫書獲得三次凱迪克獎的大衛・威斯納,回憶他小時候就是沈浸於閱讀藝術史的畫冊:「我的眼睛在這些畫作之間遊走,從近景開始看,直到天際線,直到那用清晰到不可思議的諸多細節形塑出來的遠方(……)在我看來,每一幅畫都像是某個故事中的一個畫面,或殘存缺漏的底片。我真希望能有一部投影機可以向我展示在我所見畫作中的圖像之前和之後發生了什麼事。」就是從這樣的審視細看,孕育出視覺敘事的想望。
特魯斯於此書,強調「無聲」和「安靜、沉靜」。而在中文裡,「靜」,依據《說文解字》:「靜,審也。」所以,靜,絕非只是沒有聲音,而是在安靜中,進入審視細察和運思的狀態。特魯斯就引述閱讀蘇西・李的《海浪》的案例:那個孩子如此沉靜其中,「教室中非常安靜,但是我能聽見她在心裡朗讀。」這種閱讀和一般「分析式閱讀」(analytical reading)不同,而是「冥思式閱讀」(meditative reading)。這時閱讀不再是為了汲汲於書中資訊,而是一種身心俱到的,非線性與非有序邏輯的閱讀,是為了追求個人體驗的閱讀。冥思性的閱讀在無聲圖畫書中是異常豐富;繪畫上的種種表現與細節,還有色彩、造型與筆觸的交會節奏,觸動語言之外的感官感受體驗,常常令人達至藝術體驗。
無聲圖畫書,不僅可以衍生想像的多重敘事音調,不只可以聽見安靜,更可以聽到多彩靜默的聲音與音樂。如書中提到的《樹的協奏曲》,揚起的樹葉變幻出不同節奏的群鳥舞姿,構成給眼睛傾聽的協奏曲。或是近年蘇西・李最有野心以繪畫詮釋展演韋瓦第的《夏天》,其中精彩繪畫性元素,尤其最動魄的第三幕,以各種密集擴延的織線來展現提琴弦音:從鉛筆線條到極細色線,密布演奏者之外空間;線條移動擴散與提琴手顫動的手與提琴,表達了時間的持續性,也讓整個樂音充滿空間;在音樂最濃烈情狀時,以寬筆刷的濃色筆觸快速移動造成大面積色面來震攝我們的視覺。那是給眼睛聆聽的視覺化音樂。
特魯斯在《無字奇境》透過諸多大小讀者的共讀經驗,追溯揭示無聲圖畫書發展案例,援引創作者親身解說,在細膩優美道出分析的同時,旁徵博引美學、哲學和文學的珠璣字句,啟人以思的方式,揭示出「以眼睛傾聽」的多層次視野。
【導讀】
前言
文/瑪伽拉.特魯斯
要是傻傻以為(我就這麼認為)任何一本無字書(當然態度嚴謹的知名插畫家作品尤佳)都能夠跨越語言隔閡,獲得更多潛在大眾的喜愛,恐怕是過於天真的想法!事實上,大家給小孩買書的目的都是為了讓他們學會閱讀,將來變成博學之士、專業人士或知名人士,舉世皆然。當然,買書也是為了能在小孩睡前讀給他們聽,讓他們平心靜氣、心滿意足地進入甜蜜夢鄉,永遠不會變成追殺父母的電鋸殺人魔。除此之外,買書同時是為了讓小孩能夠安靜一段時間,而且這段時間越長越好,如此一來就無須跟他們互動。(如果小孩看的是無字書,這段時間能有多長?五分鐘?兩分鐘?)有人買書,則是為了讓小孩學習對人生有助益的事。我看過有些書提供了人活一輩子,甚至好幾輩子可能遇到的所有問題的答案。(至於那些非但沒有提供答案,還提出更多問題的書怎麼辦?如果一本書強迫讀者自行尋找答案,誰會想看?如果沒有人教,我們有沒有能力觀察、閱讀並詮釋圖像?我會喜歡我也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看懂的東西嗎?我該從什麼角度切入思考?如果一本書沒有文字,如何判斷那是不是一本好書?)
上面這段話出自維森特.費雷爾(Vicente Ferrer),他寫於2006年。他和貝歌妮雅.羅伯(Begoña Lobo)於1998年在西班牙瓦倫西亞成立半條牛出版社(Media Vaca),推出的第一本書是繪本,書名就叫做《我無言》(No tinc paraules)。在新世紀即將展開之際,這本書為「無言體」這個「新浪潮」揭開了序幕。
費雷爾提出的種種質疑觸及純圖像繪本面臨的一些問題。多年來,我在大學課堂、研討會、研習營、學術會議上,跟小朋友面對面的時候,或是在教學研討活動中,也收集了許多問題。早年熱情的參與者往往會把他們的問題寫在便條貼上,提問者包括學生、教育工作者、企劃人員、繪本畫家和老師。
面對沒有文字的繪本,他們的問題不外乎:如何閱讀繪本?為什麼把繪本稱為無字書(silent book) ?繪本說的故事屬於什麼類型?無字書的經典作品有哪些?無字書的歷史是什麼?閱讀一本沒有文字的書,會發生什麼事?這些書是給誰看的?
能夠回答這些問題的永遠是書本身和讀者自己:採用某些策略模式進行集體閱讀,便於大家做分組討論溝通、協力體會感受 、表達不同的個人想像或文化見解,藉此理解文本,並賦予文本價值。我帶領集體閱讀與討論所採用的策略模式,是我自2012年起加入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合作研擬出來的方法。過程中,我唯一做的事情是觀察、聆聽不同年齡的讀者跟著大家(不管這些讀者是大人或小孩)一起投入閱讀以圖像語彙書寫成的那些故事時,自然而然形成的獨一無二氛圍。我想就這些經驗提出一些看法,以及幾點批判性假設。
文字之所以「沉默不語」是為了變相鼓勵讀者發聲,以及獨特語彙的生成。閱讀繪本的時間看似短暫,書頁空間有限,卻能進行難能可貴的高密度交流與對話,建立默契,甚或交鋒。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International Board on Books for Young People)創辦人吉拉.萊普曼女士(Jella Lepman)在她的自傳中有一段話常常被引述,她說書是「沉默的教育工作者」,無字繪本則是兼具獨特清晰聲音和絕佳聆聽能力的教育工作者,跟讀者攜手合作,共同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交會處。書的作者是園丁,而書是花園,是可供居住的房屋,讓人在一望無盡的地平線上尋覓路徑,迷失方向,然後找到路標。這些精心構思的無字書可以藉由不同感官一探究竟。
我在進行集體閱讀研究的過程中,不以前人的論述或理論去詮釋或介入讀者和無字書之間,以免影響他們直接體會文本的樂趣。我這麼做的理由有三:第一,我不具備厚實的文學或科學批判基礎來評論這些書;第二,誠如我在《談繪本》(Albi illustrati)書中所言,我不傾向從文化界人士觀點出發,眼界未臻成熟的我更樂於被其他讀者引領前進,我希望能與其他讀者切磋,學習如何閱讀圖像;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跟年齡(小孩或大人)、國籍和專業能力互異的陌生人接觸過程中,這些無聲書始終是絕佳的關係催化劑,有助於立即啟動集體閱讀的後設溝通 和溝通時的同理心,是令人安心的導引,我們只需要跟隨在後,就能發現詩意盎然、耳熟能詳的詞彙和想像,跟其他人(其他讀者與作者,不分形式與觀點)對照後的喜悅心情也來自於對自己多了一份認識,這就是集體閱讀的收穫。
分享美學體驗可以建立怎樣的關係,或許是集體閱讀最重要的元素,也是在討論繪本的時候,就後設文本層次而言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在時間和空間裡相距遙遠的人物之所以能夠相遇,是因為在躲藏和尋找的遊戲中,不同題材在持續變換的背景中遊走追逐,敘述生命週期的形式不斷演變,透過主題的變奏說出留下的是什麼,而流逝的又是什麼。在我們的集體想像和內在視覺辭典中,處處都是這些變形、律動不止的人物。探究不同元素之間的關係,我覺得是無字書最富有想像力的使命,因為唯有「形式」,不管是隱喻或抽象形式,才是最好的陳述方式。我很感激所有讀者、教育學系學生、插畫畫家、企劃人員、老師、圖書館館員、不同年齡的小朋友和我的同僚,讓我得以跟他們分享我對無字書的發現和研究。因為有他們,也是為了他們,我決定將所有研究成果、歷史文獻和相關評論整理成冊,作為集體閱讀經驗的紀錄和回憶,也可以做為日後進一步研究、研習的有用工具。
當然,要忠實呈現大家齊聚一堂閱讀精彩繪本有所發現時的活潑和熱情氣氛並不容易。我無意直接複製貼上,事實上我並未利用任何紀錄試圖還原當時的對話和討論內容。我僅就省思、報告、文獻,以及作者、出版社和讀者回饋進行彙整後,將此書分成三大部分:論述,說明與這個研究主題相關的種種爭議,以及跟其他文本不同、獨樹一格的基本問題;歷程,勾勒出跟繪本這類圖書的歷史有關的幾種發展脈絡及重要評論;發展路線,以不同的創作核心為架構,羅列出五種方向的參考書目。至於創作核心,或是文藝核心,沿用的是我和其他讀者在描述無聲文學繪本佳作的美學、存在和創作機制時,整理出一個詞彙表中的幾個名詞:驚喜、變形、靜謐、空白、小與大、循環、關係、記憶、茫然、野性、歡樂。其中幾個詞彙自有其歷史淵源與傳承延續,我會加以說明。為了解釋我提出的每一個主觀性批判中的引文和對照,我會引用來自不同領域的文本舉例說明,採用的是我的老師安東尼歐.法艾提(Antonio Faeti)研究我們一般稱之為「兒童文學」的想像議題時提出的方法。
我談及的幾個元素在辯證中往往結伴出現,而這些文藝元素和形式是以對立的關係存在,例如靜默/聲響、變形/同一性、小/大,可想而知,讀者會比我看到更多組合。這些都是旅行筆記,一點一滴逐步拼寫出一張完整的地圖。
圖像故事歡迎讀者進入視覺敘事的世界裡,然後胸有成竹地大聲說出在圖像汪洋裡、在集體想像力裡,有符號、形式、故事、夢境和人類一直以來寄託於藝術和文學的希望,還有俯拾可見的美學和存在元素,共同建構了一個兼顧感官和快樂的知識體,同時兼顧了個人和集體的福祉。無聲文學的幾本佳作中,常常陳述極大和極小之間的關係,無論是東方或西方哲學都對這種二元論有高度興趣。用其他方式說不出來的,改用圖像來說,彷彿喚醒了語言的原始力量,邀請它來探究兒童這個階段的一大謎題,亦即「變形」。以此提醒我們,人類本來就會不斷改變,我們注定會受自然型態和文化元素的影響而有所改變。
我衷心希望讀者能將這本書遺留的空白填滿,在卵石小徑和零散的小石頭間另闢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徑,從一個章節出發,走上隱形的小徑,邁向另一個章節。希望閱讀無字書的讀者能像其他童書作品、童書作者和出版社走向讀者那般,踏著輕盈無聲的步伐前進,帶著同樣豐富的情感和多元視角前進。這些無字書不但保障了實驗自由,還用多樣性對抗思想的侷限,積極抵制語言的貧瘠,反對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隔閡、封閉守成、不敢作夢,支持開放的全新探索,向我們展現在集體想像中其實蘊含無限可能,可療癒,可成長,可蛻變。
最後我要說的是這本書的書名。我借用了知名平面設計師、藝術收藏家及出版商法蘭克.馬俐亞.李齊(Franco Maria Ricci)的一句話:Meraviglie mute(亦可譯為「靜謐之妙」)。那是他在1981年為義大利建築師兼藝術家路易吉.瑟拉菲尼(Luigi Serafini)出版《瑟拉菲尼抄本》(Codex Seraphinianus)這本只有圖像的絕美百科全書時,在編者注中向讀者說的話。我因為這句話給我的幸福感受選擇它作為書名,也是因為後來我看到完整版的編者注,不但邀請讀者在童稚、文學、藝術、羅大里(Gianni Rodari)的想像力、科學和歷史之間悠遊探索,在路徑蜿蜒曲折、難以預測但有各種聲音吟唱著這個世界的詩意與感性的迷宮中探險,同時也邀請我們對妙不可言的童稚之美有更進一步的體驗和認識。
【自序】
中文版序
靜謐之妙
文/瑪伽拉.特魯斯
大塊文化出版《無字奇境》(暫題)中文版,對我來說是莫大榮幸。榮幸之外,能在完成這本書(2017)四年後透過新版序跟讀者交流,也讓我分外感動。很開心能夠參與這次跨國出版合作,讓大家知道有一群人活力十足,努力不懈,視童書文化為己任。
在一切不得不靜滯的疫情期間,這本書翻譯成中文出版,就像是讓住在義大利波隆那的我有了出門旅行,與相距遙遠的讀者見面、共度一段閱讀時光的機會,進而邀請大家進入繪本世界裡與我相遇,期盼著能陪伴你們展開新的閱讀之旅。
我的《無字奇境》啟程前往台灣,與幾位優秀義大利前輩的作品,如強尼.羅大里(Gianni Rodari)的《想像力的文法》、布魯諾.莫那利(Bruno Munari)和亞歷山卓.桑納(Alessandro Sanna)的繪本在大塊文化編輯台上集合。我多次引用羅大里這本絕妙之作,對研究與兒童一起閱讀並探索兒童故事裡那個世界的人而言,這本書猶如一座燈塔。只要是鑽研或設計童書感知體驗的人,就不可能不談莫那利用書做的種種實驗。桑納的繪本則是一首極其精緻文雅的視覺詩歌。
所以,我是懷著忐忑不安、感恩且欣喜若狂的心情踏上了這趟「東方之旅」。
這本書於2017年在義大利出版的時候,應是截至當時為止以純圖像繪本為探討主題的第一本著作。今天我想問的是,在那之後有什麼變化嗎?我有幸可以就近觀察波隆那童書展,注意到無字書書單變長了,無字書的出版和發行量似乎都見長,相關的評論和教學講習開始出現,而且越來越多。開始有人撰文討論無字書的特色及語法,書店和圖書館開始為小朋友設立無字繪本專區,相關獎項、展覽及活動也應運而生。繪本沒有了文字,更有利於跨國發行,成為在校內外進行教學、研究、跨文化活動時供不同文化背景的孩童和讀者交流、文化調解、建立關係的媒介首選。
初次接觸無字書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我認為對這類書籍語彙的集體討論已經形成氣候,也有一定的聲量。我希望我的研究結果能為這個充滿活力的領域做出有價值的實質貢獻,讓參與的教育工作者、老師、學者、圖書館館員、書店人、出版人、藝術家、孩童和青少年能夠有所對照,覺得耳目一新。
遵循研究兒童文學的「波隆那學派」觀點,這部研究視繪本為一般文本,視繪本內頁圖像為一般敘事性角色,而敘事對象「也包括孩童」,探索貌似無關的圖像和故事之間的相似性和演變,並認為繪本是可以帶領不分年齡層的讀者體會真實感受的「跨界」創作。
無字書的作者和編輯面對小讀者,給自己訂下的任務野心勃勃,充滿遠景。希望自己能夠不負期望,成功描繪本質,描繪詩,描繪生命律動,描繪有各種變形的那個世界,和那個世界裡因相似及組合變換而令人著迷的形式,描繪充滿符號、包含萬千意義的紙本世界,那是一個可以讓人成長、交會的地方。
無字書是透過鞏固和激發圖像與孩童、創作者(插畫家或圖片創作者)與孩童之間與生俱來的同盟關係與讀者互動。這種由情感出發的同盟關係會鼓勵讀者在流暢、開放、意想不到的空間裡探險,只有熱情勇敢的故事可以在這個空間裡引領我們前進。
常常有年輕的教育工作者向我坦承他排斥或害怕無字書,因為有字書會提供答案,無字書不會。但其實有一些無字書能即時、快速地帶動讀者愉悅情緒,即便反覆閱讀,依然保有驚喜感和新鮮感。
當書寫文字保持靜默,思索、遊戲、源源不絕的創意、凝視和驚奇便會出現。教學時不可或缺的聆聽與靜默息息相關,唯有靜默才能聽見其他讀者的聲音,看見他們的手勢和眼神,領悟詮釋和意義的多種可能性,同時尊重作者透過圖像傳達、沒有訴諸於言語的聲音。
無字書這個(聲音和時間的)空間可以讓人聽見各式各樣的聲音,不同的慣用語、個性、願景、變位和人格特質,無視大人、小孩、市民或外國人的教育背景,在書中探索新關係和新文字風格的可能性。優秀的插畫藝術家用無字書為詩意的內在宇宙建起了花園,開啟了窗戶,他們在兒童繪本中找到了描述簡短詩意故事的最佳形式,沒有其他方法可以取代。這些藝術家以隱喻和非隱喻手法探索無法言喻的風景。
亞歷山卓.桑納便是如此。他是傑出的藝術家,在收藏豐富的大塊文化書架上有一席之地,帶有神祕氣息的《皮諾丘前傳》是他的代表作。桑納長於處理肢體動作、構圖設計、色彩和畫面呈現,讓他精彩的作品多了一分形而上的況味。小木偶皮諾丘的故事家喻戶曉,在桑納的筆下變成影子、象徵、原型、晨曦微光、原始物質,透過水彩不同層次的清透感,那些符號和近似電影畫面的頁面構圖氛圍飽滿,引人入勝。《皮諾丘前傳》是小木偶故事的倒敘,木頭還沒出現,一切都還沒出現,然而即便讀者還沒讀過柯洛蒂寫的小木偶,即便讀者可能只看過電影版的小木偶,即便讀者只約略聽人說過小木偶的故事,《皮諾丘前傳》開頭那些跑來跑去的線條圖案,代表的是讀者心中既定的某些角色。那些線條圖案很小,但是在背景烘托下很搶眼。彷彿宇宙生成時的大爆炸,《皮諾丘前傳》的色彩和形式也經歷了大爆炸,像生物學的受孕和化學的有機反應那般物質暴漲。彷彿來自童話或神話的那些小圖案好似桑納家鄉的柳樹,乾淨俐落的枝條在迷霧平原清晰的地平線上垂直勾勒出嚴肅、簡約的情節,創造出一格格兼具動態和形而上況味的畫面,朝天空延伸,那樣一個空間,或許屬於人類,或許屬於幻夢,就像桑納獻給波河的那本無字書 。
如果讀者願意跟我一起走過會途經一百多本無字繪本的這趟旅行,就能發現無字書的本質是令人不安的、迷惘的、變形的遷徙者和旅人。它很安靜,也很吵,很幽默,也很詩意,很樂於接受來自讀者的新聲音和凝視。
童書出版和童書文化可以說天賦異稟,能將字母與符號、圖像與形式、故事與思想結合起來,建構一個集體、多元、開放、和平和多聲部的論述。
非常感謝郝明義先生對我張開雙臂,以及義大利波隆那童書展顧問葛拉西亞.高蒂(Grazia Gotti)將我推介給台灣的大塊文化出版社。謝謝他們兩位讓我得以透過這本書,與中文讀者有了新的對話機會。
謹在此向我未來的讀者問候致意,謝謝你們,展卷愉快。
【推薦序】
以眼傾聽
文/藍劍虹 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這是一本令人驚喜和引人期待之書。台灣圖畫書不管在本土出版和翻譯引介上都日趨多元,對圖像的閱讀和視覺語言的關切日增,其中常被稱為「無文字圖畫書」日益成為關注熱點。此類型圖畫書在引發大、小讀者著迷驚艷的同時,也不無令人困惑的部分:該如何閱讀完全沒有文字的圖畫書呢?而《無字奇境》專題論述此類型圖畫書,分別由美學獨特性、發展歷程脈絡和各種表現形式與分析,給出幾乎全面性的說明和賞析的多重入徑。此書的出版可為恰逢其時,相信除了能為我們揭開迷霧之...
目錄
各方推薦
推薦序 以眼傾聽/藍劍虹
中文版序 靜謐之妙/瑪伽拉.特魯斯
前言
●論述
無字書之藝
徜徉在圖像海洋中:書-宣言
為何稱之為「無聲書」(silent book)?
無聲書說些什麼?
閱讀模式,敘述模式:經驗、交會、可能性
●歷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城堡
鑑古觀今(舊歷史,新視野)
無聲的先人
書評寵兒
副文本與說明
●發展路線
可見與不可見:鹽水蝦、氣球與記憶
驚喜與野性
無聲:沉默是因為太美還是因為在泳池裡昇華
變形:夢境、旅程、無常和愛情
渺小而偉大的詩意之作
-------
致謝
參考書目
圖像出處
各方推薦
推薦序 以眼傾聽/藍劍虹
中文版序 靜謐之妙/瑪伽拉.特魯斯
前言
●論述
無字書之藝
徜徉在圖像海洋中:書-宣言
為何稱之為「無聲書」(silent book)?
無聲書說些什麼?
閱讀模式,敘述模式:經驗、交會、可能性
●歷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城堡
鑑古觀今(舊歷史,新視野)
無聲的先人
書評寵兒
副文本與說明
●發展路線
可見與不可見:鹽水蝦、氣球與記憶
驚喜與野性
無聲:沉默是因為太美還是因為在泳池裡昇華
變形:夢境、旅程、無常和愛情
渺小而偉大的詩意之作
-------
致謝
參考書目
圖像出處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