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作術獨裁者聯盟玫瑰的名字宛如阿修羅手機成癮銀髮川柳楊双子悲傷是一頭大象最透明的故事時報66折起TeamTaiwan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知識考古學(新二手書)

作者:米歇爾.傅柯

評價
7收藏
8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二手價:72 NT$ 395 NT$ 550

賣家:serendipity
書況(讀冊判定):近全新
備註(賣家自填):無畫線註記
商品備註與退貨說明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限量商品,即時庫存=1

購買新書
79 434
購買電子書(固定版型)
7 385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限量贈品
O'copy Image

Talk to the Books 

Beta 版 1.0

AI 閱讀精靈歐叩比O'copy,開啟全新的閱讀體驗,讓閱讀更智慧!

想與書籍對話,探索每一頁的智慧嗎?
"Talk to the Books" 讓您輕鬆提問,快速找到書中的精華。不論是日常閱讀還是學習精進,AI 閱讀精靈歐叩比 O'copy 將成為您的最佳夥伴。
現在就開啟全新的閱讀體驗,讓知識隨時為您所用!

#先蝦上市
2023哲學百大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米歇爾.傅柯經典作品
台灣繁中版法文全新重譯

「不要問我我是誰,也不要叫我保持不變:這是一種身分狀態的道德規範(une morale d’état-civil);它管理著我們的文證。但願關乎書寫之時,它仍任我們自由。」--米歇爾•傅柯

法國思想界大師--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於一九六六年出版《詞與物》(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一書,提出「人之死」的論點,挑戰自十九、二十世紀以來學術界「以人為本」的理論預設而飽受各方批評,甚至引起沙特批判此書為小資產階級的最後壁壘;傅柯隨後在一九六九年出版了《知識考古學》(L'archéologie du savoir),在書中提出方法論的討論,對話語的基本單元「陳述」進行分析,同時藉由這本書來回應外界早前對《詞與物》的評論或指責。

傅柯在《知識考古學》當中以非連續性、斷裂、差異的考古學反對連續性、起源、總體化的觀念史,通過對話語形成與陳述進行分析,呈現作為主體的「人」和知識在話語實踐中被建構的過程,深入剖析「人之死」的主題,最終建構一種基於「話語實踐—知識—科學」的考古學。

他指出,思想史試圖透過破譯文本來解讀思想的祕密運動,而「所說事物」的層面則以其自身的方式出現:它們出現的條件、它們積累和聯繫的形式、它們轉換的規則、點綴它們的不連續性。所言之物的領域就是我們所說的檔案;考古學之目的,就是對其進行分析。

作者簡介:

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

20世紀極富挑戰性和反叛性的法國思想家。青年時期就學于巴黎高等師範學校,以後曾擔任多所大學的教職。1970年起任法蘭西學院思想系統史教授,直至去世。
傅柯的大多數研究致力於考察具體的歷史,由此開掘出眾多富有衝擊力的思想主題,從而激烈地批判現代理性話語;同時,傅柯的行文風格具有鮮明的文學色彩,講究修辭,包含激情,這也是他在歐美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一個重要原因。他的重要著作有《古典時代瘋狂史》、《臨床的誕生》、《監視與懲罰》、《詞與物》、《知識考古學》、《性史》四卷等。

審閱者簡介:
陳逸淳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社會學博士。研究興趣廣泛,主要包括社會理論、歐陸當代思潮、藝術社會學。曾出版的譯作有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所述之言》(2012)、魯曼(NiklasLuhmann)的《大眾媒體的實在》(2006)。認為翻譯並非拾人牙慧,衷心希望學術翻譯的價值能夠更加受到制度的重視與肯定。

譯者簡介:

李沅洳

畢業於台灣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巴黎第十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自由譯者。著有《二十世紀法國情慾文學。從限制出版到自由出版》,譯有《什麼是政治行動》、《什麼是世界觀》、《什麼是暴力》、《學術人》、《傅柯關於性事論述的十二堂課》、展覽目錄《夢迴亞洲》(在瑞士展出)等,合譯有《波娃戀人》、《藝術的法則》等作品。

章節試閱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