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闡明了比較教育的行為者與目的、量化與質性方法的應用、經驗在比較教育中的地位等基本問題,從教育制度、教育組織、教育政策、地域、歷史、文化、價值觀、教育成績、課程、學習方法和教學創新的維度進行廠深入而精細的比較研究,探討了比較教育在社會科學學術部落中的地位。
作者簡介:
貝磊,英國人,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講座教授,2006年4月-2010年3月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規劃研究所所長。此前擔任香港大學比較教育研究中心上任、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曾任香港比較教育學會會長,2004年當選為世界比較教育學會聯合會主席。
目錄
圖次
表次
縮寫
序
導論
某些歷史觀點
新世紀透視
貝磊和托馬斯立方體
本書的特點
第一篇方向
第一章比較教育的行為者與目的
不同行為者,不同目的
政策制定者與比較教育
國際機構與比較教育
學者與比較教育
結論
第二章比較教育中的量化與質性研究
教育領域中的量化與質性研究方法
關於識字的量化與質性研究
結論
第三章經驗在比較教育研究中的地位
比較教育研究的客觀性
比較教育研究的主觀性
範式和多樣性
結論
第二篇比較單位
第四章地域比較
比較教育研究的一般路徑和工具
貝磊和托馬斯比較教育分析框架
地理實體作為分析單位
結論:地域比較分析的方法論
第五章教育制度比較
熟悉的路徑,鬆散的運用
定義和確認教育制度
為什麼比較教育制度?
一組例子:中國的教育制度
另一組例子:英中的教育制度
結論
第六章歷史比較
時間
比較教育的歷史方法
教育的歷史
主要理論視角
現代歷史分析的特點
比較歷史時期的策略
進行歷史時期比較時要面對的問題
結論
第三篇結論
參考文獻
英漢譯名對照表
譯後記
圖次
表次
縮寫
序
導論
某些歷史觀點
新世紀透視
貝磊和托馬斯立方體
本書的特點
第一篇方向
第一章比較教育的行為者與目的
不同行為者,不同目的
政策制定者與比較教育
國際機構與比較教育
學者與比較教育
結論
第二章比較教育中的量化與質性研究
教育領域中的量化與質性研究方法
關於識字的量化與質性研究
結論
第三章經驗在比較教育研究中的地位
比較教育研究的客觀性
比較教育研究的主觀性
範式和多樣性
結論
第二篇比較單位
第四章地域比較
比較教育研究的一般路徑和工具
貝磊和...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