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缺什麼(高層智囊大解局)》將15位經濟學家與作者朱敏闊論金融時政的採訪稿重新整合,探討危機之下中國經濟缺什麼,及未來30年中國經濟發展缺什麼兩大主題。
“金融陰謀論”為何在中國流行?
“4萬億”投資是否會引發通脹?
房產“物業稅”徵還是不徵?
股市回暖等於經濟回暖麼?
誰是“國進民退”的罪魁禍首?
如何降低失業率提高經濟效率?
經濟復甦,信心真的是黃金嗎?……
關於中國經濟的更多問題,《中國經濟缺什麼(高層智囊大解局)》中都作出了精彩的 論述,涵蓋了股市、貨幣政策、房地產、金融安全、社會保障、增長模式轉型、國進民退等熱點爭議問題。《中國經濟缺什麼(高層智囊大解局)》的主體由15位知名專家坐陣:陳志武、茅于軾、斯蒂格利茨以及劉偉、夏斌、白重恩、艾丰、魏杰、魏加寧、張卓元、吳曉求、盛洪、張文魁、江平、黃桂田,每一位都是各自領域中的翹楚和權威。
作者簡介:
朱敏,北京大學金融碩士、清華經管傳媒EMBA。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務院智囊)旗下雜誌《新經濟導刊》執行總編。
章節試閱
<斯蒂格利茨> 美國的經濟衰退在持續,刺激計劃並不足以幫助美國走出危機,因此經濟的下滑趨勢有可能持續。這就意味著對中國的進口需求會很有限,但我對中國的一些出口商品持樂觀態度。 <茅于軾> 在美國,奧巴馬一當選就宣布創造250萬個就業崗位,沒說GDP增長多少,似乎不是很關注這一點。在中國,政府部門關心的是GDP,老百姓關心的是就業。 目前財富創造主體已經在民間,民間不富,國家也富不起來。但是富的比例太懸殊,從GDP的分配來看,國家分配得越來越多,包括稅收、壟斷的國企利潤越來越高,表現為國家的財富增加過快,而且手裡有大量土地,不夠還可以從農民手中獲得土地。 <陳志武> 據我了解,像一些外資企業,金融危機以來所公佈的銷售數據都存在虛假成分,因為出於政治上的壓力,提倡信心就是黃金,真實數據被公佈出來的話,不是打擊信心嘛?這個是蠻好玩的一件事。 信心就是黃金,前提是這個信心是真實的信心,而不是虛假的。虛假的信心等於是讓人們對未來的預期誇大,而盲目地做一些投資和消費。這是非常可怕的。 <江平> 中國現在規制市場秩序的法律怎麼樣呢?據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說,按最近公佈的材料,世界排名120多位。這說明中國經濟發展數一數二,市場秩序卻很靠後,產品質量的問題層出不窮。 <張卓元> 其實通脹還不是主要的問題,現在最令人擔心的是用進一步的產能過剩來治理現在的產能過剩。我覺得擴大投資需求比較容易,而擴大消費需求特別難。 <劉偉> 國內一直有一個觀點,就是中國這次避開金融危機的正面衝擊、包括上世紀90年代末在亞洲金融危機中倖免於難,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的貨幣不是自由貨幣,中國的金融體系開放得還不夠,基本上是封閉起來的,所以屏蔽掉了風險。 為什麼沒受到正面衝擊啊?因為你落後。 不妨打一個比喻:乙看到甲游泳時不小心嗆水,就為自己不會游泳而竊喜。不能把自身缺陷和不足作為優勢總結。 在中國,說句老實話,不是貨幣政策不夠松,而是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有問題。整個社會制度使得整個貨幣的擴張傳遞不出去,實現不了,這是個很要緊的問題。比如心臟需要供血,但是血管這兒被堵塞。這恐怕是將來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美國的經濟衰退在持續,刺激計劃並不足以幫助美國走出危機,因此經濟的下滑趨勢有可能持續。這就意味著對中國的進口需求會很有限,但我對中國的一些出口商品持樂觀態度。 在美國,奧巴馬一當選就宣布創造250萬個就業崗位,沒說GDP增長多少,似乎不是很關注這一點。在中國,政府部門關心的是GDP,老百姓關心的是就業。 目前財富創造主體已經在民間,民間不富,國家也富不起來。但是富的比例太懸殊,從GDP的分配來看,國家分配得越來越多,包括稅收、壟斷的國企利潤越來越高,表現為國家的財富增加過快,而且手裡有大量土地,不夠還可以從...
目錄
上篇:危機之下,中國經濟缺什麼
1.危機:內憂外患製造“完美風暴”
中國經濟的“依賴症”魏杰
全世界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都出現了問題。1987年是日本,1997年是東南亞,現在輪到中國了!
中國經濟有“內傷”魏加寧
2007年,企業家稀里糊塗就賺了錢;2008年,辛辛苦苦也沒賺到錢。這是為什麼?
“中美共同體”只是“看上去很美”夏斌
華爾街喝醉了,酒是誰送的?相當部分是中國送的。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去美元化”已動搖美國霸權。
2.“4萬億”救市:要數量,更要質量
怎樣拯救中國經濟魏杰
減稅救企業,企業保就業,就業拉消費。
“4萬億”的重點有偏差茅于軾
奧巴馬一當選就宣布創造250萬個就業崗位,沒說GDP要增長多少。中國的“救市”導向需反思。
“4萬億”投資不要火上澆油張卓元
現在最令人擔心的是用進一步的產能過剩來治理產能過剩,地方投資失控很可怕。
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國計民生上江平
“路燈是最好的警察”,4萬億投資只有在透明的情況才能減少腐敗和失誤的發生。
3.經濟復甦:別好了傷疤忘了痛
正視經濟復甦中的數據爭議陳志武
信心就是黃金,前提是這個信心是真實的信心。公眾因虛假經濟統計數據而盲目投資和消費,這是非常可怕的。經濟開始復蘇,改革的聲音有所停滯,這是非常遺憾的。
金融危機提升中國地位斯蒂格利茨
中國居民的儲蓄只是稍高而並不是特別高,而反常的是企業部門收入過高,它們的利潤過高,而且企業的儲蓄率過高,導致工資水平過低。
下篇:危機之後,未來30年中國經濟缺什麼
4.經濟走向:痛并快樂著
近期主要是反衰退,中期主要是反滯脹劉偉
短期內的主要威脅不會是通貨膨脹,而是經濟衰退。現在為了緩解失業率,所出的代價就是未來的通脹壓力。
中國經濟基本面依舊是好的魏杰
未來類“迪拜事件”還會發生,但我認為中國經濟是“謹慎樂觀”的。
中國經濟休整過後有晴空張卓元
未來中國要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可能有些難度,攻堅戰最好不要打。
打造金融安全網與社會安全網魏加寧
搞項目多少資金都捨得,但建安全網這種看不見的工程就不捨得投錢了,因為不體現政績。
美國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真正走出危機斯蒂格利茨
凱恩斯的那一套已經過時,全球需要發生改變。至於美國可能從一個泡沫走向另一個泡沫。
5.金融創新:別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金融陰謀論在中國為何流行陳志武
《貨幣戰爭》的邏輯有許多隱形的假設,最後一概沒有解析清楚。而國際金融體制對中國金融的監管和創新,就是一枚硬幣的不同兩面。
沒有存款保險制度是中國金融業的很大漏洞魏加寧
危機一來地方政府先救企業,這是不對的。應對金融危機衝擊,第一件要做的事是要加固金融安全網。
沒有法律保護的地方融資是危險的江平
一時間地方債、民間金融迅速放開,但在沒有法律保護的情況下,購買的人對風險不可預見。
現代金 融體系既高效配置資源又可分散風險吳曉求
中國必須實行強國金融戰略,要有一個發達的資本市場和中國貨幣的國際化,以降低被美國金融綁架的機率。
6.貨幣與財政:讓人民幣為人民服務
要全球化,但不要全盤西化劉偉
把人民幣封閉起來並不能屏蔽掉金融風險。中國的貨幣政策不是不夠松,而是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有問題,就像心臟需要供血,但是血管這兒被堵塞。
我有四項理由主張地方發債魏加寧
目前這種經濟環境下,減稅是一個首選的政策,它比增加支出更有意義和效率。
擴大居民消費要靠財政出錢張卓元
擴大內需是必然選擇,但我認為現在一個勁地投資也有問題。
7.房地產:中國人的幸福經濟學
房產“物業稅”徵還是不徵白重恩
物業稅所引起的一次性房價降低,有利於中低收入消費者購房。
中國房價走勢充滿不確定性夏斌
中國要吸取世界各國發展房地產市場中的經驗與教訓。凡是將房市作為消費市場的國家,經濟周期波動比較小;凡是將房市作為投資市場的國家,經濟周期波動就比較大。
8.以人為本:下一個三十年的重心是“富民”
中國經濟效率堪憂劉偉
如果這一輪政策下去帶來的增長不大,失業率不低,通脹一來就不敢大手筆地治理,因為失來的壓力太大了。
內需乏力乃社保費率不當之過白重恩
社保繳費比例不甚合理,它可能不僅沒有增加儲蓄,反而有可能減少了儲蓄。儲蓄減少,老百姓更不敢消費了。
城鎮化是中國農民的唯一出路艾丰
中國的問題是國內需求不足,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我國農民的購買力太低了。
中國經濟增長要真正實現“全民所有.l制”陳志武
為了長久持續的增長,必須改變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第一是民主憲政方面的改革,第二就是把剩下的國有資產包括國有企業股權注入到32個國民權益基金。
國家要同時啟動三種消費魏杰
國家富有了,接下來關鍵是老百姓富有的問題。老百姓不富有就沒有消費,沒有消費就沒有內需,沒有內需就依賴出口,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緩解就業壓力,仍須大力發展密集型服務業黃桂田
製造業裡資本、技術的要素比例在上升,這說明製造業在升級。要解決就業問題接下來要靠勞動密集型的服務業。
9.經濟模式:是時候換血重生了
中國改革需要1998年那樣的大手筆魏加寧
我們一度引以為傲的“中國優勢”,或者叫“中國競爭力”,首先靠的就是大量的隱性優惠政策。靠政府的要素補貼,補貼到出口環節,實際補貼給了外國的消費者。
中國分配改革大多不是立法的問題是執法的問題江平
《社會保障法》以前也曾多次討論如何完善,最後都擱淺了,最重要的原因是社會保障必須要有金錢做保障,沒有足夠的財政資金無法保障全體民眾的利益。
產能過剩只能中國消費者來消化夏斌
小布什把美國危機比喻為“華爾街喝醉了”,現在美國不喝了,必須中國自己喝,這沒招。
先有教育升級後有產業升級陳志武
企圖獲得一種基於迷信的“紅利”,一些人總要為自己的愚昧買單。這說明中國還不是以“賽先生”占主導的社會。
10.“國進民退”:是百年大計還是解燃眉之急
國企的競爭力來自於不交租金盛洪
國進民退是一個憲政問題,而不是一般的經濟問題,是基本原則產生的錯誤。
政府要給老百姓“減負”陳志武
只要政府稅收增長的速度繼續失控地增長,然後國家掌握社會的財富繼續擴張的話,中國的民間消費就不可能有太多的增長機會,“國富民強”就不可避免。
要以民間投資部分替換國企投資,這是共富之道夏斌
應進一步擴大國有企業的分紅範圍,有計劃地減少國有企業的政府持股比例,以增加國家財力來大力扶持居民消費。
11.反壟斷:中國財富大洗牌
壟斷=劫富濟貧白重恩
壟斷企業產生出來的產品最終是老百姓在消費,只要是壟斷產品,價格就會高昂,這就是“劫貧”;賺了錢之後不給國家不給百姓,自己消耗了,這就是“濟富”。
中國經濟是依賴於某些精英們的聰明,而不是市場的選擇魏杰
現在我們行業壟斷太厲害,反壟斷是大問題。我認為不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行業可以放開讓民營企業參與經營,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可以搞股份制企業,讓國家相對控股。
反壟斷要靠中央自上而下強有力地推行張卓元
我們要清醒地認識,打破壟斷就像“玻璃門”,看上去是通的,實際上是進不去的。
壟斷利益集團往往打著國家戰略的旗號盛洪
壟斷現在已經不僅僅是經濟問題,而成為一種政治問題,甚至是憲政問題。因為它持續時間長,已經演化成一系列的問題,表現為一種系統性錯誤。
12.中國市場:學習西方,反思西方
西方化的私有製也不是萬能的劉偉
在中國搞純粹的市場化未必就能構築起健康的市場,所以中國的市場化改革,不應該走純粹的私有化道路。但是,不能由此否定市場化的方向。
是“駕馭市場”還是“干預市場”茅于軾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市場經濟也有很多問題。中國更多的是“市場不夠”的問題,歐美是“市場失靈”的問題。中國之所以市場不夠,是因為市場配置的資源太少或者政府配置的資源太多。
在宏觀調控和市場機制之間走鋼絲江平
拯救經濟只有宏觀調控和市場機制兩種選擇,需要加強宏觀調控的成分多,合理使用公權就顯得重要;過段時間不需要那麼多調控了,需要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成分就多,強調保護私權就顯得重要了。
13.中國企業:從土八路到正規軍
企業如何降低由“社保”帶來的運營成本白重恩
社保必須是福利政策,不能完全取消;國企分紅補貼才能留給消費者更多的勞動收入,其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費才會隨之增加。
扶持兩大產業,實現技術創新魏杰
從十個產業裡面看,首先是要振興裝備製造。裝備製造就是各種設備和工作母機,我們現在產品製造很發達,但裝備製造很落後。
中國企業面臨五大商機夏斌
今後的10年、20年,“金磚四國”、亞洲經濟將進一步保持快速增長,世界經濟的重心在向東移。中國企業要當好中國大消費市場的“好獵手”。
危機之下“品牌”出路何方艾丰
品牌OEM將來有一天要吃大虧的;有些城市龍頭企業就代表了地區形象;沒有品牌企業再大也是趴著的;中國企業家要學會更多地利用軟資源發財。
14.改革創新:改革是持久戰,現在還不到睡大覺的時候
市場的力量給每個公民創造了機會茅于軾
中國政府對改革開放的功勞很大,幾十年來,中國的人權一直不斷在進步,老百姓對政府的監督在加強。
中國經濟改革的瓶頸是什麼張卓元
資源能源的價格改革是優化資源配置的基礎,否則只能是表面上的優化,實際上卻在斷送子孫後代的活路。
中國如何打造創新型國家張文魁
中國的創新體系和創新政策打上了很強的計劃經濟烙印,與市場經濟的需求不是很符合。中國改革最慢的部門是什麼?科教文衛,首當期衝的就是科研。
上篇:危機之下,中國經濟缺什麼
1.危機:內憂外患製造“完美風暴”
中國經濟的“依賴症”魏杰
全世界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都出現了問題。1987年是日本,1997年是東南亞,現在輪到中國了!
中國經濟有“內傷”魏加寧
2007年,企業家稀里糊塗就賺了錢;2008年,辛辛苦苦也沒賺到錢。這是為什麼?
“中美共同體”只是“看上去很美”夏斌
華爾街喝醉了,酒是誰送的?相當部分是中國送的。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去美元化”已動搖美國霸權。
2.“4萬億”救市:要數量,更要質量
怎樣拯救中國經濟魏杰
減稅救企業,企業保就業,就業拉消費...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