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被犧牲的"局部":淮北社會生態變遷研究(1680-1949)》結合歷史文獻資料和作者多年來所做的田野調查,對明清以來淮北社會生態變遷的歷程及其原因進行了深入探討。分析了治水、漕運和鹽務等政策對淮北的地理、河道、水文、物產、民性及經濟結構與社會結構等的塑造乃至扭曲作用。認為淮北地區之所以從唐宋時代的魚米之鄉演變為窮鄉瘠壤,主要是封建中央政府以“顧全大局”的名義而有意犧牲這一“局部利益”的結果。
《被犧牲的"局部":淮北社會生態變遷研究(1680-1949)》結合歷史文獻資料和作者多年來所做的田野調查,對明清以來淮北社會生態變遷的歷程及其原因進行了深入探討。分析了治水、漕運和鹽務等政策對淮北的地理、河道、水文、物產、民性及經濟結構與社會結構等的塑造乃至扭曲作用。認為淮北地區之所以從唐宋時代的魚米之鄉演變為窮鄉瘠壤,主要是封建中央政府以“顧全大局”的名義而有意犧牲這一“局部利益”的結果。
作者簡介:
馬俊亞,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歷史學博土、博士生導師,安徽大學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社會經濟史與區域社會生態。著有《規模經濟與區域發展——近代扛南地區企業經營現代化研究》、《混合與發展——江南地區傳統社會經濟的現代演變》:譯作《史學家:歷史神話的終結者》、《走向“最後關頭”:中國民族國家構建中的日本因素》、《腹地的構建:華北內地的國家、經濟和社會》;在Modern Asian Studies,Modern China,《歷史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被犧牲的"局部":淮北社會生態變遷研究(1680-1949)》結合歷史文獻資料和作者多年來所做的田野調查,對明清以來淮北社會生態變遷的歷程及其原因進行了深入探討。分析了治水、漕運和鹽務等政策對淮北的地理、河道、水文、物產、民性及經濟結構與社會結構等的塑造乃至扭曲作用。認為淮北地區之所以從唐宋時代的魚米之鄉演變為窮鄉瘠壤,主要是封建中央政府以“顧全大局”的名義而有意犧牲這一“局部利益”的結果。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馬俊亞
優惠價: 5 折, NT$ 162 NT$ 324
本商品已下架
《被犧牲的"局部":淮北社會生態變遷研究(1680-1949)》結合歷史文獻資料和作者多年來所做的田野調查,對明清以來淮北社會生態變遷的歷程及其原因進行了深入探討。分析了治水、漕運和鹽務等政策對淮北的地理、河道、水文、物產、民性及經濟結構與社會結構等的塑造乃至扭曲作用。認為淮北地區之所以從唐宋時代的魚米之鄉演變為窮鄉瘠壤,主要是封建中央政府以“顧全大局”的名義而有意犧牲這一“局部利益”的結果。
作者簡介:
馬俊亞,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歷史學博土、博士生導師,安徽大學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社會經濟史與區域社會生態。著有《規模經濟與區域發展——近代扛南地區企業經營現代化研究》、《混合與發展——江南地區傳統社會經濟的現代演變》:譯作《史學家:歷史神話的終結者》、《走向“最後關頭”:中國民族國家構建中的日本因素》、《腹地的構建:華北內地的國家、經濟和社會》;在Modern Asian Studies,Modern China,《歷史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被犧牲的"局部":淮北社會生態變遷研究(1680-1949)》結合歷史文獻資料和作者多年來所做的田野調查,對明清以來淮北社會生態變遷的歷程及其原因進行了深入探討。分析了治水、漕運和鹽務等政策對淮北的地理、河道、水文、物產、民性及經濟結構與社會結構等的塑造乃至扭曲作用。認為淮北地區之所以從唐宋時代的魚米之鄉演變為窮鄉瘠壤,主要是封建中央政府以“顧全大局”的名義而有意犧牲這一“局部利益”的結果。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