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內容簡介:原來,很多詞的古今用法竟然如此不同!讓國學行家帶領你重返語文的歷史現場,一次看完近200則詞條當初如何誕生,又如何演變成今日的用法,既長見識,又長知識。原來,漢語是活的,是有生命的。看完本書,你再也不會錯用、誤用和濫用中文了!
作者簡介:
許暉,1969年出生,自由作家,現居雲南大理。
主編:《“六十年代”氣質》《中國歷史的後門》
合著:《趣讀史記》系列,《新說文解詞》,《中華語典1》
個人著作:《身體的媚術:中國歷史上的身體政治學》《亂世的標本:中國歷史上的亂世人格症》《亂世之鞭:中國歷史上最有爭議的30個人》《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日常俗語》《悠悠鳳與凰:那些過往的愛情與陰謀》。
章節試閱
“牢騷”原來是刷馬時的哀嘆
毛澤東《和柳亞子先生》一詩寫道:“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牢騷太盛防腸斷”,在今天的日常用語中,“牢騷”和“發牢騷”都是指發洩煩悶不滿的情緒。那麼,到底什麼是“牢騷”呢?這兩個字又是怎麼組合在一起的呢?
“牢”,象形指事,在甲骨文的字形中,“牢”的下面是一隻牛,上面像養牛的圈。因此“牢”的本義是關養牛馬等牲畜的圈。《說文解字》解釋道:“牢,閒養牛馬圈也。”比如“亡羊補牢”這個成語就是羊跑了,還要把羊圈補好的意思。古代還把祭祀或者宴享時的牲畜稱為“太牢”、“少牢”。牛羊豬各一隻叫“太牢”,羊豬各一隻叫“少牢”。天子祭祀叫“太牢”,諸侯祭祀叫“少牢”。
“騷”是形聲字,從馬,蚤聲,《說文解字》解釋道:“騷,摩馬。”段玉裁注:“人曰搔,馬曰騷,其意一也。摩馬,如今人之刷馬。”引申為“擾也”,馬擾動的樣子,再引申為因紛擾不安而導致的憂愁。屈原所作的“離騷”就是離憂的意思。
“牢騷”和“發牢騷”,毫無疑問最早都和畜圈裡的馬有關。馬和馬車是古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趕馬車的人被稱為禦者,因為是乾體力活的,所以地位低下。一天勞累下來,晚上還要在馬圈裡刷馬。伴隨著馬的擾動,禦者不免哀嘆自己的身世,有抱負的人更有懷才不遇之感。
這一職位造就了中國歷史上四個著名的詞:
“御用”。用於禦,用為王的禦者,為王前驅。如此責任重大,如此辛苦,卻得不到應有的待遇,反而被人看不起;禦者在馬圈裡哀鳴的時間久了,言為心聲,歌以詠志,遂誕生了“馬圈文學” ,純粹幹體力活兒的禦者慢慢就轉變成了專事歌詠的“御用文人”。
“輿論”。輿者,車也,車上的言論。黃帝最早設計了車服,禦者被分為三六九等,奠定了等級制的基礎。既有等級就有不滿,禦者駕車的時候不免嘟嘟囔囔,抱怨車服配不上自己的技術。時間長了,禦者的言論漸漸密集起來,形成了一個獨特的言論圈子,後世就用“輿論”這一專門術語來命名這個獨特的言論圈子。
“騷人”和“騷客”。特指詩人。從“馬圈文學”脫胎而出的禦者,春風得意之後,“激揚文字,指點江山,糞土當年萬戶侯”,開始了不切實際的妄想。雖然河山還是以前的河山,但揣著俸祿遊山玩水看到的河山顯然迥異於駕車時看到的河山。
“老頭子”原來專指乾隆
“老頭子”是個民間俗語,年老的男子通常被稱為“老頭子”,老夫老妻之間,妻子也可以暱稱丈夫為“老頭子”,幫會裡面的首領也常常被稱為“老頭子”。可是,鮮為人知的是,這個詞最早卻是對乾隆皇帝的專用稱呼。
紀昀(yún),字曉嵐,是清代著名的學者,學識淵博,才思敏捷,深為乾隆皇帝所激賞,任命他為《四庫全書》總纂官。紀曉嵐最有名的著作是《閱微草堂筆記》。
紀曉嵐身體肥胖,所以最害怕的就是夏天,一到酷暑季節,人們常常看見紀曉嵐身上的衣服總是濕漉漉的,不知道內情的人還以為他掉進了池塘裡呢。
“牢騷”原來是刷馬時的哀嘆
毛澤東《和柳亞子先生》一詩寫道:“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牢騷太盛防腸斷”,在今天的日常用語中,“牢騷”和“發牢騷”都是指發洩煩悶不滿的情緒。那麼,到底什麼是“牢騷”呢?這兩個字又是怎麼組合在一起的呢?
“牢”,象形指事,在甲骨文的字形中,“牢”的下面是一隻牛,上面像養牛的圈。因此“牢”的本義是關養牛馬等牲畜的圈。《說文解字》解釋道:“牢,閒養牛馬圈也。”...
目錄
B
“白丁”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百姓”原來是指官員
“監獄”本來是門房
“笨蛋”本來並不笨
“陛下”為何是對皇帝的敬稱
“鞭策”原來都是指馬鞭
“伯仲之間”為何比喻不相上下
“不共戴天”是古人的複仇原則
“不分軒輊”的“軒輊”是什麼東西
C
“長舌婦”原來是指哪個女人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池魚”原來是人名
“城府”為何比喻人有心機
“癡人說夢”原來是對著癡人說夢話
“出爾反爾”原來不是反復無常
“窗戶”原來指窗和門
“床前明月光”的“床”是睡床嗎
“吹噓”的本義並非吹捧
“椿萱”為何代指父母
“促織”為何是指蟋蟀
D
“打交道”為何要使勁兒“打”
“打烊”為何表示停止營業
“大手筆”原來專指朝廷詔書
“大駕光臨”原來只能用於皇帝
“呆若木雞”原來是指兇猛的鬥雞
“戴高帽”的高帽是什麼帽
“當頭棒喝”原來是佛教用語
“倒楣”倒的什麼“黴”
“倒插門”為何比喻入贅
“得過且過”原來是鳥的叫聲
“雕蟲小技”的“蟲”是什麼蟲
“頂缸”為何指代人受過
“東道主”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洞房”本來並不指婚房
“杜撰”原來是姓杜的在撰寫
F
“放肆”原本指陳列屍體
“飛毛腿”是什麼腿
“飛揚跋扈”的“跋扈”指什麼
“飛黃騰達”的“飛黃”是什麼
“風箏”原本是間諜工具
“風騷”原來是褒義詞
“豐碑”原來是下葬的工具
“浮財”和“橫財”大不同
“浮屠”到底是什麼意思
“斧正”為何跟斧子有關
“腹誹”竟然是一項罪名
“腹笥”為何形容讀書多
“賦閒”的說法是怎麼來的
G
“革命”原來專指改朝換代
“狗拿耗子”原來並非多管閒事
“狗尾”為何要“續貂”
“固若金湯”的“金湯”指什麼
“怪哉”原來是一種訴冤的蟲子
H
“汗青”本來是烤青竹
“行伍出身”為何指代當兵
“喝墨水”原來是真的喝
“合巹”為何代指成婚
“哄堂大笑”原來是出自一項有趣的製度
“紅杏出牆”為何比喻女子不貞
“鴻運當頭”為何跟鴻雁有關係
“後來居上”原來是貶義詞
“懷璧其罪”到底是什麼罪
“魂飛魄散”的“魂”為何會飛, “魄”為何會散
“夥伴”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J
“忌諱”原本不能用在活人身上
“家賊”原來是豢養的刺客
“袈裟”本意是雜色
“交椅”原來就是馬紮
“教授”本來是官銜
“嗟來之食”的“嗟”原來是表示輕蔑
“金雞獨立”為何用金雞來形容
“斤斤計較”原來是褒義詞
“舊雨新知”為何指朋友
“爵位”原來來源於飲酒的等級
K
“空穴來風”原來指有根有據
“魁首”為何是指第一名
L
“郎中”為何是尊稱醫生
“浪子”從來不可羨
“牢騷”原來是刷馬時的哀嘆
“老頭子”原來專指乾隆
“老油條”為何比喻圓滑
“連襟”原來形容友情
“連理”原來是形容兩棵樹
“烈士”本來不必犧牲
“露馬腳”露的為何是馬腳
M
“馬虎”為何形容粗心
“滿城風雨”原來是形容秋景
“美輪美奐”只能形容建築物
“螟蛉之子”為何指義子
“名堂”為何指花招
“明目張膽”原本指敢作敢為
“沐浴”原來是嚴格的禮儀制度
N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原來是一句偈語
P
“袍澤”不是朋友的代稱
“皮裡陽秋”原來是褒義詞
“偏袒”為何跟袒露胳膊有關
Q
“七月流火”不是形容酷暑
“期期艾艾”為何形容口吃
“千金”原來指男孩兒
“敲門磚”原來是八股文
“敲竹槓”的由來
“喬遷”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親戚”原來各有所指
“青梅竹馬”原來是一種遊戲
“青衫”原來是一種低階官服
“青燈黃卷”為何比喻清苦生活
“青樓”原來並不是妓院
“傾國傾城”的“傾”是“傾倒”嗎
“傾蓋”之交是什麼交情
“秋毫無犯”的“毫”指什麼
“犬子”的稱謂要分場合
R
“如喪考妣”的“考妣”到底指什麼
“入幕之賓”為何指男同性戀
S
“三更半夜”為何含有陰謀成分
“三長兩短”原來是捆棺材
“三隻手”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桑榆”為何指晚年
“桑梓”為何指故鄉
“桑間濮上”為何指男女幽會的場所
“殺手鐧”其實是“撒手鐧”
“商女”是什麼樣的歌女
“上當”原來是上當舖
“紳士”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甚囂塵上”最初並無貶義
“失足”為何表示墮落
“食言而肥”真的是把話吃進去嗎
“使節”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壽比南山”的“南山”不是一座山
“睡覺”原來指睡醒了
“司空見慣”的“司空”原來是官名
“斯文”為何會“掃地”
T
“談何容易”誤用了兩千年
“饕餮”為何形容貪吃
“太歲”到底是什麼東西
“醍醐灌頂”的“醍醐”是什麼東西
“天作孽”原來是指月食
“徒步”原來是指平民
“兔兒爺”為何指男同性戀
W
“萬乘之尊”為何指代皇帝
“文不加點”的“點”指什麼
“齷齪”本來並不卑鄙
“屋漏”是指屋子漏雨嗎
“無所不用其極”本來是褒義詞
“無賴”原來不是浪蕩子
“五福臨門”指哪五福
X
“犧牲”本來是指祭品
“下榻”原來是真的把床放下來
“下流”是怎麼變成罵人話的
“先拔頭籌”拔的是什麼“籌”
“下馬威”原來是“下車威”
“現世報”是怎麼變成罵人話的
“鄉願”為何指敗壞道德的人
“梟首示眾”為何稱“梟首”
“小鳥依人”最早竟然形容男人
“小蠻腰”的比喻是怎麼來的
“嘯聚”的“嘯”原來是一種音樂樣式
“心腹”和“爪牙”原來都是褒義詞
“心懷叵測”原來是褒義詞
“杏 林”為何代指中醫界
“猩紅”跟猩猩有關係嗎
“懸壺”為何代指行醫
“尋常”本是度量單位
Y
“壓歲錢”原來是為了避凶趨吉
“衙門”原來是“牙門”
“筵席”原來是嚴格的禮儀制度
“眼中釘”的“釘”是比喻兩個壞蛋
“陽春白雪”為何形容高雅
“一寸光陰”為何用“寸”來衡量
“一剎那”是多長時間
“一生一世”有多久
“因緣”共有十二種
“飲鴆止渴”的“鴆”是毒酒嗎
“應酬”原來是飲酒的禮節
“應聲蟲”竟然是一種怪蟲
“與虎謀皮”本來是“與狐謀皮”
“遇人不淑”只能出自已婚女性之口
“鴛鴦”最早竟然指兄弟
“岳父”為何是對妻子父親的尊稱
Z
“招搖”原來是一顆星星
“鐘鳴鼎食”原來是嚴格的等級制
“蛛絲馬跡”的“馬”是什麼馬
“駐錫”只能用於僧侶
“拙荊”為何是對自己妻子的謙稱
“子虛烏有”為何表示不存在
“座右銘”的來歷
B
“白丁”的稱謂是怎麼來的
“百姓”原來是指官員
“監獄”本來是門房
“笨蛋”本來並不笨
“陛下”為何是對皇帝的敬稱
“鞭策”原來都是指馬鞭
“伯仲之間”為何比喻不相上下
“不共戴天”是古人的複仇原則
“不分軒輊”的“軒輊”是什麼東西
C
“長舌婦”原來是指哪個女人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池魚”原來是人名
“城府”為何比喻人有心機
“癡人說夢”原來是對著癡人說夢話
“出爾反爾”原來不是反復無常
“窗戶”原來指窗和門
“床前明月光”的“床”是睡床嗎
“吹噓”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