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與現象》作者通過對解釋學的理論基礎——胡塞爾現象學符號論的批判,開始了其對解釋學的進攻,從而引發當代著名的後現代主義文本意義的論戰。作者在《聲音與現象》中闡述了聲音與書寫的次序等問題,從而宣告瞭解構主義的興起,因此,動搖了苦心營構的人文思想觀念,激起了理論界經久不息的迴響。《聲音與現象》對於人們瞭解聲音與現象、胡塞爾現象學符號論等問題很有幫助。
作者簡介:
【德里達】 (Derrida,1930—2004)當代法國哲學家、符號學家、文藝理論家和美學家,解構主義思潮創始人。主要著作有:《人文科學話語中的結構、符號和遊戲》、《論文字學》、《言語和現象》、《文字與差異》、《論散播》、《有限的內涵:ABC》、《署名活動的語境》、類型的法則》等。德里達以其“去中心”觀念,反對西方哲學史上自柏拉圖以來的“邏各斯中心主義”傳統,認為本文(作品)是分延的,永遠在撒播。德里達的批判矛頭直指結構主義語言學理論。 當代思想巨擘、解構主義哲學家雅克·德里達於在法國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74歲。 1930年,德里達出生在阿爾及利亞,猶太血統。青年時代的德里達求學於有"思想家的搖籃"之稱的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其後成為西方解構主義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在20世紀中後期掀起巨大波瀾,不僅使他成為歐美知識界最具爭議性的人物之一,也成為後現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論源泉,其核心概念"解構"所向披靡,廣泛滲透到藝術、社會科學、語言學、人類學、政治學甚至建築等領域。其著作超過40本,目前不少已經譯成中文。德里達的理論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開始介紹到我國,從文學批評領域逐漸拓展開來,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而2001年9月德里達來到中國,在北京、上海、香港進行了系列的訪問和學術交流,這無疑將其在中國的影響推至高潮。 德里達強調文字的作用,主張以“原文字”取代言語的本體性地位。在形而上學傳統中,“言語”優先於“文字”,並被“文字”所依賴,這一觀點,被德里達指責為“形而上學言語中心主義”。通過將本體性觀念的“問題化”、“分裂化”、“反穩定化”,即將之“解構”,“在場”的言語被消散了,被包含著“在場”的”不在場”取而代之。“解構”揭示某一本文內在包含的相互對立的“雙重立案”,實現對“在場”形而上學的消解,他所提出的顛倒言語和文字的順序的觀點,暴露了語言永遠運動的本質和語詞的沒有最終、超驗中心的性質。德里達否定任何意義上的中心的存在,只有“活動”存在,存在不斷被否定,中心不斷轉移,其空缺由不在場的共存填補。 德里達秉承解釋學的觀點,認為作品永遠開放,讀者的閱讀也是創造過程,因此讀者對本文的解讀總是未完成的、不確定的。“分延”(la différance),指的就是這種差異的運動,“分延”不假設任何超本質的、圓滿的存在;“分延”產生“自由遊戲”,不依賴包括自身在內的任何原則;“分延”一詞揭示了“能指”、“所指”的區分的任意性,動搖了結構主義理論的基礎。“播撒”,是文字的固有能力,意味著潛在的不在場;“播撒”不斷地、必然地瓦解本文,揭露本文的零亂、鬆散和重複,宣告本文的不完整。德里達還提出了本文與本文間的“互為本文性”,即構成本文的語言符號的意義,不僅在本文內通過與其他語言符號的對比突現,而且與其他本文中的其他符號關聯、突現。作品沒有明確界限,本文間相互播撒、消解。在人的問題上,德里達提出“人的終結”的觀點,提出拒斥主體主義和唯心主義的人本主義;提出人的自律性、社會性、歷史性;提出對假定的意識的批判;反對傳統人本主義的自由史觀,駁斥知識和歷史的進步;揭露了將哲學建立為“真正科學”的幻想的破滅,哲學與人將一起走向終結。 德里達關於意義本質的觀點是懷疑論的、主觀論的;他對於現代西方哲學語言學轉向後出現的問題和內部矛盾的揭露又是大膽的、深刻的、辯證的。 2004年10月8日夜,雅克·德里達間因胰腺癌在巴黎一家醫院去世,享年74歲。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優惠價: 5 折, NT$ 27 NT$ 54
本商品已下架
《聲音與現象》作者通過對解釋學的理論基礎——胡塞爾現象學符號論的批判,開始了其對解釋學的進攻,從而引發當代著名的後現代主義文本意義的論戰。作者在《聲音與現象》中闡述了聲音與書寫的次序等問題,從而宣告瞭解構主義的興起,因此,動搖了苦心營構的人文思想觀念,激起了理論界經久不息的迴響。《聲音與現象》對於人們瞭解聲音與現象、胡塞爾現象學符號論等問題很有幫助。
作者簡介:
【德里達】 (Derrida,1930—2004)當代法國哲學家、符號學家、文藝理論家和美學家,解構主義思潮創始人。主要著作有:《人文科學話語中的結構、符號和遊戲》、《論文字學》、《言語和現象》、《文字與差異》、《論散播》、《有限的內涵:ABC》、《署名活動的語境》、類型的法則》等。德里達以其“去中心”觀念,反對西方哲學史上自柏拉圖以來的“邏各斯中心主義”傳統,認為本文(作品)是分延的,永遠在撒播。德里達的批判矛頭直指結構主義語言學理論。 當代思想巨擘、解構主義哲學家雅克·德里達於在法國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74歲。 1930年,德里達出生在阿爾及利亞,猶太血統。青年時代的德里達求學於有"思想家的搖籃"之稱的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其後成為西方解構主義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在20世紀中後期掀起巨大波瀾,不僅使他成為歐美知識界最具爭議性的人物之一,也成為後現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論源泉,其核心概念"解構"所向披靡,廣泛滲透到藝術、社會科學、語言學、人類學、政治學甚至建築等領域。其著作超過40本,目前不少已經譯成中文。德里達的理論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開始介紹到我國,從文學批評領域逐漸拓展開來,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而2001年9月德里達來到中國,在北京、上海、香港進行了系列的訪問和學術交流,這無疑將其在中國的影響推至高潮。 德里達強調文字的作用,主張以“原文字”取代言語的本體性地位。在形而上學傳統中,“言語”優先於“文字”,並被“文字”所依賴,這一觀點,被德里達指責為“形而上學言語中心主義”。通過將本體性觀念的“問題化”、“分裂化”、“反穩定化”,即將之“解構”,“在場”的言語被消散了,被包含著“在場”的”不在場”取而代之。“解構”揭示某一本文內在包含的相互對立的“雙重立案”,實現對“在場”形而上學的消解,他所提出的顛倒言語和文字的順序的觀點,暴露了語言永遠運動的本質和語詞的沒有最終、超驗中心的性質。德里達否定任何意義上的中心的存在,只有“活動”存在,存在不斷被否定,中心不斷轉移,其空缺由不在場的共存填補。 德里達秉承解釋學的觀點,認為作品永遠開放,讀者的閱讀也是創造過程,因此讀者對本文的解讀總是未完成的、不確定的。“分延”(la différance),指的就是這種差異的運動,“分延”不假設任何超本質的、圓滿的存在;“分延”產生“自由遊戲”,不依賴包括自身在內的任何原則;“分延”一詞揭示了“能指”、“所指”的區分的任意性,動搖了結構主義理論的基礎。“播撒”,是文字的固有能力,意味著潛在的不在場;“播撒”不斷地、必然地瓦解本文,揭露本文的零亂、鬆散和重複,宣告本文的不完整。德里達還提出了本文與本文間的“互為本文性”,即構成本文的語言符號的意義,不僅在本文內通過與其他語言符號的對比突現,而且與其他本文中的其他符號關聯、突現。作品沒有明確界限,本文間相互播撒、消解。在人的問題上,德里達提出“人的終結”的觀點,提出拒斥主體主義和唯心主義的人本主義;提出人的自律性、社會性、歷史性;提出對假定的意識的批判;反對傳統人本主義的自由史觀,駁斥知識和歷史的進步;揭露了將哲學建立為“真正科學”的幻想的破滅,哲學與人將一起走向終結。 德里達關於意義本質的觀點是懷疑論的、主觀論的;他對於現代西方哲學語言學轉向後出現的問題和內部矛盾的揭露又是大膽的、深刻的、辯證的。 2004年10月8日夜,雅克·德里達間因胰腺癌在巴黎一家醫院去世,享年74歲。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