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XX之名,藝術悄悄進入
藝評家高千惠最新集結!
這是藝術家的事件分析術,也是最引人入勝的產業側寫,更是跨越時空、地理、文化的藝術寓言書。《藝術,以 XX之名》集結藝術圈二十個案發現場的分析評論,作者以「XX」之名,道出藝術界善用的姿態與藉口。
作者從無限擴張的「X X」中,提供二十個非純粹美學的視角,並認為今日的藝術問題不再只歸因於藝術,而是視藝術為一種媒介,承載政治、經濟、科技或大眾文化等跨領域的人文面相。甚至像是擁有權力,戴上藝術的高帽,所有的事都顯得合情合理、義正嚴詞。
本書從龐貝城下的蜷曲骨骸、安迪沃荷的戀物癖,談到1878年一場價值一千英鎊的藝術官司;從日本的御宅文化談生活美學,甚至從酒神祭祀談文化經費的正名性。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全面性檢討藝術界的權力本質與論述結構,抽絲剝繭事件背後的脈絡與成因,對於藝術產業總有美好想像的讀者,提供另一套更深刻的現實詮釋。
作者簡介:
高千惠
專研現代藝術史∕當代藝術文化現象∕前衛理論與當代思潮。
出版著作:
《當代文化藝術澀相》(1996)
《芝加哥公共藝術現代化運動》(1997)
《百年世界美術圖象》(1999)
《當代藝術思路之旅》(2001)
《千里絲一線牽:漢唐織錦的跨域風華》(2003)
《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領域閱讀》(2004)
《日常的誘惑》(2005)
《非藝評的書寫》(2005)
《叛逆的捉影:當代藝術家新迷思》(2006)
《移動的地平線:文藝烏托邦簡史》(2009)
展覽策劃:
活性因子 (2001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威尼斯)
迷思之區 (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南土風象 (國立歷史博物館∕紐約、台北)
方與圓 (國立台灣美術館∕紐約、台中)
偷天換日 (台北當代美術館∕台北)
女人香 (故宮博物院、國立台灣美術館、奇美美術館三館合作)
章節試閱
以酒神之名
以酒神之名,許多節慶活動都動起來了,許多公共經費也灑了起來。
1.
廣義的文化創意產業範疇義中,有一種以酒神之名的活動,成為官民「公共性」的橋樑。因為,以酒神出巡之名,任何套上「文化」的行動和活動,都正當有力,一切都具有「奉獻」和「犧牲」的社會意涵。
屬於常民節慶式的文化活動,基本上是建立在對節慶主題的信仰,並且透過年度的變化,延伸出它的歷史意義,以便積累出新的文化資產。它有「大拜拜」的意味,乃在於「festival」或「fest」一詞,在精神上、俚俗上,都具有以祭物牲品供奉主上的意思。與「祭」相關,自然須要供奉出許多好東西,同時也要享用許多平日不易享用的好東西。季節性的「節慶」,因與四時運轉有關,往往呈現人們對自然生息的祟敬與讚美。是故,節慶化的活動有其特點,一是關乎地方上的風俗信仰,二是期能造成承傳的儀式活動,三是具有將知識傳遞給下一代的目的,四是每一次的文化內容,都能是未來的參照。因為這些虔誠的心意,推出的活動作品,應該都是好東西才對。
當代藝壇,繼「雙年展」之後,另一個新名稱「藝術節」或謂「藝術祭」( Art Festival),正以節慶化、活動化的姿態紛紛在各地出現。當代藝術原與傳統文化相對,有了這些「節」或「祭」的出現後,當代藝術也意謂著承傳的渴望。取代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不連續或斷裂性的語意,現行藝術(Live Art)以涵括當代和傳統並存的親和力,逐漸出現在當代文化活動的名稱裡。
無論是用「Festival」或「Live Art」,地域性的當代文化活動,以回顧與再生的方式,總希望能在年代風潮中,推廣出地方性或社區性的文化觀光魅力。這個構想並無過,但若沒有一個承傳性的集體信仰,對活動主題的投入支持,並使其滲入生活,所有的活動,很可能是消耗意義大於文化意義。不過,活動有沒有意義,現在已愈來愈不重要了,反觀昔日的節慶文化活動,其實有其年代生活條件。
2.
在各地城邦節慶活動裡,最早完整出現活動美學,並因此建立哲學系統的論述之地,當屬希臘雅典。希臘的酒神戴奧尼斯崇拜是在西元前13世纪左右,從小亞细亞傳到希臘,並成為希臘大城雅典的傳統活動。至西元前七、八世纪,酒神祭的活動,除了傳統遊行之外,也出現了表演競賽,使整個城市為了競賽活動的準備,上下全年都有了文化狂熱。
酒神的祭祀一年有四個。十二月是「鄉鎮上的戴奧尼斯節」,一月是「雷納亞節」,二月下旬是「安塞特亞節」,三月下旬則是「城市的戴奧尼斯節」。除了安塞特亞節之外,其它三個節慶都有戲劇演出。十二月的鄉鎮酒神祭,是屬非常地方性的部落活動,鄙俗不拘。一月的雷納亞節,因值風浪較大的時序,外地觀光客少,乃以雅典居民為主要參與對象,所以不用擔心家醜外揚,可以努力以臧否城邦人事為主題。至三月下旬的城市酒神祭,氣候宜人,海上觀光客擁進,活動自然要提昇到「國際規格」,重要表演競賽,也在這為期四、五天裡發生。這至少二千五百年前的城市文化活動,已顯示出具有宗教、經濟、藝術、娛樂和外交等多重意義。
城市酒神祭的三個表演項目,悲劇、諷刺劇和喜劇,在今日也可以視為三種地方文化精神的象徵。一是民族英雄的犧牲精神,二是民間輿論的臧否態度,三是民俗文化的誇大自嘲。「悲劇」(tragedy),原文之意是「山羊之歌」。據悉,原是一個歌隊圍繞一隻作為犧牲或獎品的山羊歌舞。酒神頌原來也是以戴奧尼斯的故事為內容,後來發展出以希臘英雄的故事為本。娛神活動變成人間頌歌,也逐漸成為娛人活動。最早的悲劇人物是以奧迪帕斯為本。奧迪帕斯因命運使然而弒父娶母,在城市將遭天譴之際,他扮演了自願犧牲救城的角色。因此,祭典始於對「犧牲者」的闡述,也是對城市精神的一種省思。
悲劇之外,還有諷刺劇( Satyr Plays)。撒特是陪伴戴奧尼斯的半人半羊,早期演出時,是以半人半羊妝扮組成歌隊,後來也形成戲劇形式。撒特劇的精神,如同丑角,以滑稽戲謯、粗俗鄙陋的語言,誇張放縱的動作出現,且往往以諷刺或嘲笑主人翁為旨。依節目排序,通常三個悲劇之後,便接演一個撒特劇,以此平衡觀眾的情緒。是故,當時悲劇作家除了要能寫正經八百淒風慘雨的故事之外,在競賽中還要有書寫輕鬆冷絕之諷刺劇的本事。
喜劇發展較晚,直至西元前487年,雅典政府才將喜劇纳入城市的戴奧尼斯神節。「喜劇」(komoidia),原意是「縱性歡飲之歌」。它源自鄉鎮酒神祭,與民間風俗中的陽具崇拜有關。原始活動可能只是一種以誇大陽具為主題的化妝遊行,產生即興演出後,也發展出劇本。喜劇的劇本,多屬鬧劇場面,人物也多以市井之徒為對象。演員以日常行為的現實為主,嘻笑辱罵,語帶譏鋒之外,也有一套語言美學。換言之,此城邦節慶活動雖有其傳統儀式,但在節目內容上,卻類似今日的當代藝術概念,既是當下(Con-temporary),也是現行(Live),既是歌頌,也可反諷。
希臘城市戲劇節,奠定了一個比當代很多文化活動還開放的態度。神話英雄的悲劇複習,提醒了人性高貴面的追求;而撒特劇的參與,乃是作為一種自由評論的註腳。喜劇則以現世社政問題為本,以便反映當下時世問題。在活動上,一年一度的城市戲劇節雖前後為期五至六日,但籌備期卻近乎一年。活動期,為鼓勵全民參與,雅典市還作了一個開放政策。在仍有奴隸制的雅典社會,20至30萬人口中,去除非公民的女性、幼童、奴隸,只有佔全民五分之一強的四萬人口是合格公民。為了活動熱絡,在酒神祭時間,所有機構放假、工商歇業、犯人假釋。劇場收費儘量低廉,甚至曾設基金,供人申請入場補助。酒神戲劇節在春秋鼎盛之時,每場觀眾高達總人口四分之一以上。而就像當代的國際性文化活動,地方高官祭司與友邦使節貴賓總會應邀列席,而他們所帶來的禮物贈品,如同視覺藝術品,也得在現場公開示眾。頒獎結束後,大會還會清理活動期間所有不當行為,加以控訴和懲誡,作為會後檢討。
3.
當代希臘文藝研究者,亞蘭.索瑪斯坦(Alan Sommerstein)編譯過不少希臘戲劇節的劇本,對西元前五世紀鼎盛中的「城市的戴奧尼斯節」和「雷納亞節」之活動過程尤有研究。他不僅曾考據當時政治與藝術的運作關係,還寫了不少當時城市文化運動的生產系統,提供不少當時的歷史資料。據載,城市酒神戲劇節的組織很像當代雙年展的前身。籌備期近十一個月,在祭典結束後,主席會選出下一屆活動行政執行者。參展劇作家將向他申請十五人為一團的歌隊,而他和他的委員們,通常是三名贊助富紳,可遴選最後三名劇作家,用抽簽方式分別支助他們去編撰、排演三個悲劇一個撤特劇。獲選的劇作家可分配到一個演員。籌備期,市府將提供編導作家微薄的個人薪水、演出服裝。至於喜劇組,每年五人競賽,一人只提一件作品。
城市酒神祭具有數百年傳統,富紳的贊助總有不足之時。雅典市府有很多折衷辦法作為應變。被指名的富紳如果能找到更富有者,可用自己的財產抵押,換人去回饋社會。在戰亂時,也允許二家富豪養一家藝術團隊。若在昇平日,富紳們超額贊助,以養面子或盡公民美意者,也大有人在。經過數百年,這些花費証明,值得。黃金時代的城市酒神戲劇節,所留下來的劇本幾乎成為後來西方音樂、詩文、藝術、表演文化的重要經典源頭。
例如,希臘悲劇之父,艾斯奇勒斯(Aeschylus)的〈七雄聯攻底比斯〉(Seven Against Thebes),曾帶給日本名導黑澤明一些靈感。1954年黑澤明拍出經典的〈七武士〉(Seven Samurai);1960年美國導演约翰.斯圖格斯(John Sturges),又根據〈七武士〉翻拍出好萊塢式的西部片〈豪勇七蛟龍〉(The Magnificent Seven)。儘管內容與〈七雄聯攻底比斯〉相逕已遠,但在戲劇淵源上,仍有可溯之處。近年,安哲帕普羅斯(Theo Angelopoulos)執導的〈希臘首部曲:悲傷草原〉,不在字面上雷同,但在故事結構上則最接近〈七雄聯攻底比斯〉,提出兄弟對峙戰場的宿命悲劇。日本動漫,最近也出現改編的〈七俠蕩寇誌〉,顯示「七雄」的故事原型至今不衰。另外,莎士比亞的悲劇,也常出現希臘經典劇的歷史資料身影。〈李爾王〉與〈哈姆雷特〉裡的一些對話,均可溯源到索發克里斯(Sophocles)的〈奧迪帕斯王〉。此外,因參與戲劇活動的觀眾增多,此活動還發展出劇場建築,也因場景須要,而發明一些舞台機關和道具設計。這些總體藝術表現概念,在21世紀初的歐陸雙年展中,可以看到「文藝復興式」的慾望,希望能將詩歌、音樂、表演,帶進原本靜態的視覺活動領域。
4.
在酒神戲劇節中,另一有別於今日的特殊作業,是評審制度。希臘古典戲劇來自競賽,優勝者可以在祭典時間獲得公演機會。當時的民眾也擁有評審權,顯示民眾的藝術品味足以參與或引導劇作者的表現。在平衡雅俗共賞的條件下,劇本不乏出現俚俗內容,但長期互動下來,仍建立了四個重要的評審方向:主要理念、矛盾張力、與現實對應、邏輯發展。也就是說,民眾透過評審機會,亦開發出一般的審美品味,並對藝術表現的好壞產生意見。
年輕的柏拉圖,早年也愛看戲。在他後來的《法律》篇裡,便製造了一個「劇場政體」(Theatrocracy)的名詞,以對應菁英的「貴族政體」(Aristocracy)。一方面表示劇場觀眾的勢力不能忽視,民間審美勢力有其政治性效應;另一方面也指出此種迎合民眾低俗趣味的品味,具有「民粹化」的危機。此觀察很有現代感。晚後,所謂高文化的發展,觀眾保持靜默直到終場,成為對藝術尊重的禮節。此後,觀眾不再被鼓勵於現場中,立即表露好惡。
當代文化以各種節慶活動為名,乃是希望藝術重新上街頭,以便喚起全民的藝術參與意識。此意無差,只是有活動,但供不出「好東西」,此舉便差矣。沒有信仰或沒有承傳性的節慶活動,如同酒神不在家,膜拜無人,一群搞活動加上看熱鬧的人,遂權充了善男信女。酒神不在家,酒鬼當家也罷,總還有人惦記著醇酒的存在。就怕酒商當家,好酒劣酒都是酒,能擺出來的,就是酒家。還有,以酒神之名,文化經費要永遠宣稱不夠。如果發現酒神已變成財神爺,那更不能明說。誰敢這麼說,那肯定是酸葡萄發酵下的一陣暈眩,我們可以確定,他家的葡萄酒再也上不了酒神的桌。
以戀物之名
以戀物之名,藝術不再僅屬於精神領域,而是社會符號學的百科庫房。
1.
以戀物之名,戀事、戀景、戀人,都有了栩栩如生的物証。在戀物行為當中,歡聚時光,便容易讓人產生收集紀念物的念頭,而名流的戀物,更往往是時尚的指標。至於藝術界的戀物、戀舊、戀當下,則可能成為未來的年代文件。
戀物非罪。一如禁慾者和被閹割者的克己態度不同,「自然樸素」與「追求樸素」也是兩回事。時尚中「侈華的樸素」或是「精緻的古拙」的流行語,便有著不簡單的物語情境。在2004年10月看到安迪.沃荷美術館推出他15箱〈時間膠囊〉與具諧音的〈Phoney〉展之後,可以肯定一件事:不認識「流行戀物家」的安迪.沃荷,便無法了解「藝術家」的安迪.沃荷。
幾乎看過展覽的人,都要讚嘆這位普普大師的日常收藏宴饗,他真是無聊而又粗俗得偉大。當代少有藝術家可以像他這麼身心一致地媚俗,而且是帶著天真又狂妄的色彩。他不僅連飛機上的刀叉、旅館的肥皂都拿、所有的小紙條都留、跟朋友聊天的電話要錄,最後,連老媽媽一動也不動的睡相,他都能拍個半天,生活一點一滴都要為留世而典藏。安迪.沃荷不僅是愛追求名星名流的追星族,他本身就是大眾文化,而且是最大化的那種媚俗法,連他的「私房日誌收藏」,都是當下的、眼前的、便宜的、地攤式的收集法。
沃荷神祕的〈時間膠囊〉,一箱箱存放了沃荷真正的日常生活,也同時典藏了藝術家那個年代的文物。2004年,在卡內基美術館推出第54屆國際當代展之際,安迪.沃荷美術館則推出了〈Really Phoney〉與〈時間膠囊〉,後者開了15箱,是美術館極大的開箱手筆。「Phoney」在美俚「Phony」是偽造的,或騙徒之意,同時也是具有「音」或「聲」的名詞尾音,例如電話「tele-phony」。沃荷在15歲那年,家裡有了電話後,他就像今日的手機族,非常喜愛「聲在熱線」上的人際溝通方式。有了錄音機之後,他也開始珍藏他與別人的線上對話。這個使用行動,在手機氾濫的今日,更顯出「擁機自重」的跨年代現象。
2.
1970年代中期,沃荷開始用同一尺寸的紙箱打包他的日常生活,包括他的仰慕者信件、請帖、克拉克.蓋柏的鞋子、飛機上的刀叉、黃色雜誌、旅館筆紙、肥皂等。〈時間膠囊〉展出15箱,三千多件物件,公開了沃荷的私人世界、社會關係、藝術與生活。沃荷自己真正的系列收藏,也就是他的「品味」,其實都是漫畫書、名星海報、唱片等。他愛美,愛活生生的美,他的收藏一點「傳統的氣質」都沒有,極像六、七十年代舊書報攤的感覺。
戀物之外,安迪.沃荷也戀聚。沃荷是個很愛開派對的人,他記錄自己宴會的方式,就像在拍「獨立小電影」,在極尋常裡的場面裡經營出他獨特的節奏。另一方面,藝術家的派對往往引人遐思,雖未必星光閃閃,但會讓人想像具有歷史檔案的可能。基於歷史癖的作祟,他們往往連一個聚會鏡頭都想當歷史事件來處理。
沃荷的聚會,當然也需要有在場者的觀點才算數。就像多數刻意要登入名冊的歷史鏡頭安排,他的聚會也很有秀場氣氛,來客要有演員的心理準備。另外,也好比南唐的〈韓熙載夜宴圖〉,沒有顧閎中的觀看,就沒有「苟全生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之縱情聲色的韓熙載。透過沃荷的聚會來觀看沃荷的記錄者不少,他們都企圖用變奏的剪接影像,來捕捉這個普普藝術家的群居關係,以便這一卷卷膠捲裡,有他也有我。
1964年,沃荷獲得〈影片文化雜誌〉獨立製片獎,他不想參加公開的頒獎活動,另一位獨立製片者,立陶宛移民的強納士.米卡斯(Jonas Mekas),便決定為沃荷拍攝一卷私房性的〈慶祝與頒獎〉記錄文件,以便在真的頒獎現場放送。米卡斯去沃荷家,帶了一籃水果,當時,現場還有沃荷幾位朋友。米卡斯只拍12分鐘,就是一群人吃水果,排好隊,像所有拍紀念照一般,面無多大表情地對著鏡頭作出定裝秀的姿勢。米卡斯最後替這12分鐘配了當時最流行的舞曲,使得這個「Party」變得很有普普年代的搖滾爵士感。這些非職業性的臨時演員--俊男美女們,刻意作出一種詭異的平凡,在幌動的鏡頭裡流動。
〈慶祝與頒獎〉的影片畫面,頗像西班牙畫家哥雅1800年的〈查理第四合家歡〉,漂亮的一群人排立著,且紛紛透露出一股疏離神采。米卡斯還整理過1965年至1982年間,他參加過沃荷的聚會影錄。片中,1966年流行的〈Velvet Underground〉曲子,幾乎貫穿他們共有的回憶世界。影片聚會地點,以沃荷紐約靠聯合廣場的工作室與蒙塔克(Montauk)海濱渡假小屋為主,出現的人物相當多,但內容平常得像任何居家的家庭記錄影片。
在同儕名流交往上,畫家、演員,兼製片者瑪瑞.曼肯(Marie Menken),她和製作家丈夫維拉德.馬士(Willard Maas),被沃荷稱為「最後的波希米亞族」。維拉德.馬士曾用隱喻的方式拍沃荷的世界,他拍沃荷那件浮在天空的銀色枕頭群,上下飄浮,似群聚,又似獨舞。瑪瑞.曼肯則用自己的詩意來描述沃荷的視野,她採用默劇兼記錄影片的方式,交叉地對比出比利時畫家馬格利特式的觀念性理念:「這是文件」、「這不是文件」。外人根本搞不清楚那些鏡頭才是真實記錄。強.卡吉(John Cage)的工作夥伴,朗尼.納米斯(Ronald Nameth),也用尼克(Nico)的〈Velvet Underground〉作沃荷記錄片的背景樂。他用聲光、潮水,交替地詮釋沃荷普普式的生活調調,聚會中的人物變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個只有一號表情的男主角,讓人覺得有很多問號與驚嘆號。
3.
沃荷之前,也有不少藝術家喜歡描繪聚會現場,並且也把自己放在畫面,表示自己是現場的一份子。他們一樣記錄了生活圈的情事。17世紀西班牙畫家,維拉斯貴斯(Diego Velazquez)畫〈內廷的宮女們〉,就把自己安放在人們皇家的家庭聚會裡,但他畢竟是記錄者,未必融得進人家的活動。18世紀英國畫家霍加斯(William Hogarth),喜歡把畫面連接成連環畫或道德劇。他畫〈浪子旅程〉裡的〈縱慾狂歡的宴會〉,走中下階層民俗生活記事,也反映出那個年代所參與的宴會場景頗似妓院現場。19世紀法國畫家古爾貝(Gustavo Courbet),在他有名的〈我畫室的內景:一幅總結我藝術生涯的真實性象徵畫〉,邀請入畫的不是皇親貴冑,而是他生活裡的群眾正親近著他作品。很清楚地,他是畫面核心,是唯一在工作的創造者。
19世紀末法國畫家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的〈紅磨坊夜總會〉,描繪的紅磨坊不像娛樂場所,反倒像頹墮之鄉。藝術家也不自比清高,在畫面中心,大家都看到這個長著鬍鬚的小矮子,正穿行而過,不諱言他正是這燈紅酒綠世界裡的大常客。二十世紀初,藝術家的聚會多豔聞。奧地利的奧斯卡.柯克西卡(Oskar Kokoschka),1912年在文藝聚會裡碰到名作曲家葛斯多.馬勒的遺孀,艾瑪(Alma Mahler),他最有名的倆人私會証據,就是作品〈風的新娘〉。
有了攝影機與影錄機,最常見的藝術家集體留影,是在展覽現場排排站。另外,若是在酒會或餐埸所,媒體則可以拍到人物與食物。藝術界人士公開聚會的相片總是具市場效果。藝術家自認是歷史見証,媒體當公關效應,而觀眾可以看到,原來誰捧誰的場。藝術家群聚鏡頭,只有藝術家們全成為歷史人物,否則,這類公關相片雖有檔案作用,卻未必有藝術價值。比較起來,19世紀末,喜歡化裝聚會的巴黎藝術家羅特列克,曾經留下他扮演吉普賽人、日本文士、日本藝妓、小丑、穆斯林教士,甚至男扮女裝的寫真照,可以想見,其聚會之創意了。
藝術家的任何記實行為,包括了戀己、戀物、戀人。以歡聚一堂,奉有圖為証之名,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獲得正當性和歷史性。當藝術家開始有了典藏文件的計劃,若非共襄盛舉,生人最好迴避。因為「以戀物之名」加上「以藝術之名」,誰還能提出權限呢?
以酒神之名
以酒神之名,許多節慶活動都動起來了,許多公共經費也灑了起來。
1.
廣義的文化創意產業範疇義中,有一種以酒神之名的活動,成為官民「公共性」的橋樑。因為,以酒神出巡之名,任何套上「文化」的行動和活動,都正當有力,一切都具有「奉獻」和「犧牲」的社會意涵。
屬於常民節慶式的文化活動,基本上是建立在對節慶主題的信仰,並且透過年度的變化,延伸出它的歷史意義,以便積累出新的文化資產。它有「大拜拜」的意味,乃在於「festival」或「fest」一詞,在精神上、俚俗上,都具有以祭物牲品供奉主上的意思。與「...
作者序
藝術在無限擴張與潰散的廣袤
黃海鳴
《藝術,以XX之名》分成兩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比較像是津津有味地迷航於藝術世界的獵奇行動,既敏感但又不受限於現實的藝術家,生產出各式各樣天馬行空的藝術表現,這個持續的獵奇迷航正好見證了藝術王國的不斷擴張。第二個部份比較像是揭露藝術從一個自律的、獨立的位置,以偷渡或明目張膽的方式去服務各式各樣現實目的的過程。這個部份讓認識台灣藝術生態的讀者立即就能辨識出它的意有所指,而且相當準確,高千惠經常用一種淡淡的冷眼橫批,來描述這些台灣特有的現象。
在社區營造式的藝術介入社會、文化創意產業、創意城市,或是某些政治口號滿天飛的時代,高千惠這本從純藝術界的角度與高度所寫的大視野專書,讓人覺得純藝術圈在這一波正負難分的衝擊中並沒有全然缺席。藝術從來都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清純,雖然還不至於太陽底下無新鮮事,但是藝術也從來不總是往前演進。高千惠告訴我們可以在多少片段、模糊、從來不可能完全透明、無遮蔽的世界文明史中,得到很多的啟示。
在某種程度上,這本書對於並不位處世界藝術文化核心的台灣讀者,還真有點預言的味道,因為很多看來新鮮的事情,在外面可能已經進行了十年。當然,也讓我們察覺,很多似乎很有原創的本地創作,其實是學來的。
高千惠在寫這本書的第二部份時候,對於類似創意產業,特別是類似社會運動的藝術還是具有一定的認同,但總在最後關頭提出藝術與這些滲入者的關鍵性差異。她說:「無論如何,介入社區有理想主義也有浪漫主義,但藝術行動不等於政治革命,其顛覆上的拿捏本身就是藝術。」「以介入之名,行為可以成為藝術,但只在公共空間發生的行為,不一定是公共藝術,更未必就是藝術。」「藝術終究不等於社會運動者,它畢竟允許可以帶點詩意、隱喻、或預言上的不負責任。」此外,高千惠對於狂熱的政治集體主義有強烈戒心,她說:「許多哲人智者,都看透我們的不存在,我們只是恐懼的我,強行徵召出『護體幻象』。另外,不安的襲來,有時並非壞兆,但以不安為名,理直氣壯地行事,有時更讓人害怕。」
為這本書寫序,多少有點壓力,因為這本書的豐富、深刻、批判、包容、多元、靈巧、華麗、不確定、遙遠……。或是說,因為這本書的作者是台灣最重要的藝術評論、藝術策展人、以及國際藝術趨勢的勤奮觀察者。在台灣的藝術雜誌中,經常可以看到高千惠的評論與快速且深刻地對於世界各地大型展覽的報導分析,如果看過她為台北當代美術館所策劃的《偷天換日》,就能了解她對於千奇百怪的藝術世界以及幕後操作的理解。
接到典藏藝術家庭寫序的邀請,我思考的第一個問題,是為甚麼要我寫,是因為我和高千惠等在1990年代初一起獲得藝評獎?是因為我也有一些策展經驗?是因為我持續觀察台灣的藝術生態、並且還具有一些社會運動的經驗?還是因為這幾年我經營文化產業學系,因此在純藝術生態中,我可能是對於純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關係比較有認識的人?答案可能主要是後面的兩個理由。
接著我的第二個問題是,這本書的預設讀者是哪些人?我沒有問,但就我的經驗,有志於在藝術圈中成名的年輕藝術學生們是需要讀的,因為這本書中告訴我們藝術世界中的許多幕後操作。有志在文化創意產業中精進的工作者是需要讀的,因為書中有大量篇幅都在談文化創意產業如何以藝術之名增加其產值。如果你想成為策展人,也必須知道哪些展覽策略、手法已經被不斷使用。如果你是一位剛出道的藝術評論,你應該知道藝術冠冕堂皇背後的一些醜陋,以及藝術潮流的演變,以便採取準確的寫作策略。如果你只是一位藝術的愛好者,或只是想拿藝術當作別人不會厭煩的聊天題材,那麼你也應該讀一讀,因為這裡面有不少有關於藝術或藝術家的軼聞。
其實,我把這本書當成一本帶有末世啟示錄性格的小說,小說中作者談的是在這個時空訊息均無限擴張的世界中渺小人物的自處之道。我把最喜歡的一段節錄出來:
2008年,第五十五屆的卡內基國際展以「火星生命」為標題,展出內容同樣對另類空間展開興趣,尤其是一種無遠弗屆的孤獨與孤立空間。「火星生命」傾以宏觀角度,俯瞰近三、四十年年間,人們在面對現代世界變化中各種生存異境上的人際距離。而外星人的生活,隱喻的正是一種異己的、敵對的、疏離的、陌生的相對關係……此展主要宣傳圖像選用1974年紐約藝術家保羅.泰克所繪的一幅地球圖,這件丙烯畫是畫在《國際先驅論壇》報上,左上方是一片塗黑的暗物質宇宙,中間是一個從外太空觀看到的地球圖像,所有剩下的新聞文字,局部或全部被塗抹……塗鴉式的物件彷彿意味深長,也彷彿漫不經心。它們從冷戰時期的國際事件、性別和認同、情色和宗教等被抹去的文本背景中,簡易而帶詩意地浮現。除了以地球為主題之外,系列中還有赭土的恐龍、望著紅海的人、看著蹺蹺板的兩隻飛鳥、以綠色丙烯畫出湯姆叔叔著火的小屋,這些畫面事物不是完全地突兀,如果從渾沌理論思考,這種非線性系統乃更具有更多樣性和更多尺度性的聯想可能。
這裡面牽涉到無望的孤獨、偉大的共同世界消失、以及從消極面看只能用瑣碎的物件去縫補個人的或集體的世界,從積極面看,用這些碎片去不斷建構、啟動新的世界。
還有一句話非常經典:「在戀物行為當中,歡聚時光容易讓人產生收集紀念物的念頭,而名流的戀物,更往往是時尚的指標,至於藝術界的戀物、戀舊、戀人當下,則可能成為未來的文件。」古今許多藝術家在作這件事情,她更是非常有意識地在作這件事情。我覺得作者在寫第一部份的許多文章時,有這樣的興奮,但也經常流露出「火星生命」中的先驅者的孤獨感。但我覺得,高千惠在浩瀚的藝術宇宙繁星中,連結出許多的奇特星座,這是最好面對孤獨與消失的存在方式,我真的這麼覺得。
藝術在無限擴張與潰散的廣袤
黃海鳴
《藝術,以XX之名》分成兩個部份,第一個部份比較像是津津有味地迷航於藝術世界的獵奇行動,既敏感但又不受限於現實的藝術家,生產出各式各樣天馬行空的藝術表現,這個持續的獵奇迷航正好見證了藝術王國的不斷擴張。第二個部份比較像是揭露藝術從一個自律的、獨立的位置,以偷渡或明目張膽的方式去服務各式各樣現實目的的過程。這個部份讓認識台灣藝術生態的讀者立即就能辨識出它的意有所指,而且相當準確,高千惠經常用一種淡淡的冷眼橫批,來描述這些台灣特有的現象。
在社區營造式...
目錄
序1 藝術在無限擴張與潰散的廣袤 黃海鳴
序2 藝術光譜的備忘錄 曾少千
自序 藝術發生的可能:當個體∕文本,遇到集體∕脈絡
X.1
1 以最愛之名
2 以戀物之名
3 以超模之名
4 以性向之名
5 以另類之名
6 以御宅之名
7 以獵酷之名
8 以裝飾之名
9 以護譽之名
10 以前線之名
X.2
1 以享樂之名
2 以酒神之名
3 以觀光之名
4 以乞丐之名
5 以介入之名
6 以標語之名
7 以權威之名
8 以文獻之名
9 以我們之名
10 以末日之名
序1 藝術在無限擴張與潰散的廣袤 黃海鳴
序2 藝術光譜的備忘錄 曾少千
自序 藝術發生的可能:當個體∕文本,遇到集體∕脈絡
X.1
1 以最愛之名
2 以戀物之名
3 以超模之名
4 以性向之名
5 以另類之名
6 以御宅之名
7 以獵酷之名
8 以裝飾之名
9 以護譽之名
10 以前線之名
X.2
1 以享樂之名
2 以酒神之名
3 以觀光之名
4 以乞丐之名
5 以介入之名
6 以標語之名
7 以權威之名
8 以文獻之名
9 以我們之名
10 以末日之名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