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哲學家尼釆藉筆下人物查拉圖斯特拉的口吻說:「我的兄弟啊,吃和喝,的的確確都不是空洞的東西哪!」
本書彙集逾百篇海外華文女作家的作品,或者透過飲食,細述歲月悠悠中,不知不覺對僑居國文化由排斥到接納的心路歷程;或者介紹各地的奇風異俗;或者以食物為引子,勾起對一地之地理、歷史長遠糾葛的回顧;從小食、正餐、甜點、到茶、酒飲料;有美食,也有怪味。
多數海外華文女作家平素創作屬純文學,具有「不食人間煙火」形象,提筆撰寫煙薰火烤的飲饌經驗,也可以說是一項創舉。就像國外聚餐喜愛採用與會者各帶一菜的potluck形式,這是一場由一百餘位海外華文女作家精心烹調,合力推出的百味俱陳的文學饗宴,為尼采「吃喝不是空洞的東西」之說做了貼切印證。
章節試閱
菲律賓的節慶與烤豬
林婷婷
菲律賓華裔詩人謝馨有一首題目叫Halo Halo的詩,用這種混雜著多種水果甜食的刨冰(類似八寶冰)來形容菲律賓多元文化,正是最好的寫照,詩曰:「混血兒的風姿,便如是/閃過我腦際—融和著西班牙的/美利堅的,中國的/還有茉莉花香/飄揚的呂宋島的…而混血兒/他們說:都是美麗的」。
我從小生長在這個位於西太平洋離赤道不遠,擁有七千多個島嶼的國家,這種多元文化的特質也一直跟隨著我成長。早在1571年開始,菲律賓便為西班牙殖民長達四百多年,接著又為美國統治將近五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也曾被日本侵占過,一直到1946年才成為一個政權獨立的國家。基於這樣一種歷史背景,菲律賓文化也就自然融匯成為東西文化的雜燴冰,進而形成了菲律賓人樂天知命,善於苦中作樂的民族性;他們喜愛熱鬧,虔誠敬神,多姿多彩的民間節慶活動,展現了融匯各種異國文化的光彩。
受西班牙的影響,烤豬是菲國節慶傳統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也逐漸形成菲國民間一種獨特的「烤豬文化」。有關烤豬來源的民間傳說有許多不同版本,但多述說失火後在燒焦的豬身上,意外地發現了這種又香又脆的肉食,經後人研製而成今天色香味俱全的一道名菜。
菲律賓人受西班牙宗教文化影響甚深,有很多紀念天主教聖徒的節慶日。每逢Fiesta(西語,意為節慶),社區主管會事先向每戶人家募款,作為辦節慶的費用。節慶當日,一大早就會有社區僱用的樂隊,吹敲起一天的熱鬧。有時會在街上搭台,請藝人來表演,遊行也是一個重要的活動,由社區選出美女酷男盛裝參與。而在這整整一天的歡樂中,最盡興的就是能吃到烤豬這道佳餚。
其實烤豬在我們中國人的菜系裡,早在西周時代已是一種珍品,現在我們常品嚐到的是粵菜的「片皮乳豬」。菲律賓的烤豬叫做Lechon,源自西班牙語的leche,即「奶」的意思,也就是指吃奶的小豬,因此,用小豬燒烤的就叫Lechon de leche。上這道菜之前,服務員經常會來一番片切烤豬的表演。另一種用大至五、六十公斤的豬來燒烤的,則叫lechon baboy。
烤豬前需要先清除豬的內臟,把剖開的豬用針線縫綁在一根長棍上,裡面塞滿香蕉葉和香料,然後放在炭火上慢慢燒烤,一般都需燒烤約五個小時才會熟透。烤時一邊轉動棍子,一邊塗上一種叫atsuete的香料和油,使豬皮的顏色呈現焦糖油亮的色澤,吃時佐以由雞肝、大蒜、胡椒和醋調成的醬料,更是別有風味。節慶或自助餐式的宴席上,一般會讓豬嘴巴含著一顆紅蘋果,將這道全豬主菜陳列在一張小桌上先亮相,令人垂涎,然後由一名廚師或專人片皮切肉,分給客人。吃不完剩下的豬皮豬肉,可加醋和一種特製的醬料,煮成微酸淡甜帶汁的另一道叫做lechon paksiw的下飯菜。
在大馬尼拉的La Loma區,不但可以吃到最好的烤豬,也可以觀賞到該區一年一度的烤豬大遊行,每年五月的第三星期定為天主教Nuestro Senor de Salvacion紀念日,烤豬就成為這個美食節慶之星。當天該區所有的烤豬商,會燒烤將近百隻的豬,在當天的烤豬遊行中,參加遊行的烤豬被裝扮成各式各樣眾人皆知的真實或虛構人物,有戴墨鏡的、有叼著煙嘴的、有著女裝拿著擴音器者、也有真人扮成烤豬,非常幽默有趣,遠望人與豬難分地都被架上花車,配著喧鬧的鼓樂隊伍環市而遊。
烤豬大遊行
在西南岸的Balayan、 Batangas省,每年六月二十四日是紀念為耶穌施洗禮的聖人約翰的節慶,也會舉行類似的烤豬遊行,不過因為那是一個潑水節,所以裝扮好的烤豬都用塑料包裹,以防被水打濕。遊行出發前這些裝扮好的烤豬都先被帶到教堂接受祝福。觀賞遊行隊伍的人群可以隨意向花車上的烤豬潑水,為遊行增添驚險的情趣。烤豬遊行的高峰,就是眾人皆可品嚐免費的烤豬。
在菲律賓整隻烤豬的售價都要上千元菲幣,算是不便宜的「上品」,不過現在已很「大眾化」了,節慶或宴會外也可吃到,超市或烤豬店隨時都可以秤斤零買。移居溫哥華初期,每想念菲律賓菜,我就會想吃烤豬,找不到正宗道地的菲律賓烤豬,以港式片皮乳豬取而代之。日子久了,膽固醇直線上升,也就不敢奢望了。
2013年颶風海燕襲擊菲律賓中南部,看電視上那一大片的瘡痍,我默默地想,這些無家可歸的災民兄弟姐妹們,何時才能再過一次節慶,吃一盤烤豬?
北京的「義大利餃」
黃雅純
附近開了一家墨西哥猶太人的雜貨店,因為健康食品多,生意非常好,我於是也經常光顧。有一天,看見他們大冰櫃裡居然放了模樣和餃子一樣的東西,以為是哪家中國家庭寄賣的。仔細看了上面的說明,才發現其實和中國餃子是兩碼事,裡面包土豆(馬鈴薯)、乳酪等等,是純粹洋貨,它叫Perogies(中國譯為「波蘭餃子」),是蘇聯和東歐的食品。原來這老闆是上世紀70年代從蘇聯移民到墨西哥,再從墨西哥到美國的猶太移民,難怪猶太食品是這店的特色。
我不禁想起1980年在北京吃到的「餃子」,那簡直和這店裡的「餃子」一樣,都有些讓人意外。
1980年,我進入紐約教育局,為了不辜負只有那職業才有的「特殊待遇」:兩個月長的暑假,我選擇了進入中國—這自小只從照片上相認的故鄉,我成了「背包客」,獨自闖蕩共產江湖。
到了北京,那文化腦震盪真是叫我瞠目結舌,不勝枚舉。光說吃的,一進到餐館,心想,來北京當然該吃有北方特色的味兒吧,於是叫了水餃。
「幾斤?」
第一句話就教我愣住了,好不容易回過神來,回了一句傻話:「幾斤有幾個餃子?」服務員一聽就知道我是外來客,不多說,只自言自語的替我做了主:「來一斤!」我心想一斤可是相當大的份量啊,但我能怎麼說得明白,我們度量衡的觀念不一致,簡直就是雞同鴨講。
等了半天,終於來了,開心得等不及要看看正宗的北京水餃模樣,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嚇,是義大利的Ravioli(中國譯為「義大利餃」)!」那四四方方,兩片薄皮上下壓在一起的怎能叫「餃子」?
算了,已經苦苦等了快一個小時,飢腸轆轆,先餵飽再說。一吃,裡面沒什麼東西,舌頭實在不承認這就是水餃。但一想,入鄉隨俗是作客之道,我只有慢慢適應著。付賬時,又一個震撼,我問道:「多少錢?」
「兩張糧票!」
我又矇了,什麼是糧票?何況,我哪來的糧票?幸好陪我的北京朋友立即掏出兩張小小貌不驚人的「糧票」,才解決了問題。
我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困惑,為何1980年,北京沒有水餃,只有義大利的Ravioli?或許那是從蘇聯進口的「改造餃子」?
1989年5月,我第一次陪我的婆婆,台大中文系張敬教授,回到她離開了四十年的家鄉「北平」。飛機還未降落,她就成了淚人,近鄉情怯又悲喜交錯。
然而,我們停留在北京直到月底,她都沒吃上她最喜歡的餃子,這個她最懷念的家鄉口味,她竟然連問都沒問,那讓九年前曾受到北京水餃震撼的我十分好奇,難道她早就知道,北京水餃已經變了樣?
她回家後,寫了一首以三十韻組成的長篇詩,名〈返鄉曲〉,曾登載在《聯合報》和《國語日報》的「古今文選」。一開頭就是:「盼到還鄉不見鄉,還鄉事事斷人腸,城郭人民皆非是,飲食起居少舊章…」
她一定是從舌尖上體會到北京的陌生味道,餃子一定也不再是記憶中那手工精心包裹出來,帶著傳統香味,餘韻不盡的餃子,或許也是因為整個北京城正鬧烘烘地「請願」,使她因焦慮失去了胃口。
如今站在二十多年後回首看中國,我才恍然有悟:1980年,中國麵粉供應從缺,麵包只有在友誼商店才買得到,雜糧多是玉黍粉做出的窩窩頭,哪能浪費資源做圓形皮的餃子?二十年間浪淘沙,中國歷經翻天覆地的改革開放,北京的今天,如果你叫一盤水餃,絕不會給你四四方方機器壓出來的Ravioli小兄弟了,水餃甚至於名聲遠播,征服了美國紐約白人的胃。
今天,即使在北京我再吃到「義大利餃子」,我也不會介意。只要它有義大利傳統味兒的濃郁大膽,可以吃出什麼義大利風味,換言之,一個真正的Ravioli!
中國在21世紀已經有了「舌尖上的中國」美譽,可惜我的婆婆已經去世了15年,如果她今天還在,她的「還鄉曲」一定還有第二篇續曲。
菲律賓的節慶與烤豬
林婷婷
菲律賓華裔詩人謝馨有一首題目叫Halo Halo的詩,用這種混雜著多種水果甜食的刨冰(類似八寶冰)來形容菲律賓多元文化,正是最好的寫照,詩曰:「混血兒的風姿,便如是/閃過我腦際—融和著西班牙的/美利堅的,中國的/還有茉莉花香/飄揚的呂宋島的…而混血兒/他們說:都是美麗的」。
我從小生長在這個位於西太平洋離赤道不遠,擁有七千多個島嶼的國家,這種多元文化的特質也一直跟隨著我成長。早在1571年開始,菲律賓便為西班牙殖民長達四百多年,接著又為美國統治將近五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也曾被日本侵占過...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