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前考選部吳部長對往事的片段回憶。在他尚未退化的記憶裡,把一些成功的檔案解密,做經驗的傳承,也讓讀者們了解一位平凡的軍人子弟,是如何一步一腳印的走過從前。從竹籬笆內的日子,到踏上政治的不歸路;從打過那美好的仗,到入閣與主持考政的宏觀思維。從一位中學教師到大學的講座教授;從救國團的縣團委會組長到總團部副主任;從縣黨部委員到中央委員、中央社工會主任及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從嘉義縣政府的幕僚長到官居特任的部會首,全書共分八章,吳部長做一精采紀實。
【本書特色】
1.吳部長緬懷數十年生涯發展的過程,與其說是命運的安排,不如說是自我淬礪奮發的結果。2.吳部長只有對自己理想的堅持,沒有對財富的嚮往;只有對工作理念的執著,沒有對名位的計較。3.每次新職的任命,都是被動的接受,從未有過主動的爭取。所以,對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人、提攜過他我的人,惜緣、感恩。本書提供社會大眾一個人格典範最佳學習的榜樣。
作者簡介:
吳挽瀾。曾任嘉義縣政府主任祕書、救國團總團部副主任、中興大學行政系兼任副教授、中國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主任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社會工作會主任、中國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考試院祕書長、考選部部長、憶聲電子集團首席顧問。
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議主席團主席、Best 倍適得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顧問、亞太文經學術基金會董事、江西南昌大學客座教授、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主要著作有:《行政組織與管理》、《行政學新論》、《環境、心境、意境》、《象山看雲去──人生、管理、生活解碼》、《贏在紅海──組織與管理縱橫談》。
章節試閱
回首竹籬笆內的日子
竹籬笆內的日子雖然清苦,
卻是我與岫妻攜手迎向新的人生起點。
八卦山下的機緣
台中市南區市郊下橋子頭,一幢圍有竹籬笆的平房,前有阡陌縱橫的田野,後有幽篁彎垂下的潺潺小溪,民國四十五年九月九日的重陽節,我便是在那裡與岫妻度過洞房花燭夜。
婚後的日子是清苦的,但兩情相悅的濃度卻是醇郁的。
由於那時下橋子頭尚未接通自來水,以致迄今每當我看到那張她用幫浦抽取地下水洗衣,而臉龐上尚流露出無怨無悔笑靨的泛黃照片,就不禁感到一陣心酸。
說是機會,也是緣分。民國四十八年八七水災之後,舉家遷居彰化市八卦山麓的太極眷村,由於先父舊識,服務於救國團總團部楊用行先生的推荐,我獲得了省立彰化中學的聘書,而畢業於省立台中師範學校的岫妻,亦經任職於縣政府的中興大學學長郭治華兄的協助,由教育科分發至彰化中學鄰近的南郭國小任教。有此機緣,我與岫妻同感幸運之神,何其對我們如此厚愛。然而,正在此時,先父奉命自軍中退役,且又胃疾纏身,我與岫妻則因課業繁忙,待遇菲薄,乃使先母不顧年歲漸長,毅然親為家中大小事務操勞,此情此景,感動了先父昔日袍澤,主動協同做豆腐、養小豬等小本生意,以期減輕一家老小六口之生活負擔。誰知幾個外行湊在一起做買賣的結果,不但沒有改善生計,還弄得血本無歸,甚至負債累累,致使我與岫妻不得不更加省吃儉用。
辛勤耕耘後的收穫
也許是因為我教書態度的認真負責,也許是由於我在大學參加過許多的社團活動,身兼救國團彰化縣支隊長的翁朗曦校長,某日忽然約見我,希望我能到救國團支隊部兼任懸缺已久的文教組組長。對於翁校長的這一番盛情,即使自己再忙,亦未便加以推卻。半年之後,在劉祕書(現稱總幹事)錫銘的熱心指導下,不僅辦了許多的藝文活動、體育競賽,《彰化青年》月刊亦能如期出刊。就在各項文教工作積極展開的時候,翁校長夫人畢靜子女士由縣立圖書館館長,轉任私立精誠中學校長,亟欲覓得一位年輕幹練的教師擔任教務主任,他們夫妻倆都認為我是最合適的人選。這突如其來的好意,的確使我沉思良久,可能是他們洞悉我的為難之處,乃主動的告知,我接任精誠中學的教務主任之後,彰化中學的課程改為兼任,救國團文教組長則免兼,以便專責辦好精誠中學的教務工作。就在兩度懇談的盛情難卻下,我接任了新的工作挑戰。
為了不辜負他們的期望,我不僅積極請教彰化中學先進們的高見,亦深入了解精誠中學的現況,不到十天的時間,我便向畢校長提出一份「突破現狀,振衰起敝」的校務發展計畫,強調「真誠樸實」的辦學理念、「嚴管勤教」的教學方針,進而強化師資陣容,在不增加人事費用的原則下,擬暫向彰化中學聘兼知名教師,以提升知名度;同時,為提高升學率,特別編訂升學教材。為增進學生讀書風氣,則針對需要,增加必要的教學設備。這份計畫經過畢、翁兩位校長的細細審閱之後,一致同意我的想法與做法。於是,一個學期之後,校譽日隆;一個學年結束,打破錄取公立大專院校前所未有的紀錄。而我盡心盡力推展教務工作的表現,深獲翁校長的肯定,亦數度得到畢校長的讚許:「因有你過去辛勤的耕耘,才有學校現今的收穫」。
轉換跑道的抉擇
雖然自己在大學念的是公共行政,遷居到彰化之後,卻是從事教書的工作。基於自己對教書的工作漸漸產生了興趣,對精誠中學教務工作的推展也頗具成就感,因此每日工作雖很忙,至少每日晚餐仍能享受天倫,尤其一對小女兒學唱黃梅調,每每逗得爺爺婆婆哈哈大笑,此情此景,真是在恬淡的生活中憑添融融之樂。尤其是夜闌人靜,老小皆已入夢之後,我與岫妻總愛悄悄走出大門,漫步於八卦山麓,或聊一些日間趣聞,或談一些柴米油鹽,或哼一曲月圓花好,此種情調,真是山林多少幽閒趣,何來貧賤夫妻百事哀?
依稀記得是一個彩霞滿天的黃昏,當我尚在校內和幾位老師商討如何加強升學班的課業輔導時,突然畢校長面色凝重的走到我面前,要我暫停商討,到她家有事研商。我與幾位老師都以為學校發生了什麼問題,她大概怕老師們亂猜疑,只說了一句「不是學校的問題」,便坐上三輪車離去。我也就隨後騎著腳踏車到她的府邸。
懷著一顆忐忑的心情走進畢校長家的客廳,卻看到翁校長正向一位相貌堂堂的男士陪不是。畢校長坐定之後,便由翁校長為我介紹,原來這位客人就是當年救國團實際上負責任的主任祕書李煥先生(字錫俊,一般人都稱他錫公),當我的視線接觸他那雙炯炯有神的目光時,我潛意識便想莫非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發生。果然他問了我對救國團活動與發展的看法,也許是初生之犢不畏虎,我簡短的回答:「救國團的活動要有戰鬥性,也要有教育性,更要能與世界潮流接軌,這樣才能吸引青少年的興趣。」他頻頻點頭說「很對!」之後,便直接明講希望我能到救國團去擔任專職幹部。當時我愣了一下,隨即率直的跟他說:「目前學校還有許多重要的工作未完成,不管翁校長與畢校長是否已經答應,除非他們兩位不要我,否則,在情在理,我不能此時離去」。這一番話不但令兩位校長為之動容,即使李煥先生,亦認為一個年輕人有這種想法很難得。最後在相互體諒下,兩位校長同意暑假後放人,而我則面臨轉換跑道的抉擇。
當時救國團的主任是經國先生,在他制定的「我們為青年服務,青年為國家服務」的工作理念,「親切、自然、實在」的工作方針,以及「平實、平凡、平淡」的工作指標下,加以各類多采多姿的活動項目,確實是吸引了許多青年人的喜愛,亦受到海外人士的高度肯定。記得當年韓國全斗煥總統便派他弟弟親自到救國團來觀摩學習,日本自民黨青年局多位局長,亦來台希望交換參訪。因為他們都認為台灣在民國四、五十年間能維持社會的安定,主要是靠兩股力量的發揮:救國團減少了青年學潮的發生;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則安定了退除役官兵的生活。因此,很多優秀青年都希望能參與救國團的工作行列。
當我為這突如其來的訊息,反覆思量之時,雖能體會李煥先生的好意,但家庭的現實問題又不能不顧,最後在先父的一句「男兒應志在四方,家庭的問題你母親會照顧」,加上岫妻的體諒與鼓勵,終於在畢校長的依依不捨和祝福下,我總算做了難以抉擇的抉擇。
政治生涯的起點
民國五十年仲夏,我奉命到桃園縣救國團接任文教組組長,這可以說正是我政治生涯的起點。
一個人單槍匹馬來到陌生的桃園,住進辦公室後院的單身宿舍之後,隨即聆聽楊兆軒總幹事的工作說明與任務要求。整整一個禮拜,我腦子裡盤旋的已不再是彰化家中的情形,而是桃園縣的文教工作要如何開展。憑著組裡一位組長一位輔導員的單薄人力,工作要從哪裡著手?做些什麼?如何去做?我不斷的思量著。
翻看往昔的檔案,我大致了解以往的工作概況後,初步的構想,是把工作化被動為主動,從靜態到動態,借重義工的力量,結合學校的資源。這些構想經楊總幹事的認同後,首先我便主動去晉見兼任支隊長的省立桃園高級中學曹沛滋校長,以他當時在桃園縣文教界的聲望,不但提供了我許多寶貴的意見,也在幾次相關會議中,肯定我的工作能力,並支持我對今後推展桃園縣文教工作的想法。
大約是一二個月之後,幾位工作於縣政府、《新生報》、《中華日報》、《中央日報》及大秦紡織工廠,與我年齡相近的朋友,均有志一同的希望我能推動桃園的藝文活動。就在一次茶敘中,突然有位朋友談起既然我在中學、大學編過劇本,演過話劇,何不在桃園首開創舉,演出一場話劇呢?於是在媒體的鼓吹、縣政府的支持、企業界的贊助下,加上年輕人的熱情、友情的相互激勵,終於在國慶日的前夕,順利演出一場充滿文藝氣息的話劇。演出之後,雖不能說是轟動桃園,至少已在桃園的藝文沙漠中,看到了一片綠洲。
回首竹籬笆內的日子
竹籬笆內的日子雖然清苦,
卻是我與岫妻攜手迎向新的人生起點。
八卦山下的機緣
台中市南區市郊下橋子頭,一幢圍有竹籬笆的平房,前有阡陌縱橫的田野,後有幽篁彎垂下的潺潺小溪,民國四十五年九月九日的重陽節,我便是在那裡與岫妻度過洞房花燭夜。
婚後的日子是清苦的,但兩情相悅的濃度卻是醇郁的。
由於那時下橋子頭尚未接通自來水,以致迄今每當我看到那張她用幫浦抽取地下水洗衣,而臉龐上尚流露出無怨無悔笑靨的泛黃照片,就不禁感到一陣心酸。
說是機會,也是緣分。民國四十八年八七水災之後,舉家...
作者序
惜緣‧感恩‧知足
本書並非我人生的全紀錄,只是對往事的片段回憶。
在我尚未退化的記憶裡,為了把一些成功的檔案解密,以作經驗的傳承,也讓讀者們了解一位平凡的軍人子弟,是如何一步一腳印的走過從前。從竹籬笆內的日子,到踏上政治的不歸路;從打過那美好的仗,到入閣與主持考政的宏觀思維。從一位中學教師到大學的講座教授;從救國團的縣團委會組長到總團部副主任;從縣黨部委員到中央委員、中央社工會主任及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從嘉義縣政府的幕僚長到官居特任的部會首長。凡此等等,與其說是命運的安排,不如說是自我淬礪奮發的結果。
緬懷數十年生涯發展的過程,我深深體認每個人的機遇不同,因緣各異。因此,我一路走來,只有對自己理想的堅持,沒有對財富的嚮往;只有對工作理念的執著,沒有對名位的計較。以致我每次新職的任命,都是被動的接受,從未有過主動的爭取。所以,回首來時路,對那些曾經幫助過我的人、提攜過我的人,以及自己稍有的一些成就,總是惜緣、感恩、知足。
由於世事茫茫,人生碌碌,榮枯有數,得失難量,故當我國首次政黨輪替,我便毅然辭卸了一切公職,讓自己在雲淡風輕的日子裡,優游延歲月,瀟灑度時光。一方面為海峽兩岸的莘莘學子和企業菁英,重拾教鞭,傳道、授業、解惑;一方面陪伴岫妻旅遊國內外,享受山水之樂。
像這樣充實而歡愉的日子,卻因岫妻罹患阿茲海默症(Alzheimer,俗稱失智症)而打亂了我的生活秩序,亦擾亂了我心靈的寧靜。隨著她腦部神經細胞功能,包括認知、行為與精神狀態的逐漸退化,導致其日常的生活起居已完全無法自理。雖然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請教各大醫院神經內科的醫師,得到的答案皆是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問世。所有的用藥,只是延緩病情,防止併發症而已。乃致這些年來,除非確實必要,我都盡量婉謝了許多酬酢。畢竟每當看到她那日漸孱弱的身體,能夠多一點時間陪在她的身邊,何嘗不是在彌補我往昔經常因工作關係而聚少離多的虧欠。也就是基於居家的時間增多,使我在授課之餘,得以寄情於閱讀與寫作。而本書的撰寫,即是在夜闌人靜,且為她禱告之後,才集中思慮,執筆為文。當落筆至我倆在草屯國小前的溪畔相依相偎,陶醉在那片雲影波光時,不禁令我想起蘇東坡的〈行香子〉詞中所寫「……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幾時歸去,作箇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撫今思昔,「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也就是本書定名為《一溪雲,捎來無限感念的情懷》的緣故。
謹將本書獻給病中的岫妻,作為感激她數十年來為家庭付出的辛勞和對我的支持與鼓勵。
惜緣‧感恩‧知足
本書並非我人生的全紀錄,只是對往事的片段回憶。
在我尚未退化的記憶裡,為了把一些成功的檔案解密,以作經驗的傳承,也讓讀者們了解一位平凡的軍人子弟,是如何一步一腳印的走過從前。從竹籬笆內的日子,到踏上政治的不歸路;從打過那美好的仗,到入閣與主持考政的宏觀思維。從一位中學教師到大學的講座教授;從救國團的縣團委會組長到總團部副主任;從縣黨部委員到中央委員、中央社工會主任及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從嘉義縣政府的幕僚長到官居特任的部會首長。凡此等等,與其說是命運的安排,不如說是自我淬礪...
目錄
張序 看見需要 實踐理想 ◎張德聰
自序 惜緣‧感恩‧知足
Part 1 回首竹籬笆內的日子
八卦山下的機緣
辛勤耕耘後的收穫
轉換跑道的抉擇
政治生涯的起點
Part 2 踏上政治的不歸路
先從潔身自愛做起
勤勞樸實,公僕楷模
八千里路雲和月
重作救國團的人
Part 3 為報知遇披戰袍
宵衣旰食報知遇
運籌帷幄定乾坤
選情的風雲變幻
揮別港都留去思
Part 4 那美好的仗我已打過
內憂外患力挽狂瀾
為基層同仁討回公道
幾則小故事
從黨務邁向政務
Part 5 入閣的宏觀思維
輔導青年就業,調適人力供需
照顧弱勢青年,重視青少年問題輔導
聯繫海外學人,建立資訊網路
推展國際青年交流,為外交工作奠基
Part 6 考政工作的施政方針
「效能」「服務」「便民」的基本理念
在「顧客導向」前提下整修考選法規
化解危機的明快果斷
令人懷念的袍澤情深
Part 7 天生一對佳偶
良緣天注定
新時代的新好男人
往事如煙情難忘
又見一溪雲
Part 8 論述拾遺
留下歷史的見證
活出健康快樂的人生
對「真」字的開悟
惟仁者壽,大德延年
勉友人詞
為自己寫墓誌銘
後記
張序 看見需要 實踐理想 ◎張德聰
自序 惜緣‧感恩‧知足
Part 1 回首竹籬笆內的日子
八卦山下的機緣
辛勤耕耘後的收穫
轉換跑道的抉擇
政治生涯的起點
Part 2 踏上政治的不歸路
先從潔身自愛做起
勤勞樸實,公僕楷模
八千里路雲和月
重作救國團的人
Part 3 為報知遇披戰袍
宵衣旰食報知遇
運籌帷幄定乾坤
選情的風雲變幻
揮別港都留去思
Part 4 那美好的仗我已打過
內憂外患力挽狂瀾
為基層同仁討回公道
幾則小故事
從黨務邁向政務
...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