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或論文,不知道怎麼寫?看這本書就對了!
學期報告=一篇作文?上網google查資料就好,何必要上圖書館?
架構大綱,還沒寫完怎知道?明明是自己寫的,為何有抄襲的嫌疑?
引用的規則好繁瑣,看來看去看不懂!腳註是什麼?
你以為不唸研究所,就不用學習寫報告嗎?
撰寫研究報告是一個結合知識、思考、創造與文字表述的過程。本書要告訴你學校老師沒教的寫報告技巧,提升學習與研究的能力,成為職涯發展的生財利器。
什麼是研究報告?
研究報告是學術寫作的基礎,也是結合知識、思考、創造與文字表述的一個建構過程。研究報告可大可小,小可像一篇小論文,大則如學位論文,約是一本書的份量。
大學階段,期末常要求繳交學期報告,也就是研究報告,以一個題目為中心展開的論理式寫作。許多學生到研究所階段,才接觸和摸索研究報告的操作過程。這樣的起步有點晚,浪費了大學時練習的大好時機。
為什麼要學習寫研究報告?
撰寫研究報告,不只為了應付學校課程的需求,或是自主學習的研究能力,從現實面來看,它還是未來職場生涯的生財工具。
當主管交代職場新鮮人查找文獻、整理資料或彙整報告,只要你曾在大學好好寫過報告,鍛鍊過蒐集、分析、凝練與知識再造的能力,這就是你展現自我的機會。
全書共十一章,完全拆解寫作的每個過程,從尋找題目、蒐集資料、擬寫提綱、初稿寫作、引用與註釋、修潤與校對等等,幫助讀者們清楚知道每道流程細節該怎樣操作到位,如何才能貼近精華的要點,並詳細羅列所有該完成與不該犯的注意事項。本書可作為鑽研習作的參考書,也是功力倍增的寫作祕笈,是提供學習、模仿以及解答困惑的自修寶典。
作者簡介:
王若葉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大學時期苦於報告寫作,經常土法煉鋼,自行摸索可能之道,多方嘗試後掌握要領,迄今已發表數篇學術論文,並順利取得博士學位。近年因擔任課程助教、導師,批閱學生報告偶有所感,深知若無良方,學術寫作入門不易。畢竟,研究報告與專業論文的書寫方式,迥異於傳統作文的辭藻雕琢,有其一定之格套、筆法,有志者只要熟悉原理、操作技巧,理應皆能上手,遂有是作。
章節試閱
9 自我能力加強篇
前面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書寫研究報告絕不能錯過的內容,若少了任何一個步驟,成果都會因而失色。接下來的兩章宛如課外輔導課,分別從個人能力的提升,和老師批改作業的視角,教導你如何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撰寫報告的過程,就像是與自己的一場戰鬥,敵人永遠只有自己,成果好壞也端賴個人的努力與否。
9.1 好的論文範本與模仿
學習始於模仿,已是老生常談的話。寫報告也需要好的學習範本,深入地分析、探索作者思辨、推論的過程,考察他如何將問題轉化成文字進行論證,引文證據的可信度、擺放位置等等。從閱讀的蛛絲馬跡與疑問出發,仔細觀察別人如何去思索一個問題,論據是否具說服力、證據如何安排、現象的解釋是否到位、行文論述的寫法之類。不是像崇拜偶像一般,將喜歡的論文放在枕邊陪伴,便能習得其一招半式,而是要反覆再三地一讀再讀,並藉由前面六章對報告寫作根本組成的認識,進而將論文範本各個細節拆開重組,最後還要能模擬作者為何如此書寫?以及回過頭來思考,是否還有其他更適合討論的方式?
◆ 如何找到好範本
所謂好的論文範本,並非只是見解獨到,或是文采奪人,而是經過學界嚴正檢驗、審查刊登的期刊論文,絕非來路不明或未經正式發表的文章。
為什麼要選擇期刊論文,而不是一般書籍或網路、雜誌的文章呢?這是因為學術刊物通常都有嚴格的審查制度,且對於刊登其上的文章,皆經一定的格式校正、錯落訂誤、出處複核等流程,錯誤率相對較低,可信度與參考價值較高,也較適合作為初學者的模仿範本。
不過,各個領域的學術寫作規範並不一致,撰寫者應該針對寫報告的當領域對症下藥,找出適合的模仿範本。例如自己研讀的領域一定較為熟悉,可以從自家科系的學報找出一位你熟悉且欣賞的教授,觀察他如何撰寫論文,並長期放在案邊參考。若是因為修課需要而跨領域的報告,則可從老師提供的參考書目或指定閱讀,選一篇自己喜歡或與報告方向相近的論文,參考仿效。
◆ 如何分析範本
找到一篇合適的論文範本後,不是就此束之高閣供奉著,等到要用時才臨時抱佛腳,而是得做好事先的準備工作。
◎事前的準備工作有哪些?
1. 先看看別人怎麼取題目、章節架構如何設計。
2. 前言怎麼寫、作者的思路脈絡、怎樣發掘問題又如何去解決。
3. 正文的書寫手法、如何精確描述與論證、證據如何安排、是否具說服力等。
4. 註釋內容、參考文獻提供哪些相關資料,作者如何使用與超越既有研究。
5. 結論的寫法。
這幾個項目也是平時鍛鍊批判性思考所需的元素,從分析別人的作品到深入理解其書寫方式,並將這個過程烙印在腦海裡,才算真正學習到精髓。因此,找到好的範本誠然重要,但了解究竟是如何寫出這篇文章更重要。唯有經過這種反芻式思索、檢討,才能從範本中習得千金難買的寶貴經驗。
密技:選一篇你喜歡且具學術公信力的論文,放在書桌隨手可及之處,一有疑問便能馬上翻查,模仿作者如何處理問題、如何安排證據、如何書寫等技巧。
9.2 從讀者角度出發
書寫報告時,常為了凸顯獨特的個人觀點或分析視角,很容易站在以撰寫者為中心的論述立場,主導問題的走向與討論的方式,而忽略讀者可能會有的疑惑,甚至是與撰寫者意見不同的其他解釋。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寫作方式,特別容易出現在論理式的文章,大抵是為了提升說服力,不自覺便陷入此迷障。
為了擺脫撰寫者片面獨大的陷阱,最好的方式,便是寫作時也不忘讀者的存在。這個讀者的存在不是要你去找個人來幫你看報告,有當然也很好,但更重要的是,時時在內心深處鍛鍊另一個我。這個我是立場超然的第三者,透過其挑剔、懷疑的態度,提醒自己還有哪些地方解釋不通、邏輯不清或是強詞奪理的毛病。
從讀者的角度出發,可以幫助我們全方位地思考文章論理是否周密、到位。透過揣測讀者可能提出的問題,撰寫者可以不斷調整論述的手法,掩飾或充實不足之處。一份成熟的好報告,必定會考慮到讀者可能產生的疑惑,並事先解決這個紛擾,再引導讀者跟著撰寫者的思緒前進。
撰寫者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即是過度投入自己的主題,暗自假設讀者都能理解,以致於在報告中堆積過多的專業術語、事件經過或冗雜人物。一份好的報告背後肯定是煞費精力,作者難免想將所有訊息都塞進去,強化報告的豐富性。殊不知這種作法適得其反,沒有剪裁過的資料只會徒占空間,模糊焦點,降低可讀性。此外,若是硬塞太多的專業術語或艱澀用詞,難免讓人感覺撰寫者在賣弄,而非真的消化了解這些事物內涵。
事先預設讀者,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即協助我們判斷哪些內容要寫、哪些不寫。比方若是寫給當門課的老師看,他們對這領域已經知之甚深,很多常識性的知識便可省略,毋須贅言。反之,若是寫給不是同領域的師長,一些你覺得可能是常識的東西,別人可不一定同感身受,適度地解釋有其必要。
寫作容易犯的另一個盲點,便是假設你的讀者都懂你寫的內容。然而事實上,每個人對文字的掌握能力、理解程度都不盡相同,有些你覺得已經寫得非常清楚了,讀者卻無法從前後脈絡了解你的意思。為了避免解讀的落差,我們得預設讀者對這個問題一無所知,如何從無知走向有知,就得靠你的文字翔實且條理有序地闡述、分析。
◆ 如何從讀者的角度出發?
1. 培養另一個批判性的我,鍛鍊自己的客觀能力。
2. 設想讀者可能提出的疑問,並逐一解決這些可能的問題。
3. 預設讀者的存在,可協助斟酌文章的剪裁和陳述重點。
從讀者角度來思考問題,與當前流行的逆向思考有些雷同,跳脫自己原有的思維架構,從另一個不同的視角來觀察、回答問題。尤其推薦用於思考短路、觸礁時,換個角度、立場重新思考,有時可獲得意想不到的啟發。
密技:預設讀者,可以讓文章更具生命力。作者與讀者的互動,以及問題與答案的交流,都將顯得更活潑、有趣。
9.3 力求完美的自我批判法
文章要寫得精湛,很多時候你的論敵不是前人研究,而是自己。人是情感的動物,通常又容易犯寬己律人的毛病,對於別人的文章總能百般挑剔,發現疏缺漏;對自己文章卻敝帚自珍,小至錯字、大至論點謬誤,都能視而不見。這大概是凡夫俗子難以避免的通病。
不過,稍微有經驗的研究者就會知道,任何大小問題最好能自己先療傷止痛,若是毫無修改便公諸於世,就等著被千夫所指,被批得體無完膚。研究所與大學最大的不同,在於報告不再只是二手研究的資訊彙整,或是給授課老師個人指教即可,往往需要在同儕、同門間公開發表,接受大家的批評指正。若沒有準備就上場,結果可想而知;若自己能事先做功課,進行批判性思考,知道自己的優缺點,預想別人可能會提出的質疑,多少可減少心靈的創傷。
基於此,本書在修潤校對一章也提及,修改是一道不可以省略跳過的步驟,其重要性與實際寫作不相上下。正因為初階的研究者很容易忽視這道手續,特別是大學生,所以只要是經過修潤的精鍊報告將可脫穎而出。當然,這裡指的不限於文字修辭、錯字校對的初步工作,而是更上一層的思路辯證,讓自己文章的論點更精實有力,擲地有聲。
◆ 自我批判法的執行要點:
1. 論述、解釋方法的合宜性?是否有其他更適合的解決之道?
2. 文字是否精確地表達出作者想法?
3. 證據是否有完全的說服力?證據與推論是否合理?
4. 對於反論意見的處理是否恰當?
5. 前言、結論是否相互呼應?能否回答自己原先設想的問題?
自我批判法可以協助撰寫者自行發現論述的缺失、弱點,且要趁早發現、趁早治療,若死不認錯,硬著頭皮往下幹,拖到最後不得不改時,所要付出的代價往往是前面的好幾倍。換句話說,自我批判法不是到文章寫完後才要開始進行,而是寫作過程中無時不刻提醒自己檢查、確認的一道安全手續。
密技:學習自己找自己的碴,在雞蛋裡挑骨頭,藉由不斷地反思詰問,昇華自己的文章深度。
9.4 與人切磋、討論
從一個題目、想法到報告成形,中間需要自己的閉關思量,卻也少不了與別人的腦力激盪。這個人可能是具體的二手研究,也能是你周遭的朋友、同學或師長。透過與人討論,可以不斷澄清、整理自己已有的想法,同時也可以從別人的答問之間刺激思考,釐清思緒的盲點。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應該都有過與朋友交談豁然開朗的經驗,有些想法原本還很模糊,卻能在與人對答中清整出條理,自成一套說法。研究工作同樣如此,每個人的背景、喜好、專業都不一而同,若能相互交流、切磋,也許能讓你想到更棒的點子或更好的寫法,為你的報告加分。有時也可在初稿完成時,邀請好友、學長姐先行指正賜教,有助於你作後續的修潤校訂。
不過,有一點要提醒大家。與人交換想法固然重要,但防人之心也不可少,要透露多少得因人而異,若對方是你信任的人,可以多說一點;若只是點頭之交,就不宜毫無防備之心而鉅細靡遺地全盤傾訴。
為什麼這樣說呢?畢竟校園也是一個小社會,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你不去剽竊、抄襲別人的東西,並不代表別人不會這樣對你。特別是要撰寫學位論文的研究生,與你親近的同學、同門、師長,可能會是你的貴人,卻也可能會是傷害你的人。你的題目、報告雖然理論上擁有智慧財產權,但只要尚未公開正式發表,都是妾身未明,無法正名為你所有,一旦被人捷足先登,也只能捶胸頓足,欲哭無淚了。所以,保密的心態非常重要,不是信任的人,最好謹言慎行。從尋題、構思、撰寫到正式出版之前,都要貫徹始終這份小心。
密技:與人切磋、請益,可以獲得新的刺激,但也不忘保有一顆防衛的心。
9.5 仔細檢討每一份報告
不知道大家是怎樣處理老師批閱後還回來的報告呢?是看完分數就隨手一扔?還是跟好友分享成績,然後不當回事?還是很認真地逐一查看老師給的評語?
希望答案是最後一個。正所謂功不唐捐,報告既然都寫了,就一定要看看老師有什麼評語、老師給的分數是否符合你的預期?若沒有,應該要去了解中間出了什麼差錯?
經驗老到的研究生對於自己的報告成績,理論上應該心裡有底,八九不離十。若是與自己預期的分數落差太大,更要虛心檢討原因何在,是題目選錯?還是詮釋有問題?或是哪些資料用錯或讀錯了?這些個別性問題,只能透過每一份老師批改後的作業,自己私下檢討訂正。若仍是不解,則要試圖謙卑地向老師請教。只要你不是擺著一副「老師你欠我分數」的不滿姿態,多數老師都很願意回答你的疑惑。
此外,也可以跟選修同門課的三五好友互相交換報告,一方面觀看別人如何寫文章,另一方面也比較看看老師對這些報告評價方式的差異。有些學習不一定要在課堂裡,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周遭的同儕更是你學習的模範,去試著分析你們報告的不同,哪些值得效法、哪些值得警惕。
現在大學校園的作業多採線上繳交的方式,有些課程甚至會開放幾份評價較高的範本,同學有機會一定要點選翻閱,看看別人的長處,再想想自己哪些部分有待加強、哪些部分仍有改善進步的空間。這些被選為模範的作業,絕不是泛泛之輩,作為一時之選,何以能夠突出、與眾不同,值得你認真思考與學習。
總之,要珍惜每一次寫報告的機會,寫過的報告也千萬別浪費,就像中學時嚴肅訂正每一份考卷般,去檢討、比較其足與不足之處。從這些自己實際摸索、撰寫過的報告,更可以深切體會報告要如何寫才會精彩。以往我們只能看書,照本宣科地模擬,但其啟發肯定比不過自己操作過的實際經驗,因此,認真檢討每一份老師回饋點評的報告,痛定思痛,才能知彼知己、百戰百勝。
密技:老師還回的報告與作業,是學習中最珍貴的智慧寶藏,千萬別入寶山卻空手而回。
9.6 多作一些不同的嘗試
假使你已經找到很適合自己的論文範本,並且對於這套模式完全上手,你覺得這樣就夠了嗎?
學好一套研究報告的寫作方式非常重要,但千萬別以為這就是終點,打算往後只靠此招闖天下。學無止盡,寫作方法也是千百種,因應主題性質、思考邏輯、資料殊異的差別,處理方式也要因題而異,巧妙變化,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所以千萬別以為自己學好一套固定版本的寫作格式就夠了,要試圖從最初的仿造模擬,到駕馭後的融會貫通、運用自如,才算是真的「出師」。
即便你已摸索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寫作策略,也不要只會複製同樣的模式,要試著作一些新的努力與嘗試。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布局、寫法;不同的切入脈絡有不同的論述方式;不同的資料性質也會影響推理與證據的安排。此外,隨著撰寫的現實需求,可能得視情況加入不同的元素,這些無法預期的變化,都會使每篇文章擁有自我的生命力和論述脈絡。因此,不要讓自己滿足於某一種寫作模式,也不要讓自己習慣只會操作某一類課題,應該要在大學課堂中盡情嘗試各種方式的報告寫作,培養日後撰寫不同性質文書的能力,未來工作職場才能暢行無阻。
你可以想像若自己是個採訪記者,面對五花八門的各種議題,你是不是需要擁有一枝多變的筆,才能順應不同題材寫出好的報導。好的研究報告也是如此,唯有持續鍛鍊這枝筆,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密技:精益求精,別讓自己限縮在某個特定框架,或慣用的固定模式。
9 自我能力加強篇
前面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書寫研究報告絕不能錯過的內容,若少了任何一個步驟,成果都會因而失色。接下來的兩章宛如課外輔導課,分別從個人能力的提升,和老師批改作業的視角,教導你如何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撰寫報告的過程,就像是與自己的一場戰鬥,敵人永遠只有自己,成果好壞也端賴個人的努力與否。
9.1 好的論文範本與模仿
學習始於模仿,已是老生常談的話。寫報告也需要好的學習範本,深入地分析、探索作者思辨、推論的過程,考察他如何將問題轉化成文字進行論證,引文證據的可信度、擺放位置等等。從閱讀...
作者序
〈作者序〉
寫報告不是靠文筆,而是思辨的建構與呈現
不知是什麼樣的機緣,能讓你在茫茫書海中注意到這本《如何寫好報告》的書?是迫在眉梢的繳交報告壓力?還是長久以來無師可法的寫作困擾?抑或是對於何謂報告書寫感到好奇的一時衝動?又或者基於其他不及備載的原因呢?無論如何,當你拿起這本《如何寫好報告》的書,在還沒翻開之前,你會有怎麼樣的期待呢?
對我而言,一本好的工具書,不應局限於理論式的概括介紹,還要能教你如何操作演練,模擬可能遭遇的問題,最後還能取法乎上,引導你邁向精益求精的道路。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需要探索、學習的事物愈來愈多,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在錯誤中跌倒、試驗,醍醐灌頂、直入精髓的工具書,便能幫我們一臂之力,免去自行摸索的黑暗期。
學術寫作結合思想統整、邏輯分析與書寫能力,大腦必須採行高階運轉,將思考轉化成文字敘述,是極需要專注力與嫻熟的操控技術。許多人以為寫報告跟寫作文一樣,多讀多寫自然就能得心應手。其實卻不然,除了文字書寫的技巧之外,研究報告更講求問題的發現、凝鍊、分析與意義的發掘,文筆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傳統寫作教學是否能幫助研究的入門者,如高中生、大學生或碩士生進行專業寫作,著實令人存疑。
在我讀大學的時候,有關研究報告寫作的書籍尚少,即便出版,也多是嚴謹刻板的方法論,或是針對碩博士論文的專業格式,很難引起初學者的閱讀興趣,更遑論臨場應用的現實共鳴。因此,在大學時我嘗試過許多寫報告的方式,將撰寫報告視為一種能力的養成與鍛鍊。雖然不甚明白當中的其然及其所以然,但透過論文觀摩和學習模仿,仔細檢討每份發還的作業,倒也探索出一套生存法則,發現報告寫作的小小樂趣。
只是書寫意識啟發雖早,到我確實完成一份表裡如一,上得了檯面的論文,還是花費不少的時間。大約到寫完碩士論文之後,我才真正對問題凝聚到研究發現的過程,有了清晰且完整的概念。研究寫作這件事,猶如顏淵所言:「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充滿著荊棘與智慧,是場永無止盡的競賽。只有自己到達下一個階段,才能恍悟先前的盲點與毛病。不同階段會遭遇不同的問題;不同的研究主題也需要不同的操作技法,需要不斷培養更多的解決能力。即便現在已經寫完博士論文,但如何將研究報告、專業著述寫得更貼切、更理想,仍是讓我念茲在茲的終生志業。
我的研究寫作經驗,不一定比人優異或突出,但因為是自己從無到有的摸索、檢討、練習與歸納,肯定能比一般論理式的書籍更能了解學生的需求。對我而言,想要寫出好的報告,有方法但沒有捷徑,一定要腳踏實地穩紮穩打,拋開不切實際的好高鶩遠,一次設定一個目標、一個突破現階段自己的挑戰,持續漸進地積累經驗。在學生階段的學期報告,每一份都等同是你的分身,是老師認識你的憑藉,也象徵你個人的學習成果,疏忽不得。離開校園之後,能夠順利寫述研究報告的人,代表擁有著一種專業素養的能力,將是職場競爭、生涯成長的隱形利器。
倘若你有下列幾種疑問或需求:
一、以為會寫作文就會寫報告?
二、不懂什麼是研究報告?又該如何下筆?
三、不滿於小題小作的感想發揮,想要提升寫作能力,精實文章內涵
四、需要撰寫研究報告、學術論文、專題簡報等之正式文書
五、無法有效掌握現象,對於複雜的資訊無法整合梳理,抓出脈絡
六、不解同樣看資料,為何有人能快速把握要點,提煉精華?
七、不想停留於被動的訊息接受者,如何嘗試去發現與創造知識?
八、如何讓自己的文字、思考表現地更得體、更周全?
九、好發議論,卻不知該如何言之成理?
十、當想寫篇符合格式規範的專業文章,該從何下手?
這本書能提供上述所有問題的解答,協助你從零走向專業,完成一篇豐富完善的專題報告!建議你在閱讀此書之前,不妨先靜下心思索自己不足或想精進的部分,列出自己慣常或可能的作法,並隨著本書章節的敘述推進,相互比對、檢討。經過這一番自我的淬練提升,下次你的報告肯定將會突飛猛進、一鳴驚人。希望大家都能有個美好的研究寫作之旅!
〈作者序〉
寫報告不是靠文筆,而是思辨的建構與呈現
不知是什麼樣的機緣,能讓你在茫茫書海中注意到這本《如何寫好報告》的書?是迫在眉梢的繳交報告壓力?還是長久以來無師可法的寫作困擾?抑或是對於何謂報告書寫感到好奇的一時衝動?又或者基於其他不及備載的原因呢?無論如何,當你拿起這本《如何寫好報告》的書,在還沒翻開之前,你會有怎麼樣的期待呢?
對我而言,一本好的工具書,不應局限於理論式的概括介紹,還要能教你如何操作演練,模擬可能遭遇的問題,最後還能取法乎上,引導你邁向精益求精的道路。在這個知識爆...
目錄
〈作者序〉
寫報告不是靠文筆,而是思辨的建構與呈現
1 為何要會寫研究報告?
1.1 什麼是研究報告?
1.2 研究報告的延伸
2 下筆前的注意事項
2.1 六個組成要素
2.2 6W1H的思考術
2.3 出於自己的筆下
2.4 安排工作進度
3 如何尋找好的題目
3.1 選題的適切性
3.2 構思的三線索
3.3 縮放自如的命題法
3.4 量身打造的標題
4 鍥而不舍的資料蒐集
4.1 要從哪入手?
4.2 至少去一趟圖書館
4.3 評估資料的「可信度」位階
4.4 隨搜隨讀,摘錄重點
4.5 如何作筆記?
5 打造根基的提綱研擬
5.1 什麼是提綱?
5.2 從筆記到綱要
5.3 問題的拆解與重組
5.4 設計全文的論題
5.5 突出自己的論點
6 從無到有的初稿寫作
6.1 遵循一定的格式
6.2 嚴謹的文體與文風
6.3 引人入勝的前言
6.4 環環相扣的段落與正文
6.5 鉤玄提要的結論
7 追本溯源的引用、註釋
7.1 巨人肩膀上的高度與風險
7.2 形影不離的引用和註釋
7.3 引用的三種形式:撮要、意譯、引述
7.4 引用≠抄襲
7.5 腳註、隨文註與文末註
7.6 參考文獻與參考書目
8 有始有終的修潤、校對
8.1 確定標題、前言與結論
8.2 檢查內文邏輯
8.3 章節次序與圖表編號
8.4 核對出處與格式校訂
8.5 署名、系級與學號
9 自我能力加強篇
9.1 好的範本與模仿
9.2 從讀者角度出發
9.3 力求完美的自我批判法
9.4 與人切磋、討論
9.5 仔細檢討每一份報告
9.6 多作不同的嘗試
10 老師不能說的祕密篇
10.1 一招斃命的抄襲問題
10.2 兩分鐘定讞的架構判別法
10.3 三秒定高下的參考文獻
10.4 作者見解的說服力
10.5 整體論述能力的總評
10.6 書寫格式是否專業
11 克服寫作障礙的加油篇
11.1 你一定可以做得到
11.2 照表操課的安心感
11.3 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前進
11.4 拋機棄友地埋頭苦幹
11.5 不恥下問的小路捷徑
〈作者序〉
寫報告不是靠文筆,而是思辨的建構與呈現
1 為何要會寫研究報告?
1.1 什麼是研究報告?
1.2 研究報告的延伸
2 下筆前的注意事項
2.1 六個組成要素
2.2 6W1H的思考術
2.3 出於自己的筆下
2.4 安排工作進度
3 如何尋找好的題目
3.1 選題的適切性
3.2 構思的三線索
3.3 縮放自如的命題法
3.4 量身打造的標題
4 鍥而不舍的資料蒐集
4.1 要從哪入手?
4.2 至少去一趟圖書館
4.3 評估資料的「可信度」位階
4.4 隨搜隨讀,摘錄重點
4.5 如何作筆記?
5 打造根基的提綱研擬
5.1 什麼是提綱?
5.2 從...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