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無禁忌、穿梭生死、又哭又笑的新鮮體驗,
讓你學會以愛面對告別,並珍惜活著的每一天!
原來,生死學這麼溫暖、動人又有趣!
「這是我上過流最多眼淚的課了;透過淚眼,窺視死,看見生,反省過去,淨化現在,映照未來。」
「課堂中常聽到老師與同學的笑聲,讓我相信談死亡也可以很歡樂。」
「以前很避諱談死,現在卻覺得生與死是一體兩面,是結束與開始。以前不會表達情感,現在會用行動對癌末的母親表達心中的愛。」
「你可曾上過一種課程,有時彷彿搭上了心靈的雲霄飛車般激動又刺激,有時又彷彿浸潤在森林小溪的潺潺水流中,靜謐而悠遠;沒錯,這就是我體驗到的生死學課程。」
「這堂課是一扇門,它開啟了生與死的對話,是療癒,是淨化,也是生命的洗禮。」
「老師將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課程,帶領得如此柔軟又感性。死亡是人生的習題而不是難題,心裡本來的凝重和難以跨越,在上課後,濃霧漸散而變得更加輕盈。」
人們通常很忌諱生死,為何作者羅耀明的生死學課程卻大受歡迎?因為他以別開生面、百無禁忌、充滿創意的方式,幫助學員以坦然態度走進生死的世界。
「要如何陪伴臨終病人?」、「如何守護自己的善終權?」、「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一天,你想要做什麼?」、「在你的告別式上,你想跟活著的家人說什麼?」、「你希望家人爲你超渡嗎?」、「在路上看到靈堂該怎麼辦?」、「如何跟已逝的家人真誠對話?」……透過書中的故事和範例,你將發現,死亡不是禁忌,而是最棒的禮物,讓我們更懂得珍惜生命,及時實踐愛、感謝與祝福的真諦。
章節試閱
第三章.好好學習死亡,才能活得灑脫自在
愈常接觸死亡,對死亡的恐懼愈低
我長年直接或間接觀察工作上頻繁接觸死亡的人,例如醫護人員、葬儀社業者、殯儀館與火葬場的職員、驗屍的法醫及檢察官等,似乎可以得出一個推論:愈常有機會接近死亡的人,就愈不怕死!若從年齡上來看,活得愈老則經歷親友死亡就愈多,所以愈年長的人應當愈不怕死,西方有許多學者也同意這點,認為對死亡的恐懼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降低,且發現對死亡的恐懼確實會隨年齡而降低,同時對於死亡的接受度也會提高。高齡者比中年人和年輕人較常想到死亡,但死亡焦慮卻較低,高齡者若對過去的經歷較少遺憾、對未來的期望較少失落,並且對死亡的議題有深入的思考與接觸,則死亡焦慮較低。八十五歲以上的老老人可不帶恐懼地接受死亡,因為對他們來說,死亡不再是遙遠的或抽象的東西。
我的家人在因緣際會下,自一九九九年開始經營禮儀社。禮儀社的從業人員經常往來醫院、火葬場、殯儀館、太平間與靈堂等處所,甚至必須直接面對遺體、碰觸遺體。我問他們會不會恐懼?他們都說不會,除了習以為常之外,他們覺得只要心念正直,恭敬地面對往生者,甚至將往生者當作自己親友來服務,就沒有什麼好懼怕的了。這些常接觸死亡並且看盡各種死相的人,似乎比常人更有機會練就無懼死亡的心。
死亡教育的緣起與必要
很多人怕看到有關死亡的象徵,例如怕到醫院、怕進殯儀館、怕參加告別式、怕經過墓園,或是忌諱談到死亡的話題。一個人愈恐懼死亡、抗拒死亡、愈遠離死亡、愈不去碰觸死亡的議題,對死亡的恐懼與負面的想像將愈難消除。只要不願意去面對死、認識死、透視死、接受死,死亡就會變成緊箍咒,深深影響我們的生活。如果能循序漸進地學習面對死亡、談論死亡,或許對死亡的恐懼會慢慢從心中淡去。
國內許多研究也證實,接觸死亡的經驗與死亡教育大多能減少對死亡的恐懼,讓人產生正面的態度,或提高對死亡的接受度。例如,在家中談論死亡情形愈公開自然者,較不害怕死亡,也較能坦然面對;曾接觸重病者的大學生,其死亡恐懼比沒有接觸的學生低;有接觸意外死亡和接觸重病者的國小教師,其死亡焦慮比沒有此經驗的老師低;當然,曾接受死亡教育課程的人,對死亡較不會恐懼,對死亡的接受度會提高,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死隨念:常常把死亡放在心上
在初期佛教的修行法門中,有所謂的十隨念,其中一個叫作「死隨念」,意思是隨時隨地都把死亡放在心上,甚至感覺到死亡就在呼吸間。很多人嚮往自在的人生,但若無法將死亡看開,也很難自在得起來。所以,本章的標題是將「死」跟「活得灑脫自在」連結在一起,如果能常把死亡放在心上,成為習慣之後,就能活得灑脫自在了。
不過一開始練習死隨念時,的確很難平心靜氣,想到自己死或家人死,還是會依依不捨、難過、沮喪,甚至驚恐。但請試著以正向思考的角度來練習、練習、再練習,就會感受到死隨念的許多好處。
會變的是正常,不變的是無常
世間中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亦即「無常」。撇開自殺式的死亡不談,死亡確實是很難預料,也很難左右的。我們無法說:「他是我心愛的兒子,我不准他死!」因為地震來了、山崩來了、車禍發生了,他就是走了,就連吃顆魚丸,也可能會噎死!當家人往生,我們常會忍不住說:「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他不能死、也不應該死!」但這種抗拒無常的反應,只會苦上加苦,無助於我們接受死亡的事實。死亡已經發生了,不得不接受,不接受的話,只有加倍受苦。聽起來很殘忍,但確實如此。
怎麼辦呢?學會接受吧!
「接受死亡」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心量,也是一種智慧,可以透過學習而獲得。隨時將死亡放在心上,是一個很好的下手處。即使我們不願想到死,但在這世界上,確實天天都有人死。有聚就有散,有來就有去,有生就有死,這是自然的生命現象。如果把全世界的人都當作自己的親戚朋友,又假設我們能接收到全世界老病死的訊息,那麼你每一秒都會接到全球的親友們正在老、正在病、正在死的通知。如此一想,就會驚覺老病死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今天有沒有家人死?有啊!凍死的、氣死的、意外死的、病死的、淹死的、電死的、睡死的、燒死的、被槍殺死的,還有笑死的、爽死的 ..。所以,你的親人還健在是「無常」,也就是說不確定明天他們是否還活著;親人離世了是「正常」,因為死亡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因此,以平常心看待死亡,把意外死亡、天災人禍放在心上,就不會覺得意外是不平常、不應該的!
世間有數——沒有不該發生的天災人禍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死亡的發生自有定數,生命的脆弱,無法逃避。二○一二年五月衛生署公佈二○一一年的死亡統計表,其中死亡人數共十五萬兩千多人,惡性腫瘤占百分之二十八,心臟疾病占百分之十點九,腦血管疾病占百分之七點一,亦即去年因癌症與心血管疾病致死的人數就占將近一半。國人男性的平均壽命為七十六歲,女性為八十二點七歲,平均壽命則為七十九點三五歲。更多的死亡時鐘如下:
國人平均每天都有四一七人死亡,
每天有一一七人死於癌症,
每天有四十五人死於心臟疾病,
每天有三十人死於腦血管疾病,
每天有十八人因意外事故死亡;
每三分二十七秒就有一人死亡,
每十二分二十一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
每三十一分五十秒就有一人死於心臟疾病,
每四十八分三十四秒就有一人死於腦血管疾病。
每一小時十八分就有一人因意外事故死亡。
死亡隨時都在發生,在台灣就如上列數字,而且這些數據在近幾年都不會有太大改變,台語叫「世間有數」。
「台灣每四個人就有一人得到癌症」,光看這樣的文字描述,沒什麼感覺,但若換個說法:你家有四個人,就有一個人得癌症,你要誰得?如果有八個人,就有兩個人得,你要誰得?平常我們面對統計數字時不會想得如此切身,而且還會希望別人家得癌症就好,我家的那份就讓給隔壁好了,不要輪到我家。就算心裡沒這麼想,也難免覺得不該是我得癌症吧,平常我勤做運動,定期健康檢查、飲食注意養生,而且我這麼年輕,怎麼可能得癌症?雖說愈老罹癌機率愈高,但其實年輕的癌症病患也在增加中。
在教學時,我常運用以下的方法讓學員深刻體會死亡的無所不在。如果以一個班級三十人來換算上列數字,也就是說,統計顯示每三分二十七秒就會有一個人死亡,上課至今已經六十分鐘了,這班應該有十七個人往生,誰要先走呢?就從右手邊開始先死吧!再從另一個死亡時鐘來看,每六分兩秒有一個人罹患癌症,我問同學們:「你要得什麼癌?」學員依個人的想像說道:「我得乳癌」、「我得子宮頸癌」、「我長年煮飯,我應該得肺癌」、「我喜歡吃肉,還有炸的,我應該得大腸癌」、「那我得肝癌然後擴散又得肺癌」哇,大家還真敢說耶!不管你接不接受,數字會說話,以上的死亡數據明白表示死亡隨時都在我們身邊,絕對不是遙遠的事。
你說「這樣好不吉祥喔!」其實我談這些,是告訴大家,要放開心胸去面對,因為實際的數據顯示,死亡與癌症發生的機率實在太高了,不要覺得那是未來的事、別人家的事。如果你的家人就在你上課的同時,就在你閱讀本書的同時,一個一個走了,你會不會很不捨,覺得還沒準備好?如果會,那就要早點學好接受死亡的能力,或者想想是否該寫遺囑交代一下才好。
隨時想到死
死隨念就是隨時隨地想到死,明白隨時都會死,都有可能死,離死亡只有一線之隔。不管走到何處,隨時猛然提醒自己,現在準備好可以死了嗎?真的能死而無憾嗎?真的對得起世間嗎?覺得自己活得已經夠了嗎?甘心了嗎?
大學時讀到普賢菩薩警眾偈、不淨觀與死隨念的修法,便興起要好好鍛鍊的決心。從哪裡開始比較好呢?我就從想像自己的各種死法開始:騎車時看到車禍,一位亡者躺在地上,我想像那個人就是我。接著我把這樣的想像延伸到生活中,走在路上被車撞死,睡覺時發生地震被斷裂的樑柱壓死,在餐廳吃飯時發生火災被燒死,在河邊玩水時被淹死,使用電器時被電死。就像二十年前的電影「今天暫時停止」的劇情,男主角菲爾奉命到小鎮採訪土撥鼠節,卻無法擺脫每日醒來都是二月二日的命運,沮喪至極,於是開始嘗試各種死法。我也很落實地去想像各種死法,然後自問:我能接受現在死嗎?我準備好了嗎?我有沒有遺憾?我能放下嗎?我對得起身邊的人嗎?就這樣練習了兩年多,我發現真的比較不怕死了,而且有隨時準備好的坦蕩。後來發現,白天這樣練習,晚上也會出現類似的夢境:夢到在地震中房屋倒塌被壓死,我可以雙手一攤很放鬆地接受;在高山上被人推下懸崖,在掉落的過程可以回到呼吸,全身放鬆等待死亡;有人拿一把刀從我肚子捅下去又劃開,我欣然接受這一刻,並告訴他:我知道你有不得已的苦衷..。我在夢中的反應,從原先的恐懼緊繃,慢慢地變為放鬆、接受了。從個人的練習經驗中,我感受到隨時將死亡放在心上,確實讓我不論是在醒時或夢時都更自在。當然,這是我個人的心得,不見得每個人都適用,但是不管如何,偶而想像一下死亡,應該能讓我們對生命有新的反思與啟發。
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就是一個死隨念的實踐者。賈伯斯在二○○五年於史丹佛大學對畢業生發表演說時,談到他對死亡的看法:
沒人躲得過,這是注定的,因為死亡極可能是生命最棒的發明。死亡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三十三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天,我今天要做些什麼?」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害怕失去的陷阱裡的最好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
死隨念的好處
一、停下衝動,收攝身心
死隨念會幫助我們踩煞車。每次我趕時間總忍不住開快車,但又想到開這麼快萬一不慎出車禍,將造成自己或別人的死亡;這個相升起時,內心的衝動就會停下來,踩住油門的腳也跟著鬆開了。居安思危的意思就是,不僅在痛苦的時候才想到死,在快樂的時候也要想到死,想到死就會起收攝的作用。例如,在家人生日聚會時也可以做死隨念的練習。雖然慶生是感恩、歡樂的場合,但一想到這就是他最後一次的慶生,我以後再也看不到這位親愛的家人時,內心頓感收縮,然而這收縮會轉為收攝,收到內心深處、真心處,然後再從深處開始向外發散,於是就會發心想和家人有更溫暖的互動,連眼神也會不同,會變得更柔軟,更有情。
二、留下美好的關係
死隨念練習的對象,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死隨念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什麼好處呢?當你想像這次見面之後不久,你就死了,再也見不到他,會讓你珍惜這次的互動,會希望結善緣,不要結惡緣,甚至希望能即時表達對他的感謝與愛,或是內心的愧疚。
不管是你死或是我亡,將每次的互動都當作是最後一次,必會讓我們更珍惜每一次的相聚,並注意自己的表現。我們不會希望知道對方死了,才懊惱地說:「我有好多話想要跟他說,但一切都來不及了!」「如果我知道那是和他最後一次碰面,一定不會對他說那些話!」
用死隨念的心情來迎接每次的人際互動,會讓我們更願意說出真心話,表現出善意,在彼此內心留下美好的回憶。這樣的死隨念會讓我們想活出最真、最善與最美的生命。而當一個人可以如此活著時,他就更不怕死了,因為他活得很圓滿,沒有遺憾。
三、做好時間管理
死隨念有提醒、振奮的好處,讓人們更注意時間管理,減少拖泥帶水、懈怠延宕的習性。想到自己快死了,時間不多了,就會好好把握時間,把該做的事盡快完成。若抱著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的心態,就會覺得所有該做的事以後還有時間做,該說的話可以以後再說,不急於現在。但當想到今天是我最後一天,就會立刻振奮起來,希望好好地過這一天,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不會再百無聊賴,不會只想窩在沙發裡看電視,不會只想漫無目的地上網閒聊、打電動。死隨念會讓我們重新排列生活中事物的優先順序,清楚地看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充滿實踐的動力。因此,死隨念幫助我們減去很多煩惱、掛礙和後悔。從這個角度來看,死隨念絕非消極的厭世想法,而是積極地管理生命、管理時間的態度。
四、沒有忌諱,心開了
對死如果有忌諱,心就很難打開,但若願意勇敢面對死亡,心就開了。我小學五年級時,曾出現過疑似強迫性精神官能症的症狀。當時父母親常不在家,我每天提心吊膽,總是擔心他們會在外面出車禍、發生意外。就算父母都回來了,我半夜躺在床上,心中的不安仍無法驅散,便開始擔心家中瓦斯是否關好了,漸漸地養成反覆起床檢查瓦斯開關的習慣。每晚我都要檢查瓦斯好幾遍,明明才關好了回到床上,卻又不確定是否關緊了,便再起來檢查一次,一而再再而三地確認,總擔心若沒關好瓦斯會爆炸,屋內的人都會死掉。後來症狀加劇,摸門的手把要摸好幾下,洗手要洗好幾次,心中有個忌諱,擔心若沒做到這些次數,父母親就會死掉。這些詛咒不斷在腦海旋繞,將我的身心牢牢地綑綁。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是我很怕死,尤其怕家人死,死亡對童年的我是難以承受的。如此痛苦地過了一年,我終於想到一個反制的辦法,那就是反詛咒。例如心中升起必須多摸幾次手把否則爸媽會死掉的念頭時,就趕緊反制提念說:「如果我再摸的話,爸媽就會死掉!」我願冒這個險,因為我受不了了,我透過不順服雜念來克制強迫性的行為。一次又一次戰勝之後,我慢慢變得勇敢,過了約兩個月,症狀就消失了。
這個經驗,讓我看到面對自己所忌諱的死亡時,愈是怕它,就愈會被它控制;愈是正面迎上去,愈有機會超越它。社區大學為期十八週的生死教育課程,是密集且有系統地讓學員面對死、談論死、想像死以及體驗死。愈是去面對,心頭的枷鎖就愈能鬆解,心胸就會愈加開闊。逐漸地,便可破除原先對死亡的想像,看清楚死亡的形象,並且知道如何為死亡做準備。多數學員在課程後半段會覺得自己變得勇敢,而且不怕死了。
學員分享死隨念的好處
死隨念還有什麼好處呢?我請學員回家練習一個禮拜之後,再回來分享。
其中一位學員是這麼說的:
這個禮拜我有認真做死隨念的功課,就像老師說的,死隨念有提醒振奮的作用。因為只要一起床,想到:今天是我的最後一天,要怎麼好好地過這一天?我的心就會變得莊嚴、認真,然後很慎重地想要好好過這一天。當我這麼想,我的心便活在當下了。當然老師說過:「人心是健忘的」,所以我還是會帶著原本的習氣,但它對我來講真的有提醒的功效,當我又健忘了,就會猛然地想到今天是我的最後一天。比如有一個同事平常對我不好,這禮拜有一天我進電梯時遇見那同事,她一看見我,就趕快把臉面向按鈕,不想看到我。那時我內心沒有任何排斥跟難過,因為她不了解我,她看到我就已經做了很多判斷,才會這樣對我。我告訴自己:「我願意好好待人,就算她不理我,我也願意在我的內心對她好。」
還有,在跟另一位同事說話時,本來內心有氣要發出來,但我立刻提醒自己「今天是我的最後一天」,我會希望自己有比較成熟的表達,所以就先肯定她的善意,再跟她好好談。這個禮拜因為常常這樣提醒自己,比較懂得「生命有意義」是什麼樣的感覺。死隨念對我真的有很大的幫助,少掉很多在衝動下所做的錯事,也少掉很多後悔。
從學員的分享,足以證明直接面對死亡,反而能讓生命過得更有意義。一如暢銷書《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的名言:「學會死亡,就學會活著」。
第三章.好好學習死亡,才能活得灑脫自在
愈常接觸死亡,對死亡的恐懼愈低
我長年直接或間接觀察工作上頻繁接觸死亡的人,例如醫護人員、葬儀社業者、殯儀館與火葬場的職員、驗屍的法醫及檢察官等,似乎可以得出一個推論:愈常有機會接近死亡的人,就愈不怕死!若從年齡上來看,活得愈老則經歷親友死亡就愈多,所以愈年長的人應當愈不怕死,西方有許多學者也同意這點,認為對死亡的恐懼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降低,且發現對死亡的恐懼確實會隨年齡而降低,同時對於死亡的接受度也會提高。高齡者比中年人和年輕人較常想到死亡,但死亡焦慮卻...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