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是一種既真實又超乎現實的方式,能連結幻想及真實世界;
而心理劇,就是一種藉戲劇形式探索真理的科學,
涉及人際關係和個人的內心世界,
以對治個人因內在失衡而造成的所有處境和關係。
本書收錄心理劇治療創始人莫雷諾最重要的文章:
第一部廣泛介紹莫雷諾的思想;
第二部循著從心理劇到社會計量學的方向,討論心理劇治療基本及進階的概念和技術;
第三部收錄可說明莫雷諾、病患及觀眾間互動的逐字稿,顯示莫雷諾在導演心理劇時的工作狀況;
第四部則是自傳的部分段落;
再結合編者對各篇文章的註解,為實務工作者釐清文章的重要層面,
並輯附莫雷諾年表及著作清單,可謂完整了解心理劇大師莫雷諾思想精髓的必讀之作。
作者簡介:
莫雷諾(J. L. Moreno, 1889~1974)
心理學家,心理劇治療的創始人,團體心理治療先驅。出生於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Bucharest)的猶太家庭,逝於美國紐約比肯鎮(Beacon)。
編者簡介
強納森.福克斯(Jonathan Fox, 1943~)
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創始人與劇場中心主任,也是美國團體心理治療與心理劇學會的終身會員、心理劇訓練師,著有:Acts of Service: Spontaneity, Commitment, Tradition in the Nonscripted Theatre。
譯者簡介:
陳信昭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現職:殷建智精神科診所主治醫師
台南市立醫院精神科兼任主治醫師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監事
台南一區中等學校心理衛生諮詢服務中心顧問醫師
社團法人台灣心陽光協會理事長
自然就好心理諮商所創辦人
專長:兒童青少年精神疾患之診斷與治療
心理劇實務、訓練及督導
心理諮商督導
沙盤/遊戲治療應用
王璇璣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
國立成功大學管理碩士
現職:台南市立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專長:精神疾患之診斷與治療
曾正奇
學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博士
現職:自然就好心理諮商所所長
台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
專長:兒童青少年個別心理諮商及團體諮商
敘事治療
心理劇
蔡若玫
學歷:香港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品質管理研究所碩士
長榮大學翻譯研究所進修中
現職:自由譯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陳俊鶯(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院長)
葉宗烈(台南市蕭文勝精神科診所主治醫師)
張宏俊(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主治醫師)
林慈玥(台北市建國中學主任輔導教師)
張莉莉(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張麗鳳(高雄家慈診所諮商心理師兼督導)
游金潾(中國北京人民大學素質中心特聘專家)
游淑瑜(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陳碧玲(台南市自然就好心理諮商所總監)
(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名人推薦:陳俊鶯(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院長)
葉宗烈(台南市蕭文勝精神科診所主治醫師)
張宏俊(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主治醫師)
林慈玥(台北市建國中學主任輔導教師)
張莉莉(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張麗鳳(高雄家慈診所諮商心理師兼督導)
游金潾(中國北京人民大學素質中心特聘專家)
游淑瑜(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陳碧玲(台南市自然就好心理諮商所總監)
(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章節試閱
1 莫雷諾的哲學系統
1966
編註:莫雷諾經常說他的哲學立場可以追溯到 1920 年代,但是這篇較晚期的文章卻最能綜合他的某些基本信念:在行動中活出個人真實的重要性;主觀真實的正當性;人與人之間(包括個案與治療師)現場、此時此地會心為前提;以及深度的平等主義(deep egalitarianism)。
打從一開始,心理劇的目標就是建構一個治療性的情境,並在其中運用生活經驗做為範本,整合生活的所有型態,包括從普同現象(universals)—時間、空間、現實及宇宙,直到生活經驗的細節和細微差異。
關於時間的心理治療及精神病理
我們從時間這個偉大的普同現象之一開始。在我們的世紀裡的心理治療程序中,時間的功能究竟是什麼?我這裡不是把時間說成是一種哲學、神祕主義或現象學的概念,而是一種治療概念。從治療程序的觀點來看,在心理治療的情境中,時間究竟可以進入到何種程度以及扮演何種功能?人類生活在時間當中—過去、現在和未來,可能在不同時間點出現病理現象,此時問題在於如何將這三個向度整合到重要的治療運作中。它們以「抽象的」參照點這種姿態出現並不足夠,還必須在治療方法裡活生生地呈現。時間的心理層面必須完全再次出現。
我們先來看看精神分析。當我提到精神分析,是指正統的佛洛伊德學派。在心理治療的教條中,時間所強調的都是過去。佛洛伊德是遺傳心理學和心理生物學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作法是不斷回溯過去,試圖找出某些特定事情的原因。通常來說,一旦他愈往過去回溯,就愈認為可以找出事情的可能原因。很快地,精神分析師開始愈來愈往過去追溯,追溯到懷孕的子宮時期,可能的話甚至想追溯到更早以前,直到他們厭倦了這種「追憶似水年華」的徒勞工作,才拉回到比較近的時間。
過去是時間的向度之一的這種想法固然重要,但還只是單向立場,是「簡化的時間概念」,忽略並扭曲了時間對精神靈性(psyche)的全然影響。這裡就會談到我與佛洛伊德看法的第一個衝突點。我曾指出時間還有其他重要的向度,其中一個就是現在,也就是現在或此時此地的動力。持續發生在此時此地脈絡的經驗經常受到忽略、扭曲或完全遺忘,因此,我早期的文章就開始強調當下、當下的動力、對當下的暖身、現在的動力、此時此地,及其在個人、社會及文化方面的應用。同樣地,我並非從哲學和現象學的角度來考慮這些,而是從與患者及患者團體有關的治療過程觀點來考慮,也就是會心。會心是一種感應(telic)現象。感應的基本過程是相互性(reciprocity):互相吸引、互相排斥、互相激發、互相抑制、互相冷漠、互相扭曲。
兩個人相遇:眼對眼、面對面
當我們靠得夠近,我會扯下你的眼睛
將它們替換成我的眼睛
而你也會扯下我的眼睛
將它們替換成你的眼睛
然後,我將會用你的眼睛看你
而你也將會用我的眼睛看我
治療中有另一個被忽略、直到最近才受到重視的時間面向,那就是未來。它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個層面,因為我們活在未來的時間通常比過去還多。今天早上我一直在擔心能否準時來見你們,但是在心中期盼未來要發生的事是一回事,「模擬」它們發生、運用技術來讓我們活在未來、表現出未來彷彿就在此時此地,又是另外一回事。舉例來說,透過未來技術這種治療手法,我可以演出一個預期明天會發生的事,可能是會見新朋友,或是跟未來的老闆碰面,而在那個演出中可以盡可能地具體模擬,以便預測明天會發生的狀況,或者對該狀況有更好的準備。
我經常有身受求職神經質或失業神經質之苦的個案,他們對於找工作或是向老闆要求加薪這類事情都很焦慮。通常我們會在事情發生前一週與個案做些預演;這是一種「生活的預演」。生活的預演技術對於遭受心理事件的個案也有效,不管那事件是即將結婚、離婚、生孩子或其他等等。問題在於如何如實地將個案的預期和擔憂融入治療運作中,以便有助於個案及治療師雙方。
其他人也曾強調未來做為一種知覺以及做為一種動力意涵的重要性, 例如: 阿德勒(Adler)、荷妮(Horney) 及蘇利文(Sullivan),但是未來情境內的特殊組成則尚待建構。
因此,時間的三個向度—過去、現在、未來—在心理劇中從治療功能的角度被放在一起,就像它們出現在生活中一樣。
關於空間的心理治療及精神病理
現在我們要進入空間的概念。所有心理治療取向幾乎都完全忽略了空間概念,我指的不是從語意學或心理學來看,而是從治療過程的觀點來看。假如你進入一間精神分析治療室,你會看到一張抽象概念的床,也就是一張沙發,但治療室內的其他空間與治療過程沒有任何關係。個案以語言為主,而治療師則專注於傾聽。然而,儘管所有治療取向幾乎都忽略了空間元素,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太空學家則否。在我們這個太空航行便利的時代,人們計畫要探索月球、行星,甚至是恆星,那麼在人們的心中及其對生命和宇宙的視野中,空間和實質溝通是非常重要的類別。
假如你走進當代任何一種心理治療取向的治療室裡,可能只會看到椅子。主角經驗到創傷的那個空間無法在治療室裡找到它的位置。空間的心理治療概念是由心理劇做先驅,它以行動為中心,並且試圖完整地將生活的所有面向都整合於其中。當個案進入治療空間,我們會堅持做空間的描述、描繪及現場布置,於是接下來的場景就得以逼真呈現—水平和垂直面向、其中的人物,以及彼此間的距離和關係。
以下是一個真實案例的說明:個案是一位青少年,他對我說:「醫生,今天晚上我不敢回家。」我問他:「發生什麼事?」「嗯,今天下午我爸媽大吵一架,我爸打了我媽,還讓她從樓梯上跌下來。我看著她跌下去,對我爸很生氣,結果跟他打了起來。後來我很害怕,就收拾了一袋衣服離開家。我來這裡,不敢回家。」
現在我們要做什麼?要怎樣開始將這個事件心理劇化?我問這個男孩:「傑克,樓梯在哪裡?你媽在哪裡?」傑克在舞台上移動,指出樓梯的位置,並且說明與前門、臥室、客廳等地方的相對位置,他就好像在經驗到事件的那個空間中移動,把它的空間關係呈現在我們眼前。
此時我運用了未來技術。「傑克,你現在回家,但不是真的回到你位於布魯克林的那個家,而是回到在這個房間裡的這個家。這樣說好了,半小時之後你就要到家了,你先盡可能地將空間結構都布置出來。你到家時誰會在家?以及他們會在什麼位置?」傑克一邊說明一邊做空間上的安排:「嗯,首先我會從前門進來,在這裡,進到客廳,我預期父親會在那裡,坐在房間角落那張椅子上,很生氣。我媽媽在樓上房間,在哭。」現在傑克進一步布置這個空間的其他地方⋯⋯(包括)所有他認為重要的東西。他愈來愈暖身,也更加投入情境中。很快地他開始看見牆上的照片;他留意到媽媽穿著某一件洋裝,而爸爸在抽雪茄。換句話說,空間組成的本身很快變成一種治療情境。
在這裡無法做太多詳細描述,然而我要強調的是,在我們的研究中,空間組成做為治療過程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於主角暖身,幫助他在模擬的生活環境中演出自己。
1 莫雷諾的哲學系統
1966
編註:莫雷諾經常說他的哲學立場可以追溯到 1920 年代,但是這篇較晚期的文章卻最能綜合他的某些基本信念:在行動中活出個人真實的重要性;主觀真實的正當性;人與人之間(包括個案與治療師)現場、此時此地會心為前提;以及深度的平等主義(deep egalitarianism)。
打從一開始,心理劇的目標就是建構一個治療性的情境,並在其中運用生活經驗做為範本,整合生活的所有型態,包括從普同現象(universals)—時間、空間、現實及宇宙,直到生活經驗的細節和細微差異。
關於時間的心理治療及精神病理
...
作者序
卡爾.華特克(Carl A. Whitaker)
從整體去了解人類個體的成長,而不是只從身體、智性或社會有機體去了解,一直是難以說清楚的一件事。佛洛伊德的諸多研究中都試圖說服我們重要的是個體化(individuation)──也就是一個人愈成為自己(more himself),就愈能夠與童年的依賴分離,也愈能夠讓自己有活力(self-activating)。數年後,弗里茲‧ 康克(Fritz Kunkel)詳細描述了他所謂的「我們」(weness)的進化──起初的「我們」是跟母親的關聯;第二階段的「我們」是跟父親的關聯;第三階段的「我們」是跟社會的關聯。因此,兒童的發展是從生物心理社會(biopsychosocial)(跟母親)到心理社會(psychosocial)(跟父親)再到社會(social)(跟社群)。
經過許多年的家庭工作之後,我愈來愈相信成長的過程是一個辯證(dialectic)的過程。人無法透過無止境的個體化而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因為那只會帶來孤立;人無法透過持續對家庭的依賴投資而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因為那是一種心理上的奴隸。事實上,人格的辯證進化是由無止境的共生(symbiosis)與孤立、歸屬與反抗或分離(separateness)所構成。每一種狀態都包含焦慮,都有想逃到辯證另一邊的衝力,而且沒有解決方法。從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並且再回來,才能逐漸增加自在感。
強納森.福克斯(Jonathan Fox)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將一位對了解人類成長過程有重大貢獻的人──莫雷諾(J. L.Moreno)的著作、哲學、理論及成就匯集起來。莫雷諾醫師是精神醫學界重量級的人物之一,可能比這個領域中的任何一個人,更能帶動我們從個別治療轉而以人際角度來了解心理生活。莫雷諾綜合了一些人的特質, 包括卡爾. 梅寧哲(Karl Menninger)的輕躁特質(這使得他成為對心理世界的了解很重要的貢獻者);畢卡索的創意;以及讓荒誕劇場劇作家得以如此深入刻劃內在世界的特質。他擁有將自己對其他人開放的獨特能力,對自發性(spontaneity)和創造力的執著,使得他全心投入於行動而非語言。他發現我們全都是生活舞台上的演員,同時也對舞台充滿無限畏懼。
他幾乎是獨自發現此時此地當下(Here and Now moment)與自發性創意會心(spontaneous creative encounter)的力量和重要性,也是最早發現「語言文字只不過是象徵而已」的人之一。他對角色交換(role reversal)、改換自我(alter ego)、角色扮演(role playing)及角色模擬(role simulation)的劇場模式運用,是他發展化身(embodiment)及演出理論的開端。他的寫作非常廣泛, 包括分組的掙扎(struggles of grouping)、三角關係(triangulation)、次團體、疏離及支配。他書寫有關社會世界的運用、工作、遊戲、學習、公民權以及社會原子(social atom)和社會空間的整體概念。他的獨特也在於率先發展出病人是協同治療師的概念,而不是讓病人成為「助人者」底下的受害者。藉由這樣的過程,他將自發性理論進化成行動理論;在掙脫家庭所設定的文化教條及奴役模式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早在1940 年代,他就已經很努力在了解婚姻中的治療性三角關係,以及在婚前、結婚初期和後期中角色的相互關係。
基於他擁有超越舞台當下過程的開放性及自由度,他發展出勝過壓力的能力,並且教導他所治療的那些人如何取笑自己(這就是哈諾.席爾斯〔Harold Searles〕所稱思覺失調症的解藥)。多年下來,他對精神病患確實做了相當成功的治療,地點包括美國內的許多醫院、他的工作坊、自己的醫院,以及在哈德遜河畔自己的門診裡。他將精神病患的焦點從妄想系統及幻覺問題轉移到想像的舞台角色,是相當具有價值的。再者,他那種自由表達自身信念的參與模式,使得他的工作成為每個人都可以與他連結的個人經驗。
這本書不只記錄莫雷諾對心理劇(psychodrama)、社會劇(sociodrama)及社會計量學(sociometry)的理論演化,還包括他對威權和民主的了解。他對團體動力歷程的推斷,如同佛洛伊德對個人動力所做的一樣重要。這本精華版很棒的特色是呈現了許多莫雷諾工作時的互動樣本, 同時詳細摘錄了他與輔角(auxiliary ego)、病人與觀眾之間的對話。莫雷諾在美國的地位有點受限,因為他花了相當多時間在歐洲,在那裡受到相當多專業人士的尊崇,同時也是歐洲經濟共同體中許多團體治療工作者的典範。他是一位令人激賞的人,結合了尚.惹內(Jean Genet)、弗利茲.雷德爾(Fritz Redl)、佛洛伊德及畢卡索的絕佳特質;而這本書也同樣令人激賞,它不只是關於精神醫學、心理治療或精神病理的一般書,也是一本關於生活的書,更是一位真正的大師的偉大貢獻。
卡爾.華特克(Carl A. Whitaker)
從整體去了解人類個體的成長,而不是只從身體、智性或社會有機體去了解,一直是難以說清楚的一件事。佛洛伊德的諸多研究中都試圖說服我們重要的是個體化(individuation)──也就是一個人愈成為自己(more himself),就愈能夠與童年的依賴分離,也愈能夠讓自己有活力(self-activating)。數年後,弗里茲‧ 康克(Fritz Kunkel)詳細描述了他所謂的「我們」(weness)的進化──起初的「我們」是跟母親的關聯;第二階段的「我們」是跟父親的關聯;第三階段的「我們」是跟社會的關聯。因此,兒童的發...
目錄
序
導言
總校閱者序:交叉學習的機會
Ⅰ 綜論
第1章 莫雷諾的哲學系統
第2章 心理劇與社會劇
第3章 社會計量學
第4章 團體心理治療
Ⅱ 進階概念與技術
第5章 自發與宣洩
第6章 角色概念——精神醫學與社會學之間的橋樑
第7章 心理劇中演出的適應症與禁忌
第8章 精神病的心理劇治療
第9章 以心理劇治療婚姻問題
第10章 成功婚姻的預測及規劃
第11章 社會計量測試
第12章 權威式與民主式的分組方式
第13章 有關遺傳學
Ⅱ 方案
第14章 心理劇技術
第15章 在企業中進行的一次社會劇與社會計量學實驗
第19章 夢之心理劇片段
Ⅳ 自傳選編
第17章 穿綠色大衣的男人
註解
莫雷諾年表
參考書目
序
導言
總校閱者序:交叉學習的機會
Ⅰ 綜論
第1章 莫雷諾的哲學系統
第2章 心理劇與社會劇
第3章 社會計量學
第4章 團體心理治療
Ⅱ 進階概念與技術
第5章 自發與宣洩
第6章 角色概念——精神醫學與社會學之間的橋樑
第7章 心理劇中演出的適應症與禁忌
第8章 精神病的心理劇治療
第9章 以心理劇治療婚姻問題
第10章 成功婚姻的預測及規劃
第11章 社會計量測試
第12章 權威式與民主式的分組方式
第13章 有關遺傳學
Ⅱ 方案
第14章 心理劇技術
第15章 在企業中進行的一次社會劇與社會計量學實驗...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