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公映:精神科》這個書名,讓你想起甚麼?
「是日公映」?是講電影的嗎?「精神科」?是講精神健康的嗎?
還是不確定?這就對了,選購這本書,它能一次過解答你上面兩個疑問。
電影大家看得多,影評大家讀得多,像此書作者這樣看電影、這樣評電影的,恐怕屈指可數。作者本身是哲學碩士、精神科護士、電影愛好者、業餘寫作人,有四種身份的他,煞費心神,揮灑筆桿,錘煉五年,成就此書,帶領大家從電影解構精神科!
《永遠的愛麗斯》的愛麗斯,提醒我們人根本必死無疑,應該如何自處?
《黑天鵝》的妮娜,在塑造黑天鵝一角時,精神上經歷著一個怎樣的過程?
《有你終生美麗》的約翰尼雪,腦部異常精準,卻又非常混亂,這是甚麼情況?
《發條橙》的艾力,享受使用暴力折磨別人,「厭惡治療」可以有效治療他嗎?
《異度空間》的阿占,認為撞鬼是「自我實現預言」,那麼如何分辨撞鬼和精神病?
《神探》的陳桂彬,能看出人心中的劣根性,這是幻覺?還是他最清醒?
《暴瘋語》的周明傑醫生,把病人關起來單獨治療,怎麼會是潛意識在醫治自己?
《飛越瘋人院》的麥倫度,人說他有人格異常!甚麼樣的人格才算異常?
還有《驅魔人》、《天才與白痴》、《驕陽似我》、《回魂夜》、《危險療情》……等合共39套電影,一齣又一齣優秀電影叫好叫座、深得口碑,同時,也把精神科的世界搬上了大銀幕,讓大眾有所認知。電影歸電影,現實是現實,電影夢工場所塑造的精神科世界,有幾多真實?有幾多誇張?
作者以哲學碩士、精神科護士、電影愛好者、業餘寫作人四種身份,歷時五年,寫就這本《是日公映:精神科》,引領大家暢遊精神科電影的國度,識別電影與現實的異同,糾正誤解,融會醫學、哲學,論戲說病。
本書特色:鋪排清晰,條理分明:全書共分九大章節,一章節一主題,探討電影中反映的精神科問題。每部探討的電影,先標明出品資料,再引出當中經典對白,然後設下兩個部分:清楚明瞭的「故事簡介」和精妙到位的「論戲說病」,暢論電影的橋段、人物、行為、心理……,以及醫學、哲學,建立起全書嚴密架構。最末還附有「電影資料列表」,以便檢索。
電影現實,互相比對:電影情節與現實狀況比對,透析出對精神病的正確認知、對精神病患者的正確態度。
醫學哲學,融為一體:作者有四種身份,用心良苦,歷時五年,費力書寫,從電影入手,一併討論醫學和哲學,有時也兼論教育與人生,別具風格,更是香港第一本同類型著作。
探討普及,雅俗共賞:本書不是嚴肅的學術,而是大眾化的普及讀物;本書不談枯燥的理論,而重視現實情況,平衡各面,對象是雅俗,目標是共賞。
電影多樣,涵蓋中外:本書討論的電影,皆是深入民心之作,橫跨年代(六十年代至今),涵蓋中外(中、港、澳、日、韓、美),充分引起讀者和觀眾的共鳴。
作者簡介:
潘裕輝
哲學碩士、精神科護士、電影愛好者、業餘寫作人。
哲學,以理性尋找無常的真理;醫學,以科學探討失調的治療;電影,以夢想反照現實的因果;文字,以感覺呈現潛藏的意義。
筆走真實與幻象領域,穿梭現實與電影世界;遊走循規蹈矩的框架和思覺失調的國度;想平靜安穩度日,又想過不一樣的人生;擁有屬虎的靈巧,也有山羊的固執;一臉輕狂,一本正經。
個人著作
《思覺未失調》、《思覺易失調》、《有條件出院》、《情在困.困在情》、《是日公映:精神科》。
參與合著
《一本博益》、《開門見山》。
Facebook Page: SPOONart
網站:www.WeShare.hk/SPOONart
章節試閱
《黑天鵝》
難為正邪定分界
片名:Black Swan │中文譯名:黑天鵝
導演:戴倫艾洛諾夫斯基 (Darren Aronofsky)│演員:妮妲莉寶雯(Natalie Portman)
美國 / 2011
「她所作所為都發自那黑暗內心,
我想是因此令她的演出那麼奪魄驚心,
有些危險,有時甚至完美,亦很具破壞力。」
故事簡介
妮娜(妮妲莉寶雯飾)自小在母親過份保護和控制下成長,人生唯一的活動就是芭蕾舞,她一直渴望成為出色的芭蕾舞表演者。舞團導演湯瑪準備在新一季公映《黑天鵝》,女主角需要一人分飾白天鵝和黑天鵝兩個角色,白天鵝代表善良和純潔,黑天鵝則代表狂野和熱情。妮娜非常適合演出白天鵝,然而卻無法掌握黑天鵝的激情。
舞團導演湯瑪不斷用激將法、責罵、侮辱、甚至性騷擾的手法,企圖助妮娜引發出黑天鵝對性愛和激情的衝動,這當然也是出於他本身對妮娜的興趣。個性保守的妮娜感到難堪又矛盾。
舞團中的勁敵莉莉,性格豪情奔放,似乎是演出黑天鵝的能手,她主動向妮娜表示友好,又帶她到夜場嘗試迷幻藥,妮娜一方面羨慕她的豪邁,又害怕她不懷好意,和她展開信任與猜疑的友情。
妮娜無法掌握黑天鵝的舞技,隨時有被拉下馬之虞,感到異常大的壓力,開始陷入精神分裂的狀態,出現幻覺,而幻覺就是潛藏在她內心的陰暗面。
終於她突破出黑天鵝的個性,但是情緒卻難以控制,她目擊前輩自殘毀容,但也可能是被妮娜襲擊而受傷;她背部詭異地被插入羽毛,可能是幻覺,也可能是她自殘;她和莉莉上床(同性戀),但其實只是她自慰;最後她以鏡的碎片,插死了莉莉,然後在台上,演出那無懈可擊的完美黑天鵝和白天鵝,卻發現原來碎片是插在自己的腹內,根本完全沒事的莉莉和湯瑪祝賀她演出精湛,卻見妮娜倒在血泊之中。
論戲說病
什麼是演技?怎樣才算是好演技?簡單來說,就是扮什麼似什麼。如果一名演員,可以做兩種相反的角色,但又充滿說服力,這就是好演技了。
劉青雲好演技,因為他演出傻呆呆沒有主意的角色似,演出睿智果斷的角色也似。
任達華好演技,因為他演出文化水平低的市井小人似,演出高智慧的富豪也似;他演出變態殺手似,演出充滿歷練的警察也似。
妮妲莉寶雯(Natalie Portman)憑藉此片一舉摘下24 個最佳女主角的榮譽,當中包括奧斯卡和金球獎,世界公認了她的演技,就是因為她要含蓄有含蓄,要狂野有狂野。
戲中的情緒,就是人要被迫(或有需要)去作一些和自己性格不符,也與過去很不相同的事,面對改變,有恐懼有期待、有焦慮有興奮,當中如何去成就自己?
難為正邪定分界
妮娜和莉莉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個性和行為,妮娜純潔但寂寥,莉莉豪放而率性,到底哪一種才是正確?表面看來,莉莉濫藥又濫交,但她又好像很快樂,舞技又能揮灑自如,她到底又有什麼問題?這就是妮娜的衝擊。
也許導演就是想告訴大家,人沒有正或邪,只有風格。光明潛藏黑暗,黑暗也有美麗,正如苗僑偉和馮淬帆的經典電視劇《飛越十八層》主題曲一樣,魔鬼和人類合唱,世界就是「難為正邪定分界」。
順帶一提,片中被舞團放棄的上一代芭蕾舞前輩,就是《我有無問題》的女主角雲露娜維達。事隔十二年,她演出性格偏鋒的女性,仍是那麼精湛。而女主角妮妲莉寶雯,就是1994 年演出《這個殺手不太冷》(Leon: The Profesional)中那個十二歲時跟隨殺手的小女孩。
大家應該不記得這戲,只會記得周星馳的《回魂夜》吧!
談《黑天鵝》,離不開幻覺。
妮娜的幻覺,重複是一個情況,就是看到外來的一些人和事,卻原來當事人是自己。
她看到前輩用剪刀自插,是她無法控制的外來事情,原來是她親手插人(躲到電梯才發現自己手持兇器)。
她與莉莉床上激戰,其實只是她自己的自慰。
她看到自己無緣無故被插上羽毛,其實也是她自己的傑作。
她用玻璃插進莉莉體內,其實中招的是自己。
以電影的言語,就是她的肉體內潛藏黑天鵝的靈魂,狂野的舞蹈喚醒了她,就像打開潘朵拉的箱子一樣,把黑暗釋放出來,並不容易收回。可是在病理上,這種就是分裂人格。
今次《黑天鵝》闡述分裂人格的過程,令人覺得合理的原因,是因為妮娜的確花心神苦思如何製造黑天鵝個性,因此這種「病變」,是病人一心製造的結果。這情況正常是不會有的,因為沒有人會忽然間苦思如何製造另一個相反的我,偏偏今次以一個劇目一人分飾兩角來做背景,情況就合理而且明顯,可見夢工場和精神科的世界,一旦crossover 真的可以有《風雲》* 摩訶無量的力量。
家庭與精神
《黑天鵝》的妮娜與母親的關係,也是家庭治療的課題。
「怪獸家長」是香港人常說的詞語,到底如何才算是正常?如何
才算是怪獸?其中一個指標,是對待子女,要「與年齡相符」(Ageappropriate)
。
妮娜已經是亭亭玉立的成年女性,可是媽媽還是把她當作小女孩般教養,替她修指甲,為她選衣服,拒絕她其他活動,甚至連飲食都完全操控。媽媽強調很愛女兒,這一點毋庸置疑,只是這種與年齡不相符的愛,可以把人活活浸死。
子女初出生時,要餵他飲奶,替他換尿片,隨著子女成長,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挑戰,步伐也許有快有慢,但作為父母,需要掌握子女成長的步調,一步步放手,放手不是甚麼也不管,放手是一個過程,要他慢慢地成長,行出自己的路。
2012 年,林子祥父子有一個維生素丸的廣告,林子祥說:「唱歌?條路好Tough,好難行。」
林德信說:「佢怕我頂唔住,所以我更加要試。」
林子祥說:「在前面帶住佢?定係在後面back up 佢?」
林德信說:「其實我頂得住,重可以行自己嘅路。」
簡單的對話,配合《邁步向前》這首歌,說的就是拿捏在適當時放手的藝術。
*《風雲》是馬榮成筆下的港產漫畫,主角步驚雲和聶風聯合攻擊時,可迸發出摩訶無量的力量,戰鬥力倍數上升
《永遠的愛麗絲》
我不是在受苦,我在掙扎
片名:Still Alice │中文譯名:永遠的愛麗絲、我想念我自己
導演:華殊韋斯特摩蘭(Wash Westmoreland)、李察葛拉薩(Richard Glatzer)
演員:茱莉安摩亞(Julianne Moore)、艾力寶雲(Alec Baldwin)、姬絲汀史超域(Kristen
Stewart)│美國 / 2015
「請不要說我在受苦,我不是在受苦,我在掙扎。
掙扎著與從前的我保持聯絡。
我告訴我自己要活在當下,事實上這是我唯一可以做的事。」
故事簡介
Alice Howland(茱莉安摩亞飾)是大學教授、語言學家、神經學家、教科書作者、女強人、出色的演說家。她正在進行一場學術研究,正朝往學者之路前進。然而生活已經悄悄地起了變化。
她越來越捉不緊一些詞彙,往往話到嘴邊卻說不出意思。她在家的附近慢跑,卻驟然迷路,令她意識到身體出了問題。Alice 約見神經外科醫生,經過一連串測試,排除了腦癌的可能性, 但是未能鬆一口氣, 在簡短智能測驗(Mini Mental StateExamination)中,顯示短期記憶出了問題,再配合腦掃描,證實患上了阿爾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認知障礙症其中一種)。愛麗絲感覺驚恐,但不失冷靜。
Alice 只不過五十歲,這麼早病發,是罕有現象。這個病症有遺傳傾向,她坦白向家人講述這事,全家感到震驚。老公(艾力寶雲飾)
不太肯定這是真事,但全力支持太太。
大兒子Tom 是急症室醫生,仍然沒有固定女友,他對此事表現比較冷靜。經基因測試後證實沒有被遺傳。女婿Charlie 是個好丈夫,二女兒Anna 剛剛懷孕,卻被證實存有此病的基因。小女兒Lydia(姬絲汀史超域飾)不肯升讀大學,一心向演藝之路進發,令父母擔心。她索性不做基因測試。
Alice 努力令自己維持記憶,她把個人資料化成問答題,每天背誦、書寫備忘、便條、甚至錄像,讓他日的自己可以和今日的自己溝通。Alice 獲邀到阿爾茨海默氏協會演說,她指出自己不是在受苦(suffering),而是在掙扎(struggling),掙扎著與過去的自己聯繫,而且必須要活在當下(live in the moment)。這就是忘記的藝術。
Alice 的丈夫想搬到另一個省接受升職,Alice 當然不想搬離熟悉的社區,幾經商議,最後丈夫也是選擇離開。小女兒Lydia 搬回家照顧媽媽。
Alice 在電腦檔案內發現較早前的錄像,其實是當日的自己指示今日的自己如何服藥自殺,她一步步進行,但被打擾而失敗了。在Alice 最後的歲月,她連基本的表達能力也漸漸失去了,但和小女兒Lydia 的關係卻日益親密!
論戲說病
這齣電影2015 年2 月5 日起在香港上映,茱莉安摩亞在2 月22日憑此片奪得奧斯卡影后,除了令本書在截稿前一刻多添一齣好戲,也再一次令我明白,描寫疾病的電影,的確可以在電影圈大放異彩,贏取電影的「大滿貫」。這屆男主角是漸凍症的霍金,女主角是認知障礙症的Alice,期望夢工場繼續喚起大眾對各種病患的關注和理解。
寧願患癌症還是患認知障礙症?
Alice 說寧願患癌症,也不願患上這個阿爾茨海默氏症,因為她感覺羞愧!羞愧源於社交障礙,當出席社交場合,難免說錯話做錯事,行為像小孩子般出錯,就會有醉酒鬧事,醒來後悔的羞愧。當然我們明白這種羞愧不是理性,因為這不代表真正的自己,可是患者的個人觀感,絕對可以理解。身體的病會摧殘身軀,精神病會扭曲思想,認知障礙卻會掏空意識,各有苦頭。
羞愧感也常見於精神病。病人在精神錯亂時往往說了一些難以收回的話,到病情好轉時,有時會後悔。抑鬱纏身的病人,有時連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也做不到,擔心連累家人,也會有些羞愧。這個問題不是病人本身,是疾病所引發。Alice 想通後,就明白疾病有其原因、過程,也當然有治療的一天。
我思故我在
人生每一件事情,說到尾都只是為自己留下一些回憶。讀書、學習、旅遊,無非都是增廣見聞擴闊眼光,但這個病恐怖之處,在你連最後的一點記憶都奪走。那麼「我」還是不是「我」?柏拉圖認為「我」不一定是客觀存在,因為「我」可能只不過在發夢,然而「我思故我在」,這個正在思考的我,就真正地存在!可是阿爾茨海默氏症把這個「思」都一點一滴挖走,「我」還餘下些甚麼?癌症病人也許可以帶著尊嚴離開,可以最後一刻仍然堅持,而認知障礙症的患者卻可能被淘空了意識而離去。
面對如此慘痛的病,人生可以如何?就如《明日的記憶》所言,人生下來就是一個絕症,明知一百多年內總會死去,但不代表束手無策。大家還原基本步,就是「活在當下」。Alice 說「活在當下」其實是她唯一可以做的事,感覺很悲愴,但也很積極。二女兒在這時候懷孕,這是好時機嗎?其實人不能預知未來,因此沒有人可以肯定現在是不是好時機,所以要做便做吧!
小女兒拒絕接受基因測試,多少反映她的性格和人生觀,可是電影沒有詳說,可算浪費了劇本的細微處。這個《吸血新世紀》的演員,本應可以和媽媽擦出更多火花,然而卻未見突破表現。
這齣戲和《明日的記憶》有很多相似之處:智者患病、最初是詞彙問題、迷路、腦掃描、簡短智能測驗、失去工作能力、安排自己參觀老人院,及以一個演說的場合,來表達角色的想法。不過《永遠的愛麗絲》在處理家人感受的部份,有更多描寫。口口聲聲說永遠在身邊的老公最後選擇了工作,反而為理想遠走了的女兒回家照顧媽媽,人生其實充滿選擇。當世上物質都不持久,我們在乎一份窩心的回憶;當回憶都不實在了,就只有一份愛的飄渺感覺!
《黑天鵝》
難為正邪定分界
片名:Black Swan │中文譯名:黑天鵝
導演:戴倫艾洛諾夫斯基 (Darren Aronofsky)│演員:妮妲莉寶雯(Natalie Portman)
美國 / 2011
「她所作所為都發自那黑暗內心,
我想是因此令她的演出那麼奪魄驚心,
有些危險,有時甚至完美,亦很具破壞力。」
故事簡介
妮娜(妮妲莉寶雯飾)自小在母親過份保護和控制下成長,人生唯一的活動就是芭蕾舞,她一直渴望成為出色的芭蕾舞表演者。舞團導演湯瑪準備在新一季公映《黑天鵝》,女主角需要一人分飾白天鵝和黑天鵝兩個角色,白天鵝代表善良和純...
作者序
你認識精神病嗎?
或多或少,你一定有認識!
不過,你是如何認識呢?除非你自己或你的至親有患病的經歷,否則,你的認識多數是來自電影。
電影的力量很大,一套《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加一套《癲佬正傳》,就把市民大眾對精神病人
的印象深深烙下,歷數十年而不散。《不赦島》(Shutter Island)和《黑天鵝》(Black Swan),更加成為普羅大眾的指標,權威地闡述什麼是「精神分裂」?什麼是「幻覺」?就算是抑鬱症、認知障礙症,甚至複雜的人格異常,一套電影可以比醫生的講解更令人深刻。
電影世界是夢工場,製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夢,配上精神病的題材,這個夢更加可以天馬行空,想像雄奇。
這些電影探索人性心理的光明面和陰暗面,勾勒出最感動和最傷痛的心理關係,結果往往叫好叫座,在世界各地的電影頒獎禮中大放異彩。可是也有大量被渲染作暴力、變態、懸疑、恐怖、驚嚇、鬼魅片的題材。
醫護同業有時不敢苟同,笑說這些都是誇張失實的誤導。這樣簡單的評論,並不公平!電影的橋段,主角的病情,也許會因為戲劇的元素而誇張了,然而主角經歷的內心衝擊,卻是活生生的經歷。主角背負著各式各樣的精神病患,那些病的真面目到底是什麼?
我希望可以作為電影評論員的身分論戲,也可以作為精神科護士的身分說病。藉著病來了解電影的橋段,也藉著電影來了解病。
我愛電影!我關心精神科!
兩種截然不同的味道混合起來,就似馥郁的紅茶配上酸澀的檸檬,卻可以泡出一杯清香的檸檬茶。原來塵世間的crossover,加起來往往有點新意思。
本書嚴選由1960 年以來39 齣有關精神科的電影,加以細看和分析。這是香港第一本同類型的作品,為浩瀚如海的電影,搜尋出精神科的光與影,刻一個足跡,也立一個見證。
是日公映精神科,當精神病被擺上大銀幕,我就用筆鋒來剖開它。
這是我第五部個人作品,並非要照見五蘊皆空,反而發現真實與虛幻只在一念之間。
一齊來進入我文字下的夢工場吧!
你認識精神病嗎?
或多或少,你一定有認識!
不過,你是如何認識呢?除非你自己或你的至親有患病的經歷,否則,你的認識多數是來自電影。
電影的力量很大,一套《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加一套《癲佬正傳》,就把市民大眾對精神病人
的印象深深烙下,歷數十年而不散。《不赦島》(Shutter Island)和《黑天鵝》(Black Swan),更加成為普羅大眾的指標,權威地闡述什麼是「精神分裂」?什麼是「幻覺」?就算是抑鬱症、認知障礙症,甚至複雜的人格異常,一套電影可以比醫生的講解更令人深刻。
電影世界是...
目錄
目錄
代序一 李兆華醫生
代序二 劉言醫生
代序三 陳啟泰醫生
自序
幾點說明
第1章:環球精神病院面面觀 Psychiatric Hospital in the World
1.1《天才與白痴》 香港早期的精神科醫院
1.2《回魂夜》 香港純粹搞笑的精神科醫院
1.3《激戰》 澳門抑鬱女遇上香港過氣拳王
1.4《歡迎來到隔離病房》(クワイエットルームにようこそ) 日本先進的精神科醫院
1.5《再造人之戀》 韓國最自由開放的精神科醫院
1.6《不赦島》(Shutter Island) 專門服務精神科罪犯的醫院
1.7《A面B面》 中國六十年電影的唯一精神科醫院
第2章: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2.1 《有你終生美麗》(A Beautiful Mind) 天才 + 幻覺 + 胰島素休克治療 + 腦電盪治療 = 神的玩笑
2.2 《黑天鵝》(Black Swan) 難為正邪定分界
2.3 《癲佬正傳》 香港精神健康史上最慘烈的案件
2.4 《神探》 眾人皆睡我獨醒
2.5 《暴瘋語》 廿四小時一對一的幻覺治療
2.6 《旺角監獄》 分裂性格好比《搏擊會》(Fight Club)
2.7 《神經俠侶》 融入社區的病人
2.8 《無間道III終極無間》 幻覺是心魔
2.9 《異度空間》 自我實現預言
2.10《驅魔人》 如何區分精神病和被鬼附?
2.11《觸目驚心I+II+III+IV》(PSYCHO) 變態殺手就是精神病嗎?
第3章:愛情妄想Love Delusion
3.1 《天生愛情狂》(Don Juan DeMarco) 病人比醫生更快樂
3.2 《急救愛情狂》(Nurse Betty) 戀上電視的解離狀態
3.3 《妄想》 我無唔記得係你記錯
3.4 《天使愛過界》(He Loves me, he loves me not) 愛情只不過是一場妄想
3.5 《失戀自作業》(Silver Linings Playbook) 躁狂抑鬱症的愛情治療
第4章:人格異常Personality Disorder
4.1 《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 異常暴力的厭惡治療
4.2 《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反社會型人格異常
4.3 《我有無問題》(Girl, Interrupted) 當邊緣型人格異常遇上反社會型人格異常
第5章:抑鬱症Depression
5.1 《丈夫得了抑鬱症》(ツレが うつに なりまして) 無論疾病健康都與你廝守
第6章: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
6.1 《最愛女人購物狂》 四個強逼症病人的愛情故事
6.2 《捉迷藏》(HIDE and SEEK) 疑神疑鬼的創傷後壓力症
第7章:認知障礙症Major Cognitive Disorder
7.1 《明日的記憶》(明日の記憶) 最珍貴的記憶是甚麼?
7.2 《永遠的愛麗絲》 我不是在受苦,我在掙扎
第8章: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y
8.1 《我的馬拉松》 自閉童母親才是主角
8.2 《何必有我》 肥貓奠定智障形象三十年
8.3 《龍的心》 照顧者的夢想
8.4 《地球上的星星》(Taare Zameen Par) 讀寫障礙的孩子就不可愛嗎?
8.5 《驕陽似我》(Good Will Hurting) 資優一定出人頭地嗎?
第9章:醫護也是人 We Are Also Human
9.1 《妙手情真》(Patch Adams) 精神病人當上醫生
9.2 《醫者負我心》(Shrink) 在診所外吸大麻的精神科醫生
9.3 《危險療情》(A Dangerous Method) 精神科醫學始祖醫病醫上床
後記
電影資料列表
目錄
代序一 李兆華醫生
代序二 劉言醫生
代序三 陳啟泰醫生
自序
幾點說明
第1章:環球精神病院面面觀 Psychiatric Hospital in the World
1.1《天才與白痴》 香港早期的精神科醫院
1.2《回魂夜》 香港純粹搞笑的精神科醫院
1.3《激戰》 澳門抑鬱女遇上香港過氣拳王
1.4《歡迎來到隔離病房》(クワイエットルームにようこそ) 日本先進的精神科醫院
1.5《再造人之戀》 韓國最自由開放的精神科醫院
1.6《不赦島》(Shutter Island) 專門服務精神科罪犯的醫院
1.7《A面B面》 中國六十年電影的唯一精神科醫院
第2章:精神...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