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麼?她是更早跟她的男人脫離了關係,獨自在外生活了一個時期。都是為着秀梅的事兩人鬧翻的,羞人喲!還是不要聽的好。總之是,女人專門想去依靠男人生活都是難!」我起身,她怪叫起來:「先生,就要走?你是為了探望秀梅她們而來的?多有心,可惜太遲了!當初怎麼你要一下就走呢?是呀,怎麼就走呢?試想看,秀梅和你多要好,她們一家多麼喜歡你。你要走,真奇怪!現在又要特地回來看她們,真奇怪!」
我疾步走,繞過伸長白頭的菜畦,推開籬門,心中像凝着無數的淚滴。一隻牛犢緩緩地打從面前跑過,忽然想起什麼似的發出一聲悲鳴。
內容簡介
本書是馬華資深作家原上草的短篇小說自選集。原上草文筆老練,深刻探索人生問題。純樸寫實,小說普遍描寫小人物的生活際遇、生活追求和理想目標;此外,原上草身為男性,卻為女性仗義執言,鼓勵女性爭取自由自主。這本自選集中的作品反映出五十、六十年代南洋華人社會與經濟狀況、女性的生活概況、人民的生活素質與意識覺醒,是當今探討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珍貴文獻。
本書特色
1.作者原上草是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的創始人之一,並於1998年榮獲第五屆馬華文學獎。
2.小說內容深刻描繪社會現狀,充分反映馬來西亞的大環境。
作者簡介:
原上草
原名古德賢,1922年11月5日生於廣東省梅縣,1999年辭世。4歲即隨父母從中國到馬來(西)亞定居,自小在馬來亞受教育。自1941年開始寫作,另有筆名沙風、古跡、蝨蟲等。曾擔任《學生周報》、《建國日報》、《大衆晚報》、《馬來亞通報》、《寫作人》等主編。原上草是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的創始人之一。1978年出任為首屆大馬寫作人(華文)協會主席一職。
原上草是位優異的小説家,他的小說集有《韭菜花開》(1961)、《詩人方如夢》(1963)、《房客》(1964)、《迷途》(1975)、《水東流》(1981)、《亂世兒女》(1985)等。他也是馬華文壇傑出的散文家,著有散文集《萬家燈火》(1976)和《原上草散文選》(1991)。多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作品編入中學華文課本。1998年榮獲第五屆馬華文學獎。
章節試閱
【瘋子】
許多年來我很少看見過瘋子,也許可以說完全沒有;雖然有一兩回聽到別人說那裏那裏有人忽然的發瘋,瘋成怎樣地出乎常人意料之外,但是總談不起一個具體的印象。前幾天我有事到某村去,看見一位頸掛念珠,鼻架眼鏡,下顎「羊咩鬚」飄飄的中年漢子,手中執著幾張紅綠鈔票站在路中央叫囂,罵別人熟視無睹不肯施捨他一點兒錢,肯施捨的又給得那麼少。他罵得多麼離奇,後來聽人說他是瘋的,常常村過村去向村人「捐」錢,不給的或給得少的一定要挨他罵。既然瘋了又明白金錢的可愛,這例子或許在許多瘋子當中能夠找到好幾個,不過在大體上說只有常人才懂愛錢,才懂得為什麼應該愛錢。我不相信那個是真的瘋,然而別人卻硬指是如此,那麼好罷,凡是愛錢愛得無理的都一起視為瘋子好了。
看到一個愛錢的瘋子,我又不禁想起以前家鄉地方的兩個不愛錢的瘋子來。
首一個該提到的是那個可憐的馬來人―「沙都仙」。「沙都仙」不是他的名字,實在的名字好多人都說不出,只知道他的渾號就叫做「沙都仙」。
「沙都仙」什麼時候瘋起的,好像並沒有誰去根究,他在我們做小孩子的眼中出現就彷彿從天而降一樣的感到突然。事實上小孩子們是不明白什麼叫做瘋子的,只因見了他的舉動特殊,樣子古怪,便自動地圍前來看詳細,看到可能跟他開點兒玩笑,便也跟他鬧著玩。
「喂!『沙都仙』!」一個頑皮傢伙向他伸出一隻小拳頭,另隻手捏緊一根燃著的菸頭藏在身後。「沙都仙」的黑而髒的手掌毫無考慮的伸出了,可是得到的赫然是根熾熱的菸頭!他急忙把手掌一縮,目瞪瞪的望著對方,並沒有露出惡意,但孩子們卻哄然一笑,走得乾乾淨淨。
他喜歡無聲地走到人家身後托砵似伸開五隻手指,那張頭髮和鬍子幾乎分辨不清的臉孔微笑著,只不作聲。等待人家忽然翻過臉來嚇一跳的時候他才用細微的聲音說了句:「沙都仙。」(一分錢)人家略一猶豫,他立刻垂手而去,覓過對象如法炮製。似乎討得著也好,討不著也好,絕不給人麻煩,他就是這樣得人高興。
在這裏我又說錯了,這個瘋子並不是不愛錢的,不過是這樣,他每次的討額鐵定是一分錢,給多一分他不要,給上一個銀角他看都不要看,強給他,他翻身走掉。總之只要一個銅板,袋裏有一個銅板便能令他乖乖地躺在陰涼的草地上睡一場覺,所以「沙都仙」的綽號,大概就是這樣的來歷。
除了討錢、睡覺,「沙都仙」還有另外緊張的工作:他每天必須巡遍整個街市,拾煙蒂是主要,地上的食物也是搜羅的對象,然後逐漸關顧到每一處角落的垃圾箱,舉凡果皮、爛魚、香蕉、菜莖,鹹魚、餅乾、蔥頭等等都好好的撿出來,把身上那套終年穿著的有四個口袋的對襟大衣都塞得滿滿地,到了這種情形下他似乎已感到滿足,慢慢找個清靜的所在坐下來,掏出衣袋裏的爛魚或者其他的食物細細的吃著。他的腸肚不知是怎樣的一副腸肚,不管生的熟的,鮮的腐的都一樣合適,當進食的時候我們看得很清楚,看得大家無不搖頭掩鼻,他卻吃得津津有味;同時長年長月這樣的吃著,在衛生家們眼裏看來早就該「不堪設想」了,但是卻也奇怪,他並不因此生病,反而活得比別人健康。
白天,「沙都仙」徜徉在街市上;晚上,他失了蹤;沒有人知道他歇宿在哪裏。等到明天太陽出現的時候他又一同出現,就像住在太陽裏面一樣,叫人感到莫大的迷惑。還有更感到迷惑的是他會忽然換上一套新縫的西裝,這個要他自己進縫衣店去縫製是絕對沒有,去偷的嗎?「沙都仙」一貫來保持最好的「瘋」格,東西不是從地上或垃圾箱裏面撿到的他不屑放進自己口袋裏。那麼他從哪裏得來呢?還是一道謎。直到有一回,「沙都仙」坐在習慣上喜歡的一塊草地上,不知怎麼忽然跟個同籍的中年人起了爭執,那個拚命拖他走,「沙都仙」拚命掙扎不肯跑,僵持了好久,惹動了一兩個好管閒事的人。後來一問才知道「沙都仙」原本有個很過得去的家庭,那個拖他走的便是他的哥哥,哥哥痛心這個瘋子弟弟,常常想辦法帶他回家去,可是瘋子弟弟酷愛這種流浪生涯,不願回去永遠關在家裏。他不願回去,而且又不能加以理喻,親哥哥儘管關心也是徒勞無功的。
這樣過了許多年,「沙都仙」的鬚髮漸漸泛著白,臉頰也漸漸窪下去,有一回似乎染上一場病,金黃的臉色襯著瘦骨支離的身體緩慢在街市行,逢人也一樣伸出手掌喚:「沙都仙!」不過聲音已微弱到很難聽清楚。以後有個時期看不見他,不久又告出現,出現不久又告不見,那時正是人心惶惶害怕戰爭的降臨,一個不足輕重的瘋子的失蹤那能引起大家的關注。於是就這樣永遠不見,不知他的生死存亡。
有一個瘋子也是同時期的產物。他沒有姓,人們稱他「顯哥」,或是「顯叔」,老實一點的就率直喚他「阿顯」。這位阿顯不像前者洩氣,長得體高力大,氣概不凡,而且像凡人一樣靠勞力吃飯,應答對話也沒有牛頭不對馬嘴的地方,只是不肯多說話。他不論是站著或走著,常常嘴裏念念有詞,一面且說且笑,笑得嘴犄角邊白沫亂湧,兩排黃牙齒都露出來,不知道的以為他說的什麼好笑的事情,可是仔細聽聽,一點兒也聽不出什麼。
對於阿顯發瘋的歷史,據少得可憐的老年人說是這樣:阿顯以前有點錢,不幸找了個楊花水性的女人,那女人在某一個晚上席捲了他所有的錢物跟人私奔了,事後發覺已經太遲,因此一激便變成了瘋子。實際情形對不對可不敢咬定,當我認得他的時候他的鬍子已好多和好長了。
不論日夜晴雨,阿顯那副富有彈性的的上身永遠赤裸著,下身永遠是那條千補萬補的黃斜褲,褲腳往上捲恰巧捲到膝蓋邊。他比較有固定性的住址,凡是住著的房子又是必然的免費,那些見錢眼看的房東們無不對他特別表示優待,他們表示優待並不是出於同情一個瘋子的遭遇,因為瘋子也會替他們做工,工作所值足以抵償每個月只區區幾毛錢房錢而有餘。
阿顯喜歡跟人做工,他的工作卻又獨沽一味―只限於挑水。原來地方上沒有私家水喉的敷設,只有零零星星的幾處公共水喉,家家的用水大都由各家的婦女用兩隻火油桶盛了挑回去,全埠居民論千,公共水喉又有限,所以日以繼夜水喉頭邊老是人流不息,挑擔水兒也並不輕鬆。若是碰見旱天,那更不得了,水喉頭兩邊漆得紅紅黑黑的火油桶堆得像小山,婦女們往往為了「一桶之差」而互相用扁擔大打出手。這時最苦的還是一些用水特多的賣熟食的店家們,幸虧有了阿顯,他們就得了救,同時阿顯也應運而生,專攻挑水。
阿顯應主顧或房東的需求出門挑水了,別人一擔只前一隻桶後一隻桶,頂多加一隻在前面合三隻桶,他一擔卻前四後四合八隻桶!一到水喉邊輕輕把正在盛著的水桶搬在一旁換上他的,別人當然不依,把水桶亂碰過來,那也好,他一言不發忽然奪過來人的水桶往前一擲,最少擲開幾丈遠。還不服氣嗎?他兩手高高舉起那跟盃口來粗的不像扁擔的扁擔,扯滿血絲的眼睛睜得像兩顆銅鈴,挑水的都是膽小的女人,看見這情形早已嚇得半死,就算是男人罷,誰又願意跟個瘋子鬥?因此阿顯始終是勝利的。別人守候一個整天還守候不到兩桶水,他阿顯一個不消半天,就把幾家主顧的水供應得齊齊全全。
假使阿顯沒有具有以上那種令人費解的脾氣,別人一定不以為他是瘋,認為純粹是一個蠻橫不講理的漢子罷了,他賣力的替人擔水,從不取酬,給他錢糧無論如何不收,只要給他飯餐他便感心滿意足;同時對於飯餐他沒有嫌棄好壞,只要飯足,菜肴是不成為問題的,沒有菜,他吃白飯,有菜,他光吃菜,菜完然後吃白飯,彷彿菜和飯一起下嚥是十分難受的事。他的勞力的代價既是這麼合算,自然主顧們一天天的在加多,他一樣的應酬,一樣的只要吃飯。可是他只得一張嘴。當然不可能吃遍每家的飯,不過不要緊,他肯替人操勞不一定就要為了那些,只要他心裏高興,隨便誰遇見他挑著水跑過都可以招呼他一聲:「阿顯叔,水給我!」他站住一看,不管認識不認識的人家他都一樣挑進屋裏去,倒完了回身便走,不說什麼,就像非常應份一般。
他有這份瘋的美德,無形中把他在搶水時給人蠻橫不講理的印象沖淡了,店家看重他,這是必然的,就是吃過虧的主婦們有時也對他眉開眼笑,恭敬三分,一個瘋子能得到像阿顯這般地受男女們的互相敬重,說來也許沒有人肯相信的。不幸他對於孩子的我們沒有半點好感,孩子們完全招惹他不得,這一層隔膜一直維持到淪陷初期。
淪陷初期市內十室九空,米飯成了比金子更重要,阿顯的水沒有了主顧,昔日當然的主顧也不再認得他,因為誰也不願意用可愛的米飯來換不中用的水。水既失了銷場,只懂得挑水的阿顯立刻陷進了苦境,水桶擱了好幾天,人也變得有神沒有氣。那時候,我家恰巧跟他住在兩隔壁,一連兩晚聽他呱呱叫,大概是抵不住過度的饑餓。第三晚靜下來,聽跟他同屋人說阿顯在一個清晨挑著七八個火油桶走了,看樣子他想遷居到離這二十多哩的鄰埠找生活去;沒有車,當然是跑、幾天後又聽人說阿顯果然真想到鄰埠去,可是沒有跑到,卻在半途遇著日本兵,不明不白的犧牲在他槍尖下。
此後,埠裏人再也看不見阿顯,跟失蹤的「沙都仙」一樣大家都不願再談起這個瘋子的名字。是的,橫豎死了,橫豎又是瘋子,常人對瘋子起了懷念究竟是不可思議的一回事啊!
【瘋子】
許多年來我很少看見過瘋子,也許可以說完全沒有;雖然有一兩回聽到別人說那裏那裏有人忽然的發瘋,瘋成怎樣地出乎常人意料之外,但是總談不起一個具體的印象。前幾天我有事到某村去,看見一位頸掛念珠,鼻架眼鏡,下顎「羊咩鬚」飄飄的中年漢子,手中執著幾張紅綠鈔票站在路中央叫囂,罵別人熟視無睹不肯施捨他一點兒錢,肯施捨的又給得那麼少。他罵得多麼離奇,後來聽人說他是瘋的,常常村過村去向村人「捐」錢,不給的或給得少的一定要挨他罵。既然瘋了又明白金錢的可愛,這例子或許在許多瘋子當中能夠找到好幾個,不過在大...
作者序
【導讀 時代的隱痛:原上草筆下的南洋女性】⓪潘碧華/張尤蕊
原上草是四○年代中期的馬華作家,原名古德賢,祖籍中國廣東省梅縣。四歲時隨父母南來,落足彭亨州的雙溪林明埠,畢業於林明中華小學、中華中學初中部。他當過文員、電影廣告員、會館座辦、流動小販、茶店老闆、教師、編輯等。曾以沙風、原上草、虱蟲、古跡等筆名在各報章副刊發表作品。一九五九年後,陸續擔任《學生週報》、《建國日報》、《大眾晚報》、《馬來亞通報》、《寫作人》季刊的編務。一九七八年,馬來西亞華文寫作人協會成立,中選為首屆主席(會長)。他主要的著作有:《韭菜花開》、《水東流》、《迷途》、《房客》、《萬家燈火》、《亂世兒女》、《風雨榴槤坑》等。一九九八年,他榮獲第五屆馬華文學獎,翌年十月十三日與世長辭。
戰前的南洋社會,居民多為當地土族和外來勞工,教育不普遍,文化的建設也比較緩慢。缺乏高層次文化的引導,社會思想落後。原上草初中畢業後想到中國大陸繼續升學,因為戰亂,失去了求學的機會。他的思想建設來自閱讀,他初中時期,擔任學校圖書館館長,看了大量中國現代文學作品,因此深受五四作家提倡的民主思想所影響,認為文學可以改變社會。讀者從他小說中可以看到明顯的人物形象展現,強烈的人物性格描寫,他企圖通過文學描寫喚起人們對生存價值、民主精神、舊傳統和新思維的重新審視。這種理性精神的表現對當時的馬華小說有直接的影響,並貫穿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作品,形成一股「題材熱」。在原上草的小說中,愚者和智者形成強烈的對比,也形成了二元對立的情況。讀者不難發現,在眾多小說人物當中,最常出現的「引導者」是教師的角色。作者通過像教師這些受過教育的知識份子來提出問題、討論問題和解決問題。雖然這些作品過於理性,形成藝術表現上的生硬,但是確實是那個時代大部份馬華作家有意為之的方式,他們抱著文學反映社會,將社會風氣撥亂反正的理想進行寫作。
原上草出身清寒,他憐憫貧苦大眾的生活,也特別關懷女性,同情她們在社會的洪流中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他對人生的慨歎是出自個人的遭遇和一代人命運的統合,體現出在閉塞的社會環境中,一個有理想的作家嚮往光明的呼喊。通過文學,作家企圖尋找生命中浪漫與現實的平衡點。原上草的短篇小說涉及的主題很多,有愛情、親情、教育、人性等主題,其中對人性矛盾的探索、透析最為精彩。除此之外,對社會問題的折射,也顯得文筆老練,探索的問題深刻。本文主要探討原上草短篇小說中有關女性角色的書寫,通過女性的命運看那個時代無法避免的悲劇。
一、多重的壓迫:弱勢女性的悲哀
東方社會傳統重男輕女,女性的生存權利一向不受社會所重視。隨著西方女性主義在十八世紀的法國大革命(French Revolution)中崛起,要求男女平等的聲音喚起人類重新審視女性在文明發展中的角色,經過漫長的時日,終於在二十世紀初傳到亞洲,女性在教育、藝術、文學等領域得到前所未有的開放,她們參與文化建設,表現自己。中國五四文學作家在女性解放方面有所關注,女性自我書寫,也成為文學書寫的物件。原上草在中學時期熟讀中國現代文學,深受五四新文學的人文關懷思想、反封建、重科學精神的影響,他的多篇小說以女性為主角,她們勤勞、善良、智慧、賢淑,然而命運並沒有眷顧她們,卻讓她們在那個時代,遭受各種磨難。他同情女性的遭遇,因此為她們的不幸打抱不平。
傳統社會以男性為尊,女性依附男性而活。當時的南洋社會和舊中國一樣屬於男權社會,由男主外而女主內,家庭的經濟重擔都落在父親或丈夫或兒子的身上;所以一旦經濟支柱倒下,女性的生存條件也就受到威脅,可能的反應便是激發潛在的理性部分。她們想掙脫困境卻沒有能力,唯有借助他人的力量,作為她們心儀和信任的男性是唯一的人選。換句話說,她們最後將理性交由感性來支配,將命運交托於情感,一旦情感因某種理由消逝或崩潰(或死亡或背叛),她們的精神支柱(金錢支柱)就會倒塌,因而向命運低頭。
婦女受教育的不多,經濟不獨立,因此無法維持日常生活,唯一辦法便是依賴男性生存。在原上草的視角下,傳統觀念束縛了女性的個性發展,女性為了生存,往往無從選擇。原上草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韭菜花開》出版於一九六一年,收集了十三篇完成於五十、六十年代的作品。《韭菜花開》開篇就寫滿園韭菜花開的時候,一個被派到鄉野執教的先生第一次推開了施家的籬笆門,從此就被捲入幾個女人的命運漩渦中。施家的男丁早逝,剩下老弱婦孺三人,媳婦因家裡實在沒有東西吃了,只好改嫁給城裡的一戶人家當填房,伺機拿點東西回去接濟兒女和婆婆。施家婆婆不能諒解媳婦的改嫁,阻止孫子阿發和孫女秀梅與他們的母親見面。阿發因為想念母親,所以經常紅著眼眶上學,老師因好奇而揭發了這家女性三代的悲劇。
原上草筆下描繪的女性樸素真誠,善惡分明,然而她們沒有受過教育,不知道何謂男女平等。面對坎坷的命運,她們也想反抗、改變,卻無能為力,往往從一個絕境逃出,又落入另一個絕境,並沒有真正的逃脫。女性的不幸有時也因為同性長輩的迫害而加劇。施老婆婆這種決定性角色(masterrole),她重男輕女,非常迷信、思想愚昧、個性固執,個人的無知,往往是家裡成員不幸的主因。
施老婆婆喪夫之後,依賴兒子過活。兒子死後,她把希望寄託在唯一的孫子阿發身上;由於媳婦改嫁,她將媳婦當作眼中釘。阿發生病了,她不願意將孫子交由媳婦找醫生治病,她認為神明的力量和求來的靈符比較有效,只會給孫子求籤喝符水,差點鑄成大錯。施家媳婦一向逆來順受,丈夫死後,一家生計成了問題,迫於無奈,改嫁他人,暗中接濟與前夫生的孩子。媳婦的再嫁讓施家婆婆感到難堪和厭惡,經常在語言上和行動上打擊媳婦,對外人稱媳婦已經死了,不允許孫子和他們的母親見面。
後來為了籌措醫藥費,施家婆婆要把孫女秀梅嫁給賣菜的阿榮哥,秀梅出走向母親和繼父求助,不料繼父對她意圖不軌。秀梅的母親不願意女兒受辱,母女逃出繼父家,然而又陷入衣食沒有著落的困境。秀梅無計可施,只好答應嫁給賣菜的阿榮哥。原以為嫁給阿榮哥是一個歸宿,不料阿榮哥家裡已有家小,秀梅只是做二房。不到兩個月,大小兩房起了衝突,還大打出手。施老婆婆為了替孫女出頭對付大房,最後活活被氣死。
女性若沒有自立的能力,生活沒有保障,只好視依附男性為終身依靠,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生活出現困境時,這些婦女的解決方式就是找一個可以依靠的男人,因此秀梅母親改嫁,秀梅嫁作二房,都是無可奈何的選擇。秀梅也想作出自己的選擇,但是她的思想意識不高,還是逃不脫傳統的社會思維,她想自己找一個值得信賴的男人去依靠。她心儀有文化的教書先生,尋到先生的家鄉,先生卻已離家在外埠教書。秀梅失望回到自己的家,接受命運的安排。秀梅的媽媽改嫁和秀梅後來嫁作二房,都沒有讓她們的苦難結束,反而衍生了她們的人生悲劇:秀梅險被繼父侮辱、母親離開繼父家、婆婆被氣死。
另一短篇《後來娘》寫的是女性的愚昧和悲哀。阿珍妹的母親去世後,父親娶了帶著油瓶女的繼母。繼母總是對阿珍妹打打罵罵,還經常讓她挨餓,自己的女兒卻「一大塊一小塊的吃肉」,待遇之差異,連年紀尚幼的異父異母妹妹也感覺得到,也效仿母親的態度,常常欺負姐姐:
看見老娘不時地炮製異父異母的姐姐,她也學起樣來了,一覺不遂意便用拳頭去舂她的背脊,用指甲去擰她的手臂、臉頰和大腿。
阿珍妹只是個七八歲的孩子,父親為了謀生,經常出門在外。繼母趁父親不在時虐待她,懦弱的她沒有勇氣向父親投訴。有一次被鎖在門外,夜深天涼,衣衫單薄的她不停打顫,好心的老鄰居讓她進去屋子睡覺。阿珍妹和鄰居一廂情願地以為父親回來後,她就可以回家。阿珍妹的苦難沒有因父親回來而結束,繼母蓄意造謠中傷老鄰居和阿珍妹的關係,父親回來拍門找人,怒斥女兒是「婊子」,不知廉恥,最後還把她「隨便」賣給了別人。
五十、六十年代的南洋社會經濟不景、文化水準低落,人民思想落後,生活的重擔往往扭曲了人性,做出損人利己的行動。《後來娘》寫出當時社會破碎的家庭,衍生出許多社會悲劇。資源匱缺,為了保障自己和親生子女的將來,繼母無法像疼愛自己的孩子那樣去疼愛阿珍妹,虐待她,中傷她,終於把她趕出了家門。在這篇小說裡,父親是家計的來源,繼母為了爭取家裡賴以生活的父親全部的義務,不惜排擠掉繼女。而年幼阿珍失去了母親,唯一可依賴的父親,卻選擇相信另一個依賴他的女人,自己卻被父親賤賣。陷阿珍妹於苦難的也是女性長輩,她們對女性後輩的殺傷力有時比社會規範還來得厲害。從阿珍妹的遭遇和繼母的卑劣,以及父親的無情,讓我們感受到婦女在那個時代的無助和悲哀。
描寫多個女性角色的短篇小說《房客》,是原上草的力作之一。小說中的女性「事頭婆」、「豆腐婆」、「財富娘」,都是現實中活生生的例子,女性的眾生相。她們在經濟上已經能夠自力更生,事頭婆僅靠收房租就可以過日子,還有能力應付經常伸手要錢的遠房侄兒。豆腐婆的生意馬馬虎虎,卻還能吃飽穿好,空閒時可以玩玩幾手賭博。「財富娘」的丈夫收入不錯,她衣著光鮮,胸前掛著金葡萄招搖,平時也愛賭。這些女性雖然已經擺脫了貧困的階段,畢竟受教育不多,閒暇沒有其他消遣,沉迷於賭博,沒有為將來未雨綢繆,最後造成家庭悲劇。
財富娘的丈夫突然生病,沒有收入,反而看病花了不少錢。財富娘嗜賭成性,甚至借錢去賭以致債臺高築,最後選擇拋下生病的丈夫和年齡尚小的女兒桂芳一走了之。桂芳的年齡最小,爸爸在銀行上班,人稱「財富」(管帳目的文員),媽媽身為財富娘,穿著亮麗,表面風光;然而小桂芳卻常被父母忽略,經常挨餓。房東太太歡喜她就給她吃午飯。後來媽媽捲款而逃,她只能依靠爸爸,沒料爸爸看不開,自殺身亡,留下她一個人面對不知的未來。
原上草的小說寫出了那個時代婦女的悲劇,在男女不平等的時代,女性必須面對多重壓迫(multiple oppression),她們的悲劇與社會傳統倫理觀念、文化意識、民族風俗、教育制度等有關。婦女普遍沒有受過教育,造成她們在思想上無法突破傳統架在她們身上的束縛。她們的生活必須依賴男性親人,如「財富娘」依靠丈夫、桂芳依靠父親,甚至「事頭婆」也潛意識依賴著遠房侄兒,偷偷與侄兒商量遣散「財富娘」一家的事。她們都是依賴著男性而生存,由於不能自主,惟有任由命運痛宰。
原上草和當時的許多作家一樣,主張文學作品反映一般勞苦大眾的現象,文學服務社會的理想,他實際行動實踐了文學服務社會原因的根本任務。通過女性角色,他提出了當時社會重男輕女、婦女教育、婚姻問題,揭示社會愚昧、思想落後的一面。作家追求思想上的自我安慰、心理的補償,在理想與現實衝突中,啟發讀者理性去追求更好的明天。作家在寫作過程中揭示了人心晦澀的陰暗面,也因為反映現實,而使作品具備了時代感、民族意義與教育功能。
二、改變的阻力:社會規範與思想瓶頸
馬來西亞於一九五七年獨立,原上草的小說背景大多處於建國初期社會轉型時代,當時的南洋社會普遍上物質缺乏,僅有檳城、怡保、吉隆玻等幾個城市,大多數的州屬都保持鄉村規模;因此作家們常取材鄉村生活,寫的都是那鄉野不施脂粉的可愛姑娘。純樸、寫實很自然的成為這時期馬華文學的一種標誌,這都是當時社會狀態和人民的心理所促成的。作為一種普遍的文學現象,寫個人的生活際遇,個人的生活追求,理想目標,這種自覺的文學追求形成了一種積極浪漫主義(Active Romanticism)精神。尼采說過,浪漫主義不是疾病,而是藥方,用來治癒疾病。作家擅於用文字挑破過去社會的弊病,展望希望的未來,強調積極勇敢才能實現理想。
原上草藉社會問題來凸顯女性的自主願望,由於社會落後,女性的自我醒覺不夠,許多女性在追求自我價值中遭遇到一連串的阻力、挫折和不幸,她們為改變命運而承受多重苦難,其中包括性騷擾、偏見、謠言、鄙視、疾病、傷殘、死亡等。小說試圖揭示女性生命意識的覺醒。原上草的這種對女性主體意識的大膽表現在當時並不常見,只是作者本身似乎還是保留了傳統的主體意識,對女性意識覺醒並沒有深刻的見解。他設定了道德界限,這道劃分隱約含有男權的影子,就小說出版的年代來看,這可以解釋成這是當時普遍的社會觀念。
愛情婚姻是女性書寫中不可或缺的命題。《水東流》描述社會保守觀念對女性的壓迫和女性追求愛情所受到的挫折。小說描述「我」與昔日同事重逢,神情憂鬱的故友談起年輕時候的一段愛情,充滿了悔恨與遺憾。那個深藏在故友記憶中的年輕時候的情人,她是個年輕寡婦,盲婚啞嫁的丈夫去世了,她只好回到年老多病的父親身邊侍候著。後來,她想和身為教師的情人私奔,逃離又再一次的盲婚,奔向不可知的未來,即使對方無法給予她生活保障,她也要義無反顧地跟隨情人逃離眼前的困境。那個時代的南洋女性多數具備舊中國社會三從(從父、從夫、從子)的思想,她們從出生就被教導附屬男性生存,沒有自己的理想,不能自主。因此,她們要爭取婚姻自由,需要勇氣,尤其是私奔的決定,更是需要很大的決心。她再三與情人約定,一定得帶自己走,最後情人還是不留隻言片語的提前離開了。
五十、六十年代的社會風氣保守,再堅強的女性,也很難承受別人在背後的指指點點。然而《水東流》的悲劇卻是懦弱的男性所造成,這個教師不敢承擔和寡婦私奔的後果,違背了他們之間的諾言,背叛了愛情與信任。小說中還提出了婚姻自由的命題,舊社會的許多男女因為不能違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結婚。然後婚後生活不美滿,婚姻不得善終。不是女的守寡,便是男的因心裡仍惦記初戀情人而走向離婚的下場,年幼的女兒也自然成為了這段失敗婚姻的犧牲品。「故友」的離婚是對自己過往的錯誤決定的自我懲罰,也是一種自我的救贖。
上一代人的情感糾葛如此絲絲縷縷,其實還涉及愛情和責任的問題。出生於貧苦家庭的「故友」,深刻瞭解一個家庭的負擔,不敢輕易承諾,悔恨放棄自己所愛一走了之,最後空對過去一段歲月慨歎唏噓與默哀。《水東流》的重心不在於那失敗了的愛情悲劇,而是反思過去的社會觀念,扼殺了許多年輕人的理想和自由,當然還有愛情。
五十、六十年代的南洋社會,城市與鄉下生活方式兩極化,鄉下民風淳樸,城市卻是冒險家的樂園,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一縷青煙》寫鄉下女子到城市尋找理想的故事。小說中的小華有主見,她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決定到幾英哩遠的工地去挑泥土,卻受到工頭騷擾。於是她離鄉背井,去了大城市才有的遊藝場工作,白天休息,晚上工作,出入歌台酒館。遊藝場、歌台是南洋城市和城市邊緣的小鎮的特有景象,成為當地人的娛樂場所。這類場所龍蛇混雜,年輕女性容易受到金錢誘惑而誤入歧途。當思念著她的愛人來到遊藝場找她,她卻表現冷漠。愛人心裡明白彼此之間的感情已經變質,夜宵吃著時興的「魚皮雲吞」,卻食不知味。為了家庭的經濟,小說女主人公必須賺取更多的金錢,她唯有投奔繁華城市,當茶花、歌女。縱使她是多麼的努力改變經濟狀況,然而只是區區一場病就輕易地結束了她的生命。
小華和許多那個時代的年輕女性一樣,她們或多或少受過教育,在社會的轉變中,她們意識到生活需要改變。比較起她們的上一輩,她們也有一定的能力作出選擇,也有了比較多的自主權。但是她們畢竟沒有充分理解自由和幸福的真諦,她們放棄了自己美好的品德和純真的感情,一頭陷進金錢和物質的世界,以為那就是幸福。小華不但辜負了自己美好的情感,也虛度了美好的生命,特別是她的生命如此短暫。
從原上草有關女性的小說,不難發現原上草在他那個時代,有意展開女性書寫的實驗性。他的小說以深刻的人物形象與性格刻劃在同期作家中顯得特別矚目,尤其是女性心理描寫,更是細膩精彩。
比如未婚的女性,以純潔之身,竭力抗拒性騷擾,《韭菜花開》的秀梅如此,《一縷青煙》中的小華也曾經如此。已婚的女性,丈夫不幸早逝,必須放棄尋常女人的生理需求與感情幸福,克制自己,為亡夫守貞(《水東流》)等,無不寫得絲絲入扣,讓我們感受到那個時代女性自我的要求。然而,這些女性在嚮往改變和自主的同時,嚴酷的道德觀使她們不敢表現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即使她們鼓起勇氣追求自己的幸福,甘願承受可畏的人言,不幸還是沒有放過她們,她們必須承受接二連三的打擊和磨難,悲劇綿延不斷。
原上草在他的小說裡大量描寫了在舊傳統下的女性,她們在殘陋觀念下苟延生存,有的扭曲了個性,也變成殘害壓迫的一方,以更殘酷的手段去迫害她們的女性後輩。小說中的女性在行動自主上,思想自主上都希望能夠走出自己的方向,尋求自己幸福的生活;然而,依附的物件的不穩定,或是個人精神上的荒蕪,使得原上草筆下的女性角色始終擺脫不了悲劇命運。
三、結語
原上草的小說廣泛受到當時讀者歡迎,主要是因為他的作品大多以日常生活為題材,他善於從草根社會中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非常貼近當時讀者的生活環境。這些生活化的題材和人物都能反映出五十、六十年代南洋華人社會與經濟狀況,人民的生活素質與意識覺醒。原上草的小說中出現許多不同的女性角色,她們的教育程度偏低、醒覺意識不高,對自身的人權自由一無所知,導致她們的命運坎坷。原上草關心自己的社群和族群,不僅是關心柴米油鹽,而是擴大至教育、文化。雖然身為男性,卻為女性仗義執言,鼓勵女性爭取自由自主,這就是他小說的可貴之處。
原上草小說窺探南洋女性普遍依附男性而生存的心理,她們的能力在男權社會中受到貶抑。她們一方面希望改變,一方面又順從和屈服於命運,形成一種兼具時代特色與國域特色的性格特質。馬華文學中偏重寫實的鄉土小說,大多反映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所描寫的對象與作者非常貼近,換句話說,作品中多少滲入了作者的真實體驗,讀者也就可以通過他的文學作品解讀到作者的生命記憶。
【導讀 時代的隱痛:原上草筆下的南洋女性】⓪潘碧華/張尤蕊
原上草是四○年代中期的馬華作家,原名古德賢,祖籍中國廣東省梅縣。四歲時隨父母南來,落足彭亨州的雙溪林明埠,畢業於林明中華小學、中華中學初中部。他當過文員、電影廣告員、會館座辦、流動小販、茶店老闆、教師、編輯等。曾以沙風、原上草、虱蟲、古跡等筆名在各報章副刊發表作品。一九五九年後,陸續擔任《學生週報》、《建國日報》、《大眾晚報》、《馬來亞通報》、《寫作人》季刊的編務。一九七八年,馬來西亞華文寫作人協會成立,中選為首屆主席(會長)。他主要的...
目錄
「馬華文學獎大系」總序
【導讀 時代的隱痛:原上草筆下的南洋女性】
韭菜花開
搬家
瘋子
栽培
後來娘
五塊錢
帶工
開張大吉
迷途
浮沉
房客
幪面人
冷暖人間
詩人方如夢
媽媽哭
水東流
一夜
一縷青煙
不了局
微塵
「馬華文學獎大系」總序
【導讀 時代的隱痛:原上草筆下的南洋女性】
韭菜花開
搬家
瘋子
栽培
後來娘
五塊錢
帶工
開張大吉
迷途
浮沉
房客
幪面人
冷暖人間
詩人方如夢
媽媽哭
水東流
一夜
一縷青煙
不了局
微塵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