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導演潘壘最壯闊、最切身的長篇小說代表作,以自身顛沛的青春經歷,寫出純潔理想在殘酷現實中的沉淪,更是近代東亞戰爭中極為寫實的見證!
靜靜的紅河,孕育善感的年輕生命,將他推向渾濁而沉痛的現實。生於越南紅河畔的華裔家庭,純潔而敏銳的青年范聖珂,注定要在思索生命意義的青春歲月,遭遇近代東亞的一連串劇變──日軍侵越、八年抗戰、法越戰爭……他隻身從故鄉投向祖國的抗日戰役,在中緬邊競度過地獄般的戰鬥;他帶著額前的傷疤,迎接一無所有的勝利復員。他始終徘徊在愛情、認同、理想的落差與矛盾中,無力掌握身邊人的、情感的、時代的瞬息萬變。隨著理想的破滅與重建,他終於看清那折磨生命、又為生命帶來歡欣的,就是他始終對自由的渴望。
這部原為三部曲的小說,是潘壘最為壯闊、最為切身的第一部作品,以自身顛沛的青春經歷,寫出純潔理想在殘酷現實中的沉淪,更是近代東亞戰爭中極為寫實的見證。
作者簡介:
潘壘
一九二七年八月四日生於越南海防市。一九四九年來台,獨資創辦台灣光復後第一本文學雜誌──《寶島文藝》月刊。一九五二年起,全心投入小說創作,出版了《紅河三部曲》、《魔鬼樹》、《歸魂》、《狹谷》、《安平港》等二十三本暢銷著作,為台灣五○年代的文壇巨擘。其中多本著作被改編為電影登上大銀幕;長篇巨著《魔鬼樹》更在一九七二年被華視改編為連續劇,紅極一時。
一九六○年代進入「中影製片部」編導組,自此投身電影界編寫劇本。一九六三年受邀進入香港「邵氏」,是邵氏四大文藝導演之一,更被譽為保守年代最勇於創新的作家導演。七○至八○年代已編導過四十三部電影,合作過的演員有唐寶雲、鄭佩佩、王羽、李烈、柯俊雄、張美瑤、龍君兒、胡燕妮、胡茵夢等港台兩地知名巨星演員。
一九六二年以《一萬四千個證人》獲得第一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同年再以《颱風》一片代表台灣參加「亞洲影展」,揚威海外;一九六四年以《情人石》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並獲入圍肯定。其他電影代表作還有《金色年代》、《蘭嶼之歌》、《毒玫瑰》、《落花時節》、《新不了情》、《紫貝殼》、《天下第一劍》等片。
二○一四年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出版了《不枉此生──潘壘回憶錄》(左桂芳編著),訴說這位縱橫文壇、馳騁影壇的傳奇人物!
潘壘身為作家兼導演,其創作的小說或電影,不論在哪個年代都堪稱跨時代的經典之作!
章節試閱
第三十章
一
緬北的戰事延續著,駐印軍由八莫直下壘允(Loiwing)、卡的克(Kaibtik)。
聖誕節過後的第三天,一輛中型救護車離開第七十三後方醫院,以一種適度的速率向新平洋機場駛去。
駕駛座後面的排椅上,擠坐著十四個傷殘的兵:在最前面的,是一個瘦小、蒼白、微張著嘴的砲兵,他正以一種神奇而忐忑不安的神情微昂著頭;他的眼睛已經瞎了,眼眶可怕地陷進去。他的旁邊是一個被炸斷了臂膀的中尉,他的臉頰和頭頸爬滿了難看的疤痕;他顯然落在沉思中。他的膝旁,是幾個被截斷雙腿而尚未裝配義足的士兵,其中兩個垂著頭,隨著車子的顛簸搖晃著。他們的對面,一位班長佔據了大半段排椅,他平躺著,微合著眼睛,似乎在竭力忍受著痛楚。他的脊骨被一片鋒利的砲彈破片砍斷了。他的下面,幾乎是完全相同的,悒悒地坐著幾個肢體殘廢,秀著頭頂,面目粗黑的傷兵。在這許多人之中,范聖珂要算是一個最完整的了;他坐在靠著後車門的帆布包裹上,眼睛靜靜地由兩片橢圓形的車窗中望出去。
他已不能憶起那夜發生的事情,像是他並未經歷過這些事情一樣──他躺在一張沾滿了棕黑色血漬的帆布擔架上,被抬進密支那帕馬地機場附近,那用簡陋的帳幕搭成的野戰醫院手術室裡。
一小時後,他又被抬出來了,並不如那些有經驗的擔架兵所說,要抬到陣亡將士墓地去,而是被抬到一條長而貫通的,放置著過多病床的病房裡。
他沉靜地躺在病床上,發著高熱,陷入昏迷狀態中。
「他不會活得太久的。」
護士們這樣說,每當為他探過溫度以後,總是絕望地搖搖頭。後來竟在每個鐘頭內探望一次了。因為在這樣炎熱的氣候裡,死人很快便會腐臭的。可是,神蹟降臨在他的身上,第五天,他的體溫開始減退了,但還是依賴注射供給他所需要的生活營養;除了那低弱的呼吸能證明他的生存之外,他就像一具屍體。外科醫生在他的診斷書上註明,他很可能失去記憶;因為破片擦穿他的左額,傷及腦神經。雖然這樣,仍有一點值得慶幸,那就是他已跨過死亡的黑門,再回到這個世界上來。
當他被送到後方醫院去療治時,他已經能夠從床上坐起來了。然而,他的病狀並沒有甚麼進步。他祇是靠坐著,張著空洞的眼睛在呼吸。
多麼單純呀!假如人生就是如此,那麼聰明的人再不會想出上帝創造萬物的奧秘,及先知預言似的謊話,去哄騙那些善良的人去互相殺戮了。而最近的日子裡,他已經能夠慢慢地運用他的思維了;但,思想對於他,就彷彿靈感對於詩人一樣,祇是偶爾浮現;而他則從未在他那空虛的心靈中將它攫捉過,而且也不想去攫捉。
現在,他的名字被列入一張名單裡,遣送回國。
二
這天晚上,他重又返回曾經那麼勇敢地抱著一個狂熱的想望而離開的城市──昆明,被送進一幢由一所廟宇改成的榮譽軍人療養院。
也許因為他是一個最完整的傷殘者,所以他常常被分派擔任許多雜役一類的工作。這是那位膚色微黑,兇暴而乖戾的軍官為他指定的。在療養院裡面,神的權力也不比這個人更大,他能夠使每一個瘋狂的傷兵懾服於他那殘忍冷酸的注視中。他將那些已死去的名字填在活人的表冊上,到軍需補給站去領取飽入私囊的給養;同時,他盡量尅扣那些尚未離開療養院的人的所得。沒有一個人敢反抗,除非他甘願離開這個地方。
就在這沒有陽光,沒有同情和慰藉的療養院裡,范聖珂身旁的同伴相繼寂寞地離開他,進入一個永恆的緘默裡去。他們那麼痛苦地在那黝暗而骯髒的病床上呻吟,抽搐;但,當他們回憶起這些受折磨的日子時,才意識到這是最真實的解脫。於是,他們停止了呼吸,被那幾個動作熟練的看護兵抬出去,埋葬在一層薄薄的泥土下面。他們滿足於這種最平凡而最莊嚴的儀式,沒有棺槨,沒有碑石;他們祇有一個相同的,長長的頭銜:
──一個為祖國和自由捐獻了生命的人。
三
外面的春天過去了,夏天也過去了……
范聖珂從未離開過這堵灰暗的圍牆。圍牆外邊是一片起伏的土丘。矮屋裡那個穿著破軍服的老頭兒,有一種驚人的記憶力,他能逐一地指出哪一座土丘屬於一個斷臂的中尉;哪一座土丘屬於一個失去雙腿的下士副班長;哪一座土丘屬於一個吞下鐵釘、瓦片、帽花、和碎玻璃的瞎了眼的砲兵;哪一座土丘屬於……
「走吧!你並沒有甚麼了不起的病呀。」老頭兒對他說。
他瞠視著土丘,沒有回答。
「去幫人做活,還掙不著兩頓飽飯嗎?」
「……」
「你的家在哪兒?」
「……」
老頭兒搖搖頭,走開了。
有一天,范聖珂真的離開了這堵圍牆,他順著一條牛車道向城市走去。他經過一片成熟的麥田;被秋風吹響的楓林。陽光在大地上閃耀著眩目的光輝。不知不覺間,他被一種由於記憶的重現而潛藏在意識中的力量激動起來。
這是一個多麼熟悉而美麗的地方呀!他愉快地叫喊著。他感覺到,眼前這一切事物是那麼神奇而美好,含有莫大的吸引力似的。
他的腳步開始踏上那光滑而整齊的,在陽光下閃著鱗光的石板道上,彳亍於古舊而寂寞的記憶中。在城裡,他躑躅終日,終於在黃昏前走進那條似曾相識的,狹窄骯髒的街道。他走過那家已經收市的肉舖,那家在櫃臺上買到雲土和春藥的雜貨店,那家嘈雜的茶館;當他走近那間低矮朽舊的木屋時,他站住了。凝思良久,他看看那扇斑剝的木板門,烏黑的屋簷……
他突然感到昏亂起來。
他記起:出海的漁船,梅家兄弟的足球隊,皮廠,畫板,杜美鐵橋,谷蘭,亞里的嘴,吝嗇的叔父,紅燈籠……
驟然,整個天體在他的腦中旋轉―他被一個汹湧的,回憶的浪潮所淹沒了。
他伸出那微顫的手去推開那扇木門。
開門的是一個高瘦的中年漢子,他上下打量著他,惡聲惡氣地問:
「你找誰?」
他向黝黑的屋內望望,以一種並不發於自己的意志、深沉而瘩啞的聲音回答:
「李三爹。」
「我們不姓李。」
「馬鬍子?」同樣的聲音。
那個人搖搖頭。
「蔡半仙呢?」
「你說吧,還有誰?」那個人刁難地說。
「小桃子?」
「甚麼?」
「小桃子,」他重覆著,毫無表情:「三爹的女兒。」
「啊……」主人摸摸下巴,「她在大雜院的東院裡。」
「大雜院?」
「做妓女啦!」
「做妓女,那麼三爹呢?」他急切地高聲問。
「你要找三爹?」
「是的,」他吶吶地回答:「我要找他。」
那個人獰惡地笑起來。刻毒地說:
「你大概快要找到他了……」說著。他重重地掩上板門。將他留在門外淒涼的黃昏中。
遲疑了一回,他茫然地向橫街上走去……
四
在離那兒不遠的大雜院的東院裡,范聖珂向每一個狹小的窗格和門縫偷窺著,他不敢像其他的大兵那樣在這些地方無忌憚地闖來穿去;他知道妓女們對於他們的取鬧,往往是出於無奈而帶有些兒厭惡成分的。那些情慾被抑制得發狂的大兵們祇會貪婪地在她們的乳房和臀部重重地捏一把,說幾句笨拙的俏皮話,然後拉拉腰皮帶,心滿意足地走了。范聖珂雖然沒有經驗,但,他很了解這種行徑。所以他對於這些事總存有些兒戒心。現在,他依次地向這排屋子走過來……
他終於推開東院角落一間小屋用劣等花祇糊裱過的薄木門。
這是一間祇能放下一張床和一張粗糙木桌的房間,粉牆顯著斑黃的水漬,桌上放著一些化妝品,鏡盒,和幾件鍍銀的擺設,一根太長的木衣架隱藏在陰影背後。
床沿上坐著一位衣冠整潔的軍官。一個瘦小,尚未發育完全,但對於這些事情像是懂得太多而顯得冷漠的小女人斜坐在他的腿上。她將整個身體倚偎在軍官胸前,手彎圍著他的頸。他們正互相用一種猥褻的話笑謔著……
范聖珂遲滯地站在門邊,瞠視著他們。
軍官發覺了,他嫌惡地橫了他一眼,用斥責的聲調說:
「你懂得規矩嗎?」
他沒有回答,祇是定定地盯著那個小女人。
軍官看看他身上的灰布衣服和胸上紅十字,皺皺眉頭。
「呃,我告訴你!」軍官厲聲叫嚷起來:「後方不許你們胡鬧,你不能將在前方的神氣帶到後方來……」
小女人這才回過頭,用手指輕巧地將啣在嘴角的香煙移開,以一種輕蔑的神態,將嘴裡的煙輕輕地噴出來。突然,她那被粗劣的脂粉塗抹得那麼庸俗的臉孔上掠過一陣驚惶的神色;她失措地由軍官的身上站起來。她凝視著他,似乎在懷疑現實的景象似的,她用手去捉住自己的衣襟,沉下聲音低喊道:
「你是范大哥?」
范聖珂痛苦地咬著牙。
「你一個人回來……」她哽咽地問。
「劉琤和歐品聰呢……」
他劇烈地顫慄起來。他很想說幾句話去安慰她,但是他不能夠,他的思想彿停滯在那個不可復返的日子裡,那麼迷離飄忽。驀地,他被一種強烈的情緒所襲擊,他蒙著臉,如同一頭受創而憤怒的野獸似的,他絕望地猛然扭轉身體,顛躓地衝出門外去。
那個夜晚,范聖珂再返回那幢灰黯而愁慘的療養院,用一顆被捶擊得粉碎的心靈,坦然地,像拋棄一件無用而且不值得珍惜的東西一樣,等待那個屬於他的終結。
他感覺到,這兒才是一個真正屬於他和了解他的地方,牆外的世界會吞噬他。所以,他寧可靜躺在床上,等待自己的血液漸漸凝固,呼吸漸漸停止;等待那個矮屋裡的老頭兒將他的屍骸埋在那些土丘的旁邊。
那樣,一切都該終結了。
第三十章
一
緬北的戰事延續著,駐印軍由八莫直下壘允(Loiwing)、卡的克(Kaibtik)。
聖誕節過後的第三天,一輛中型救護車離開第七十三後方醫院,以一種適度的速率向新平洋機場駛去。
駕駛座後面的排椅上,擠坐著十四個傷殘的兵:在最前面的,是一個瘦小、蒼白、微張著嘴的砲兵,他正以一種神奇而忐忑不安的神情微昂著頭;他的眼睛已經瞎了,眼眶可怕地陷進去。他的旁邊是一個被炸斷了臂膀的中尉,他的臉頰和頭頸爬滿了難看的疤痕;他顯然落在沉思中。他的膝旁,是幾個被截斷雙腿而尚未裝配義足的士兵,其中兩個垂著頭,隨著車子的...
作者序
【我為甚麼寫這部書】
一
我的母親生長在法國,直到外祖父去世,外祖母才把她和姨媽帶回越南來,照理,她應該算是法國人。可是從我有記憶開始,我記得母親始終穿著越南婦女傳統的服裝,頭髮用黑絲羢包裹著,而且有一年還染黑了牙齒。雖然她會說一口流利的法語,但除了和二舅父(他每年由巴黎回越南一次,假如他的皮膚再白一點,他就是個十足的法國人了),她不得不用法語之外,在家裡她祇用越南話和並不純粹的廣東話對父親和我們說話。在幼小的時候,我並沒有感覺到她這種打扮對我的身分有甚麼影響,但進了高小,我的自尊心開始受到損傷了。
在越南,華僑娶當地女人和任何僑地一樣普遍,但在學校裡,中越混血兒總是被那些「純粹的」同學們嘲弄的。他們給我們一個名字,叫做「阿BANG仔」。因此,我極力避免提到我的母親,同時也不願把同學帶回家去。有一天,當母親偶然發現我這種不正常的心理之後,她用一種慈愛而溫婉的聲音問我:
「你是不是因為你母親是越南人感到羞恥?」
「阿布烏(我們是習慣用越南話叫母親的)!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困難地分辯,帶著懇求的口吻:「其實你並不是越南人,你是法國人!外祖父是法國人呀!」
「是的,」母親的嘴角流露出一種慈愛的微笑,然後肯定地說:「但是我的皮膚仍然有點黃,仍然算是個黃種人!」
我遲疑了一下,很孩子氣地說:
「那麼你就承認你是唐人(中國人)好了!」
「傻孩子,祇要你是中國人就行了,」她說:「我的媽媽是越南人,我愛她―難道你不愛你的媽媽?」
我說不出話了。最後,母親笑著寬慰道:
「如果你仍然覺得羞恥,那麼你就向你的同學說,我是你的奶媽好了!」
後來,我們雖然沒有再談論過這件事,但是我依然不能把這個現實的問題在心中排開。不過,我開始學會去愛母親所選擇的國家―被法國殖民主義者奴役了六七十年的越南。
二
我得承認,我很小就從父親和母親的生活中接受到別人在這個年紀不可能接受到的教育:理性與情感的教育。我的父親是一個既嚴厲而又風趣的老人,我出世的時候,他已經五十歲了。對於他的身世,是我長大之後才知道的。他是革命黨人,廣州灣事變之後亡命到越南,便開始用他的雙手和勞力在這異域建立基業;每逢甚麼節日,華僑們在「華商會舘」集會紀念時,他必定盛裝參加,和另外一些「老同志」站在最前面。從小,他便向我灌輸愛國思想,我記得我六歲的時候,便會背總理遺囑,他還時常得意地要我當眾表演。「七七事變」之後,他變得暴燥而易激動,每當國內有勝利的消息傳來,他便會多喝一點酒,和他的朋友們大談國事。當時我們在學校裡,學生們要繳「救國捐」的,規定每人至少每日一分,每個月三毫,但他每個月都給我一塊錢,一定要看見收據才放心。民國二十九年,日軍入侵越南,他幾乎毫不考慮地要我隻身回到祖國去,那時我祇有十四歲,而且是獨子。母親為了這件事和他鬧了很久,但他仍堅持己見。因此,後來我在雲南昆明志願從軍到印度去時,我始終認為這是在完成父親的願望。勝利後,我再回到越南,他為我身上的軍服和額上的傷疤感到驕傲。他們興奮地告訴我:日軍登陸越南之後,他便把僅有的一條航行紅河上的小貨船自動鑿沉了,因為他不願它被日軍徵用。總之,父親教我懂得責任和榮譽,那是屬於理性的;而母親卻教我了解情感。她是一個易於受感動的人,這也就是她信仰多種宗教的原因(她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但她也信佛);她見不得別人受苦,聽故事都會哭位。我的感情特別敏銳,大概是由她遺傳來的。
因此,每天早晨,當我看見法國警長在街頭追捕那些可憐的越南小販(賣煮紅薯和煮落花生之類的食物),當我看見我們的同胞因為沒有繳納「人口稅」(對殖民地人民特別徵收的一種稅),而被推上囚車,當我回國時經過國界看見那些殖民政府的檢查員那種橫蠻無理的作為時,我止不住心中的仇很和憤慨。現在想起來,都會使我混身顫抖。後來在緬甸,在印度,在澳門和香港,我更清楚地認清了殖民主義者醜陋的嘴臉,我和那些受屈辱的靈魂感受到同樣的痛苦。從那時候開始,我更重視我的自尊和榮譽―作為一個黃種人的自尊和榮譽。
三
回國後,我無法形容心中的那一份狂喜。那緋紅的土壤、原野、建築,那與殖民地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習慣和風俗;那簡樸的衣著,淳厚的笑,坦率的心靈……一切都令我心醉。我開始體味到,作為一個黃種的中國人的尊榮和驕傲,即使呼吸,我也感覺到空氣是那麼甜美而清新。
我開始學習國語,生活在一種新的喜悅中。
但,戰局愈來愈壞,緬甸失守了,我終於志願棄學投考遠征部隊,到印度去。
仇恨比愛更尖銳,生命比死亡更執著、更堅強。在野人山原始的莽林裡,在砲火煙硝迷漫的火線上;當眼看見敵人的血肉橫飛,身畔的伙伴像朽木似地倒下;當拖著重濁尾音的砲彈在頭頂飛過,因爆炸而膨脹的氣流把空間撕裂;當一切觀念與思維被凝固,生與死突然變成一種相同的滑稽的面相時,我曾經是一個膽怯的懦夫(其實英雄有時也膽怯的),是一個癲狂的暴徒,是一個超然,但是毫無意義的物體……
戰爭使我成熟得太快,使我麻痺,使我疲倦。
勝利後,當每個人都渴望著真正的和平和幸福的日子到臨時,我退伍復員回到越南。當時的越南紛亂矛盾,陰影重重;赴越受降的中國軍隊完成任務返國了,法國殖民者的新武力(勝利後才恢復)和越盟政府(為復國狂熱的人民擁護,而為魔鬼所操縱的政體)的軍隊對峙著。
在家中,我受到親人加意的關切,但反而使我不安。我再也找尋不到半點兒時歡樂的痕跡,少年時的幻夢,變成一種令人難堪的悲愁了。我每天儘量找些理由留在外面,去看那些越南民兵的操練,婦女們的宣傳工作。他們臉上所流露出來的熱望使我感動。
有一天,父親用一種故作平淡的口氣問我:
「你對將來有甚麼打算呢?」
「我不知道,」我含糊地說:「我不知道我還能夠做些甚麼了!」
他有點吃驚,我發覺他注視著我額上的傷疤。然後,他馬上把話題岔開,問我還畫不畫畫。
於是,我又開始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把以前的畫具又搬出來。其實,我知道這祇是在欺騙自己,但我不知道我在想些甚麼?直到有一天(我回到家裡的第三十四天),衝突終於發生了,兩個鐘頭之後,街頭屍首枕藉,入夜時分,陣線才算劃分開來,法越雙方展開巷戰。而華僑區正好被夾在當中,腹背受敵。這期間沒有糧食和飲水,孤獨無援,而且隨時會遭受到敗軍的騷擾,有兩家商店因懸掛國旗而被越人縱火焚毀。戰爭相持九日,毫無紀律組織的越盟軍隊終於彈盡糧絕,在法軍的逼降「停戰協定」之後撤出海防市區。這一次撤退是相當悲壯的,我目睹每一個越南人在這次鬪爭中為那虛幻的「自由獨立」所付出的代價,他們幾乎傾盡所有,甚至他們的生命。一夜工夫,海防變成了一個空虛的城市―一座沒有一個越南人的城市!
之後,苦難的日子跟著來了,法國殖民政府用種種不人道的高壓手段收拾越北的殘局,我獨自為越南人民未來的命運痛惜。有一個時期,我幾乎好幾天沒有上街去,我終日躺在床上閱讀小說消遣。母親以為我病了,有一天走進我的房裡,我發現她的眼內孕滿了憂愁。她坐在我的床邊,久久不發一言。最後,她嗄聲說:
「這次無論勝敗,越南都完了!」
我沒有說話。那天晚上,由於一種無法抑止的衝動,我開始寫下這部小說的第一個名字:「靜靜的紅河」,然後,偷偷地在一本練習簿上一頁一頁地寫下去。對我來說,這純粹是一種發洩:我的愛、恨、慾望和夢想,以及那被戰爭和時間毀滅的,我心靈中的另一個世界。
這一次,我在家裡祇住了兩個月,被逼再度離開越南。之後,為了生活,我開始我的流浪生涯。我在醫學院裡混了兩年,當過機工、助理編輯,還下過礦坑,但,我始終在繼續完成這部小說。三十八年來到臺灣,我的生活並沒有改變。當時的文藝氣息低落(沒有一本純文藝的刊物,完全是內幕新聞的天下),我竟然自不量力地創辦了《寶島文藝》月刊。後來因為經費的關係,《寶島文藝》祇出了八個月便停刊了。我這時才發覺自己愛好文藝的程度已經「不可自拔」,於是索性賣文度日。我時常餓得混身顫抖,每天祇吃一斤香蕉,但,在這種困苦中,我的創作慾反而非常旺盛,每每埋首達旦。這部書的初稿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完成的,前後足足寫了五年。
後來,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成立了,經不起王藍先生一再的慫恿,才決心改寫送去應徵。直到有一天我接到通知,要我去見主任委員張道藩先生時,我才相信它竟然被初步錄取了。道藩先生對我非常鼓勵,並請了曾虛白、陳天鷗、蔣碧薇、虞君質、葛賢甯、陳紀瀅諸先生向我提供修改的意見。於是我又用整整九個月的時間,將它從頭改寫。由於這是我的第一部小說,既缺乏經驗,而且寫得那麼長,在文字、結構與內容方面,當然有許多錯誤,我幾乎是全部依據上列各位先生的意見修改的,但唯有一點,我對書中的主人翁范聖珂的「忠貞」問題略有異議,我認為把他寫成「覺悟」更加可貴,理由是處於越南當時的局面,稍為有點血氣的人都會發生這種事情的,尤其是一個對兩個國家都有感情的人。我記得道藩先生為了這件事安慰過我,他說,他祇希望我能夠把這部書寫成一部成功的作品。
經過第三次修改之後,我在民國四十一年終於用《紅河三部曲》這個書名,將它分為:〈富良江畔〉〈為祖國而戰〉〈自由自由〉三部,自費出版,了卻心上積壓了多少年的負擔。
大凡一個初習寫作的人,總喜歡寫自己比較熟識的事物,我也並不例外。因此,這部書中的范聖珂,便變成了我的縮影,大部份的情節,可以說都是我親自經驗過的。當然,一部小說並不同於一篇自傳,難免有些地方不得不有所改變;但,這些改變都守著一個基本原則,也就是必須以我這十多年流浪生涯中體驗到的為依據。我要寫一個「人」,一個真真正正,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他堅強,但有時也軟弱;勇敢,但也懦怯;有時他會充滿自信,抱負不凡,但遭遇到挫折,也會消沉失望。我是不是已經很成功地把他寫成一個被讀者所能認許的「人」呢?我不知道,但我的確已盡了我的心力。同時,我覺得在小說裡,最能表現我們堅忍不屈寬大仁厚的民族精神的,莫過於描寫海外華僑的生活和他們對祖國的熱愛,但,這些題材卻從未被作家們寫過。而且,我也想將抗戰中最輝煌的印緬戰役留下一個永恆的回憶。因此,我大膽地選擇了這個時代,以及這些難於處理的題材。這也算是我對小說創作的一點理想吧!
這部書出版之後,也許是由於當時的出版品太少,竟然「暢銷一時」。朋友們見了面,或把我介紹給旁人時,總把它提出來。這無形中使我發生一種錯覺,以為它是成功的。印行這部書卻使我足足負了兩年的債(發行所把書款騙去了),因此這七年來我雖然連續出版了十部小說,都是交由書店印行的。這部書絕版了那麼多年,我始終沒有將它再版的打算。
直到去年秋天,明華書局主持人劉守宜先生偶然提起它,有意替我再版。對我來說這的確是個莫大的喜訊,因為我對它有一份不能解釋的偏愛。但是當我再將它重讀一遍,卻又茫然了。
七年間,越南的局勢整個改變了,故事發生的地點海防,已經隨著「北緯十六度」這值得詛咒的停戰協定而淪入越共之手,家人親友亦南移西貢,在災難中掙扎,我對於自己七年以前的「不幸而言中」,反而感到異常悽痛。所以,我認為原來書中的結束,僅是另一個不幸的開始,如果要再版,必定要加以整理。現在我的文字筆調和以前已有很顯著的改變了,假如片斷的添改,反而破壞原來的格調,因此才決定重頭改寫。
當我著手改寫之後,才發現這件工作比我想像中更為困難,結果比擬定的時間拖長半年,直到現在才全部完成。
現在,全書增為〈春〉〈夏〉〈秋〉〈冬〉四部,並加章目,改用《紅河戀》這個名字。
我虔誠地期待文壇先進和讀者指教,並感謝劉守宜先生為本書逐字校正,以及給它再生的機會。
潘壘 四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記於臺北市
【我為甚麼寫這部書】
一
我的母親生長在法國,直到外祖父去世,外祖母才把她和姨媽帶回越南來,照理,她應該算是法國人。可是從我有記憶開始,我記得母親始終穿著越南婦女傳統的服裝,頭髮用黑絲羢包裹著,而且有一年還染黑了牙齒。雖然她會說一口流利的法語,但除了和二舅父(他每年由巴黎回越南一次,假如他的皮膚再白一點,他就是個十足的法國人了),她不得不用法語之外,在家裡她祇用越南話和並不純粹的廣東話對父親和我們說話。在幼小的時候,我並沒有感覺到她這種打扮對我的身分有甚麼影響,但進了高小,我的自尊心開始受...
目錄
總序 無擾為靜,單純最美/宋政坤
前記
第一部 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二部 夏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部 秋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部 冬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我為甚麼寫這部書
總序 無擾為靜,單純最美/宋政坤
前記
第一部 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二部 夏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部 秋
第三十二章
...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